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合集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

浅谈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

浅谈语文教学的立德树人作者:***单位:阜新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年10月25日目录摘要··1一关于立德树人··1二关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2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2 四结语··4参考文献··4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语文教师在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中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主动担当,并发挥重大作用,将立德树人贯穿课堂始终。

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人文性语文教学一、关于立德树人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党对教育的要求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①”。

十八大的报告中对于教育的要求有如下表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

”。

我们可以看出两次大会关于教育的具体要求的表述上,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的方针要求被明确提出。

这样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的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有助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观察党的教育方针;那么什么是立德树人?我想就是关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与道德。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心驱使所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③。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与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④。

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浅谈语文教师如何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立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树人”一词最早见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随着我国步入历史新时期,“立德树人”逐渐被确立为教学根本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德艺双馨的。

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品行与广博的学识,知识丰富但是又不能以学压人。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当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对学生人格和个性进行锻炼与培养的最主要手段。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立德树人进行培养,在思想道德方面进行熏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做人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是极其有必要的。

作文教学中怎样“立德树人”评语可以说是作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所使用的一种无声的教学方法,它是用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达的,对口头上一些随意与拘谨的元素进行了过滤,将师生当面交流的一些弊端过滤掉了,说它是思想教育一点也不为过。

初中生正值认知发展时期,思想较为活跃,看待问题有可能出现偏激,也有可能太过理想化。

教师一句关切的问语,一句至理名言,或者一点点拨,对学生所起的效果都能如指路明灯一般,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老师中肯的评语,像盲人拐杖一样,有引路作用,让学生不再迷茫,把学生带入一个五彩斑斓的新世界。

最近几年来,人们思想观念受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左右,而青少年又是最容易被感染的群体。

如此形势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可以登高望远,辅助学生对真善美和假丑恶进行辨别。

作文教学当中,要从立意的角度对学生做思想教育与情感熏陶,引导学生用批判精神与悲悯情怀自觉对自身灵魂进行参省,对自己的真诚、责任感、高雅情趣与同情心进行反思;让他们能够对身边的人与事客观地看待,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是非对错加以分辨。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其设计理念应当立足于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和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
生感悟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伟大的道德力量,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情操品质。

其次,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语文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对古诗词、经典散文的学习,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养。

最后,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朗读、写作、辩论等,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和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摘要: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道德追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有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国家教育的方针目标也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确定立德树人的教育观.语文教学凭借其丰富的人文情怀,是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明确立德树人的价值意义,结合语文教学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道德素养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关键词:立德树人人文性语文教学一、立德树人的价值意义.国家的教育方针一直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更是把立德树人的方针明确提出来.这样的改变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把握住立德树人的内涵意义,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育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目标的实现.所谓立德,就是树立德行,学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树人就是指人才培养的方向,用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人.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校作为为国家人才培养发展的主阵地,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和走向.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道德通过纠正和指导人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发展.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也受到严重的冲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确定,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更好地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情怀.语文学科主要是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展开的,语言又是人们表达情感,诉说喜怒哀乐的主要工具.学习语文也是学习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过程.特别是新课改后,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愈加突出起来,把培养学生审美品德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目标.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和立德树人的情感培养有异曲同工之效.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情感渗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贯穿着对精神世界的影响和建造活动,是语文学科本身应尽之责。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对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

学习语文,不仅是让他们学会文化知识,更是要让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在教学中完成立德树人的渗透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德树人;渗透策略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优秀道德素养的最佳时期,语文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学科,语文教材的文章质量非常高,有利于向学生传输深刻的思想观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立德树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教学目标。

教师将德育教育内容和语文知识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正确且优秀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进行语文文化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工作的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师要将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融入教育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高国人的道德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并不是一句好听而响亮的口号,而是要真正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从学生小的时候进行优秀道德品质培养,为今后的道德品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这个阶段他们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同样也是小学生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

