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绿色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绿色环保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绿色环保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环保措施,提升环境绩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绿色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绿色环保政策。
2. 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绿色环保管理中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采购、研发、人力资源等。
三、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1.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2.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计划。
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1. 推行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鼓励废物分类回收,实现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五、污染物排放管理1.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和规定。
2. 建立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六、环境事故应急与预防1. 制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和事后处理等。
2. 定期组织环境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员工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员工进行绿色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鼓励员工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和措施。
八、信息公开与沟通1.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企业环保绩效报告。
2. 与政府、社区和相关利益相关方保持良好的沟通,接受社会监督。
九、持续改进1. 定期对绿色环保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和更新,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2. 鼓励创新,采纳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十、奖惩机制1. 对在绿色环保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
2. 对违反环保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责任追究等。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企业绿色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企业应根据本制度的原则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国有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环保管理制度1. 概述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环保管理制度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环保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2. 重要性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其环保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保管理不仅符合国家政策,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对于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 目标国有企业的环保管理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遵守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合规经营;培养员工环保意识,推动全员参与环境保护;不断改进环境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内容国有企业的环保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环保政策:明确企业的环保宗旨和原则;环保目标:制定具体的环保目标和计划;环境影响评估:对企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环境管理组织:建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或部门;环境监测:定期对企业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废物处理和回收:建立合理的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制度;培训和宣传:定期开展员工环保培训和宣传活动;环保投入:合理配置环保经费,确保环保设施运行和维护。
5. 实施国有企业要落实环保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领导重视: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将环保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制度:制定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资金支持:保障环保资金投入,确保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部门合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形成环保管理的整体合力;规范操作:员工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确保环保工作的有效实施;定期检查:定期对环保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6. 结论国有企业环保管理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认识到环保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环保工作,推动企业向着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3篇)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是为了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通过实施各项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内容:1. 总则- 公司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 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环境标准和规范。
2. 环境责任- 公司设立环境保护部门,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和权力。
- 设置环境指标和目标,定期评估环境性能和改善计划。
3. 环境影响评价- 在新项目启动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国家标准。
4. 环境管理措施- 提倡资源节约和废物减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
- 建立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制度,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处理事故。
5. 环境培训和教育- 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 定期组织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能力。
6. 监测和报告-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公司处于环境保护重点区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
- 定期向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报告公司环境保护情况,并接受监督。
7. 环境合规和改善- 审查和更新环境政策和制度,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 配合环境监管部门检查,积极改进环境管理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以上只是一份可能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制度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并且需要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环境保护的新要求和挑战。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环境保护行为,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员工和公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将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强化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与监管,不断提升公司环境管理水平,确保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第三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绩效。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四篇)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环保,企业,制度,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认真执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方针,搞好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企业环境保护管理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控制和消除污染,促进本企业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第三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企业员工、领导都要认真、自觉学习、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正确看待和处理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倡车间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尽量消灭污染物,并认真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四条根据环境保护法,企业应设置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机构,企业环保技术人员全面负责本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测任务,改善企业环境状况,减少企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并协调企业与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
