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知识点总复习 苏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北方地区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秦岭一淮河位置(p2图文结合图5-1 )1.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海拔约1500~2500米。
为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又叫渭河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又名汉中盆地)。
秦岭主峰太白山2.淮河发源于桐柏山(豫),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苏)3.东西走向的秦岭――淮河线依次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是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二)秦岭一淮河地理意义秦岭一一淮河线以北秦岭一一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o c>0 C 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年降水量<800mm>800mm 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两年二熟一年两熟到二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三)四大地理区域(图文结合:P4页图5-8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地理区域分界线划分依据南方与北方山脉、河流:秦岭---淮河气候北方与西北降水:400mn年等降水量线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降水青藏地区与其他山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地形、地势(四)北方地区一南方地区1、我国土壤总结:东北平原:肥沃的黑土地四川盆地是肥沃的紫色土东南丘陵是比较贫瘠的红壤,酸性比较强,可以通过加入熟石灰改良,适合种植茶树2、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原因: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治理措施:植树种草3、我国的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4、四大分区中青藏人口最少,西北面积最大,南方人口最多5、与秦岭---淮河有关的重要界线。
1月0C等温线、800mn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南方与北方、水田与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二、北方地区位置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地区,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黑土地”、“北大仓”)、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河流湖泊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我国第二长)东北地区的河流含沙量小,但华北地区含沙量大气候气温:最冷月小于0 °C降水:400m—800mm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农业主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耕地类型:旱地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温带水果:苹果、梨、杏、柿、枣、葡萄矿产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矿产资源:煤、铁、石油丰富主要油田:黑龙江:大庆油田(国内第一)、山东:胜利油田(国内第二)、辽宁:辽河油田、河北:华北油田、山东、河南交界处:中原油田主要煤田: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陕西:神府、河北:开滦、峰峰、黑龙江的鹤岗、鸡西;产煤最多的省山西主要铁矿:辽宁的鞍山、本溪,河北迁安最大盐场:长芦盐场工业东北重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重工业)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三、东北地区北方地区位武和地形图北方地区矿产.交通分布示意图(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位置和范围1、 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简称“东北三省”。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中国的自然资源§1.1 自然资源概况•定义与分类: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与能量,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
•特点: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
§1.2 土地资源•类型与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山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如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3 水资源•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
•主要河流与湖泊: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的水资源及其重要性。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节水灌溉、防治水污染等。
§1.4 矿产资源•种类与分布: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煤炭、石油、铁矿等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合理开发与利用:节约利用,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第二章中国的经济发展§2.1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
•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干线与支线相结合,形成网络。
•重要交通干线与枢纽:如京广线、京沪线、陇海线等铁路干线,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交通枢纽。
§2.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农业分布:东部季风区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2.3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布局特点:沿海、沿河、沿铁路线分布,形成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工业发展条件:自然资源、科技水平、交通运输、市场需求等。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一、自然地理1.地理概念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向。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的物理特征,包括陆地、水域、气候、地形和生物等。
2.地球的运动与倾斜度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也就是一天。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也就是一年。
地球的倾斜度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太阳光线垂直直线的倾斜角度。
地球公转周围的轨道是近似于一个椭圆形,所以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这就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3.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和风向等。
气候变化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地形和水文等因素的影响。
气象是短期的天气现象,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和风速等。
气象预报是根据气象学原理和气象数据进行的预测。
4.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构造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和土壤,平均厚度约为30公里。
地幔由固态岩石组成,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部部分,由铁和镍等金属构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地壳分为众多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在地幔上移动,产生地震、火山和山脉等地质现象。
5.地球上的陆地地球上的陆地包括大洲和岛屿。
大洲是指较大的陆地区域,目前地球上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岛屿是指位于海洋中的较小的陆地区域,可以分为大陆性岛屿和火山岛屿两种。
6.地球上的水域地球上的水域主要包括海洋和湖泊。
海洋是指连接在一起的大片咸水,占地球表面的71%。
湖泊是指较小的淡水水域,包括淡水湖和咸水湖两种。
7.地球上的生物地球上的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动物是指具有感觉和运动能力的生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植物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包括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二、区域地理1.中国的区位及地形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隔哈萨克斯坦和阿富汗与中亚接壤,南濒南海,北界俄罗斯和蒙古。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一、人口与城市1.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地区。
我国人口分布也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人口较少。
