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与临床

合集下载

浅谈微生物检验技术与临床应用的几点看法

浅谈微生物检验技术与临床应用的几点看法
解 决 目前 有 些 地 区在 这 项 工作 中存 在 的 问题 。 【 键 词 】 生物 检 验 ; 量控 制 ; 床 关 微 质 临
检 验 诊 断 的各 项 检 验 结 果 是 支 持 诊 断 、 别 诊 断 甚 至 是 情况 , 每 天 进行 监 测 , 一 仪 器 均 要 有 专 人 维 护 保 养 , 器 鉴 应 每 仪 每 确 定诊 断 的 主要 依 据 。检 验 结 果 的 可 靠 性 直 接 影 响 到 临 床 医 上 要 附有 运 行 记 录 卡 , 天 由 维 护 保 养 人 记 录 温 度 等 指标 的 立 生 的诊 断和 治 疗 。尽 管 我 国 医 学 微 生 物 检 验 的技 术水 平 和 实 变化 情 况 。一 旦 发 现 问 题 , 即进 行 维 修 。
曼 ; 翼 ;
【 图分 类 号 1 5 中 R4
; t s N r] th aai 0 o N1 ! tdg e m- e 1 v . e Mz 0 e a e j ur a 2 r o h n o 1 h
赛 麦 提 ・艾 依 提
了解 。பைடு நூலகம் 生 物 的检 测 , 论 在 理 论研 究 还 是 在 生产 实践 中都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提 高 医药 微 生 物 学 检 验 技 术 方 面提 出 : 高 无 在 提
检 验 人 员的 素 质 ; 好 细 菌 室 的 质 量控 制 工 作 ; 强 与 临床 的联 系 , 到 信 息 畅 通 ; 量 减 少 由主 观 及 操 作 技 能 引起 的误 差 来 搞 加 做 尽
够 规范 ; 生 物 标本 的 保 存 、 送 不 够 规 范 ; 菌 检 验 的质 控 道 , 微 运 细 根据 微 生 物 检 验 规 范 的规 定 , 讨 和 制定 本 院 微 生 物 标 本 研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展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有、和。

5.进展病原菌的别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于培养基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和三大类。

和。

三、单项选择题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选项是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那么不能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到达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屡次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响的免疫制剂是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别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7.一般需经3~4周培养才能见到有细菌生长的细菌是A.结核分枝杆菌;B.淋病奈氏菌;C.空肠弯曲菌;D.炭疽杆菌;A.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A. 试验阳性说明机体接触过相应的病原体;B.单次试验阳性不能完全证明新近感染;C. 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D. 试验阳性即有诊断意义E.双份血清标本,后者抗体效价比前者高四倍或四倍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浅析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浅析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浅析 微 生物 检 验 与 临床 沟 通 的重 要性
曹 慧玲 , 史恒 芳 , 李 岷
( 江 苏省 中医院检 验科 , 江 苏南京 2 1 0 0 2 9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 4 1 3 0 ( 2 O1 3 ) 0 9 — 1 1 9 4 — 0 2
1 微 生 物 标 本 分 析 前 的 信 息 交 流

采集血培养标本 , 以 判 断 污 染 菌 的存 在 与 否 [ 。 。 此外 , 标本的信息核对 、 运送 时间 、 保 存 条 件 等 也 关 系到 检
验 结 果 的 准确 性 , 如首先标本的信息要准确 , 一 般标 本 应 在 2 h 内接 种 , 冬天运送标本 应注意保温 , 采 用 密 闭 的专 用 运 送 容 器
近些年伴随着新发病原体的不断涌现 、 多 重 耐 药 菌 比 例 的
增 加 以及 院 内感 染 流 行 的 出现 , 微 生 物 检 验 在 医 疗 工 作 中 的 重 要 地 位 日益 凸 显 1 - 2 ] 。微 生 物 检 验 人 员 不 仅 担 负 着 快 速 、 准 确
发 现 并 鉴 定 病 原微 生 物 的 工 作 , 还 要 满 足 临 床 对 鉴 定 及 药 敏 结
5 小 结
E 3 1 叶应 妩 , 王毓三 , 申子 瑜 . 全 国 临 床 榆验 操 作 规 程 [ M] . 3版 . 南京 :
东南 大学 出 版社 , 2 0 5 6 . [ 4 3 马春芳 , t9 , J , 超, 陈雪 静 . 利 用 血 液 分 析 仪 警 示 信 自息 筛 E I ) , r 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 减少 症 [ J ] . 临床 检验 杂志 , 2 O 1 0 , 5 ( 5 ) : 1 8 1 ~

