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演变过程
YOUR SITE HERE
文化论
LOGO
3.课程目标
这一时期,我国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课程还处于发 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到当时“程序设计是人类第 二文化”观点的影响,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条件 限制和计算机教师队伍数量的限制,计算机课程以 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
YOUR SITE HERE
文化论
LOGO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标
培养信息素养 •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 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 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003年3月31日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也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应把提升学生 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YOUR SITE HERE
技术论
LOGO
3.课程目标
受到计算机工具论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计 算机应用软件的能力是这一时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 标,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都以教授计算机应用软件为 主
YOUR SITE HERE
技术论
LOGO
4.课程内容
以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为主 •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五 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 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在现代 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 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 内容和要求。
YOUR SITE HERE
文化素养论
LOGO
1.社会背景 2.课程指导思想 3.课程目标 4.课程内容
YOUR SITE HERE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历程、应用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早期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20世纪80年代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时期,计算机开始进入学校并开始被应用于教学。
最初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以软件的形式出现,如早期的“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等。
这些软件主要是用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一些交互式的教学内容和演示工具。
但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限制,这个阶段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主要局限在少数教育先进地区和高校。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蓬勃发展: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互联网教育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许多学校和机构开始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课程、远程教学、网络资源共享等教学活动。
类似于“网络课堂”、“电子图书”、“在线测试”等教学工具也开始逐渐普及和应用,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教学互动和资源共享。
这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走入普通学校和家庭,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
三、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状态:数字化教学和智慧教育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智能化的发展,数字化教学和智慧教育已成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新趋势。
数字化教学通过建设数字化教室,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多媒体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提高教学效果。
智慧教育则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跟踪分析和智能化教学管理,实现教育过程的智能监控和个性化引导。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1981年我国教育部派代表团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会上,前苏联计算机教育专家亚而相夫提出了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观点,根据这一倡导,在听取了与会专家的建议,教育部1982年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开设BASIC程序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开端。
到1982年底,全国已有19所中学开展了计算机教育活动,1983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工作会议,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程的目标是:一、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掌握基本的BASICAL语言并初步具有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三、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教育工作期间,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要求,这对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985年,我国组织了第一个包括中学教师参加的计算机教育考察团,赴美参加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并参观了美国许多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情况。
1986年第三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与1987年正式成立。
因为是试验阶段,计算机教育主要是作为新新学科的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地位只是试验课程。
教师有其他学科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入。
二计算机课程的形成与发展在1991年举行的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后,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的教育领导小组,随后,各个省市也陆续成立相应的机构,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健康发展。
1997年以后,我国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更快,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与地区已经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课程,并且广泛的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标准
活智 动能 形类 式型 对与 应教 表学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最早创立,三个核心观点: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反映,学习者对知识的真正理 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 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无法让他人代替。 (3)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 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1.
①联系生活实际,感知信息的存在,知道其作用。观察 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 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带来的利弊。 ②知道信息有多种来源,尝试根据信息需求从多种渠道 获取信息;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 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 好信息意识;逐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 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 ③了解关键词及其意义,积累提取关键词的经验,使用 搜索引擎查找网络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做有用性和 时效性上的判断,对信息进行初步筛选。
体验信息活动, 勇于质疑的问题 形成信息意识 意识,敢于尝试 的创新精神
自主选择,综合 创新能力培养, 应用 改进方案,动手 创新 信息→知识→智 某一技术门类的 慧 设计、创造
淡化学科界限,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玩中学”、“做中学”
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内容
九年义务 段 三年 级 四 年 级 五年 级 六年 级 七年 级 八 年 级 九年 级
1 1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1.多元智能理论
是由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于 1983年创立,他认为每个人 至少有语言、数理逻辑、音 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 关系、自我意识、自然观察 等八种智能,揭示了认知功 能的多元性;这些智能是相 对独立的;教育的任务在于 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得 到满意的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生:试着输入“你”“他”两个字(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师:老师还想让大家帮我输入“智”这个字,你们试试看。 生:练习输入。 师:(巡回间讲解)输入“zhi”后,为何在字词选择框中并没有看到 “智”这个字呀?原来它藏在后面了,我们可以键盘上按“=”或“-”键来查 找它。
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简单常识、操作技能和益智 性教学软件为重点,其教学内容有五个模块: (1) 计算机基 础常识和简单操作;(2) 微机操作系统简单操作与使用; (3) 汉字输入及简单文字处理; (4) LOGO绘图; (5) 教学软 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的使用
二、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
教师对一些基本操作 进行精当的示范和讲解, 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 己去操作练习,同时, 教师通过网络监控和巡 视,发现学生的共性问 题,进行必要的点拨提 示。
呈现任务 示范讲解 学生操作 讨论研究
总结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实例展示:
文字的输入——输入单字(信息技术教学参考资料)
师:我想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哪位同学能说出“我”这个字的拼音是什 么?(学生个别回答,教师集体纠正)看来要想学好计算机,语文也要学 好哦!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实例展示:
使文用字要的输点入:——输入单字(信息技术教学参考资料) ⑴宜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组织
师:我想问教一学个,简单随的讲问、题随,练哪位,同教学师能连说续出“我”这个字的拼音是什 么好“哦W ?师!(O:”学,确生按认个你空讲分⑵别的格解钟教回电键答、。后脑学,,屏示过教会幕范程师出上的中集现出时,体字现纠间词了教正选,不师)择然得应看框后超充来,通过要分用过想1鼠键利0学标盘好器输计单入算击它机字的,词正语选确文择拼也框音要中学的 “1”或者按空用格电键,子“教我室”软字件就输的入监到控插功入能点位,置了。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
YOUR SITE HERE
技术论
LOGO 2.课程指导思想
计算机工具论(以计算机应用为主) 计算机工具论(以计算机应用为主) 1985年 1985年,在美国弗吉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 计算机教育大会上,有些专家提出: 计算机教育大会上,有些专家提出:中小学 计算机课程应该从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 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YOUR SITE HERE
文化论
LOGO 1.社会背景
1984年邓小平在上海 1984年邓小平在上海 提出“ 提出“计算机的普及 要从娃娃抓起” 要从娃娃抓起”