第五条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网,有企业领导和企业环保员组成,定期召开企业环保情况报告会和专题会议,负责贯彻会议决定,共同搞好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条企业环境保护机构应配备必须的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设置一名厂级领导来分管环境保护工作,并指定若干名专职环保技术员,协助领导工作。
环保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三章基本原则第七条企业环保工作由分管环保领导主管,搞好企业内的环保工作,并直接向企业负责人负责环保事项。
第八条环保人员要重视防治“三废”污染,保护环境。
要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日常生产中去,实行生产环保一齐抓。
第九条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到周边环境和每个职工的身体健康及企业生产发展,企业员工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工作制度,任何违反环保工作制度,造成事故者,必根据事故程度追究责任。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4篇)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我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原则;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评选先进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定制。
第二条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应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公司主要负责人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配备与开展工作相适应的环保管理人员,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运行状况。
第二章环境监测工作第四条每年根据公司下达的《环境监测计划》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监测时如有超标情况,要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不得私自减少监测次数或停止监测。
第五条每月____日上报前一个月的环境监测及排放记录。
第六条环保科除开展常规监测外,要承担对突发性的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
第七条外排污水和大气的监测外委进行。
第三章环境保护工作日常管理第八条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全天侯、全员的环保管理,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同时,必须有环保工作内容。
第九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
重点要作好“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工作。
第十条完善环保各项基础资料。
第十一条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施工作业的环境管理,承揽环保设施施工的单位,要持有上级或政府主管部门的施工许可证,在施工过程要防止产生污染,施工后要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对有植被损坏情况的,施工单位要采取恢复措施。
第十二条污染防治与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一)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回收或处理,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暂时不能利用而须转移给其它单位利用的三废,必须由公司安全环保处批准,严格执行逐级审批手续,防止污染转移造成污染事故;(二)开展节水减污活动,采取一水多用,循环使用,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三)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减少跑、冒、滴、漏现象。
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制度(3篇)

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产生和影响,企业应当建立环境污染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本文将围绕企业环境污染管理制度展开论述,重点包括制度的关键要素、有效执行的途径以及激励机制的设计等。
二、环境污染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1. 环境政策和目标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及相关法规,制定自身的环境政策和目标。
环境政策应当明确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承诺不断改善环境表现。
环境目标应当可量化,具体到各项指标和时间进度。
2. 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企业应当通过环境风险评估,全面了解自身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评估结果应当用于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并定期进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3. 环保措施和技术创新企业应当制定一系列环保措施,并配备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
企业应当鼓励员工提出环保创新建议,并及时采纳和推广。
4. 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企业应当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管理方法,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企业应当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制定能源消耗指标和计划,并定期进行能源消耗的监测和分析。
5. 环境目标的实施和监测企业应当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将环境目标下发到各个绩效评估层级。
监测应当包括定期的环境指标测量和对计划执行的跟踪。
6. 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建设和维护具有排污许可证的污染防治设施,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7.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政策、目标、措施、责任和监控等,并接受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和认证。
三、有效执行环境污染管理制度的途径1.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和宣传企业应当加强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2. 建立奖惩机制企业应当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对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
国有企业公司环保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有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国有企业,包括全资和控股企业。
第三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环保意识,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
第四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与环保相关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设备更新,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和环保技术水平。
第五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机构和环保管理体系,明确环保工作职责和权限,强化内部环保监督机制。
第六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与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和环保组织的沟通和协作,公开环保信息,接受环保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国有企业应当依法履行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接受环保评估和环境监测,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八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绿色生活意识,推动环保文化建设。