2.人口增长与控制:我国人口总量庞大,但人口增速逐渐放缓,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但城市发展不平衡,一些大城市已面临人口过多、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天气与气候1.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根据高度不同以及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大气层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2.多种气候类型:世界上气候多样,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寒带气候等。
3.天气变化与天气预报:天气是指一段时间内大气的瞬时状态,天气变化受气压、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的影响。
天气预报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
4.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统计学特征,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时间尺度上的气候的变化。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的平均温度上升,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
三、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森林砍伐、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空气和水污染等,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2.三峡工程: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中下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工程。
它对水利、发电、航运、水生态环境等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3.人类活动与资源利用:人类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但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中国与世界1.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中国面临着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苏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知识点复习内容概要
本文档为苏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知识点复,旨在帮助同学们回顾地理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章节的内容概要:
- 第一章:地壳的运动与变化
-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 第三章:中国的气候
- 第四章:水资源与利用
- 第五章:水的循环
- 第六章:世界的海洋
- 第七章:大洲的特点
- 第八章:世界的资源与利用
- 第九章:资源与发展
- 第十章:人口与城市
- 第十一章:交通与通信
- 第十二章:我国的经济
使用方法
本文档可以作为复地理知识的参考资料,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
的研究需求,选择查阅相应章节的内容。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该章节
主要的知识点和重要概念,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题。
通过仔细阅读
并进行思考和解答,同学们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注意事项
本文档所列知识点均基于苏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教材内容,
如果同学们使用其他版本的教材,可能存在部分内容上的差异。
建
议同学们在复过程中,结合自己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对应章节的复。
结语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同学们回顾复习地理下册的知识点,为接
下来的考试做好准备。
如果在复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建议同学
们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苏科版2019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苏科版2019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能够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里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限大致通过(秦岭)和(淮河),与一月(0)度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5、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交错分布的(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6、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甘肃)省北部。
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绿洲)。
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
7、青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8、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和主要畜种有各具特色。
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臧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的畜种。
初中八年级苏教版地理知识点
2019年初中八年级苏教版地理知识点由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提供的2019年初中八年级苏教版地理知识点,祝您学习愉快!知识框架:中国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及疆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半球划分、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国土及疆域陆地和海洋国土、邻国行政区划省市简称、形状人口与民族人口概况总量、分布、基本国策民族概况人数、分布特点自然环境地势与地形三大阶梯、各种地形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差异:南北差异、温度带划分降水差异:东西差异、对各方面的影响气候类型、各类天气河流与湖泊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差别、黄河和长江概况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概况资源划分、我国资源情况土地资源分类、分布状况、利用状况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状况经济发展逐渐完善的交通网交通运输分布、铁路分布、运输方式的选择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分类、东西南北差异、问题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及高新技术分布1、我国位置的优越性:半球划分: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最东端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最西端东经73度40分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 最南端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最北端北纬53度33分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我国国土辽阔:陆地国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14个。
海洋国土: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南海鱼类产量和油气产量均是最大的。
图见教材4页。
3、行政区: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图教材7页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表教材10页。
4、人口: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19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动,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7、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的内陆盆地。
内中有我国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纬度位置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海拔的盆地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初二年级苏教版地理知识点
初二年级苏教版地理知识点2019年初二年级苏教版地理知识点由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提供的2019年初二年级苏教版地理知识点,祝您学习愉快!南北气温差异: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漠河镇与海口市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
冬季最冷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温度带划分,见教材33页。
8、东西干湿差异: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我国降水量和干湿地区,见教材35、36页。
干湿地区景观、建筑以及农业的差异,见教材36、37页。
9、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见教材39页。
主要是降水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和地形。
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见教材42页。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多旱涝灾害。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10、河流和湖泊:内流河和内流区、外流河和外流区的分布,见教材44页。
内流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但水量仅占全国的5%;外流区占陆地面积的2/3,水量占全国的95%。
