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公开课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唱歌)卢沟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唱歌)卢沟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歌)卢沟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歌)卢沟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

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

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歌曲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新歌教学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是历史的崎岖,一边是和平的坦途。

八百年风雨迷障,积淀了沧桑绘制庄严。

它就是“卢沟桥”(观看《卢沟桥》歌曲视频)好听吗?( )2【讲授】节奏读歌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首先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把歌词读一下。

(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四拍长音,要读准确)3【讲授】续听理解歌词接下来,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来欣赏《卢沟谣》,听完请大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谈一谈你对歌曲的理解?(看谱欣赏)《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谁能告诉大家你的理解?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怎样的?(中速)歌曲从头到尾速度有没有变化呢?(一开始是中速,后来就变成稍慢了)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

从歌曲中的速度提示语:稍慢、渐慢(板书)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十二课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优质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十二课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优质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十二课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使用不同工具与材料,如长锋、中锋、短锋、狼毫、羊毫、兼毫等,体验不同的效果;对不同纸的使用有不一样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展示与讲解,使学生们对古代书法文化知识有一定得认识;学会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文化”史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课是高二学生学习的内容,笔墨纸砚学生们并不是特别熟悉,对于笔墨纸砚的分类、性能、特质、产地等地了解还不够,对学习中国传统汉字艺术有一定的兴趣。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们对艺术美与形式美也有一定得了解,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并且他们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

3重点难点
本课内容主要作为一般知识来介绍,使学生对与中国书法相关的文化史知识有大概的了解,笔纸是重点讲解部分,其他知识一般了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有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呢?(请同学回答)。

其意思是说工匠想要使她得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笔墨纸砚的内容。

2【讲授】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

小学美术辽海版 三年级上册 XXX《瓶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辽海版 三年级上册 XXX《瓶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辽海版三年级上册 XXX《瓶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色彩知识表现美丽的瓶花,提高学生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平凡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体会运用色彩所表现出的瓶花美感。

3.对学生进行美的情趣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学生喜欢这种造型课,保持积极的态度,学生一定会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3.重点难点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色彩知识及造型知识,表现出自己对瓶花的美好感受。

表现出具有个性特点的瓶花。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1.导入教师:上课同学们好。

学生。

教师:大家看,这是什么?(拿出花瓶和鲜花)学生:1、2教师:非常恰当。

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身边这些美丽的鲜花就要凋谢了。

我们用什么方式把鲜花盛开这个美丽的时刻永远保留呢?学生:1、2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瓶花。

2.讲授新课教师:这是一幅用油画棒完成的绘画作品,整幅画构图饱满生动,色彩鲜艳。

1.来看花瓶在整幅画的中间以下位置,其它地方画鲜花和叶子。

2.花瓶运用非常简洁大方的花纹,在涂色时有平涂和由重轻的涂法外,还用了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混色的涂色方法,渐变过渡的都非常自然。

3.再看看上边的花朵,位置有高有低,有前有后,花朵有大有小,空间感很强,在涂色时也有混色的方法。

教师:谁能从字面理解一下什么是混色?学生:1教师:混色就是先有规律的涂一种颜色,两种色彩互相混合,产生自然的过渡效果。

老师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画花的混色练,看看大家理解的怎么样(老师带着学生画,边画边再说一遍混色的概念)。

好,请回,这下大家对混色的方法就更理解了吧!教师:大家带着刚学的混色方法来欣赏这些瓶花作品,其实每一朵花和花瓶都运用了多种涂色方法,画面才这么丰富多彩的,特别是这幅,这幅的花瓶是青花瓷的图案,上面又插上了高贵典雅的花朵,给人古色古香的感觉。

教师:欣赏完这些瓶花有没有走进花园的感觉,是不是每一朵花和花瓶在大家眼里都有混色的效果。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写景的基础上,表达对春的赞美。

2、理解作者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朗读带、老师范读、学生诵读等各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抓住春的特点,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的生动形象语言。

揣摩恰当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效果。

三、知识与技能1、积累“酝酿”、“欣欣然”、“烘托”、“卖弄”、“花枝招展”等词语并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2、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揣摩“钻”、“闹”、“静默”等词语。