带你了解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

带你了解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

带你了解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也被称作诊断微生物学,它属于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重点是对感染性疾病能够快速、准确地检验出病原体的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对进一步合理用药和防止感染继续扩散进行指导的学科。

今天,我们将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是对人体的各种物质进行微生物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整个检验过程包括病人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样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出具检验报告。

2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项目微生物室检验是医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用于检测人体内的微生物感染情况。

微生物室检验的项目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等。

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室检验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

通过对患者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细菌,并且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

细菌培养的方法包括血液培养、尿液培养、脑脊液培养等。

在细菌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3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目的:可靠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可以对临床的诊断治疗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一步。

4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要求:临床微生物检测要求快速准确地出具检测报告;化验员应具备较好的微生物学基础,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并培养良好的无菌观。

在检测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并接受质量监督检查。

同时要高度重视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

诊断试验的选择原则:选择有鉴别价值的试验来鉴别两种细菌,必须选择一项两种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试验,也就是一种菌表现出阳性,一种菌表现出阴性,该试验才有鉴别价值。

否则,就没有鉴别价值。

(1)鉴定一种细菌可能有多种特异的方法,但没有必要逐一进行试验,只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达到目的即可,多选无意义。

(2)选择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

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卫生部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特介绍微生物检验项目,方便统计与分析点评。

细菌检验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标性治疗:提高微生物的送检率与检出率,有利于诊断与使用抗菌药。

经验治疗: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类型时间、区域、耐药谱等使用抗菌药。

调整治疗方案针对性用药:获得准确病原菌和细菌药敏结果。

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血液和骨髓培养目前血液培养仍然是菌血症和败血症的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伤寒、副伤寒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的诊断。

菌血症系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地由局部进入血流,但并不在血中繁殖,无明显血液感染临床征象。

常可发生在病灶感染或牙齿感染,尤以拔牙、扁桃体切除及脊髓炎手术后等多见。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身体的严重损害,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如不规则高热与全身中毒等症状),它多继发于组织器官感染,尤其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及烧伤等。

单次的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无鉴别指导意义,应多次多部位采集血液进行培养,才可判定检出菌究竟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

抽血时应特别注意皮肤消毒和培养瓶口的灭菌。

2、脑脊液培养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故在脑脊液中检出细菌(排除操作中的污染)应视为病原菌。

引起脑膜炎的细菌种类不同,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脑膜炎奈瑟菌,除此之外尚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尿液培养尿液细菌培养对于膀胱和肾脏感染的及早发现和病原学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尿道、前列腺以及内外生殖器的炎症也有一定价值。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分析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分析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医院在预防院内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方法,观察该种方法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2020年8月的住院15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使用微生物检验后结合药学服务给药和采用常规给药,对照两组给药方法应用效果。

结果:(1)一组和二组感染发生率、临床合理用药率对比中,一组分别是2.63%、98.68%,二组分别是11.84%、80.26%,(x2=21.375,p=0.000),结果有差异。

(2)一组和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中,一组分别是5.73±1.64(d)、3427.34±453.37(元),二组分别是7.86±1.83(d)、2153.56±327.83(元),(t=9.791,p=0.000),结果有差异。

结论:医院预防院内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方法虽然会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但是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率和住院时间,因此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该种方法。

关键词:合理用药;院内感染;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是指临床上对病症致病菌的检验方法,该种检验方法能够准确判断患者致病菌,以便医生采用采取针对性方法治疗。

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病症可能是由于多种不同细菌引起的病症,而且这些细菌引起病症后临床症状基本相同,导致医生在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用药情况,因此引起患者因为用药不合理引起院内感染,增加患者治疗难度和治疗风险。