第九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环境事故应急处置,确保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环保责任追究,建立环保违法处罚和环保投诉受理机制,保障环保权益。
第二章环保管理第十一条国有企业应当设立环保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环保管理和环保工作。
第十二条环保部门应当制定企业环保政策和措施,建立环保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环保目标的完成。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报告和分析。
第十四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环保治理和处理,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十五条国有企业应当依法排放废水、废气等排放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第十六条国有企业应当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促进资源有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强度。
第十七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投入,保障环保设施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第十八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废物、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环境风险管理体系。
第十九条国有企业应当开展环保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
国企环保管理制度

国企环保管理制度# 国企环保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管理和操作活动。
### 第三条基本原则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 坚持污染者负责的原则。
3.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组织机构企业应成立环保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环保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 第五条职责1. 环保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环保政策和计划。
2. 环保部门负责日常环保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 各部门应配合环保部门,执行相关环保规定。
## 第三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六条污染预防1.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 第七条污染治理1. 对排放的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进行有效治理。
2. 定期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 第八条环境监测1.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2. 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 第四章环境风险管理### 第九条风险评估定期对企业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 第十条应急预案制定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和事后处理等。
## 第五章教育培训与信息公开### 第十一条环保教育1. 对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 第十二条信息公开1. 定期公开企业环保信息,包括污染物排放、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
2. 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 第六章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十三条监督检查1. 环保部门应定期对企业的环保工作进行检查。
2. 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4篇)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每个企业都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环保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
本文将以____字详细介绍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二、企业环保管理的基本要求企业环保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 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标准和规范;2. 关注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推行节能减排;3. 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资源;4. 培养和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5.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环保公益事业。
三、企业环保管理制度的内容及实施措施1. 环境政策(1)制定明确的环境政策,并通过内外联络,宣布并促使该政策为全体员工所理解和遵守;(2)环境政策应包含企业对环境的整体承诺和目标,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等;(3)持续改进环境绩效,并定期对环境政策进行评估和修订。
2. 环境管理组织(1)设立环境管理部门或环境管理团队,负责企业环境管理;(2)划定环保责任和权限,明确各级管理者的环境管理职责;(3)建立健全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环保工作有序进行;(4)设立环境管理评审制度,定期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评估,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环境影响评估(1)对企业的新建项目和改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项目的环境适应性;(2)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并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3)确保项目在合规的法律法规、环保标准和要求下进行。
4. 环境监测(1)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企业的主要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2)监测的指标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3)监测数据分析,做好环境数据的统计、报告和分析工作。
5. 废物管理(1)制定科学合理的废物管理制度,对废物的收集、储存、处理进行规范;(2)加强废物管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3)积极推行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国有企业公司环保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环保工作的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有企业的环保工作管理,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控制、污染治理、资源节约利用等各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国有企业应当将环保工作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第四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及行业标准的学习和宣传,认真履行环保义务,做到严格遵守国家的环保相关规定。
第五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环保责任制,明确环保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相应的环保考核机制,对环保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六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环保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培养,鼓励员工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环境。
第七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环保风险管理机制,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八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监测机制,加强对环境质量、生态系统、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环保问题。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九条国有企业在新建、改扩建或者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前,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或者生产。
第十条国有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评价报告的真实可靠。
第十一条国有企业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进行施工或者生产,保证项目不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
