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结业论文
环境科学与全球变化

环境科学与全球变化是当今社会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减缓全球变化、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全球变化的原因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全球变化的原因。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工业、交通和农业等行业造成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首先,工业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对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其次,交通运输的发展、能源的消耗等也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释放,加重了气候变化。
最后,农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甚至某些地区水源被污染,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损害等。
针对全球变化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解决措施呢?首先,重视环境科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环境科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次,我们要重视环保意识的普及。
人们应该逐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发挥自身力量,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如少用塑料袋、开车少排放废气、回收可回收的垃圾等。
最后,政府也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加强环保立法,推出环保政策,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那么,环境科学的研究又包括哪些内容呢?环境科学是一个和许多其他科学分支交叉的学科,涉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
具体来说,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生态学、生物化学、气象学等。
这些学科的研究内容覆盖面很广,涉及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多个方面,可以用来研究全球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中,人们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水资源保护等。
其中,全球变暖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全球变暖是指由于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地球的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的现象。
燃烧化石燃料、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社会活动的发展加重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变暖的进程。
大学生论文——全球变化结业报告(15000字左右)

大学生论文——全球变化结业报告(15000字左右)第一篇:大学生论文——全球变化结业报告(15000字左右) 全球变暖通过本学期对这门选修课的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有关全球变化的知识知识。
下面我主要针对我看过的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的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3.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4.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 5.全球气候变暖的预测 6.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7.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后果8.全球气候变暖我们不必采取措施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趋势。
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
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0.75℃。
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
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
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
全球环境治理期末论文报告

全球环境治理期末论文报告一、引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丧失,从空气污染到水资源短缺,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环境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
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
这些变化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粮食安全、能源供应和自然灾害等。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令人震惊。
森林砍伐、非法捕猎、栖息地破坏等人类活动导致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也削弱了人类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环境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三、全球环境治理的机制与策略(一)国际环境公约国际社会通过制定一系列环境公约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巴黎协定》等。
这些公约为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提供了共同的目标和行动框架。
(二)多边合作机制G2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多边机构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推动作用。
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制定行动计划和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各国在环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三)国家政策与行动各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发展需求,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政策和行动计划。
例如,一些国家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能源转型;一些国家加强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
四、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博弈(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全球变化论文

当代世界主要环境问题——海洋生物资源破坏和海洋污染摘要: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生物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是解决当今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挑战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1]。
然而,长期的“无度、无序、无偿”用海,使海洋生物资源破坏和海洋污染成为当代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本文重点介绍分析了当今全球性海洋生物资源破坏和海洋污染的现状、原因和影响。
并提出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污染海洋保护措施正文:一、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与海洋污染总述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致发生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在内的海洋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降低或毁坏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
据估计,全世界有9.5亿人把鱼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但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海洋日趋严重的污染,有可能使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退化。
1993年,在全世界捕捞的1.01亿吨鱼中,有77.7%来自海洋。
当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3以上的海洋鱼类已被最大限度或过度捕捞,特别是有数据资料的25%的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另有44%的鱼类的捕捞已达到生物极限。
而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
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被直接排入了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0淤泥和废水、废物带入沿海水域,引起沿海生境改变,使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地遭到破坏。
二、海洋生物资源目前破坏严重由自然保护联盟率领的科学家调查了加利福尼亚湾、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的海岸、部分近海海洋岛屿和热带东太平洋群岛地区的1600余种生物。
他们发现其中197种物种正处于“极度濒危”“濒危”或“弱势”等状态。
全球变化课程论文

