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中下游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3.Research Institution for Water Securityꎬ Wuhan Universityꎬ Wuhan 430072ꎬ China
4.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ꎬ Planningꎬ Design and Researchꎬ Wuhan 430010ꎬ China
其中 ρ( TN) 超标最严重. ②为深入辨识 TN 负荷对研究区域水质的影响ꎬ通过情景分析发现控制 ρ( TN) 可有效改善汉江中下游
干流水质状况. ③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层次聚类分析表明ꎬ在时间上将研究时段分为 2 类ꎬ基本对应于汉江中下游的汛期和
非汛期ꎻ在空间上将水质监测断面( 沈湾、泽口、新沟、宗关、转斗、皇庄、汉南村、石剅、白家湾、余家湖、罗汉闸) 分为 3 类ꎬ其中第
Zhuangdouꎬ Huangzhuangꎬ Hannancunꎬ Shilouꎬ Baijiawanꎬ Yujiahuꎬ Luohanzhaꎬ among which the third one was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3 sub ̄categor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s of the sections. Furthermoreꎬ the nutrient st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in MDHR and divided the time into two categoriesꎬ basically corresponding to the flood season and non ̄flood season in the study
汉江武汉段水源质量变化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
汉江武汉段水源质量变化规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汉江武汉段是长江的支流,是武汉市的重要水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推进,汉江武汉段水源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汉江武汉段水源质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掌握水源污染情况,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汉江武汉段水源质量变化规律,为该地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水样:在汉江武汉段选择不同的采样点,采集不同时期的水样,分别进行化验和分析。
2、化验和分析:通过对汉江武汉段水样的化验和分析,掌握水质情况。
主要化验指标包括水质指标、营养盐指标、重金属污染指标等。
3、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探究汉江武汉段水源质量变化规律。
四、研究内容1、研究汉江武汉段水源质量变化规律。
2、分析影响水源质量变化的因素。
3、探讨汉江武汉段水源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措施。
五、研究意义1、为汉江武汉段水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对于相邻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丰富科学研究领域,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六、研究进度安排1、研究立项: 2022年1月-2月2、文献调研: 2022年3月-4月3、实地调查: 2022年5月-6月4、数据处理: 2022年7月-8月5、实验分析: 2022年9月-10月6、论文撰写: 2022年11月-2023年1月七、预期研究成果1、探究汉江武汉段水源质量变化规律。
2、分析影响水源质量变化的因素。
3、提出汉江武汉段水源保护和管理的措施。
4、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水文-水力耦合法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学 分 析 的 方 法 ,例 如 Tn at 等 ;是 根 据 河 道 enn法 2
断 面 参 数 判 断河 流 所 需 流量 ,形 成 了基 于 水 力 学
KEY ORDS i e c l gc lw t rr q i me t ; y r l g W :f re o o ia a e e u r v e ns h d o o y
t nfrrjc te d l lw rece te aj n r s oeth de o e ahs f ni g a ep ; mi - r ohH a
水 力分 析 与生 境 评价 相结 合 , 出了 基 于生境 适 宜 提 性评 价 和模拟 的方 法 ,HFM P A SM法 等 。  ̄ II / H B I
V 14 N . o2 o . 4 A r0 8 p. 0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0 0 ( 0 8)4 0 3 —4 17 — 0 9 2 0 0 — 0 0 0
水 文一 力耦合 法河流 生态需 水量计 算 方法研 究 水
吕文 丽 张 旭 .
