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干货文学类文本——小说知识清单
2020高考指南小说知识清单
2020高考指南小说知识清单第1节:小说的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的描写的方法及作用方法:(1)角度与内容:视觉(形状、色彩);听觉(声响)触觉(质地)嗅觉(味道)(2)层次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的变化)等等;(3)技巧与手法正侧、动静、虚实、细节、白描、工笔(4)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作用:★从情节结构的角度(1)开头:交代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故事氛围,奠定情感基调(2)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转折(3)结尾照应开头、标题或上文,营造余韵,升华主题★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或性格,暗示人物命运★从主题主旨角度:自然环境体现时代社会特征,影响人物行为性格,有助于表达主题★从艺术效果的角度:营造意境,渲染氛围,感染读者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人物方面:展示人物活动及成长的时代背景交代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2)主题方面表现社会本质特征。
如《祝福》鲁四老爷的书房揭示作品的主题。
如《林教头》中的行进路线第2节:小说的人物形象一、特征概括类试题的解题方法1、从情节角度概括(性格精神思想)特征或变化过程;2、从细节角度概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其他细节;3、从环境角度概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人物关系;4、从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中提取;特征包括:1、性格特征:善良、勤劳、正直、豪爽、含蓄、固执、乐于助人……2、精神品质特征:乐观、悲观、积极、消极、精神矍铄……3、身份地位特征:人大代表、建筑工人、身份卑微的老人……4、思想特征:爱党爱国、传统守旧、封建愚昧、思想先进……5、外貌特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穿着时尚、邋遢、穿着讲究……(提示: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不同的是还要答出除性格外的外貌、精神品质、思想、身份地位等。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1、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其他细节;2、侧面描写(1)通过环境场面的描写烘托人物(性格、思想情感、态度)(2)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3)通过他人的语言(评价)、其他事物(书信)来表现主要人物;★侧面描写的作用(1)委婉含蓄,丰富了作品内容(2)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分满真实,具有立体感(3)揭示(暗示)了作品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三、人物形象的作用1、主要人物的作用(1)人物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一类社会群体(2)主要人物的活动,折射出某种社会现象(3)带给人某种启示,引发关注思考,表达了某一主题(4)对情节的推进作用;2、次要人物的作用(1)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表现主要人物的某一特征);(2)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叙述者、参与者、旁观者、评论者、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感(特别是第一人称“我”);(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2020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梳理(小说、散文)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梳理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型一、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而入手。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 巧妙安排。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S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而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 •小说的核心任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槪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一)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类1.常见考査题型(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 × 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苴作用o2.思路导航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而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 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 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 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的叙述方法。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 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 内容更充实。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件之外的, 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 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揭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能引发读者的联 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可以节 省正面描写花费的大量笔墨,使得文章结构更 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2.故事情节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 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 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它 是现实生活的提炼,节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 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进行,有时可以省 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高考语文(浙江专用)
专题十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清单
清单一 小说阅读知识点 一、小说的概念及特点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和描写环境,表现作 品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明作者的人生态度,从而艺术地反映 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 段,有完整、生动的情节,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
①基本模式: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个别前有序幕,后有 尾声。 ②线索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 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清单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小说阅读考点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语言、主题。
具体考查角度: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赏析环境描写; 4.概括小说主题;5.分析写作技巧;6.品味语言特色。
一、小说基本知识概述小说的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较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
三要素:人物[描写手法]情节[构建方法]环境[自然社会]把握形象特点把握主题思想鉴赏写作技巧(1)情节结构的特点;(2)环境或人物描写方法;(3)作品的表现手法;(4)文章构思技巧;(5)文章语言特色。
人物形象1.“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是什么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特别提示:人物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区别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