全球变化课程论文摘要: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愈来愈多,愈来愈尖锐的环境问题正日渐凸显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众所周知现在有十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分别是:大气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减少、土地退化沙化、水资源短缺、海洋环境恶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化减少、固体废物污染以及人口增长。
这些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计后果地疯狂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而现在这些环境问题都成为了阻碍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所以,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应对与处理环境危机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课题。
关键字:环境;全球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应对危机1.当下全球环境危机1.1全球变暖气候学的纪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的平均地面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总体上,本世纪80年代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上个世纪下半叶升高了约0.6°C。
这种趋势很可能继续下去,除非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坐落在维也纳附近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于1991年所作的预测表明,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C之间,到21世纪末,则在12~15°C之间。
这些预测还是初步的,因为其中没有考虑海洋热力学效应引起的时间滞后效应。
比较合理的预测是,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上升0.5~2.5°C,到2050年,将上升3.6~4.5°C。
初步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会引起温度带的北移,进而导致大气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降水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一般地,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多,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量将会减少。
对于大多数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是有利的。
而对于降水减少的地区,如北美洲中部、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则会因为夏季雨量的减少变得更加干旱,水源更加紧张。
据估算,在综合考虑海水热胀、由于极地降水增加导致南极冰帽增大、北极和高山冰雪融化等因素的前提下,当全球气温升高1.5~4.5°C时,海平面将可能上升20~165厘米。
全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和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变化。
气候变化、生态资源大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环境恶劣、全球化的各种问题等已经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全球变化,就是地球上非自然因素对环境、气候、人类社会等全部方面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全球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全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带来了急剧的气温上升、海平面升高、气象灾害增多等后果。
不仅如此,全球变化还给农业、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
我国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就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所引起的。
二、全球变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位于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型医院、研究所和工业园等众多高科技领域,经常使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如机器人和电子仪器等,这些设备对环境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常用的高科技设备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可再生资源,而这些材料升值速度快、利润高,会激励人们不断生产。
这一方面增加了地球短缺资源的难题,另一方面也会加剧化学污染物影响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
三、全球变化对国际合作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关系、贸易关系以及合作关系的紧密度不断提高。
在全球变化中,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或者环境恶化往往会影响到全球的其他地区,甚至是全球的其他国家。
这就需要国际社会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协调与合作,以达到治理全球变化的目标。
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当务之急。
四、全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健康影响非常大。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人为污染等都会导致疾病传播等健康问题的爆发。
同时,全球变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会给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五、全球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全球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
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全球变化引发的生态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壤质量恶化、湿地减少、草原退化等方面。
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

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全球变化正在发生,其中环境演变是最重要的方面。
环境演变,就是环境因人类活动而发生的改变。
这种改变包括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土地利用变化,海洋生态系统变化等。
这些改变,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显著的影响,但是长期下来,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下面,我将结合科学家作出的研究,具体探讨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关系。
1、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是当今最受关注的环境变化之一。
地球的平均温度正在不断升高,这一现象受到了大部分科学家的广泛认同。
由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将会对全球生态系统、经济和人类健康产生广泛影响。
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变化,海平面也将继续上升,从而影响到全球大部分城市和社区。
2、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是地球生态系统持久稳定的关键之一。
当前,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科学家估计,每年约有二十万个物种消失。
物种灭绝的原因包括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3、土地利用变化人类的农业活动和城市化进程,正在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沙漠化和城市扩张等。
其中,城市化是当前最为明显的趋势之一。
城市化导致人口增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土地利用变化。
4、海洋生态系统变化海洋是地球环境中最为全面的部分之一。
它的生态系统支撑着入海电视频谷物链中最前端的浮游生物和最后端的浅海底层生物群落,是许多海洋动物的栖息地。
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海洋污染和捕鱼压力,加剧了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
而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影响,正逐渐变得越来越明显。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全球变化的其他方面,如可持续性、社会正义、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等,也都需要我们紧急关注,共同为我们的星球保护努力。
如果我们不理会目前地球所面临的全球变化和正在发生的环境演变,最终的结果将会是生态系统崩溃、人类健康疲惫不堪和全球稳定性的威胁。
全球环境变化论文

中山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全球环境变化题目名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学院:国际商学院专业班级:经济二班*名:***学号: ********评定教师签名:.日期:2010 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网站设计与管理》课程论文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学生:吴超贤(国际商学院经济二班,学号:10307046)摘要: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但这种气候的变化势必会将我们人类引向灭亡的道路,有人说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报复,人类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的破坏环境,例如将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这些都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灾难,虽然现在人类已经重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也在想各种方法去补救,但这会不会太晚了和人类所实施的方法是可以做到,可以有效呢?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化,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灾害,人类与气候,全球变暖一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气候的自然变化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及生物圈间交互作用的结果。
大气圈是整个气候系统的温度计,是气候变化的表征。
内在因素:大气成分、地形、植被、冰雪覆盖面的变动,大气与海海洋的交互作用,大气、生物圈、陆地之间的交互作用,甚至云量的多寡及分布,都造成大气环流的变动。
外在因素:太阳辐射量的改变、火山爆发、板块飘移、地形变动人类:人类的活动曾改变区域气候,也曾因为气候变动发生浩劫。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更大二全球气温的变化(一)变化趋势:上两幅图,图一是1860年到2000全球气温变化状况,其趋势是波动上升,平均升高了0.6~0.8℃,图二则表示为1950年到2000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是呈上升趋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2 森林破坏严重,尤其是热带雨林。
全球环境治理期末研究论文

