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完整资料).doc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1.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建立和遵守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的器械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SOP),确保每个生产步骤都符合标准要求。
2.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确保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的环境清洁、无菌,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合理设置通风系统、温湿度控制设施,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和消毒。
3.合理配置设备和工具:根据生产的器械种类和数量,配置适当的设备和工具,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4.培训和管理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产品的特点、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并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
制定员工管理制度,确保员工专注于生产任务,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5.严格控制原材料和测量设备: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和验收,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
同时,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计划,对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其合格。
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抽样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生产的器械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7.做好安全管理:针对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的特点,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员工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
8.追踪和管理产品的质量问题:建立产品质量问题的追踪和反馈机制,对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9.合规管理:医疗器械生产车间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确保生产的器械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建立合规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审核,以确保合规性。
10.不断提高和创新: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不断关注行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积极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与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合作,进行技术交流和研发合作,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医疗器材厂车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1. 为了确保生产秩序,保证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均衡、安全、高效生产,结合生产车间实际情景,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
3. 本制度中若某些规定与《员工手册》中规定有争议的,最终按《员工手册》中规定执行。
4.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生产部。
二、质量管理1. 生产车间应严格执行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2. 生产车间应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3. 生产车间应加强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工作,确保产品合格率。
4. 生产车间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三、生产管理1. 生产车间应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2. 生产车间应严格执行工艺规程,保证产品质量。
3. 生产车间应加强生产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完好率。
4. 生产车间应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保持生产现场整洁、有序。
四、安全管理1. 生产车间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确保生产安全。
2. 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生产车间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 生产车间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五、人员管理1. 生产车间应按照岗位需求招聘员工,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 生产车间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3. 生产车间应关心员工生活,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4. 生产车间应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奖优罚劣。
六、考核与奖惩1. 生产车间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质量、安全、生产效率等方面。
2. 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
3. 生产车间应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确保考核公平、公正。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制度如有修改,由生产部负责修订,经厂部批准后实施。
二类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标准指南
二类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标准指南一、引言近年来,二类医疗器械行业迅速发展,政府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二类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的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二类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的标准指南展开讨论,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相关内容。
二、二类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标准指南概述1. 车间布局规划在设计二类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时,应充分考虑生产流程和人员流动路线,合理规划车间布局,确保生产设备和通道的合理设置,避免交叉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 洁净度要求二类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应具备洁净度要求,应配备相应的洁净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符合相关标准。
3. 设备设施要求生产车间内的设备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应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生产质量。
