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74人教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1历史课件9戊戌变法-2维新运动的兴起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阅读“学思之窗”,思考: 3、这一特点对变法思想宣传的利弊。 利 减少维新变法思想宣传阻力
弊 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软弱性, 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公车上书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北京强学会址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谭 嗣 同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阅读“学思之窗”,思考: 1、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 托古改制:传统儒家思想 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阅读“学思之窗”,思考: 2、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① 康有为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 ② 知识分子对向西方学习的认识 不足。 ③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④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
一、早期改良思潮
2、早期改良者的思想主张
材料1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
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
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
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2 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利用进化论,阐明变法的重要性。
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军民
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
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一、早期改良思潮
3、早期改良思潮的影响和局限是什么? 影 ① 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响 ② 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理论准备 局 ①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限 ② 基本无付诸实践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选修一ppt课件:9.2-维新运动的兴起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维新活动与主张:
代表 人物
梁启超
活动
创办《时务报》 发表《变法通 议》
主要思想
(1)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 化教育制度;(2)呼吁伸民权、 设议院,实行 君主立宪制度; (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 (4)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代表 人物
谭嗣同
提示:著书立说,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 伪经考》;上书光绪帝,如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 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组织学会,如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强学会;创 办报刊,如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严复创办《国 闻报》等;建立学堂,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
【史论阐释】 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的异同
——郑观应《盛世危言》
(2)据史料三分析郑观应认为中国需要借助什么途径实 现富强。(史料实证) 【点拨】史料中画线信息反映了实现富强的根本和手 段,以此为突破口分析回答。 提示:既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又学习西方的政治制 度和教育制度。
2 . 康、梁维新思想。 史料一 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 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 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 出纳王命。
提示:变化:从主张中体西用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 制度。问题:王韬认识到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政治制度。
史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 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 … …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 … … 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 其用也。
段。 (2) 系统阐发:写成《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系统地阐发了变法理论。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1 9.2维新运动的兴起 (共30张PPT)
5.从整个世界看,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继续发展,政治文明不断完善,发展资 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康有为的主要思想
经济思想 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 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
宪政思想 教育思想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主张君主立宪,倡导权力制衡,肯定"三 权分立"的作用。康有为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权观,强调公民 自治。 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B 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 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促A使.、维甲新午变中法日运战动争迅民速族掀危起机的空主前要严动重因是(A)
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C、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 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情况简表
类别 商办 官督商办、官办 合计
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企业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53
4704
19
16208
72
20912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22.4% 77.6% 100%
类别 商办 官督商办、官办 合计
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63
12465
18
5345
谭嗣同 湖南 严复 天津 共同 主张
主要 著述
刊物
主要思想
1.变法图强 2.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 《变法通议》《时务报》 主立宪制 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 4.发展近代工业
《仁学》
“冲决君主之网罗” 反对君主专制、 反对封建思想观念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康有为的主要思想
经济思想 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 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
宪政思想 教育思想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主张君主立宪,倡导权力制衡,肯定"三 权分立"的作用。康有为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权观,强调公民 自治。 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B 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 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促A使.、维甲新午变中法日运战动争迅民速族掀危起机的空主前要严动重因是(A)
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C、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 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情况简表
类别 商办 官督商办、官办 合计
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企业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53
4704
19
16208
72
20912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22.4% 77.6% 100%
类别 商办 官督商办、官办 合计
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63
12465
18
5345
谭嗣同 湖南 严复 天津 共同 主张
主要 著述
刊物
主要思想
1.变法图强 2.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 《变法通议》《时务报》 主立宪制 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 4.发展近代工业
《仁学》
“冲决君主之网罗” 反对君主专制、 反对封建思想观念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9单元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课件(共25张PPT)
3.“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但是,这次上书表明资产阶级维
新思潮已经上升为爱国救亡的政治实践活动。( √ ) 提示:“公车上书”以前,维新活动还仅仅局限在思想层面, 而“公车上书”的出现表明,思想层面的活动已经发展到政 治实践层面。 4.强学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组 织。( × )
(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 爱国救亡 的政治活动,在社
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2.《中外纪闻》: 康有为 和一些维新志士在北京、上海、湖南、天津等地创 办,宣传变法主张。
3.强学会: (1)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 北京 成立。 (2)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3)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翁同龢 、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要员的支 (4)影响:得到了_______ 持,一些外国 传教士 也加入了强学会,促进了维新运动的迅
(2)组织力量——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 (3)制造舆论——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减少改革阻力。 (4)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主题一
维新思想的发展
【探究讨论】 材料一 郑观应《盛世危言》:“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
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 书院……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
提示:把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相结合。 4.这种宣传方法有什么利弊得失? 提示:既体现了康有为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减少变法阻力;又 暴露了康有为等维新派的软弱性。 5.维新改良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1)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
一、判断正误 1.早期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 )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1 9.2维新运动的兴起 (共23张PPT)
二、 维新运动兴起的表现
(一)康有为
材料:“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 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 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主张: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 建立君主立宪制,来救国图强。
实质:否定君主专制.