全球环境治理期末研究论文在当今时代,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到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从海洋污染的日益严重,到土地沙漠化的不断扩张,每一个问题都牵动着人类的未来。
全球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
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先,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对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对环境的巨大压力。
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能源消耗、更多的废弃物产生以及更多的土地开发。
其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使得大量的化石燃料被消耗,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同时,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加剧了环境问题。
例如,过度的农业开发导致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短缺,过度的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际合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个国家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并遵守共同的环境规则和标准。
例如,《巴黎协定》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国际合作成果,它为各国设定了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经验借鉴,提高全球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然而,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在环境治理上的目标和能力不尽相同。
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而一些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已经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却在当前的环境治理中缺乏足够的担当。
其次,国际政治中的利益博弈也给全球环境治理带来了阻碍。
一些国家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拒绝履行环境承诺或者在环境谈判中设置障碍。
此外,全球环境治理机制还存在不完善之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行机制,使得一些环境规则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
为了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各国应当增强环境意识,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和民众采取环保行动。
其次,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特别是在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
全球变化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科学家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第12款,“荒漠化”的定义,探讨全球变化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分析了在全球变化下如果工业发展和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未来30一50。
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荒漠化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和对策。
荒漠化是近现代出现的环境问题之一,经历了一定的认识过程,其存在的危害性逐渐被人们意识到,我国对荒漠化机制的和防治措施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果。
我国荒漠化现象很严重,主要是人为因素的作用,所以针对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制止。
关键词:全球变化,荒漠化,危害,现状,防治对策。
引言荒漠化作为当前世界上重大的环境问题,正困扰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各类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在全新世以来我国主要沙地和沙漠景观动态变化与全球气候波动对应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我国荒漠化影响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了解土壤荒漠化的相关知识及中国荒漠化的一些情况已经是一种必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变化意识,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一、全球变化的基本概念当前,我们所讨论的全球变化,其核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化[1],即指工业化以由于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使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对于大气增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对未来大气中CO2的含量估计及大气增暖的趋势,还正在研究中。
但在各种可能的估计中,大多数人认为如果工业的发展和燃料使用的结构不变,到2030年(或2050年)大气中CO2及其它温室气体的含量将相当于工业化前CO2含量的倍,届时它将使大气的平均温度增高1.5-4.5[1]。
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则全球变化带给人类的灾难将是巨大的,特别是处于中纬度的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按已有的研究,在夏季,干旱出现频率可能增加[1]。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先生指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气候脆弱地区将经不起变化(当然对有些地区也可能有好的影响)。
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研究

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全球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而对于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各国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首先,全球变化指的是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在内的全球范围内的变化。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问题的最为突出的表征之一。
根据不同的报告和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变暖已经造成生态系统异常、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自然灾害频发、减缓经济增长等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气候变化的问题被全球科学家所关注和研究,以期能够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全球变化还包括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工业、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人口增长等活动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化过程的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严肃的科学研究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次,环境演变则包括全球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环境演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和气候学方面。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构成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已经成为理解地球环境演变的重要手段。
地质学家通过分析地层和化石等证据,了解生物的演化过程、古气候,从而推断地球环境的演变过程。
而气候学则是研究大气的气候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学科。
过去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已经持续升温,变化范围更加广泛,因此气候学家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趋势和解决方案。
上述的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研究中,科学家需要开展大量的应用领域研究工作。
比如在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领域,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们需要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低碳经济、碳捕集和碳储存技术等,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科学家需要着眼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研究,以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环境物种的多样性等问题,从而提出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和方案。
此外,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研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国际合作的不足。
摘要 全球变化是地球环境变化

