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烈士张太雷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张太雷

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的张太雷,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做了大量工作。
他不仅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形成,还以笔为枪撰文醒世,并敢于与蒋介石公开论战。
他耕耘不辍、战斗不息,他的事迹值得后世铭记。
“我现在觉悟:富贵是一种害人的东西。
”这句惊世骇俗的话,出自一位22岁青年的家书中。
此时的他,正要前往苏联,成为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使者。
信中他给妻子写道:“我们现在的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所以你不必以为是一件可忧的事。
”这位青年名叫张太雷,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先驱和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他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也是广州起义的组织者、领导者。
他与瞿秋白、恽代英并称为中共“常州三杰”。
张太雷1898年6月17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
少年时代,他就对底层人民富有同情心。
辛亥革命时,他带头剪掉了辫子,并阅读各种进步报刊。
1915年秋他考入北京大学法科预科,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法律系学习,半工半读。
五四运动期间,他是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分子。
1920年3月,他参加了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加入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我国最早的共产主义战士之一。
1921年,他成为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积极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他当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总书记。
张太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最早的推动者之一,他推动团结、宣传真理、鞭笞腐恶、关注青年、领导罢工……国共合作破裂后,危难关头,他被委以重任,参与领导发动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2日,在指挥战斗时遭敌伏击牺牲,时年29岁。
张太雷原名张曾让,字泰来,还用过春木、椿年等名,他最后改名为太雷,就是表达要把自己化作巨雷以冲破旧社会的反动统治的抱负。
这是他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张太雷,确如他的名字所示,像一声惊雷,震慑着腐恶、催动着光明。
晴天惊雷——张太雷

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五四运动期间,张太雷是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与周 恩来等结下战斗友谊,并作为天津学联的代表赴北京结识 了李大钊等人。1920年春天,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等来 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事宜,张太 雷担任翻译。随后,他参加了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接着 组建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任小组书记。1921年6月, 张太雷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先后多次与北京的李大 钊、张国焘和上海的李达、李汉俊等商谈,最后决定在上 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前,张太雷为 大会筹备组翻译了《中国共产党宣言》草案,提交马林修 改。
张太雷的壮烈牺牲
1927年12月12日,即广州起义的第二天下午两点 多,一辆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驶出起义总部向大 北门奔去,那里枪战正急。车上坐着共产国际代 表纽曼和这次起义的总指挥张太雷。车至大北寺 路,前面突然出现一群人,司机仔细一看,原来 是一群猖狂的工贼。这些工贼组成的反动武装一 声呼啸,散到路边举枪便射。张太雷身中三弹, 倒在车内牺牲。那年,张太雷年仅29岁。他是我 党第一个牺牲于战斗火线的中央政治
历史的积淀
精神永存
生而以己身殉党, 死而凭事迹育人!
谢谢观赏
张太雷
芳名永存!
张太雷家庭背景
张太雷的祖上,是常州有名的世家。 高祖为清乾隆年间的太学生,事母至孝,兄弟友 爱,时人仰慕,称张府为“仁让堂”。 曾祖以经商致富,秉性仁厚,为赈灾捐赠了大量 钱粮,朝廷奖以翰林院孔目衔。 祖父是五品候选知府,祖母贤淑,精于书算,持 家严谨,为人所敬。 父亲亮采虽为县邑痒生(秀才),但早已家道中 落。只得长年寄居在操小手工业的岳父薛锦元家。
张太雷,一位真正的英雄!
1 . 他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2 . 他是我党早期工人运动的启蒙者之一 3 . 他是党内最早的国际活动家 4 . 他在党内最早主张并实践革命的统一战 线思想 5 . 他是共青团的创始人和领导者 6 . 他还是党内重要的理论家 7 . 他领导建立了中共在大城市内的第一个 红色政权 8 . 他是革命危急关头党的核心领导人
把先驱精神注入常州城市魂魄——深切怀念张太雷同志

今年是张太雷同志壮烈牺牲90周年,家乡人民深切缅怀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常州三杰”精神,矢志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两聚一高”新征程上,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创造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共同谱写“强富美高”新常州的壮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饱含深情地列举了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江苏籍杰出共产党员的代表人物,并指示“要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常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丰富的党史资源,涌现出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一批彪炳史册的革命先驱。
他们的崇高信仰、伟大精神、高尚人格和光辉事迹,化作常州这座城市的魂魄,凝结成激励一代又一代常州儿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
张太雷同志是为信仰而死的中国共产党员的代表。
他壮丽短暂的一生,镌刻下常州的印记。
常州是张太雷同志的出生地,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更是他远大理想树立和革命思想孕育的地方。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张太雷同志从小就立下改造社会的大志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正在常州府中学堂求学的张太雷就与同学瞿秋白一起,带头剪掉了象征封建主义和民族屈辱的长辫子。
张太雷还与瞿秋白等积极参加校内师生组织的进步活动,大量阅读反映新思想的报刊书籍,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民主革命的进步思想逐渐在他心里萌芽生长。
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张太雷同志毅然弃旧迎新,投身革命,逐步成长为伟大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道路的先行者、革命真理的追求者、革命斗争的实践者,被列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常州人民为哺育了张太雷这样伟大的革命先驱而感到无尚光荣!张太雷同志离开我们90年了,常州人民对他的纪念、研究和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
广州起义中的张太雷

