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变化--练习题
人口数量变化地理练习题
![人口数量变化地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beba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5.png)
人口数量变化地理练习题一、选择题A. 自然增长率B. 经济发展水平C. 政策调控D. 环境承载力2.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俄罗斯A. 撒哈拉沙漠B. 亚马逊雨林C. 东京都市圈D. 西藏高原A. 德国B. 日本C. 尼日利亚D. 印度尼西亚A. 高出生率B. 高死亡率C. 优生优育政策D. 人口迁移二、填空题1. 我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改善。
2. 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由______和______两个因素决定。
3.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直接影响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4. 人口密度反映的是单位面积内______的数量。
5.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国家,其劳动力市场可能面临______和______的问题。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2. 请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3. 请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 请阐述人口政策对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的作用。
5. 请说明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材料: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即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
以北京市为例,2019年外来人口约为820万,而本地户籍人口为610万。
问题:(1)请分析“人口倒挂”现象产生的原因。
(2)请说明“人口倒挂”现象对大城市的影响。
材料: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开始实施。
然而,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并未出现预期增长。
问题:(1)请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数量未出现预期增长的原因。
(2)请为我国应对人口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连线题1. 人口红利 A. 指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力人口比例较高的时期2. 人口爆炸 B. 指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现象3. 人口老龄化 C. 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4. 人口迁移 D. 指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变动六、判断题1.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人口迁移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4c8da62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2.png)
2019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下图为2019年春节期间上海流出人口流向数据。
完成下面小题1.与河南相比,江苏省在上海的务工人口比例高,主要原因是江苏省()A.经济发展更快B.政策支持更强C.距离上海更近D.人口总量更多2.外来人口对上海市人口的主要影响是()A.老龄化加重B.劳动力减少C.出生率下降D.生育率提高3.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一般包括户籍和外来常住人口。
根据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比上一年度)增长率统计反映,2011年~2019年期间上海市()A.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B.常住人口数量减少C.外来迁入人口趋缓D.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大大减小M市是我国重要的化石能源生产和加工基地。
1945年,该市人口仅约1000人,到1960年聚增至20万。
下表示意该市部分年份的总人口数和盛市化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年1980199019921993200020102020总人口数/万人73.894.196.9233.7250.6290.4278.1城市化率/%55.4872.9673.8140.5642.9663.5972.484.1992~1993年期间,该市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B.行政区划变动C.自然资源开发D.产业结构调整5.2010~2020年期间,该市()A.城镇人口增长8.89%B.第一产业产值明显下降C.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D.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地理学家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
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7.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同步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c9f44bf524ccbff02184ba.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同步练习(解析版)2.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由此可见 ( ) A. 应鼓励多生多育B.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C. 我国劳动力十分短缺D.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答案】B【考点】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解析】【解析】这样的问题要根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提供了这样的信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
所以选择B.3.读中国2019年到2019年人口数据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0~15岁人口比重最大B. 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C. 国民文化素质提高D. 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答案】C【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解析】【分析】从受教育程度情况图中可以看出,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受教育人数比重,2019年比2019年受教育人数比重显著增加,说明国民文化素质逐步提高。
从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中可以看出,2019年比2019年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增加,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
而10~15岁人口比重和人口总量问题图中没有相关数据,无法判定。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4.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B. 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C. 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D . 全国各地人口分布均匀【答案】B【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解答】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状况.5.下表是“中国1953年、1982年、2019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
![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6ceda3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2.png)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专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选择题(一)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读表,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B.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三65岁)比中国的多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口.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2、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这是因为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参考答案】1---2、CA【解析】1、中国的中位年龄是35.2岁,而中国的平均年龄应大于35.2岁;中国的人口总数比日本人口总数多很多,所以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多于日本;日本的中位年龄大于中国,那么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低;而表中各国,日本的中位年龄最大,说明日本老年人口数量多,所以日本老龄化程度最高。
选项C正确。
2、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所以年龄较小的劳动力人口数量所占比重大,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大量的承接产业转移,会缓解就业压力;人口的性别构成对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影响不大;我国外籍劳动力当前和今后都不会大量涌入。
选项A正确。
(二)如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