第十二条国有企业应当定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后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第三章排污控制第十三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污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管控体系,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第十四条国有企业应当设立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气净化设备等,对废物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五条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污水、废气、废渣等的监测与清洁工作,及时处理排放物,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3篇)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其下属各分支机构、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齐心合力,共同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第四条全体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本制度,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企业环境保护目标和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第二章环境管理体系第六条公司将建立一套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政策、环境组织、环境规划、环境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应急预案等。
第七条公司将定期组织环境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第八条公司将向员工提供环境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第三章环境保护措施第九条公司将制定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环境保护职责。
第十条公司将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十一条公司将实行清洁生产,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第十二条公司将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及时发布环境数据和信息。
第十三条公司将建立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环境应急演练,提高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第十四条公司将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章奖惩制度第十五条公司将建立环保考核制度,将环保工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第十六条公司将对环保工作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第十七条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分。
第五章环境监测与评估第十八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企业生产过程、排放物和废弃物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十九条公司将组织环境评估工作,对企业环境管理和环境性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条公司将公开环境监测结果和环境评估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国企集团环保管理制度

国企集团环保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国企集团内部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2. 本制度适用于国企集团及其下属所有单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研发、管理等相关部门。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环保政策,监督环保工作的执行。
2. 设立环保管理部,负责日常环保事务的管理、监督和协调。
3. 各部门负责人需指定环保专员,负责本部门的环保工作。
三、环保政策与规划1. 制定年度环保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
2. 定期进行环保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四、污染控制与减排1. 严格遵守国家排放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
五、环境监测与信息报告1.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排放物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2. 定期向环保管理委员会报告环境监测结果和环保工作进展。
六、环境事故应急管理1. 制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和事后处理等。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环保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培训。
2.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八、环保设施与设备管理1. 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 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九、环境信息公开与沟通1. 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公开企业的环境信息。
2. 建立与政府、公众和媒体的沟通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十、监督检查与考核1. 定期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将环保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需经环保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制度(4篇)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促进企业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是指通过对企业环境保护责任进行明确、细化和具体化,建立和实施企业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和制度,以确保企业依法合规、科学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动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法律法规合规原则: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始终保持企业合法经营。
(2)源头预防原则:企业应采取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境风险。
(3)责任追溯原则:明确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和从业人员的个人责任,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持续改进原则:企业应不断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水平,实现环境的持续改善。
三、主体责任1. 企业法定代表人负有最终责任,对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
2. 环境保护部门或环境保护负责人负责具体管理和组织实施企业环境保护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工作计划,并确保实施。
4. 从业人员应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四、主要制度和措施1. 环境风险评估制度: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对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2. 环境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政策、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程序,以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 环境保护设施和技术措施: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设施和技术措施,做好环境保护防控工作。
4.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企业应主动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
5. 环境培训和教育制度:企业应定期组织环境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环境保护责任制及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责任制及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及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环境保护责任制(一)企业领导的责任企业高层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保工作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过程中。
他们需要制定明确的环保目标和方针,为环保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同时,领导还应定期听取环保工作汇报,监督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对环保工作的成效负责。
(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环保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他们需要组织本部门员工贯彻执行企业的环保方针和政策,制定并落实本部门的环保工作计划和措施。
