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2017年考研真题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文学的评论写作历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大学文学的评论写作历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大学文学的评论写作历试题答案解析第一篇:四川大学文学的评论写作历试题答案解析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历年试题答案解析历年试题解析(1)10年试题分析一、填空1、杜夫海纳2、《周易•系辞上》P58(阎)3、兴观群怨4、《文心雕龙•神思》P73(阎)5、原创性文本P347(阎)6、文学欣赏P231(阎)7、艾伦•退特P254(阎)8、精神生产活动9、语言P87(阎)10、布封P165(阎)二、解释题1、体裁(唐本P157)文学作品的分类,我国最早的分类,是以语言的有韵无韵为标准,分为散文和韵文两大类,称为“二分法”。

西方把文学作品分为叙事、抒情和戏剧文学三大类,称为“三分法”。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将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类,称为“四分法”。

文学体裁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各类文学现象,促进文学的繁荣发展。

2、文学接受(阎本P187)指对一切文学作品的接纳,也即阅读活动。

它包括审美的阅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欣赏,也包括非审美对的(即不以审美为目的或不能达到审美水准的)阅读活动。

3、日常生活审美化(阎本P218)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

1988年4月,他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

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4、生态文学(阎本P359)美国学者密克尔1974年在《生存的悲剧:文学的生态学研究》中最早提出,他采用了“文学生态学”(Literacy ecology)一词。

1978年美国学者鲁克尔特发表了《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术语。

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在文学领域里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学理框架。

随着生态文学的逐步发展,在文学的未来景观中,它的存在可能不只是一种文学样式,更有肯能是一种生存观和世界观。

四川大学2009文学评论与写作

四川大学2009文学评论与写作

二、词语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1,“灵感”说2,文学意象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文学形象的审美特征2,模仿说在西方文论传统中的地位第二部分文学评论写作(共100分)仔细阅读短篇小说《冯前》,根据小说内容撰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15000字冯前在朋友中,我同冯前,可以说相处的时间最长了。

一九四五年,我回到冀中,在一家报社认识了他。

他说,其实我们在1939年就见过了。

他那时在晋察冀的一个分区工作,我曾到那里采访,得到了一本油印的田间的诗集,就是他刻写的。

不过那时他还只十七岁,没有和我交谈罢了。

冯前为人短小精干,爽朗、热情,文字也通畅活泼。

我正奉命编辑一本杂志,他是报社编辑,就常常请他写一些时事短评之类的文章。

这家报纸进城以后,阴错阳差,我也成了它的正式工作人员。

而且不愿动弹,经历了七任总编的领导。

冯前进城以后,以他的聪明能干,提拔得很快,人称少壮派。

他是这家报纸的第三任总编。

我原以为,我们是老相识,过去又常请他看作品,很合得来,比起前几任总编,应该更没有形迹。

其实,总编一职,虽非官名,但系官职之培基,并且是候补官职的清华要地。

总编升擢就是宣传部长,再升,则为文教书记。

谁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不能不沾染一些官气。

我体会到这一点以后,当众就不再叫他冯前,而是老冯,最后则照例改为冯前同志了。

但从此,我扪之间的交谈,也就稀少了,虽然我们住的是邻居。

我写了什么新作品,除去在报纸发表,要经他审阅,也就很少请他提意见了。

不久,就来了文化大革命。

7月间,大家在第一工人文化宫心惊肉跳地听完传达,一出会场,我看见人们的神情、举止、言谈,都变了。

第二天,集中到干部俱乐部学习。

传达室告诉我:冯前同志先坐吉普车走了,把他的卧车留给我坐。

当时,我还很感激,事到如今,还照顾我。

若干年后,忽然怀疑:当时,他可能是有想法的。

他这样做,使群众看到,在机关,第一个养尊处优的不是总编,而是我。

到了俱乐部,一下车,一位在大会工作的女同志知道我很少出来开会;就神秘地说:“你也来了?一进来,可就出不去了。

四川大学文学的评论写作历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大学文学的评论写作历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历年试题答案解析历年试题解析(1)10年试题分析一、填空1、杜夫海纳2、《周易•系辞上》P58(阎)3、兴观群怨4、《文心雕龙•神思》P73(阎)5、原创性文本P347(阎)6、文学欣赏P231(阎)7、艾伦•退特P254(阎)8、精神生产活动9、语言P87(阎)10、布封P165(阎)二、解释题1、体裁(唐本P157)文学作品的分类,我国最早的分类,是以语言的有韵无韵为标准,分为散文和韵文两大类,称为“二分法”。