广州起义中的张太雷作者: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2年第02期对于张太雷牺牲的这段史实,广州起义时在军委工作的一位领导同志曾甚为惋惜地回忆说:“太雷同志虽然是我们党内有威望的领导者,是一位好同志,但他是书生出身,缺乏军事常识,缺乏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
就以他在十二日中午出席西瓜园工农兵代表大会之后遇难这件事来说,对警卫工作没有注意,结果却给敌人的冷枪打死了。
”殚精竭虑谋起义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先后叛变革命,使整个中国社会随之陷入极度的腥风血雨中。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并没有使英勇的共产党人屈服,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相继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而两次起义过后,中共中央也更加明确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开始酝酿举行广州起义。
也就是从此刻起,张太雷的人生历程与广州起义这一流芳万古的历史事件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张太雷原名椿年,后因立志化作“巨雷”,冲散阴霾,改造社会,遂取“泰来”的谐音,改名为太雷,寓意为惊醒世人、击碎旧世界的巨雷。
由于父亲早逝,幼年张太雷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甚为清苦。
1915年,张太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科,后因家境每况愈下,无奈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政科。
1919年陈独秀等人领导的五四运动爆发后,深怀忧国忧民之心的张太雷随即加入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与周恩来等人结下战斗友谊,并作为天津学联的代表赴北京结识了李大钊等人。
翌年春天,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等来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事宜,张太雷又担任翻译,随后还参加了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继而又担任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书记。
1927年“八七”会议后,年仅29岁的张太雷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成为党的一位高级领导人。
9日,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张太雷主动提出愿意去广东重新打开革命局面,中共中央遂任命其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张太雷纪念馆

产 党 员 的 声 音就 来 自于 他 ;他 担 任 过 维 邓 小 平 亲 笔 题 写 “ 太 雷 故 居 ” 匾 额 。 太 雷 光 辉 的 2 张 9个 春 秋 留 下 的 珍 贵 历 史
经斯基 、 林 、 林 、 罗廷 的翻 译和秘 马 达 鲍
资 料 。 “ 天 下 人 谋 永 久 的 幸 福 ”, 太 为 是 雷 同 志 光 辉 人 生 的 崇 高 誓 言 ,他 伟 大 的 革 命 业 绩 和 崇 高 的 精 神 风 范 受 到 党 和 人
主 义 青 年 团 的创 始 人 之 一 和 青 年 运 动 卓 越 领 导 人 , 广 』1 义 的 主 要 领 导 人 。” 是 m 1 起 张 太 雷 。这 是 一 个 在 中 国 早 期 革 命
斗 争 史 上 十 分 响 亮 的 名 字 。他 是 中 国共 产 党 最 早 一批 党 员 ,并 逐 步成 长 为 中 国
间砖 木 结 构 的 江 南 老 式 民 居 建 筑 。 张 太
雷 一 家 1 1 至 12 9 8年 9 5年 曾 借 居 于 此 ,
他 的女 儿 西 屏 、 西蕾 和 儿 子 ~ 阳都 出 生
在 这 里 。从 这 座 古 朴 而 清 雅 的 房 子 中 曾
1 8岁 时 牺 牲 于 上 饶 集 中 营 ) 。 张 太雷生平事迹 陈列室 中陈列着张
路 献 出 了 2 年 轻 的 生 命 , 自 己 的热 大 门 上 方 ,天 井 矗 立 着 张 太 雷 半 身 汉 白 5
张太雷纪念馆
黄明彦 ( 州文物保护 管理 中心副书记、 常 张太雷纪念馆馆 长 , 江苏常州 ,10 4) 230
1Q8年, 耀邦 国 党 1 胡 在中 共产 成立
-/6 0周 年 纪 念 大 会 上 的 报 告 中 提 到 党创建 时期的重要领导 人有 1 2人 , 太 张
张太雷:广州起义惊天雷

