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线考核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在线考核题

一、结合教育实践论述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主要途径(50分)。

答:影响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⑴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②社会风气。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③同伴群体。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

⑵内部条件:

①认知失调。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②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③道德认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①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②发挥情感;③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做好说服工作。

(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实验证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

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二、论述皮格马利翁效应及其教育启示(50分)。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也有译“毕马答: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二形成的预言或期望,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其含义为期待会带来所期待对象的戏剧性变化。因此,教师期待的效果被称为教室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教师的不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学生的自信心上,教师期待的影响会进一步表现在学生的各种行为与学习成绩上,教师期待的影响还表现在师生关系上。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是充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的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为什么会不自觉的接受别人的影响呢?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种决定和判断就是“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我们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表面上看,有些积极暗示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积极暗示对于被暗示者的作用,就像是“画龙点睛”。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那块材料,再多的暗示也无济于事。

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所以,皮格马利翁效应虽然会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有积极地影响:

1、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形成和认知活动效率的提高。教师的期待及相应的情感表达满足了学生爱与尊重方面的需求,使其原有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得到了增强,从而激发出个体内部更高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期待,促使个体不断完善自我,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自己正确的认识是建立自信的基础。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一般是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获得的,其中重要人士或权威者的评价,被视为认识自己最重要的因素。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经常对学生大的赞美和期待,都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正所谓“敬其师、亲其信、信其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厚爱与期望,就会将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

皮格马利翁效应启示我们: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期望和激励的方法,增强学生动机和行为的诱因,引导学生为获得成功而努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