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总论

合集下载

胚胎总论

胚胎总论

胚胎学 总论
受精决定性别
退出
退出
胚胎学
总论
二、胚泡的形成与植入
退出
退出
胚胎学
胚胎学
总论 (一)卵裂与胚泡的形成
总论
滋养层
受精卵 (fertilized ovum)
卵裂(cleavage)
胚泡腔 内细胞群
桑椹胚 12~16个 卵裂球(blastomere) (morula)
滋养层: 一层扁平的细胞,构成胚泡壁
柱状细胞
下胚层(hypoblast) 立方形细胞
(又称初级内胚层)
上胚层
下胚层
退出
退出
胚胎学
胚胎学
总论
总论
羊膜腔
二 胚

卵黄囊


胚外体腔: 胚外中胚层细胞
过 程
体蒂
连接极端滋养层与羊膜 的胚外中胚层,为脐带 的原基
退出
退出
胚胎学 回顾第二周的变化
胚胎学
总论
总论
第三 周
植入和胚层形成
上面观
植植入入
正 面
()
退出
胚胎学 总论
脊 索 发 生
退出
畸胎瘤
胚胎学 总论
• 第1周:受精Æ卵裂Æ胚泡Æ植入 • 第2周:二胚层胚盘 • 第3周:三胚层胚盘
退出
退出
胚胎学 总论
四、胚体形成和三胚层分化
• 第4-8周
• 胚盘 胚体形成 • 内、中、外三个胚层逐渐分化
各个器官的原基建立。 胎膜、胎盘发育形成
胚胎学 总论(一)三胚层的分化(第4~8周)
精子的运送:
主要靠尾部的摆动,另 靠子宫壁肌肉收缩。 一般在12小时可从子宫 颈到达输卵管壶腹部。

胚胎学总论-1

胚胎学总论-1
获能:女性生殖管道的分泌物降解阻止顶体酶
释放的糖蛋白之过程。
精子的形 成与成熟
睾丸 产生精子
附睾 精 子成熟
输精管 输送精子
2.卵子的排出和成熟
排卵后卵母细胞于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 进入输卵管。
二、受精
1.定义:
2.地点:
3.过程:
4.意义: ①激发卵裂; ②恢复二倍体核型; ③决定性别。
分为三期
充满糖原和脂滴,由基质
细胞转变为蜕膜细胞
(decidual cell)
子宫的蜕膜反应(decidual reaction)
子宫内膜
妊娠期 改名
基蜕膜
蜕膜 包蜕膜 (decidua)
壁蜕膜
胚胎与子宫蜕膜的关系
第三节 胚层形成和分化
(一)二胚层胚盘的形成 (第2周)
(羊膜腔)
上胚层
内细胞群
胚盘
(胚体发生原基)
1. 精子释放顶体酶,解离放射冠卵泡细胞 2. 精子与精子受体 ZP3 结合,释放顶体酶,在透明带
形成孔道 (顶体反应-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 冠和透明带的过程)
3.精卵融合: 精子细胞核进入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排出第 二极体;雄原核、雌原核形成并融合,受精卵 (zygote)形成;透明带反应-卵子释放皮质颗粒酶, 使透明带变性,确保单精受精
胚 胎 学 总 论(一)
human embryology
胚胎学绪论
人体胚胎学(human embryology)是研究人
体的胚胎发生及其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涉及生
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
关系、266先天天38性周 畸形等。
出生后继续发育