西方把文学作品分为叙事、抒情和戏剧文学三大类,称为“三分法”。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将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类,称为“四分法”。

文学体裁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各类文学现象,促进文学的繁荣发展。

2、文学接受(阎本P187)指对一切文学作品的接纳,也即阅读活动。

它包括审美的阅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欣赏,也包括非审美对的(即不以审美为目的或不能达到审美水准的)阅读活动。

3、日常生活审美化(阎本P218)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

1988年4月,他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

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4、生态文学(阎本P359)美国学者密克尔1974年在《生存的悲剧:文学的生态学研究》中最早提出,他采用了“文学生态学”(Literacy ecology)一词。

1978年美国学者鲁克尔特发表了《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术语。

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在文学领域里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学理框架。

随着生态文学的逐步发展,在文学的未来景观中,它的存在可能不只是一种文学样式,更有肯能是一种生存观和世界观。

2018年四川大学古代现当代文学真题

2018年四川大学古代现当代文学真题

2018年四川大学古代现当代文学真题第一篇:2018年四川大学古代现当代文学真题2018年四川大学古代现当代文学真题文学评论写作(635)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基础知识(共70分)一、请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每题1分,共10分)1、文心雕龙2、原诗3、六一诗话4、作者之死5、作为艺术的手法6、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7、典论。

论文8、天才与传统9、作为方法的文学10、伊安篇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文学叙事学2、陌生化3、意境4、文学性5、期待视野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关于文学真实性2、意向性客体论对文学本质的意义四、将下列引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分析论述其中的理论观点(20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而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于冗长。

第二部分文学评论写作(共80分)阅读小说《蓝眼》,结合作品运用相关文学理论,写不上于1500字的评论中国文学(914)现当代文学(60)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女神2、蒋光慈3、方渐鸿4、平凡的世界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略,多三、论述题(共30分)1、艾青诗歌的文学史意义2、有人认为,新世纪文学与90年代文学有较大的变化,可用“新世纪文学”来阐发;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新世纪文学与90年代文学并未有多大的变化,你认为呢?(20分)古代文学(9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六一风神2、道学体3、古文运动4、律赋二、填空(20分)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明代文学的复古思潮。

2、简述乐府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指出以下诗文的作者及题目,释读并评析之(每题15分,共30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2010年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考研真题资料

2010年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考研真题资料

2010年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试题(回忆版)文学概论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审美经验现象学》作者2."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最早出自3."窥意象而运斤"出自4.经典是文本特殊性与什么的结合5.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区别6.文学阐释是以什么为前提7."张力"是谁提出的8."风格即人"是谁提出的9.孔子对文学功能的理论是10.文学创作的基本含义是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体裁2.文学接受3.审美日常生活化4.生态文学三、解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2. 读者中心论对文学观念的影响四、论述(20分论述马克思的一段话,大意是说艺术生产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文学评论写作仔细阅读短篇小说《蛮师傅。

根据小说内容撰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80分)出自小说选刊蛮 师 傅£ 韩少功莫求带着两个村干部,来到我家言不及义地东拉西扯,喝茶,抽烟。

翻翻桌上的报纸,看上去无事不登三宝殿,但又迟迟不入正题。

最后莫求犹犹豫豫地说∶"到山上走走,如何?"走就走吧。

他们显然不是拉我去观光。

爬到蕉冲和梅峒之间的大岭上,走完一截新泥翻滚的路坯子,正题才出现在前面。

原来公路开挖到这里以后,碰到了前面一个陡崖。

往左边挖吧,坡度不大,但可能遇到岩层∶往右边挖吧,没有岩层,但必须远远地绕路减坡。

他们不知下一步如何才能省工,要我来作个决断。

我吃了一惊。

开路这样的大工程,他们既无测量也无设计,一个瞎子也想摸上天?或者说,他们迈开两脚就是测量,摸摸脑袋就是设计,一部挖土机挖到哪里算哪里,再来一次土法上马大跃进么?怪不得他们不久前闯下大祸。