1.著书立说
动摇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 法的理论基础,为变法制造舆论。
将孔子朔造成为托古改制的“素 王”,为变法活动制造历史依据。
想一想: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 想,减少改革的阻力;
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 想彻底决裂。
(二)梁启超
(1873年—1929年), 字卓如,一字任甫,号 任公。清朝光绪年间举 人,中国近代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史学 家、文学家,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29. 1895年,康有为曾记载道:入江宁居二十余日,说 张香涛(张之洞字香涛)开强学会。……香涛不信孔子改制, 频劝勿信此学,必供养。……吾告以“孔子改制大道也,岂 为一两江总督供养易之哉?”这反映出
A.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教条主义使改革潜伏失败危机 C.维新派主导社会改革急于求成 D.维新变法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沈渭滨《百年戊戌变法研究回顾》 材料二: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 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 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据统计,1895 年以前全国报刊只有 15 家,但戊戌时代三年 之间,据初步统计,数量跃至 64 家。 1898 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 达 300 所以上 。《时务报》发行最高达到一万七千份,成为中国第一大 报。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1(28张PPT)(人教版选修1)
gkxx精品课件
6年之后……
林永升
黄海海战实景
gkxx精品课件
邓世昌
民族危亡
引进技术
救亡图存
改变制度
gkxx精品课件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
山雨欲来风满楼
--维新运动的兴起
gkxx精品课件
康有为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贴 照
籍 贯 广东南海 年 代 1858-1897 片
处
婚姻状况 已 婚 爱 好 上书皇帝
今年是……
gkxx精品课件
今年的120年前是……
gkxx精品课件
1888年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年
• 这一年,是光绪十四年 • 这一年,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正式建
成 。清朝成为当时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海军大国 • 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只身来到北京,上书万言,
“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 ”
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 维新思想,“思想界之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
gkxx精品课件
正当维新思想给全国人民带来思想 的冲击的同时,1895年之事,给全国人 民心灵上巨大的打击……
gkxx精品课件
签订《马关条约》
gkxx精品课件
康有为档案
gkxx精品课件
康有为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贴
籍 贯 广东南海 年 代 1858-1897
照 片
婚姻状况 已 婚 爱 好 上书皇帝
处
生平大事
著书立说
上书皇帝
办报开会
gkxx精品课件
“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 “合群非开会不可”
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 gkxx精品课件
6年之后……
林永升
黄海海战实景
gkxx精品课件
邓世昌
民族危亡
引进技术
救亡图存
改变制度
gkxx精品课件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
山雨欲来风满楼
--维新运动的兴起
gkxx精品课件
康有为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贴 照
籍 贯 广东南海 年 代 1858-1897 片
处
婚姻状况 已 婚 爱 好 上书皇帝
今年是……
gkxx精品课件
今年的120年前是……
gkxx精品课件
1888年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年
• 这一年,是光绪十四年 • 这一年,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正式建
成 。清朝成为当时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海军大国 • 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只身来到北京,上书万言,
“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 ”
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 维新思想,“思想界之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
gkxx精品课件
正当维新思想给全国人民带来思想 的冲击的同时,1895年之事,给全国人 民心灵上巨大的打击……
gkxx精品课件
签订《马关条约》
gkxx精品课件
康有为档案
gkxx精品课件
康有为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贴
籍 贯 广东南海 年 代 1858-1897
照 片
婚姻状况 已 婚 爱 好 上书皇帝
处
生平大事
著书立说
上书皇帝
办报开会
gkxx精品课件
“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 “合群非开会不可”
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 gkxx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2) (共28张PPT)
众所熟知,由于康、梁等人士的推动, 维新思潮在19世纪末最终演变成为一场 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政治运动。
请回答: ①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什么? ②康、梁等人士为维新变法所做的各项 准备工作有哪些?