形象特点不仅包括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2.人物描写的方法——怎么写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注意概括介绍)⑵侧面描写:景物或环境烘托、他人衬托。
3.常见题型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2020年高考小说知识点
2020年高考小说知识点高考是每年考生们备战的重要考试,对于语文科目来说,小说知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掌握了小说知识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2020年高考小说知识点。
一、古代小说在古代小说方面,经典之作《红楼梦》无疑是高考中的重要内容。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通过学习《红楼梦》,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人性、爱情等方面的内容。
另外,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也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浒传》以梁山泊起义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农民起义军的英勇事迹,展现了民间英雄的形象。
通过研读《水浒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明代社会的农民起义、古代社会生活、人性的善恶等方面的内容。
二、现代小说在现代小说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到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代表作品《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都是高考中常见的选文。
《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男人从正常到疯癫的心理历程,揭示出当时社会的无理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而批判了旧社会的封建制度。
《阿Q正传》则以一个普通底层人物阿Q为主人公,表现了他的软弱和自卑,揭示了社会对于弱者的压迫。
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此外,也不能忽视鲁迅的其他作品,如《热风》、《吶喊》等。
这些作品都对于把握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思想内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外国小说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加深,考生们也需要学习外国小说。
在2020年高考中,常见的外国小说作家有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等。
他们的作品广泛流传,也常常作为高考阅读材料。
狄更斯的代表作品《双城记》和《雾都孤儿》被誉为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揭露了封建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
2020高考“小说文本阅读”知识点全总结与答题套路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知识点全总结与答题套路一、把握故事情节1分析情节的技法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情节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A.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乌米》中的“我”等。
B.情节安排基本技巧: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梳理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小说备考】(一)情节结构安排模式:(1) 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使小说读起来引人入胜。
《清兵卫的葫芦》(2) 结构上延迟——(《牲畜林》)“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
(《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与“三打白骨精”)(3) 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产生戏剧性效果。
(4) 蒙太奇式。
或叫“镜头组合式”。
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
(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实现时空交错和大幅度跳跃的效果,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呆板)(5) 独白式。
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
(6) 倒叙式。
先写结果,再写起因、经过的一种结构方法。
这种结构既有倒叙的往事的回叙,又有顺叙的线的延伸。
(7) 留白式。
留白式的结构,注重的是叙述的恰到好处,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8) 抑扬式。
“扬”是主体,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
或者相反。
用这种方法,造成鲜明对比,形成波澜起伏的情节,更突出主旨。
(9) 误会法,巧合法(10) 双线结构。
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马兰花》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11) 设悬念: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12) 埋伏笔,做铺垫: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做好铺垫,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2020高考小说、散文、诗歌…答题术语汇总(全面实用)
2020高考小说、散文、诗歌…答题术语汇总(全面实用)高中语文学习助手高考作文试卷复习资料高考志愿高考小说、诗歌、散文、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清单一、小说阅读【考纲要求】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小说的情节结构1.小说情节概括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
《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
《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物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2.小说结构特点(1)单线结构(2)双线结构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
高考语文小说情节知识清单一、情节结构(一)单线结构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如何展开的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示例:《祝福》在结构上采用什么记叙顺序?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示例: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中“林教头沧州遇故旧”的叙述方式及作用。
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作者使用什么叙述方式解释“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并分析其妙处。
答案:插叙,造成叙事的波澜,也让读者在惊异与顿悟的情感呈现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示例:在《水浒传》,《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长篇小说中都有精采的运用。
(提示:一般地说,平叙也只有在写较长的文章时才用得上)(二)复线结构1.明线与暗线:明线叙故事,暗线写主题示例:分析鲁迅小说《药》的明线和暗线,并提炼主题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
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
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
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2.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示例:先秦作品《弾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使用了什么叙事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知识清单一、小说基本构成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1)小说塑造是典型形象,即个性+类型(共性)。
在微型小说中,一般塑造的是共性(类型)人物。
典型形象:个性化和概括化高度统一的形象。
个性:指创造的艺术形象,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品质特征。
共性:形象具有概括性,揭示人物所共有的普遍性的本质。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1)描写方法:①正面描写或直接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主要包括环境烘托和其他人物的烘托)。