12 年 5 1口, 98 月 沈毅组织发动“ 五一” 民暴动并任 泰兴地 区总指挥 , 农 两万余农 民参
加 起 义 。此后 , 民党到 处 搜 捕 暴 动 骨 干 , 2 0 国 以 00块 大 洋 悬 赏 通 缉 沈 毅 。12 9 8年 6月 2 5 日, 沈毅 在 泰县不 幸 被捕 ; 6月 2 8日下午 , 泰州 西校 场刑 场英 勇 就义 , 在 时年 2 8岁 。 ( 据省 委 党史 工 办 )
5 1
次年 8月 出席八 七会 议 , ( ) ( ) 织 群众 安 汕 头 组
接 应南 昌起 义军 。
同年 1 月 , 1 张太雷到上海参与制订广州起义计划 , 组建 了广州起 义指挥机构~革命军 事委员会 , 担任总指挥。正当准备工作紧张进行 之时, 起义消息泄露 。张太雷当机立断 , 于 1月 1 2 0日召开 省 委 紧急会 议 , 决定 提前 一天起 义 。
l月 1 2 1日, 张太 雷 、 叶挺 等到 达 教导 团营 房 , 行 誓 师 大 会 。张太 雷作 起 义 动 员 。下 举 午 3时许 , 民革 命 军第 四军 教导 团全 部 、 卫 团一 部和广 州 工人赤 卫 队 7 国 警 个联 队以及 市郊 部 分农 民武 装 , 合 举行 武装 起义 。经 过几个 小 时 的激 战 , 义军 占领广 州 绝 大部 分 市 区 , 联 起 在 张太雷 主 持下 , 立 了党 通 过暴 动建 立 的第 一个 城 市苏 维埃 政权一 广州 苏维 埃政府 , 建 张太 雷 任代理 主席 、 民 海陆军 委 员 。 人 广州 起 义引起 帝 国 主义和 国民党反 动 当局 的极度恐 慌 , 他们 联合 起来镇 压起 义 , 占了 攻 起 义军 的重要 阵地 , 分兵 直 扑起义 总 指挥 部 。张 太 雷 闻讯 , 即乘 车赶 赴 前线 指 挥 战 斗 , 并 立 行 至广州 市大 北直 街 ( 现解 放北 路 ) 附近遭 到 敌人 伏 击 , 中 3弹倒 在插 着 红 旗 的 敞篷 汽 车 身
中共创立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解读——张太雷篇

中共创立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解读——张太雷篇□王相坤张太雷论“初心”张太雷(1898—1927),江苏武进人。
1920年10月参加北京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最早被派往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把苦难深重的中国引向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由于受到同样的革命的团结和对共产主义的即将来临的光明前途的信念的鼓舞,我们青年团已把认真仔细地学习共产主义的任务委托给他们,为了准备在最近的将来所必需的工人干部,不仅为它自己,也为了上述的书记处。
它希望与我们的同志哥和老师肩并肩、手挽手,把苦难深重的中国引向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
——张太雷《中国代表团在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21年7月)共产党的任务是为这种自发性运动输入革命斗争因素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特别是在其掠夺性势力范围地区和在其收买的中国佩带金肩章的将军(督军)活动的地区实行的令人无法忍受的民族压迫,正在为开展广泛的民族运动创造一切条件。
共产党的任务是为这种自发性运动输入革命斗争因素,以便把民族范围的自发性运动同中国民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融合在一起,并使之从属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
——张太雷《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1921年6月10日)确信资本主义必定崩坏,无产阶级革命必定成功今天又是马克思的诞生纪念日,我们纪念他,非因他是大学问家,虽然他在社会学上的贡献,像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的贡献一样;但是我们纪念他,第一,他是革命的实行家,第一国际的创造家;第二,他和别个社会改革家不同,因为他指出革命的方法,他说要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
他还有一种可使我们纪念的,使无产阶级确信资本主义必定崩坏,无产阶级革命必定成功。
这种确信,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最为重要。
——张太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大会开幕词》(1922年5月5日)专家解读:中国青年运动的开拓者需要有领导群众实际势力的先锋军革命是需要有革命的组织;他是需要有领导群众实际势力的先锋军。
走近烈士张太雷共24页文档

