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
智能楼宇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智能楼宇系统集成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建筑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能楼宇系统通过互联网、传感器及自动控制技术,将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智能化集成和管理,从而提高建筑的便利性、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楼宇系统的集成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应用和优势特点。
一、系统架构智能楼宇系统的架构包括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主要由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用于感知环境的各种信号,并对其进行采集和控制。
网络层将感知层中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包括局域网、云服务器和互联网等通信设施。
应用层则是用户界面,提供各种智能化服务和功能,如灯光控制、安防监控和能源管理等。
二、功能模块智能楼宇系统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以满足建筑业主和用户的需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照明系统:通过光线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实现自动化灯光调节和节能优化。
根据不同场景和用户需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自动调整亮度、颜色和灯光效果,提供更加舒适和个性化的照明体验。
2. 空调系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实现自动温度调节和能源管理。
智能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建筑内外气温、人流和其他因素,自动调整空调设定温度和风速,提供最佳的室内舒适环境。
3. 安防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和门禁控制,实现建筑物内外的安全监控和管理。
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录制视频、自动报警和记录人员出入信息,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4. 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能耗监测、数据分析和控制策略,实现建筑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定期收集和分析建筑的能耗数据,提供能耗报告和节能建议,帮助业主和用户更好地管理能源资源。
三、技术应用智能楼宇系统的集成设计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包括商业办公楼、住宅小区、医院和学校等。
它可以提供全面而便捷的建筑管理服务,并为建筑业主和用户创造更好的使用体验和环境效益。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智能化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智能建筑通风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能够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成为了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实施方案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设计原则1. 智能化:智能建筑通风系统应具备自动控制和智能决策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室内外环境因素进行调整,以提供最佳的通风效果。
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决策,并通过执行机构控制通风设备。
2. 节能高效:智能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系统应能根据室内外温度差异和变化情况,在保证室内舒适的前提下,合理调节通风量,控制空调设备运行时长,降低能耗。
3. 安全可靠:智能建筑通风系统要保证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应具备故障检测、故障报警和备份控制等功能,确保系统的连续运行。
二、实施方案1.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安装适当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实时获取室内外环境数据。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实时处理和分析,为后续的智能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2. 数据模型与算法:基于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建立合适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如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预测等处理,以实现智能决策。
3. 控制策略与执行:根据智能化决策结果,设计出合适的控制策略,控制通风设备的启停、开度调整等。
通过执行机构,如电动窗户、风机等,实施控制策略,实现智能调节通风量、优化室内环境。
4. 智能化管理与维护:设计一个智能化的建筑管理系统,对通风系统进行监测、维护和管理。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实时分析设备性能,并发现故障进行预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基于J2EE技术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实现
6、 结 语
本文 介绍 了基于S TM3 的嵌入 式语音 识别模 块的设 计和实 2 现, 对模块软 、 件组成及原理进行 了较为详 细的说 明。 硬 实验表明 , 本文介绍的语音识别模块具有稳 定性 好 、 识别 率高、 使用方便 等优 点, 可应用在智 能家 电、 服务机器人 、 消费 电子 等领域 , 具有一 定的 理论价值和应 用前景 。
向寄存器3 写入^ C 益 5 D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名称 识别数 组 行为数 组
存储 内容 待识别语句 行为编号
数组定义 I NT8 Reo5 ] 9 U— c [0[ ] 7 。 N 8A t 06 I T 一 c 5] 】 [ [
待识别的行为 编号储存在行为数组 中, 0 和5+语音识别语句对 应。 模块共有5 组指令 , 0 每组 指令可包 含6 个行为 , 能并行 执行的行 为可 以归为一步 , 在该模式下 , 多个行 为进行 组合可完成复杂任务 。
基 金项 目
江 西 省 教 育 厅 科 技 项 目:G J 4 J1 1 0 9
图 4 开始 识 别 流 程
… …
上接 第 l 1 5 页
63可 适 应 性 .
