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煤炭产业成..
煤炭产业成为延安工业经济第二大支柱
延安日报/2009年/6月/9日/第007版特色延安煤炭产业成为延安工业经济第二大支柱记者宋伟本报讯(记者宋伟) 记者从延安市煤炭工业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煤炭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跃成为继石油之后第二大能源产业。
延安市是煤炭资源富集区。
13个县区中11个县区(除志丹、洛川两县外)有煤炭资源,按地域划分,南部黄陵矿区开采侏罗纪煤田,北部子长矿区和延安中部矿区开采石炭二、三叠纪煤田。
煤田分布面积7110平方公里,勘探面积2306平方公里,预测面积4804平方公里,资源储量71亿吨。
延安市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较为复杂,薄煤层储量约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但煤种全、煤质好,特别是陕北三叠纪煤田煤质属国家稀有煤种,是焦化、气化等煤化工的上等原料。
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煤矿97处,年产煤1034万吨,其中省属在延煤矿产煤824万吨,市、县煤矿产煤210万吨。
煤炭工业实现产值28.1 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支柱产业。
2007年以来,按照中、省要求,延安市全面开展了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原来的108处矿井(截至2006年底矿井数)将整合为66处,中厚煤层矿井生产能力将由3-30万吨/年提高到1 5-60万吨/年,薄煤层矿井生产能力由1-5万吨/年提高到9-30万吨/年,全市矿井年生产能力由400万吨提高到1310万吨。
单井年平均生产规模由3 67万吨提高到20万吨,全市矿井数量减少37%,生产能力、安全水平将大大提高。
目前资源整合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到明年底将有三分之二的整合矿井投产。
煤炭加工转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延安市成立了煤化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按照“能源化工强市”战略和“两基地、五园区”总体规划,编制了全市煤炭及煤化工发展规划,并通过省发改委评审。
策划论证了黄陵、子长两个煤化工产业园区及华能延安320万千瓦电厂、黄陵2x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子长2x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大唐2x30万千瓦热电厂、390万吨煤甲醇、黄陵4x98万吨煤焦化、子长3x98万吨煤焦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其中黄陵4x98万吨煤焦化、子长3x98万吨煤焦化、华能延安电厂等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
榆林重点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榆林重点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榆林是陕西省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榆林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其重点行业发展受到了关注。
本文将分析榆林重点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煤炭工业榆林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工业一直是榆林的支柱产业。
目前,榆林的煤炭产量居全省之首,并且拥有较高的煤炭资源储量。
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能源结构转型的需求,榆林的煤炭产业面临着挑战。
未来,榆林的煤炭行业将更加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并逐渐向高端煤化工和清洁能源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冶金工业榆林是陕北的冶金工业中心,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富硒铁精矿。
目前,榆林的铁合金、钢铁和铁矿石产量居全省之首。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榆林的冶金工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榆林的冶金工业将加强技术改造,推动环保水平提升,加大对高端产品研发的投入,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能源与化工工业榆林不仅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还具备开发能源化工的条件。
榆林的能源与化工工业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榆林已经建设了多个煤化工项目,并且成为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未来,榆林的能源与化工工业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加大对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研发与投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创新能力。
四、农业与农村经济榆林地处保护区和黄土高原腹地,农业资源丰富。
目前,榆林的农业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同时兼顾畜牧业和水产养殖。
农村经济是榆林的重要支柱产业,贡献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
未来,榆林将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
综上所述,榆林的重点行业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榆林的重点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未来,榆林的重点行业将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煤炭行业产能状况调查
03 高 发 热 量 特 性 的 环 保 动 力 优 持 环 境保 护 的个 体 、 营小 煤 矿 、 私 煤 榆 林市 煤 矿 库 存 在20 年 超 过 其
煤, 同时 , 兼有 煤 层 厚 、 埋藏 浅 、 层 窑 在 被 有关 部 门整 治 之前 ,会 加 合 理库 存 ,直 供 电厂 的库 存 与直
维普资讯
陕西省煤炭行 业
■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一
申建文
、
陕西煤炭生产基本情况
高 位 运 行 。近 年来 受 煤 炭需 求 拉 有 未登 记 的小 煤 矿20 0 多个 , 计 估 动 , 炭 价 格持 续 上 涨 , 煤 企业 经 济 产 量 全年 为 30 余 万 吨 ,相 当于 00
年底 , 累计 预 测 储量 3 0 亿 吨 , 17 已 加 大 生 产 规 模 ,
表一 陕 西 与 全 国 煤 炭 生 产 对 比表
单 位 : 吨 万
探 明 的 保 有 储 量 达 13 .亿 吨 。 煤 炭产 量 快速 增 695 陕 西 煤 炭 资 源 分 布 地 区较 广 , 约 长 ,0 5 全 省 20 年
1陕 西煤炭 资 源概 述 .