四、中央对张太雷的评价
2019年6月16日在纪念张太雷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上,时任书记处书记曾庆红代表党中央曾对张太 雷有“四个是”: “张太雷同志”: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 动卓越领导人; 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2021/7/25
2021/7/25
2021/7/25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2021/7/25
4、不怕牺牲。在广州起义的敌我生死搏斗中,张太 雷多次在党的秘密联络点主持召开会议,部署起 义准备工作,召集教导团、警卫团、黄埔特务营 等单位革命骨干分子,代表省委作动员报告,主 持召开秘密的工农兵代表大会,讨论行动部署。 起义爆发后,领导起义队伍顽强战斗,身先士卒 ,直至在指挥前线英勇牺牲,为革命献出宝贵的 生命。
一是,最早一批共产党员: 1920年10月参加李大钊的共产 党北京小组,成为一大前55名共产党员之一。 二是,共产国际第一个使者: 1921年3月,成立远东书记 处,张太雷筹备中国科,任中国科科长,协调关系,传达指示 是中共派赴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 三是,共产国际第一个声音:1921年6月作为中共代表正 式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就中国问题发表了 演说; 四是,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我们的党旗 铁锤镰刀就是第一个在广州这座城市举起的。
2021/7/25
太雷精神的总结
张太雷坚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革命品格和风范, 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学 习的楷模。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党的 十七大胜利召开,为全党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总目 标、总任务。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对我们每个共 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今天,我们要学习和继承 张太雷等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求真务实,锐 意进取,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夺取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努力奋斗。
“青春巨雷”张太雷

“青春巨雷”张太雷作者:吴志菲来源:《中华儿女》2008年第05期他是共青团的重要创建人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
在短短的29年人生历程里,他拥有着中共历史上太多的“第一”。
翻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宏浩历史的开章篇,赫然居于前列的名字就有张太雷。
重温这位革命先驱的传奇人生,给人心灵“巨雷”般的震撼。
站在“五四”运动第一线1921年5月4日,朝鲜共产党代表大会开幕式在伊尔库茨克举行。
一位戴眼镜、梳分头的中国小伙子用流畅的英语,在大会上致祝词。
他的第一句话,便非常清楚地点明了他的身份:“我很荣幸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名义在大会上发言。
”祝词说:“我们大家知道,日本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击破日本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共同任务。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建立起同日本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位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发表热情洋溢祝辞的便是张太雷。
1915年9月,张太雷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他本想谋取一个职业,用薪水来支付学费和生活开支,完成学业,后来考虑到北京大学的学制太长,自己的经济条件难以维持,遂于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特别班学习。
1916年暑假,他转入该校法科法律系学习。
由于家里无法供给他费用,张太雷只得自谋生路。
他的英语水平出类拔萃,因此入校不久即受聘于一位美国教授在天津主办的《明星报》,担任英文翻译。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沉闷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重要文章。
张太雷读了这些文章后深受启发,他认识到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解除人民大众的困苦,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1919年2月,张太雷在天津发起组织进步团体“社会改造社”,旨在改造黑暗的旧中国,建设一个民主自由、科学文化发达的新中国。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太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去。
6月1日,张太雷和3位同学赴塘沽两等小学讲演,接着又乘船过海分别到东大沽、西大沽演讲。
青年团最早的国际使者张太雷

青年团最早的国际使者——张太雷叶孟魁中国共青团网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爆发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中国各地共产主义者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党要领导革命必须依靠和培养青年,青年要发挥历史作用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作为建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建团工作也开始了。
处于创建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需要与列宁创立的共产国际及其领导下的青年共产国际的直接联系,以获得指导与援助。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张太雷,由于在党团创建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出色的政治才能,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派往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
他在共产国际的活动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就其在青年共产国际的活动作一简要述评,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青年共产国际的关系方面探讨张太雷在中国近代青年运动史上的贡献。
出席青年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最早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代表青年共产国际,亦称少共国际,是根据列宁的倡议,1919年11月在柏林成立的青年国际组织,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它的任务是对各国共产主义青年运动实行集中领导,在没有共产主义青年组织的地方建立组织,开展广泛的青年群众运动,特别是反帝斗争。
它对中国青年运动产生过重大影响。
1921年初,青年共产国际东方部书记谷林(Green)来华,与中国团组织联系选派代表参加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
与此同时,张太雷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命,赴苏俄伊尔库茨克,参加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的筹建工作,并任中国科书记。
主持远东书记处工作的是舒米亚茨基。
该处成员有青年共产国际驻远东全权代表达林,张太雷在此开始与他共事,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张太雷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活动和工作是多方面的,建立中国青年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青年运动的联系,吸取苏俄团的工作经验,争取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青年运动的关心与支持,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走进英杰——张太雷