(. 1 武汉大学 水资源与水 电工程科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 0 7 ; . 302 2 河海大学 水文水资源学院, 南京 2 0 9 ) 10 8
游水 资源 管理 问题 , 通过 多种 河 道生 态 需水 量 计算
基金项 目: 9 3 计划 ( 0 3 B 12 6 和 湖北省 自然科学 “7” 20C 450 )
基金重大项 目资助。
方法 的对 比分 析研 究 ,探讨 水 文 一 力耦 合 的 河流 水 生 态 需水 量 计算 方 法 , 流域水 资 源 综合 规 划 与生 为
8 年 代 末 , 道 生 态 环 境需 水 及 其 相关 概 念 I 得 0 河 ] 才 到 人们 普 遍认 同 , 开始 从 不 同 的角度 对 其进 行 系 并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水,作为人类所需要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目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结果,水资源危机已被许多科学家和政治家所关注,产生了“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油,21世纪争水”的说法。
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需求关系,已引起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水资源是汉江中下游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加之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动工兴建,汉江中下游水资源承载能力越来越重,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该地区潜伏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因此,研究汉江中下游地区水环境,揭示水环境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原因,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在参加国家水利部下达、由湖北省水利厅实施的“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规划”项目的基础上,以汉江中下游地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应用RS/GIS技术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变化及影响因素、水环境功能、水功能区划分、水环境生态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进行专项探讨和综合分析。
全文共包括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
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有关理论与研究进展、研究区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等背景。
本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水环境和区域发展研究中的运用,可以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科学内容,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的范围是汉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以汉江干流为主要水源的核心区和非干流供水的辐射区。
在理论上,认为应以系统的观点来认识水环境的内涵,从动态性、综合性和差异性来研究水环境;水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需水量关乎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必须首先满足基本生态需水”;水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基础,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道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灌溉用水的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灌溉用水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城镇及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与对策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中游引水到严重缺水的京津华北地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根据多年的研究论证,明确中线调水工程宜先引汉、后引江。
经过对近期引汉北调进行多方案研究后发现,无论最终采取哪一种调水方案,势必影响汉江中下游的水情,给汉江中下游城镇及农业灌溉用水带来影响。
为做到调水工程的“南北两利”,本文对汉江中下游的用水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中下游供水影响对策1 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的范围1.1 汉江中下游的取用水现状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约1 570 km,全流域面积15.9万km2。
汉江干流从丹江口到汉口为中下游,长652 km,集水面积6.38万km2,该区域内蓄水工程较多,其中大型水库10座(表1),大多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养殖等效益,其总库容为20.22亿m3,其中调洪库容为7.73亿m3,兴利库容为11.05亿m3;另有众多的塘堰、湖泊、引提水工程、机电井等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为汉江中下游流域内的城镇及农业灌溉用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江中下游流域按取用水水源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以水库为水源,这部分区域因为地势原因,只能依赖于水库供水,加之多年的灌区设施建设,形成了较完善和独立的灌排体系,基本能满足水库控灌区域的用水要求;另一部分以汉江干流为主要水源或补充水源,从建在汉江边的水闸和泵站取水,也形成了较完善的灌溉体系,襄樊市以分散、小型的提灌为主,荆门市及钟祥市大体属于提灌向自流引灌的过渡地带,沿岸既有泵站也有水闸,潜江、仙桃、天门等由罗汉寺、兴隆、东荆河、谢湾及泽口灌区组成,属于自流引水灌区,汉川、孝感、武汉等沿江区域主要以提灌为主,也有部分水闸。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丹江口水库下泄水量减少,导致汉江中下游干流流量变化,从而对以汉江中下游干流为水源的地区的用水造成影响,因此,影响研究的区域为汉江中下游干流用水范围。
汉江中下游流域污染负荷及水环境容量研究