11胚胎学总论1---复制PPT课件

11胚胎学总论1---复制PPT课件

1、受精卵产生 2、卵裂 3、桑葚胚 4、胚泡形成 5、开始植入
-
27
二、 胚层的形成
(一)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第2周
-
28
二胚层胚盘
二胚层胚盘
上胚层: 柱状细胞 下胚层: 立方形细胞
-
上胚层 下胚层
29
第2周小结
1、完成植入 胚胎 2、二胚层胚盘形成
3、羊膜腔和卵黄囊出现 4、滋养层分化为两层
第十七章 胚胎学
-
1
“生物从何而来?”是生命科学探索的基本命题之一
胚胎学(embryology)
研究人体发生发育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
2
胚胎发育(38周,266天)
三期: 1.胚前期: 受精-第2 周末
2.胚期:3-8周
3.胎期:9-出生(第38周)
人体是由受精卵开始,发育成盘状,盘状的胚
盘卷折成筒状为躯干,以发芽的形式长出四肢
-
3
胚前期
受精卵(雌原核、雄原核)
胚泡
-
4
胚期
第3~8周末, 胚(embryo)发 育为初具雏形的 胎儿(fetus)
-
5
胎期
-
第9 周- 出生, 胎 儿生长, 各系统继 续发育并 出现功能
活动
6
精子获能: 精子获得受精的能力
精子和卵子发生的不同点
数量 形态 成熟
卵子 精子
1个/月经周期 约3千万个/天
-
50
第三节 胎膜和胎盘
-
51
一、胎膜
受 分裂 精 卵 分化
胚胎 胎膜
-
52
胎膜
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附属结构,包括 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

胚胎学总论

胚胎学总论
1.描述胚胎学:观察胚胎外形演变、器官和系统形 成、细胞增殖分化 2.比较胚胎学:比较不同种系的胚胎发育,探讨生 物进化的内在联系 3.实验胚胎学:通过实验手段,研究胚胎发育的规 律和机制 4.化学胚胎学:从化学和生化角度研究胚胎发育的 物质代谢变化
5.分子胚胎学:以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时间和空 间顺序、调控机理
第20章 胚胎学绪论
吕娥
胚胎学
定义:受精卵—新生个体
研究内容
生殖细胞的发育 受精 胚胎发育 胚胎与母体的关系 先天性畸形
人胚胎发育分期
胚期:受精卵→胚 → 胚胎初具人形;质变
第一天→ 第8周末
(W3-W8 致畸敏感期)
胎期 :胎儿生长→出生
第9周→第38周末
量变
胚期
袖珍人
胎期
二、主要分支学科


填空: 1 胚泡由( )、( )和( )构成。 2 蜕膜分三部分,包括( )、( )、 ( )。


试述受精的定义、时间、地点、条件 及意义。 名词解释:精子获能 受精 Fertilization 原条 Primitive streak 脊索
下次授课内容:
第21章 胚胎发生总论(二)

Louis Brown 1978.7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被 誉为“试管婴儿之父”,2010年 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学习胚胎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理解生命个体的发生和发育;更深入 理解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遗传学

实用价值:
产科学的基础;先天性畸形预防;生 殖工程学(试管婴儿等)

培养动态的空间思维方法
卵子受精(二)受精(Fertilization)

胚胎总论

胚胎总论

┌─ 外: 透明带
桑椹胚结构┤
└─ 内: 实心细胞团
两卵裂球胚和桑椹胚
二、胚泡形成
1、胚泡形成:
桑椹胚细胞迅速分裂增生,细胞数量不断增多,56个细胞时细胞之间出现许多小腔隙
以后又逐渐融合成一个大腔,此时的胚称胚泡(blastocyst),或称囊胚。
三周人胚剖面模式图
体蒂:羊膜腔顶壁与滋养层之间的一束密集的间充质细胞称体蒂(body stalk)
,起连接胚体和滋养层的作用。体蒂是形成脐带的始基。
(二)三胚层分化
1、外胚层分化:
(1)神经管形成:
脊索诱导其背侧外胚层→发育成神经板→神经板中央凹陷→形成神经沟
2、中胚层分化:
中胚层在脊索两旁依次分化为轴旁中胚层、间介中胚层和侧中胚层;
分散存在的中胚层细胞称间充质。
(1)轴旁中胚层:
是脊索两侧的细胞索。
断裂成团块→称体节(somite)。
体节分化成:皮肤真皮、中轴骨、骨骼肌。
(2)间介中胚层:
位于轴旁中胚层与侧中胚层之间。
一、生殖细胞(germ cell):
又称配子(gamete),它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及物质基础,
包括男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女性生殖细胞(卵子)。
人精子光镜结构 人精子电镜结构模式图
1、精子:
产生部位:睾丸曲细精管,继而在附睾中发育成熟。产生部位:睾丸曲细精管,继而在附睾中发育成熟。产生部位:睾丸曲细精管,继而在附睾中发育成熟。
4、同时滋养层细胞从子宫内膜中吸收营养,胚泡滋养层细胞迅速增殖,滋养层增厚,分化为内、外两层细胞。外层细胞界限消失,称合体滋养层(syncytiotrophoblast);内层由单层立方细胞组成,称细胞滋养层(cytotrophoblast)。细胞滋养层可进行细胞分裂,补充合体滋养层。