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五四运动期间,张太雷是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 干,与周恩来等结下战斗友谊,并作为天津学联 的代表赴北京结识了李大钊等人。1920年春天, 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等来华与李大钊、陈独秀 商议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事宜,张太雷担任翻译。 随后,他参加了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接着组建 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任小组书记。1921年6 月,张太雷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先后多次 与北京的李大钊、张国焘和上海的李达、李汉俊 等商谈,最后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会前,张太雷为大会筹备组翻译 了《中国共产党宣言》草案,提交马林修改。
张太雷家庭背景
张太雷的祖上,是常州有名的世家。 高祖为清乾隆年间的太学生,事母至 孝,兄弟友爱,时人仰慕,称张府为“仁让 堂”。 曾祖以经商致富,秉性仁厚,为赈灾 捐赠了大量钱粮,朝廷奖以翰林院孔目衔。 祖父是五品候选知府,祖母贤淑,精 于书算,持家严谨,为人所敬。 父亲亮采虽为县邑痒生(秀才),但 早已家道中落。只得长年寄居在操小手工业 的岳父薛锦元家。
我党早期工人运动的启蒙者之一
1920年春,他主持创办长 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并经 常与李大钊、邓中夏等给 工人讲课,到工人家里访 问,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 的第一批骨干。
党内最早的国际活动家
1921年初他被派赴苏俄,担任 国际远东局中国科书记,成为 第一个在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 共产党人。1921年66,张太雷 受党的委托,出席在莫斯科召 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成为中国共产党出现于共产国 际会议的第一位使者。
党内 最早 主张 并为 刚刚参加完中共“一大”的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当翻译。 陪同马林与陈独秀讨论中国 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 领,初步决定了在民主革命 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同孙中 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联合战 线的方案。不久,张太雷陪 马林会见孙中山,力促并最 终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 的统一战线。
参观张太雷纪念馆有感3篇

参观张太雷纪念馆有感3篇4月12日,团委组织我们青年员工参观张太雷纪念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很多的感触。
张太雷纪念馆坐落在一个远离城市繁华的地方,古朴的木质大门,苍劲有力的大字,无不彰显着曾在这里居住的人不与当时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精神信念。
踏进那座木质小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太雷的雕塑。
雕塑通体洁白,象征着他高洁的品行。
我仔细看完了所有的介绍,对张太雷的生平有了一定的了解。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 ___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卓越 ___,广州起义的主要 ___。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团组织最早派往共产国际、青年共产国际的红色使者。
他组织和领导广州起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并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29岁年轻的生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武装起义火线的中央委员和___成员。
英雄已逝,英魂长存。
他闪光的业绩和崇高的精神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民心中。
通过学习参观张太雷故居和纪念馆,重缅英雄、铭记历史,革命先烈们勇于牺牲的精神,使我们更加珍惜他们为我们争取的权利和生活,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励自己要以最大的努力为祖国的美好而奋斗,我们已经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应该意识到并担负起自己肩上的时代使命。
张太雷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身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学习张太雷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献身精神,爱我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无畏、敢闯敢干的开拓精神,追求真理、勤奋好学的求知精神和不怕挫折、不畏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月3日下午,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区总机关党支部全体和区职工服务中心党支部在职党员赴张太雷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瞻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先烈的爱党爱国初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
张太雷,1898年出生于常州,1920年10月,加入了由 ___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党组织,是中共最早的一批党员。
张太雷父子英烈革命一家

xx父子英烈革命一家庚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张太雷烈士,1898年出生于江苏武进县。
1918年春,与陆静华结婚。
1925年他又与王一知结婚,1927年牺牲。
陆静华与其子女在日后也都加入了革命的行列。
一张太雷与陆静华婚后,继续在北洋大学念书,以完成自己的学业。
假期回家与母亲和妻子团聚,没有一点大学生的架子,穿起短衣短裤、赤着脚和妻子陆静华一道操劳家务。
劳动之余,张太雷还手把手地教陆静华认字、写字,鼓励她趁年轻时抓紧时间学习绘画、刺绣、缝纫,以谋自立之本。
在他的帮助下,陆静华经过一番刻苦自学,从粗识几个字到能写信、读报,还能阅读古典文学。
1927年农历腊月,在接近年关的那一天,陆静华接到从上海寄来的一封信,要她按信上的地址立即去上海。
几天后,陆静华由沪返回,坐在张老太太的病床上,婆媳二人抱头痛哭。
原来几天前,接到要她去上海的那封信,是中共地下中央机关寄来的。
她到上海后,中共地下中央负责人要她带全家去苏联,路费由党组织提供。
因为婆婆瘫痪在床,丢下无人照管,她便放弃了党组织这一安排。
组织上给她一笔抚恤金,她就回常州了。
xx牺牲后,遗下一子二女:儿子张一阳,在子女中年龄最小,生于1923年农历冬至那一天。
张太雷以《易经》上的“冬至一阳生”之语,为其取名一阳。
长女张西屏、次女张西蕾。
张太雷为革命捐躯时,长女8岁,次女6岁,儿子才4岁。
因为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子女尚幼,陆静华没有对他们讲张太雷的事,只是叮咛他们,如果有人问起父亲,就说他早已在外病逝了。
后来,与中共上海党组织联系中断了,张太雷的母亲、陆静华和三个孩子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极其困苦中度过了漫长岁月。
当孩子们陆续到达入学年龄时,陆静华到处求人,千方百计将孩子送进学校。
这三个子女,在小学时出类拔萃,每个人每学期的学习成绩都在全班的前三名。
这样,按照校方的规定,便可以免交学费。
孩子们大了,也渐渐懂事了,陆静华这才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亲是一位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中国革命的共产党人。
张太雷