目前临床上针对患者因为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病症可以采用微生物检验方法治疗,该种方法能够帮助患者使用针对性药物治疗致病菌,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

但是,在实际的微生物检验临床中,对微生物检验方法研究比较多,对于微生物检验对院内感染和合理用药影响方面研究较少,因此影响了微生物检验的发展,为了帮助微生物检验发展,本组研究医院在预防院内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方法,观察该种方法应用效果[1]。

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发布时间:2022-12-01T05:24:42.647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8期作者:闵文艳[导读]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影响临床合理用药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系统研究观察,闵文艳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院贵州省黔东南州556000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影响临床合理用药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系统研究观察,进而改进临床检验工作。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022年,收治的300例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患者(观察组150例)、同期选择150例未接受微生物检验患者(对照组)作为实验对象,探究每组检验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合理用药率、医院感染发生状况。

结果:观察组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合理用药和满意度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在临床使用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且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临床合理用药;医院感染;满意度;价值;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是评价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关键性指标,也将医院医疗水平间接体现出来。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呈正比例关联[1]。

医院感染中,主要与年龄、抗生素的滥用,侵入性操作等有关。

其中抗生素滥用,产生的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问题[2]。

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会造成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并且也会造成医院的感染,危害其他患者的健康。

因此合理使用药物,以及进行相关的防控,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较大的影响。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2年,我院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使用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2年,选择我院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随机抽取各150例,设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85例女性,65例男性,患者年龄19 - 80岁,平均年龄49.5岁,住院时间7-35天,平均住院时间(18.64+4.24)d;对照组75例女性,75例男性,患者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0岁,住院时间3-35d,平均住院时间(19.23±4.93)d。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上有哪些用途?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上有哪些用途?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上有哪些用途?大家都知道,微生物具有分布广泛、生长繁殖能力强、种类繁多、易培养、易变异及代谢能力、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临床疾病监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常见的检测方法1、重量检测法重量检测法也就是通过称重的方式来进行,利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

一般情况下,干重是湿重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这种方式比较繁琐。

若是微生物为菌体,大部分都会采取这种方式,如活性干酵母这种,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2、体积测量法体积测量法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测菌丝浓度法,这种检测方法是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这种类型的检测方式比较简单、快捷、粗放,由于离心沉淀物中会夹杂各种固体营养物,在检测之前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不然会导致结果有很大的偏差,该检测方式目前已成为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二、临床应用1、重视显微镜检查对于留取标本进行革兰染色,一方面可以掌握标本质量以确定进行培养或重新留取标本;另一方面通过镜检对某些细菌可以作出初步分类。

对于脓性分泌物或穿刺液进行革兰染色镜检亦可作出大致分类或初步诊断。

对泌尿系男性尿道和女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查到白细胞内或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是诊断淋病的重要依据。

脑脊液墨汁染色检查新型隐球菌,对于临床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有重要价值。

痰、胸水涂片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对于诊断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粪便球杆菌比例检查,对于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粪便暗视野检测弧菌的运动情况,对于霍乱的诊断有意义。

2、用显色培养基对微生物快速鉴定在分离培养基中加入检测某些细菌特异性酶的底物(由产色基团和微生物代谢物如糖苷类,氨基酸或肽类两部分组成,通常为无色),在特异性酶作用下游离出产色基团并产生荧光或显示一定颜色,用紫外灯观察菌落产生的荧光或直接观察菌落颜色即可对细菌做出鉴定。

如CHRO真菌培养基:白色念珠菌(绿色),热带念珠菌(蓝色),克柔念珠菌(粉红色)。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引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和分析患者体内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动水平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可以确定感染的原因和类型,并确定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概念、常见的检验方法和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概念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通过收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血液培养物等)并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来确定感染病原体的方法。

它涉及一系列实验室操作和技术,包括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确认感染病原体的存在、确定其感染类型(细菌、真菌、病毒等)以及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见方法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它涉及将患者样本置于培养基中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生长,如常见的血液琼脂培养基可用于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的时间可以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具体取决于患者样本中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种类。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一种用于确定感染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抵抗性的方法。

