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范文范例参考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1.GDP增速持续回落从2023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23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23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
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
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
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
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23年5月29日把中国202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范文范例参考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2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2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
形势研判报告范文

形势研判报告范文一、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和风险挑战。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平稳,但增速逐渐趋缓。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GDP增长率为2.3%,在全球范围内仍居于较高水平,但相较于近年的6%左右增速,显然有所放缓。
这与新冠疫情及其带来的冲击有关,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其次,我国经济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环境约束和资源短缺的挑战,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不断升级,我国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再次,内外部风险挑战不容忽视。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还有一些地区冲突和不稳定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对我国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和影响。
二、政治形势研判当前,我国政治形势总体稳定,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决心和能力不容低估。
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的红线,有效应对各类挑战和威胁。
其次,我们要保证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加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
我们需加强社会管理和治理,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全面稳定。
再次,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的纪律和规矩,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社会形势研判当前,我国社会形势总体和谐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会结构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其次,新兴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如劳动力市场的矛盾与冲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等。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转型期,相关社会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再次,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需要关注。
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各类社会分化和不公平问题也逐渐凸显,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任务亟待推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也日益复杂。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应对。
一、形势分析:1. 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大: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发动了一系列贸易战,对我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多端,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造成了一定影响。
2.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繁重:我国经济结构还存在很多问题,传统产业发展速度放缓,新兴产业增长缓慢,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亟待解决。
3. 经济增速放缓: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
2019年,我国GDP增速为6.1%,为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导致社会就业压力增大,企业利润下降,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二、对策建议:1. 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稳定贸易关系,促进多边贸易合作,搞好地区贸易合作。
积极参加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国际贸易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市场支持。
3. 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适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稳定我国经济增长预期,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
4.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动能,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5.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减少税收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6. 着力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推动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7.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今中国的形势与政策

当今中国的形势与政策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其形势和政策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内外挑战。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方面,探讨当今中国的形势与政策。
经济形势与政策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成为全球最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引擎之一。
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增长动力转向了消费驱动和创新驱动,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出口和投资驱动模式。
另一方面,中国还面临着不平衡发展和区域差异的问题,城乡发展不均衡、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差距拉大等问题突出。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和科技发展、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支持等,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结构升级。
社会形势与政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
此外,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对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中国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改革,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政治形势与政策中国政治形势稳定,政府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执政地位。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政府通过一党执政的方式来管理国家事务。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以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同时,政府还致力于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人权、加强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度和满意度。
外交形势与政策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大人口的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政府积极地参与全球事务,推动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大了对外投资和贸易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当前中国形势分析摘要: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自然灾害频仍,在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的局势下,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
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但全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增长水平。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适时做出调整才能够适应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复杂局面。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形势;国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分析(一)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总的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在高位回调后逐步趋于平稳,宏观经济保持了回稳向好的基本态势,经济运行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1)经济增长持续回调,内在增长逐步趋于平稳,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到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明显下滑。
(2)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为重点的50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正抓紧进行,一大批重大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成功,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3)消费增长保持稳定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
农村居民人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有所增长。
三是世博会召开将刺激消费增长。
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使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
(4)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回升一是基数因素抬高工业增速。
二是库存回补将拉动工业增长。
三是先行指数走高显示工业处于景气上升期。
四是出口形势好转将有利于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加。
我国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随着外贸出口的恢复由负转正,并且不断增加。
外需增长将促使工业出口交货值提高,推动工业生产稳步上升。
当今中国的形势和发展趋势