陕西 是 我 国仅 次 于 山西 、 效 益 提 高 ,企 业 扩大 产 能 的积 极 该 市全 年 持 有 煤 炭许 可 证 的煤 矿 内
蒙 古 的第 三煤 炭 资 源 大省 。20 性 高涨 。 00 一方 面 , 国有 和私 营矿 井 产量 的1 3 /。
煤 较 等 九 大矿 区 , 及各 地 ( ) 县 的 高 。另一 方 面 , 煤矿 、 窑难 以 本 得 到平 衡 , 炭 需 求 平稳 , 长 以 市 、 小 煤 地 方 国有 煤矿 和 乡镇煤 矿 。陕 西 在 相 关 统 计 数 据 中反 映 出 来 , 使 时 期 内不 会 出现 大起 大 落 现 象 。
陕西全省煤炭分布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wbtreeid=1008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全省含煤总面积约57000km2,累计探明资源量1700亿吨,保有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边缘褶皱带,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wbtreeid=1009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单层最大厚度为。
12.5陕北煤电
14.陕北国家大型煤电基地: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全省探明资源量1700亿吨,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从地域上说,陕北包括榆林和延安,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1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
榆林的榆神、榆横和府谷三个矿区,含原神府矿区的神东矿区与延安矿区属于国家13个大型煤电基地98个矿区。
榆林煤炭资源预测280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
主力煤田侏罗纪煤田探明储量1388亿吨埋藏浅,易开采,是国内最优质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吴堡、佳县和府谷的煤田产稀缺的焦煤和肥气煤,探明储量54.74亿吨。
延安的黄陵矿区煤质优良,地质储量15.7亿吨;子长矿区二期规划区资源量7.22亿吨。
国家规定火电机组采用空冷技术。
陕北国家大型煤电基地拟在建火电项目如下。
项目进度略。
神华国华神木锦界电厂三期4×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一,二期4×600MW空冷机组在役。
神华神东电力神木店塔电厂2×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
神华神东电力店塔电厂2×300MW煤矸石空冷机组。
神华神东电力府谷郭家湾煤矸石电厂4×300MW机组。
一期2×300MW直接空冷机组2010投产。
神华神东煤炭神木大柳塔热电厂2×300MW煤矸石机组。
神华神东煤炭大柳塔矸石电厂2×300MW机组。
华电榆横电厂2×600MW+ 6×1000MW机组,一期2×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在建。
华电榆横煤矸石电厂1200MW机组,一期2×300MW机组。
华能延安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一期2×600MW机组。
华能府谷段寨电厂8×1000MW空冷机组,一期2×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
府谷皇甫川煤矸石电厂2×300MW机组。
华能榆林靖边电厂6×1000MW机组,一期2×1000MW机组。
榆林市煤矿分布情况
榆林市煤矿分布情况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是陕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
榆林市地质条件优越,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煤海”。
下面将对榆林市煤矿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榆林市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其东部和南部地区。
榆林市东部地区包括横山县、府谷县、靖边县、绥德县等县市。
这些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无烟煤和肥煤。
其中,横山县是榆林市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区,也是榆林市最早发现煤炭资源的地区之一、横山县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和北部,其中北部煤田被认为是榆林市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煤炭工业的摇篮之一府谷县也是榆林市的重要煤炭资源区之一、该县的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煤炭产量较大,矿井数量比较多。
府谷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府谷县的煤矿以大型煤矿为主,矿井规模较大,煤炭产量较高。
靖边县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无烟煤和肥煤。
该县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南部,储量较大。
煤炭的开采主要以地下开采为主,矿井数量较多。
绥德县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无烟煤。
该县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南部和西南部,煤炭储量较大。
绥德县的煤炭开采主要以地下开采为主,也有少量的露天开采。
矿井规模较小,煤炭产量较低。
除了东部地区,榆林市的煤炭资源还分布在南部地区,包括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等地。
神木市是榆林市南部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区,也是榆林市最大的产煤区。
神木市的煤炭储量巨大,主要为无烟煤和肥煤。
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矿井规模巨大,产量较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榆林市的煤矿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横山县、府谷县、靖边县和神木市等地。
这些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榆林市的煤矿以无烟煤和肥煤为主,矿井规模大,煤炭产量高。
同时,这些煤矿的开采方式主要以地下开采为主,也有少量的露天开采。
尽管榆林市的煤矿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进行,矿井数量增加,煤田开采率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难度也在增加。
同时,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如地表塌陷、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陕西全省煤炭分布
欢迎共阅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4.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储量:煤炭资源量1190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28.7%;累计探明储量58.3亿吨,已利用4.5亿吨,尚未利用53.8亿吨。
煤田地质结构较复杂,勘探程度较低。
煤种:(府谷)长焰煤、气煤;(吴堡)焦煤、贫煤特点:府谷的长焰煤、气煤具有中~高灰,特低~高硫、低~中磷、中高热值的特点,可作为气化、液化和动力用煤;吴堡的焦煤、肥煤、贫煤可做炼焦煤和炼焦配煤。
3、陕北三叠纪煤田分?布:延安、子长、安塞、横山煤层:可采煤层6层,一般单层厚度小于lm储量:煤炭资源量18.1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0.4%;累计探明储量17.4亿吨,已利用5.3亿吨,尚未利用12.1亿吨。
煤种:气煤特点:良好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二)矿区划分情况(按照规划划分)陕西省五大煤田矿区及勘查区划分情况如下:1、陕北侏罗纪煤田划分为神府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和靖定预查区。