3、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某些景物的写作方法,在作中能熟练恰当使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全文。

2学情分析在本册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散发着芳香,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学生刚升入七年级,感悟能力较差,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考来揣摩、欣赏精彩语段,并摘抄下来直至背诵。

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枯燥无味、结构杂乱,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多研究精美文章的写作手法,例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提升学生写作技巧。

学生活泼可爱,表现欲望强烈,上课时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

3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直至背诵,了解思路。

2、运用生动形象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出标题,吸引学生的兴趣。

2、用PPT课件检查学生预,打通文字关,了解作者。

⑴、字词略⑵、作者:XXX,字佩弦,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重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名篇散文有:《背影》、《绿》、《荷塘月色》。

2【活动】反复朗读1、口述:大家边听边看全文。

放音频、视频文件范读课文。

2、教师范读,提出问题:这篇文章结构是如何安排的?应该分几部分?3、指导学生朗读:用欢快跳跃的语调读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声调里充满喜悦之情,节奏可缓慢一些,语气要轻快。

小学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黄昏的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黄昏的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黄昏的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有关蝉的知识。

激发学生热爱昆虫以及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抓关键词句,指导朗读,感悟作者对蝉的喜爱。

3.体味拟人句的作用,仿写拟人句。

4.了解蝉的一生,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重点难点1.指导朗读,感悟作者对蝉的喜爱。

2.“蝉为什么要放声高唱”与“蝉高唱些什么”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通过补充课外资料,促进理解,同时引发学生对“尊重生命”的探讨。

3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师: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蝉这位“昆虫音乐家”的叫声雷震四方,而且明白了它唱得响亮的原因。

还记得描写它叫声的两句古诗吗?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文本)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蝉的叫声那么大,却不用嘴巴,激发了金波爷爷的好奇心,他还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呢?让我们和他一起走近“黄昏的蝉”。

(板书课题:黄昏的蝉) (二)品读,感受捉蝉的快乐 1.自由读课文的第4——6自然段,将能体现捉蝉有趣的句子用“——”画出来。

2.指名反馈。

3.体会捉蝉的乐趣。

(课件出示文本) “于是我们相约,在天刚擦黑的时候带上手电筒,来到小树林里。

” (你觉得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 “蝉是我们快乐童年的伙伴,几乎每个孩子都捉过蝉。

”①出示课件:猜一猜小牧童想干啥?有感情地朗读:《所见》②男孩喜欢捉蝉天经地义,女孩呢?会不会一提到蝉就会发抖?不,在台湾女作家简桢的记忆里,捉蝉是那么的刺激,那么的令人难忘。

(课件出示文本)自由读相关资料。

你能想象一群小学生,穿卡其短裤、戴着黄色小帽,或吊带褶群,乖乖地把“碗公帽”的松紧带贴在脸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书包搁在路边,也不怕掉到河里,。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4放牧《聆听草原放牧》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4放牧《聆听草原放牧》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4放牧《聆听草原放牧》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4放牧《聆听草原放牧》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教学目标:
1. 介绍民族乐器----琵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琵琶的外形及音色特点。

2. 聆听《草原放牧》,感受乐曲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变化。

3. 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与乐曲的喜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琵琶,通过聆听乐曲记住琵琶的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1.对比乐曲第一段与第二段,听听在旋律和速度上有哪些变化。

2. 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与乐曲的喜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欣赏法、对比法等教具准备:图片、乐曲碟片、乐谱、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将学生带入“草原”的情境之中。

二、介绍乐曲:简单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导入本课欣赏。

《草原英雄小姐妹》讲述了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与暴风雪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

全曲共分为五个部分:1、草原放牧2、与暴风雪搏斗3、在寒夜中。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添画人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添画人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添画人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添画人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大师的表现风格和艺术特色,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表现方法添画人像。

2、过程与方法:在添画人像的研究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体验大师的作品,掌握线描、黑白、色彩等表现形式来完成艺术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体会不同风格、形式的人物作品,提高艺术审美,增加表现人物画的意趣,获得和大师一起完成作品的喜悦之情,同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绘画技能和观察力逐步提高,他们能够客观地理解和表现事物,思考问题时,抽象思维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喜欢尝试各种工具、方法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学生在以前的研究中也对表现人像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本课的研究奠定造型基础。