汉江中下游流域污染负荷及水环境容量研究张强;刘巍;杨霞;容誉【摘要】通过调查和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各污染源,以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为污染负荷指标,分析了流域污染负荷现状,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在此基础上,选择COD和NH3-N作为计算因子,利用一维水质模型测算汉江中下游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江汉污染源主要为中心城镇生活污染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2015年排入汉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污染负荷量为340572.15 t,以COD为主;潜江段以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源为主,其他均以城镇生活污染源为主.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可推知,汉江中下游干流河道COD的水环境容量目前尚较富足,但NH3-N的水环境容量已接近负荷阈值;汉江中下游支流唐白河、竹皮河和天门河的COD和NH3-N水环境容量均较小.【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9(050)002【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污染负荷;主要污染源;水环境容量;汉江中下游【作者】张强;刘巍;杨霞;容誉【作者单位】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3湖北省水资源充沛,但随着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面临着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
环境容量是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
水环境容量的估算及其在各污染源或区域之间的分配则是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基础和核心[1-2]。
因此,研究水环境容量可以为水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水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保护和改善目前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水体最大允许污染负荷量,又称水体的纳污能力[3-5]。
它反映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赋存规律,也反映了水环境在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其容量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及污染物特性有关[6]。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引言汉江作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域之一,对我国华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和产业的快速增长,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日益受到威胁,亟待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现状分析1. 污染源的增加随着汉江流域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废水和工业废弃物直接排入汉江中下游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加重了水环境的负荷。
2. 水质恶化由于污染源的增加,汉江中下游的水质逐渐恶化。
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细菌等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忍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水质差不仅影响到市民的生活用水,还对水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3. 生态系统破坏水质的恶化直接导致了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系统破坏。
水生动植物种类减少,水中生态链的破裂导致了很多物种的濒危和灭绝。
这也影响了渔业资源的丰富以及沿江地区的旅游资源。
二、汉江中下游的可持续发展探索1. 加强污染治理为了恢复和保护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政府应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
核心是建立完善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和惩罚,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还应督促工业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产生。
2. 推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为了实现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合理分配和配置汉江中下游的水资源,确保每个用户能够分享到公平的水资源。
同时,还要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力度,鼓励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并推广水资源的再利用。
3. 强化环境教育和宣传为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政府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系列的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认知,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同时,要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节能减排的方式,推动环保理念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及和应用。
结论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汉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满足率初探
汉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满足率初探
徐杨;常福宣
【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卷),期】2009(026)001
【摘要】探讨了河道内生态需水满足率的定义及内涵,研究了汉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并通过长系列调算分析计算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引江济汉工程实施后对其河道内生态需水满足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将使汉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满足率降低,引江济汉工程能显著提高汉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满足率.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徐杨;常福宣
【作者单位】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所,武汉,430010;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所,武汉,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8
【相关文献】
1.基于改进年内展布计算法的河道内基本生态需水量研究 [J], 赵然杭;彭弢;王好芳;高峰;齐真
2.汉江中下游河道基本生态需水与生径比分析 [J], 朱才荣;张翔;穆宏强
3.汉江中下游河道堤防水土资源开发战略初探 [J], 胡春艳;许先玉
4.汉江中下游河道堤防水土资源开发初探 [J], 何裕森;管宏才
5.太子河上游河道内适宜生态需水分析 [J], 齐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江中下游河道基本生态需水与生径比分析