陕北榆林煤炭出口2
前言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整个国家能源发展中处十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十分丰富,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第一大国和消费国,国际市场上煤炭的贸易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国际市场煤炭的贸易情况看,我国一直是煤炭出口大国,陕北又是我国的煤炭出口大省。
陕北榆林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煤质优良,每年的出口量占全国煤炭出口量较高份额。
不可否认,煤炭出口给陕北省在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利用外资、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
榆林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煤炭是榆林的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也是壮大榆林经济实力的资本。
煤炭及相关产业的产值占全市GDP总值的30%,煤炭出口在榆林市外贸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近几年来煤炭市场持续疲软,煤炭出口大幅下降,煤炭行业已成为榆林市最困难的行业之一。
财政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这些收益,是以付出相当大的企业成本和环境成本为代价的,空气污染指数长年居于全国甚至全世界前几位,地下水系遭到破坏,社会宏观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2]。
那么在世界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的背景之下,陕北榆林作为煤炭大省也应借鉴西方国家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的经验,适当控制煤炭出口,在开采煤炭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注重煤炭产业链的延伸[3]。
榆林地区煤炭产业是否可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到陕北、陕西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以往的文献对其开采的经济效益比较重视,而对煤炭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其很少作出评估和预警,此篇论文着重探讨榆林煤炭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可以推动榆林煤炭产业向持续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1章榆林市煤炭出口贸易格局发展现状1.1煤炭出口的发展现状1.1.1煤炭贸易的发展现状多年来,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优势矿产,也是最重要的能源出口产品之一,其出口量和出口额持续增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十三个煤炭基地
13个亿吨级煤炭能源基地概况1、神东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神东基地: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主。
1984年发现的神府煤田位于陕西榆林,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煤矿储量达1349."4亿吨,其与内蒙古东胜煤田连为一体,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优质造气动力煤田。
东胜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境内,面积12860平方千米,探明储量2236亿吨,是我国已探明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
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4,属世界八大煤田之一。
"神府-东胜煤田的煤为世界少见的优质动力煤,尤以煤田南部为最佳。
2005年神华集团神东分公司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吨级安全高效绿色煤炭基地。
此举树起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丰碑。
在亿吨煤炭基地规划中,神东煤田地区占到8个矿区,分别是神东矿区、神府新民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渭北矿区、彬长矿区、宁东矿区、平朔矿区,神东矿区已率先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亿吨煤炭生产基地。
神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公司,2004年,神华集团原煤产量居全球第5位。
神东分公司是神华集团的"长子"。
神东矿区开发20年来,神东分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原煤产量连续6年以千万吨速度递增,这在世界煤炭发展史上极为罕见。
神东分公司建成了以大柳塔煤矿、补连塔煤矿、榆家梁煤矿、上湾煤矿等为代表的7个千万吨级矿井群和3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
其中大柳塔煤矿年产原煤超过2000万吨,被誉为"世界第一矿"。
仅用10个月建成的千万吨级的榆家梁煤矿创造了世界同类矿井建井史上的纪录,成为世界上一井一面产量最高的矿井之一。
"只有100人的哈拉沟煤矿年产原煤1000万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首个百人千万吨级煤矿。
2、晋北亿吨级动力煤生产基地晋北基地是我国特大型动力煤基地,位于山西省会太原以北地区,包括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和岚县。
由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和岚县等6个矿区组成。
陕西煤炭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一、陕西煤炭产业的现状分析(一) 陕西省的地理区位优势陕西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地处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在东经105。
到1ll。
、北纬31。
到39。
之间,其东部与山西隔黄河相邻,西部与甘肃、宁夏接壤,北靠内蒙,南临四川、重庆。
全省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地域状况,东西宽度约为160到490公里,南北长度约为880公里。
陕西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随着西安一包头、西安一安康、西安一南京铁路干线的相继建成,将进一步加强陕西承东启西。
整个地势呈现出从西部向东部倾斜的特点。
联贯南北的经济地理位置。
陕西境内山原起伏,地形复杂。
基本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
由北向南形成3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
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南部是秦巴山区。
陕北黄土高源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秦岭海拔1000-3000米。
巴山位于本省最南部,海拔1500-2000米。
由于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东邻山西、河南,西连甘肃、宁夏,南抵湖北、四川、重庆,北接内蒙,是中国毗邻省市区最多的省份。
独特的地质环境造就了陕西不同的地质特征,也为煤炭产业的产生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 陕西煤炭的资源优势及重要地位陕西省是中国主要的煤炭资源富集区之一,陕西全省面积共20.56万平方公里,下辖县市107个,人口超过3000万。
煤炭资源在省内分布面积较广,70个县市含煤面积约为60000平方公里,其中53个县市有煤矿开采活动。