虽然学生有过人像表现的经历,但是添画大师的作品在教学中还是第一次,因此,学生充满了新奇与尝试的渴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尊重学生的想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3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画家作品的人物特征和表现手法,选择不同的工具和绘画形式进行人物作品创造性的添画。

难点:恰当的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方法,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创意。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欣赏导入1、师:同学们,美颜相机是一个能在你照相时把你瞬时美化的照相软件,如果你认为它是表现人像的最好体式格局那就错了,其实,绘画才是真正可以根据你的客观志愿去表现人像的最直接最经典的体式格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各种人像的绘画作品吧!2、欣赏各种绘画形式的人物作品(1)这些作品分别属于哪种绘画表现形式吗?线描画:用线条表现物象,画面简练清晰木版画:有木刻纹理,对比强烈素描:用线描表达明暗,细腻中国画(工笔):线条灵动,画面精细水彩画:通透明亮油画:生动细腻,质感强XXX的素描肖像作品《查理•苏里耶》师:这幅XXX的《查理•苏里耶》是用甚么表现形式来创作的呢?(素描)它给人甚么感觉?这幅肖像画运用写实手法,风格细腻,注重性格和细节刻画。

高中美术人美版《设计》《第八课创新的思维——产品设计构成要素》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设计》《第八课创新的思维——产品设计构成要素》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设计》《第八课创新的思维——产品设计构成要素》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设计》《第八课创新的思维——产品设计构成要素》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1.在艺术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和表现能力。

2.针对中央美院近年设计基础考题进行课堂训练
2学情分析
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艺术设计教学要以紧紧围绕学生创新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本课以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材为基础自行编写,结合中央美院设计考题的转变,引导学生达到美术高等院校的设计人才考察要求,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知识基础。

教学方法以在多年教学实践并结合学科特点总结出的“四动一落实”教学模式进行。

本课注重培育学生的智力活动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生物学、物理学等的融合
3重点难点
重点是结合“未来转基因鱼”对学生艺术想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利用点、线、面、黑、白、灰等构成要素对创意构思与想象内容的现场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艺术设计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趣味问题
1有谁不会骑自行车?为什么?你想过改进自行车吗?能让他自动行走还不会倒、智能躲让吗? (播放google最新创意自行车视频) 2.汽车停车难、倒库难,你想过怎么设计让他变得很容易吗?(展示汽车球形轮胎设计图) 这些都需要艺术设计和创新思维,本节我们就谈谈艺术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活动2【讲授】目标引入
1你知道中央美院吗?(播放中央美院视频)
2.有信心考入中央美院吗?。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祖国颂》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祖国颂》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祖国颂》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哪些音乐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2、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效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通过欣赏体验,比较、讨论“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丽更深刻、更富于哲理”。

2教学内容
崇高美:《祖国颂》、《英雄赞歌》《龙华祭》、
欢乐美:《祝酒歌》、《举杯吧朋友》《赛龙夺锦》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区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4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
请同学们朗诵一段诗
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

河流停止了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

2【讲授】新授课
1.欣赏歌曲《祖国颂》
播放:领唱、合唱《祖国颂》
思考:
(1)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无笔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无笔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学美术⼈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笔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试试讲教案⼩学美术⼈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笔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试试讲教案1教学⽬标1、观察、认识⾃然界中具有天然纹理的景物,欣赏这些纹理形态别具特⾊的美感。

培养学⽣从⽣活中认识美、发现美的能⼒,感受抽象纹理的形式美感。

2、学习对印的⽅法,利⽤⽔彩、⽔粉颜料加⽔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创作出⾊彩变幻、肌理美观的⽆笔画;培养学⽣探索实践能⼒和动⼿操作能⼒。

3、在对印制作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培养学⽣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之前对⾊彩的对⽐、⾊彩的冷暖有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彩有进⼀步的认识,本课让学⽣⼤胆的运⽤⾊彩,通过教师的师范,表现出⾃然的肌理。