应用系统 的三个结 构层次的设计 , 就是为了保 障每一个子系统 能独 立 完 成 其 任 务 和 工 作 , 用 服 务 器 主 要负 责 用 户 的应 用 界 面 和 应 管理工作 , 一个界面的应用都 由专 门的系统来 实现 , 果应用 需 每 如 求与应用 形势发生 了变化 , 不需要对整个系统做 完全 的修改 , 只需
参 考 文 献
堡 童变 皇 I 星 量
\
/
l 是
设置寄存 器 设定 芯片状 态 设置寄 存器 准备 开始 识别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工程设计与实现
范 同顺 ( 98 ) 男 , 15 一 , 副教 授 , 究 方 向 为控 制工 程 。 研
能 够 为更 高层 次 的 IMS提 供 信息 。下 面就 近 期 B
完 成 的天津 某 智 能建 筑 系 统 集 成 工 程 , 细 说 明 详 智 能建 筑 系统集 成 的设 计过程 和 实现 方法 。
物理 上 、 辑 上 、 能上 连 接 在 一起 , 逻 功 以实现 信 息 综合 、 资源 共享 ” 。智能 建筑 系统 集成 可 分 为 3个
0 03】 ( _1 4
苏 玮 ( 9 9 ) 15 一 , 女 , 教 授 , 究 方 副 研 向为 智 能 建 筑 。
Eng n e i sg n I p e e t to i e rng De i n a d m l m n a i n
o y t m n e r to f r I elg n idi fS se I t g a i n-o ntli e tBu l ng
t d c d i e al r u e n d t i o .
Ke r s itlg n ulig ss m tgai e t p i ul n tga o ( B ) a wa ywod :ne i tb i n ; yt i ert n; ne r eb i gi e rt n E I ;gt y le d e n o r s i d n i e
说 明 了 基 于 E 1 台 系 统 集 成 的 设 计 与实 现 方 法 。详 细 论 述 了照 明系 统 和 安 全 防 范 系 B平 统的集成方法及软件开发过程 。 关 键 词 :智 能 建 筑 ; 系统 集 成 ; 业 楼 宇 集 成 ; 关 企 网 中 图 分 类 号 : U 5 : P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5 3 ( 0 7 1 ・ T 85 T 2 3 3 B 10 -5 1 20 )2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 吴敏霞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吴敏霞发表时间:2018-07-13T15:54:39.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吴敏霞[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建筑中的不少构建方式已经被新型力量取代,智能化系统就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运作方式。
身份证号码:33252519870517xxxx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建筑中的不少构建方式已经被新型力量取代,智能化系统就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运作方式。
通过智能化系统,智能化将不同的子系统通过各种方式或者技术来结合起来,能有效分配各项资源,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减少浪费,提高建筑利用率和舒适度。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实现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社会生产还是人民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满足人类基本居住要求的建筑智能系统来看,它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将人类基本生活需求和资源供应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而实现了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打造。
本文结合对现代建筑智能系统的介绍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如何加强建筑智能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技术实现做了详细的阐述。
1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建筑行业的革新。
近年来,智能建筑发展迅速,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顾客群体。
在网络信息时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应该体现出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的特点。
智能建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信息化设备全面应用到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去。
智能化的建筑具有完善的信息设施、优秀的服务功能、简单的操作使用、安全的防御系统等内容,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节能环保的人性化服务。
目前,各国对智能建筑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国也在国家颁布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明确了对智能建筑概念的定义。
总的来说,智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信息集成技术作为支撑和保障。
智能建筑的统筹设计与系统集成
d 子系 统 设 计 各 自为 政 ,没 有 进 行 统筹 优 化 .
设计 。
e 系 统 集 成 片 面 追 求 技 术 , 成 模 式 未 能 很 . 集 工程 比例仍 较大 。受投 资 与 回报 ,以及 观念 等 因素 制约 ,智能 建筑 工程 尚停 留在较 为低级 的阶段 ,实 际所 实施 的 内容 在 整 个 建 筑 工 程 中 的 比 重仍 然 不 足 ,但 随着 社 会 经 济 文 化 的 进 步 和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建 筑业 终 将 以智 能 化 的 建筑 物 和 建 筑 小 区 为
应 楼 宇 的 管 理 模 式 , 强 调 系统 设 计 与 工 程 设 计 相 结 合 的 重要 性
关键 词 智 能建筑 智 能化 系统 设 计 配合 统筹设 计 系统 集成 系统设 计 工程 设计 智能 建筑 的设 计 是一 项系统 工程 ,智 能化 系统 不是 孤立 的 ,它 不但 与建筑 、暖通 空 调 、电气 、给 排水 等专 业的设 计密 切相 关 ,而且 智能 化 子系统 之 间 的关系 也是千 丝万缕 的。然而 , 目前 大 多数智 能 化 系统 的设 计是 在建筑 和 机电专业 设计 完成 后才 开 始进 行 ,各子系 统分别 设 计 ,这就 造成 了专业 配 合 脱 节 、设计 不合理 、重 复投 资 、资源浪 费 等现象 。 智 能化 系统设 计应 与建筑 设计 同步 进行 ,并 与 相 关专 业密 切配 合 、统 筹设 计 ,才 能 与建筑 融为一 c —— 计算 机技 术 ( o p t eh i e ; T C m u r cnq ) eT u N —— 网络 通 信 技 术 ( e ok C m u i . c N t r o m ne w a
维普资讯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方案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智能建筑以其高效、节能、舒适、安全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
然而,要实现智能建筑的目标,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尤其是智能建筑工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本文将针对智能建筑工程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为智能建筑工程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智能建筑工程系统概述智能建筑工程系统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建筑的多个系统进行智能化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主要包括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建筑安全管理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建筑信息管理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1.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以节能环保为目标,利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建筑能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该系统主要包括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供暖系统、太阳能利用系统等。