四、公车上书与强学会
﹡公车上书: (1895)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
运动。 ﹡强学会:
原因:
⑴儒学传统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 ⑵想利用孔子的权威减少变法的阻力; 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 (根本原因!) ⑷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利:减少阻力,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 思想彻底决裂。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 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 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三、梁启超与《时务报》
1896年在上海创办
西方之言曰:人人有自主之权。何谓自立之权?各尽其所 当为之事。各得其所应有之利,公莫大焉,如此则天下平 矣。----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时务报》第9期
维新派政治团体 (康有为等先后在北 京、上海两地发起)
公车上书的原因: 谏草堂
松筠庵
1895年春,《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正在 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闻讯,立即发动各省 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18省举人群集在宣武 门外达智桥松筠庵谏草堂,康有为主动请缨,代各省 举人起草了一篇万言书,这就是“公车上书”。
局限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结合必修三P69“维新变法思想”
材料1: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 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 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2: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 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 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 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 铁路四达,果以足持哉?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共27张PPT)
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李鸿章伊藤博文源自《马关条约》的内容(1)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即清朝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权; (2)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给日本; (3)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商埠,日本船只可沿内河驶入;(5)允许日本人在中国 的通商口岸任便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产品与进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特点及艰难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 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 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 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 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注:阶级基础;经济基础。
知识归纳
课下完成本课知识结构图(作业)。样式如下
甲
午 《马关条约》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战
争
后
民 族
清政府统治危机
危
机
的
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深
概念理解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
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 管理的地区,租借国在租借地不仅具有行使行政、立法、 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并且还建立了正式的殖民机构和军 事基地,成为对出租国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军事据点。租借 期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背景一 《马关条约》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方式的变化 商 品 输 出——资 本 输 出
李鸿章伊藤博文源自《马关条约》的内容(1)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即清朝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权; (2)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给日本; (3)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商埠,日本船只可沿内河驶入;(5)允许日本人在中国 的通商口岸任便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产品与进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特点及艰难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 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 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 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 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注:阶级基础;经济基础。
知识归纳
课下完成本课知识结构图(作业)。样式如下
甲
午 《马关条约》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战
争
后
民 族
清政府统治危机
危
机
的
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深
概念理解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
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 管理的地区,租借国在租借地不仅具有行使行政、立法、 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并且还建立了正式的殖民机构和军 事基地,成为对出租国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军事据点。租借 期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背景一 《马关条约》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方式的变化 商 品 输 出——资 本 输 出
人教版选修一 第9单元 戊戌变法课件 (共18张PPT)
阅读4:关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占领,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 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 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 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 的权利,不许它国家染指,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都享有绝对的行政、 司法、立法权。
阅读3: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大增,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危害。 (1)借款: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2)设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占领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修路:控制中国交通大动脉,掠夺土地和资源; (4)开矿:直接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开银行:成为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工具,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总之,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加强了对中国经济、政治的控制,使民族危机加深; 掠夺资源、争夺市场与劳动力,严重阻碍和破坏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戊戌变法的背景(第1课和第2课) (1)《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①经济掠夺: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控制经济命脉,扩大政治势力。 如,争夺路矿权、开设工厂、设银行。 ②政治侵略:割地;附加政治条件的贷款;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瓜 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破坏中国主权,半殖民化程度 大大加深。
(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①甲午战后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 A.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B.偿还借款加重财政负担; C.各地自然灾害引发财政危机; ②清政府应对措施:节支增收。增加税收额度;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 加强鸦片税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 ③结果:遭官员抵制,成效甚微;许多官吏转嫁负担;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 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阅读3: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大增,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危害。 (1)借款: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2)设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占领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修路:控制中国交通大动脉,掠夺土地和资源; (4)开矿:直接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开银行:成为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工具,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总之,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加强了对中国经济、政治的控制,使民族危机加深; 掠夺资源、争夺市场与劳动力,严重阻碍和破坏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戊戌变法的背景(第1课和第2课) (1)《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①经济掠夺: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控制经济命脉,扩大政治势力。 如,争夺路矿权、开设工厂、设银行。 ②政治侵略:割地;附加政治条件的贷款;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瓜 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破坏中国主权,半殖民化程度 大大加深。
