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本文主要对就业再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就业再就业劳动力扶持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临朐是个农业大县,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长期存在;就业的结
构性矛盾突出;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矛盾相互交织,就业问题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解决和处理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是党委政府和我们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当前亟待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临朐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1、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初步确立。一是领导责任保障体系。建立了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并建立了定期办公会议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将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列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工作,实施年度就业再就业计划,定期考核。二是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了县、街道(镇)、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组织网络,明确了编制和经费。三是就业服务体系。近年来,全县相继投入100多万元,完善就业服务机构,包括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机构等基础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服务条件等得到明显改善,构建了劳动保障部门指导下的基层组织相互衔接的就业服务网络。
四是政策扶持体系。运用再就业优惠政策扶持杠杆,极大地调动了用人单位、个人及就业服务组织参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激励机制。五是资金保障体系。全县各级财政建立了再就业专项资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足额列入预算,保障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资金需要。六是劳动事务代理体系。按照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要求,接受个人委托,为失业下岗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及工伤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的费用,为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下岗人员免除了后顾之忧。2、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2003年以来,全县累计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5362人。为了惠及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基础上,将政策扶持范围由国有企业扩大到县(县)、区属以上集体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并在具体操作上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2010年以来,全县共为15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1000多万元;全县再就业培训机构免费培训15629人,发放补贴386.4万元;为全县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下岗职工二万余人发放社保卡,实现了社会保险覆盖全方位,信息共享网络化。
3、经济发展对就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再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县紧紧围绕就业目标,广开就业渠道,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大力实施有利于经济与就业双增长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双赢的战略目标。全县在狠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同时,非常注重强化“六个带动”,促进就业再就业,提出了职业介绍、社区服务、企业挖潜、主辅分离、政策扶持、自主创
业、灵活就业等六项措施,收到明显成效。二、当前就业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呈现的特点
目前,临朐县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下岗失业人员居多不下,新生劳动力不断增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凸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速度加快,加剧了城镇就业压力,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一是各项补贴政策操作性差。社保补贴、就业服务补贴、岗位补贴审核拨付手续过多,税费减免审批手续程序重复,部门间缺乏信任,衔接不够,审批次数过于频繁,增加基层工作量,延误了优待对象的享受时间。二是政策扶持范围小,不够公平。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和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反映,再就业政策缺乏公平性,覆盖面小,非公有制企业不能享受,大量就业困难群体被排斥在外。三是再就业资金使用面窄。再就业资金只限于扶持就业,在促进再就业工作方面支出限制过多。尤其是再就业服务组织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经费支出、奖励资金支出方面的限制,影响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四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承担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岗位开发等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的各级政府级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服务机构,有的地方设立了机构,但经费没有列入财政全供,影响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当前临朐县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呈现新的特点:由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重点工作向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工作的正常制度逐步转化;由重点援助下岗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向援助城镇所有就业困难群体普惠制转化;由城镇就业再就业重点工作向城乡就业一体化转
化;由普遍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考核向重点帮助有求助要求的就业困难群体转化。这些新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我们就业再就业工作必须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三、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再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加快促进就业立法工作,同时建立就业政策体系,研究解决大中专毕业生、新生劳动力、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由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用人单位的就业困难群体。进一步建立稳固的资金保障体系,设立就业再就业工作专项资金。在再就业政策审批具体操作上,向着方便快捷方向,进一步细化部门责任,强化部门协调,使其操作更具人性化,从根本上解决小额担保贷款、各项补贴发放难问题,确保再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2、进一步强化发展对扩大就业的带动作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认识,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体系,把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作为地方的重要工作。
3、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明确由各级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承担公共就业免费服务的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就业服务机构编制,列入财政全供。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人员和工作经费,要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各类服务机构作用,进一步强化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为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4、完善就业与失业登记制度,就业与救济工作紧密结合。建立科学规范的就业登记和失业预警制度,在强化部门协作基础上,完善就业与救济工作相互衔接机制,不断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管理与服务,逐步使隐性就业显性化,就业再就业工作效率最大化。
5、研究建立城乡就业一体化制度。在有条件的发达地区和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选择不同试点基础上,研究探索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建立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的新模式。逐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全国统一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新体制。
6、拓展就业领域,完善激励机制,搭建就业平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创造宽松的环境,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如减免税收、培训人员等,完善就业再就业长效激励机制,调动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与工商联密切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业务合作机制,借助工商联会员企业网络的就业资源优势,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共同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简介:鞠瑞刚,男,1975年12月生人,山东临朐人。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中心机关事业保险科科长、经济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