汉江中下游河道基本生态需水与生径比分析朱才荣;张翔;穆宏强【摘要】The calculation of eco-water demand relates to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and eco-water demand is also the guarantee of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ecosystem. To re-duce the error by a single method, the paper uses nine kinds of hydrological methodologies such as 7Q10, NGPRP and Texas methods to compute the basic eco-water demands in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and classifie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the Montana method to obtain rational eco-water demands based on the Montana method. Meanwhile, based on many concepts of eco-water demands, the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 of REF ( the ratio of the eco-water demands to stream flow) , a parameter reflect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eco-water demands, and by Montana method, Texas method, monthly guaranteed fre-quency method and its improved method, the REF in flood season and non-flood season in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are calculated.%生态需水量的确定关系到河流生态恢复及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保障。
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
Received:Apr.22 d
,
2018;accepted:M
ay 9 ,2018;published:M
ay 16 ,2018
Abstract
Com bined w ith the principles of efficiency,fairness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w 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翻挎 汉撕
Multi-—Obj ectiv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 ater
Resources in the M iddle and Low 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Basin
Jing Tian ,Shenglian Guo1#,Dedi Liu ,Xingjan Hong , ,Shaokun He1,Le Wangx,2
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basin,which help
decision-m akers achieve m ore eficient and accurate w 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tion m ode1.The years of 2010 and 2030 are selected as the baseline and planning level yearJ respectively. Based on t h e long-term historical runoff data from 1956 to 2011 and the w ater dem and prediction in the planning level yea r|t h e optim al distributjon is achieved by setting up th e reservoir operation rules,w a- ter user priority and oth er variables.In th e Pareto solutions,th ree indices of w ater shortage,econom ic benefit and polluta nt discharge are com pared and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typical schem es,w hich indi- cates that th e results are reasonable and applicable.This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tic basis for water re-
跨流域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3 0~1 5亿 m , 必将进一步加 汉江上游跨流域调 水 约 1
剧对中下游沿岸地区的不利影响。一是汉江干流上梯 % 左 右。二 是 水 环 境 容 级水电枢纽发电量平均减 少 7 量将进一步 减 少, 导 致 水 污 染 加 剧。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汉江中下游已 经 发 生 了 几 次 大 范 围 的 比 较 严 重 的“ 水华” 事件。引汉济渭 工 程 调 水 后, 将导致汉江中 下游 水 环 境 容 量 减 少 4 %, 加上中线工程调水后水环 境容量减少 2 6 %, 两者共减少 3 0 % 左右。大大增加 了 汉江“ 水华” 发 生 的 几 率, 水 污 染 程 度 加 剧, 使生态保 护工作的难度加大。 三 是 对 汉 江 中 下 游 工 农 业、 城市 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 水 有 较 大 影 响, 供用水保证率降 低。四是大型跨流域 调 水 工 程 存 在 着 复 杂 的、 不确定 性的生态风险影响。
5 ] 。水资源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最基本的 条 件 [
3 . 4 增加汉江中下游的环保资金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 的影响, 建议国家加 大 对 汉 江 中 下 游 环 境 保 护 资 金 的 安排力度, 尽快启动一批污水处理厂项目, 开展生态农 业建设,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切实做好汉江中下游生 态环境保护工作。
跨流域调水工程可改善缺水地区的生态状况和人 类的自然生存环境, 改变缺水地区的经济结构, 促进缺 水地区的工农业 发 展。 同 时, 跨流域调水是人工干预 水资源的时空分配, 这 势 必 会 对 区 域 水 资 源、 生 物、 气 候乃至人类的社会生活、 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尤其是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
汉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及承载力研究
