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分化点,大家通过学习来突破它。

【学习重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学习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学习易错点】离子反应条件的识记。

第二学时【基础知识】一、离子反应的概念:叫做离子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离子方程式: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写出正确的,并配平。

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拆或改:把写成离子形式,把、难电离的、以及单质、金属氧化物等物质仍用分子式表示。

应记住哪些类物质不能拆!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拆写为:(3)删:删除反应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用简短的“ 、、、”四个字来描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练习】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NaOH溶液和H2SO4溶液:(2)NaCl溶液和AgNO3溶液:(3)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4)Fe与CuSO4溶液反应:(5)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6)Fe与HCl溶液的反应:(7)Na2CO3溶液与HCl溶液的反应:(8)CaO溶于水得到澄清石灰水:3、中和反应的实质:(1)在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中,H+与OH-结合生成H2O,而Na+与Cl-没有参加反应;所以说反应的实质为:。

结论:酸与碱发生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或,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4、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的离子反应。

5、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改写错误;配平错误。

新2024秋季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新2024秋季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生能够识别并区分不同类别的物质(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理解其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认识到这种转化是自然界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培养学生基于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推理判断物质类别及转化关系的能力,初步构建物质分类及转化的认知模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其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及转化规律。

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物质分类及转化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树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标准及其类别(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

•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其实例。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区分复杂物质的类别,如酸、碱、盐等化合物的分类。

•掌握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含物质分类及转化示意图)•实验器材:常见物质的样品(如水、空气、铁、二氧化碳等)、试管、烧杯等•教材、教辅资料及网络学习资源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讲解物质的分类标准及类别。

•实验演示法:通过展示物质的性质实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质转化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归纳物质分类及转化的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几种常见物质(如水、空气、铁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提出问题: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它们之间能否发生转化?如何转化?2. 新课教学•物质分类:•讲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通过实例区分。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案1.1物质分类 ................................................................................................................... - 1 -1.2物质的转化 ............................................................................................................... - 7 -2离子反应 .................................................................................................................... - 13 -3.1氧化还原反应 ......................................................................................................... - 17 -3.2氧化剂、还原剂...................................................................................................... - 21 -1.1物质分类【教学目标】1.从基本的物质分类出发,认识分类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学习化学的分类观。

2.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3.了解胶体和溶液、浊液的区别。

4.认识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教学重难点】1.知道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快递企业对数以万计的物品要分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重点聚焦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4.分散系胶体二、知识网络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2)离子反应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

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

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1.2物质的转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1.2物质的转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以及如何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并能正确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讲解物质转化的定义,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详细介绍物质转化的类型和特点,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转化的实际应用。
3. 物质转化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转化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物质转化案例进行分析,如水的电解、铁的生锈等。
-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 电子白板
4. 信息化资源:
- 电子教案
- 互动式教学软件
- 化学学习APP(不含在线链接)
5. 教学手段:
- 讲授法
- 案例分析法
- 实验演示法
- 小组讨论法
- 课后作业与练习
- 互动问答与反馈
- 自主学习与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物质转化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2.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四、案例分析(10分钟)
1. 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物质转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物质转化概念的理解。
2. 强调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在板书两侧添加与课程相关的化学家名言或趣味化学小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教学课件可修改全文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教学课件可修改全文
半透膜
均一, 透明 稳定
能透过
能透过
不均一,不透明 均一,有的透明
不稳定
较稳定
不能透过 不能透过
能透过
不能透过 不能透过 不能透过
1.溶液、浊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 而不是它们的性质。
2.丁达尔效应是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
学考评价 1.关于纯净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纯净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矿泉水是纯净物 D.纯净物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答案:(3)
[核心能力]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析
分散系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举例
NaCl 溶液
泥水
牛奶
分散质粒 子组成
离子
巨大数目的 分子集合体
分散质粒 子直径 <1 nm
>100 nm
胶体 Fe(OH)3 胶体 众多分子的集 合,单个大分子
1~100 nm 之间
外观特点
稳定性 能否透过
滤纸 能否透过
①碱 ②含氧酸盐 ③钠盐 ④碳酸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纯碱若采用交叉分类法分别属于含氧酸盐、钠盐、碳酸 盐。
答案:D
3.根据某种共性,可将 CO2、SO2 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 中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CaCO3 B.P2O5 C.CuO D.KMnO4
【解析】
(1)图中是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属于 树状分类法。
(2)题干中的六种元素可以形成 H2SO4、HNO3、H2S 等酸;可 以形成 KOH、Ca(OH)2、NH3·H2O 等碱;可以形成 Ca(NO3)2、KNO3、 K2SO4、CaSO4、NH4NO3 等盐;可以形成的氧化物有 H2O、SO2、 NO、NO2、K2O、CaO 等。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反 應 化 特徵:反應前後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中 是 還 基 本 氧化劑-有氧化性-得電子-化合價降低-發生
否 有 原 概 念 還原反應-還原產物
電 子 反 相 互 還原劑-有還原性-失電子-化合價升高-發生
化 轉移 應 關係 氧化反應-氧化產物