例如,生产部门要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购部门要优先选择环保型的原材料和设备;销售部门要向客户宣传企业的环保理念和产品的环保特性。
(三)员工的责任每一位员工都应树立环保意识,遵守企业的环保规章制度,在工作中积极采取环保行动。
比如,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正确操作和维护环保设备,及时报告环保事故和隐患等。
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为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统计制度。
对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产生、处理和排放进行全过程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同时,要积极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采取先进的治理技术和工艺,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三)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环保设施是保障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对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
建立环保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企业环保制度范本(3篇)

企业环保制度范本一、背景环境保护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并推行企业环保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企业环保制度的目的是推行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保护的环境保护理念,明确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政策,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三、制度内容1. 环保政策(1)本企业将积极履行法律、法规和环保政策,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尊重环境权益,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全员参与,形成共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2. 环保目标(1)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促进循环经济。
(2)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防治环境污染。
(3)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法规要求。
3. 环保组织(1)设立环保部门,负责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
(2)明确环保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配备足够的环保人员,提供必要的环境保护设备和工具。
4. 环境风险评估(1)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可能的环境风险。
(2)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环境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5. 废物管理(1)实施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废物,合理利用并减少废物的产生。
(2)建立废物管理台账,进行废物的记录和跟踪,确保废物处置合规。
6. 节能减排(1)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和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量。
(2)推行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7. 环境培训(1)组织环境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
(2)定期开展环境知识宣传,增强员工的环保责任感和行动力。
8. 监督与报告(1)建立环保监督体系,监测环境污染源和排放情况。
(2)建立环保报告制度,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公布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
四、执行与监督1. 企业高层要重视环保工作,确保环保制度的执行。
2. 环保部门要全面负责环境管理工作,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国家环保管理制度

国家环保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行为。
二、环境保护原则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2. 坚持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原则。
3. 坚持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国家设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2. 地方各级政府应设立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四、环境影响评价1. 所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
五、污染物排放管理1. 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2.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排放污染物,并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排放情况。
六、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1. 国家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定期监测和评估环境质量。
2. 环保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开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质量报告。
七、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理1. 企业应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2. 环保部门应建立环境应急响应机制,指导和协调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八、环境保护法律责任1. 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个人和单位,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2. 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污染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九、公众参与与监督1.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2. 环保部门应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对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有。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模板,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详细制定和调整。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三篇)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为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制定一套完善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企业环境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以指导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目的和范围1. 目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政策,以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控。
此外,通过落实环境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专业素质和社会形象。
2. 范围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企业的生产实践、资源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法规遵守等。
三、组织结构和职责1. 环保管理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环保管理部门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环境委员会企业应设立环境委员会,由公司高层领导担任主席,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
环境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企业的环境政策和目标,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环境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要问题。
3. 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他们应积极参与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四、环境管理制度的要求1. 环境政策企业应制定一套明确的环境政策,并将其组织、实施和维持在整个企业的日常运营中。
环境政策应包括企业的环境保护目标、原则和承诺,并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措施。
2. 环境影响评价企业在开展新项目或对现有工艺进行改造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评估项目对环境带来的潜在影响。