根据我国第二次煤炭资源预测资料显示,陕西省探明和预测的煤炭资源总量在约为2922亿万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8%。
到2007年底,煤炭探明储量为1685.4亿吨,保有储量为1675.4亿吨,居全国第三。
陕西省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陕北的榆林神木与府谷、渭北以及黄陵、彬县,储量占全省99%以上。
榆林煤炭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
榆林煤炭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榆林煤炭能源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
现状分析作为陕西省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榆林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主要煤种有长垣、渭南、玄武和榆神等,煤的质量高、热值大、富含化学元素。
目前,榆林市煤炭企业以榆林矿区为中心,分布在府谷、佳县、定边、绥德、清涧等县区,煤炭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从产量方面看,在2019年,榆林市的累计原煤产量达到3.18亿吨左右,占陕西省的比重超过30%,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榆林市还建立了一批大型煤炭企业,如榆林煤炭集团、陕北煤业、华能陕西榆林热电等,这些企业的发展已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同时,由于煤炭行业的发展密集地区污染排放和粉尘污染情况也愈加严重,煤炭采掘和加工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不仅会造成环境和健康风险,还会损害榆林市的国际形象和生态环境。
发展展望随着全球需求的不断攀升以及“十四五”计划提出的新能源、清洁能源目标,榆林的煤炭产业已经付出了很大代价,也面临巨大转型压力。
为了应对国际能源政策和国内减排大趋势,榆林市应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煤炭深加工技术,如通过煤制氢、工业机器人自动采掘、煤炭先进转化和CO2捕获等技术,改善环境和减少煤炭的浪费。
在新能源领域,榆林市可尝试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开发风电、太阳能电池板等清洁能源,以替代部分煤炭能源的使用。
同时,还可以继续推进煤炭深加工技术的开发,通过改变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品和建材等产品。
另一方面,榆林市政府应积极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加强环保建设和节能减排,促进绿色煤炭、清洁煤炭和绿色能源的发展。
总结目前,榆林市的煤炭产业仍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大气污染重点区域之一,榆林市也应积极探索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方向,在煤炭深加工、清洁煤炭等方向进行产业升级,并加强监管和环保建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做出应有贡献。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三个转化”战略再深化
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三个转化”战略再深化摘要娄杰海当前,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三个转化”发展战略实施面临诸多约束,迫切要求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三个转化”战略再深化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近、中、远交叉三步走的路径,依靠创新驱动这一根本动力,促进基础能源供给向绿色低碳转型、煤化工产品向高端终端转型、产业重心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
关键词:能源化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化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以来在“三个转化”(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战略引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驱动陕北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陕西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增长极。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化环境治理,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三个转化”发展战略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实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迫切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一、“三个转化”战略再深化的基础自1998年榆林市获批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以来,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历经20年发展,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发展水平都迈上了新台阶,为“三个转化”战略的再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能源总量和转化规模快速增长截止至2017年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量达4.5亿吨,20年增长了23.4倍;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2566万吨和204亿立方米,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687万千瓦。
煤电装机规模达到1648万千瓦,形成煤制甲醇580万吨、煤制烯烃240万吨、兰炭5000万吨的生产能力,煤制烯烃产能全国第一。
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32%。
(二)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先后布局建设了现代煤化工综合利用“十大基地”和“十大园区”,形成了以兰炭、化肥、甲醇、电石、PVC 、PP 、PE 、煤制油、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为主的化学工业体系。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全国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和世界最大的兰炭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氯碱生产基地。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
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陕北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煤基地之一,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层覆岩条件复杂,尤其是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对煤矿生产安全和高效开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陕北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构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陕北地区煤炭资源概况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煤种有烟煤、无烟煤等。
陕北地区煤炭矿井多呈南北走向,煤层埋深一般在200米以下,属于浅埋煤层。