当今中国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当今中国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综合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以下是对这些领域的综合分析。
经济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然而,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这是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导致的。
这也促使中国政府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加强创新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率。
其次,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些风险,如债务问题、金融不稳定和环境污染等。
尽管有这些挑战,中国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等领域。
政治方面,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改革力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法治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助于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增强社会公平正义感,并推动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政治改革仍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社会方面,中国社会发展较为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产阶级快速增长。
然而,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
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均、医疗、教育等领域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
同时,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个体权益的增强也为社会和谐带来了挑战。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通过一系列倡议和合作机制,如“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
然而,中国也面临一些外部挑战,如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竞争和网络安全等。
总体而言,当今中国面临各种复杂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政治上,中国将继续进行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社会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和收入差距。
我国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我国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引言当前,全球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面临着各种挑战的同时,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适应形势的变化。
本文旨在对我国目前的形势以及政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经济形势1.1 经济增长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稳定和快速增长的态势。
通过实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改革措施,如创新、开放、绿色发展等,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增长,证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1.2 产业升级我国通过推进产业升级,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同时也加快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在服务业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消费升级的驱动,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二、社会形势2.1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
人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为人民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社会保障。
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2.2 教育与科技创新中国一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也迅速增强。
中国在人工智能、5G技术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三、当前政策3.1 创新驱动发展当前,创新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从科研投入、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助力科技创新在我国蓬勃发展。
3.2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旨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支持政策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信息10-4 任课教师:符清桓姓名:刘永明学号:10124010420 成绩: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一、中国当前的政治形势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机遇方面看,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挑战方面看,首先是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次,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
再次,少数发达国家推行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利用有利因素,抵制外来的不利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世界近现代史看,不少贫弱的民族和落后的国家,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虽然有着各不相同的具体条件和有利因素,但重视教育,善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则是其共同特点。
第四方面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军事安全威胁。
(1)美国对我国军事安全的威胁。
①一直以来,美国把“西化”、“分化”、“弱化”中国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对中国实施东西对进的策略,以美国的军事实力来威慑中国,不仅如此,美国还实施以台制华的战略,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牵制。
(2)日本对我国军事安全的潜在威胁。
日本视中国为亚洲称霸的障碍,我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应该唇齿相依,但麻烦不断。
其障碍有两个:一是否认历史主要是否认侵华战争;二是插手台湾事务。
统治台湾50年。
怎样遵守三个联合公报的问题。
②日本一直在调整军事战略,走军事强国之路,想立足亚太。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结构性问题的复杂性增加,中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以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将概述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并分析政府的相关政策。
首先,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过去,中国经济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但随着全球需求的疲软以及国内投资效益递减,中国必须加快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
为此,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旨在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产能过剩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该政策鼓励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其次,中国经济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中国的出口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以及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
此外,中国还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增强竞争力。
第三,中国经济面临的内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尽管中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贫困问题,但城市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均仍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教育和医疗等社会领域的投入,以及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最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治理力度。
例如,中国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实施了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发展,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面临多种挑战,但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这些政策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核心,同时注重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
通过坚定的政策措施,中国有望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为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大要求
1.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 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 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
2.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 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 主体,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 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GDP主义盛行,非经济方面的发展大多被忽视,导致环保恶化,资源 浪费,贫富差异扩大和社会分化严重。加上腐败现象严重,社会群体 事件越来越频繁,表现为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对立。 国家发改委《2010年,中国可能的三种前景》——盛世危言!(就 业危机、三农危机、资源与环境危机、台湾问题危机、三信危机、金 融危机、公共卫生体系危机、艾滋病危机等)。
五、体制转轨:“六位一体”的民主政治建设
1.选举民主 从十六大报告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到十七大报告 的“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再到十八大的“支持和保证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一次比一次具体化,体现出 党对选举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主体的科学认识。 2.协商民主 独具魅力的新型民主制度。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命题。社会主 义协商民主制度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上来看都大大拓展了原有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基层民主 基层民主制度作为人民当家做主最广泛最有效的政治制度,在党的 十八大有了全新的拓展。
4.政府民主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形态。 “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大部制改革、行政层级和行政制度改革、行政管理 方式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的民主性、服务性、专业性。 5.权力民主 十八大报告将十七大“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的要求提升为“健 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6.党内民主 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人民民主的带头示范,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
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

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谈到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前途是光明的。
其实在经济政治快速高度发展的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不难被发现的。
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使命。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从表面上看是好的,但事实上,中国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局势紧张,国内改革迫在眉睫,经济发展减缓,结构性问题突出和居高不下的通胀预期仍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考验。
在多方压力之下,我国的经济改革如果稍有纰漏,就可能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倒退。
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2012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指出,201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经济形势与2011年有较大的变化,今年经济增速较高,物价上涨过快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2012年,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基础上,我们既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继续抑制通胀,同时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因此,我们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努力刺激和扩大居民消费,稳定固定资产的投资,千方百计要扩大出口,使经济增速在适度回落中逐步趋稳,最好保持在8-9%之间,为深化改革、治理通胀、进行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但是我们也不能再重复过去经济速度一慢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热,一热就紧的怪圈。
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也会使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尖锐,不利于深化改革,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当前我国物价总水平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受成本上涨的影响。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企业对能源、原材料的减少,以及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PPI的总水平下降比较容易一些。
当前中国形势与政策

当前中国形势与政策一、引言近年来,中国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挑战。
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本文将就当前中国的形势及政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然而也面临诸多挑战。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摩擦的加剧使中国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首先,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投资力度,提高了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其次,中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诸如“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等政策的实施,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中国政府加大了改革力度,推动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升级。
推出了一系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力求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三、社会形势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市场的压力、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等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
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了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了老年人、儿童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水平。
其次,中国政府重视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加快构建现代化人力资源发展体系。
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培育创新人才和加大创新投入,努力解决人才短缺和结构性失业问题。
最后,中国政府加大了社会治理力度,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社区服务机制、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等措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
四、政策展望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开放。
首先,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增强民生改善的力度,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中国当前形势与政策的小论文