胚胎学总论

胚胎学总论

2.4 发育 1) 下颌突愈合 → 下颌,下唇 2) 额鼻突 → (前额,鼻) ↘ 鼻板 → 内侧鼻突 鼻窝 外侧鼻突
3) 内侧鼻突 + 上颌突 → 上颌,上唇 4) 外侧鼻突+ 上颌突 → 鼻翼, 鼻外侧壁, 鼻泪管; 5) 上颌突 + 下颌突 → 面颊, 口裂变小 6) 口凹 → 口腔 ,鼻窝 → 鼻腔,眼原基由侧面 移向腹面
腹部联体(手术前后)
拉丹和拉蕾
双胎/多胎妊娠——属高危妊娠 (1)妊娠期: 早期反应较重。子宫明显增大。 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及静脉曲张等压迫症状及 缺铁性贫血。易并发妊高征、羊水过多、胎儿畸形和前置 胎盘。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和早产。 (2)分娩期:分娩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有:①产程延长;② 胎位异常;③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④胎盘早剥;⑤双胎 胎头交锁及双头嵌顿;⑥产后出血。
三、先天性畸形 l、回肠憩室:因卵黄蒂退化不全,在距回 盲部40-50cm处回肠壁上形成一囊状突起。
2.先天性脐疝
• 肠袢未返回腹腔或脐腔未闭锁 •当腹内压增高时,肠管从脐部膨出。
巨大脐疝
3. 不通肛
•肛膜未破 或 肛凹未形成
正确解读人造“多胎现象”
——我国著名生殖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以训
盲目使用药物获得的多胎妊娠,是一种不正常的妊娠,对 母婴有极大风险。 利用多胎现象来钻《计划生育法》的空子是不能被允许的 。 发展权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人权之一。 树立人类理性的生育观
先天性畸形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人体胚胎学
(二)
重庆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
双 胎(twins)
(孪 生)
上胚层 原结
原条

胚胎学总论

胚胎学总论
后神经孔 前神经孔
神经板外侧缘的部分细胞 在神经管背外侧形成神经 嵴(neural crest),是周围 神经的原基。逐渐分化为 脑神经节、脊神经节、植 物神经节、肾上腺髓质细 胞、黑素细胞等。 表面外胚层则分化为:表 皮、毛发、皮脂腺、汗腺 上皮、乳腺上皮、嗅觉上 皮、味觉上皮等。
神 经 嵴
神经板 神经褶 神经沟
羊膜腔
卵黄囊
羊膜腔 卵黄囊 体蒂 胚外体腔
胚盘(embryonic disc): 即内细胞群分化成的圆 盘状细胞集团。 至第2周末,由初级内、 外胚层构成的胚盘称二 胚层胚盘。它构成胚胎 发育的原基,且决定了 胚胎的背腹面。初级外 胚层(上胚层)侧为背 面,初级内胚层(下胚 层)侧为腹面。
*体蒂
★卵黄囊
轴旁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侧中胚层
卵黄囊
间介中胚层
轴旁中胚层
体 节
(3) 侧中胚层:
是中胚层的边缘部分。形成 胚内体腔,且与胚外体腔相 通。由头至尾依次分化为心 包腔、胸膜腔、腹膜腔。胚 内体腔将侧中胚层分隔成背 侧的体壁中胚层和腹侧的脏 壁中胚层。前者形成骨骼、 肌肉等参与体壁形成;后者 参与消化、呼吸系统的构成。
轴旁中胚层
羊膜腔
间介中胚层
卵黄囊
间介中胚层
轴旁中胚层
其他散在分布的中胚层细胞 称间充质(mesenchyme)。分 化为部分结缔组织、骨骼、 肌肉、血管等。
体壁中胚层
胚内体腔
卵黄囊
脏壁中胚层
生骨节
中轴骨骼
轴旁中胚层
体节
生肌节
生皮节
骨骼肌
真皮、皮下组织
间介中胚层 中 胚 层 側中胚层
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骨骼、肌肉、结缔组织 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 消化、呼吸道的肌肉、CT