煤炭矿井的综采工作面采用的是破碎法开采和综合采煤机装备综采技术,因此对煤层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矿压规律陕北地区煤炭煤层多为软、半软煤层,矿层的顶板和底板较为松软,所以矿压规律较为复杂。
由于浅埋煤层易受地表活动的影响,所以矿压规律的变化更为不稳定。
2. 综采工作面在陕北地区,采用综采设备进行采煤作业的工作面较为普遍。
这种开采方式对矿压规律构架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充分考虑地表活动和矿层构造的变化对矿压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矿压控制措施。
3. 安全生产煤矿生产过程中,矿压规律的合理构架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煤层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构架应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1. 矿层构造矿层构造是影响矿压规律的重要因素。
地质构造对煤层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煤层的断裂和变形往往受地质构造的制约。
2. 煤层厚度煤层的厚度会影响矿压规律的变化。
较厚的煤层对矿压规律的影响更为明显,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来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
3. 地表活动地表活动会直接影响浅埋煤层的矿压规律。
地表活动的频繁性和剧烈性都会对煤层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4. 开采方法不同的采煤方法对矿压规律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传统的破碎法开采和现代综合采煤机装备综采技术在矿压规律构架上有不同的要求。
1. 煤层勘探对煤层的形态、结构、构造、粘结状态等进行详细的勘探,获取煤层的地质信息,为矿压规律的合理构架提供基础数据。
2. 矿压控制针对煤矿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矿压控制措施,如采用支护技术、减小工作面布置等来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陕北地区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6陕北地区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王丽珊作者简介:王丽珊(1994-),女,山东禹城人,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企业行政管理,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对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陕北地区煤油气三类能源资源及能源产业的状况,发现陕北能源产业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资源过度浪费、能源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
为促进能源产业发展,应协调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能源技术,健全相关法规、完善制度环境建设等。
关键词:能源产业;产业现状;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对策陕北能源产业已成为该地发展的主引擎,陕北的发展成为全省发展的推动力、增长极[1]。
陕北煤油气资源丰富,2017全年,榆林市原煤产量40015.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1%;原油产量1048.61万吨,比上年增长-4.0%;天然气产量164.9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
延安市原煤产量5015.15万吨,比上年增长10.0%;原油产量1516.48万吨,比上年增长0.1%;天然气产量39.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1%。
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是该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支撑,能源产业更是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
2018中国能源产业西部高峰论坛在延安成功举行,从供需、产能、市场现状及未来走向等不同层面剖析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形式和新机遇[2],同时提到一系列针对能源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有效机制[3]。
然而,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制约了陕北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面临国家规划还是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深入研究陕北能源产业都迫在眉睫。
一、陕北能源产业现状(一)陕北三大能源资源的状况1.煤炭陕北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全,多是品质优良的环保煤,低硫、低灰、低磷、中高发热量。
榆林新增煤炭储量情况汇报
榆林新增煤炭储量情况汇报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近年来,榆林市加大了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榆林市新增煤炭储量情况的汇报。
首先,根据最新的勘探数据显示,榆林市新增煤炭储量较上年有了明显增长。
其中,位于榆林市各县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均有所增加,尤其是榆阳区和神木县的煤炭储量增长较为显著。
这为榆林市未来的煤炭开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保障。
其次,榆林市新增煤炭储量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新发现的煤炭矿脉质量优良,热值高,含硫量低,具有较好的开采和利用价值。
这些高质量的煤炭资源将有助于提升榆林市煤炭产业的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榆林市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
通过引进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举措有助于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榆林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最后,榆林市在新增煤炭储量的发现和开发过程中,也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煤炭资源开发政策,加强了对煤炭矿山的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确保了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加强了对煤炭市场的监测和调控,保障了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总的来看,榆林市新增煤炭储量情况的汇报显示,榆林市在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为榆林市未来煤炭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榆林市能够继续保持对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全省煤炭分布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4.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99.9%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0.7~26.89m,单层最大厚度为12.5m。
储量:煤炭资源量2216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53.5%;累计探明储量为1388亿吨,已利用61.7亿吨,尚未利用1315亿吨。