1986年 教育部“ 1986年,教育部“第三次全 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 在福州召开, 议”在福州召开, • 成立国家教委全国中小 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 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 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
YOUR SITE HERE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小结 LOGO
20…!80 …! 纪 •-€2
实验阶段 实验阶段 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BASIC 语言) 语言) 高中选修课 20世纪 年 世纪90年 世纪 代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21世纪前 世纪前 10年 年 基本普及阶段 基本普及阶段
阶
基本知识(模块自选) 基本知识(模块自选) 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基本模块 拓展模块) 拓展模块)
YOUR SITE HERE
文化论
LOGO 2.课程指导思想
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1981年 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 计算机应用大会, 计算机应用大会,由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 提出: 程序设计——人类的第 家伊尔肖夫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 —— 二文化”的理念。 二文化”的理念。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探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初步引进与发展(1980-1990年代)198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部决定将信息技术引入学校教育。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进入中学课程体系,并逐渐在一些高校开设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
这一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基础。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普及与拓展(1990-2000年代)进入1990年代,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计算机的普及率大幅提高,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的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逐渐融入各个学科,信息技术课程开始普及到小学和初中阶段,成为一门必修科目。
此外,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而是逐步涉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管理等更加专业的领域。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化与变革(200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课程进一步深化与变革。
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教育部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定为培养“信息素养”,即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围绕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包括信息搜索与评估、信息的加工与分析、信息的表达与共享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此外,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发生了变革。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通过项目制、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信息技术课程将呈现以下趋势:1. 强调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将更多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教学研究21 第9期(总第162期)罗艳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课程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划。
教育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当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及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沿革概述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20余年,对其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对现今以及以后该课程的发展方向起一个导向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5个阶段: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2)计算机课程逐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3)计算机课程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4)信息技术课程启动阶段(2000~2003年);5)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总体趋势为:文化论——技术性学科——信息素养。
1.1 文化论1981年,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肖夫(A.P.Ershov)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The Second Literacy)的理念。
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
1981年,教育部5所直属重点大学附中首次在高中阶段以选修课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
在这段时间内,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由无到有,并开展重点试验,几年间全国有数千所中小学相继配备计算机,开设选修课,或开展课外活动,编写教材,探索教学方法,撰写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第1章___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1.社会背景 (3)颁发系列指导文件(P5-6) ✓ 1992年7月,教育部随即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
教育的几点意见》 ✓ 1994年10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正式下发《中小学计
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 性质、日的和内容有了比较洋细的要求。 ✓ 1996年12月,教育部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 展纲要》(1996一2000),其中详细规定了到2000年我国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并对师资建 设、教育软件的研发管理、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做了规划。 ✓ 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修订稿)》,自1998年9月起在全国实行,此纲要是国家 对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编写计算机学科 教材和考试的主要依据。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和地区已经认识到信息化 人才是教育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为 此,世界各国纷纷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信息技术 教育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对人才培养方面带来的新 挑战,我国也不例外。
在2000年1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会议,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做了题为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人大力普及信 息技术教育》的报告,会议还印发了《关于在中 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关于在中小
第一节 计算机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1.社会背景 2.课程指导思想 3.课程目标 4.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十年
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十年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有关课程实际上开始于1982 年教育部在五所中学的试点,当时称为计算机课程,一直处于试验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到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一系列会议文件都在强调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2000年11月,教育部同时下发了3个涉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文件,正式把课程名称确定为信息技术;确定了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高中(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初中与小学普及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确定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要求。
从此,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必须在我国中小学普及的必修课程。
回顾十年的历程,现在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 课程目标的发展在上个世纪,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经历了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阶段与计算机工具阶段。
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始,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其目标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但是字里行间容易让人把信息素养看为主要是信息情感和态度问题。
2002年,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实验中,组织人员编制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属于高中《技术》领域)。
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人文修养、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构成的综合素养。
信息技术发展历史
一、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1981-1986)1981年1981年8月,原苏联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程序设计——第二文化》的著名报名,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第二文化》的著名报名,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设计的世界”的看法。
我国教育部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听取与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的附中进行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试验,拉开了我国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
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
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内容和目的为:(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强调的是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1986-1991)第二个阶段(1986-1991)1985年,国家教委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弗吉尼亚召开的1985年,国家教委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弗吉尼亚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这次会议提出:计算机学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科教学应该从教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也就是说以计算机应用作为基础。
这一新的观点立刻受到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重视,并着手改造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
1987年手改造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