4. 人员管理要求生产车间的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培训,掌握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做到熟练操作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严守生产纪律,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
5. 环境监测要求生产车间应安装相应的环境监测设备,对空气洁净度、温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确保生产环境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 废物处理要求生产车间产生的废物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存储和处理,做到规范管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二类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标准指南,我认为其中的洁净度要求和人员管理要求尤为重要。
洁净度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而人员管理的要求关系到生产流程的严谨性和生产效率。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管理生产车间,才能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可控、可靠,以及安全性。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对二类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标准指南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相关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二类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对生产车间的标准化管理,不仅是对企业自身质量的保障,更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保证。
医疗器械GMP(完整资料).doc
医疗器械GMP(完整资料).doc【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应当遵守本规范的要求。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建立健全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第四条企业应当将风险管理贯穿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应当与产品存在的风险相适应。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第六条企业负责人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三)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四)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第七条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第八条技术、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第九条企业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者专职检验人员。
第十条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企业应当对其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
医疗器械加工安全作业指引
医疗器械加工安全作业指引关键信息项1、医疗器械加工流程及要求2、安全作业标准及规范3、安全设备与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4、员工培训与资质要求5、安全检查与监督机制6、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7、责任与奖惩制度1、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医疗器械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作业,确保生产过程安全、高效,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参与医疗器械加工的人员和相关操作。
12 协议目的明确医疗器械加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预防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医疗器械加工流程及要求21 原材料采购必须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符合医疗器械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22 生产加工环节221 按照预定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加工,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22 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记录相关数据。
23 质量检测加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不合格产品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3、安全作业标准及规范31 设备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违规操作。
32 用电安全确保电气设备完好,电线无破损,插座无松动,避免触电事故。
33 防火防爆工作场所严禁烟火,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4 机械防护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必须安装防护装置,防止人员受伤。
4、安全设备与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41 安全设备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通风设备、除尘设备、报警装置等,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42 防护用品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43 使用要求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丢弃或损坏。
5、员工培训与资质要求51 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52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53 资质要求特殊岗位的员工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检查要点指南〔2021版〕为加强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贯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关标准实施具体要求,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附录无菌医疗器械】,本指南针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附录无菌医疗器械】中重点检查条款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归纳明确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重点环节的审查要求,作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那么】的有益补充,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认知和掌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活动提供参考。
本指南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检查的参考资料。