汉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及承载力研究顾自强;高飞;汪周园【摘要】汉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分布着较为发达的农业区或产业区,其自身经济总量在长江流域举足轻重,若干产品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尤其是粮食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伴随着汉江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增长,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对汉江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水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流域水安全面临较大挑战,本研究依据汉江流域的水资源现状,通过指标分析法展开对汉江流域承载力的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汉江流域的水资源提供借鉴意义.【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4(039)006【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作者】顾自强;高飞;汪周园【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面对复杂水资源问题,人们已认识到必须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综合研究水资源管理问题,一些水资源管理的新的理念正为人们接受和认可。
在水资源承载力方面,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表现的特别突出,韩梅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式和投影追踪评价模型展开了对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定量化评价[1];为了解决浙江省金华市水资源缺水问题,L.H.Feng构建了一种基于信息扩散理论风险评价模型的分析方法[2];基于多尺度评估旨在评估在不同的水资源供给和消费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序列,它提供了一个可以使用的更合理的对评估结果的管理和监管[3];李工[4]和杜敏[5]等人针对目前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治理措施;以黄石港工业园区为例,肖悦[6]基于SD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展开了研究,与此同时,针对目前中国汉江流域[7]、丹江口库区[8]、淮河流域[9]、海拉尔河流域[10]以及滦河流域[11]的水资源利用现状,等人展开了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1 汉江流域概况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汉江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于武汉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577km。
汉江生态保护调研报告
汉江生态保护调研报告
《汉江生态保护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以促进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调研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10月7日
调研地点:汉江流域各重要节点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
调研内容:
一、水质调研:通过对汉江流域各主要支流和沿岸地区的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发现部分地区存在水质污染严重,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部分水生物种群数量骤减。
二、生态多样性调研:调查发现,汉江流域的生态多样性丰富,但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部分濒危物种数量减少严重。
尤其是江豚、鲟鱼等特有物种生存状况堪忧。
三、生态恢复调研:在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包括人工湿地建设、退耕还林等措施。
发现这些工作初见成效,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四、生态保护建议:为了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我们建议政府增加对水质监测力度,加大对水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加强对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制定更严格的管理措施,禁止对濒危物种的非法捕捞和破坏;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推动更多的生态修复项目,恢复汉江流域原有的生态环境。
结论: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但也存在希望。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汉江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改善。
基于四大家鱼产卵需求的汉江中下游生态流量研究
基于四大家鱼产卵需求的汉江中下游生态流量研究张辉1,2,曾晨军1,2,李婷1,2,何术锋1,2,莫康乐1,2,杨培思1,2,陈求稳1,2(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摘要:针对汉江中下游梯级电站开发后水文节律变化造成四大家鱼栖息地生境质量降低的问题,分别通过几种常用水文学法和栖息地模型计算了汉江中下游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和四大家鱼产卵适宜生态流量,并在最小生态流量的基础上,结合四大家鱼产卵适宜生态流量以及生态水文特征在5-8月进行了脉冲设计,综合确定满足四大家鱼产卵需求的生态流量过程。
结果表明,Lyon 法和7Q10法最适宜汉江中下游最小生态流量的计算,流量为294~863m³/s ;通过栖息地模型计算,彭市和仙桃江段四大家鱼产卵适宜生态流量为1233~3950m³/s ;流量日涨幅在139.1~534.8m³/s ,持续5d 的涨水过程可为四大家鱼产卵提供良好的条件。
该研究从四大家鱼产卵需求的角度考虑,为汉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的生态调度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汉江中下游;四大家鱼;生态流量;水文学法;栖息地模型中图分类号:Q1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075(2022)03-0001-08收稿日期:2021-01-19修回日期:2021-08-1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20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25902)。
作者简介:张辉,1996年,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水力学。
E-mail:*****************通信作者:莫康乐,1987年,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水力学研究。
E-mail:************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渔业资源。
汉江中下游鱼类约79种,包括青鱼、草鱼、鲢、鳙(四大家鱼)等多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何力等,2007)。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 引言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水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2.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现状(1)水质状况:汉江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市。