学⽣尝试独特的造型表现⽅法,探索和实验对印制作的媒材特点和技巧要点,充分调动学⽣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学⽣艺术感知能⼒和造型表现能⼒。

3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对印的⽅法和步骤;创作出⾊彩变幻、肌理美观的⽆笔画。

难点:把握⾊彩加⽔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

4教学过程4.1第⼀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认识肌理1.观察具有纹理的图⽚,请同学们猜这是什么东西?让学⽣认识⼤⾃然中的纹理。

活动2【讲授】观察肌理1、观察⼤⾃然中的美丽纹理。

课件分别展⽰云纹、⽔纹、⽊纹、⽯纹图⽚,引导学⽣观察⾃然界中物体的纹理。

师问:看了这些图案,说说纹理的特点?引导学⽣体会纹理的⾃然、随意、偶然的等的特点。

师总结:艺术家们发现了这些纹理,很崇拜这些天然的图案。

并开始去绘制这些图案,天然的纹理图案出现在我们的⽣活中。

小学英语科普版四年级上册《Lesson 8 What's the time》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英语科普版四年级上册《Lesson 8 What's the time》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英语科普版四年级上册《Lesson 8 What's the time?》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词汇:在情景中学习数词one – twelve,并能在情景中生词。

句型:What’s the time? 及回答:It’s...(o’clock)并能表演。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学情分析1.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敏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 词汇量有限,具备一定的听读能力,但口语,书写能力有待提高。

3. 他们从三年级起学习英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听读能力。

4. 到了四年级要有意识地渗透读、写技能,学会用简单的英语口头描述。

3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各种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体验参与,主动学习。

创设语言情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用英语询问时间并能正确作答。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what`s the timeStep: 1 Warming up1.T: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 Nice to see you .Ss: Nice to see you, too.2.Sing a song :“Ten little Indians boys ‘ ( Let’s learn)(通过唱英语歌曲热身,营造了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歌曲也为数词的巩固和学习做了铺垫)Step:2 Guess: What is this ?1. T: Now, look at the blackboard,please guess :What’s this? (此时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钟表)。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一、跑《5.发展奔跑能力的练习和游戏》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一、跑《5.发展奔跑能力的练习和游戏》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三至四年级基本身体活动一、跑《5.发展奔跑能力的练习和游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
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道决定跑动速度的原因和动作要领与方法,在游戏中体验快速跑的身体感受。

2、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2学情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但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控力差,且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有的同学了解点站立式起跑,但不是很规范。

如,特别是在起动速度上没有引起有意注意,所以本课我结合游戏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学会技能。

3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的跑动动作。

2、难点:快速起动,蹬摆协调有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1、师导语:同学们好,我们快乐的体育课又开始了。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快速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对快速跑的技术得以提高。

怎么样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2、生:有!
2【活动】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游戏《大灰狼快跑》
游戏规则:同学分成四组,每组第一名同学为大灰狼,第二名同学为猎人,听到指令后,大灰狼迅速向前奔跑,当大灰狼跑出3-5步后,猎人用手中的子弹击打大灰狼。

师:这个游戏主要锻炼的是同学们的快速反应能力,练习时注意安全。

师:组织练习。

示范游戏方法。

生:练习游戏。

小学英语教科版六年级上册Unit 1 《Let's talk》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英语教科版六年级上册Unit 1 《Let's talk》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英语教科版六年级上册Unit 1 What are those farmers doing?《Let's talk》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四会”掌握单词和词组:field,pick,grass,feed,give,cow,sheep,other,few,goat,g oose,river.2、掌握句型:You can ...if you...3、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热爱生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2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比如已经掌握了动物类单词的发音,记忆。

现在进行时态;个别形容词的音形义和应用。

但是还需进一步的学习,比如要通过这节课针对情景性的实际语言运用:形容词的实际应用和现在进行时态的表达;学会本课句型You can ...if you...和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热爱生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3重点难点本课单词和课文的朗读,本课的句子较长,因此课文的朗读成为了难点,对中下生来讲,更需要帮助。

