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075c377ea26925c52cc5bfe2.png)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0a0a32fb0242a8956bece42f.png)
技术,便于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革和基本建设,因而可能有效地逐步扩大农业的再生产。第四, 由于能够更多地节约劳动的时间和更多地节约出劳动力,所以能够更好地发展副业的生产事 业,并从而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第五,由于实行一定的按劳分配制度,所以能够大大地鼓 励农民对于劳动和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六,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有力量保证贫农 和中农的团结,因而也就能够更有效地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活动和贫富分化的现象作斗争。 第七,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逐步地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因而也就能够在供、产、销方面更容 易地和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而便于逐步地纳入国家经济计划的轨道。在当时情况下, 初级农业合作社,在一些主要农作物的每亩产量上,比个体农民有所增加。据12个产稻谷 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稻谷多产10%;据9个产小麦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小麦多产7%; 据8个产大豆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大豆多产19%;据9个产棉花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棉 花多产26%。
三大改造——精选推荐
![三大改造——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c20aff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f.png)
三⼤改造1.三⼤改造1、改造的内容:个体农业、⼿⼯业、资本主义⼯商业。
2、改造的⽅式:建⽴合作社,赎买。
3、改造的⽬的:实现把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4、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社会主义制度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建交⼀、近代史上美国的侵华步骤:1.追随英法、协同侵略。
从⼗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侵略中国的⾏列。
向中国⾛私鸦⽚,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等,以攫取侵华特权。
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台湾。
2.独⽴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9世纪末美国⼯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但在帝国主义⽠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错失时机。
为加深和扩⼤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的侵华政策。
3.⼀战期间和20年代,与⽇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战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政权。
4.“扶蒋反共”政策。
⼆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军事实⼒⼤为增强,凭借强⼤的实⼒,美国⼒图称霸世界。
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的,美国实⾏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发动反共反⼈民的内战。
⼆、现代史上中美两国关系1.1949年~1972年的全⾯对抗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以美国为⾸的西⽅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的中华⼈民共和国实⾏军事包围,外交孤⽴,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向全⾯对抗)。
2.1972年中美关系⾛向和解、建交和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向正常化。
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起正式外交关系)。
3.发展到今天的合作与⽃争相交织(中美正式建交后,双⽅在⼴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中三大改造名词解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中三大改造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89fba8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9.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中三大改造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17a4f5802d276a201292e27.png)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文是本站小编精心收集的三大改造的意义,仅供参考!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内容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①对个体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②实施“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变私有制为公有制.3、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1、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形成;2、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3、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
![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64c0e80a76c66137ee06193d.png)
.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赎买政策、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三、延伸拓展
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三大改造情况,。
《三大改造》PPT课件
![《三大改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e6fb5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8.png)
-.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原因) 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 、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 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 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通 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再见
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
化建设的需要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 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建
所有制,消灭地主阶级
立起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在各自所处的历史形势下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微拓展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三大改造
是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
即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年,
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它们之间相互促进。
典例分析
例 1953年春,河南安阳的一名党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
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他所说的“社”
是指( B)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供销社
D.农村信用社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5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 行三大改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走合作化道路,引导农民参加农 业生产合作社。故选择B项。
三大改造的具体措施
![三大改造的具体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52e861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1.png)
三大改造的具体措施
三大改造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如何改造: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3年,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
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f93d8a265727a5e9856a618e.png)
历史意义
广州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 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 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 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 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 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农业合作化高潮
(4)可是,正在这时,浙江对合作化却采取了‚坚决收缩‛的 方针。一下子解散了共约四十万农户的大批合作社。 (5)在批判小脚女人之后,毛泽东认为《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 论》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合作化要大发展,这是农民群众的 要求;2.晚解放区、山区、落后乡、灾区都能发展;3.少数民族 地区也可以办社;4.没有资金、没有大车、没有牛、没有富裕中 农参加也可以办社;5.‚办社容易,巩固也不难‛;6.没有农业 机器不能办社的迷信也能完全破除;7.合作社不能随便解散;8. 如不赶快上马(办合作社),就要破坏工农联盟等等……。 (6)正是由于对农民两个积极性的误判,由于对小脚女人的批 判,促使农村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掀 起了高潮。
二〃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 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 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三大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 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 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953年,先后发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 作的决议 》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 ,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 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到1956 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8427b0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d.png)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上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经营条件和维护农民利益的
改革。
三大改造是指1978年开始实施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基于农村家庭承
包经营制而推出的农业改革政策。
它涉及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济组
织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改革。
首先,实施家庭承包制度,将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制变为家庭经营制,由原来的农业集体所有变为家庭经营,从而提高农民对土地的保有率,改善农业经营条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实施农贸市场化与合作社化分开经营,以改善农民生活;
第三,改变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同时,要求
所有村民集体共同参与运营管理,为农民及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
资源支持。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在原有的农业集体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承包经
营制度,实施农贸市场化及合作社化分开经营,以及改变集体经济管
理制度,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经营
条件和维护农民利益的改革。
初中历史 八上第5课 三大改造
![初中历史 八上第5课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4fbf996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f.png)
资本主义私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问题:请完成上图表格的填空。并指出三大改造后三大行业的
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共同变化? 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有制公经有济 制经济
其它经济成分
其他经济成分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请实观质察:上将面图生片产,资1料956的年私国有民制经济改经为济社成会分主发义生公了怎有样制的变化?说明什么?