然而,由于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汉江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研究表明,汉江的水质污染主要体现在COD、氨氮、总磷等指标超标。
(2)水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是保持水环境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生态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系统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濒临灭绝,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汉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的问题。
3.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措施(1)加强水污染治理: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严格监管工业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可以减轻对汉江水质的污染。
(2)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促进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殖,可以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政策,鼓励节水措施的实施,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合作(1)政府部门:政府在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应加大投入,加强监管,推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同时提供经济、政策和技术支持。
(2)企业和工业部门: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生产。
同时,应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项目,履行社会责任。
(3)科研机构和学术界:加强水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寻求更有效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方法。
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摘要: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国家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整体经济的平衡发展,但这绝对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不顾水源区人民的用水需求。
因而国家必须做出相应的政策进行规范用水行为,对于水源区的居民要保障其正常的生活用水并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抚慰当地居民为国家发展而做出的伟大奉献。
国家修建的中线配套工程——引江济汉工程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水,协调好各区域的用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汉江;引江济汉工程;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南水北调工程对水资源调入区而言,能够增加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劣性所带来的水资源压力,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其不利的方面便是水资源的调动会让原本干旱的地区出现次盐碱化,提升了土壤盐度而不利于农作物和植被生长,对于调出区而言也会造成河道淤积,生物种类减少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平衡。
因而在此对汉江流域进行调研,浅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配套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简单地加以研究。
1数据的选取卫星成像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其具有快捷、大范围收集数据的特点,在当今我国的自然灾区探测和农业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其利用辨别度极高的TM影像及IRS影像技术对汉江流域进行高清的摄像,收集相关的动态图,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对于探测时间选择在植被生产旺盛的夏季,清晰度比较高,可用于研究汉江分析中下游区域植被覆盖率变化的趋势。
除此之外,要灵活地对收集到的影像进行处现,对于影像出现的形态发生变化的问题,可以利用地面控制单GCP技术进行校正。
再利用ENV1遥感处理软件对发生变动的影像进行重组,以还原到原本的地理面貌,同时要对地形和大气状况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对于地形弯曲程度大、陡峭的区域要设置多个GCP以提高影像的精确度,面对多变的大气状况,应利用FLAASH技术调整卫星探测的拍摄角度和亮度,提高影像的清晰度。
汉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承载力研究
( I .G u i y a n g M u n i c i p a l 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 C o m m i t t e e P a r t y ,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5 ; 2 .S c h o o l o f R e s o u r c e s
4 . L o n g q u a n Mu n i c i p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B u r e a u o f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L o n g q u a n 3 2 3 7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mp a c t o n t h e Ha n j i a n g i f v e r b a s i n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o f t h e mi d d l e r o u t e o f
Ke y L a b o r a t o y ,W u r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W u h a n 4 3 0 0 7 9;3 . Gu i h a n g Gu i y a n g Ho s p i t a l , Gu i y a n g 5 5 0 0 0 9;
2 0 1 5年第 1期
环
保
科
技
V O 1 . 2 l N o . 1
汉 江 流 域 水 资 源 供 需 平 衡 及 其 承 载 力研 究
李柏 山 ・ 粟 颖。 周培 疆 肖梅
汉江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研究
汉江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研究1.立项背景本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的重要专题研究课题之一,也是中线工程关键的技术问题之一,课题涉及大规模、长距离、跨多流域的可调水量研究,难度大、问题错综复杂、探索性强。
其可调水量规模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模、工程效益与工程建设,备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和水源区湖北省以及受水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汉江遭遇连续枯水年,下游出现三次"水华"(1992.2、1998.3、2000.2)等生态环境问题,社会上出现汉江是否有水可调的强烈质疑和枯水年无水可调的议论。