非氧化還原反應
反 根據
定義: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複分解反應、有
總值。有關電子守恆的規律有如下應用:○1 求某一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原
子數之比,或氧化劑與還原劑分子數之比及氧化產物瑟還原產物分子數之比。○2
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計算
[板書]1、守恆律:化合價有升必有降,電子有得必有失,對於一個完整的氧
化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高總數==降低總數==失電子總數==得電子總數
應 反應
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中是
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
否 有 離 離 式子
離 子 子 子 書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參加
反 方 寫 拆:把易溶於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應 程 方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式 法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1、守恆律:

化合價有升必有降,電子有得必有失,對於一個完整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合

價升高總數==降低總數==失電子總數= 元素處於最高價,只有氧化性;元素處於最低價,只有還原性,元素處
於中間價,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2) 同種元素不同價態之間發生反應,元素化合價只靠近不交叉,相鄰價態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課題: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專題復習
授課班級
課時

高中化学 2.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2.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案教学目的1:1. 巩固学习化学实验中知识,强化训练。

2. 重点学习混合物的几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及离子的检验方法。

3. 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1.5课时知识体系 1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A)⑴ 物质分类的方法①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①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②有一定的熔、沸点③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无固定组成和结构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⑵ 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①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化合反应 C+O2 CO2A+B==AB分解反应 CaCO3 CaO+CO2↑AB==A+B置换反应 C+CuO Cu+CO↑A+BC==AC+B复分解反应AgNO3+NaCl==AgCl↓+NaNO3A B+CD==AD+CB② 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 ——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2. ⑴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⑵ 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⑶ 分类:⑷ 胶体①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 ~ 100nm 之间。

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l 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胶体。