内流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内流湖一般为咸水湖(青海湖)。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它探索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
以下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的知识点总结。
本册的地理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模块:第一部分是自然地理;第二部分是人文地理;第三部分是地理技术与方法;第四部分是地球与宇宙。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理形势、地貌、气候、水资源和地理灾害等内容。
地势和地貌地势主要指地球表面上的高低起伏,地面高度的变化。
地貌则指地表的形貌、特点和分布。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一段时间内陆续出现的天气状况。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划分。
水资源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地理灾害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洪涝和干旱等地理灾害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聚居地分布和城市发展等内容。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人类聚居地的分布与城市发展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人类聚居地的分布规律和城市发展的过程,包括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规划等内容。
第三部分:地理技术与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地图的制作与使用等内容。
地理研究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理实地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研究方法的使用。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地图的制作过程和地图上的符号解读等内容。
第四部分:地球与宇宙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球与其他星球的比较和地球的变化。
地球与其他星球的比较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球与其他星球的比较,包括地球的特点和其他星球的特点的对比。
地球的变化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自然变化,包括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地球气候变化等内容。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到人与地球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气候、地球的人口等等。
在八年级下册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将学习地球的构造。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它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它由固态岩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它由铁和镍组成。
地球的构造对我们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将学习地球的气候。
地球的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海洋、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上的气候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三种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地球的人口。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有些地区人口密集,有些地区人口稀少。
人口分布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长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过快的人口增长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很大的压力。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地球的资源。
地球上有很多宝贵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等。
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然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
最后,我们将学习地球的环境保护。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动植物等,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学习地理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增强我们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地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总之,地理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构造、气候、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增强我们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八下地生知识点苏教
八下地生知识点苏教地生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与地下岩石、岩土体、水体、空气等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地球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研究,探索地球的演变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地生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与之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下面,我将以“八下地生知识点苏教”为题,逐步阐述八年级地生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地球的结构与地壳运动地球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我们所生活的地球表面,它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运动是指地壳的形成、演化和变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
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震、火山喷发和地壳变形等现象,而地质作用则包括侵蚀、沉积和变质等。
2.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向和风力等因素。
气象则是短期的天气变化,通常指一天或一周内的天气情况。
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海陆风向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和记录气候和气象现象来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3.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不断循环和再生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种群和环境之间保持稳定的状态。
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关注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 地理信息与地理技术地理信息是指地球表面及其特征的数字化表达和存储,包括地理数据、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地理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方法和技术。
地理信息和地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精品文档2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 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 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 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 黄土地 农业发展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等节水农业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1 春季少雨;2 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 春 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 自然环境 1 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 吉林省、辽宁省。
2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 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 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 发展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 期的气候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 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商 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 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 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 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三、世界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文明的摇篮 1 位 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 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 部。