本指南主要针对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类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检查可参考【高分子材料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检查要点指南】〔2021版〕。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机构与人员生产企业应当明确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管理职责,对管理职责进行文件和制度上的规定,目的是评价具有行政责任的管理者〔决策层〕能否确保企业建立一个充分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活动中,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生产负责人的相应职责,确定管理者代表在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组织机构1.企业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以及相互沟通的关系,并形成文件,确保企业建立充分的、有效的、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医疗器械洁净室(区)(G M P)生产检查指南洁净室(区)是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环境,其环境控制水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相关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洁净室(区)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洁净室(区)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
本指南主要以现行医疗器械法规、标准中对于洁净室(区)的规定为基础,尤其是以《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2000)的相关要求为主,部分借鉴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3部分:检测方法》(GB/T )等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不同产品生产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执行。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可作为企业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检查监督等各项涉及洁净室(区)检查的参考资料。
二、检查要点及流程以下检查要点的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和文件资料的检查两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看、询问、记录的情况与企业的规定、文件、记录的符合性。
1.现场观察企业生产、检验洁净室(区)环境(1)洁净室(区)内人流、物流走向是否交叉。
(2)进入一更是否进行换鞋、脱外衣,洗手,是否设置感应龙头、长把龙头或脚踏开关龙头、是否设置烘干器,是否设置门档和防昆虫设施,是否张贴洗手步骤。
(3)进入二更是否进行穿洁净工作服(鞋)或无菌工作服(鞋)、口罩、帽子、手消毒。
手消毒剂是否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种。
(4)二更是否设置整衣镜、方便穿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设施,是否张贴更衣流程。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版
无菌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重点指南(2016 版)为增强对无菌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系统及其监察检查工作,进一步贯彻国家食品药品监察管理总局有关规范实行详细要求,依照《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材》,本指南针对《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材》中重点检查条款进行解说和说明,并概括明确了无菌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系统中重点环节的审察要求,作为《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材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的有利增补,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材看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材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的认知和掌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材看管人员对无菌医疗器材生产公司展开监察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材生产公司展开无菌医疗器材生产管理活动供给参照。
本指南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察管理局组织、实行的医疗器材注册质量管理系统现场核查、《医疗器材生产同意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材生产监察检查等各项检查的参照资料。
本指南主要针对的无菌医疗器材包含经过最后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材。
高分子资料类医疗器材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可参照《高分子资料类医疗器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重点指南》(2016 版)。
当国家有关法例、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从头议论以确保本指南连续切合要求。
一、机构与人员生产公司应当明确与质量管理系统运行有关的管理职责,对管理职责进行文件和制度上的规定,目的是评论拥有行政责任的管理者(决议层)可否保证公司成立一个充足和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
在生产公司展开无菌医疗器材生产管理活动中,应当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生产负责人的相应职责,确立管理者代表在成立、实行并保持质量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组织机构1.公司应当成立与医疗器材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以及相互交流的关系,并形成文件,保证公司成立充足的、有效的、适合的质量管理系统。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管理制度范文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管理制度范文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是指负责医疗器械的生产和加工工作的工作区域,包括生产车间、仓库、质检区域等。
第三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执行。
第四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保持整洁有序,杜绝灰尘、异味及其他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因素。
第五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设立合理的设备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六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配备合格的人员,并对其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建立健全的生产记录和档案,以便追溯产品质量。
第八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建立安全生产意识,严禁自行修改工艺流程或采用不合格原材料。
第九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加强对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原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第二章车间布局与设备管理第十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按照功能和流程进行合理的布局,确保生产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保持通风良好,充足的新风和排风系统应建设完善。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配置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清洁和校准。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维修情况。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配备充足的安全设备和应急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原材料管理第十五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建立完善的原材料管理制度,确保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第十七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储存和保管,确保其不受潮、污染和变质。