常见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抵抗性的产生。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微生物的核酸(如DNA或RNA)来快速鉴定微生物的存在和类型。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PCR (聚合酶链反应)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微生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并监测治疗的疗效。

以下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不同感染疾病中的应用示例:细菌感染在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菌种、菌株的数量和敏感性,从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医院微生物学是人类与病原斗争中建立并发展的一门科学,经过长期发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学科在我国医学的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已成为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交叉融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承担着提供快速准确病原学诊断、揭示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参与医院院感防控等多方面的任务。

目前很多人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了解不足,那么究竟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呢?本文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什么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是一门研究微小生物的科学,临床微生物学也被称作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指研究与医学和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是一门分支学科,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对象便是病原微生物,其工作任务包括:(1)对临床标本进行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满足临床对感染性等疾病的诊治要求;(2)进行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3)参与医院的感染监测、控制和管理工作,负责定期向临床发布耐药监测;(4)密切结合临床,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咨询和服务。

1.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病原学诊断。

纵观人类疾病史,其中一大部分便是人类和病原微生物的斗争史,抗生素的研发和使用,为人类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但是病原微生物的类型不断增加,且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微生物耐药性不断提高,因此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也面临全新的挑战,为了快速且准确鉴定病原微生物,临床微生物检验应满足下述要求:(1)定性、定量、定位与临床的充分结合。

检验人员对细菌进行鉴定时,应结合不同来源的临床标本合理选择检验方法,明确鉴定程序及培养基进行鉴定,结合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情况,对细菌类型、性质进行判定,如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以及非致病菌。

针对源于人体的有菌部位标本,检出细菌的意义应参照微生物数量。

针对人体无菌部位的标本,分离出细菌无论多少均具有意义。

对微生物进行鉴定时,应充分结合患者病情,观察是否符合病情。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微生物检验项目是指通过实验方法对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检测,以确定感染菌种和确定感染性病原体的体内负荷,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不同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对于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细菌培养及鉴定:细菌培养及鉴定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将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伤口渗出液等)接种在富营养培养基上,可以使潜在的致病菌繁殖形成典型的菌落,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细菌培养及鉴定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细菌感染,制定个体化抗生素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

2.真菌培养及鉴定:真菌感染在临床中日益增多,常见的如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

真菌培养及鉴定通过将临床样本(如分泌物、皮肤划痕等)接种在富含真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使潜在的真菌繁殖形成典型的菌落,通过镜检、生化反应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真菌培养及鉴定对于真菌感染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真菌感染往往较细菌感染难以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3.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是通过PCR等方法直接检测病毒RNA或DNA的存在。

常见的病毒检测项目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流感病毒等。

病毒核酸检测可快速准确地检测感染病毒的存在,监测病毒的体内负荷,并确定病毒变异及耐药性,对指导治疗、预后判断及高危人群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4.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是通过将分离的致病菌接种在含有各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以判断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可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用药方案的制定,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微生物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在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形成,提高治疗成功率。

浅谈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及临床应用

浅谈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及临床应用

浅谈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及临床应用引言:微生物是指一类生物体,包括病原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

对微生物进行快速检验,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不同的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传统微生物检验的局限性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通常需要培养微生物菌株,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费时。

尽管传统培养方法仍然是微生物学的基础,但它们存在许多局限性。

首先,培养过程要求时间较长,无法及时提供结果。

其次,某些微生物可能无法在常规培养基上生长,导致假阴性结果。

不同的菌株也可能显示出不同的生长特性,增加了检测的困难。

第二部分:PCR技术在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验的技术。

PCR 技术能够快速扩增微生物DNA片段,从而使其检测变得更为敏感和准确。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提供结果,这对于迅速确定感染病原体十分重要。

PCR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诊断各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等。

第三部分:质谱技术在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应用质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生物分子组成的快速检验技术。

通过质谱仪的扫描,可以得到微生物的质谱图谱。

这些图谱可以与数据库中的参考图谱进行比对,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亚种。

质谱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并提供可靠的结果。

因此,质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鉴定和分类,对于临床感染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技术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临床微生物学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通常需要48小时以上才能得出结果。