读图完成1〜3题。
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B.放开二孩C.出生率持续较低D.城市化水平提高3.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解析:1.A2.C3.B第1题,比较两个年份的曲线,可看出东西向明显升高,南北向升高与降低呈相间分布,但波动不大;则整体上人口老龄化系数升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读图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读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839e1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0.png)
《人口的变化》读图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列各国, 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 埃与B. 中国C. 德国D. 印度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2.图3回答3-4题。
3.图2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 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人口素质下降B. 人口老龄化C. 就业压力加大D. 劳动力成本下降4.图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①②④③D. ①③②④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08年0~14岁、15~64岁、65岁与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 完成5~6题。
5.未来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6.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B. 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丙C. 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D. 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读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情况图, 回答第7题。
7、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B. 自然增长率上升C. 人口政策松动D. 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读人口增长示意图, 完成8~9题。
8. 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国家是 ( ) A. ① B. ② C. ③D. ④9. 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老龄人口增多B.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就业压力过大C.人口素质偏低, 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 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与性别统计表”, 据此回答10~11题。
第16讲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16讲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aa541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e.png)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6讲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基础知识梳理】一、人口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特征(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思考: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国家人口一定增长多?人口一定增速快?(2)人口自然增长的三种模式: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划分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现代型(低低低模式)思考:在传统型阶段导致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什么?“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①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城市病”措施: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②发达国家(中国、古巴、韩国)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60以上超过总人口10%,65以上超过总人口7%)、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措施: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措施。
2、人口结构及其问题 ※人口结构含义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2)人口的性别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
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3)人口的文化结构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最新人口的变化练习题
![最新人口的变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2aad509b89680202d8256e.png)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 .亚洲与欧洲B .非洲与欧洲C .欧洲与拉丁美洲D .亚洲与大洋洲右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回答2、3题。
2.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3.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A、①B、②C、③D、④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A .人口死亡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B .人口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C .人口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D .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低下表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读表回答5—6题。
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全国人口数量(万人)8642 1382 1674 787 129533 增长幅度37.5% 27.7% 25.5% 20% 11.63%A.医疗卫生条件好,人口死亡率高()B.生活水平高,人口出生率高C.经济发展快,国内人口大量迁入务工、经商D.坚持对外开放,外籍工人数量增多6、有关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低年龄组人口比重下降C.农村人口比重上升D.男性人口比重上升右图表示0-14岁、15 -64 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7- 9题。
7.图中③比①国家0-14 岁人口比重()A 约高8%B 约低6%C 约高1%D 约低1%8.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9.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 .计划生育B .鼓励生育C .采取移民政策D .鼓励人员出国10、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以上都不是11.下列人口的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C.大学生分配在外地工作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12.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A .美国、德国B .南非、埃及C .日本、澳大利亚D .加拿大、新西兰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13~14题。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4ec662e45c3b3567ec8b4f.png)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
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请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读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原因【答案】 C【解析】首先要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出甲是四川、乙是上海、丙是广东。
其次要清楚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
据此完成2~3题。
迁移率~~新疆迁出率 1.4% 1.3% 迁入率 6.9% 4.2% 浙江迁出率 2.1% 2.5% 迁入率 6.1% 16.2% 2.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资源开发工业化B.婚姻家庭文化教育C.生态改善工业化D.资源开发文化教育3.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加快人口老龄化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加快城市化进程【答案】 2.A 3.D【解析】第2题,新疆资源丰富,浙江工业发达,这是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第3题,迁入浙江的人口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促进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降低老龄化程度,加重环境压力。
读我国某市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4~5题。