(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①甲午战后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 A.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B.偿还借款加重财政负担; C.各地自然灾害引发财政危机; ②清政府应对措施:节支增收。增加税收额度;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 加强鸦片税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 ③结果:遭官员抵制,成效甚微;许多官吏转嫁负担;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 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73人教PPT课件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
惊人,自可避祸。
材料三、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
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理解: 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②减少变法阻力
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特点: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解读片段三:
中国之困窘:
封建专制 经济落后 思想禁锢
解读片段一: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1.怎样理解“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2.“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 主要指的是哪些事?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北京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熊—— 俄国 (东北)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课堂延伸
1.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维新变法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 相似,但结果却迥然不同。日本很快从内忧外患中解脱出 来,走上了强国之路。而维新变法运动却最终失败。 2、中国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成 败原因分析。
2、是悲哀?!抑或是感动?!说一说戊戌变法到 底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书生意气 忧国忧民 敢为天下先的 爱国精神和创 新精神
梁启超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 自由则国自由,少年 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 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国雄于地球。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王朝的落日
几个读书人呼号
文明的落日······
材料一
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
惊人,自可避祸。
材料三、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
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理解: 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②减少变法阻力
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特点: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解读片段三:
中国之困窘:
封建专制 经济落后 思想禁锢
解读片段一: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1.怎样理解“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2.“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 主要指的是哪些事?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北京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熊—— 俄国 (东北)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课堂延伸
1.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维新变法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 相似,但结果却迥然不同。日本很快从内忧外患中解脱出 来,走上了强国之路。而维新变法运动却最终失败。 2、中国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成 败原因分析。
2、是悲哀?!抑或是感动?!说一说戊戌变法到 底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书生意气 忧国忧民 敢为天下先的 爱国精神和创 新精神
梁启超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 自由则国自由,少年 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 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国雄于地球。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王朝的落日
几个读书人呼号
文明的落日······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
11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课程标准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 物的政治主张。 2.学习要点 (1)早期改良思潮。 (2)康梁维新思想。 (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一、早期改良思潮 1.产生背景 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2.代表人物 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人。 3.主要目的 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
7
问题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2
②康有为不是直接移植西方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 立等学说,而是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变法的合理性。在《新学伪 经考》中,康有为把西方的进化论同古代传统文化相结合,否定中 国古代的历史循环论,阐述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进步观点。《孔子改 制考》将孔子当作民权、平等的倡导者,主张变革的先师,利用孔 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 历史依据。把西方的进化论、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合是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突出特点。
9
问题1
问题2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①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 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 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创 办新式学校。③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 进步的。 (2)区别:①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还 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②早期维 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 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高二历史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PPT教学课件 (2)
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级革命思 想的传播
(三)、维新思想的传播
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 创报:《中外纪闻》《时务报》《湘学报》《国闻报》 建立团体学堂:强学会 时务学堂
著书立说: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译《天演论》
启发民智 组织力量 制造舆论 形成局面(影响)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郑观应
《盛世危言》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 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 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二、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一)康有为 1、理论基础:19C70Y早期维新思想 2、思想主张:《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同西方的政治学说相 结合,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万木草堂 《中外纪闻》(原名)
《万国公报》 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知新报》 时务学堂
粤学会 《湘报》 南学会 保国会
时期
1891年 1895年
1895年 1896年 1897年 1897年 1897年 1898年 1898年 1898年 1898年
地点
广州 北京
北京 上海 天津 澳门 湖南 北京 湖南 湖南 北京
变法前的中国局势
采 据当事人回忆——
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
访
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
甲
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
午 内容如此苛刻; 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
战 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
争 堪一击。
19世纪末的中国局势
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而我民 不可玩。
(三)、维新思想的传播
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 创报:《中外纪闻》《时务报》《湘学报》《国闻报》 建立团体学堂:强学会 时务学堂
著书立说: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译《天演论》
启发民智 组织力量 制造舆论 形成局面(影响)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郑观应