学校和老师要注重在这个阶段,给予学生在德育发展方面的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还小,这个时期学生的三观和人格容易培养,老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人格。

二、教师以身作则,树立道德榜样在教学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时,教师首先必须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渗透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渗透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渗透教育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教育;研究一、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立德树人的渗透教育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明显效果的,这其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在课堂中结合德育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有关德育的渗透教育能力的提高。

目前有很多语文教师对课堂德育渗透教育的认识还处在初级水平,对课堂德育引入的目的只知道些空话,而对具体的概念、原则却比较含糊。

资深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关注教学效果,还会关注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指引;而新手教师对结合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教学的处理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在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来看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有必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专业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在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意识,帮助教师能够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到立德树人的内涵、原则、性质等知识,以及能够充分的明确结合德育达到教学目标的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的意义,从而实现教师角色达到传统观念里“传道、授业、解惑”更深层次的转变,充分挖掘各种有价值的德育方式,使各种资源和语文学科教学有效的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渗透教育的作用。

除了参加培训以外,教师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学历进修、同行互学、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都是教师学习的有效方式,通过交流、比较,不断学习和发现,及时改正教学中的失误,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的水准。

二、教师通过及时反思与小结通过积极的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更加合理地设计德育的渗透教育,进而使得教学处在不断优化的状态。

而反思过程是教师主动计划、测试、评估、反馈和调整的过程。

它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教育实践,而且可以将一流教师在教学中的直接经验逐渐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对语文中德育的渗透教育的反思是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配置育人资源”、“如何更好地结合德育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

因此,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性探讨

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性探讨

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性探讨语文教育是“立德树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也是人们获取知识、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如果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就必然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性表现在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方面。

语文教育旨在培养人们良好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这不仅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有好处,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文化素养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育要注重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只有通过加强文化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荣誉感。

此外,语文教育还要努力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通过文学阅读、语言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其次,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

语文是一种常用的沟通方式,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是人才竞争的基本条件。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也必然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通过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人才的基础素质上,还体现在高层次人才的选拨和培养中。

只有优秀的语文教育才能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最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国家整体素质提高方面。

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整体素质,与其语文教育的质量息息相关。

语文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民语言能力的提升和社会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全球化和区域互通的大环境下,强有力的语文教育还能够提高国家的国际声誉和文化地位,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团结合作。

总之,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只有重视语文教育、加强语文教育才能培养出思想品质高尚、文化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面发展人才。

“立德树人”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立德树人”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立德树人”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也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角度,探讨“立德树人”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言是人类思想、感情和意志的表达工具,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孩子们文字、句子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语文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注重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情操、有作为责任感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1.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沟通和情感表达,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作品中的道德品质和人文情怀,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美、亲近美、追求美,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

2. 借助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弘扬美德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和鉴赏,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件情节等,引导学生认识并借鉴其中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弘扬美德、反对丑恶,从而推动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融入

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融入

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融入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而“立德树人”教育更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立德树人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阵地,语文教育既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传承。

语文教学应该将立德树人教育的理念融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接受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灌输,培养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操。

1. 通过文学作品传播正能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和文学作品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向优秀的人物学习。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高尚品德和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品德观念。

在学习现代作品时,也可以通过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如《小兵张嘎》中小兵张嘎的爱国情怀,通过他的形象可以引发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认同和热爱。

2. 通过古诗文传承传统美德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生古诗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领悟美好的情感、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在学习《论语》中的《学而篇》,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恩德。

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需要语文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到的教学方法。

1. 注重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鉴赏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领悟到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在学习《宋词》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演唱等形式,深刻体验到词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和高尚品德,引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强调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首先,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

语文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工具,更是一种思想精神的载体。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了解各种思想观念,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和道德观念。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诵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

语文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文化知识,感受到各种文化魅力,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世界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了解世界,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

总之,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它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人格,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陶冶情操。

只有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浅谈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途径