摘要全球变化是地球环境变化(GIC)的一种简略而流行的说法,作为当今世界国际科学界非常瞩目的课题,它同另一个全球性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标紧密相连,因此,它的研究意义及其发展,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现实生存问题产生什么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在最近20多年全球变化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国际学术界特别关注人类活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干扰着全球环境,以及全球环境在发生变化后对人类的生存有多大影响,并将这种干扰和影响通称为“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直接的、间接的影响。
根据现有的研究情况,利用文字资料所做的研究工作,大多体现在揭示直接影响的方面;而利用地理地质证据的研究工作,大多体现在揭示间接影响方面。
考虑到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广泛性,在近代工业革命前,它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以废物排放为主,而是对地形地貌的多方面利用和人工改变。
因此,人类活动间接影响环境的表述可以改为:这与那些可改变水、大气和土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活动产生的作用有关,它们的内涵是以农牧生产特征为主。
随着肥料和机械的使用、工程形式的增多,直接、间接影响环境的人类因素作用都表现地越来越大。
“全球变化是一种新的地球观,它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所有部分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
下一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①①刘东生:《黄土与全球变化》,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编《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摘要》,2002年5月,第6-9页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编著:《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人类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已形成共识,针对已经、正在或将要发生的全球变化及其区域相应响应,地球系统的整体和各个部分难以恢复到原有状态。
那么全球和区域系统将达到什么样的平衡状态?在状态转变过程中人类将付出多大代价?人类将因此如何采取行动进行适应?对难以逆转的全球变化,迫使人类采取措施进行适应,利用其有利方面,减轻或抑制其不利的方面。
全球变化及其对地区环境的影响研究

全球变化及其对地区环境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全球变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地球的气候、海洋、生态、能源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对全球造成了重大影响,还对地区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全球变化对地区环境的影响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在全球变化的影响方面,气候变化是最为明显的。
气候变化通常指的是长期的气象要素发生的变化,例如温度、降水等等。
近年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导致许多生态系统、物种、甚至人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气候变化对地区环境的影响也十分复杂。
例如,在北极地区,温度上升加速了冰层的融化,导致海水水位上升和生态系统的损毁。
在热带地区,气温和湿度上升导致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了当地的农作物、水源等。
在离子层高处,温度和风向的变化使得紫外线更易穿透到地表,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了影响。
全球海洋变化除了气候变化,海洋也受到了全球变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海洋中的温度和酸化度也随之增加,这对海洋的生态系统和物种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例如,热带地区的珊瑚礁由于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珊瑚褪色,海洋生物的数量也减少了。
在北极地区,海豹、海狮等的数量减少,因为冰层在减少,它们的生存条件也变得更加恶劣。
此外,全球变化也对海洋的生产力造成了影响。
据估算,全球变化导致的海洋酸化度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小型生物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生产力。
全球生态系统变化全球变化中的气候变化和海洋变化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除此之外,全球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和动物的分布、数量和生态平衡。
全球变化导致陆地上的植被变化,物种的迁移和灭绝以及森林病虫害等生态问题的爆发。
在某些情况下,全球变化甚至可以引起自然灾害。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层融化,降水增多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自然灾害,例如洪水、泥石流等等。
这些灾害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会导致经济和人类生活的严重影响。
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201304)

WWF Fresh Water and Marine Programme, June 14, 2002
人口问题、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和沙 化、水资源短缺与污染、能源危机、矿产资源开发、大 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污染、PTS污染等。
WWF Fresh Water and Marine Programme, June 14, 2002
本课程教学内容
第五章 全球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重大关系
参考书目
• Frances Harris.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England: Wiley, 2004 • 朱诚等编著《全球变化科学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高庆华等编著《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气象出版社,2003 • 于贵瑞主编《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气象出版
人口增长
大气污染
全球变暖
背景
固体废物 污染
生物多样 性减少
森林 锐减
全球 环境问题
臭氧层 减少
土地 退化
沙化
海洋 环境
水资源 短缺
污染
恶化
WWF Fresh Water and Marine Programme, June 14, 2002
研究进展
1986年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第21届大会决定 开展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版社,2008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论文