4教学过程1【导入】一、热身、复习Revision1、歌曲:课本P6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2、明确学习目标2【讲授】二、呈现Presentation1、PPT示一个大农场情景,围绕:what,where,who,How,等特殊疑问词进行提问,复习动物类单词,遇到新单词就板书黑板;T—P P—PQ:1.What’s on the farm ?2.What’s on my farm ?Can you guess ?Do you have any … on your farm ?3.Oh yes. I have many chickensOh yes. I have a few horses训练句型I have a few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七 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七 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七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负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理解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能够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材提供的情境和学生喜欢的游戏,让学生深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开展同伴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研究、共同成功的收获与喜悦。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认识负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飞跃。

本单元第一课时《温度》的研究为学生接触并简单了解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知道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

这节课将要拓宽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通过研究之后,学生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这种理性认识观察生活中的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课前交流:做小游戏,说反义词,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2.情景导入:引入动画片《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让学生认真听听他们的对话,看看他们与我们学过的温度有没有联系。

3.探究新知:1)出示温度计,问0与正数的大小关系和0与负数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回答。

2)介绍生活中的一些正负数,如我国漠北地区温度为-52.3℃,南极温度为-94℃,北极温度为-74℃,存折为+.80表示存入。

4.练与巩固:1)让学生通过游戏,练判断正负数。

2)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再次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700.00-.00表示:取出(3)用正负数表示收入与支出:①出示问题:XXX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费支出200元,记作(-200)元。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五至六年级2.运动技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踢毽子》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五至六年级2.运动技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踢毽子》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冀教版五至六年级2.运动技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踢毽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
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踢毽子的文化知识及踢毽子的好处,激发学生对踢毽子的兴趣。

2、初步掌握盘踢的方法,发展学生柔韧性、灵敏性,提高判断、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争取主动的本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4、体验农民伯伯辛勤劳动和收获的喜悦。

2学情分析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主要以下肢做盘、磕、拐、蹦、落等动作来完成。

经常踢毽子,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动手动脚能力,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运动的美感,同时也是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扬。

五年(1)班的学生,活泼好动,运动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喜欢各种游戏、比赛,有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安排了踢毽子—盘踢(足内侧踢)和游戏《快种快收》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踢毽子的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练,小组合作,使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进行学习,锻炼身体,体验快乐,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3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知道踢毽子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

难点:能够协调、连续的踢到毽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身心准备阶段
时间:2分钟
负荷:小
达成目标:教师通过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语言引导,集中注意力,调整学习状态,强调运动安全。

教学内容:
1、课堂常规,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强调运动安全。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三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三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三分数乘法《分数乘法(一)》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数乘法能力,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

2、研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五年级上册研究了乘法和分数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因此学生对以上所学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学生仍有难度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过程:1.导入1.1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复。

提出问题: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9×3、4×6、12×10.师:整数乘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生: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师:这道题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计算的?师:分数和整数怎样相乘。

2.探究研究2.1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图上看,1个占一张彩纸的,3个占几分之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用加法,应该怎么计算?学生根据以前经验和乘法的原理,想怎么用乘法计算?表示什么意思?这道加法算式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师:如何计算?根据上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3表示什么?既然×3可以表示3个连加,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得数吗?生:学生自己算。

师:你能联系图上的意思,把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算式和上面的加法算式比较一下,说出它表示什么意思吗?和刚才复的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一下,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与整数乘法相同的意义吗?生: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与整数乘法相同的意义。

这是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使用乘法算比较方便。

我们可以怎样列式呢?老师,根据是什么计算呢?根据上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3表示什么?既然×3可以表示三个连加,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结果吗?学生:学生自己算。

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瓜果飘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

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瓜果飘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

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瓜果飘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下册第 4 课《瓜果飘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 教学目标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2、能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3、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2 学情分析1、一些学校对美术学科不重视,学生美术基础较差; 2、由于美术基础较差,学生对画面的表现能力较差。

3 重点难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状及色彩,并能大胆表现出来。

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从果园里给你们带来了 3 个奇妙的“水果”,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老师的水果宝箱里装了哪些水果吗? 2、请两位同学摸一摸水果,并且在黑板上画出水果的形状。