可见,同种分散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

② 胶体的性质现象定义解释应用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区别溶液和胶体布朗运动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叫做布朗运动水分子从各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分离蛋白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聚沉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制豆腐、果冻等③ 胶体的分类类型分散剂状态实例固溶胶固态有色玻璃、烟水晶液溶胶液态淀粉溶液、Fe(OH)3胶体气溶胶气态烟、云、雾④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所以胶体粒子带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课程标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省教学要求: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3、认同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复习初中所学基本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物质的组成与物质性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过程与方法1、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且经过师生间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成功地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过程:【引入】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自主学习】学习课本P24第一、二段,阐述上述原因【小结】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感兴趣的事和物,我们不断的研究着,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物质,我们就必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主备人:李凤时间:2009年9月25日课程标准: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省教学要求:1、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2、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溶液、浊液等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分类法了解分散系概念和本质,并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2、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应用,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人教版必修1
A
B
C
C
+5;1;6;
+3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重视轻松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的快乐
重点
离子方程式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基本概念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复习
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
1、物质的分类
2、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本章典型题剖析
三、本章专题讲座――-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板书]2、价态律:
(1)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 元素处于最高价,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氧化性最强,
金属元素只有正价无负价,F、O只有负价无正价
[讲]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元素化合价上升必有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降低总值必等于升高总值。有关电子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数之比,或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数之比及氧化产物瑟还原产物分子数之比。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弱碱:NH3·H2O、Fe(OH)3
按电离出OH―数分
一元碱:NaOH
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淀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村式书写方法拆:把易用于水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王'节一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分子反应二、重点难点重点: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分散系及其分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氧化反应与还一、知识框架 (一) 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 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 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和树状分类 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二) 分散系 '固态 分散质〈气态液态 分散系固态气态分散剂<液态(三)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 化学反应溶液(小于Inm ) -------- 稳定体系浊液(大于lOOnm ) ----- 不稳定体系 [介稳性胶体(介于Inm--lOOnm )隹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反应物'氧化剂(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J ? ------------- , ------- J ------- J ---------- J 同时存在数目相等 数目相等 同时存在 同时产生还原剂(有还原性)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生成物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粒子参加离子反应原反应的关系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合理利 用氧化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案
教学目的1:
1. 巩固学习化学实验中知识,强化训练。

2. 重点学习混合物的几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及离子的检验方法。

3. 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
1.5课时
知识体系 1
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A)
⑴ 物质分类的方法
①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混合物
①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②有一定的熔、沸点
③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无固定组成和结构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
⑵ 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
①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
化合反应C+O2 CO2A+B==AB
分解反应CaCO3 CaO+CO2↑AB==A+B
置换反应C+CuO Cu+CO↑A+BC==AC+B
复分解反应AgNO3+NaCl==AgCl↓+NaNO3AB+CD==AD+CB
② 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④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
2. 分散系及其分类(B)
分散系
⑴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⑵ 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⑶ 分类:
分散系溶液胶体悬(乳)浊液分散系粒子的直径<1nm 1nm~100nm >100nm 分散质粒子的组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⑷ 胶体
①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 ~ 100nm之间。

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胶体。

可见,同种分散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

② 胶体的性质
③ 胶体的分类
④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所以胶体粒子带电。

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稳定存在。

一般说来,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⑤ 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
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⑥ 胶体的应用:
土壤的保肥作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净水等。

注意:
① 胶体中的分散质——可以是单个分子或离子或分子集合体
② 胶体聚沉后一般情况下都生成沉淀,但有些胶体聚沉后,胶体粒子和分散剂凝聚在一起,成为不流动的冻状物,这类物质叫凝胶。

③ 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能带有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向阳极或阴极移动。

而有些胶体如淀粉溶液,胶粒为中性分子,无电泳现象。

[基础达标1]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漂白粉
C.盐酸
D.碘酒
2.右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

这里的钙、镁、钾、钠是指
A. 原子
B. 分子
C. 单质
D.元素
3.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和一种物质的是
A. O2
B. Zn
C. N
D. Ca2+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5.科学家在2000年8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胶体 C. 悬浊液 D.乳浊液
6.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①有尘埃的空气、②溴水、③蒸馏水、④沸水中加几滴FeCl3浓溶液、⑤淀粉溶液
A.②
B.②③⑤
C.②③
D.①②③⑤
7.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开幕式都要举行隆重的火炬接力仪式。

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

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4:10 D.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氢原子构成8.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A. 在江河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B. 0.01molLAgNO3溶液中滴入同浓度NaI溶液,看不到黄色沉淀
C. 在NaF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看不到沉淀
D. 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发生堵塞
9.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B. 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
C. 用加热的方法分离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D. 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淀粉和NaCl的混合液
10.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的操作是
A.丁达尔现象 B.布朗运动 C.渗析 D.电泳现象
11.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则该溶液是
A. 2molL的H2SO4溶液
B. 2molL的NaOH溶液
C. 2molL的MgSO4溶液
D. 硅酸溶胶
12.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中,根据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A. 结晶
B. 过滤
C. 蒸馏
D. 渗析
13.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就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