通过对能源的节约与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的运行成本,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2. 建筑安全管理系统建筑安全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控制建筑内外的安全状况,实现对建筑安全的全面管理。
该系统主要包括智能监控系统、智能报警系统、智能防盗系统、智能排烟系统等。
通过对建筑安全设施的智能化设置和集成,可以大幅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建筑自动化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建筑内外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该系统主要包括智能门窗系统、智能电梯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
通过对建筑各项设备和设施的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还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和体验。
4. 建筑信息管理系统建筑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建筑内外各种信息的管理和共享。
该系统主要包括智能通讯系统、智能网络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
通过对建筑内外的信息进行集成和管理,可以提高建筑的管理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实现路径
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实现路径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建筑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建筑领域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智能建筑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和高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还代表着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那么,什么是智能建筑?它的设计理念又是什么?实现路径又有哪些呢?智能建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组合,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它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实现了对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以及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集成。
以人为本是智能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
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和体验。
比如,通过智能化的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根据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环境变化,自动调节光线和温度,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此外,智能建筑还应配备便捷的交通设施、完善的安防系统和高效的通信网络,以满足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需求。
节能环保是智能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必须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
智能建筑通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设备和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雨水收集利用等,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智能建筑还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可持续发展是智能建筑设计的长远理念。
智能建筑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使用者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的升级和改造。
此外,智能建筑还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智能化集成是智能建筑设计的关键理念。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摘要: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智能建筑项目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建设发展。
智能建筑融合了多种高新技术与多个子系统,其中智能化电气设备比例在不断提升。
在智能建筑项目建设中,合理运用智能建筑电气设备集成优化技术,能够提升工程建筑整体建设水平和舒适性。
基于此,以下对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应用引言由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越来越丰富,从原来的遮风挡雨,到如今帮助人们开展各项活动,建筑的信息化水平不但提升,其安全性能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通过加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并进行合理运用,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而且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1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构成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结合多种现代先进技术,如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通过自动检测和高效控制相关建筑和建筑设备,实行对信息数据的高效管理,从而构建起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系统,可以迎合业主对建筑物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共享的要求,打造了智能建筑物高效、舒适、宜居、环保的优势,充分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居民的生活需求。
智能化系统、建筑环境结构系统和服务于管理系统的综合集成系统构成了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主要部分。
详细来讲,主要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三者进行了综合集成。
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电力供应系统、照明管理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消防预警系统、安保监视系统等构成。
通过连接互联网实现对建筑物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极大地加强了网络的集成效应。
通信自动化系统能够运用到智能化建筑中的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信息网络系统。