第十八条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应制定严格的原材料进货程序和验收标准,对原材料的来源、批号等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要点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要点概述无菌医疗器械在医疗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菌条件下的器械使用能够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确保手术和治疗的安全性。
因此,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的要点。
1. 设立无菌生产车间无菌生产车间是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基础。
无菌生产车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保持洁净和无菌状态。
必要时,可以建立多重防护层,在车间入口设置洁净区和净化间,以确保无菌环境的稳定性。
2. 合理的人员管理为了确保生产质量,无菌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系统能够保障人员的素质。
此外,无菌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数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以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3.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原材料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个环节中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确保原材料的无菌状态。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包括清洗、灭菌、包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和监控,确保操作规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5. 定期进行设备和环境检测设备和环境的无菌状态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非常重要。
因此,无菌生产车间应定期对设备和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其无菌状态的稳定性。
设备需要经常维护和保养,并定期进行验证。
6. 严格记录和档案管理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记录和档案管理非常重要。
需要对每个环节的操作和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随时追溯和查找。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审核和验证。
7. 鉴别无菌医疗器械质量合格标志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完成后,需要鉴别其质量是否合格。
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应有相应的标志,并通过相关检测手段加以验证。
8.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器械生产设备规范要点
智能化生产设备将成为主流,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生产设备将成为主流,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深入学习医疗器械生产设备相关法规和标准,确 保合规生产。
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设备和 技术。
清洁消毒方法及频率设置
01
02
03
清洁方法
包括手工清洗和机器清洗 ,应根据设备类型、材质 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清 洁方式。
消毒方法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 微生物,如高温蒸汽、紫 外线、臭氧、化学消毒剂 等。
频率设置
根据设备使用频率、污染 程度和生产要求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清洁消毒频率 。
灭菌处理措施和效果评价
更新改造需求分析
技术性能落后
对比当前市场上同类设备 的技术性能,若现有设备 明显落后,则考虑进行更 新改造。
经济效益评估
对现有设备进行经济效益 评估,若其维护成本、能 耗等费用过高,则考虑更 新改造以降低运营成本。
安全生产需要
若现有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或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必须立即进行更新改造 。
调整保养
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定期对设 备进行调整,确保设备处于最 佳工作状态。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故障诊断方法
利用现代故障诊断技术,如振动分析、油液分析 等,对设备进行全面、准确的故障诊断。
故障预防措施
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和规律,制定针对性的预防 措施,降低设备故障率。
常见故障排除
总结设备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其排除方 法,形成故障排除指南,供操作人员参考。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要点
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 现场查看相同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污染程度 高的区域应当与其相邻区域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11/2/2023
7
血管支架、心脏瓣
膜、人工血管、起
•
一、洁净室(区)现场检查要点
博电极、人工动静 脉瘘管、血管移植
管)、支 架输送系
统等
血袋
11/2/2023
8
与血液直接接触,如:血浆分离器、血 液过虑器等
与血液间接接触,如:输液器、输血器、 静脉输液针、延长器、转移器等
一、洁净室(区)现场检查要点
2.11.1 十万级环境下生产器械及区
域
• 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
– 血液接触 – 骨髓腔接触 – 非自然腔道接触
• 应当安装相应的防护装置
• 建立其工作环境条件的要 求并形成文件
• 进行有效控制
若有害气体需 排到大气、液 体排入江河、 固体埋入大地 应进行适当的 处理,以满足 国家有关规定
的要求
国家有要求时,要 严格执行国家的有 关规定,并考虑对 产品质量的影响
如果企业没有监测手段,应委托有资质的单 位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测
11/2/2023
10
一、洁净室(区)现场检查要点
2.13.1不清洗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支撑材料)
分两种情况:
– 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
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宜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 不相 的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原则,使初包装材料的质 同且
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
低了
•
如血管内导管、人工乳房、导尿管等的初包装材料。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的指南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的指南一、设备管理1.设备选购:选择符合国家法规要求、质量可靠的设备,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标识:对所有设备进行编号,并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型号、安装日期、维修记录等信息。
3.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建立维修记录,修复设备故障,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
4.设备保养: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二、生产流程1.原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产品需求。
2.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进行,避免资源浪费和生产延误。