1987年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中心印发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中心印发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中学计算机》算机》教材,教材由三个模块组成: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电子计算机初步应用。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1
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教材衔接不紧密、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难取 舍 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情况,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 平的制约,师资队伍,设备投资等方面因素的限 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 课程指导纲要》才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都以 零为起点。
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第一、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 1.2 技术论 孙符名、鲁正火在《三论从计算机教育
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程要体现技术性 《学科特点》提到要将计算机教 育转向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上来,并且要体现出信 息技术课程技术性学科特点。计算机课程快速发 展阶段(1991~2000年)。1999年,计算机教 育更名为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是 计算机教育的一套思想理念。一开始在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逐 渐地,课程的目标实现了从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 能到信息技术素养的转变。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
信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
•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沿革概述 •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 • 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的分析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
1.1 文化论 1981年,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 肖夫(A.P.Ershov)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 第二文化”(Programming,The Second Literacy)的理念。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 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 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1]计算机课 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1981年, 教育部5所直属重点大学附中首次在高中阶段以选 修课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在这段时间内,我国 中学计算机课程由无到有,并开展重点试验,几 年间全国有数千所中小学相继配备计算机,开设 选修课,或开展课外活动,编写教材,探索教学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以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为主题,探讨其演变过程和主要特点。
一、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计算机课程,这标志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起步阶段。
当时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编程语言。
二、综合应用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课程逐渐从计算机硬件扩展到综合应用。
这一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学生学习了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知识、信息检索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三、信息化素养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了信息化素养阶段。
这一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了信息安全、信息伦理、信息管理等内容,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
四、创新创业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了创新创业阶段。
这一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信息技术人才。
学生学习了软件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五、全面素质发展阶段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正朝着全面素质发展的方向发展。
这一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学生学习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应用、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等内容,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结起来,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起步阶段、综合应用阶段、信息化素养阶段、创新创业阶段和全面素质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进,信息技术课程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革。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将不断进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计算机课与信息技术课的区别
“计算机课”与“信息技术课”的区别
在于观念的不同
与从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从1982年起开始起步,所教内容教编程,到教工具软件,再到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出现,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
在起始阶段,信息技术课主要是“计算机课”,即从计算机硬件、编程、及应用软件等和计算机本身相关的方面进行教学,采用的多是讲授式,提问式,在教师指导下的操作式;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围绕问题,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等渠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术,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
分清它们的区别,有利于我们改变教学观,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
比如,你教学生word,你说它很实用,是学习电脑必须要掌握的,你按传统方式去教,加上信息技术又不参加中考,学生必定会失去兴趣;你让学生自己去学,去实践,没有任务,学生必定会心有旁逸,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教者要关注所教课程(教什么),关注学生(怎么教),关注自主发展(怎样有创新)。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自20世纪的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带您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到现代互联网时代。
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被发明出来,标志着信息技术的起步阶段。
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庞大,操作复杂,机器语言是唯一的编程语言。
然而,这些计算机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和计算效率,为后续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出现在市场上。
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相比,个人计算机体积小巧、操作简单,并且更加价格亲民。
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使得大众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文字处理。
这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互联网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引领了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互联网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变得非常容易。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在线交流等活动,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的崛起也创造了许多新的行业,如电子商务、在线娱乐等。
四、移动互联网的兴起2000年代,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随时随地上网。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信息获取和交流更加方便,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获取各种服务,如地图导航、在线支付等。
移动互联网也推动了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崛起。
五、人工智能的崛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焦点。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实现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翻译等一系列重要功能的突破。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包括无人驾驶、智能家居、医疗诊断等。
人工智能的崛起将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六、未来的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的出现。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引领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改变了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断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大变革。
本文将从2000年开始,以年代为主线,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历程,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2000年之前,教学主要依靠传统的纸质教材和黑板教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比较简单,主要是使用电子课本、幻灯片演示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逐渐成为可能。
2000年至2010年,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迅速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教育部门开始推动数字教育,各种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相继涌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在线学习和教学活动。
2010年至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得教育资源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成为了学习的利器。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也开始进入教学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
在线课程、远程教育等教学模式也越发完善,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
未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教育资源的丰富化和个性化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将加剧数字鸿沟的问题,教育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对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培训,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应用到全面融合的过程,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未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可能性。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支撑,它的发展将促进教育的优质、平等和包容。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逐渐调整和改革,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入手,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应用,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引进信息技术课程。