一台推土机一步踩空,几个斤斗翻下山去。

把竹林哗啦啦压倒一大片。

莫求当时脸色惨白,一声喊"娘",差点晕了过去,好半天醒过神来,要大家赶快下山,说人肯定是没有了,但有只手,有只脚、都要捡回来,到时候请万裁缝拿针线连一下。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6-2017)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6-2017)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6-2017)一.在括号里填写诗句的作者(每题1分,共10分)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襄王云雨今何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8.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9.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10.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八事”是胡适在__________一文中提出来的。

2.郁达夫属于__________社的成员。

3.袁可嘉是“__________派”的重要诗人和理论家。

4.曹禺《原野》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金的“人间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选自__________的诗歌__________。

7.80年代,在市井文化的描绘与反思中,最能体现“京味”特色的作家是__________。

8.1961年,陈翔鹤发表了__________,被称为“空谷足音”并引发了一个小的历史小说的高潮。

9.1962年,__________在大连会议上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的主张。

10.话剧《绝对信号》的作者除刘会远外,另一个是__________。

11.“一个对人民负责的人,一定会得到人民力量的支持,就会有大勇气;而一个能集中群众智慧的人,就会有大智慧。

”选自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5分)1.《九歌》2.《七发》3.《世说新语》4.《花间集》5.商籁体6.活报剧7.《组织部来的青年人》四.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论郭沫若的诗学主张及其意义。

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635文学评论写作主编:弘毅考研编者:远空弘毅教育出品635文学评论写作历年考研真题解析【资料说明】《635文学评论写作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四川大学优秀中文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以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

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

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外,还能让我们掌握历年考题的规律和未来试题出题的命题思路。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评论写作试题包括50分的理论部分和100分的写作部分。

第一眼看到试题,很多考生都会觉得基础。

的确,文学评论写作的试题不偏、不怪,理论部分80%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

其实,“试题很基础”--“试题很简单”--“能得高分”不是一回事。

试题很基础,所以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

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理论部分试题比较基础,基本考察教材中的知识点,而写作部分则能较全面地体现考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阅读一定量的文字,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一篇文学评论文字,并能在所有考生中脱颖而出,光靠我们日记式、作文式的做法是不行的,必须要在写作中体现出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这则比较考察考生的内功了。

2、考试题型与分值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

从最近五年看,川大文学评论写作的题目包括100分的写作部分和50分的理论部分。

(1)填空题:填空题就是死的一对一的答案,答题的时候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就是加强对阎本概述部分的知识点记忆。

但是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还是可以有一些技巧的,因为文学评论写作是题库出题。

因此,有可能往年考过的题今年又重复考,或者变换方式考,以前考这句话中的前面部分,现在改为考后面部分。

例如,我们09年填空题的第6题“文质彬彬”是孔子就()问题提出的重要观点。

2011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填空题1.《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班雅明【解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华特·班雅明的文章。

这篇是班雅明最广为引用的文章,对文化研究及媒体理论的领域影响甚深。

班雅明称,写作此文,是用于描述一种有用于“艺术政治的革命性要求的形成”的理论。

在传统、宗教仪式价值消退的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发展将以政治实践为本。

2.“collective unconscious”的提出者是_______。

【答案】荣格【解析】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在个体的潜意识之外发现了一种社会或集体的无意识,并以此来解释个体以及集体的行为。

荣格说:“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体潜意识,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东西。

个人无意识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它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从意识中消逝了。

至于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而不是由个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

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3.______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

【答案】语言【解析】题干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1)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体,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用语言创作的,一切文学作品也都需要通过语言来欣赏;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的物质存在。

(2)语言也是文学的审美要素,人们阅读文学,不仅是欣赏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形象,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本身也会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因此文学又被称为语言的艺术。

4.后殖民主义的代表是霍米·巴巴、萨义德、______。

【答案】斯皮瓦克【解析】在后殖民主义的研究领域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人,即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代码:635
适用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
(试卷共6页)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基础知识(共70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兴观群怨说”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

2.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妙悟说)的诗歌理论。

3.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三境界理论。

4.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出了过关于“三张床”的模仿论。

5.“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就文学接受所提出的理论。

6.提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论家是(别林斯基)。

7.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过关于古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产物的观点。

8.“文学艺术最根本的来源是社会生活”是(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观点。

9.“气韵生动”是(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提出的中国古代著名美学观点。

10.意大利理论家克罗齐代表性的美学观点是(直觉表现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诗言志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最早的重要理论,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