2 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窑洞信天游 2 风吹来的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峁、 黄土梁、川地见图 3 严重的水土流失 1 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黄土土质疏松,许 多物质易溶于水过度放牧、开垦农田、修路、采矿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沟谷斜坡多 2 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 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 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难。
初二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苏科版
初二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苏科版1. 利用农业是指有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工人培育来获得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产品的各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等主要部门。
农业是人类人类社会相当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为人类提供衣、食、住等物质资料,为工业提供原料和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别(东西部以400㎜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九大牧区(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与地宝兰三河牛;新疆牧区,优良阿索廷是新疆细毛羊;青海牧区,优良畜种是滩羊;西藏牧区,优良畜种是牦牛);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其中,东部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平原区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产自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我国畜牧业的南北差异:农作物熟制耕地类型农作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棉花北方两年三熟(华北)一年一熟(东北) 旱地小麦花生(黄河中下游) 甜菜(东北平原) 三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秦岭—淮河南方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田水稻油菜(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 甘蔗(南部沿海)4.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
5.国际上的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6. 我国林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才智。
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有了,实现了结构性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杨开第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的农业产业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结构性问题严峻挑战。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苏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自然、社会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在八年级下册地理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关于地球的构造、气候、自然资源、城市化和全球环境问题等知识点。
第一部分:地球的构造与变化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分为大洲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幔是地壳的下一层,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外部形态:大洲、海洋和岛屿。
大洲有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一天划分为24小时,公转使得地球一年分为四季。
4. 地球的地理带:热带、温带和寒带,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植被。
第二部分:气候与自然灾害1. 气候与季风: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海洋气流、地形和人类活动等。
季风是指一年中以风向变换为特点的气候现象。
2.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等。
3.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
第三部分: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石油、煤炭和金属矿产等。
2. 能源与能源危机:能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能源危机是指能源供应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状态。
3. 城市化与环境保护: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居住和发展的过程,但城市化也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全球环境问题1. 全球变暖:由于工业化和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气候变暖,并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生态平衡是指各种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持稳定。
3. 水资源与水污染: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八下地理苏教版重要知识点
八下地理苏教版重要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与地球的关系。
在八年级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一一进行介绍。
第一,地球的形状和地球自转。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状的巨大天体。
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同时也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地理经度和纬度的存在。
第二,地球的倾斜和地球公转。
地球的轴倾斜使得地球表面分布着不同季节。
而地球的公转则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其中一年有四个不同的季节。
第三,地球的大运动和小运动。
地球的大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而小运动则包括地球的章动和岁差等。
这些运动对地球上的气候、季节和地理现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四,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地壳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五,地理坐标和地图的使用。
地理坐标系统以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地图则是将地球的表面缩小并展示在平面上的工具。
通过学习地图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分布和空间关系。
第六,地球上的气候和气候变化。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而气候变化则是指气候在长期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了解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们认识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七,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利用。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包括城市化、农业、工业、能源利用等。
了解人类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发展。
第八,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和遥感技术来收集、存储、处理和展示地理数据,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提供了便利。
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和分析地理问题。
以上是八年级地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增加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地理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复习苏教版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1、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蛭等(不是指植物的“芽”)2主要方式营养生殖:植物营养器官的嫁接、扦插、压条等方式。
优点:保持亲本优态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速度等。
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优点: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
3、嫁接P5 成功的关键: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嫁接分类枝接—用带芽的枝条作接穗(柑,橘等)芽接—用芽作接穗(桃,山楂,苹果,梨等)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能使同一植物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
分裂生殖:特点、实例出芽生殖:特点、实例营养生殖:特点、实例孢子生殖:特点、实例5、课后寻找资料:最新型的无性繁殖方式——克隆。
课外小知识:水螅的有性生殖(录相):说明一种生物可能有多种生殖方式。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1、概念:一般是由亲代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下一代。