胚胎学总论的名词解释

胚胎学总论的名词解释

胚胎学总论的名词解释胚胎学是生物学领域中研究生命最早阶段的学科,专注于研究受精卵发育为多细胞胚胎的各个过程。

下面将对一些与胚胎学相关的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受精卵: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初级胚胎。

它是多细胞生命的起点,具有潜在发育为全身的能力。

2. 多细胞胚胎:多细胞胚胎是受精卵分裂和发育形成的组织群体,由许多细胞组成。

在这个阶段,胚胎细胞开始分化和特化,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原基。

3.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胚胎最后形成多细胞胚胎的一系列过程。

它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形成和器官发展等多个过程。

4. 胚胎细胞分裂:胚胎细胞分裂是受精卵中的细胞不断分裂成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过程。

最初的细胞分裂是等分裂,但随着发育的进行,细胞分裂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

5.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胚胎细胞根据不同的基因表达和调控,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

特定的细胞会发展成为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如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

6. 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指从早期多细胞胚胎中提取的、具有分化为任何细胞类型潜力的细胞。

它们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多向分化的潜力,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7. 胚胎膜:胚胎膜是保护和支持胚胎的组织结构,包括羊膜、卵黄膜和轴突膜等。

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如提供营养、排除废物和维持胚胎的稳定。

8. 神经发育:神经发育是指胚胎中神经系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在神经发生过程中,神经元会逐渐产生、分化和排列,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构建起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

9. 组织形成:组织形成是指胚胎中不同细胞相互作用和相对分化,最终形成特定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等复杂的细胞行为。

10. 刺激响应:刺激响应是指胚胎对外界物质和条件的反应。

这些刺激可以是化学物质、光照、温度等,而胚胎的正常发育需要适当的刺激和环境条件。

总之,胚胎学通过研究受精卵的发育过程,探索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奥秘。

人体胚胎学总论

人体胚胎学总论

人体胚胎学总论人体胚胎学总论或称人体早期发生,是指从受精至第八周末的发育时期,即胚前期和胚期。

此时期的胚胎发育变化甚大,并易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

人体胚胎学总论的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和受精,卵裂和胚泡形成,植入和胚层形成,胚体形成和胚层分化,胎膜和胎盘。

本章还简述各期胚胎的外形特征和胚胎龄的推算、多胎和联胎,以及胚胎发育的某些机理。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一)生殖细胞生殖细胞(germ cell)又称起配子(gamete),包括精子和卵子,均为单倍体细胞,即仅有23条染色钵,其中一条是性染色体。

它们的发生概况见图20-1(详见第16、17章)。

图20-1精子与卵子发生1.精子的获能精子中的半数含Y染色体(23,Y),半数含X染色体(23,X)。

射出的精子虽有运动能力,却无穿过卵子周围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能力。

这是由于精子头的外表有一层能阻止顶体酶释放的糖蛋白。

精子在子宫和输卵管中运行过程中,该糖蛋白被女性生殖管道分泌物中的酶降解,从而获得受精能力,此现象称获能(capacitation)。

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内的受精能力一般可维持1天。

2.卵子的成熟从卵巢排出的卵子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并随输卵管伞的液流进入输卵管,在受精时才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

若未受精,于排卵后12~24小时退化。

(二)受精受精(fertilization)是精子穿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的接触,终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

受精一般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

应用避孕套、输卵管粘堵或输精管结扎等措施,可以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从而阻止受精。