2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实现2.1利用硬接点将多个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硬接点将不同的系统进行有效集成,保证各个系统信息得到更好交互。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精选5篇)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精选5篇)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引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当前一种新兴控制系统,它主要是以电子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它的存在可以充分实现建筑工程的作业效率,进而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诸多人工投入成本,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具备了节能环保的特点,此系统可以切实对建筑中的设备实施动态操控,以便及时发现存在设备中的问题,这样才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应措施,从而提升建筑内部设备的运行质量与效率,增强建筑应用的稳固性与安全性,基于此来确保我国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技术原理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所控制的装置一般分为两种装置,其中包括了四级控制网与两级控制网。
四级控制网存在的性能是利用计算机与通信网、控制装置来全面呈现的。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性能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它可以全面的将建筑中的机电设备启动情况显示出;它可以对建筑实行监控与操作;它可以对建筑内部设备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检测出,从而对其进行自动化处理,此外,还可以对智能建筑物中的设备转变状况、历史信息、应用参数的检测与存储。
合理运用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对内部设备进行全面检测,从而将其存在的问题自动调节处理掉,检测仪器的工作情况是决定建筑中设备运行效率的直接因素,其还可以对智能建筑中的设备与能源进行自动养护与管控。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在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首要任务是熟知与其相关的新兴技术,使得该系统的性能被不断优化与完善;其次需着重注意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固性与安全性,从而使得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持得到长足发展,确保其持续发展下去,使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比较小:最后要确保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与集成性,只有对其二者进行有效控制,才会使建筑中存在的设备问题被及时且高效的处理掉,使得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更加方便快捷。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与应用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与应用摘要: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符合集中的构建集成系统的各种智能管理子系统,包括服务、资源和设备,和其他功能,是建设综合管理、信息集成的主要目的和资源,并建立共享信息,等系统的结构可以显著提高操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智能集成系统设计广泛采用,它将在智能建筑的维护和管理是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简单分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和应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简介: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未来的趋势和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的基础是智能建筑的发展。
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OPC定制OPC接口集成技术,实现各种系统的无缝连接和集成,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智能集成系统。
系统集成是智能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最后实现施工管理的集成系统。
因此,研究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和应用是很有意义的。
1、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概述1.1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概念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特定的结构,在主体建筑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综合布线,建筑自动化、通信技术、互联网和其他技术,多媒体和安全技术和应用程序将与系统设备和软件实现的集成设计,并通过安装和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最终实现系统的应用效果。
智能系统集成的主要目标是有机整合的结构系统根据用户的要求,结构、管理和服务,集成系统更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有利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成为用户和投资者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1.2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目标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目标是科学、合理,对智能建筑系统的建立具有决定性意义。
频繁,在混凝土的施工目标,评价标准不统一,或目标不明确,导致承包商和业主出现严重的分歧,甚至工程返工的情况出现,这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建设,大量的给承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业主的生活经验和系统性能也下降,和所有者的投资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与调试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与调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筑智能化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与调试是确保这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发挥其功能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与调试过程以及其中的注意事项。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是将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在集成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设计与规划:在系统集成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与规划工作。
这包括确定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和交互方式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将来能够方便地进行升级和拓展。
2. 硬件设备的安装: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将各个子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进行安装和布线。
这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终端设备等。
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正确、接线良好。
3. 网络通信的配置: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通常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对网络进行配置,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正常交互和通信。
4. 数据接口的集成:建筑智能化系统通常涉及多个不同厂家的设备和软件系统。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接口的集成工作,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正常共享数据和进行联动控制。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调试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调试是在集成完成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的过程。