论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姓名:专业:年级:学号:【摘要】全球性问题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环境问题已成为现实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然而,地球资源和环境正面临严重威胁,不堪重负的地球母亲在呻吟和呼救!人类必须学会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地球村的村民们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环境问题关乎着人类生存,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应共同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全球化环境问题应对措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当人类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明达到空前水平,物质财富高速积累时,人类生存共有的家——环境,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
青山绿水不在依旧,蓝天白云已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环境面临着能否为人类继续提供一切人类生存所需物质的极大危机,人类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清楚地认识环境问题,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及挽救措施,共同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一、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那些关系到全球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并且只有通过全球各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决的重大问题,例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资源、能源问题,粮食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问题,战争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因而,它们不可能指望仅靠某个民族单独努力而得到解决。
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改造利用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文明。
与此同时,也使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急剧恶化,导致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1、环境污染,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向自然界大量排放的“三废”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严重污染,危及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跨越国界、区界的酸雨,对生物和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性影响。
2、能源危机。
世界对能源消费的急剧增加,使能源过快耗竭。
据能源专家预测,地球上的蕴藏的煤炭将在200 年后开采完毕,石油在今后30 -40 年内告罄,天然气也只维持60 年左右。
地球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

地球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是它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人类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现象也呈现出越来越频繁和严峻的趋势。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地球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地球的环境演变一直是一个长时间尺度的过程。
从地球形成的时期开始,地球的环境就在不断变化,如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也是地球环境演变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全球变化现象十分复杂,既包括自然环境变化也包括人为因素的影响。
这些变化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从气候变化到空气污染,从海洋污染到资源枯竭,都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在地球环境演变中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气候也在不断变化。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
一般来说,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作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在中国,全球变暖的趋势正在明显地加剧,这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气候事件也会更加频繁和剧烈。
与气候变化相伴随的是海洋污染。
海洋是地球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过度开发,海洋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的确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呈爆发式增长,但与此同时,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成为海洋环境质量支撑不下去的最大因素。
除此之外,空气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也让我们深感压力。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不仅会导致肺部疾病,也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资源枯竭,特别是水资源短缺,也是当前全球变化中的严峻问题之一。
人类争取的是持续发展,但是资源的有限性必然会影响到这种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资源,让资源的利用尽量做到充分和优化。
了解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行动中,关注全球变化,保护环境资源。
全球变化和环境保护

全球变化和环境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深,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大。
过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给地球的生态系统带来了重大冲击,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失衡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因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发展的重要议题和人类共同的责任。
全球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温室气体排放和生态环境的消耗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
许多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直接结果,它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和灾害的增加。
因此,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关键。
然而,只靠减少碳排放是不够的。
环境保护需要全球性的敬畏、协作和快速行动。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需要为了地球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同时,企业和个人也应该意识到他们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并积极采取减少碳排放等环保举措。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极端气候事件的加剧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些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净化和污染,不仅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也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例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些疾病的增加,还可能给饮食生态系统带来食品短缺的威胁。
因此,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环境保护已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技术可以开发更有效和更环保的方法来产生能源,减少有害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减少资源的消耗。
例如,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可以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国政府应该制定鼓励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以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总之,全球变化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议题和人类责任。
虽然实现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并以持久的努力来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
生态环境与全球变化的研究与实践

生态环境与全球变化的研究与实践一、背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变化也日趋加速。
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对生态环境和全球变化研究及实践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二、生态环境研究与实践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有科学的研究和实践的支持,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定量化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定量化是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为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科学基础。
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定量化需要多种科学手段的支持,如遥感技术、数字地球模型、信息技术等。
通过这些手段的应用,可以准确地测量和分析生态系统的各项参数和特征,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的主要体现之一,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会造成影响。
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有助于适应气候变化,达到对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3. 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一系列的环境管理和政策措施的支持,包括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等。
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有加载良好的政策和措施,如一个国家的环境标准、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法规和标准。
这些措施和政策的制定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科学的支持。
三、全球变化研究与实践全球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某种现象。
了解其变化特征和规律,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全球变化的观测和监测全球变化的观测和监测是了解全球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关键,也是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如人造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等,为全球变化的观测和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2. 全球变化模型和预测全球变化模型和预测是了解全球变化的趋势,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的有效手段。
全球变化模型需要建立在对地球系统各种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全球变化应对与管理全球变化的应对与管理需要以人为本,综合运用各种环境科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制定全面、系统的应对策略,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谈全球变化与地质环境