4.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5.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 4.A 5.D【解析】第4题,从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图分析,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随之会出现婚育率上升的问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8.1不断变化的人口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8.1不断变化的人口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571176a2161479171128c8.png)
展第二框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我国的人口与发展主要特征影响对策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大幅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__老龄化__加剧(“银色”浪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带来严峻的就业压力,使教育、住房、交通等问题更加突出就业压力较大①家庭负担加重实行__计划生育__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__科教兴国__战略,大力发展教育等①发展经济潮)②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国家养老负担加重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适龄人口总数开始减人口红利消失,制约经济的发少“__全面二孩__”政策一、选择题1.下图漫画主要反映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影响是(B)A.老年人心理问题B.社会负担加重C.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D.住房、就业困难【解析】从图中可知,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习近平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先进表彰会上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依据是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B)①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②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③公民的人口忧患意识不会根本改变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A.①②③C.①③④B.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我国之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源于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基数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面临严峻的形势。
①②④正确;③与题意不符。
3.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政策明确规定再婚夫妇单方面没有二胎的可再生,明确规定5种再生育条件。
广东省的二胎政策还延长了生育奖励假,从30天延长到80天。
全面开放二胎说明(B)A.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过时B.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完善C.有利于迅速解决人口问题D.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解析】为顺应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国家实行“全面二孩”政策。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915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1.png)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在中国跨区域人口流动中,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区以人口流出为主。
近年来,人口回流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城镇化中的新现象。
下图为江西某县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从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回流的人口多属于主动回流,主要原因为()A.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B.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C.收入差距逐渐缩小D.交通条件不断改善2.影响该县大部分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城乡距离①产业基础①气候舒适度①教育水平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C 2.A【解析】1.人口主动回流,是受到回流地的吸引,与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收差距逐渐缩小,加上城市消费水平、物价水平、住房压力大,于是人口不断的主动回流,C正确,ABD 错误,所以选C。
2.由图中信息可知,回流人口主要选择在县城定居,一般外出务工的多为农村人口,县城距离农村相对接近,方便照顾家人,①正确;相对而言,县城的产业基础条件较好,就业机会较多,对当地回流人口吸引力较强,市区的产业基础也好,但市区生活成本较县城高,且离农村较远,①正确,气候舒适度、教育水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①①错误,综上所述,A 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东京都市圈包含1都3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
1960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6.9%、28.7%、70.0%。
从1960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和“都心回归”。
左图示意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右图示意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材料中关于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迁移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埼玉县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 .神奈川县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较强C .千叶县人口总量呈下降的趋势D .东京都“都心回归”的人口数量先升后降 4.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下列措施能最有效促进东京都“都心回归”的是( )A .扶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B .大力发展商品零售类第三产业C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落户的门槛D .培植新兴产业,吸引高素质人才居住【答案】3.B 4.D【解析】3.结合图文材料可以看出埼玉县、千叶县人口净迁入率都是先高后降低再增高,所以埼玉县和千叶县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AC 错误;神奈川县1960年城镇化率已高达70.0%,迈入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较强,B 正确;图上可以看出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先为负数,后慢慢增长为正数,说明该地人口数量先减少后增加,D 错误,故选B 。
人口统计数据练习题及答案
![人口统计数据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566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2.png)
人口统计数据练习题及答案人口统计数据是指对一个特定地区或整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的数据。
通过对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人群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下面是一些人口统计数据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大家加深对人口统计的理解。
练习题一:人口数量统计1. 2019年某国总人口为12亿,到2020年底总人口增加至13亿。
计算出2020年该国的人口增长率。
答案:人口增长率=(2020年总人口-2019年总人口)/ 2019年总人口 × 100%=(13亿 - 12亿)/ 12亿 × 100%= 8.33%2. 某省人口数量从2010年的8000万增加到2020年的9000万。
计算出该省十年间人口的年均增长率。
答案:年均增长率=(2020年总人口-2010年总人口)/ 10=(9000万 - 8000万)/ 10= 10%练习题二:人口结构统计1. 在某市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5%,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5%,计算出男女性别比。
答案:性别比=男性人口 / 女性人口= 45% / 55%≈ 0.8182. 某县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年龄段(岁)人口比例(%)0-14 2015-64 7065及以上 10(1)计算出该县城市的老龄化指数。
答案:老龄化指数=(65及以上人口 / 15-64人口)× 100%=(10% / 70%)× 100%≈ 14.29%(2)写出该县城市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分别为多少。
答案:0-14年龄段人口数量 = 总人口 ×人口比例= 总人口 × 20%15-64年龄段人口数量 = 总人口 ×人口比例= 总人口 × 70%65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数量 = 总人口 ×人口比例= 总人口 × 10%练习题三:人口分布统计1. 某城市总人口为100万,分布在三个区域。
第一章人口练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练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747d4b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0.png)