中国当前形势与政策的小论文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人口和庞大经济实力的国家,其当前形势与政策的调整和制定举足轻重。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外交政策和内部政治等方面,综合分析中国当前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和影响。
社会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持续的增长。
然而,近年来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这给社会保障和医疗健康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阶层分化问题逐渐显现。
此外,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加大了对社会保障和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努力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其次,通过重视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另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力度,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外交政策形势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和平稳定为中心。
当前,中国的外交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贸易磨擦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当前,中国外交政策主要包括坚持独立自主、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核心原则。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此外,中国还倡导新型大国关系,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世界秩序。
内部政治形势中国的内部政治体系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体系。
当前,中国内部政治形势稳定,国家领导层高度集中,政治制度相对稳定。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挑战。
在国内政治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加强反腐败工作,提高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另外,中国政府还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法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不断的改革开放,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备受关注。
政治和经济是紧密相关的,它们互相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并探讨其对国家和全球的影响。
首先,中国政治形势的稳定是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政治体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利益,不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多项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中国政府致力于打击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
这些举措为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其次,中国的经济形势也非常稳定和强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全球经济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以快速增长和高度竞争力而闻名。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例如开展市场化改革,吸引外资和外商投资,推动科技创新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并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也受到一些挑战和压力。
例如,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和就业压力日益增加。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成本不断上升。
同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就业压力,特别是年轻人就业难的问题。
中国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创新创业等。
此外,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还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
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合作。
同时,中国也遭遇了国际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的挑战。
这些因素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
总体来说,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是相对稳定和强劲的。
中国政府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然而,中国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压力也需要得到解决。
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以应对内外部的变化和挑战,推动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和全球影响力的增强。
当前全国形势的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当前全国形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此,我愿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经济形势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合理区间。
但也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为此,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政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政治形势总体稳定。
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党始终成为最高政治力量。
三、社会形势当前,我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但也要看到,社会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安全隐患。
我们要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要关注民生问题,加大扶贫力度,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四、国际形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时,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捍卫国家尊严。
五、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总之,当前全国形势总体向好,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中国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解读

中国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解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备受国内外关注。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当前的形势和政策进行解读。
一、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当前中国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
其次,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政治形势中国政治形势相对稳定。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内监督,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近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决打击腐败问题,维护了政治生态的清朗。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社会形势中国社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民生问题和环境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政策和改革措施,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在众多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中国政府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作出了不懈努力。
我们对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并相信中国将继续走向繁荣和发展。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摘要: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加强防控风险的准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安全问题、经济增长。
一、周边国家“合纵连横”,利用上安全议题制衡中国。
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中国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
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
周边国家“合纵连横”,试图共同制衡中国。
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矛头也直指中国。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未来,南海争端将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地区军备竞赛加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整体上都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目前,美国是全球绝对的军事霸主,带给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俄罗斯正在不断建设和巩固军事强国地位;印度推动全方位进攻性军事战略,成为中国周边的“上升性威胁”因素;东南亚各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尤其是海军军备。
美国是亚太地区绝对的军事霸权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加速东移,未来一段时间,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的重点。
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明显增强,主要表现。
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
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