调试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测试:对集成完成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正常运行。
这包括测试各个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执行器的控制功能等。
2. 性能优化:在功能测试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
这包括优化系统的响应速度、节能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
3. 联动控制测试:建筑智能化系统通常涉及多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进行联动控制的测试,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能够正常运行。
4. 用户培训与交接:调试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用户培训,使用户能够熟悉系统的操作和管理。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ppt课件
1. 通信网络系统(CNS)集成
(1) CNS集成系统一般是各子系统逐步建成后,才完 善系统集成功能。
(2) 每个通信子系统都必须提供标准的接口与符合国 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实现与BMS、INS的集成。
(3) 接收并提供IBMS集成所必须的各种信息。
7
2. 信息网络系统(INS)集成
(1) INS集成系统应根据用户需求与经济条件,逐步建 成与完善,首先应解决事务型办公自动化和物业管 理自动化系统。
12
(3) 各子系统与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之间可有不同 的通信、连接。
①子系统具有独立监控功能,并将运行数据送到IBMS, 按照IBMS的指令改变运行状态或运行方式,实现 优化控制、管理。
②子系统具有完全独立的监控功能。由于规范或职责 的原因,不宜接受IBMS系统的统一控制,例如, 视频监控(CCTV)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 子系统。
(2) 信息网络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 ① 本地信息网络,一般是高速主干网,主干以光纤为
主,连接建筑物内其他各资源子网和计算机主机。
② 建筑物外部的信息网络一般包括接入网以及通过接 入网与本地信息网络联接。即局域网之间以及局域 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连。
8
(3) INS应具备与BMS及CNS联网与集成的功能,既 可实现近期工程集成的需求,又具备发展到IBMS 的潜力。
11
4. 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
(1) 应根据用户使用和管理需求,把用户软、硬件平 台、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等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 集成系统,实现优化控制和管理,创造节能、高 效、舒适、安全的环境。
(2) IBMS应具备与BMS(SAS、BAS、FAS)、CNS、 INS联网通信的能力,实现各系统之间语言、数据、 图像的资源共享。
建筑智能化系统
VS
详细描述
智能医疗通过远程诊疗、智能诊断、机器 人手术等技术,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04 建筑智能化系统 的设计与实施
系统规划与设计
需求分析
01
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控制、
信息管理等。
系统架构设计
02
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结构、
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运行管理
制定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案,包括值班、巡检 、应急处理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挖掘,为建筑 智能化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系统维护与升级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根据技术发展和需求变 化,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
05 建筑智能化系统 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实现了建筑内部各种设备之 间的信息传输和数据交换。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 全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可以为建筑智能化系统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障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传感器技术
高成本与投资回报问题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 高,需要充分考虑投资回报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 多个领域和学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由于系统的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回报难以预 测和控制。
03
解决方案
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制定 合理的建设方案和预算;加强成本控 制和管理,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积 极探索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提高投 资回报率。
智能化建筑的核心技术方法系统集成与设计特点
( 2 ) 系统集成设计步骤 第一、 系统集成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 初 步方案设计、 可行 性论 证; 第二、 系统集成设计, 总体设计、 详细设 计、 实施规划; 第三、 系统集成实施 , 设备购置、 软件研制、 安装调 试、 系统验收; 第四、 集成系统评价, 试运行管理、 系统调整、 系统验 收; 第 五、 集 成 系统 运行 管理 及维 护。
3 、 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技术手段 ( 1 ) 采用协议转换方式实现系统集成使用通用的协议转换器, 地面控制, 安全, 消防系统协议转换后整合管理系统。 协议转换器集 成方式提供的协议转换 器是一个开发工具和方法, 用户可以选择不 同的产品, 使用的开发工具和方法进行2 次开发, 集成产品是非常广 泛的, 只需要提供不同的产品相应的通信协议和消息格式。 协议转换 个以收集信息, 资源共享和优化的综合管理系统 2 、 智 能集 成 系统 的特点 : 器只解决匹配问题, 在网络系统集成。( 2 ) 采用O P C 技术实现系统集 ( 1 ) 多元化 体 系的形 成 有机 统一 的 整体 , 每一 个 系统集 成 的开 成 技 术 在软件 开发 过程 控制 设备之 间的读 取和 写入数 据 的标 准化 。 放性 和 互操 作性 , 可 以相 互合 作 , 实现 智能 化系统 的总体 目标 。( 2 ) 当控制设备的互连, 一个图形化的应用软件 , 趋势分析应用软件, 应 系统集成是实现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 3 ) 本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 用软件, 现场报警设备驱动程序是基于标准, 在统一的环境中, 应用 络, 该 系统可 以 进行 信息交 流和 资源 共享 。( 4 ) 该 系统 应满 足建 筑物 程 序可 以直 接读 取数 据的 设备 , 不需要 一个 制 备专用接 口程序 , 每 个 的使 用功能 为 目 标, 确保各 系统 的监控 信息资源共 享与 管理 的优化 。 现 场设 备 还可 以 直接 与不 同应 用之 间的互连 。 技 术 设备 的 软件 标 准 ( 5 ) 系统应 根据 建 设规 模 , 性 质业 务及物 业管 理模 式 为基础 , 建 立一 化 , 从而 实现 不 同平 台, 不 同 的通信 协议 , 不 同厂家 的产 品方便 互 连 个 实用 , 可靠和 有效 的信 息应 用系统 , 以实现 综合 管理 功能 。 和 互操 作。 因此 , 应用技 术 , 将是 主要 的系统 集成智 能大 厦 。 = 智能化建筑 的核心技术与系统集成 三 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的设计特点 ( 一) 智能化建 筑 的核心技 术 i 、 基于 网络互 连模 式的智 能化 建筑 系统集 成的 设计 特点 1 、 计 算机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e l l i g e n t 建筑 的核 心技 术 主要 包括 : 计 ( 1 ) 根据特殊的网关互连图案设计f e a t u r e s b y 直接设备供应 算 机 网络 技 术 , 分布 式 处理 技 术 , 数 据 库技 术 , 操作 系统技 术 , 多媒 商和第三方互连设备供应商联合生产, 为各种设备网关, 实现了在 体 技术 , 应 用软件 开发技 术 , 软件工程技 术 。 第 三方设备互联和信息共 享。( 2 ) 基于计算机 网络互连图案设计 2 、 数据 通信t e c h n o l o g y ma i n l y 包括: 程控交换技术, 卫星 通 I e a t u r e s s y s t e m使用通信网关和各子系统的通信连接, 收集各种设备 信, 移动及无线通信技术, 网络技术, 帧中继, 自动取款机技术, 同步 的参数, 再通过实时对象的服务计划, 使他们成为一个统一的数据格 光网络 ( 网络) ,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技术。 ‘ 式到互联网, 通过网关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接口和数据格式, 没有数 3 、 自动化 控 ̄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mo n l y 用于 自 动 化控 制技 术 主要 据传输 瓶 颈 。 包括 直接 数 字控 制 ( 滨 )( 议 会) , 分布 式控 制 系统 , 现场 总 线控 制 系 2 、 采用开放式标准实现互连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的设 统( 功能 ) , 自动控 制技 术应 用于智 能 大厦 , 使 系统 灵活, 安 全可靠 , 计特 点 最优 控制和 综 合管 理优势 。 采用开放式标准实现互连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特 4 、 数 字图形t e c h n o l o g y d i g i t a l 图形 技 术它主 要反映 在智 能大厦 点主 要体 现在 如 下几 点 : 第 一、 所有厂 商共 同遵守标 准的 系统技 术规 集成 系统 在 运 行 中的计 算 机和 信 息显 示 图形 , 实 现 多媒 体技 术 完 美 范; 第二、 同样功能的部件可相互兼容、 互相替换 , 第三、 符合标准的 结合而 窗 口技 术 。 例如, 在 智能 大厦 , 可 以通 过多 媒体技 术 和 数据 通 设备、 系统之间可直接互连。 信技术实现计算机, 电话, 电视和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 3 、 基于D C S 的集成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特点 ( 二) 智 能化建 筑的 系统 集成 第一、 基于D C S 的集成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模式是面向 智能化 系统集 成应 在建 筑设备 监控 系统 、 安全 防范 系统 、 火灾 自 建筑物 内所有设备的管理和监控集成。 第二、 系统实现DC S 与火灾报 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等各子分部工程的基础上 , 实现建筑物管理 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公共安全防范系统之间的集成 。 第三、 系统 系统 ( B MS ) 集成。 其 中智能 化建 筑B MS 集 成 管理 系统结 构 图如下 图 采用开放式网关结构, 而且要支持相关楼宇通信协议标准, 保证楼宇 所示。 与其它 设备 的互连性 。 l 、 智能化 建筑 的系统集 成设 计 目标 4 、 基于 子系统平 等方 式 的系统集成 模 式的 智能化 建筑 系统 集成 第一 、 能 够提 供 高度共 享 的信息资 源 ; 第二 、 确保 提高 工作效 率 的设计 特点 和 舒适 的工作 、 生活 环境 ; 第三、 高效 节能 , 节 约管 理费 用, 减 少物 业 第一、 建立系统集成管理网络, 将各子系统视为下层现场 控制 管 理 人 员; 第四、 系 统具 有随 环 境变 化 的可 适应 性 ; 第五、 系统设 备 ( > . >下转 第 1 1 8 页)
智能建筑系统的工程设计开发案例
智能建筑系统的工程设计开发案例摘要: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搭建建筑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先进技术进行集中监控和优化控制管理关键词:系统集成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一、建筑系统集成概要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指以搭建建筑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为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楼宇自控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实施的子系统包括综合布线、楼宇自控、电话交换机、机房工程、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公共广播、有线电视、门禁系统、楼宇对讲、一卡通、停车管理、消防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等。
二、国家体育场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1.工程概况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总建筑面积达254660㎡。
总高为8层,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共有座位9.1万个。
2.需求分析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场承担开幕式、闭幕式和田径比赛的主要赛事功能。
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将会举办主要的国际、区域和国内赛事。
另外还包括一些文艺演出和非商业性质的大型活动等。
3.设计思想和原则建立一流的服务于奥运会媒体的信息网络系统;服务于运动员、服务人员的信息发布和显示系统;服务于奥运会赛场的安全指挥运行系统;建设一流、高效的信息安全系统。
基本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获取丰富的、多语言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提高设备的工作效能,节约人力和资源,减少维护和管理费用,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并且符合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4.系统设计4.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本系统对建筑内的中央空调、给排水、冷冻冷却、换热、送排风、公共区域照明、景观照明、变配电和电梯系统进行检测和控制。
本系统由中央操作站、网络控制器、现场控制器和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组成。
4.2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霍尼韦尔公司的XLS1000系统,系统提供的PEER TO PEER火灾自动报警网络系统及智能型火灾探测器、监控模块以及相关软件系统,集成当今火灾报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布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
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施工
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施工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智能化系统的出现给土木工程带来了诸多创新和改善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土木工程中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并分析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和优势。
二、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1. 系统需求分析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功能和性能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业主的需求,结合科技的发展趋势,确定所需的智能化系统的类型和范围。
2. 系统架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从系统整体层面上考虑,确定系统的组成部分、模块划分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
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以便后续的维护和升级。