人口练习题一、单选题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
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之前的被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他们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之后的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
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人口流动状况在我国中西部人口流动中代表性较强,下图示意该地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一代回流人口相比,新一代回流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年龄失去了优势B.职业技能有显著提升C.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D.中西部就业机会增加2、调查发现,相比吉安中心城区,更多的回流人口愿意回到吉安市的下辖县城,主要原因可能是( )A.县城与原户籍地的距离更近B.县城各项政策更具有吸引力C.中心城区城镇化问题更严重D.中心城区就业机会少于县城常住人口=户籍常住人口+常住外来人口。
下表示意2017~2022年北京市户籍常住人口数量与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变化。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户籍常住1338.91343.51346.61349.41353.81359.2人口数量(万人)常住外来855.5848.2843.5839.6834.8825.1人口数量(万人)3、2017~202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密度( )A.先升后降B.持续上升C.先降后升D.持续下降4、近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经济发达②生活成本高昂③户籍政策影响④产业转型升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近年来,我国城市职住分离(即工作区与居住区相分离)现象愈发明显。
职住分离系数越高,代表职住分离状况越为突出。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职住分离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下表为我国三个特大城市职住分离系数、平均通勤时间和平均通勤距离对比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职住分离系数平均通勤时间/min平均通勤距离/km北京0.545613.2广州0.39458.8上海0.335412.45、与三个特大城市职住分离程度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有( )①通勤时间与通勤距离①城市空间结构①流动人口占比①现代交通的发展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北京市并未遵循职住分离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规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市结构较为紧凑B.城市交通状况较为拥堵C.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小D.首都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大“招聘棉花采摘工,包吃包住、每公斤棉花1.8元,报销回家路费,不报销车费可提高至1.9元每公斤……”这是一则新疆棉花采摘工的招聘信息。
人口变化练习题
![人口变化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1034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b.png)
人口变化练习题一、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即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后的差值。
计算公式如下: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在中国,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出生率为每千分之几,死亡率为每千分之几。
假设某年的出生率为每千分之13,死亡率为每千分之7,那么该年的自然增长率如下:自然增长率= 13‰ - 7‰ = 6‰因此,该年的自然增长率为每千分之6。
二、人口结构的分析人口结构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的人口分布情况。
1. 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
通常,年龄分为儿童、青少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某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
例如,某地区的人口数据显示,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25%,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6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
这样的年龄结构特点反映了该地区较多的劳动力人口和较少的老年人口。
2. 性别结构性别结构指的是男性和女性在一个地区的人口比例。
通常,男女比例应接近一致,但在某些地区可能存在性别失衡的情况。
例如,某地区的人口数据显示,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8%,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2%。
这样的性别结构反映了该地区相对较多的女性人口。
3. 职业结构职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不同职业人口的比例,反映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
例如,某地区的人口数据显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工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0%,服务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0%。
这样的职业结构反映了该地区具有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 经济影响人口迁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例如,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增加了城市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可以减轻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压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 社会影响人口迁移也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第22、23讲 人口专题(练习)-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第22、23讲 人口专题(练习)-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1eec4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6.png)
第22、23讲人口专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为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略图,该地区约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相关(具体如下表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地名主要用字出现次数出现比例沟、湾、昨、滩、河、渠、润等71141.73%峁、梁、石、山、塬、崖、岭等52931.04%西、东、南、上、北、下、左等1146.69%柳、芦、麻、枣、木、桃、槐等724.23%红、黑、青、乌、炭等392.29%累计146585.97%1A.地形B.土壤C.水源D.植被【答案】1.C【解析】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出现次数最多的地名多带有“三点水”的形旁,表明这些聚落主要分布在小溪小河旁边,所以该地区聚落分布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源,C正确。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地气候干旱,地形、土壤、植被等均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BD错误。
故选C。
(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2001~201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老龄化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广东省的老龄人口数量最少B.上海市老龄化率水平较高C.浙江省老龄化率呈下降趋势D.安徽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低3.影响两大城市群老龄化率差异的主导因素为()A.生育政策B.医疗水平C.环境质量D.年龄结构【答案】2.B3.D【解析】2.图表中反映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老龄化率,无法反映出老年人口数量变化,A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到上海市老龄化率水平较高,B正确;在2015年后,浙江省老龄化率呈上升趋势,C错误;与安徽省相比,广东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低,D错误。
故选B。
3.生育政策由国家提出,全国施行,不会存在两个城市群差异,A错误;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水平、环境质量相差不大,BC错误;广东省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大,使得老龄化率较低,D正确。
(完整版)人口的变化练习题(最新整理)
![(完整版)人口的变化练习题(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89c17b650e52ea5418982a.png)
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
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
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30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