评价结果应明确影响的性质、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控制措施和整改建议。
3. 环境监测企业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结果应报告给相关部门和政府监管机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治理。
企业环保管理规章制度(5篇)

企业环保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1、公司在生产发展中坚持贯彻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保护资源与控制损害相结合、统筹规划、专项治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2、公司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依靠科技进步治理生产废水、以及生产废水闭路循环、生产废渣综合利用、烟尘治理、防治环境污染、发展洁净生产。
3、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保处对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
4、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享有在清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权力,也有保护环境和国家资源的义务。
二、环境管理1、公司环境保护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及上级环保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解决公司环保工作的重大问题,审查、确定公司环保规划和目标并提出相应要求,领导和协调全公司的环保工作,建立定期例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
公司环境保护处是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发挥管理职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环保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公司的环保规划和目标及全年工作计划;负责全公司环保监督和管理工作,组织技术培训和推广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并及时上报有关环保报表。
2、各单位要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行政正职对本单位环保工作负总则,负责制定环保工作年度计划、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污染事故的处理。
3、各单位要制定本单位污染源治理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经公司审查后列入年计划,并要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治理一项、验收一项、运行一项。
4、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有害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得超过规定标准排放。
5、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加强污水治理,减少污水排放量;坚持做好生产废水闭路循环和生产废水综合处理工作。
6、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控制噪声污染。
7、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健全管理制度:(1)环保设施必须与生产主体设备同时运转、同时维护保养。
(2)环保设施由专人管理,按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运行记录。
企业环保专职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环保工作,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 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三、职责与权限1. 负责企业环保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2. 制定企业环保工作计划,组织实施;3. 负责企业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4. 负责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统计和报告;5. 负责企业环保培训和教育;6. 负责企业环保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报告;7. 负责企业环保档案的管理;8. 协助企业领导制定环保工作方针、政策;9. 负责企业内部环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10. 负责与政府环保部门、社会公众的沟通和协调。
四、任职条件1. 具有环境保护及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2. 具有环保工作实践经验,熟悉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4.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工作流程1. 制定企业环保工作计划,经企业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2. 组织开展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3. 定期对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4. 组织开展企业环保培训和教育;5. 对企业环保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报告;6. 做好企业环保档案的管理工作;7. 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企业环保工作情况。
六、考核与奖惩1. 对环保专职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成效等;2. 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环保专职人员给予奖励;3. 对工作不力、违反环保规定的环保专职人员给予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企业环保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环保管理制度1总则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国家颁布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
1.2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英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针,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组织实施公司的环境保护笛理工作。
2管理要求2.1公司下水道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单独排放,特殊工业废水须特殊处理后方可进入下水道,与生活污水一并汇入综合污水处理站,由专人处理达标后方可安全排放,或经过深度处理制成中水回用于生产。
2.2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必须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工作,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能利用的,应积极采取描施.搞好综合治理,严格按照标准组织排放,防止污染。
2.3必须按照设备完好标准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包括三废治理设施),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或减轻“三废"污染。
2.4凡有“三废"排放的分厂(分公司)、部门,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方针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描施,防止在生产建设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有害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热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5认貞贯彻“三同时"方针,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讣,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提前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2.6公司归属的生产界区范用,应当统一规划种植树木和花草.并加强绿化管理,净化辖区空气;对非生产区的空地亦应规划绿化•落实管理及保护措施。
3组织领导体制和应尽职责3」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公司确世一洛副总经理主管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并成立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
日常工作由工程部门归口管理,苴主要职责是:行使公司环保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检査和考核管理职能,日常一切工作须对公司负责,并由职工代表大会予以监督。
3.2各部门都应有一位副职领导分管环保工作,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
同时将其列入本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
3.3公司领导层应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列入经营决策范畴。
公司在转机建制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工作。
4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守则4」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及酸类物质的分厂(分公司)、部门,在排放废气和废水前,应经过净化或中和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才许排放。