张太雷:海河岸边一惊雷在天津大学校园的北洋广场上,矗立着张太雷烈士的半身铜像。
这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建者、中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袖就毕业于这所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
1985年8月1日,张太雷塑像落成仪式在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举行。
根据天津大学工作人员介绍,因为铜像体积大,国内只有上海汽轮机总厂能够铸造,当时该厂的总工恰恰是1938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矿业系的校友田庚锡,为此上海校友会给予了大力支持,汽轮机总厂精心施工,高水平的完成了任务。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为塑像题词,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题词“革命先驱”,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题词“北洋之光”。
如今,张太雷塑像仍坐落在北洋广场的中轴线上,经历风雨,依然熠熠生辉,历久弥新,成为北洋革命精神的标志。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大学,校风严谨求实,人才辈出。
张太雷烈士研究专家、天津大学原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玉珊教授介绍张太雷天津求学经历时表示,1916 年1 月,作为临时预备班的第一期学生,张太雷到天津,进入北洋大学法科预备班学习,立志要当一名伸张正义的律师,在校用名张曾让。
入校后学习国文,英语等课程。
张太雷才华出众,读书勤奋,经过半年的努力,考试成绩优秀。
同年9 月,升入北洋大学法科法律门己班学习,成为北洋大学的正式学生。
张太雷曾一度有毕业后去上海当律师的打算,但强烈的家国情怀却让他的个人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
1918年5月,在反对中国政府与日本秘密签订《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中,张太雷作为学生代表,与天津的马俊、郭隆真和北京的许德珩建立了密切联系。
五四爱国运动中,张太雷带头参加天津的一切爱国行动,英勇地站在斗争第一线,成为天津学生运动的主要骨干。
为了揭露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罪行,北洋大学组织了44个讲演团,先后到杨柳青、塘沽等地进行演讲。
《益世报》6月2日以《大学讲演之详情》为题,报道了张太雷带领的讲演第二团赴塘沽等地讲演的情形。
张太雷愿化惊雷震碎旧世界

愿化惊雷震碎旧世界文 本刊记者 王海(编撰整理)张太雷1927年12月12日,广州起义爆发的第二天。
下午两点多,广州大北门方向的枪声突然急促起来。
此时,位于维新路100号的起义总指挥部驶出了一辆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奔枪声而去。
车上的人叫张太雷——广州起义总指挥。
车至大北寺路,前方突然出现一伙反动武装,他们看见车上的红旗举枪便射。
张太雷身中三弹,倒在车内牺牲。
张太雷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派往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之一。
张太雷对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国共合作有着特殊贡献,他参与过中共领袖、共产国际代表、苏俄使者同孙中山等国民党要人的多次重要会谈。
张太雷还是党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他在《前锋》、《向导》、《人民周刊》、《中国青年》等刊物上留下的百余篇论著,至今仍熠熠生辉。
牺牲时,张太雷年仅29岁。
他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张太雷,同时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最早的创始人、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
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他成为党的核心领导,并建立了中共在大城市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实践了他年少时立下的“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怀揣律师梦的大学生1898年6月17日,张太雷出生在常州西门外西仓街薛天兴皮行的后院里。
张太雷原名复,谱名曾让,字泰来。
投身革命后改名椿年、春木、太雷。
他的青少年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前后的剧变中。
他8岁丧父,靠母亲给人帮工维持生计。
因聪颖好学,成绩优秀,得亲友资助,学校减免学费,才能继续求学。
1911年夏天,张太雷以优秀的成绩从西郊小学毕业,顺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
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正在常州府中学堂预科学习的张太雷,与同学瞿秋白等剪掉辫子,表示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憎恨。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和老师、同学上街庆祝游行。
1915年,17岁的张太雷去上海参加北京大学法科预科招生考试,被录取。
“常州三杰”,永远的“青年”