集体所有制 公有制
全民所有制(国有)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信宜市华侨中学 张丽萍 2021年3月10日
课标要求: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学习目标: 1、掌握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形式和历史意义; 2、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3、认识三大改造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为人民谋幸福、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dcafbec5360cba1aa811daea.png)
能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 线的关系。
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 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 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最后,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工人 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
农 业 生 产 合 作 社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 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 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 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 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 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 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 里添置了1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 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 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 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情满怀地说: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 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 穷棒子精神 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全鸭席
总结
三 大 改 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 义工 商业 利用、限制、改造 公私合营 合作社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公有制
私有制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2、会议通过了哪一部法律? 3、这部法律的内容有哪些呢?
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b8fff33ba32d7375a41780ee.png)
新中国的三大改造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但在经济上,我国经济仍然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
随着土地改革的成功,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于是,我国决定进行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
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中农化”。
在老解放区,由于种种原因又出现了土地买卖和两级分化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出现极大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与进步,于是从1951年12月开始,党和政府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国范围内,在农村开展互助活动,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希望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
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土改之后的农村,集体化的农业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但是由于国家领导人的冒进,在政策上加速合作社的发展,于是在合作化运动高潮形势的推动下,各地不顾实际条件是否成熟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
同时,由于实行集体经济的原因,农村中又出现投机取巧、积极性不足的情况,又极力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而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也是实行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实行生产合作社,目的是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解放生产力,发挥他们固有的生产经营灵活、产品多种多样、能够适应人民不同需要和市场千变万化的需要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规模细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及封建保守、行会观念、生产盲目、自发倾向等弱点,改变旧中国小生产被压迫、受剥削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简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
![简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582a5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4.png)
简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社会经济进行的三次重大改革。
这三次改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要历史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次改造是对农村经济的改造。
在农村改造中,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
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并消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农村合作化使农村生产资料集体化,农民合作社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基本形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二次改造是对城市经济的改造。
在城市改造中,实行了工业化和国有化。
工业化使中国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
国有化则是通过国家对关键工业部门的收归,实现了国家对工业经济的控制和管理。
第三次改造是对思想文化的改造。
在思想文化改造中,实行了“文化大革命”,旨在打破旧思想、旧文化的桎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具有革命精神、拥护社会主义的新一代。
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改造中也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和误解,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历程,为中国走向经济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其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c9ad4e09ba1aa8114431d97b.png)
第5课三大改造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实行赎买政策。
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5、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2、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新变化”指的是什么?“新变化”指的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使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基于对国内情况的正确分析,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553695d658f5f61fb73666e8.png)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与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提出 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问题采用 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 主义企业,并认为收购在当时已经日益缩小,不必再列为一 个形式。这样,国家资本主义就只包括低级形式的加工订货、 统购包销和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两种形式了。毛泽东同志在 讨论过程中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这个总路线 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 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报告”也 提出了,不仅要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工商 企业;而且要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政策 上,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
意义:就“一五”期间的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
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 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的 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还存 在相悖的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 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 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维持了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 场的基本稳定;在当时的环境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 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等。其消极作用包括:经过对资 改造,私营企业也同原有公营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的 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的更新、质量的提高和固定资产的 更新;使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也影响了工业化的速度 等等。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的程度 不同。在“一五”期间特别是前4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 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步占居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湖的到来 一九五五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陈云和陈毅 在全国工商联扩大会议上提出两点:(一)为了解决“吃苹果”与 “吃葡萄”的矛盾,今后公私合营将有计划地按全行业进行;(二) 在利润的分配上,从“四马分肥”改为按资本每年给予定息。让全国 工商业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表推动工商界接受改造的宣言。一九五 六年一月,工商界要求全行业公私合营。这首先是在首都北京发动起 来的,接着上海、天津等城市也纷纷行动起来。资本家在敲锣打鼓、 放鞭炮声中,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为什么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首先是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对资本家做了大量教育工作,使许多资本 家认识到,资本主义必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家要掌握自己的命 运,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党中央的带动之下,各省、市委和地 委都大力地在做这项工作。其次,各地工人群众在党的教育和全国总 工会的推动下,纷纷起来推动资本家实现公私合营。资本家之接受全 行业公私合营,从多数人来说,是迫于形势的。这就是当时所流传的 “大势所趋,不得不走”。再次,资本家中的进步分子,在这次运动 中也起了作用。他们认为, 与其后合营,就不如早合营。