(2)情节设置:误会、巧合、矛盾等。
(3)第三者叙述、议论、介绍等。
注意: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3.小说的情节结构(1)构成: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2)情节的特点:①完整,②紧凑集中,③自然推动发展,④一波三折,⑤将情节推向高潮。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二、小说的一般要求: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小说各要素作用:角度一般是4+1:人物、主题、情节、结构+读者(引起阅读兴趣、感染力强,引起共鸣、发人深思、使人身临其境、留白,留下想象的空间等)(一)分析重要情节(细节)的作用(角度4+1)①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高考小说重点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重点知识清单•人物o手法作用▪外貌描写•①刻画人物的外表形象;②显示人物的职业、身份;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某一特定时刻的心态;④表现人物的遭遇、命运;⑤表达作者对人物的爱憎。
▪语言描写•①表现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②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某种特定时刻的心态;③语言中的生活气息;④语言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⑤交代故事情节或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展示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动作描写•①表现人物的职业、身份特点;②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③表现人物在某种情况下的心理活动;④推动情节的发展▪心理描写•①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从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②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侧面描写•对比•环境烘托•物象烘托o次要人物▪①牵线搭桥,推动情节;②烘托人物,个性鲜明;③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气氛;④揭示主题;⑤叙述人称本身所起的作用。
(叙述人称为第一人称“我”时,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情节o情节运行模式▪基本形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特殊形式•欧·亨利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增强故事的戏剧性)•摇摆式(即一波三折)•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或心理的发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的希望完全破灭)•横截面式(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点进行呈现,常有以小见大的效果)o某一情节作用▪内容上•①表现人物性格或某时刻特定的心态。
②突出表达某种意思。
③渲染某种氛围,提供某种背景。
④表现小说主题。
▪结构上•①首尾呼应和前后照应。
②欲扬先抑,先抑后扬。
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欲望。
④过渡,引出下文。
⑤戛然而止,留下回味的余地。
⑥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⑦既交代了与主要故事情节有关的背景,又使情节安排集中。
⑧铺垫、伏笔、对比。
o情节安排技巧▪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抑扬•使故事曲折多变,出乎读者意料,产生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对比•突出事物或人物的特征;表现主题▪突转•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增强小说的戏剧性,突出主题▪照应•情节连贯,脉络清晰;▪伏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衬托•突出形象或主题;▪铺垫•积蓄气势,突出主题•环境o自然环境o人文环境•结构模式o单线结构▪形式•主要情节运行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特点•故事常有比较明显具体的线索(人、事、物等),围绕线索层层展开o双线结构▪形式•双线并行,同时展开,两条线会在某一点上交叉▪作用•能容纳更丰富的生活,能更全面地刻画人物,使其更加立体可感;明暗两条线互相映衬对照,多角度表现主题。
【背诵宝典】高考小说阅读必备知识清单
【背诵宝典】高考小说阅读必备知识清单姓名:班级:一、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即主题主旨)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多种人,合成一个。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①借助次要人物(或物象)烘托②环境烘托③对比④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二、环境描写的方法(1)从描写技巧角度看: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2)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3)从写景角度看:①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等;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自然)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照应题目。
②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2020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专题(一)小说的基本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小说的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
(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高考命题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一、小说情节的把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一)有关小说情节的命题指向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2、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3、对情节的高潮部分或结尾部分作用的理解;4、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5、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6、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二)小说中情节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安排的方式及作用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
可作线索的小说因素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2020年高考小说知识清单
2020年高考小说知识清单第1节:小说的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的描写的方法及作用方法:(1)角度与内容:视觉(形状、色彩);听觉(声响)触觉(质地)嗅觉(味道)(2)层次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的变化)等等;(3)技巧与手法正侧、动静、虚实、细节、白描、工笔(4)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作用:★从情节结构的角度(1)开头:交代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故事氛围,奠定情感基调(2)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转折(3)结尾照应开头、标题或上文,营造余韵,升华主题★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或性格,暗示人物命运★从主题主旨角度:自然环境体现时代社会特征,影响人物行为性格,有助于表达主题★从艺术效果的角度:营造意境,渲染氛围,感染读者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人物方面:展示人物活动及成长的时代背景交代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2)主题方面表现社会本质特征。
如《祝福》鲁四老爷的书房揭示作品的主题。