浅谈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途径

1 在 教 学 中 进 行 立 德 树 人 的 重 要性
在 党的十 八大报 告 中就提 出 “ 教 育 的
开 大 会 动之 以情 、 晓之以理 , 老 生常 谈 的思 钢 笔字 或 者 毛 笔 字 , 练字的数量不 在乎 多 想 道 德 教 育激 发 不 了 的学 生 的 积 极 性 与 热
重要问题。 要 知 道 教 育 是 学校 、 家 庭 以 及 社
或者 阶级的要 求 , 有计划 , 有 目的 , 有 系 统 乏 有 力 的 管束 与 教 育也 是 存 在 其 中 的 一 个 会三个 方面相互配 合的一个过程 , 其 中家
3. 2 开展 丰富 多彩 的德 育活 动
在语 文教学 的过程 中 , 可 以 通 过 开 展
会 中 第 一 次 提 出这 样 的 说 法 。 这 里 笔 者 所 的 效 果 。
说的立德树人 , 是 指 狭义 上 的学 校 德 育 , 是 2. 2 家庭 对孩 子缺 乏 管束 与教育
指 学 校 的教 育 工作 者 根 据 一 定 的 社 会 发 展
地 对 接 受 教 育 的 人 在思 想 、 政 治、 道 德 等 方 面进 行教育 , 目的 是 使 其 形 成 一 定 社 会 与 阶 级 所 需 要 的 品德 教 育 活 动 。 部分 , 是锻炼学生、 培 养 起 人 格 与 个 性 发 展 的 必要途径 , 语 文 学 科 也 是 各 大 学 校 学 生 必 须 学 习的 一 门 重. 要基础 课程 。 如 果 学 生 拥 有 一 个 良好 的语 文 素 质 对 其 他 基 础 学 科
语 文 教学 作 为 素 质 教 学 中 的 重 要 组 成 用 。 有些 学 生 家 长 过 于 放 纵 孩 子 , 溺 爱的 后 的 。 著 名 的 教 育 家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曾 经 也 致 力 于通 过 课 堂 外 实践 活 动 , 提 高 学 生 的 因 此语 文 教 学 不 应 该 立 足 于 课 堂 上 , 应 该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材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任务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材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任务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材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任务发布时间:2022-08-15T02:51:25.094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7期作者:廖检战[导读]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坚定而有力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廖检战浙江省永嘉第二高级中学摘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坚定而有力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代表了教育继续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并将这一任务细化至教材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这一层面来讲,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拥有更高的编写立意。

相信随着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必将从根本上保障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立德树人一、立德树人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体现(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学习古诗文。

课标中设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中,学习任务群八“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直接指向传统文化作品的学习。

根据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求,统编版全套教材共选入古诗文 47 篇(首),占全部选文数的 40.17%,除单元内古诗文外,还有 4 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以及古诗词诵读部分的 20 首古诗词;选文从西周初年的《诗经》到清朝乾隆时期的《登泰山记》,共跨越了两千余年的历史;另外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也注重古诗文题材的广泛性和体裁的多样性,从诗歌、绝句、律诗到词曲、杂剧,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均有呈现。

(二)革命文化反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革命情感的最佳教育资源,因而此次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体现革命文化篇目的比重,这些作品有效地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赞颂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精神体验,进而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感知责任使命,在历史坐标中构筑时代担当。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实践(3篇)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

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使命。

本文旨在探讨语文教学如何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提出具体实践策略。

二、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树人,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具体而言,立德树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热爱祖国、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

2. 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历史素养、哲学素养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的精神追求,包括对自然、艺术、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三、语文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实践策略1. 融入道德教育(1)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资源。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师应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营养。

(2)结合课堂教学,开展道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表现,适时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组织道德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培养道德品质。

2. 塑造人文素养(1)加强文学作品的鉴赏。

通过阅读、分析、评价文学作品,让学生领略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2)开展文化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组织文艺活动。

举办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受人文之美。

3. 培养审美情趣(1)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景观,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感受审美情趣。