《盛世危言》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 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 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二、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一)康有为 1、理论基础:19C70Y早期维新思想 2、思想主张:《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同西方的政治学说相 结合,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万木草堂 《中外纪闻》(原名)
《万国公报》 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知新报》 时务学堂
粤学会 《湘报》 南学会 保国会
时期
1891年 1895年
1895年 1896年 1897年 1897年 1897年 1898年 1898年 1898年 1898年
地点
广州 北京
北京 上海 天津 澳门 湖南 北京 湖南 湖南 北京
变法前的中国局势
采 据当事人回忆——
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
访
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
甲
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
午 内容如此苛刻; 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
战 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
争 堪一击。
19世纪末的中国局势
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而我民 不可玩。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九单元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共28张
2、成立强学会: 概况:1895年 康有为在北京、上海成立
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 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结果:使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被查封,解散 。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梁启超生于广东新会,中国近代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清光绪举人。1894年,在上海 主编《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启发国人 之革新思想。
材料一 :梁启超大声疾呼“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 致弱之根源”,呼“伸吁民“权伸”民“设权议”院、”“实, 设行议君院主”立,宪实制行。君主立宪 制。 材料二 :吾今为一改言革以科蔽举之制曰度:,变培法养之有本用,人在才育人才;人才之 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 官制。
1.政治主张:
1) 人类社会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 “太平世(大同)”
据乱世:君主专制制度; 升平世:君主立宪制度; 太平世:民主共和制度。
2) 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3) 救亡图存
2.代表作:《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3.特点:“托古改制”
根据“学思之窗” ? 讨论:康有为借儒家学说宣传维新主张
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 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 等都捐了 5000两银子入会。 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 后,表示赞赏,自愿捐 3000两银子入会,但康有为拒 绝。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 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 层都受其影响。
的产生( 经济、阶级 ) 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思想) 3.洋务运动的弊端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商政矿务宜筹也, 不变则彼富而我贫 ;考工 制器宜精也, 不变则彼巧而我拙 ;火轮、舟车、 电报宜兴也, 不变则彼捷而我迟 ;约章之利病, 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 不变则彼 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 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结果:使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被查封,解散 。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梁启超生于广东新会,中国近代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清光绪举人。1894年,在上海 主编《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启发国人 之革新思想。
材料一 :梁启超大声疾呼“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 致弱之根源”,呼“伸吁民“权伸”民“设权议”院、”“实, 设行议君院主”立,宪实制行。君主立宪 制。 材料二 :吾今为一改言革以科蔽举之制曰度:,变培法养之有本用,人在才育人才;人才之 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 官制。
1.政治主张:
1) 人类社会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 “太平世(大同)”
据乱世:君主专制制度; 升平世:君主立宪制度; 太平世:民主共和制度。
2) 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3) 救亡图存
2.代表作:《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3.特点:“托古改制”
根据“学思之窗” ? 讨论:康有为借儒家学说宣传维新主张
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 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 等都捐了 5000两银子入会。 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 后,表示赞赏,自愿捐 3000两银子入会,但康有为拒 绝。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变法思想进一步扩大, 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很多阶 层都受其影响。
的产生( 经济、阶级 ) 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思想) 3.洋务运动的弊端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商政矿务宜筹也, 不变则彼富而我贫 ;考工 制器宜精也, 不变则彼巧而我拙 ;火轮、舟车、 电报宜兴也, 不变则彼捷而我迟 ;约章之利病, 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 不变则彼 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第九单元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课件
2.谭嗣同 著成《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3.严复 创办《国闻报》,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 4.影响 (1)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 用。
(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3)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要点 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目的、根源及其
——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
材料二 康有为把十九世纪末中国新兴资产阶级需 要的变法维新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挂上孔圣人的招牌, 把孔子说成是“与时变化”、创立“选举”等制,想望 “民主”之“太平”,用自己的观点阐释儒家经典,使人 们相信,“变法维新”,就是遵循孔子的“立法”,孔子 也就成为变法维新的祖师。
作用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
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目的:减少改革变法的阻力。
(3)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4)作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 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目的:想要托古改制,在孔子的旗号下传播西方资产 阶级理念。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 2 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目标导航]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 治主张,分析其特点。
一、早期改良思潮 1.出现时间 19 世纪 70 年代。 2.代表人物 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
3.目的 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 4.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 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 君主立宪。
[探究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孔子学说被误解、歪曲、篡改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始误于荀学至拘陋,中乱于刘歆 之伪谬,末割于朱子之偏安。”谭嗣同认为,儒家的变质 始于荀子,继荀子之后败坏孔学的先后有叔孙通、刘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
①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 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③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概括戊戌变法的思想背景:
维新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广泛传播,为戊戌 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课堂小结:戊戌变法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 府的统治危机加剧。
康有为的思想来源、思想特点及其利弊
(1)理论来源:传统的儒家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政
治学说;早期维新思想 。
(2)特点:“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和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借助儒家思想宣 传维新变法。
(3)评价:
利:减少改革阻力,有利于宣传维新思想; 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得他 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课后思考题:在维新思想宣传中,梁启超、谭嗣 同、严复的政治主张各有侧重,试比较异同?