①、请两位学生上台来摸摸老师水果宝箱里的三个水果,并分别把三个水果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②、两位学生画完后,提问台下学生,你们看看台上两位同学画得水果形状,知道老师的宝箱里装得是什么水果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3、哦!大家是根据这位同学在黑板上所画的形状知道的,香蕉弯弯的像月亮,苹果圆圆的,梨子像个葫芦形状,全部答对了,对两位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老师揭秘宝箱:出示三个水果,分别是苹果、香蕉和梨子。

那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喜欢吃水果吗?喜欢。

为什么喜欢吃水果呢? 小结:因为水果好吃,酸酸甜甜的,有丰富的营养,有维生素C,能让我们长得漂漂亮亮的,个子长得高高的! 4、揭示课题:4、瓜果飘香二、教师出示图片,看看这些形状各异、色彩鲜艳的水果,大家都认识吗?老师指水果,学生们说水果的名字、形状、颜色: 1、认识各种水果,说出水果的名字,说出水果的形状。

①、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形状; ②、同一种水果有不同的形状;③、切开的水果形状。

2、水果的颜色,说出水果的颜色。

①、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颜色; ②、同一种水果有不同的颜色;③、学生尝试给每一种水果上色。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第2节《瑞士 约德尔(Yodel)山歌》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第2节《瑞士 约德尔(Yodel)山歌》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第2节《瑞士约德尔(Yodel)山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
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记住瑞士约德尔山歌、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朝鲜板嗦哩说唱这三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唱形式的特点,掌握约德尔山歌的唱法和恰克合唱的基本节奏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欣赏、对比,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与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学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意义,乐意感受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歌唱形式。

2学情分析
现在中学生接触的音乐内容大多是流行音乐,对本民族、世界音乐了解很少,,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本课是采用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2节《绚丽的世界音乐》中的歌唱篇,教材中有瑞士、印度尼西亚、朝鲜等不同国家的歌唱形式,设计这节课的内容是选择了瑞士约德尔山歌、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和朝鲜板嗦哩说唱这三种比较有民族特色的歌唱形式让学生产生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兴趣,乐意感受、体验,积极演唱,参与互动、评价不同国家的歌唱形式,从而丰富他们的音乐世界,提升音乐素养!
3重点难点
1、瑞士约德尔山歌、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朝鲜板嗦哩说唱这三种歌唱形式的特点。

2、掌握约德尔山歌的唱法和恰克合唱的基本节奏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公顷和平方千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公顷和平方千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2公顷和平方千米。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平方千米的概念。

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应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纸片。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公顷”一般表示较大的面积,并研究了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

下面欣赏几幅图片:1.你知道我们襄阳市的土地面积有多大吗?2.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面积有多大吗?3.世界各国面积前十名国家的国土面积是哪几个国家?你发现这三个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的面积单位了吗?是什么单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新单位:平方千米(板书课题)。

2.研究新知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通过上面的三个图片,你发现哪些地方用“平方千米”这个单位?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如表示一个行政区、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市的土地面积等。

“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m²”表示。

出示课件。

板书:平方千米km²。

2.体会1平方千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公顷,知道了1公顷有多大。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公顷是多大的面积呢?那么,1平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前面是怎样研究“面积单位三个小姐妹”的?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提示:(1) 1平方厘米有多大?2) 1平方分米有多大?3) 1平方米有多大?学生说,老师把准备好的1cm、1dm、1m的小正方形分别贴在黑板上,从面引出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算一算。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选用米尺作为直观教具。

通过合作测量活动呈现“小数产生”过程,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进而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认识小数的意义。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砚们在前面的研究过程当中曾经研究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几何?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学生汇报预设: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小数的意义。