2、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①、花的结构完全花结构:花托、花萼、花瓣(招引昆虫传粉)、花蕊(包括雌蕊、雄蕊)。
雄蕊结构有:花药(内有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花丝。
雌蕊结构有:柱头花柱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卵细胞极核(2个)***花有单性花和双性花。
如南瓜为单性花。
②、传粉:花粉掉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
传粉不足,导致减产。
可采取人工授粉的方法帮助授粉.虫媒花—依靠昆虫传粉的花。
风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
③、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双受精。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精子和极核细胞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桃李等植物每个子房只有一个胚株,因此每个果实只有一个种子;而西瓜,蕃茄等每个子房中有多个胚株,因此每个果实有多粒种子.3、果实和种子的传播:以相关的结构适应着各自的传播方式。
依靠风力:蒲公英果实具有伞状的毛依靠水力:椰子树果实漂浮在水面上依靠动物与人的运动:苍耳果实表面有钩刺依靠自身的弹力: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将种子弹射出去第三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家蚕的一生P14-152.不完全变态发育: 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蜻蜓等。
***蝗虫的一生P16一般有害昆虫的消灭的最佳时机:幼虫期。
蝉蜕-----------蝉的幼虫最后一次脱下的躯壳。
是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的中药。
蜻蜓点水----蜻蜓在水中产卵的过程。
第四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
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①鸣叫:雄蛙吸引雌蛙前来抱对。
②抱对:保证了精子和卵子同时排出,提高了卵的受精率。
③体外受精④发育: 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与成蛙的区别: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尾无腿。
成蛙生活在湿润陆地,有腿无尾,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
两栖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卵生,受精作用在水中进行,幼体生活在水中,生殖和发育不能脱离水环境。
3、现存的两栖类动物约有2500种,它们是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第五节鸟类的生殖和发育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孵卵、育雏(如杜鹃,啄木鸟,野鸡—借巢孵卵)。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体外继续发育。
**受精的鸟卵在体内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雌鸟体温,胚胎就暂停发育。
3.鸟卵的结构:卵壳——保护作用卵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主要营养作用卵细胞胚盘——遗传物质细胞核所在;胚胎发育的场所,发育成小鸟。
卵黄膜-----相当于卵细胞的细胞膜。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黄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
4、早成鸟:则孵化出来的幼鸟眼能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能跟亲鸟自行觅食。
如:鸡,鸭,鹅,大雁等。
晚成鸟:则孵化出来的幼鸟不能睁开,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亲鸟喂食。
如:家鸽、燕子、麻雀等。
第15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概念: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也就是下代与上代性状的相似性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定,使物种不断进化发展主要遗传物质:D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遗传信息的中心)2、基因与性状(***基因遗传图解)基因的概念: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性状: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基因控制性状:一般地,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且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同一水平位置。
在有性生殖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基因型: DD Dd dd性状表现: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和性状的遗传:生物性状遗传实际上是在生殖过程中,通过生殖细胞(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传递给子代的。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3、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4、人的性别决定原理、方式常染色体 22对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XY或XX性染色体数量:1对男性:XY 产生两种精子 X 和 Y性别决定方式:XY型女性:XX 产生一种卵细胞 X5、生物的变异概念、类型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变异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类型变异),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等。
6、遗传病和优生优育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色盲、先天智力障碍、先天性裂唇、血友病、白化病等。
目前一般不能根治。
禁止近亲结婚: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原因: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近亲结婚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机率比较大,患遗传病的机较大。
优生优育:处每个家庭生出健康的孩子,处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优生优育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
第16章动物的运动动物方式多样性:主要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等。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其中骨连接包括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活动的骨连接(活动的骨连接即我们通常说的关节,由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凹),关节囊,关节腔构成.); 骨、骨连接构成骨骼;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腹受刺激能收缩。
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多块肌肉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ATP(食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呼吸作用-→ATP-→运动。
)最终来源是太阳。
第17章动物的行为1、动物行为的实质: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动物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越强。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节律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
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即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
(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4、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即:(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2)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第18章疾病与免疫1.传染病传染病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病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分类: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肝等。
血液传染病:乙肝,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体表传染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
病因:冠状动脉病变心血管病(是由心脏和血管如冠心病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防范意识2.威胁健康诱因: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的主要疾病癌症(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外科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
常见死亡高的有:胃癌、肝癌、食道癌、乳腺癌、大肠癌、宫颈癌、白血病等。
城市中第一的是肺癌;农村中第一的是胃癌;青少年中第一的是白血病。
3、免疫第一道免疫防线:组成:皮肤、呼吸道表面的纤毛、黏膜第二道免疫防线:组成: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第三道免疫防线:组成:免疫器官(脾、扁桃体、淋巴结)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 (2)免疫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