风流一代·青春14悦思专题领导人……”随着导游的讲解,张太雷的青春之路在我们眼前展开。
张太雷原名泰来,寓意“否极泰来”,后因他立志化作“惊雷”,冲散阴霾,警醒世人,改造社会,遂改名为太雷。
张太雷牺牲时年仅29岁。
到底是谁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又让他甘愿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呢?张太雷未满8岁,父亲去世,依靠其母帮佣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他从小勤奋好学,上小学时每门功课都优秀,校长特地批准他免交学费。
1911年夏天,张太雷顺利通过常州府中学堂入门考试。
那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中学里的一些老师已具有初步的民主爱国思想,这些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少年张太雷。
他和同学瞿秋白就在那时不约而同地剪掉了辫子。
常州府中学堂第二任校长童伯章既是爱国人士,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家,多才多艺。
他平时态度严肃,步履沉稳,一旦走进教室就变得活泼、诙谐。
他教过张太雷班级的国文,课上用肢体演绎《史记·刺客列传》的情景令张太雷印象深刻。
辛亥革命后,张太雷追求真理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看的书范围越来越广,其中包括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谭嗣同的《仁学》等“禁书”。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同意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部分条款,引起全国群情激愤。
张太雷和同学在教员带领下,开展抵制日货活动。
当时,他掏出身上仅有的几个铜板积极响应时任学监的倡议,师生集资建筑“对日亭”,含有反日之意。
1915年夏天,张太雷和同班同学李子宽同坐一辆车去上海北大预科考场。
车上有传道士演讲布道,张太雷当场站起来驳斥,李子宽大为惊讶。
因为过去上学时张太雷还去过教堂,现在判若两人,犹如斗士。
凭借良好的中学基础,张太雷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北大法科预科,后因学制七年,他放弃改读天津北洋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建党之初,成员们非常年轻,他们渴望学习、渴望经历、渴望战斗,正如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蔡和森所说:“一大批中国的有志青年去了革命后的苏联,到那里去学习革命后的经验,见识革命的成果,参加革命的实践。
张太雷在天津的革命生涯