(3)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方式
①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仁学》;
②政治活动:公车上书; ③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国闻报》
《时务报》; ④成立学会:强学会、保国会; ⑤建立学堂:时务学堂。
(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原因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务运动弊端的逐渐暴露; (3)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
(2)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王韬
薛福成
郑观应
(3)早期维新思想的思想主张
①政治方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 君主立宪;
②经济方面:振兴工商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商战”。
③思想方面: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4)早期维新思想的历史评价
积极性: ①这些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为后来康梁的维新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局限性: 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②没有付诸实践。
2、维新思想的发展及广泛传播
阅读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 和强学会”和“梁启超与《时务报》” 的内容 ,完成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来源?结合 材料二概括其思想特点?其利弊得失是什么? (2)完成下列表格,总结维新派思想家们的活 动地点、主要著作、创办刊物、思想主张? (3)概括他们采取了哪些方式宣传维新思想? (4)这些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康 有为的思想来源?根据材料二概括其思想特点? 康有为这么做的利弊得失是什么?
材料一:康有为以儒家典籍《公羊传》“据乱 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和《礼记•礼运 篇》“乱国、小康、大同”来比附阐释西方君 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材料二: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 ”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 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 孔也,其心则夷也”
三、维新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广泛传播
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原因
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产生了……;从洋务派转化的早期改良派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等 人,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便批评洋务运动 只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而不引进西方政治 体制的弊病,提出向西方和日本学习君主立 宪制的主张;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1)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的 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
(2)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呼声;
(实业救国: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 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社会思潮)
(3)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 间设厂;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
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把历代统治者认为 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经斥之伪经,主张应予 抛弃,这就动摇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 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法制造舆论。
《孔子改制考》
称儒家尊奉的“六经”均为孔子假托古 圣的言行所作,将孔子塑造成为托古改制 的“素王”,为变法活动制造历史根据。
代表 人物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影响
(1)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戊戌变 法奠定了阶级基础;
(2)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 革,改善社会环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概括戊戌变法的经济背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 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戊戌变法奠 定了经济基础
2.设厂: 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 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修路开矿: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
4.开银行:有利于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2)政治上:阅读教材“列强瓜分中国势力 范围简表”和《时局图》回答:
1、以上信息反映了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政策? 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3)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遭到了军队和士兵的抵制
(4)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等
激化了同商人阶层的矛盾,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
3、结果及其危害
这些措施遭到了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 步加剧。
概括戊戌变法的政治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剧,为 戊戌变法奠定了政治基础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特点
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受到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双重压迫:一方面,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 外国资本主义及其廉价的商品竞争,随时都有破 产和倒闭的危险; 另一方面,民族工业还面临国 内封建势力的压迫,承受着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官 吏勒索。
2、《时局图》中的鹰代表哪个国家?其采取的政策是 什么?影响是什么?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实质上分享其他列强在华 侵略权益;
影响:这一政策逐步得到了其他列强的支持,在一定 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原因 ①偿还外债; ②各地连续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一)《马关条约》签订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
(1)经济上: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 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概括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途径及其危害?)
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途径及危害
1.借款: 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 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进行政治变革。
3、思想上:维新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广泛 传播。
历史知识拓展
参考论著: 1、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 ,上海书店 出版社 ,2007年。 2、清华大学历史系:《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 目 》,上海书店 ,1998年8月。 相关网站: 1、戊戌变法纪念馆 /xzzh/wxbf/yyzp/index.h tml
2、应对财政危机的措施 探究活动一: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和概 括每一项节支增收的措施的具体影响?
探究活动一: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和概 括每一项 节支增收的措施的具体影响?
(1)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
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2)降低官员薪俸;
遭到了官员的抵制,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名称】远去的足音
【作者】王西京
【类别】中国名画
【年代】1984年 【材质】纸本
【现状】中国西安画 院
【规格】纵200厘米, 横200厘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一讲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和维新运动的兴起(背景)
课标要求: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梁启 超
谭嗣 同
严复
活动 地点
上海
湖南
主要 创办
主要思想
著作 刊物
1、变法图强 2、伸民权、
《变法 通议》
《时务报》
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
才4、发展近代工业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主权
《仁学》
在民;具有鲜明的民主革
命色彩。
天津 《天演论》《国闻报》 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 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