如何澄清这些疑问,协调中下游用水与调出水量关系,并在水库调度中予以体现,成为可调水量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同时,国家宏观决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模也急需科学的定量依据。
跨多流域可调水量研究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特大型水库多目标开发、调水后水源区影响分析与生态安全、可调水量调度技术综合集成、受水区需水要求等方面,国外已建调水工程主要偏重于水源区海水(咸潮)入侵和受水区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对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研究中防洪、供水、枯水期航运及生态安全、发电等综合研究技术上极为复杂,其技术难度大大超过了世界上已建调水工程的水平,已有的调水技术方面的经验不能解决中线工程的特殊问题。
课题研究中已建特大型水库如何挖掘调蓄潜力?如何调整水利任务、修改水库综合调度方案及编制综合调度图?如何在规划设计阶段通过洪水调度实现洪水的资源化?如何协调防洪、水源区用水、受水区调水以及发电、航运的矛盾?如何解决枯水期生态安全与特殊枯水年可调水量不足的问题,让水源区放心,让受水区安心,让国家有关部门能够根据可调水量研究成果科学决策中线工程规模。
上述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全面、深入地进行可调水量综合研究,一一予以解答。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改善国家资源配置的重大基础性战略工程,规模巨大、举世瞩目,是一项利国利民影响深远的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江中下游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张旭1,吕文丽2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E-mail:ilovebaby3@摘要:本文结合汉江中下游这类南方河流面临的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恶化问题,分析了各种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建立了分别基于水文学与水力学的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模型。
经汉江中下游河道多个不同河段、不同典型年、年内不同丰枯季节的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研究,得出了该河流分段生态控制流量,为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理论的发展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丹江口水库的合理调控以及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河流生态需水,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中图分类号:TV1, X171, TV68半个多世纪以来,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防洪减灾、发电、灌溉、供水等保障体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1)大量水库建设及其不合理调控,导致下游河道流量减少,水生生物退化,泥沙淤积,河道萎缩与两岸景观破坏等;(2)大量堤防及闸站建设,隔断了许多河流干支流的天然联系,影响了河流自然形态等;(3)快速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对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保障运行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人水争地”现象,一些水库下游河道、蓄洪滞涝洼地(塘堰)等湿地生态消失。
如何统筹规划、合理设计、优化调控流域水利水电工程,维持河流基本生态需水,保持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防止河流退化与咸水上朔,实现河道冲淤平衡与人水和谐,则是现代水利建设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就开始关注河道内流量问题,并提出了“最小生态流量”(minimum ecological flow)的概念。
但直到80年代末,河道生态环境需水及其相关概念[1]才得到人们普遍认同,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根据水文历史资料进行河流流量分析,提出了一些基于水文学分析的方法,例如Tennant法等;二是根据河道断面参数判断河流所需流量,形成了基于水力学分析的方法,如科罗拉多州水利局(Colorado Water Conservation Board)专家提出的R2-Cross法。
三是将水力分析与生境评价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生境适宜性评价和模拟的方法,如IFIM/ PHABSIM法等。
国内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但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大多是引用国外现有方法,针对西北、华北、东北等具体应用背景问题展开的,至今仍缺乏系统的生态需水定量计算方法与标准。
我国南方地区降雨径流时空分布差异性很大,河道流量时涨时落,水生生物种群数量都较多,但河流水质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大量防洪、发电、灌溉等工程对水流连通性与渔类等水生生物繁殖生存环境影响频繁,城市化与农业的发展又常导致湖泊、河流等湿地面积消减。
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南方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理论与方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结合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资源管理问题,通过多种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河流生态需水量内涵与特征目前,国际上对河流生态需水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
Gleick(1998)[2]给出了基本生态需水的概念框架,即提供一定质量和一定数量的水给天然生境,以求最小化地改变天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并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整合性。
杨志峰等(2003)[3]认为生态需水是生态系统达到某种生态水平或者维持某种生态系统平衡所需要的水量,或是发挥期望的生态功能所需要的水量,水量配置是合理的,可持续的。
夏军等( 2002)总结生态需水量是指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为了维系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基本生存和一定生态环境质量(或生态建设要求)的最小水资源需求量,等等。
不管人们如何定义生态需水量,都至少应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1)生态需水量是维系河流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所必须的基本水量,这个水量应介于不使生态系统退化到消亡状态的最小需水量与保持生态系统优良状态的最大需水量之间。
(2)不同河流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需求,相应的生态需水量应具有河流上下游之间、年内不同季节之间和年际不同丰枯年份之间的时空变异性。