然而,期间患者可能因感染加重而需要立即治疗。

因此,发展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技术至关重要。

近年来,各种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相继出现,如荧光型PCR、蛋白质芯片和电生理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测定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指导。

结论: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微生物检验技术得到巨大发展空间,其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被逐渐普及到临床诊断中,主要包括药敏试验、显微镜检查、标本验收、标本采集等方面,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指导,严格掌握检验质量。

但从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检验环境愈发复杂,检验结果对临床医学作用逐渐增加,患者对检验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针对该种情况,医院只有提高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重视程度,通过多样化方法来提升检验精度,才能给临床工作提供丰富数据资源。

一、什么是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验主要包括统计、生物、化学等方面知识,即是指排泄物、人体体液、血液等样品检验,利用各种检验仪器和试剂来进行化验,分别鉴定受检者机体病原微生物。

根据有关人员调查发现,微生物检验能力能给临床医师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分析数据,保证疾病诊断的正确定,降低医生疾病误诊、漏诊的问题。

特别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医学生物学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医学微生物取得质的突破,被投入到临床感染治疗中,起到较强的指导性作用。

针对检验工作人员来说,不仅需要在临床微生物学上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还要掌握各方面医学理论知识,且要将临床理论知识和微生物技术相互结合,来提高自身的操作经验和判断能力。

在临床医师使用抗生素药物过程中,优良的药敏试验方法和快速鉴定技术,能给其提供真实的检验结果。

另外,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也属于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内容,为此医护人员应保证这些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微生物在临床应用中有哪些作用在临床诊治感染性疾病中,临床微生物室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准确检测出病原微生物,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药敏试验,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情况。

但从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检验环境愈发复杂,检验结果对临床医学作用逐渐增加,患者对检验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微生物在院感控制中也发挥一定作用,但由于我国医院对感染问题重视程度不足,所以医护人员要加强感染控制和临床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度,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创新微生物学诊疗方法,提高日常临床诊治效果。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定义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定义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临床微生物检验是指将临床病患的相关样本进行采集、培养、分离和鉴定,以确定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检验方法。

它是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人体内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可以确定感染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依据。

常见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包括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粪便、伤口分泌物等样本的检测。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采集样本:根据临床需要,采集相应部位的样本,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

采样应在符合无菌要求的条件下进行,以防止交叉污染和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2.培养:将样本置于适宜的培养基中,利用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促使微生物生长繁殖。

常用的培养基有血琼脂、巴斯德琼脂、香豌豆琼脂等。

培养时间根据不同微生物种类的生长速度而定,一般在24-48小时之间。

3.分离:通过将培养物进行传代分离,得到纯培养物,用以研究和鉴定。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涂布法、滴管法和划线法等。

4.鉴定:通过形态特征、生物化学试验、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形态鉴定包括观察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和胞内结构等特征;生物化学试验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特性的测定来进行鉴定;免疫学方法包括血清学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PCR扩增、基因测序等方法来鉴定微生物。