3. 设备选型与集成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和技术供应商。
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通性,使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无缝集成,协同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和调试,以满足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需求。
三、建筑物智能化系统施工1. 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系统的施工首先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电力供应、网络布线、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依赖于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因此施工阶段需要确保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可用性。
2. 设备安装与调试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进行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布线并安装设备,然后进行功能测试和调试。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以及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协同工作。
3. 系统集成与调优进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工作,确保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能够互相配合和协同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和调优,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与建筑物其他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和服务。
四、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优势和应用1. 能源管理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智能化系统的优化调度,可以合理分配能源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生态环保及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介绍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分类及其应用,分析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技术和优势,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出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分类及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根据功能分类为安防、照明、通风、空调、电力、信息等多个方面,其中安防和照明是比较常见和重于供应的两个方面。
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各类建筑中都有应用,如商业、住宅、医疗、办公、交通、教育、政府等各类建筑。
第三章: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通信、智能控制等多项技术。
传感器通过感知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给智能控制器,从而实现智能控制器对建筑物进行智能化控制。
通信技术则保证建筑物内各智能化设备之间的通讯畅通,从而实现集成化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通过综合运用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的全面控制和调控。
第四章: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优势建筑智能化系统具有优异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多项优势。
在经济方面,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能源消耗并降低维护成本。
在可靠性方面,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控制,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转。
在安全性方面,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功能,保障建筑物及使用者的安全。
此外,建筑智能化系统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舒适度和操作便捷度。
第五章: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设计方案、技术路线和施工流程。
关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需求分析。
通过对建筑物功能需求分析,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各个方面所需实现的功能和效果。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思路全篇
2 Mbps
用户可灵活 移动访问无 线网络
根据每个用户进行带宽保证
高速-11n无线接入
大容量、高带宽需求的业务涌现,传统的11b/g无线接入已经
无法满足业务不断发展,需要更高带宽的接入形式。
带宽提高6倍
覆盖范围增 加40%
穿墙能力增 加30%
采用802.11n技术,较11g可减少20%-30%的AP数 目
出口引擎
出口网关
核心交换机
出口路由器特点 1.NAT性能强大, 高容量的NAT会话数; 2.智能DNS和多链路负载均衡技术; 3.人性化WEB界面,带配置向导;
出口网关特点
1、人性化WEB界面,带配置向导; 2、能识别超过600应用协议,专业的 流量控制功能保证关键应用/用户网络 访问最佳体验;
网站防护系统特点 1.灵活的部署方式,即可以部署在出口位置也可部署在服务器区; 2.即支持防静态网页又可以防动态网页篡改; 3.支持防病毒网关功能,可以过滤各种病毒对网络的入侵;
高速率无线网络需求
移动用户灵活访问内部网络及互联网 每个无线用户需要有足够带宽访问网络 重点区域(如会议室)无线网络需安全可靠 需记录无线用户上网行为,以备查询 简便管理无线信号、无线用户及无线设备
高速无线网设计
重点区域(会议室)覆盖
无线信号、无线AP及无线用户安全管理
Internet
1 Mbps
应用模式七:能耗分析的模式
4、形成能效概念模型:根据服务分类获得数据主题域,并明确之间的逻辑关 系,从而在数据层次得到对能效分析服务的逻辑描述;
5、实现企业级数据整合与存储:为用户提供基于数据主题域、涉及整体服务 的统一信息视图(如客户视图、设备视图等);
6、建立完善的数据应用分析:建设数据集市,部署专业商业智能系统,为用 户提供包括报表、查询、在线分析和知识发现在内的数据分析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智能建筑系统的概念,通过分析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的必要性,说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是当代智能建筑发展必须开展的工作,并为实际的设计工作提供指导;结合实际情况浅谈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实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智能建筑;集成;设计;实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高度集成的信息化时代,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离不开的一个主要元素,在系统集成上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智能建筑。
所谓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就是充分利用系统集成,将建筑的各个组成单元联系起来,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传递、监控与共享,整个系统高度集成的自动化效果。
智能建筑是人们将传统建筑与网络技术高效结合的经典产物,它可以在数字化的当今社会,构建一个高效、便利的建筑系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一、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
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是指系统中各个独立的部分通过布线而结合起来,并通过合理的线路设计利用网络技术将各部分的实时信息反馈到总线,从而实现对建筑各部分的全面监控,进而为系统的资源分配、调度等工作提供指导。