谈全球变化与地质环境【内容摘要】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世界人口到剧增和经济到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大,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地球物质和能量循环严重失调,地球系统结构发生畸变,产生了一系列到全球性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森林破坏、资源衰竭、生物物种锐减、空气和水严重污染、酸沉降、有毒有害物品扩散、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等。
【关键词】全球化沙漠化森林破坏资源衰竭空气和水污染温室效应【引言】地球的表生环境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任何一种因素到变化都会打破系统的平衡,驱使整个系统发生有规律到调整,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世界人口到剧增和经济到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大,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地球物质和能量循环严重失调,地球系统结构发生畸变,产生了一系列到全球性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森林破坏、资源衰竭、生物物种锐减、空气和水严重污染、酸沉降、有毒有害物品扩散、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等。
当代全球变化到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强度和广度再地球系统中到迅速扩大及其地球各圈层正常秩序的严重干扰。
一沙漠化沙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过度耕种、过分放牧和狂砍滥伐森林,使土地变得贫瘠、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沙漠化对人类的威胁。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使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沙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
据联合国资料,目前全球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我国也是世界上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
据有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沙尘暴20世纪50年代为5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l4次,进入21世纪又有所增加,仅我国西北地区,2000年就有15次,2001年发生1 8次,2002年发生1 2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2012学年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课程论文任课老师周培疆年级:11级学号:XXXXXXXXXX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姓名:XXX 系主任签名课程论文总题目:全球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浅谈当下全球环境危机与应对摘要: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愈来愈多,愈来愈尖锐的环境问题正日渐凸显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众所周知现在有十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分别是:大气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减少、土地退化沙化、水资源短缺、海洋环境恶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化减少、固体废物污染以及人口增长。
这些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计后果地疯狂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而现在这些环境问题都成为了阻碍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所以,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应对与处理环境危机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课题。
关键字:环境;全球环境变化;环境危机;应对一、从一些数据开始2008年春节,中国南部遭受大范围冰雪灾害,预计受灾损失达到1500亿元。
2008年5月,发生汶川大地震。
2008年6月,南方暴雨连天,洪涝成灾。
2009年2月,河南大旱,号称50年一遇。
2009年8月,台湾风灾。
2010年3月,西南旱灾,3月36日,曾经雄伟的贵州黄果树瀑布断流。
2010年夏季,南方再次水灾成患。
2010年8月,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
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旱灾,洪湖发生70年一遇的大旱。
丹江口水库库岸因干旱而出现龟裂,创下历史最低水位。
2011年6月,江西发生水灾。
2012年2月,云南昆明大旱,水库干涸见底,经济损失100亿左右。
……为什么在这么短短几年之间,会发生如此之多的环境灾害?为什么原来那些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天灾现在正渐渐变成五十年一遇,甚至十年、几年一遇?人类与环境问题的矛盾已经尖锐到了什么地步?我们的明天,该何去何从?这些沉重的问题,就如达摩克斯的利剑悬挂在人类的头上,随时有可能斩下来,给我们致命的打击。
犹记得很久之前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一句话,说:我们的地球不是从我们的父辈那里继承过来的,而是从我们子孙那里借过来的。
这句发人深省的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是反观当下的环境现状,各种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层出不穷,不要说把这个从子孙那里借过来的地球保护好了,我们现在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如果我们再不严肃地对待全球环境危机这个课题,或许有一天2012将不再只在电影银幕上上演了。
我的家乡是内蒙古,一提起内蒙古所有人脑中都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蓝天、白云,剽悍的马儿在绿色的大草原上尽情的驰骋,耳边传来牧民高亢的呼麦……的确,这是几十年前的内蒙古,但现在我的家乡正受到环境恶化的蹂躏,正慢慢失去她往日美丽的容颜。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工业污染日益严重,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使草原面积越来越小,沙尘暴四起。
从内蒙古的环境问题我们也可以窥视出全国乃至世界环境状况的严峻形势。
二、浅析当下全球环境危机(1)全球变暖气候学的纪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的平均地面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总体上,本世纪80年代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上个世纪下半叶升高了约0.6°C。
这种趋势很可能继续下去,除非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坐落在维也纳附近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于1991年所作的预测表明,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C之间,到21世纪末,则在12~15°C之间。
这些预测还是初步的,因为其中没有考虑海洋热力学效应引起的时间滞后效应。
比较合理的预测是,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上升0.5~2.5°C,到2050年,将上升3.6~4.5°C。
初步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会引起温度带的北移,进而导致大气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降水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一般地,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多,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量将会减少。
对于大多数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是有利的。