4.2使用乳化液及各种磨削冷却液清洗废液等含汕废水的部门,必须分别执行公司的有关规章法则,严格按照规崔与程序组织处理。
4.3对锅炉、喷砂、电解、电镀、校泵、有色金属熔化及其浇注、砂轮磨削、铸件切削等产生的烟尘、粉尘、油雾等有害气体,相关责任部门都应采取枳极措施,加以治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4.4工业废渣(铁屑、砂轮屑、煤渣、电解泥等)和生活废渣(生活垃圾、食物剩渣、医疗污物等)应按指定地点倒入:建筑修理的特种垃圾,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消S不准乱堆乱倒。
有关部门应崔期组织淸理,并搞好回收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4.5各部门拆除的废旧设备、电器线路、容器和皆逍等物品,以及产品零件洗涤设备枳存的废汕、废水,都应搞好回收,变害为利。
严禁乱丢乱抛或倒入下水道•影响环境及污染河水。
4.6对有毒化学物品必须严格登记和管理:对剧毒物品应当严加密封保管,防止在储存和运输使用过程中散漏:对放射性物质、电磁波幅射等,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世,严加防护与省^理。
5环境保护分工5.1工程部门5・1・1宜传和贾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及各项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领导重视,上下共遵5・1・2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污染物的限量,参与编制公司“三废”治理、环境保护年度计划、长远规划,并组织实施,完成环保部门每年下达的污染物削减量指标,世期总结上报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各类统il报表。
5」・3坚决执行“三冋时”制度,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验收等手续。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新老污染一并解决,“三废"治理项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
技术改造后的排污总量削减指标及排放浓度,要 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标准和要求。
5・1・4建筑、修理工程项目一开始就必须做到有il •划、有安排,材料不乱堆乱放,以免影响环境・妨碍交通,工程结朿应严格做到垃圾归堆,场地清洁。
5・1・5协助徉分厂(分公司)、部门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推行清洁生产,大搞综合利用, 组织经验交流,做好对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等的监测及处理工作。
5・1・6根据公司工业用水量大的实况,节能部门应积极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对水的综合利用,提 倡一水多用、中水回用、合理用水、减少用水、压缩废水排放量等技术方案,并组织可行性论证, 列入改造计划。
5丄7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的检査、管理(包括治理“三废"的装置和设备),提高完好 率,降低泄漏率,减少跑、冒、滴、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5」・8 “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应列为评选先进部门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三废"治 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应报请公司主管领导批准,给予适当奖励。
5・1・9凡是发生下列情况,工程部门有权监督检査或予制止。
情节严重的,应报请公司主管领 导核准,给予通报批评,或予行政处罚、经济罚款,或者两者并处。
5・1・9・1 “三废”治理设施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没有达到“三同时”要求而擅自投产的: 的: 5・1・9・2 有成熟的工艺条件而不积极治理“三废”.任其污染环境,经决泄限期治理仍不执行 5・1・9・3 有“三废”处理设施而弃置不用,或不按工艺要求有效治理,经提出整改意见仍不改 进的: 5・1・9・4 因“三废”污染引起人员中毒、污染大气和水源造成群众投诉、指出后仍无治理描施 的。
5.2公司企管部门 521强化环境管理,以管促治,把环境笛理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逍,有力地促进公司生产 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根据生产规模.设置与环保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业务机构和监测机构,做好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
522根据排污许可证规窪的排放污染物削减量指标.确定公司在预圧计划期内与生产经营活 动相适应的环境保护计划目标.制定环境保护指标体系、环境经济效益控制指标。
523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使公司环境保护目标及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分公司)、班组及工作岗位,并严格考核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53生产、技术管理部门531把环境保护纳入公司生产皆理体系,做到环保指标与生产指标同时讣划、同时布置、同 时检査、同时考核,建立多层次的勾经济利益挂钩的环保岗位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 奖优罚劣。
532掌握公司的“三废”排放情况,对处理“三废"设施运转情况发生的问题,应如同组织 生产一样,同样调度,同时指挥,及时予以解决。
533对任意排放“三废"的情况,应及时通知环保主管部门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534工艺部门在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改造老工艺时.必须同时研究和落实环境保护描 施・并予严格审核,将“三废"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5.4产品开发部门541把好新产品开发设计关,采用合理的产品结构,发展对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新产品, 搞好新工艺的研制,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使貝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5.5后勤部门57.3对新建、扩建、改建及大型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前须按“三同时"的规定认真验收,没5.5.1 负责公司绿化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5.5.2 负责公司粪便、污泥、垃圾管理,污物必须及时淸运,防止粪水外溢或直接流入下水道。
5・5・3 对生产、生活垃圾应加强笛理,定点堆放,及时清除,保持公司辖区整洁,环境卫生。
5・5・4 搞好食堂、浴室等后勤场所的卫生工作,防止食物污染、交叉感染,保障员工的身体健5.5.5 抓好工业卫生工作,定期对分厂(分公司)、部门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噪 音、电磁场放射性等有讣划地进行监测工作。
如发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异常情态,应将测定的 数据报送生产安全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以便立即采取描施。
5.5.6对从事特姝工种(岗位)的工人、技术人员进行世期体检,防止职业病发生,对已患职业 病人员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
5.7分厂(分公司〉、部门5・7・1根据《环保法》关于“谁污染谁治理"的规迟精神,对“三废"治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研究,组织筹划, 积极治理。
对所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污汕,应按指泄地点倾倒和堆放, 不许任意乱倒乱堆。
57.2属于本分厂 (分公司)、部门确实无力治理的污染项目,应积极主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 研究和提出治理方案, 按序报请上级领导批准,安排实施。
有防止污染措施或有措施尚未完工的,应拒绝验收,不准投入生产。
5・7・4对本分厂(分公司〉、部门治理“三废”的装置和设备,应当用好、管好、保养好,未经工程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停用,更不准改作他用或拆除。
5.8防治污染设施使用部门5.&1拥有防治污染设施的部门,必须保证该设施与产生污染物的生产设施同步运行,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到位、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处理“三废”,使其达到要求后方可排放。
同时做好水处理操作记录、水质分析记录、交接班记录。
5.8.2防治污染设施平时要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不得擅自停止运行、闲置或拆除。
确需暂停运行、拆除、闲1[或更新改造的,必须向工程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采取的相应描施等,经审核同意后方进行。
583建立监测报告制度,可以自行监测也可委托监测分析,并按规;^向环保主管部门填报设施运行情况和监测数据表•5・84防治污染设施因事故而停止运行的责任部门,应立即以有效措施排除故障,停止排放污染物,并及时向公司环保部门及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査处理。
6违反规则与污染»故处理6」发生一般轻微污染事故,分厂应及时査明原因,立即妥善处理,并在事故发生二小时内报告生产皆理部门和工程部门备案。
6.2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管理不严、操作不当、违反规;4^等引起有害物质或气体的大虽排放.酿成严重污染事故时,部门应立即报告生产管理部门和工程部门,便于及时组织善后处理。
事后必须发动群众讨论,查明原因,明确事故责任者,并填写事故报告送生产管理部门和工程部门0最终由工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丸,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6.3因污染事故危害环境及损坏绿化时,事故责任部门应如实提供情况,主动配合工程部门、后勤部门共同研究,做好道歉、赔偿处理工作,不得推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