3.生产控制:建立严格的生产控制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减少生产误差和缺陷。
三、质量控制1.检验标准:制定符合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检验设备:配备专业的检验设备,如仪器仪表、显微镜等,用于产品的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等。
3.检验记录:建立完整的检验记录,记录产品的检验结果和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4.不良品处理:严格控制不良品的产生,及时处理不良品,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四、安全管理1.员工培训: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生产操作规程、紧急救援措施等。
2.安全设施: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紧急停机装置、消防设备等,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3.安全标识:在车间内设置必要的安全标识,如禁止吸烟、禁止静电等,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4.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针对常见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
五、环境保护1.废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和处理,严禁私自排放或倾倒废物,保护环境。
2.装卸噪音控制:采取措施减少设备的噪音和振动,减少对员工的影响,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3.照明与通风:保证车间内的充足照明和通风,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的指南包括设备管理、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医疗器械行业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要点
医疗器械行业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要点内容总结简要作为一名在医疗器械行业生产车间工作多年的员工,深知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在这个行业中,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保持车间的清洁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确保生产车间的卫生状况符合国家标准,以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卫生管理策略。
负责的部门是生产车间卫生管理部,我们的任务是监督和检查车间的卫生状况,以及制定和更新卫生管理规范。
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定期的卫生检查,对车间内的环境、设备、物料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及对员工进行卫生培训和指导。
在我的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
例如,车间的设备和工作台经常会有细菌和病毒的污染,这对产品的质量和患者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我必须制定有效的清洁和消毒程序,并确保它们得到严格执行。
员工的卫生意识也是我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员工可能忽视了卫生的重要性,或者对卫生的操作不熟悉。
因此,我必须定期进行培训和指导,以确保他们了解卫生的重要性,并能够正确地执行卫生操作。
通过我的努力,我成功地改善了车间的卫生状况,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通过定期的卫生检查和数据收集,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和研究,制定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员工的卫生意识,并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执行卫生操作。
总的来说,我认为医疗器械行业生产车间卫生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下是本次总结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基本情况在医疗器械行业生产车间,负责的部门是生产车间卫生管理部。
我们的任务是监督和检查车间的卫生状况,制定和更新卫生管理规范,以及定期进行卫生培训和指导。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车间设备的细菌和病毒污染,以及员工的卫生意识不足。
二、工作成绩和做法通过定期的卫生检查和数据收集,我成功地改善了车间的卫生状况,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洁净区控制与管理(可编辑)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洁净管理要求洁净区控制与管理建设空调系统以人体结构为例:彩钢结构皮肤空调系统心脏送风管道动脉回风管道静脉过滤器肝脏辅助区域四肢建设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示意图新风、回风混合段初效过滤段表冷、加热段蒸汽加湿段风机送风段电加热段中效过滤段臭氧发生段净化风聚集送风段洁净室(区)新风口建设送风管道与高校过滤器回风口与回风管道建设验收基础建设建筑厂房选址设计布局生产场地辅助区域配备用水点用气点插座阴阳扣角验收系统性检测(运行确认)◆控制系统功能及安全◆静态下:温度、相对湿度、压差◆气流方向◆开门、闭门方向◆安全(出口、通道)测试验收空调送风系统(运行确认----性能验证)静态检测(只有验证取样人员)◆室内表面取样◆压差测试◆浮游菌、沉降菌◆总粉尘颗粒◆风速、换气次数◆人员监测动态检测(操作人员、和验证取样人员)◆室内表面取样◆压差测试◆浮游菌、沉降菌◆总粉尘颗粒◆风速、换气次数◆人员监测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人员要求工作服要求(洁净服)洁净室的清洁要求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人是药品及无菌器械生产过程中最大的污染源由于人员操作导致的污染率超过80%,因此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于药品或无菌器械的污染率就越低。
打喷嚏、咳嗽、说话产生的粒子(个)人体污染数据人体表面存在的微生物: 1.坐着不动散发的微粒有 10万个/分钟; 2.人体每年脱落的碎屑达3.5kg;3.普通活动能产生100万个粒子;4.走动能产生500万个粒子。
惰性粒子带菌粒子一次喷嚏 100 0000 3 9000 一次咳嗽 5000 700 大声说话 /100字 250 40 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人员工作接触引起的相互交叉污染大量运动产生的微粒扩散和传播气流从高到低通过热对流产生的人体碎屑的传播和污染粒子通过洁净服散发出来的可能性:面料粗糙、孔隙较大脖领、袖口、裤口破损处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对人员要求穿好洁净服,将袖口、脖领、裤口扎紧带一次性头罩,将头发全部包好戴一次性口罩,将胡须部位包好特殊要求须戴护目镜必要时戴乳胶无粉手套对洁净服要求采用合成聚酯纤维材质面料:单根纤维、编织紧密、能够有效的将微粒阻隔能够防止静电产生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分体洁净服四连体洁净服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正确洗手的步骤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手指交叉手心搓拇指手心搓手腕动作要求不需要的人员严禁进入无菌区严禁快速走动避免从层流区走过所有掉在地面上的物品均被污染,即刻采取相应措施接触物品前必须对手消毒容易忽略的动作触摸口罩揉着鼻子进入更衣室更衣揉着鼻子佩戴或更换口罩、手套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动作要求站立时手臂顺着身体下垂手臂严禁前交叉或后交叉●坐姿时手臂或下垂或手心朝上放在膝盖上严禁将双手或双脚进行交叉●谈话时必要时才讲话严禁通过传递窗讲话必要时通过对讲机谈话特别严格禁止事项进食各种食物喝水咀嚼口香糖抽烟使用化妆品使用膏状护肤品留长指甲使用指甲油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清洁材料无尘布有洁净级别要求的吸尘器聚酯纤维拖把或开孔式吸水材料不锈钢或PP水桶清洁容器及包装粘性地垫工具及记录材料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人员进出洁净车间流程流程图换鞋脱外衣穿外衣脱外衣穿外衣自来水洗手自来水洗手脱(穿)洁净鞋穿(脱)洁净服穿(脱)洁净鞋脱(穿)洁净鞋穿(脱)洁净服纯化水洗手消毒液消毒净化工作区人员进出净化区流程图洁净区的使用与维护物料进出流程流程图物料进出净化区流程图领原材料传递窗杀菌暂存间脱外包二次脱包净化工作区产品清洗脱单包装成品传递窗成品暂存间装箱入成品库管理规程清洁车间使用维护管理规程洁净车间