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的复习重点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复习重点
(纯粹是个人整理,准确与否自行定夺)
1、财政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要条件是经济条件(剩余产品),必要条件是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根源是公共需求。
2、财政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组织收支、调节控制和监督管理的活动等。
3、三种财政各自的特点:
家计财政(自然经济):作为私人性质的财政,基本上是不干预经济的,追求财政年度平衡,通过实物和力役的征调使用来开展活动。
国家财政(计划经济):是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基本财力手段;直接服务于国营经济。
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弥补市场失效;一视同仁服务;非市场营利性;法制化的财政。
4、财政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1)生产决定财政分配:生产为财政分配提供对象;生产结构决定财政分配结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财政分配的性质;④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财政分配的特定形式。
(2)财政分配制约生产: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首先,财政资金的积累和投资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其次,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的正常进行;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结构;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巩固和发展。
5、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
(1)区别:
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长期使用性特点的分配,除债务收入外,都是以无偿的方式取得的,因而在资金使用上可以不受资金来源的限制,主要供无偿使用,也可以要求有偿,主要供长期占用,也可以短期占用,因此可以用于满足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需要。
信贷分配是以银行为主体,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周转性的特点的分配。银行与货币资金的供应方或需求方处于同等地位,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合同;信贷分配让渡的使用权必然以有偿为
条件,要求还本付息;信贷资金的使用必须受到时间的严格限制,保持有存有贷,不断周转。
(2)联系:信贷分配影响财政分配,财政分配制约信贷分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相互转化将极大地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
6、市场失灵:指由于现实的市场环境不满足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从而导致一些市场难以解决或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配置低效、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波动等。
7、外部性:指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它企业或其他个人强加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收益或提供补偿。(指市场参与者以市场机制以外的某种方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有利的影响: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不利影响: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
8、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遵循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维护国家的职能:财政要保证以物质资料支持国家机器的存在与发展。
配置资源的职能:财政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人才和物力的流向,促进资源配置趋向“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功能与职责。要求:比例确定,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分配收入的职能:财政通过对社会产品的占有、使用来调整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从而实现社会公平的功能与职责。实现社会再分配相对公平,包括经济公平、社会公平。
④稳定经济的职能:财政通过一定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总量平衡,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适度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9、控制财政支出过度增长的必要性:
财政支出过度扩张会解除个人预防动机(福利病);
第一,财政向社会保障制度融资,从而为个人提供生、老、病、死等方面的保障,解除了个人的后顾之忧;
第二,财政向教育、住房、卫生等方面的投资,将减少个人在上述领域的投入,从而降低个人未来的支出预期,解除个人预防动机。
财政支出过度扩张会产生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指增加一定数量的政府财政支出,就会减少相应的非政府部门的投资,而总需求没有变化。
支出增长--投资增长--生产资料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
发债--国债供给增加--国债利率下降--利率提高--融资成本上升|→
==》民间投资下降
财政支出过度扩张会导致通货膨胀;
财政过度支出--社会总需求上升--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价格上升--通货膨胀
④财政支出过度扩张会影响国际收支稳定
财政过度支出--公共部门借款需求增长--利率上升--外资流入--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对外币的汇率上扬--出口成本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逆差
10、财政支出按支出对象分类:
购买性支出(生产):指政府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各类支出,包括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其直接补偿是获得价值相等的商品与劳务。
“相机抉择稳定器”的作用:使政府拥有的资金与市场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相交换,对生产与就业产生直接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转移性支出(公平):指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对相关社会成员或特定社会集团给予财政资金的无偿性支付,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
“自动稳定器”作用:将政府拥有的资金转移到受领者手中,导致资金所有权的转移,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11、财政支出的三个原则:
量入为出原则: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要力争做到财政收支平衡。它体现了一国经济发展水品对财政支出的制约。
公平原则:指实现社会公平,表现为促进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
效益原则:财政支出要实现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及通过公共支出使资源的配置能促进相关部门的发展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使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12、购买性支出之政府消费: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化教育支出、科学研究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等。
特点:有偿性、等价性、消耗性。
行政管理支出:行政支出、公安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外交支出、援外支出。特点:非生产性、连续性、增长刚性。
原则:社会利益原则;量入为出原则;最小费用原则。
国防支出(纯公共产品):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装备费。
正效应:带动高新技术发展;促进民用领域技术水平提高;拉动一国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科教文卫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电等。13、购买性支出之政府投资:
(1)目的:弥补市场缺陷、维护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2)特征:政府投资的领域是基础性领域及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政府投资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良性循环为目标。政府投资时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3)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比例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4)范围:(基础产业、农业、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公共事业投资项目:政权设施项目、公益性项目、公众福利性项目;
产业投资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基础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
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城市设施等。
基础工业:包括能源、建材、钢材、石化材料等基础原材料工业。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