当时,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推动,信息技术课程逐渐发展为以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此时,信息技术课程开始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实践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并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1. 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不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
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更紧密的融合,发展跨学科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将不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展综合性的探究活动。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 引入前沿技术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课程将引入各种前沿技术的教学内容,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通过学习这些前沿技术,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动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4. 注重培养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转)
教学研究21 第9期(总第162期)
罗艳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
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课程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划。
教育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当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及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沿革概述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20余年,对其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对现今以及以后该课程的发展方向起一个导向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5个阶段: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2)计算机课程逐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3)计算机课程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4)信息技术课程启动阶段(2000~2003年);5)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总体趋势为:文化论——技术性学科——信息素养。
1.1 文化论 1981年,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肖夫(A.P.Ershov)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The Second Literacy)的理念。
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
[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
1981年,教育部5所直属重点大学附中首次在高中阶段以选修课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
在这段时间内,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由无到有,并开展重点试验,几年间全国有数千所中小学相继配备计算机,开设选修课,或开展课外活动,编写教材,探索教学方法,撰写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计算机课程逐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
电子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锻炼学生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电子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会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简单程序;初步掌握
电子计算机的操作并了解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1.2 技术论孙符名、鲁正火在《三论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体现技术性
学科特点》提到要将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上来,并且要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技术性学科特点。
计算机课程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
1999年,计算机教育更名为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是计算机教育的一套思想理念。
一开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
逐渐地,课程的目标实现了从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到信息技术素养的转变。
课程内容的转变:计算机教育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是课程唯一的教学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信息技术,仅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内容的一个方面。
这些转变在是克服了许多困难之后实现的。
诸如信息技术思想理论的缺乏以及硬件设备的匮乏、师资的缺乏,等等。
信息技术课程启动阶段(2000~2003年)。
此阶段的课程形态、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材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改进。
课程形态:教育技术界人士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22 教学研究科化太强。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
学科化太强将会直接在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上产生不利的影响[2]。
教学模式:大部分地区的教学模式依旧是采用传统的讲、学、考的方式。
因此出现学生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1.3 文化素养论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将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即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的《信息素养论》。
另外2篇非常经典的论著即东北师范大学董玉琦教授的《信息教育的概念与课题》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都对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产生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影响。
桑新民教授在其论著中则称“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在人才培育的目标模式中,一个新概念——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
围绕信息素养的讨论,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2]。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信息技术课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到师生角色、学习方式的转型等方面都提出新的挑战。
对于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具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和特性。
因此,除了一些普遍适用的教学
原则,它还有一些本身固有的独特的教学原则。
例如:利用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鼓励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多方讨论协作、大胆创新[3]。
总之,一方面要对经典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基
础上,对应用较普遍和较成功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及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2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2.1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Task-Driven)是奥苏伯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的具体教学原则之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4]。
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对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系统的知识。
2.2 Webquest教学法 Webquest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同时还整合了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论。
通过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Webquest还能帮助多种智能同时发挥作用。
Webquest课程资源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还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一间教室,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概念也被改写,学生可以向在线的专家学者直接讨教问题[5]。
Webquest实现了教学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3 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多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6]。
对基于规律学习、问题学习的内容,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辅以其他学习方式能获得较好效果。
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程序窗口的设置、应用软件的使用,以及学生主观性很强的作品的创造都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3 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的分析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和社会
发展状况的一种反映和缩影。
信息技术课程的演变发展始终没有脱离整个社会变革的趋势,并且始终受世界信息技术潮流的影响。
然而在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过程中,要清楚地意识到要避免“拿来主义”,不论是精华还是糟粕都不应该盲目地将其移植到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要以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为基础,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与教育。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有一股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升学以及高考考试的潮流,但是出于种种社会原因,这一理念夭折于襁褓中。
这一现象的出现就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与教育现状。
回顾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二十几年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可以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内部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或关系、矛盾,是左右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关键,正是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或不同把握,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特
点以及课程目标、内容等,成为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
只有解决
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特征、目标定位、与学校其他课程的关系等问题与分歧,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编订和实施过程更加完善,才能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