通过对建筑进行系统集成,可以有效的获取建筑系统的实时信息,对于系统的故障排查、消防管理、防盗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1、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的作用
上面说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ntegration)是通过布线原理将建筑各部分连接起来,并通过网络技术将各部分实时信息传递到总线,而这一过程对于系统复杂的现代建筑来讲是非常复杂的,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建筑系统,要达到各系统内部的最佳组合,也不是项简单的工作,而对于大型建筑,各部分的结合方式更是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运行效率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建筑集成系统设计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模拟建筑系统,设计者可以尝试各种设计方案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估,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应用到实际的建设中去,做到有的放矢。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系统集成建设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本身的工作效率,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节约成本,利于故障的排查与维修。
1.2、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自动化水平要求的不断升高,智能建筑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系统的分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控制起来就越来越困难,从而导致系统的运行效率地下,故障率大大升高,反过来又很难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自动化水平的需求。
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建筑系统需要包含很多子系统,比如防盗系统、消防系统、电力系统、排水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对整个建筑系统的正常工作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不进行系统集成设计,任意各子系统间互相结合、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那么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将大大降低,后期再进行优化也相当困难。
因此,只有进行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提前对具体建筑系统及实际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对系统集成进行模拟评估,最终得出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才能保证建成后整个建筑系统有条不紊的高效运行。
所以,为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故障、节约成本,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是必须开展的工作。
南京东郊国宾馆占地面积约15000m2,是一栋典型的现代化智能建筑,常常作为国家领导人视察的接待处,是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体统集成设计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
该建筑主要系统有:通讯系统(cas)、智能照明系统(illuminating system)、停车管理系统(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有线电视系统(matv)、安防系统(sps,包括监控、门禁、报警系统)等,下图为该建筑系统集成设计简图。
二、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实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为具体的工程实现提供了指导,为实际的系统集成工作指明了方向。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工程实现应该按照以下步骤:
2.1、按照设计方案连接、调试各子系统
在实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时,第一步要保证各子系统各分支之间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准确连接。
当今建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系统的规模也在扩大,因此,由于建筑及系统规模的制约,虽然已经对系统做了高度的集成,较集成前简化了很多,但是各子系统、分支仍
然比较复杂,下图显示了一般建筑系统的结构化布线方案。
比如说,照明系统是智能建筑系统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也是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分支多、线路多,所以线路的连接工作是非常复杂的。
因此,严格准确地连接各子系统、分支是实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基础,是实现智能系统集成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是防止系统混乱、出错,尽可能提高各子系统及整个系统寿命的保障。
由于系统连接工作复杂繁琐,为了保证所有子系统都能正常运行,连接完成以后还需要对各子系统进行反复调试。
调试工作应全面进行,做到不遗漏任何子系统,一旦发现运行异常或无法运行,应迅速准确排查故障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相关部件,然后再进行调试,直至确保所有子系统全部正常运行。
2.2、将系统信息载入管理软件
由于每个智能建筑系统的构成各不相同,因此要实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高效管理控制系统,必须针对各建筑系统实际情况将系统实际信息载入到ebi提供的快速组态开发软件quick builder,然后才能准确对系统进行控制管理。
载入到软件中的信息应当包括各系统的连接方式、控制模式、运行机制等各方面的信息,而且所在入的信息必须涵盖所有子系统所包含的所有硬件设施,不能有遗漏情况。
要将系统信息载入到软件中,首先要对智能建筑系统所包含的所有子系统所有分支进行逻辑定义,然后根据系统自身实际情况开发人机界面,所开发的人机界
面应该具有美观简约、操作方便、简单易懂的特点。
2.3、实际控制与管理
要想实现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不仅需要硬件上的支持,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等软件设施也是系统正常高效运行的关键。
只有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利用好系统集成所带来的便利,维护人员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整个系统才能正常高效运行,才能达到系统集成的最终目的。
三、结束语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人们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集成技术、建筑学、管理学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如今的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对全人类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还将得到发展与改善,其设计与实现工程也会持续开展,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自动化程度具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缪希仁,林苏斌.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现状和趋势[j]. 低压电器. 2004(04)
[2] 陈龙编著.智能建筑楼宇控制和系统集成技术[m].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王波主编.智能建筑基础教程[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4] 马玉刚. 基于数据仓库的集成建筑管理系统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