如《林教头》中的行进路线第2节:小说的人物形象一、特征概括类试题的解题方法1、从情节角度概括(性格精神思想)特征或变化过程;2、从细节角度概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其他细节;3、从环境角度概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人物关系;4、从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中提取;特征包括:1、性格特征:善良、勤劳、正直、豪爽、含蓄、固执、乐于助人……2、精神品质特征:乐观、悲观、积极、消极、精神矍铄……3、身份地位特征:人大代表、建筑工人、身份卑微的老人……4、思想特征:爱党爱国、传统守旧、封建愚昧、思想先进……5、外貌特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穿着时尚、邋遢、穿着讲究……(提示: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不同的是还要答出除性格外的外貌、精神品质、思想、身份地位等。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1、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其他细节;2、侧面描写(1)通过环境场面的描写烘托人物(性格、思想情感、态度)(2)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3)通过他人的语言(评价)、其他事物(书信)来表现主要人物;★侧面描写的作用(1)委婉含蓄,丰富了作品内容(2)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分满真实,具有立体感(3)揭示(暗示)了作品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三、人物形象的作用1、主要人物的作用(1)人物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一类社会群体(2)主要人物的活动,折射出某种社会现象(3)带给人某种启示,引发关注思考,表达了某一主题(4)对情节的推进作用;2、次要人物的作用(1)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表现主要人物的某一特征);(2)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叙述者、参与者、旁观者、评论者、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感(特别是第一人称“我”);(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2020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梳理
2020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梳理【小说备考】(一)情节结构安排模式:(1) 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使小说读起来引人入胜。
《清兵卫的葫芦》(2) 结构上延迟——(《牲畜林》)“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
(《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与“三打白骨精” )(3) 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产生戏剧性效果。
(4) 蒙太奇式。
或叫“镜头组合式”。
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
(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实现时空交错和大幅度跳跃的效果,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呆板)(5) 独白式。
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
(6) 倒叙式。
先写结果,再写起因、经过的一种结构方法。
这种结构既有倒叙的往事的回叙,又有顺叙的线的延伸。
(7) 留白式。
留白式的结构,注重的是叙述的恰到好处,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8) 抑扬式。
“扬”是主体,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
或者相反。
用这种方法,造成鲜明对比,形成波澜起伏的情节,更突出主旨。
(9) 误会法,巧合法(10) 双线结构。
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马兰花》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11) 设悬念: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12) 埋伏笔,做铺垫: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做好铺垫,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2020高考小说文本阅读知识点梳理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知识点梳理一、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小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所谓典型的艺术形象,指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的某些本质,具有某种共性的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等等(详细鉴赏方法稍后)情节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内的行动过程。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有的作品兼有序幕和尾声。
我们要透过情节来剖析人物的性格及小说的主题。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逆来顾受、委曲求全的性格和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题就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出来的。
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1、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自然环境的描写,常常是为制造气氛,衬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往往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比如鲁迅《故乡》《药》开头的景物描写。
温习:景物描写的一般的作用(见本资料最后的总结)2、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
如《祝福》中,鲁四老爷那阴冷的书房,对地狱的迷信、对寡妇的鄙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构成了祥林嫂生活和一步步走向生命尽头的社会环境。
二、小说要素鉴赏:如何鉴赏形象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中,祥林嫂重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2.从典型细节的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真实性、生动性。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16 文学类文本必背知识及解题技巧.docx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十六:文学类文本必背知识及解题技巧清单一小说常识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1.小说的三要素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2)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的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小的作用。
2.小说的基本特点近几年的高考题,对本考点的考查大都集中在小小说上。
小小说与短篇小说相比,它的篇幅更短,故事更简单。
小小说多取材于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个镜头、一个瞬间,反映人物在一件事或一个场景中的行动片段,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揭示出某个道理。
其特点主要有:(1)选材以小见大。
小小说的这一特点是就其内容和意义而言的。
小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一般只有几百字,最多千余字。
在这短小的篇幅里,不可能反映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只能反映生活长河中的一点一滴、一朵浪花,只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闪光点。
也就是说小小说所选的题材截取的生活面要小,只有这样才适合小小说体裁表现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干货文学类文本——小说知识清单
1、自然环境的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方法
(1)角度与内容:
视觉(形状、色彩);听觉(声响)触觉(质地)嗅觉(味道)
(2)层次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观察角度的变化
(3)技巧与手法
正侧、动静、虚实、细节、白描、工笔
作用
★从情节结构的角度
(1)开头:
交代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
渲染故事氛围,奠定情感基调
(2)中间:
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转折
(3)结尾
照应开头、标题或上文,营造余韵,升华主题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
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或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从主题主旨角度:
自然环境体现时代社会特征,影响人物行为性格,有助于表达主题
★从艺术效果的角度:
营造意境,渲染氛围,感染读者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人物方面:
展示人物活动及成长的时代背景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
