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于都县80年代荒漠化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都县80年代荒漠化状况和治理现状调查
周瑜Y131257008 于都县地质状况: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在地质构造上地处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三级构造单元信丰—于都拗褶断束的北端,出露地层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地层的花岗岩、变质岩、紫色页岩、粉砂岩等在地貌上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于都县气候状况:于都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9.7℃,≧10℃的年积温为6183.2℃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7㎜,降水量多而集中,4—5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7%。境内河流属赣江水系,主要支流有贡水、梅江、濂江等。土壤类型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黄红壤(富铝土)则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地带。于都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次生林或人工林为主,其中,人工林多为杉木和马尾松在人为干扰较少的地带则分布有杉树、马尾松及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阔叶树木,森林覆盖率达56.4%。
80年代荒漠化状况:20世纪 80年代中期,水土流失是于都县头号生态环境问题,县内普遍分布的“癞痢山”、“剥皮岭”,“天晴一块铜,落雨一包脓”,曾是于都县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寻找一条快速高效的治理之路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于都县得到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开展了以户包责任山治理为主要形式的小流域治理,但
由于重工程建设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不明显,治理进展缓慢。到了90 年代,特别是 1993年,于都县被列为全国八片水土保持第二期重点治理县。开展国家水保重点治理二期工程后,水保治理才开始走上发展小流域经济、突出经济效益的大道。
1993年,于都县被列为全国八片水土保持第二期重点治理县。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真抓实干,组织展开了重点治理大会战,全县18条小流域相继开工,全面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从1998年开始,该县进入了水保重点治理的第二阶段,新开工12条小流域,并
突破治理难点,综台治理崩岗53座。1999年至2001年,该县又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县,3年国家投入水保项目资金543.9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37km2。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至8.8万hm2,比1990年减少2.2万hm2。全县新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0.21万hm2,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0年净增1 347元。于都县1999年、2000年获赣州市水土保持先进县称号,2000年获全省水保重点治理先进县称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水利建设“都湖杯”奖。罗坪小流域的里仁村,曾经深受水土流失带来的灾难之苦,一下暴雨,良田便被冲毁,干早不了几天,田里又晒得龟裂。人们称这里是“旱死蛤蟆、饿死跳蚤”的地方。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齐上阵,开挖水平竹节沟3.6万m,建起山塘水坝12座,新建蓄水池8座,修建谷坊500座,种草97hm2,减少水土流失面积400 hm2,植被覆盖率达到70%,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富裕村。
治理现状: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水保氛围
治理水土流失,必须提高全民水保国策意识。于都县加大水保宣传力度,确定每年的6月份为水保法宣传活动月,6月份的最后一周为水保法宣传周,6月29日为水保法宣传日,每年都要组织大型水保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宣传活动,组织送水保宣传戏下乡演出。10年来,该县共竖水保宣传碑牌308块,刷写永久性标语1600多条,印发宣传资料13.2万份,出动宣传车282台次,开展水保法规咨询和图片展270次。
2、开展崩岗治理,攻克治理难点
崩岗治理是水土流失治理中的难点。该县崩岗流失剧烈,治理难度大。他们采取查、挖、导、截、植、拦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第一,对全县崩岗数量、面积、危害程度等进行了全面实地勘查,并分析侵蚀成因,提出对策,制定了治理规划,分步治理。第二,在治理措蓝上采取在崩岗所处山坡开挖水平竹节沟,崩岗顶上开撇水沟,崩岗内因地制宜修建土谷坊建设经济果木林,崩岗口建拦沙坝。第三,鼓励农户承包进行崩岗治理,实行政策引导,治理资金倾斜,技术跟踪服务,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如孟口小流域河坪村村民潘永红和陈四丰等农户,在自家责任山崩岗口修筑拦沙挡土坝,在崩岗内修筑反坡梯田,崩岗顶面开挖水平条带,开发种植脐橙、落叶果,套种西瓜、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既控制了崩岗水土流失,恢复崩岗林草植被,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发展水保产业。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以“猪一沼一果”为主的生态农业开发是于都县发展水保产业的主要模式。该县在县内3条主要公路沿线建设“百里生态走廊”,达到户均1个沼气池,人均两头猪,人均0.067 hm2(1亩)果(菜)。结合水保“五个一”工程,即治理一条小流域,落实一批水保治理专业大户,开发一块基地,创办一个经济实体,富裕一方群众,重点在县城至盘古山钨矿的于盘线上建设“百里青梅走廊”。在治荒种果上,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以水土流失治理的要求高标准建果园。县水保部门扶持各个乡镇治荒种果树科技示范户1.8万户,建沼气池3.2万个,建设生态村30个,全县累计水保投资达1269万元,每年均有12万农民投入水土保持治理开发。
4、水保治理与旅游资源开发紧密结合
在罗田岩省级森林公园建设中,他们在水土流失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经济开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害设防、综合配套、连续治理,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和立地条件,草、花、藤、乔、灌、果齐上,使之成为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旅游胜地。黄岭小流域的三觉岩有古寺2座,建于清朝的“舍利塔”是县级保护文物,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该区域自从列入国家水保重点治理区后,县水保部门精心规划,及早动工,高标准、高质量在三觉岩寺周围16个山头开挖水平竹节沟3-8万m,种植百喜革3 000万株,金鸡
菊踯万株,黄桅子3万株,与外商共同合作新建水保生态杨梅果园20 hm2,推广种植黑炭杨梅、冬魁杨梅等新品种,使之成为一个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