定期消毒管理规程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规程洁净区工作服管理规程洁净区工艺纪律管理规程洁净区卫生洁具管理规程清场管理规程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规程操作规程洁净区厂房清洁标准操作规程传递交窗使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工装模具、工位器具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洁净区洁净服(鞋)清洗标准操作规程人员出入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生产区地漏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物料出入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消毒剂的配制交替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谢谢洁净区控制与管理教程内容索引法规要求概述设计建设验收检测使用与维护相关规程法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第九条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并维护产品生产所需场地、生产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仓储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无菌医疗器械是指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无菌处理的医疗器械。
对于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无菌处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无菌处理不当,会导致医疗器械的污染,进而影响医疗的效果。
为了保证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效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
本文就是关于“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指南”,旨在为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指南,以确保无菌医疗器械的质量与安全。
一、质量条款的要求1.生产质量控制的条款必须包括产品质量的控制、出厂检验和质量记录的管理。
2.制定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检验、出厂检验、实用性和安全性均应符合工艺规程、技术模范及经格式批准的标准。
3.建立生产质量控制文件,包括产品质量控制规程、产品制造工序和检验标准、产品合格证、产品不合格证、产品质量记录表等内容,文件按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编制。
4.关于产品的质量保证和控制,必须确保货物可以在有效的时限内按照标准的规定得到正确地保管、存放、运输并不受损坏。
5.严格执行质量保证规程,特别强调生产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滤芯滤膜过程中的湿度,以防止吸潮变软,生菌或污染玻璃纤维滤料等不良现象出现。
6.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个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二、生产工艺的要求1.准确控制生产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确保生产厂房的温度和湿度值稳定。
2.生产过程中应使用高质量的原材料,并在生产过程中彻底地淋洗处理以达到最高的灭菌效果。
3.在生产线上加强无菌工艺控制,实行质量控制原则和保障私密性,确保滤芯滤膜不被污染,同时使用高质量的膜材料和棉芯,保证产品的成品率和品质稳定性。
4.在制造过程中应保持细心、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标准操作流程妥善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运输时间。
5.使用高质量的原材料和灭菌材料,以保证在生产中不会出现不良的现象,符合产品的稳定性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关键要点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关键要点在医疗器械领域,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公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关键要点,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应用相关规范。
一、产品质量管理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质量管理要求。
首先,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体系覆盖到所有的关键环节。
其次,企业必须明确产品的设计要求,确保产品在设计阶段满足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符合法规要求。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产品管控机制,包括采购原材料的合格审查、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产品的批次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等。
二、生产过程控制要求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十分复杂,因此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各种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企业必须建立合适的生产车间和设施,符合卫生要求,并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其次,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并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同时,企业还必须建立适当的监测和检验机制,包括原材料的抽样检测、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产品的成品检测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三、质量记录和文档管理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和文档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明确规定各类质量记录的内容和要求,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制度。
质量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设计记录、生产记录、检验记录、不良事件记录等。
此外,企业还必须建立健全的文档管理制度,对各类质量管理文档进行编号、归档和控制,确保文档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
四、不良事件和召回管理要求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和召回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地汇总和记录不良事件的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企业必须主动采取召回措施,以避免患者的进一步损害。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GMP)生产检查指南洁净室(区)是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环境,其环境控制水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相关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洁净室(区)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洁净室(区)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
本指南主要以现行医疗器械法规、标准中对于洁净室(区)的规定为基础,尤其是以《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2000)的相关要求为主,部分借鉴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3部分:检测方法》(GB/T 25915.3-2010)等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不同产品生产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执行。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可作为企业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检查监督等各项涉及洁净室(区)检查的参考资料。