5.抗药性检测:可对鉴定得到的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能够协助医生对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此外,临床微生物检验还可用于疫情调查、感染控制和疫苗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微生物检验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条件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变化
逐步上升到用20万、100万、400万、以及更高单 位才能控制,甚至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随着抗生 素特别是二代与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导致 了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增多并迅速扩散,它对许多 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1943年用2万单位青霉素就能够控制的感染 细菌耐药性问题再次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显微镜问世揭开了微生物检验的序幕
1676年荷兰人虎克创制了一台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 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并正确地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有球 形、杆状、螺旋体等,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巴士德开创造了微生物的生理学时期
虎克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但缺乏基本的认识 和技术,微生物的研究仍长期停滞,经历了近 200年的漫长过程
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变化
这些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菌,已经成为 目前临床医生难以对付的“超级细菌”
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变化
早在抗生素应用以前有些细菌就具有抗药基因 早在人工合成的抗生素使用之前,细菌就与自然
界中的一些天然抗菌成分以及其他微生物产生的 抗菌物质广泛接触而获得了耐药基因.(如放线菌 代谢产物、天然植物、中草药等)
抗生素的发现
1944年Waksman自灰链霉菌培养中分离出可拮抗结核杆菌 的链霉素,于1952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1947年发明氯霉素 1947年发现多粘菌素 1948年发现金霉素 1949年发现新霉素 1950年发现土霉素 。。。
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变化
1943年青霉素大规模使用,1945年院内感染的 20%金黄色葡球菌对其产生抗性
1947年链霉菌素上市,同年该药耐药菌出现 1952年四环菌素上市,1956年其耐药菌出现 1959年甲氧西林上市,1961年其耐药菌出现
细菌耐药性第一次提到了重要的日程
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变化
1964年头孢噻吩上市,1966年其耐药菌出现 1967年庆大霉素上市,1970年其耐药菌出现 1981年头孢噻肟上市,1983年其耐药菌出现 1996年,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 2001年利奈唑胺上市,2002年其耐药菌出现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病毒的发现
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凡洛夫斯基发现了一种可通过细菌滤器的最微 小生物-病毒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磺胺的发现
1907年 Gelmo在研究偶氮染料时制成了氨苯磺胺(最初时作为一种 红色的染料),1935年杜玛克(domagk)将磺胺应用于医学,1936 年用于临床,当时主要是治疗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产褥热, 使病死率显著下降,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直到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士德发明了加温处理物品的巴氏消 毒法,证明了有机物的发酵和腐败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开始了微生 物的生理学时期,人们认识到不同微生物间不仅有形态学上的差异, 在生理学特性上亦有所不同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李斯特开创了预防院内感染的新纪元
在巴斯德研究结果的启迪下,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 (Joseph Lister)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 术用具,创建了无菌外科手术,成为微生物学应用 于医学实践的一个巨大成就,开创了预防院内感染 的新纪元
临床微生物检验 与临床
机遇与挑战并存
感染病因的复杂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急剧上升 全民关注感染问题 相关部门的重视 未知病原的鉴定 临床要求有效时间内的有效报告 细菌检验人员技术面和设备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信任危机
现代感染的特点
新感染性疾病:SARS、禽流感、猪流感 已被征服的疾病卷土重来:结核、性病、炭疽 低免疫人群急剧上升:艾滋病、移植患者 动物微生物向人类的袭击 细菌耐药、经验性用药失败、细菌培养阳性率低、
细菌报告至少3天,离8h出报告相差很远
思考
我们应如何面对 挑战?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迷茫时代
很早以前中国人就知道了有些疾病可以传染,但认为是由不可见的 “神”或“鬼”引起
古埃及、古印度也有同样的传说 到我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了将病人穿过的衣服蒸过
以后再穿就不会传染疾病的记载 直到17世纪后期发明了显微镜后才真正观察到了微生物的存在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青霉素的发现
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并随后由Florey和Chain用于临床 (1939年分离提纯成功、1942年用于临床)并取得惊人的效 果,于1945年三人共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二战时的一张张贴画,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大事件
微生物学创立及发展
德国医生郭霍创用了固体培养基分离细菌和细菌染色法,使他和巴 士德一道成为实验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并提出了著名的郭霍法则
此后,微生物学才真正创立并极大的发展 自郭霍法则提出后20年是细菌学发展的黄金时代,相继分离出炭疽
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球菌, 破伤风杆菌,鼠疫杆菌,痢疾杆菌等
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变化
细菌耐药属于一种自然现象,是微生物进化的 结果
细菌的抗药性也是进化选择的结果,抗生素的 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耐药性基因的突 变,在使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耐药性细菌 被筛选出来并优势繁殖
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变化
细菌耐药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 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威胁绝不亚于艾滋病,癌
– 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 率不得超过50%……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 超过15%。
症和心血管疾病 防止滥用抗生素而造成耐药菌的出现及快速传播、
不断研究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是战胜细菌耐药的重要 途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 第十六条 ……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 种;二级医院不得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药品 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 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 学特征的药品不得重复采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