第五课 三大改造
![第五课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aec85644ad51f01dc381f149.png)
报名参加合作社。
集体耕作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 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 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 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 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 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 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 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 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 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 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 又强的国家吗?
赎买政策(创举)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 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 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 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 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 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 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 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毛泽东亲自主持编 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 书,这使得农业合作 化进入了高潮。到了 1956年,90%以上 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 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 高级社的过渡,这比 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 农业合作化完成。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 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 主义集体所有制。
三大改造课件
![三大改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e4ff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e.png)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
05
三大改造的异同点
三大改造的相同点
背景
三大改造都发生在20世纪50年 代,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时期。
目的
三大改造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的 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 经济体系。
内容
三大改造都涉及到生产关系的 变革,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三大改造课件
目录
• 引言 • 农业改造 • 手工业改造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三大改造的异同点 • 三大改造的意义与影响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三大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为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结合 中国实际情况,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初步探索。
当时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技术水平低等,因此 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通过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措施 ,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社
会主义轨道。
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的 工业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化。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影响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 设奠定了基础。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06
三大改造的意义与影响
三大改造的意义
改造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三大改造使中国的私有经济和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经济,实现了经济的整体改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从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巩固了社会 主义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天津市 青年资 本家宣 誓积极 接受社 会主义 改造
原因:
农
主要形式: 业 目的: 完成情况:
三 主要形式: 手工业 完成情况: 大 改 资本 主要形式: 造 主义
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情况: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 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原因:
三 大 改 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原因: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时间:1953—1956年 形式: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阶段:1953年开始,1955年高潮,1956年结束
目的: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时间: 1953年——1956年
1955年,全国掀起 农业合作化的 完成情况: 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 参加了。
报名参加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 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3、我国对手工业改造的主要形式、完成情 况?
主要形式: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 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原因: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 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 一家一户。困难很 多。 ③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 化建设的需要。
主要原因: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2、农业合作化的目的、时间、完成的情 况?
3 、我国对手工业改造的主要形式、完成情况?
4、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5、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 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提示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改造 公有制 )
1、农业: 三大行业 2 、手工业: 的社会主 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完成了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 么缺点?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 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 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 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存在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等。
工商业 完成情况: 评 价 意义 不足: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 要形式是什么?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 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
1、对象:____ __________。 资本主义工商业
2、时间: 1954 年 --- 1956 年
三 3、政策: 赎买政策 。 大 4、特点:这种赎买政策 ,实现了 和平过渡 , 改 是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 的创举。 造 三大改造的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
学习目标
1.识记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政策。 2.了解三大改造的结果和缺点,分析三大改造 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 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 社会主义的转变。
自主学习: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的主要 形式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的目的、完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