当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它首先与卵子周围的放射冠接触。

这时精子顶体的前膜即与表面的细胞膜融合,继而破裂形成许多小孔,顶体内含的酶(酸性水解酶)逐渐释放出来。

精子顶体的这种变化为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图20-2)。

释放的顶体酶先解离放射冠的卵泡细胞,继而分解透明带,形成一个精子穿过的通道,精子则与卵子直接接触,是受精的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第36周末
7.第40周末
胎龄及胎儿外形特征
一泡二盘三胚层,四柱五弓肢芽成; 六周脐成七指显,八周颜面似人形;
三月已能分性别,四月可感胎儿动;
五月生毛始吞咽,六月眉甲肤皱红;
七月睑开睫毛生,八月睾降阴囊中;
九月嗅味体渐丰,十月脱毛足月生。
本章重点
• 精子获能,透明带反应意义、受精 • 卵裂,桑椹胚、和胚泡的结构 • 植入的正常部位,蜕膜有几种,前置胎 盘和宫外孕 • 二胚层、三胚层的构成 • 原条、脊索的作用 • 三胚层的初步分化 • 畸形
无脑畸形伴脊髓脊柱裂
神经嵴:周围NS—— 神经节、 神经 肾上腺髓质
外胚层主要分化
• 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表皮及附属器、 角膜、晶状体、
2、中胚层 轴旁中胚层 体节:躯干背侧骨、肌肉、CT
间介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统原基
体壁中胚层:胸腹四肢的CT、 骨骼、肌肉 侧中胚层 脏壁中胚层:内脏CT、肌肉、间皮
图32
人胚外形演变实物图
• 第8周时人体外观
胚胎的发育及其特点
1.第1周末
2.第2周末 3.第3周末 4.第4周末 5.第8周末 6.第12周末
人胚泡 12 周人胚 两周人胚 胚盘(三周) 四周人胚 8周人胚
胚胎的发育及其特点
1.第16周末 2.第20周末 3.第24周末
4.第28周末
5.第32周末
胚内体腔:心包腔、胸膜腔、腹膜腔
3、 内胚层
• 原肠:消化、呼吸系统原基 头起口咽膜、尾止泄殖腔膜、中连卵黄囊
胚体形成
• • • • •
中轴器官建立,胚从背侧增厚 羊膜生长迅速 头侧生长快于外侧 出现:头褶、尾褶、侧褶 圆盘状 圆柱状
图28-1
三胚层演变和胚体外形的形成
图28-2
三胚层演变和胚体外形的形成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 胚外中胚层 胚外体腔、体蒂
胚外中胚层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
羊膜腔
上胚层 下胚层 卵黄囊
体蒂:脐带原基
胚外中胚层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
羊膜腔
上胚层 下胚层 卵黄囊
胚外体腔 绒毛膜
图 植 入 过 程
5
(二)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3W) 头侧
1、原条的形成
原条 上胚层 原结 原沟 原凹 尾侧 原条决定胚的方向: 原条侧—尾侧 对侧—头侧
容易确定 不易确定 末次月经 第1天 14天
排卵 受精
受精龄
出生 38W
月经龄 40W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
(一 )生 殖 细 胞 精子发生在 睾丸,成熟在附 睾。 排卵:次级卵母细 胞,停在第二次减 数分裂中期
复习

精液中的糖蛋白覆盖在精子头部, 抑制顶体酶释放
顶体 (顶体酶)
(二)精子的获能
受精卵 卵裂 桑椹胚 内细胞群 胚泡 胚泡腔
羊膜腔 上胚层 下胚层 卵黄囊
原条 原沟
中胚层
原结 原凹
脊索
极端滋养层 合体滋养层 细胞滋养层 绒毛膜 壁层 脏层
滋养层
胚外中胚层
体蒂
神经沟
脊索
闭合
前神经孔
闭 合