(2)主题方面
表现社会本质特征。
如《祝福》鲁四老爷的书房
揭示作品的主题。
如《林教头》中的行进路线
第2节:小说的人物形象
一、特征概括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1、从情节角度概括(性格精神思想)特征或变化过程;
2、从细节角度概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其他细节;
3、从环境角度概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人物关系;
4、从文中坐作者的评价角度提取;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
1、正面描写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其他细节;
2、侧面描写
(1)通过环境场面的描写烘托人物(性格、思想情感、态度)
(2)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3)通过他人的语言(评价)、其他事物(书信)来表现主要人物;
★侧面描写的作用
(1)委婉含蓄,丰富了作品内容
(2)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分满真实,具有立体感(3)揭示(暗示)了作品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
(1)人物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一类社会群体
(2)主要人物的活动,折射出某种社会现象
(3)带给人某种启示,引发关注思考
(4)表达了某一主题
2、次要人物的作用
(1)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表现主要人物的某一特征)
(2)起到叙述者、参与者、旁观者、评论者、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感(特别是第一人称“我”)
(3)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暗示、凸显)主题
3、线索人物的作用
(1)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第一人称“我”),使情节更加紧凑
(2)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作用。
(3)揭示作品主题
4、物象的作用
(1)创设(衬托)典型环境,或具有象征意义
(2)反复出现,串联情节,使结构更加严谨
(3)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第3节:小说的情节
一、情节梳理的基本思路
(1)寻:线索
事物线索冲突线索
(2)理: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时、地、因、人、事)
(3)抓:场面
场面集中了矛盾、场景、事件
二、情节的作用分析
1、开头段的作用
(1)内容情感方面
交代时间地点背景
渲染某种氛围、,奠定情感基调
开门见山,表达对……情感态度
(2)情节结构方面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
总领全文,揭示作者某种情感
(3)表达效果方面
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指出(暗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4)艺术手法方面
与下文做对比、衬托,使后文内容更突出
2、中间段的作用
(1)照应前文或题目,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2)使情节曲折,陡生波澜
(3)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过渡自然
3、结尾段的作用
★欧亨利式(出人意料式)结尾
(1)情节结构上:结局出人意料,情节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表现手法上:与前文伏笔相照应,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人物形象上:突出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精神、品质)
(4)主题主旨上:突出(揭示、暗示、升华)作品主题
★悲剧式结尾
(1)人物上:突出人物的性格或命运特征
(2)主题上:突出小说主题
(3)效果上: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喜剧式(大团圆式)结尾
(1)从读的情感体验上:符合读者心理预期,能够引发读者心理共鸣,给人欣慰愉悦之感;
(2)主题上:凸显美好的人性,符合大众的审美追求;
★留白式结尾
故事戛然而止,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思考,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情节的结构特点和解构手法
1、线索的作用(双线索的作用)
(1)贯穿全文,使情节发展脉络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加紧凑
(2)明暗双线呼应,推动情节的发展
(3)双线索,丰富作品的内容(具体……)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4)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5)突出人物形象特征,使形象更加丰满
2、标题的作用
(1)环境的角度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情节的角度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暗示或概括情节
(3)形象的角度
表现人物形象特征,暗示人物命运
(4)主题角度
揭示主题,暗示(隐含)主题
一语双关,对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效果角度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
3、情节的结构特点
(1)从开头看
★倒叙式: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设疑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
★写景式:交代环境,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烘托人物心情(2)从结尾看
(参见结尾段的作用)
(3)从全文看
★一波三折式:(摇摆式)
情节波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增强作品的戏剧性、可读性;★首尾呼应式: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情节的结构手法
(1)悬念、突转:
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对主题主旨画龙点睛(2)对比、衬托:
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3)伏笔、铺垫、照应:
使文章生动,人物形象突出,主题鲜明
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情节具有合理性更严谨
(4)抑扬:
文势曲折多变,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四、情节的叙述视角及手法
1、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
叙述直接、自然
增强真实感和亲切感,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便于作者抒发思想情感,表达观点态度
(2)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
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
2、叙述手法
(1)顺叙
叙述井然有序,文气自然贯通
(2)倒叙
使文章曲折有序、避免平铺直叙。
形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不要的补充说明
使内容更完整充实,结构更严谨,
(4)补叙
对主体内容做补充解释或交代,照应前文。
第4节:小说的语言
一、作品的语言特色
1、语言风格
(1)平实朴素——华丽典雅
(2)冷峻深沉——热烈热情
(3)端庄严谨——诙谐幽默辛辣
(4)简洁明快——委婉含蓄
(5)轻松愉快——沉重悲痛
2、遣词造句
(1)长短句的使用
(2)整散句的使用
3、语言的个性色彩
(1)地域色彩:方言俗语俚语的使用
(2)语体色彩:口头语和书面语的使用
二、人物的语言特色
1、语言具有丰富内涵
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
2、语言具有个性化
显示人物独特性格,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语言的表达形式
语言中多用……修辞
词语的选择呈现……特征
句式具有……特征
第5节:小说的艺术手法
1、环境的描写手法
2、情节的结构手法
3、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
(以上三点见前面相关部分)
4、小说的表达方式
(1)多种表达方式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记叙、议论、描写、抒情)(2)叙述人称的选择有特色(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3)叙述顺序的安排有特色(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4)描写方法的运用有特色:(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5、小说的表现手法
象征与托物言志、对比与衬托、烘托与渲染
6、小说的修辞
(注意答题模式)
7、小说的结构安排
(见“情节的结构特点”部分)
8、小说的选材与剪裁
(1)从材料与中心的关系分析
作品选取的材料符合(寄托/暗示/表现)中心
(2)从材料的安排上看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3)从材料的内容上看
材料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新颖性、有力度材料具有时代感、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