该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煤种:不粘煤、长焰煤特点:低灰、低硫、低磷、高~特高热值,是优质的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
以“四化”建设推动陕煤高质量发展
煤炭行业的“四化”建设,即煤矿“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0文/王世斌煤炭行业的“四化”建设是指煤矿“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
陕煤集团作为煤炭行业“四化”建设的积极践行者,逐步形成了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其核心要义就是围绕“创新、安全、高效、绿色、和谐”五大理念,坚持以“四化”建设为主线,实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突破”,夯实装备、巷道和人力资源“三个基础”,聚焦规划引领、规范引导、对标管理、多级协同“四个着力点”,通过强化执行落地,促进“三大变革”,实现“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一流企业”目标。
一、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四化”建设是陕煤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陕煤集团在煤矿“四化”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实践证明,“四化”建设必将推动陕煤集团煤炭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1.“四化”建设是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
坚决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为优质产能释放腾出环境容量和生产28China Coal Industry2020/09要素。
煤炭行业作为能源供应的基础,随着国家经济内需驱动的不断发力,对于煤炭的依存度依然很高。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灾害治理的难度也相对增加,这就倒逼煤炭企业必须在装备制造、工艺革新、技术创新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而煤炭行业要实现转型升级,最关键的途径就是开展“四化”建设。
年初,国家发改委、应急管理部等八部委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煤矿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煤炭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要全面加速煤炭工业智能化建设步伐。
到2021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形成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
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
陕西全省煤炭分布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08/0219/11/958CDC646F37D31F.html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ejzw.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09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mtcq/201311/20130314114851.html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4.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99.9%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0.7~26.89m,单层最大厚度为12.5m。
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榆林煤炭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煤炭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以下是对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的详细描述。
一、煤炭资源榆林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据估计,全市煤炭储量达到2000亿吨以上,其中可开采储量约为600亿吨。
榆林的煤炭主要分布在榆林盆地、神木盆地和府谷盆地等地,以高挺煤炭为主,质量优良,适合进行各种加工利用。
二、煤炭开采榆林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开采技术的进步和投资力度的增加。
近年来,榆林市相继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煤炭矿井,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煤矿开采效率和煤质的稳定性。
榆林市还积极引进先进的矿井安全管理技术,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三、煤炭加工利用榆林市煤炭工业注重煤炭的深加工利用,通过提高煤炭的附加值,推动了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榆林市投资建设了一批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高附加值项目,形成了煤化工产业链。
此外,榆林市还发展了煤炭深加工产业,推动了煤炭炭化、洗煤、煤电联产等项目的建设。
这些举措有效利用了榆林市的煤炭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煤炭市场榆林市的煤炭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满足了国内工业和居民的能源需求。
榆林的煤炭以高能煤和洗煤煤为主,质量优良,市场竞争力强。
榆林市在煤炭市场上与其他煤炭产区竞争激烈,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煤炭资源,榆林的煤炭一直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五、环境保护榆林市煤炭工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
榆林市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减少了煤炭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榆林市还加大了煤矿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推行绿色矿山建设,推广先进的矿山开采技术,减少了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榆林市煤炭工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导致对煤炭需求的减少,这对榆林市的煤炭产业构成了挑战。
其次,榆林市的煤炭资源开采已进入后期,煤炭资源的递减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因素。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
一、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99.9%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0.7~26.89m,单层最大厚度为12.5m。
储量:煤炭资源量2216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53.5%;累计探明储量为1388亿吨,已利用61.7亿吨,尚未利用1315亿吨。
该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煤种:不粘煤、长焰煤特点:低灰、低硫、低磷、高~特高热值,是优质的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
2、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分布:府谷、佳县、吴堡煤层:可采煤层11层,单层最大厚度为15.47m。