神经板
神经褶
神经管
后神经孔 脊髓
外胚层
神经嵴 轴旁中胚层
周围神经系统
体节 躯干背部骨肌 CT
精子通过 子宫和输卵管 时, 覆盖在头
精子发生在睾丸、
成熟在附睾、
获能在女性生殖管道。
部的糖蛋白被
去除,从而能
够释放顶体酶,
获得受精的能 力。
(三)受精
• • • • • 定义:精子+卵子 受精卵 。 时间:排卵后24小时内 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条件:生殖管道畅通 过程:
卵细胞被大量获 能的精子包围
分泌期
避孕
• 阻止精卵相遇 • 子宫腔环境 • 子宫内膜变化与胚泡发育不同步, 不能植入
• 植入异常——异位妊娠@@@ – 宫外孕: 在子宫以外的部位植入 – 前置胎盘:在子宫颈植入
三、胚层的形成
(一)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2W)
1、内细胞群的变化——二胚层胚盘 (胚的原基) 上胚层:柱状细胞 羊膜腔 下胚层:立方细胞 卵黄囊 2、滋养层变化
精子释放顶体酶 ,分解 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 膜
精子C核、C 质进入卵内。
卵C释放 皮质颗粒, 发生透明 带反应 (ZP3变 性),保 证单精受 精
精子进入后。卵C完成 2′减数分裂,形成雌
原核
精子C核形成雄原核
两性原核靠近、核膜溶 解,染色体汇合
形成一个新细胞——受精卵
• 意义: –标志新生命诞生。 –具有父母遗传性,并具有独自的性状 –决定性别 Y X X –代谢旺盛 X
羊膜腔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卵黄囊
四、三胚层初步分化、胚体形成(4-8W) 1、外胚层
@@@
中枢NS 神经沟 闭合 神经管 神经褶
脊索 凹陷 神经板 外胚层 诱导
图14 三胚层胚盘与神经管形成光镜图
前神经孔闭合——脑
后神经孔闭合——脊髓
畸 形:
无脑儿:前神经孔未闭
脊髓裂:后神经孔未闭
图16
泌尿生殖系统 体壁中胚层 躯干胸腹部骨肌CT 脏壁中胚层 内脏肌CT间皮
中胚层
间介中胚层
侧中胚层
胚内体腔
内胚层 原肠
心包 胸膜腔 腹膜腔
消化呼吸系统
胚胎学
embryology
第 二 十 一 章
胚 胎 发 生 总 论
(一 )

研究正常人体发生、发展、变化 规律的科学。 • 受精 —— 出生 266天(38周)


期:受精—第8周末(初具人形,3㎝) 各器官原基建立 期: 第9周—出生
• 受精龄:受精——出生 38周(266天) • 月经龄:末次月经第一天——出生 40周(280天) • 预产期:年+1、月-3、日+7 例:末次月经2004年8月1日 预产期2005年5月8日
2、中胚层形成 原条 原沟 中胚层
口咽膜 无中胚层区: 中 胚 层 头侧——口咽膜
尾侧——泄殖腔膜
泄殖腔膜
替换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胚层 下胚层 上胚层
内胚层
外胚层
三胚层胚盘形成: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3个胚层均起源于上胚层
3、脊索 诱导神经管形成 原结 原凹 脊索
退化残留——髓核
原条退化,残留—畸胎瘤
脊索
受精是单精受精(皮质颗粒、透明带反应) 偶有多精受精,淘汰
受精具有种属特异性
二、卵裂、胚泡形成、植入(1W)
• 卵裂:受精卵早期有丝分裂 • 卵裂球:卵裂产生的子细胞 • 桑椹胚:第3天,12-16个卵裂球
桑椹胚
胚泡
• 胚泡:第4天,约100个细胞 @@@ 胚泡腔: 内细胞群:形成胚体。胚胎干C 滋养层:绒毛膜,吸取营养 极端滋养层 内细胞群 胚泡腔 滋养层
第一次 第二次 桑椹胚 分裂 分裂(第3天)
第6~7天 植入
输受 送精 、及 植受 入精 的卵 过发 程育
• • • •
植入:胚泡逐渐陷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时间:第5 -12天 部位:子宫底、体 过程:滋养层细胞分泌蛋白水解酶, 溶蚀子宫内膜
• 过程
蜕 膜
蜕膜:植入胚后的子宫内膜。
• 基蜕膜:形成胎盘一部分 • 包蜕膜: 融合,宫腔消失 • 壁蜕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