张太雷在天津的革命生涯作者:孟罡来源:《求知》 2018年第1期革命先驱张太雷(1898—1927)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其前身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要创始人之一。
张太雷早年在天津求学和投身革命,是天津第一位中共党员,为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和革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洋岁月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15年秋,张太雷考入北京大学法科预科,由于经济条件难以支持,同年冬转往天津北洋大学法政科临时预备班,半年后,张太雷以优异成绩升入北洋大学法科法律学门乙班。
在校期间,张太雷通过美国教授创办的《华北明星报》结识了来自苏俄的俄籍汉学家鲍立维。
张太雷在担任鲍立维翻译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如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秘密翻译一些社会主义文献以及一些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现状的文章。
这一切成为张太雷自觉学习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开端。
十月革命爆发后,张太雷受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启发,对中国革命和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他同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好友李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只有走十月革命的路,才能救中国!”为反对段祺瑞政府的卖国行为,1918年,京、津两地成立“学生救国会”,张太雷作为北洋大学学生代表组织发动示威请愿活动。
1919年2月,张太雷发起组织旨在改造黑暗的旧中国的“社会改造社”,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
这是中国大学生最早的进步团体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太雷参加了“北洋大学学生会”“天津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以及“天津各界联合会”组织的爱国活动,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之一。
作为北洋大学学生演讲团成员,他经常到天津市内和附近城镇乡村进行宣传活动,揭露反动政府出卖山东权益,唤醒民众爱国热情。
他积极参加学生爱国活动,宣传反帝爱国、抵制日货的演讲,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在此期间,张太雷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天津各界抵制日货委员会,到街上各店铺宣传与查禁日货。
由于张太雷在活动中表现出坚定的斗争性和突出的领导协调能力,他被推选为天津学生联合决策机构——评议会的评议长,主持活动的策划、部署和协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6/26
2016/6/26
2016/6/26
2016/6/26
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革命 烈士们赶走了欺辱掠夺的帝国主义,打倒了强大 的反动势力,推翻了封建统治,作为后辈的我们、 作为中国人,我们骄傲自豪,有了革命烈士们无 私奉献,我们才会有繁荣,富强的当今社会。所 以同学们,我们是不是要将他们这种无私无畏的 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将中华民族勤奋进取的优良 传统发扬光大,为再铸中华民族的辉煌强大作出 贡献呢?
2016/6/26
故居图片
2016/6/26
1982 年由江苏省人民 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 1987 年 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 准修复对外开放, 1994 年后分别被命名 为省、市爱国主义教 育和学校德育基地, 2000 年张太雷故居正 式更名为张太雷纪念 馆。
2016/6/26
二.生平简介
走近烈士张太雷
—— 张太雷精神义务宣讲团 制药与生物工程技术系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亲爱的常州实小的同学们 你们好!
目录
一.张太雷先生的故居 二.张太雷先生的生平简介 三.张太雷先生经历的四个“第一” 四.中央对张太雷的评价 五.张太雷的革命精神
2016/6/26
一.太雷的故居
座落在常州市清凉路 子和里3号的张太雷纪 念馆,建筑面积约900 平方米 ,陈展面积约 50平方米。1918年至 1925年张太雷一家曾 借居于此,他的女儿 西屏、西蕾和儿子一 阳都出生在这里。
2016/6/26
五、张太雷的革命精神
1、政治坚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中国 革命处于危机关头,张太雷坚决与党内错误路线 斗争,支持和拥护以毛泽东等同志为代表的正确 路线,坚定不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 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他在《未来的课 题》文中指出:"必须抛弃过去的错误观念,全力 以赴地贯彻执行党的新政策,这样的胜利才是真 正的胜利。" 鉴于这样的认识,他清醒而又顽强 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一是,最早一批共产党员: 1920年10月参加李大钊的共产 党北京小组,成为一大前55名共产党员之一。 二是,共产国际第一个使者: 1921年3月,成立远东书记 处,张太雷筹备中国科,任中国科科长,协调关系,传达指示 是中共派赴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 三是,共产国际第一个声音:1921年6月作为中共代表正 式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就中国问题发表了 演说; 四是,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我们的党旗 铁锤镰刀就是第一个在广州这座城市举起的。
2016/6/26
4.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 科书记。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 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张太雷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 曾任青年团中央总书记。在复杂的斗争中,张太 雷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 5.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他主张武 装工农予以反击。 6.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 坚决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被选为临时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2016/6/26
7.1927年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 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 8.1927年12月12日,即广州起义的第二天下午两点 多,一辆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驶出起义总部向大 北门奔去,那里枪战正急。车上坐着共产国际代 表纽曼和这次起义的总指挥张太雷。车至大北寺 路,前面突然出现一群人,司机仔细一看,原来 是一群猖狂的工贼。这些工贼组成的反动武装一 声呼啸,散到路边举枪便射。张太雷身中三弹, 倒在车内牺牲。那年,张太雷年仅29岁。他是我 党第一个牺牲于战斗火线的中央政治局成员。
2016/6/26
4、不怕牺牲。在广州起义的敌我生死搏斗中,张太 雷多次在党的秘密联络点主持召开会议,部署起 义准备工作,召集教导团、警卫团、黄埔特务营 等单位革命骨干分子,代表省委作动员报告,主 持召开秘密的工农兵代表大会,讨论行动部署。 起义爆发后,领导起义队伍顽强战斗,身先士卒, 直至在指挥前线英勇牺牲,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 命。
2016/6/26
2、作风务实。张太雷接受党的任务,领导广东省委
扎实工作。他深入调查工农运动和各项群众工作, 以他个人名义写给中央的报告有六篇,他主持省 委会议的报告、文件、决议有十多篇。在部署广 州起义各项准备工作中,他日以继夜,从确定起 义政纲、组织起义的革命武装、组织工人代表会、 举办工农训练班、培训起义干部、部署各地革命 武装配合广州起义等,工作细致周密。广州起义 胜利后,担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海陆军委员, 代理苏维埃政府主席,主持通过并颁布了一系列 的政策、条令,充分体现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016/6/26
3、敢于创新。广州起义是中共广东省委为贯彻执行
党中央八七会议的决定和指示,继续坚持革命斗 争,领导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张 太雷是广州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广州起 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兵联合举行的震惊中 外的城市武装起义,对于工农革命的发展有极大 的推动作用。起义胜利后又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 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这是无产阶级在中国组织苏 维埃政权的英勇的尝试。张太雷在其中的作用和 贡献功不可没。
2016/6/26
张太雷牺牲后,瞿秋白同志以无比沉重的心情 写下了《悼张太雷同志》,中共苏维埃临时中央 政府为纪念他设立了太雷县。新中国成立后,为 纪念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5700多位烈士,广州红 花岗修建了广州起义烈士墓,87年落成了广州起 义纪念碑。
2016/6/26
三、太雷先生的四个“第一”
2016/6/26
太雷精神的总结
张太雷坚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革命品格和风范, 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学 习的楷模。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党的 十七大胜利召开,为全党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总目 标、总任务。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对我们每个共 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今天,我们要学习和继承 张太雷等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求真务实,锐 意进取,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夺取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努力奋斗。
张太雷:江苏省武进县人 出生日期:1898年6月17日 逝世日期:1927年12月
2016/6/26
1.1898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 2.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 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 3.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 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 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培养了北 方铁路运动的第一批骨干。
2016/6/26
Hale Waihona Puke 四、中央对张太雷的评价1998年6月16日在纪念张太雷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上,时任书记处书记曾庆红代表党中央曾对张太 雷有“四个是”: “张太雷同志”: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 动卓越领导人; 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