储量:煤炭资源量1190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28.7%;累计探明储量58.3亿吨,已利用4.5亿吨,尚未利用53.8亿吨。
煤田地质结构较复杂,勘探程度较低。
煤种:(府谷)长焰煤、气煤;(吴堡)焦煤、贫煤特点:府谷的长焰煤、气煤具有中~高灰,特低~高硫、低~中磷、中高热值的特点,可作为气化、液化和动力用煤;吴堡的焦煤、肥煤、贫煤可做炼焦煤和炼焦配煤。
3、陕北三叠纪煤田分布:延安、子长、安塞、横山煤层:可采煤层6层,一般单层厚度小于lm储量:煤炭资源量18.1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0.4%;累计探明储量17.4亿吨,已利用5.3亿吨,尚未利用12.1亿吨。
煤种:气煤特点:具有低~中灰、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是良好的化工用煤及炼焦配煤4、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分布:韩城、合阳、澄县、蒲城、白水、铜川煤层:可采煤层2~6层,可采厚度7.98~30.58m储量:煤炭资源量489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11.8%煤种:瘦煤、贫煤及少量焦煤特点:动力用煤、炼焦用煤5、黄陇侏罗纪煤田分布:黄陵、铜川、耀县、旬邑、淳化、彬县、长武、永寿、麟游、千阳、陇县、凤翔煤层:仅1#、3#煤层可采(1#煤厚0~2.93m、3#煤厚0~1.73m)储量:煤炭资源量230.5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5.6%;探明储量139.2亿吨,已利用45.9亿吨,尚未利用93.3亿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地区煤炭产业成长与资源诅咒的规避策略探析李刚1,侯凤娟2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E-mail: fengjuan75031@摘要:论文以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占主导地位的煤炭为基础,分析陕北地区煤炭产业中资源诅咒的病态机理,即利益主体目标不协调、市场化机制未建立、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和缺乏适宜的考评机制,之后本文建立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承压和社会进步的系统性考评模型,并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陕北地区10个区县煤炭业发展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和谐性。
此后,提出陕北地区煤炭产业资源诅咒的应对策略,即:协调利益主体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和建立市场考评模型。
关键词:煤炭产业资源诅咒规避策略1.引言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的物质资源禀赋本应作为一个地区产业成长的基础,对经济起到正向的作用。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许多资源贫乏的国家经济都实现了“起飞”,而那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往往不如资源贫乏的国家,因此出现了一种现象——资源诅咒[1]。
国外众多学者对资源诅咒作出研究,并从多个角度对引起该现象的原因给予解释。
在规避资源诅咒的策略上,学者提出将自然资源留在地下、鼓励私人部门投资、建立资源基金等多种途径[2]。
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入研究,并对中国的一些实证问题进行了解释并给出政策建议,但却未对资源诅咒效应的病态机理作出详尽描述,也未提出规避资源诅咒的具体策略。
在中国资源赋存丰裕的地区,也同样存在资源诅咒的现象,并且,不同产业资源诅咒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本文以陕北地区煤炭产业资源诅咒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态机理,以期得出煤炭富集区资源诅咒的规避策略。
2.陕北地区煤炭产业资源诅咒病态机理分析陕西是全国第三大产煤大省,陕北地区作为陕西重要的煤炭产地,其在省内以及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3]。
在采掘业的带动下,陕北地区的GDP逐年提高。
2005年,陕北地区GDP增速已位居省内第一,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度超过20%。
煤炭开采业也成为当地居民高额收入的来源,神木县因此跻身于西部百强县的行列[4]。
但是,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譬如,不合理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现象凸显,经济发展速度与居民生1李刚,男,出生于197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现为在读博士,任陕西开源证券董事会秘书,主要从事和能源经济相关的研究工作。
2侯凤娟,女,出生于1986年6月,现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经济。
活改善速度的差距,另外,地方政府内部的寻租现象也日益增多。
这些,都是资源诅咒在煤炭行业的具体体现[5]。
分析陕北地区煤炭产业资源诅咒的病态机理,得出如下四点。
2.1 利益主体目标不协调中央政府提出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地方政府仅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原则进行规划。
两大利益主体目标不协调致使企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无法按照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安排生产。
中央政府鼓励中央企业投资,上缴国家利税的同时,对地方企业的发展进行了限制,主要表现为对中小型煤炭企业提高准入门槛,对安全生产设备不齐全的小煤窑坚决关闭[6]。
限产措施之下,相较投资数量和贷款额度都有很大优惠的央企,地方企业明显处于劣势。
从2006年开始,随着国际能源价格飙升,国内煤价一路走高,行业利润高企带来地方小矿复产速度的加快,在此背景下,考虑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中央再次加大对非法开采的打击力度,而地方政府为了征得更多的税收以拉动本区的GDP,对部分小矿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
这就造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资源开发中的博弈比较剧烈。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生态方面的冲突也是存在的[7]。
中央政府要求企业在生产时注重环境保护,因此对企业进行了排污限制,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衡量,以此作为考核标准决定企业是否继续生产。
而地方政府为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组织生产,并对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进行包庇。
企业的生产行为更多的是受政策的引导和约束。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缺乏协调性,不仅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寻租行为的产生和扩大[8]。
2.2 市场化机制未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而价格是企业市场化运行的核心要素,它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9]。
过高的资源价格使行业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的超额利润,从而使其他行业的生产要素向该行业集中;而过低的价格则意味着短期内该行业出现供给过量或需求过少的状况,从而生产要素会分流到其他行业。
正是价格的调配作用,才使企业的利润维持在合理范围之内。
若价格不能以市场化为主导进行确定,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就会受到削减。
由于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所占比重超过70%,我国对国外煤炭的依赖度大于50%[10],因此政府在资源产品定价方面的决策较为审慎。