由此可知,河流生态需水量是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要求所必须的维持一定质量、流速、水位等条件的基本流量,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系统的进化、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 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目前,国外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很多,如水文学法,水力学法,生态学法和综合法等,但如何寻找适合我国南方河流生态系统特性的需水量计算方法,尚需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以汉江中下游河流为例,提出一种水文-水力学耦合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2.1水文学方法水文学方法又称标准设定法或快速评价法,一般是根据简单的水文指标对水量、持续时间、淹没频率等系统进行描述。
代表方法有Tennant法、最小月径流法、7Q10法、Texas 法等。
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本文采用上述四种方法分别进行了生态需水量计算。
2.1.1 Tennant法Tennant法[4]也称Montana法,它假定河流流量是水系面积尺度、地形学、气候、植被和土地利用等特征的综合体现,年平均流量的各种比例与生态环境质量相关联。
因此,可根据历史流量记录,将多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的河流生态需水量。
考虑到南方河流通常流量较大和水生生物物种与数量都较多,本文提出用河道多年平均流量的10%、20%、30%作为标准,分别计算河流生态需水量;通过三种标准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后,从中选择某一标准作为河流生态需水控制流量。
2.1.2 最小月径流法该法一般以河流最小月平均实测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作为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以维持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并满足河流排盐、排沙、入渗补给与污染物自净能力等方面的需求。
一般采用河流每年中最小月平均实测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作为河流生态需水量,其计算公式为:8min()10nb ij iT W Q n −=×∑式中:b W 为河流生态需水量(8310m );ij Q 表示第i 年第j 个月的月均流量(3/m s );T 为换算系数,其值为631.53610s ×;n 为统计年数。
2.1.3 7Q10法该法[5]基于水文学参数,考虑水质因素,采用90%保证率最枯连续7天的平均水量设计值。
由于该标准要求较高,为此,中国相关技术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6]。
2.1.4 Texas 法该法是在Tennant 法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季节变化因素,根据各月流量频率曲线进行计算,将50%保证率下的月流量(中值流量)的特定百分率作为每个月的最小基本流量。
对于资料系列,本文用变异系数间接确定特定百分率。
变异系数由下式求出:Cv xσ=其中x 为平均值,σ为标准均方差。
对于变异系数较大的(大于等于0.3)的月份,自然抗变异能力较强,取中值流量的30%为最小生态需水量,对于变异系数较小的月份,自然抗变异能力较弱,取中值流量的90%为最小生态需水量。
2.2 水力学方法水力学方法是根据河道水力参数(如河宽、水深、断面面积、流速和湿周等)确定河流所需流量,代表方法有湿周法,R2CROSS 法等。
本文以湿周法研究生态需水量。
湿周法[7]假设保护好临界区域水生物栖息地的湿周,也是对非临界区域水生物栖息地提供足够的保护。
因此,可通过在临界水生物栖息地区域现场搜集河道的几何尺寸和流量数据,并以临界栖息地类型作为河流其余部分的栖息地指标,计算河流生态需水量。
具体计算方法是通过建立河道断面湿周和流量的关系曲线,依据该曲线确定突变点的位置,由此估算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推荐值。
该法适用于宽浅型河流。
3 汉江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成果与分析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汇入长江,全长1570km,流域面积15.9万km 2,汉江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丹江口至武汉汉口为中下游。
汉江中下游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丹江口水库建成后,洪峰流量大大削弱,中下游流量过程变得较为均匀平缓,变差减少,枯季流量增大,中长期延长。
由于水库清水下泄,引起河床冲刷,坝下游附近河段河床降低幅度大。
使同水位下的水位也相应降低。
特别是随着汉江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加,排入汉江的污染物增多,汉江水质恶化,使得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河道中原有的生态平衡被破坏。
因此在借鉴国内外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汉江中下游河流生态需水量[8]进行分析,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提供了 依据。
图3.1 汉江中下游水文站示意图3.1 实例计算由于资料有限,本文仅以汉江中下游皇庄,仙桃,沙洋站三站的实测大断面资料、月平均水位、月最高水位、月最低水位等水文资料,来计算各站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
下面以皇庄站95%频率水文年为例,来说明水力半径法估算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过程。
图3.2 皇庄站实测断面图根据前文所述的计算步骤,利用实测大断面资料、水位资料,即可求出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河道过水断面的水力半径。
河道的糙率n,水力坡度J 一般为常数,如表3-1所示。
根据公式21321Q R AJ n=求出95%频率水文年下不同月份下的生态需水量,进而换算得年生态需水量,则可得皇庄站的生态需水量为3506/Q m s =生态。
表3.1 各水文站河道的水力参数水文站 糙率水力坡度皇庄 仙桃 0.0240.0310/1000008/100000沙洋 0.0259/100000利用上面计算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耦合法,计算各站的生态需水量,结果如表3-2,3-3所示:表3.2 汉江中下游生态需水量(P=50%)(单位:m3/s)水文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皇庄711 655698 923 111111501501145813801224 952 755沙洋746 679 732 971 1341 1407 2199 2241 1769 1537 1193 868仙桃460 452489 598 848958152314701292954 784 616表3.3 汉江中下游生态需水量(P=95%)(单位:m3/s)水文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皇庄341 267291 377 480629952875693473 357 344沙洋315 250360 504 61858010651013710429 411 394仙桃248 180200 256 347489841722551361 285 265图3.3汉江中下游生态需水量时空分布图(P=50%)图3.4 汉江中下游生态需水量时空分布图(P=95%)根据汉江径流和生态系统特性,以每年的11~12月和次年的1~3月为枯水期,4~10月为丰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