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深⽕热。
内忧:中国改⾰开放30年来经济取得了巨⼤发展,⼈民⽣活也得到了较⼤改善,但各种问题也暴露⽆疑:党⼤于政,政⼤于法的独⼁裁式统治偏离了政府做为“为民服务”职能的⽅向。
使得改⾰开⽅的经济利益为既得利益集团所占有.也因为政府的经济中的过多⼲预,中国所谓的“出⼝导向型经济”其实是逼于⽆奈的做法:因为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经济利益为既得利益集团所占有)导致国民消费(内需)严重不⾜,国家从2002年起不再公⽽基尼指数(⼀个判断贫富差距的参数,国际通⽤的),据民间数据统计来看:中国2010年基尼指数已达0.56.⽽更有学者说中国的基尼指数超过0.6了.巨⼤的贫富差距直接导致内需疲软,当然,内需⼀直不是中国这种畸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在公权⼒失衡,政府权⼒⽆⼈监督的前提下,国企成为垄断⾏业,不但垄断资源和市场,还垄断银⾏贷款。
这⼀点更让民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在健康发达的经济体中,民营企业⼀直是市场鲜活的主⼒,但在国有政治偏袒国企的境况下,民营企业在2009年⾄今的数次货币紧缩政策下遭受巨⼤打击。
市场进⼀步恶化。
民营企业⼤量倒闭的同时,热钱为寻找保值的处所⽽⼤量涌⼊地产市场。
抬⾼了房价。
从表⾯上看。
这倒也为中国GDP做了贡献。
但深往⾥看,就发现这种畸型经济的隐患:社会财富并没有因实体⽣产的物品⽽增加。
仅是靠抬⾼物品价格(房价)⽽实现了GDP 的⼤量增加。
这样⽔涨船⾼还间接导致物价上涨.所以在这两年的货币紧缩政策下,我们并没有看到物价的下降(在世界正常的经济体中,政府的货币紧缩政策⼀般会降低物价)。
这就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中国特⾊经济:货币紧缩了,通货却膨胀了……。
外串:1990年⽇本经济⼤崩盘,1999年亚洲四⼩龙⾦融风暴。
这都是华尔街⼀这群银⾏家的杰作。
⼿段:::通过⾦融⼿段迫使本国货币升值。
使热钱⼤量涌⼊。
浅谈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浅谈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摘要: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十分复杂。
2012 年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也是十分复杂的一年。
政府实施“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经济总体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但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隐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众多挑战,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而对于国内政治形势来说,我国政府班子正在过渡阶段,目前形势也算平稳,但是中日关系变得不明确起来,目前中日双方存在局部摩擦,并且南海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热议。
关键词:经济货币政策房价中日关系南海问题一、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资产价格泡沫化趋势依然严重我们知道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股市在2005年以后也一度暴涨,我国经济的泡沫化成分正在集聚。
经过持续调控,2008年3月份以后我国房价涨幅开始下降,但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扩张性调控政策,抵消了前期紧缩性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2009年下半年房地产价格再度出现非理性暴涨局面,商品房和住宅空置面积也同比大幅度增加,房地产价格泡沫化程度再度加重。
近期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抑制措施尚未遏止房价的泡沫化趋势。
如果调控不力,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化。
(二)就业形势严峻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
据有关报道在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中国大学生已经出现了就业困难,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当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增加到150万人。
2012年大学生实际签约不到40%。
三、面对以上主要问题,我们采取的对策有:第一,完善房地产调控机制,逐步化解房地产市场泡沫。
加快制定面向长远的国土资源规划和城市、产业布局规划。
协调好农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间的关系,保持城市建设用地合理增长,改革和完善土地供给方式,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抑制地价过快上涨。
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自有资金比率,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
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面临着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如何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特点、趋势和挑战,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安全和环境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当前国际形势进行分析。
首先,就政治层面而言,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世界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日趋相对平衡,同时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也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国地处亚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期待,但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
例如,与传统大国的关系紧张以及周边地区的安全问题都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
其次,经济层面的国际形势也不容忽视。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际组织和贸易体系面临挑战。
同时,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力量对比。
我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然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外部需求疲软以及结构性问题的存在,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再次,安全层面的国际形势也给我国带来了挑战。
随着全球恐怖主义活动和地区冲突的不断加剧,我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互联网安全合作亟待加强。
此外,我国周边地区的复杂局势以及台湾问题等也是我国当前安全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应对能力。
最后,环境问题对我国当前国际形势也具有重要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和资源消耗大国,我国在全球环保合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国际形势中的重要议题。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在政治、经济、安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化。
在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应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摘要: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加强防控风险的准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安全问题、经济增长。
一、周边国家“合纵连横”,利用上安全议题制衡中国。
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中国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
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
周边国家“合纵连横”,试图共同制衡中国。
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矛头也直指中国。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未来,南海争端将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地区军备竞赛加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整体上都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目前,美国是全球绝对的军事霸主,带给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俄罗斯正在不断建设和巩固军事强国地位;印度推动全方位进攻性军事战略,成为中国周边的“上升性威胁”因素;东南亚各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尤其是海军军备。
美国是亚太地区绝对的军事霸权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加速东移,未来一段时间,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的重点。
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明显增强,主要表现。
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
中国“军事威胁论”随着中国军力的增长而被放大。
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但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更强,这主要表现为:澳大利亚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的主要的军事力量;东南亚国家加快军备建设,加强与美国军事合作关系,尤其是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将中国列为主要防卫对象。
更为重要的是,周边国家正加强军事合作,联合制衡
中国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因此,中国虽然能一再宣称自己的军事现代化是防御性的,但是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持续增长,未来这一态势不会改变,这将损害国家间安全互信的建设,使亚太地区陷入军备竞赛的“恶圈”之中。
三、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构建稳定的周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
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号召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
在此背景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
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激进势力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胁。
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
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态势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可以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已开始小幅下降;二是物价上涨的内外压力交织并将较长时期存在。
应对经济增长速度低一点、物价高一点可能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长期看,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关键在于准确、辩证理解和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一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
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远的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把握好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力避物价涨幅反弹,有利于疏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牢牢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夯实经济社会得以健康、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