(2)开展艺术教育。

邀请艺术家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接触、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培养审美能力。

(3)举办艺术展览。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审美情趣。

四、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注重挖掘作品中的道德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中应立德树人

语文教学中应立德树人

语文教学中应立德树人合肥市义城中心小学李玲一、语文在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狭义上的学校德育,是老师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对接受教育的人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目的是使立德树人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品德教育活动。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培养起人格与个性发展的必要性,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语文素质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对今后的工作与生活都产生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机会,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让学生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语文教学中应立德树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立德树人教育,必须做到: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就会与自然地素质融为一体,我今年担任一年级语文老师,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过渡一年级,从学习、生活过渡一年级,从无意到有意的行为,他们缺乏主动,需要老师的引导。

那么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首先应该规定每天语文学习的任务。

如早晨晨读,朗读前两天学过的内容,再引导学生朗读一年级<<日有所诵>>一则,直到会背。

下午来到学校坚持描红、练字,每天的事情每天做完,学习语文要讲究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天天阅读身心健康的文章,摘抄优美的词句并背诵。

要求学生家长每天讲一则小故事给孩子听,听后要求孩子能用一两句话说出故事的内容,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其次要坚持练字,练字有助于学生修身养性,我每天下午抽十分钟时间让学生练一练铅笔字,要求学生摆正姿势,握笔方法,拼音占格,字的结构,每天晚上练字十分钟,练字的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跪在坚持,端正态度,全身心的投入,让学生从应付老师到慢慢形成一种自觉行为习惯。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摘要: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通过三个具体途径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教学;生活实践;新课程标准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立德树人写进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党的教育方针新内涵的核心内容,其重要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这就充分彰显和肯定了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发掘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人本主义教育.语文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呢?具体途径有三: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

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立德树人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立德树人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立德树人主要是“动之以情”。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

立德树人设计理念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首先,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是人文学科,是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在阅读、写作中感悟人生、体味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感品质和情感修养。

其次,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语文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是传播思想的媒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

语文是艺术的表达和鉴赏,是审美情感的培养和升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感和审美鉴赏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旨在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首先,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语文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语言文字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名人传记、优秀作品等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和感悟优秀的品德和行为,激发他们的向上向善的精神。

其次,语文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教师可
以通过古诗词、经典名著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名家作品的解读和赏析,引导学生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最后,语文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是教育事业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教师应以
此为指导,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
本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设计理念应该贯穿始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作为一门文学性较强的学科,应
该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感受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情感上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语文课堂上的阅读、讨论和
写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导向和品德修养,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公民。

再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修养。

通过文学作品和语言艺术的欣赏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具备欣赏美的眼光和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最后,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他们具备清晰、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们的精
心设计和不懈努力,也需要学生们的认真学习和积极参与。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语文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素养和道德品质。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以立德树人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只有通过语文教学,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才能够真正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语文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使他们具备健康的情感世界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最后,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语文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方式,它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和人生故事,从中学习到人生道理和处世之道,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才。

总之,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设计理念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素养和道德品质。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一直被视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道德素养。

因此,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应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

首先,语文教学应以立德为先。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语文教学应以树人为本。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同时,语文教学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让学生在文学世界中感受美的力量,陶冶情操。

最后,语文教学应以设计为重。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设计,根据学
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立德树人设计理念应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在语文学
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的立德树人作者:***单位:阜新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年10月25日目录摘要 (1)一关于立德树人 (1)二关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 (2)三语文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 (2)四结语 (4)参考文献 (4)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语文教师在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中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主动担当,并发挥重大作用,将立德树人贯穿课堂始终。

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人文性语文教学一、关于立德树人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党对教育的要求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①”。

十八大的报告中对于教育的要求有如下表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

”。

我们可以看出两次大会关于教育的具体要求的表述上,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的方针要求被明确提出。

这样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的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有助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观察党的教育方针;那么什么是立德树人?我想就是关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与道德。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心驱使所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③。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与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④。