二、检查要点及流程以下检查要点的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和文件资料的检查两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看、询问、记录的情况与企业的规定、文件、记录的符合性。
1.现场观察企业生产、检验洁净室(区)环境(1)洁净室(区)内人流、物流走向是否交叉。
(2)进入一更是否进行换鞋、脱外衣,洗手,是否设置感应龙头、长把龙头或脚踏开关龙头、是否设置烘干器,是否设置门档和防昆虫设施,是否张贴洗手步骤。
(3)进入二更是否进行穿洁净工作服(鞋)或无菌工作服(鞋)、口罩、帽子、手消毒。
手消毒剂是否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种。
(4)二更是否设置整衣镜、方便穿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设施,是否张贴更衣流程。
是否设置存衣、挂衣设施。
二更中暂存的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防污染措施。
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效遮盖内衣、毛发;对于无菌工作服还能包盖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指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疗器械的需求越来越大。
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以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产品。
本文将针对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的要点进行探讨。
一、生产环境和设备1. 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进行车间清洁,防止灰尘、细菌和污染物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保持车间通风良好,调节湿度和温度,以适应生产的要求。
2.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生产延误或质量问题。
3. 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具。
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确保设备和工具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人员培训和管理1. 进行必要的培训。
对于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
同时,培训他们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
2. 强化安全意识和规范行为。
提醒员工注意个人安全和生产安全,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建立安全意识培养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加强生产车间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解决。
建立员工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和回应员工的问题和建议。
三、质量管理和监督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并执行医疗器械生产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建立完善的检验和测试机制,进行产品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2. 加强供应商管理。
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和评估,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跟踪和监督。
3. 进行过程控制和追溯。
在生产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问题。
建立产品追溯机制,追踪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四、合规与监管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医疗器械洁净室(区)(GMP)生产检查指南洁净室(区)是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环境,其环境控制水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相关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洁净室(区)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洁净室(区)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
本指南主要以现行医疗器械法规、标准中对于洁净室(区)的规定为基础,尤其是以《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2000)的相关要求为主,部分借鉴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3部分:检测方法》(GB/T 25915.3-2010)等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不同产品生产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执行。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可作为企业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检查监督等各项涉及洁净室(区)检查的参考资料。
二、检查要点及流程以下检查要点的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和文件资料的检查两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看、询问、记录的情况与企业的规定、文件、记录的符合性。
1.现场观察企业生产、检验洁净室(区)环境(1)洁净室(区)内人流、物流走向是否交叉。
(2)进入一更是否进行换鞋、脱外衣,洗手,是否设置感应龙头、长把龙头或脚踏开关龙头、是否设置烘干器,是否设置门档和防昆虫设施,是否张贴洗手步骤。
(3)进入二更是否进行穿洁净工作服(鞋)或无菌工作服(鞋)、口罩、帽子、手消毒。
手消毒剂是否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种。
(4)二更是否设置整衣镜、方便穿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设施,是否张贴更衣流程。
是否设置存衣、挂衣设施。
二更中暂存的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防污染措施。
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效遮盖内衣、毛发;对于无菌工作服还能包盖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一更使用的鞋是否与洁净室(区)使用的鞋有效分隔。
(5)是否设置缓冲间或风淋室,洁净室(区)工作人员超过5人的,风淋室旁是否设置旁通门。
风淋室是否有防止门同时开启的措施。
(6)洁净室(区)内工作人员是否穿拖鞋,化妆及佩戴饰物等,是否将个人物品带入洁净室(区)。
(7)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洁具间、洗衣间、工位器具间以及中间库等辅助功能间。
洗衣间是否布置了整衣晾衣区域,是否具备了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消毒灭菌措施,是否确定了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存放方式。
洗衣间洗衣设施配备是否合理,以满足洗衣、洗鞋需求。
衣服和鞋是否分别清洗。
不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区)使用的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是否定期在规定级别洁净环境中分别清洗、干燥、整理和保存,并区别使用。
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清洗是否按要求使用工艺用水。
(8)洁具间、洗衣间、工位器具间以及需要使用工艺用水的功能间是否设置了必要的水路管道、水池,是否标识工艺用水的种类和流向。
是否设置地漏(万级及以上洁净室(区)不宜设置地漏),地漏是否具有防倒灌措施。
地漏是否及时清洁、消毒。
(9)是否设置了与产品生产工艺相对应的专用功能间或区域,如注塑间、干燥间等,其送回风管理和配置的设备是否符合法规、标准规定和工艺的要求,必要时是否设置了缓冲间或气闸室。
注塑间内是否设置了模具存放区域,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0)是否设置了物料入口,入口处是否采用风淋或传递窗,是否进行净化处理,是否有防止窗同时开启的措施,门窗是否密封良好。