2【讲授】(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1米长的彩条,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把1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总结:米用小数透露表现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当怎样透露表现呢?小数呢?请同砚们试着写一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
比例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5%
中学课程 中学教学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中学生心理发展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德育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合计
23% 40% 22% 100%
题型
单项选择题 辨析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辨析 题 简答 题 材料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 辨析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 辨析 题 简答 题 材料分析题
三、备考攻略
(一)复习规划 (二)复习方法
(一)复习规划
10月中旬 8月下旬 8月中上旬
考前冲刺 真题实战 基础强化
《综合素质》
10月下旬 9月下旬 9月中上旬
考前冲刺 真题实战 基础强化
《教育知识与能力》
课程安排
中学(1节 总课时
/2h)
(h)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二)试卷题型结构
1.《综合素质》
选择题
29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8分
材料分析题 3小题,每小题14分,共计42分
作文
1小题,共计50分
2.《教育知识与能力》
选择题
21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2分
辨析题
4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32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材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18分,共计36分
10月 19日 19:30
21:30
10月21 日
19:3021:30
10月23 日
19:3021:30
10月26 日
19:3021:30
(二)复习方法
1.认真复习,夯实基础; 2.钻研真题,有的放矢; 3.实战演练,查漏补缺; 4.调整心态,从容应对; 5.合理作息,同步考试;
考试安排
上午9:00-11:00
21:30
21:30
21:30
21:30
课程安排
基 础 强 化
16课 时
8月31 日
19:30 -
21:30
9月2日 19:3021:30
9月4日 19:3021:30
9月7日 19:3021:30
9月9日 19:3021:30
9月11 日
19:30 -
21:30
9月14 日
19:30 -
21:30
下午13:00-15:00 下午16:00-18:00
幼儿园
综合素质(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
综合素质(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 高级中学 中职文化课
综合素质(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 力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 力
中职专业课
中职实习指导
考试容易,备考不易,且行且珍惜!
《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学教
师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 ,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二)变化内容
1
报考对象
2
报考条件
3
考试科目
4
考试内容
5
考试形式
6
考试难度
7
考试要求
8
考试费用
1.报考对象
所有想申请当老师的人员,包括师范生在内;2012年及 以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则必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证 统考,这无疑加强了对师范类学生的专业要求。
综 合 真题 素 实战 质
8课时
8月21日 19:3021:30
8月24日 19:3021:30
8月26日 19:3021:30
8月28日 10月22日 19:30- 19:3021:30 20:30
考前 冲刺
8(课 时
10月9日 10月12日 10月14日 10月16日
19:30- 19:30- 19:30- 19:30-
2015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备考指南
主讲教师:胡国华
教师资格证

政策变化

试卷分析

备考攻略
一、教师资格证考试政策分析
(一)变化依据 (二)变化内容
(一)变化依据(2013.8)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申请幼儿园、
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 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
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7.考试要求
笔试单科成绩2年有效,且笔试各科成绩合格,才 能参加面试;笔试和面试双合格方能参加教师资格申 报,部分学科还需要教学实习见习经历。两年未通过 全部考试,原成绩作废,需要重新报考。
8.考试费用
笔试和面试分别收费,收费标准在现在基础上 大幅增加。因无参考教材,考生参加培训的费用 必将增加。
幼师毕业及其以上 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 业及以上
小学教师资格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 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
其以上
业及以上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 初中教师仅要求具备 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大专
业及以上
资格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师资格考试科目:《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中、普通高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
9月16 日
19:30 -
21:30
10月27 日
19:3020:30
教 育真 教题 学实 知战
8课 时
9月18 日
19:30 -
21:30
9月21 日
19:3021:30
9月23 日
19:3021:30
9月25 日
19:3021:30
10月28 日
19:3020:30


能 力考
前 冲 刺
8课 时
第九节
基础 强化
16课时
8月3日 19:3021:30
8月5日 19:3021:30
8月7日 19:3021:30
8月10日 19:3021:30
8月12日 19:3021:30
8月14日 8月17日 19:30- 19:3021:30 21:30
8月19日 10月20日 19:30- 19:3021:30 20:30
2.报考条件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符合以下基本条 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学历要求
国考前
国考后
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结构 (二)试卷题型结构
(一)试卷内容结构
1.《综合素质》(中学)
模块 职业理念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文化素养
比例 15% 10% 15% 12%
基本能力
48%
合计
100%
题型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写作题
2.《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4.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涉及综合素质(教育、人文、科学) 、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学科知识与教学能 力、试讲等。
5.考试方式
国考采用纸笔和机考两种方式。幼儿园和小 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采用机考方 式,其余科目均采用纸笔考试方式。
6.考试难度 只有考纲,无指定教材和参考书。 考题以实践能力的试题为主,重点考查考生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