而对于降水减少的地区,如北美洲中部、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则会因为夏季雨量的减少变得更加干旱,水源更加紧张。
据估算,在综合考虑海水热胀、由于极地降水增加导致南极冰帽增大、北极和高山冰雪融化等因素的前提下,当全球气温升高1.5~4.5°C时,海平面将可能上升20~165厘米。
海平面的上升无疑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目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海平面上升还会导致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其他后果。
(2)臭氧层减少10多年来,经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
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
现在居住在距南极洲较近的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已尝到苦头,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
据说那里的兔子眼睛全瞎,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耳朵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鲜鱼也都是盲鱼。
推而广之,若臭氧层全部遭到破坏,太阳紫外线就会杀死所有陆地生命,人类也遭到“灭顶之灾”,地球将会成为无任何生命的不毛之地。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够阻挡辐射到地球的大部分紫外线,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到达地球表面,这就保证了地球表面动植物的正常生长,才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地球。
如果没有了臭氧层,我们如何在这颗直接暴露在强烈紫外线辐射的星球上生存下去?可见,臭氧层空洞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了。
(3)大气污染当前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燃煤所产生的废气还有汽车尾气。
煤是我们现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矿物燃料,但是在利用它的同时,煤燃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在日益凸显,酸雨等灾害性的天气越来越频繁。
而家庭轿车现在是人们用的越来越普遍的一种出行工具,它不仅能节省人们的出行时间,而且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但是它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
先撇开对环境的恶劣影响不谈,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容忽视的。
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的鼻、咽、喉、主支气管还有肺部各级支气管都会造成直接损害。
而且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的大气污染环境里也会对身体造成各种慢性损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心血管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变态反应、慢性化学中毒等等,此外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若是由于极端天气或是异常事故使得大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浓度急剧升高,使得周围人群吸入大量污染物,则会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严重时可直接致命。
除此之外大气污染还能引发其他许多次级环境问题,如大气中的硫的氧化物能引发硫酸烟雾及酸沉降物污染,氮的氧化物能引起光化学烟雾污染等等。
(4)生物多样性锐减自从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以来,今天的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比任何时候都快。
据报载,最严重的灭绝发生在热带森林。
根据最好的估计,地球上约有1000万种生物,而热带森林物种占这个数字的50%-90%。
现在每年被砍伐的热带森林为1700万公顷(这个面积约为瑞士国土的四倍),科学家们估计,按照这样的速度,在今后30年内,大约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面临灭绝。
这仅仅是保守的估计。
然而,热带森林并非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唯一的地区。
当代物种灭绝的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从未有这么多的物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面临生存危机。
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活动。
由于人口增长而带来的对生存空间和食物需求的增加,使地球上的许多地区大搞人造景观,诸如农田、人工草场、人工林和人工水产养殖地等已经取代了自然景观。
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侵占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这是目前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
三、环境危机的原因与应对究其根源,环境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其一,现代的人类社会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自然界挪动大量的物质。
而为了快速地发展我们的社会,这种挪动往往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的;其二,人类在用过从自然界所取得的物质以后,同样数量的废物,其中不乏人类的发明创造物,又返回生态系统。
这样对生态系统资源的无情掠夺加上废物的肆意排放,势必会打破脆弱的生态平衡,所以各种环境问题便显现出来了。
这就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如果再不采取积极的措施赶紧关上盒子,贪婪的人类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近年来,我们对后者给予了足够关注,并尽可能治理这些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人类从环境中挪动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他所实际利用的量,人类社会对资源的利用存在惊人的浪费,同时从来没有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角度优化过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为了治理环境污染,人类不得不动用更多的自然资源(包括能源)。
人类从自然界每取得或制得一份使用价值(商品或服务),生态环境中被挪动的物质的量一般是数十、数百份,这样继续下去势必导致全球范围的资源耗竭,人类应当及早寻找比较彻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做的第一步,就是改革目前的物质生产技术,设计用来替代现在人类所依赖的物品的新产品,即所谓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
最终,人类社会应当找到跟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给我们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为我们社会的顺利进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
实际上,通过改革我们目前的技术,包括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方式,也是能够大大减少人类生活对物质的消耗,从而减小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的。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在维持水平相当的生活和福利的同时,日本每人每年的物料消耗量只有美国或德国的一半。
可见,人类社会的技术圈内部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发掘这种潜力,大幅度削减对物质资源的依赖,是解决全球环境危机问题的根本途径。
联合国提倡的可持续产品设计和西方发达国家近年兴起的生态产品设计就是人类朝着这一方向迈进的开始。
这些新的思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的国家来说是很有借鉴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