(11)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了独立的成品出口。
(12)生产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于新建实验室的,生产企业是否分别建立万级下局部100级的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和阳性对照室(包括人流、物流相对独立)。
对于实验室改造中确有较大难度的,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可共用(但应进行清场),阳性对照室应配备百级洁净工作台;阳性对照室如处于非受控环境,应提供验证资料,并配备生物安全柜。
生产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企业是否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用于环境和水质监测。
(13)洁净室(区)的墙面、地面、顶棚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裂缝,无霉迹,各接口处是否严密,无颗粒物脱落,不易积尘,便于清洁,耐受清洗和消毒。
洁净室(区)内的管道、墙上设施与墙壁或顶棚接触部位是否密封。
(14)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消毒的清洁卫生工具。
(15)洁净室(区)内不同洁净度功能间之间,门的开启是否向着洁净度级别高的方向,门是否密封良好。
洁净室(区)内回风口是否被遮挡。
(16)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了安全门,是否具有敲击工具。
(17)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漆面或木质材质物品。
操作台是否光滑、平整、无缝隙、不脱落尘粒和纤维、不易积尘并便于清洗消毒。
(18)相邻不同洁净级别功能间之间是否设置了压差表,压差表是否贴有计量校准标识。
压差表零点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相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区)间的压差梯度是否合理。
(19)洁净室(区)内是否合理设置了温湿度计,是否贴有计量校准标识。
(20)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了空气消毒装置,如设置紫外线灯,是否设置总开关。
紫外线灯管是否定期更换。
(21)产品生产工艺需要使用工艺用气的,是否设置了工艺用气通道,工艺用气通道是否设置了净化处理装置,空气压缩机是否能有效防护。
(22)洁净室(区)内特殊生产工序需要100级洁净环境的,是否配备层流罩、洁净工作台等设备。
体外诊断试剂阳性物质处理是否在万级环境下阳性间进行,并配备生物安全柜。
阳性间是否具备灭活设施、原位消毒设施,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不得对洁净环境造成污染,对于进行危险度二级及以上的病原体操作的,空气是否经除菌过滤后排出。
(23)是否配置了洁净室(区)环境监测设备及配套用实验用设备,如尘埃粒子计数器、风量罩或风速仪、以及用于沉降菌或浮游菌检测的培养箱(培养细菌或真菌、霉菌)设备和培养皿、配制所用试剂等。
(24)空调机组设置是否合理,压差表是否进行计量校准,是否标明初、中效位置及气流走向。
使用臭氧方式进行环境消毒的,是否配置臭氧发生器。
对于有干燥要求的,是否配置除湿设备。
(25)不同空气洁净级别区域之间的物料传递如采用传送带时,是否进行分段传送。
2.查阅企业洁净室(区)有关的管理文件、记录(1)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平面图,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是否标识了不同产品、不同工序对应的洁净环境,是否避免了人流物流交叉。
(2)是否制定了人员卫生管理规定。
(3)是否提供了工作人员进出洁净室(区)的记录,当外来人员检查或参观时,是否提供了人员登记记录。
(4)是否提供了第三方体检机构出具的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定期体检证明,以控制特殊疾患人员进入洁净室(区)直接接触产品。
(5)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工作人员手消毒记录。
(6)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的检测记录。
(7)是否对进行洁净室(区)内工作人员进行了微生物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是否保留培训记录。
(8)是否制定了物料净化管理规定。
(9)是否制定了洁净(无菌)工作服管理规定。
(10)是否提供了洁净(无菌)工作服清洗、消毒灭菌记录。
(11)是否制定了洁净室(区)卫生管理规定,包括设备、工装模具及工位器具清洁存放规定;操作台、场地、墙壁、顶棚清洁规定以及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规定;消毒剂选择、使用的管理规定;空气消毒规定;清场管理规定以及洁净环境日常监测管理规定等。
(12)是否提供了工位器具清洗、消毒灭菌记录。
(13)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卫生清洁记录。
(14)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空气消毒记录。
(15)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洁净环境消毒的,是否提供了紫外线灯使用记录。
(16)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清场记录。
(17)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沉降菌(或浮游菌)监测布点图。
(18)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日常监测记录。
(19)如果空调系统不是连续开启,是否提供了空调系统开关时间和洁净室(区)使用时间的记录。
(20)是否提供了工艺用气检测记录。
(21)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第三方检验机构监测记录、检测设备计量证书。
(22)是否提供了空调机组中效清洗、高效更换、压差监测等维护记录。
参考资料目录第一部分洁净室(区)基本知识一、洁净室(区)的定义二、洁净室(区)的预期用途三、洁净室(区)适用的产品四、洁净室(区)的构成五、洁净室(区)的洁净度级别和设置原则六、洁净室(区)的日常监测项目七、影响洁净室(区)洁净度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洁净室(区)管理要求一、洁净室(区)总体要求二、洁净室(区)设计和装修要求三、洁净室(区)环境控制要求四、洁净室(区)验证要求五、洁净室(区)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要求第一部分洁净室(区)基本知识一、洁净室(区)的定义洁净室(区)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中的尘粒、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微生物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不论外在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具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的特性。
对于医疗器械而言,洁净室(区)包括生产区域和检验区域。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2000)标准中对洁净室(区)定义有了明确的规定,即需要对尘埃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对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GB/T 25915.1-2010)中规定,洁净室(区)是指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或专用空间。
洁净区可以是开放的或封闭的,可在也可不在洁净室内。
二、洁净室(区)的预期用途洁净室(区)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大气的洁净度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和微生物检验,此空间我们称之为洁净室(区)。
三、洁净室(区)适用的产品(一)适用于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以及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生产,如血管内支架、骨科植入物、体外诊断试剂等。
(二)需要控制初始污染菌的医疗器械品种,如透析粉(液)等。
(三)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单包装。
四、洁净室(区)的构成一般情况下,洁净室(区)是指医疗器械生产和检验所需的工作环境,对于生产环节,应包括与生产产品工艺流程相对应的功能间,如注塑间、干燥间等;对于检验环节,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功能间,如阳性对照间、无菌检验间和微生物限度间等;为生产服务的辅助功能间,如洗衣间、洁具间等以及连接各功能间的缓冲过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