题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
答案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6分)
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哪些?(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的变化对点练习(2017•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右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A.中国B.美国C. 印度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2017•江苏卷)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4.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2017•江苏卷)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5~6题。
5.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6.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2014·上海卷)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8.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
其深远意义是()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9. 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②④(2014·海南卷)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读图6,完成10~11题。
10、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11、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2014·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
12、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13、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豫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2013新课标I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14-15题。
14.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15.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地理学视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美国大选也与其相关,产业分布、人口迁移、产业转移等都影响着大选结果。
2016年11月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意外胜选,“锈带蓝领工人”的支持是共和党获胜的关键因素。
下图为美国2008年和2016年大选结果,左图为2008年,右图为2016年,图中深色为共和党候选人胜选州,浅色为民主党候选人胜选州。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锈带”( )A. 位于美国东南部地区B. 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C. 是美国目前重要的国内人口迁入区D. 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17.对比2008年和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关于美国选举地理视角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从人口素质结构看,高学历人群比重大的“西部阳光地带”倾向支持民主党B. 从产业结构看,以时鲜水果农业为主导的地区倾向支持共和党C. 从人口迁移方向看,高素质人才的迁出促使“锈带”转向共和党D. 从产业迁移看,特朗普为获得“锈带蓝领工人”的支持而主张“反全球化”政策(【全国省级联考】2017年高考信息卷(全国卷I)文科综合地理(二))人口年龄中位数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2015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7岁,即一般的中国人年龄小于37岁,而另一半则大于37岁。
比较而言,这一数字似乎比日本的46.5岁、德国的46.2岁等要年轻不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比中国更严重。
联合国人口预测显示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高达49.6岁,接近日本53.3岁的水平,而瑞典、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依然才40岁出头。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与2015年比较,2050年下列各国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大的是()A. 日本B. 德国C. 韩国D. 中国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年龄中位数主要取决于老年人数量B. 鼓励生育可以降低年龄的中位数C. 人口迁移一定能降低年龄中位数D. 发展中国家年龄中位数始终最低(【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锦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国际上一般规定15~64岁为劳动年龄。
下图示意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图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年份大约是()A. 1985年B. 2015年C. 2020年D. 2050年21.下列不属于我国合理应对劳动人口变化策略的是()A.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 推行延缓退休方案C. 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知识密集、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主D. 推行家庭养老政策(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保温金卷)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2.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 自然因素B. 经济因素C. 政治因素D. 家庭因素23.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A. 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B. 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C. 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D. 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7年高考考前仿真卷(一))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地区)人口算术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①7313 44万② 3 35③70 3503④336 305424.以上4国可能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5.③国人口生理密度远大于人口算术密度的主要原因是国土范围内()A. 山地面积大B. 热量条件不足C. 荒漠广布D. 雨林密布26.以下国家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与④国最接近的是()A. 中国B. 韩国C. 沙特阿拉伯D. 俄罗斯(【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等五校2017届高三第五次联考)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重要,有时需要现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7.诚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B. 3550-3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C. 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D. 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28.该流域很可能位于()A. 巴西高原B. 南部非洲C. 藏南谷地D. 北美大草原29.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水能资源分布B. 地形地势和坡向C. 交通通达度D. 取用水方便程度(【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
30.①地形区为()A. 黄土高原B. 四川盆地C. 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3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B. 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C. 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人口达90%D. 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多(2016•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图4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6分)(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8分)(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2016•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 分)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有哪些;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哪些?(5 分)(2)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4 分)(2013上海卷)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9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1)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