在2003年之前,陕北的煤炭定价由神华集团决定,而该地区的煤炭以略高于成本相当的低售价输出,导致资源富集区人民收入低下,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这一时期,资源诅咒的现象充分体现:陕北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支持了东部经济的发展,而该区域却未因东部经济的腾飞而获得利益,相反,区域呈现出经济落后、科教文化水平低下等典型特点。
2.3 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仅能从时间和空间上将相关产业连接成一体,而且会组织生成有效的产业序列[11]。
以往陕北地区只注重煤炭的开采,以采掘为中心,区域内形成高丰度的资源集采地和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密集区。
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区域内无法做到协作采集、统一生产,技术的落后也制约了区域性的分工与合作。
开采后的煤炭,并未经过加工环节就直接运往外地廉价销售,缺乏物流的支持,高额的运输成本使小型煤炭企业承担巨大的压力,生存空间更加狭窄。
由于采掘时不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陕北地区的煤炭企业采取雇佣廉价劳动力、以人力要素替代资源要素进行生产,如此的生产模式和用人机制会使人才的流失率大为提高,其他地区低素质的人才流向这个资源带,而当地的高素质人才急剧外流。
当区域的经济发展与这种人才结构不相适应时,人才问题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因此,不合理的产业链无法刺激规模经济的产生,对成本的节约作用也很有限。
更重要的是,产业的生长和扩大与人才的结构密切相关,如果区域发展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做后盾,那么短暂的经济优势是无法长期维持下去的。
2.4 缺乏适宜的考评机制对区域经济的考察,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侧重经济效益的。
而建立区域的考评机制,应和产业的发展状况紧密结合起来,除了考虑经济要素外,还要结合生态的承压能力和社会的进步综合分析。
因此,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系统对陕北地区煤炭产业发展中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三方因素做统筹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3.系统性考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采取建立1个体系、3个子系统、7个功能团和30个要素的构架对陕北地区煤炭产业发展与生态承压和社会进步综合考评。
其中,子系统分别为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
经济子系统包含2个功能团和6个要素,反映现行经济增长能力和对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预测;生态子系统包含3个功能团和14个要素,主要是在考察现行环境水平的基础上量度环境的承压力,并且对环境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受到的污染作出测评;社会子系统包含2个功能团和10个要素,侧重考察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水平。
出于统计方便,以X1、X2、X3……X30代表30个要素。
具体考评指标见表1,表1 经济发展与生态承压和社会进步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系统性考评模型进行处理。
本文采用2007年陕北地区10个主产煤炭县区的数据,调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30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从因子相关矩阵可以看出,各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进行因子分析,并可进一步分析得到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表2)及各因子载荷(表3)。
本文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4个公因子。
由表2可以看出前四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92.707%,说明前四个公因子基本反应了样本的大部分信息。
由旋转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在第一个公因子中GDP年均增长率(X1)、财政支出(X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5)、人均工业CO2年排放量(X11)、人均工业烟尘年排放量(X12)、污染径流比重(X13)、单位GDP能耗(X16)、单位GDP水耗(X17)、单位GDP废水排放量(X18)、单位GDP废气排放量(X19)、单位GDP固体废弃物排放量(X20)、居民人均年收入(X21)、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X22)、人均社会消费品年零售总额(X23)、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X24)、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X25)、通货膨胀率(X27)、城镇医疗保险率(X29)载荷较大,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第二个公因子与人均财政收入(X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9)载荷较大,反映了财政支持绿化的程度;第三公因子与森林覆盖率(X10)载荷较大,反映了森林覆盖率与生态承压力的方向关系;第四公因子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9)、环保投入占GDP比重(X15)载荷较大,反映了地方环保的成效。
表2 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表3 各公因子载荷表4为各区县的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得分只代表在本文构建的指标下各地区的相对差别。
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432143214432134321243211F F F F F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7.429*F1+0.798*F2+0.531*F3+0.512*F4)/9.27表4 陕北地区十大产煤区县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计算显示,陕北地区煤炭产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度可分为四可分为四个组别(见表5):经济、生态、社会和谐性最强的一组(综合评价值大于-1,小于-0.6):吴堡、榆阳。
从综合评价来看,这两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和当地的社会进步与生态承载力维持均衡,但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两区县也有侧重之分。
吴堡的地方环保功绩明显;与之相比,榆阳的森林覆盖率在10个区县内最低,但是财政支持的环保投入却非10个区县内的最高,政府在维持经济与生态、社会和谐程度方面的成效显著。
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度较强的一组(综合评价值大于-0.6,小于0):清涧、黄陵、绥德、横山。
这4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和当地的社会进步与生态承载力基本维持和谐,其中,清涧、黄陵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生态的和谐度最高,其次是绥德,横山位居该组最后,原因是地方对生态的重视度不够,环保投入过少,在发展中政府绿化工程还有待加强。
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度较弱的一组(综合评价值大于0,小于1):定边、靖边。
定边的森林覆盖率不高,区域生态条件的改善依赖政府的投资,然而政府却并未通过加大环保投入来增加区域和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