一个人的品德要通过与道德有关的态度、言行等反映出来,而道德的形成是品德的综合呈现。

道德的本质是使得人能够实现和生成人的本质,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人,实现人之为人。

道德的根本功能是发展人和解放人,而不是限制人和束缚人。

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人①百度文库②百度文库③《心理学与教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57页④《心理学与教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58页不是被创造的,而是自己“做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能干什么呢?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指归是“成人”。

教育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人化”的过程,是引导人不断地实现和创造人所特有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过程。

而立德树人不是诉诸孤立的、静态的人性改造,而是具体落实为生活的建构和改变。

立德树人不能等同于“思想的改造”或“行为的养成”,而是促使人在整体生命投入中去建构实现人之为人。

二、关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⑤。

有学者认为:现行教育忽视人文性教育,导致了“人”的异化。

在工具性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中小学课堂教学看重学生成绩和考试分数,凸显了急功近利的动机,从根本上失却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

然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立德树人应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

语文教师应借助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重视语文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立德树人,语文教学责无旁贷。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立德树人(一)深入教材,挖掘立德树人教育资源语文教材篇目中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生命的理解,对理想的追求,展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我与地坛》《陈太丘与友期》《背影》······这些都是让学生感受到思想道德熏陶的丰富资源。

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其中内涵,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品质的养成,洞察人情世态,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培养个性。

1、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教育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的远大抱负,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如在教授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去理解诗人深挚而强烈的爱国激情,引导学生把在日常的生活琐碎中忽视和淡忘了的爱国之情拾起来。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三万平方的总和”,强调了“我”和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从品味诗歌中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精神;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第2页再如教授《挖荠菜》一文时,先让自己产生情,也让学生产生情,让学生感受旧社会的历史悲情,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体会作品中“我”对荠菜的感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只有让学生从小培养责任感,树立责任意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担当,不逃避责任。

如在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体会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天下的广阔胸襟。

让学生从中得到熏陶,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

(2)随着祖国的发展和强大,在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同时,也要重视与时代息息相关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如在学习完《安塞腰鼓》一课后,可让学生思考这一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请他们利用节假日或查阅书刊,或上网查询资料,然后整理成一篇文章与同学们交流。

这样不仅使学生走进生活,教会了学生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美德,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在教学中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生命诚可贵”,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是值得珍惜的。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这告诉我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余秋雨先生也曾经说过,“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的训练”。

在写作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用他们最鲜活、最富于激情和个性的生命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观念。

4、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爱与被爱面对当前独生子女较多的社会现状,在充分认识独生子女所展现的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独生子女所常见的一些问题。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爱与被爱的能力,使学生妥善处理与亲人朋友间的关系。

如学习《我与地坛》一课时,可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爱自己的,自己对母爱有何感受。

学生在课上交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爱意,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懂得了孝敬父母是应该的。

同时在学生在交流完自己的感受后可以进行作文训练,强化了他们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二)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在一个人的修养、素质的培养方面也应该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为人师表,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

学生具有向师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时刻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责任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动力;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这样立德树人才会在语文教学中真正有收效。

1、教师应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对每篇课文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需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把丰富的情感倾注于教学之中,变成一种情感艺术,使学生在认识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在教师丰富情感的感染下,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2、精心备课,找准德育渗透的着力点,长期坚持。

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专研教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教材,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如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等等。

这样德育教育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否则,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不仅达不到效果,只会让学生反感。

同时要想让德育教育真正的达到效果,不流于形式化,就需要广大教师长期坚持,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3、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志存高远,以身作则。

四、结束语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历来都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宗旨。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毫无疑问,就成了立德树人的主要操作者。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明天和命运。

道德兴,则未来兴。

对他们加强思想道德观的教育是一项长期和紧迫的任务,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而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坚持,不断完善,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1] 百度文库[2] 百度文库[3]《心理学与教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4]《心理学与教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