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复习
公共经济学期末重点
公共关系1.公共部门主要包括哪些部分?公共部门指的是政府及其附属部门之和,它包括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民间团体,其中政府是公共部门的主体.2.如何理解混合经济体制?混合经济体制是国家以社会目标补足私人目标,以政府调节补充市场调节,通过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和个人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经济效率实现条件是什么?两个条件:①产品的净社会收益非负,②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净社会收益最大化)4.资源配置的三种主要方式是什么?习惯模式,政府命令模式,市场模式5.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自然垄断,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性问题,市场的不完全问题,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信息不完全问题,收入公平分配问题.失业通胀及经济失衡.补充,公共部门经济职能(市场失灵的原因):一资源配置(自然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市场不完全)二收入分配.三稳定经济,6.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有限信息,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7.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生产的负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主要表现:企业生产活动中私人成本与其生产活动造成的社会成本不一致,导致产品生产数量超过社会适宜量,污染物过度排放.生产的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科学技术创新有可能产生生产的正外部性问题.在企业技术革新产生后,会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商品.消费的负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消费活动也会对他人产生额外的不利影响例如吸烟.消费的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一些消费活动具有正的外部性,该消费活动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消费活动存在正效应的外溢.8.公共部门矫正外部性的措施有哪些?命令与控制,征税或收费,(征收排污费征收庇古税,命令控制与征税收费的比较.)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可交易污染许可证:是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污染的有效手段,既能达到高效率的污染控制目标,又能实现污染控制成本最低,而且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根据一定的污染物排放量,向各个排污厂商分配排污权,从而有效的满足一个地区特定的总量排放水平或满足一个确定的环境标准,然后准许各个持有排污权的厂商进行交易.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9.何为公共产品的政府直接供给和间接供给?政府建立公共产品的生产经营实体,由政府直接控制经营实体来生产经营公共产品.,叫做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由市场上的私人部门生产经营通常是指政府利用预算安排和政策安排形成经济刺激,引导私人企业参与公共产品生产经营.被称作政府间接提供公共产品.10.结合实际谈谈公用事业多元供给的方式有哪些?①授予特许经营权的方式BOT指政府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组成的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在合同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该设施,通过收取服务费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合同期满后,投资者将城市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②包装上市和企业分立的方式③合同外包④经济资助或政府参股⑤凭单制11.一致同意规则,简单多数规则及特点是什么?一致同意规则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表决方式.特点:帕累托改善的选择,参与者平等的选择,避免搭便车行为,决策困难(成本高)多数同意规则指在决策活动中,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由所有参与这种半数以上的人同意才可以实施的一种表决方式.分为相对多数规则(赞成票需超过投票人一半以上),和绝对多数规则()赞成票需达到一个相当大的比例以上三分之二或五分之四.特点:部分人利益受损,多数票制选择出的每一项行动方案具有强制性,由于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在多数投票规则下具有可忽略性,决策容易作出,结果可能不唯一.12.如何理解寻租的基本内涵?利益集团或个人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己谋利的行为13.寻租与寻利的区分是什么?寻利是经济主体通过自身参与市场竞争而获取”经济租”,这种活动不需要借助政府干预,是由”看不见的手”引导的;寻租是经济主体力图是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利用政府的干预使自己取得特殊垄断地位.从而获取”经济租”寻利是物化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以商品和劳务的增加为基础,因而其结果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社会,而寻租是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的,是对既定财富量的分配,其结果有利于自己不利于社会.寻利是经济主体以资本投入,技术发明,制度创新和公平交易为基本途径,是公平竞争条件下的正和博弈,具有正的外部效应,而寻租是经济主体以游说行贿为手段,是不公平竞争条件下的负和博弈具有负的外部性.14.谈谈寻租与腐败的区别于联系寻租不完全等价于腐败,腐败第一是政治腐败,公职人员在运用权力过程中的不法行为,第二是经济腐败,用政治权力换取金钱,第三是作风腐败,用政治权利达到个人超常的享乐.共性:经济人运用公共权力主动创租与寻租,15.寻租的层次有哪些>?16.公共支出分类方法有哪些?按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目的性可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按照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按照公共支出的受益范围: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17.公共部门进行教育支出的必要性,①政府干预教育的重要性与私人部门提供教育可能带来的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有关,②教育是一种外部性很强的私人产品③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介入成为必要.18.公共部门进行教育补助的几种形式?三种形式:学费补助,收入补助,定额补助19.公共部门进行卫生保健支出的必要性?①公平问题与政府对保健服务的融资②保健市场的不完全信息③保健市场中的公共产品与外部性问题20.简要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模型.①瓦格纳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政府履行越来越多职能的角度对公共支出增长做出解释.②皮考克,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模型”从公共收入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动荡而增长,并导致公共支出相应增长的角度做出解释③马斯格雷夫,罗斯托”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公共支出结构做出相应变化的角度解释公共支出增长问题.④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模型”从公共部门劳动生产率偏低必导致其规模偏大的角度解释该问题.21.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是什么?①平等原则是指国民应根据自己的纳税能力来承担政府的经费开支,按照其在国家保护之下所获得收入的多少来确定缴纳税收的额度。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大纲一、简答题1、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与条件是什么?含义: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投入要素在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益。
即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则资源的配置是具有效率的。
条件: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用公式表示:MSB=MSC(图示见课本P4 图1-1(a))2、政府为什么要参与资源配置,为什么要协调收入分配?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缺陷。
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有三:1、市场不愿提供公共产品。
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够。
但公共物品是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的。
因此由政府通过征税等形式提供公共产品。
2、私人无法矫正外部性(外部效益),即外部影响。
当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或供应不足时,此时市场已经失灵,需要政府出面参与资源配置。
3、当有垄断时,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把价格提高到均衡价格以上。
这就引起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从而资源配置没有实现最优。
而市场无法消除垄断,需要政府出面干预。
政府协调收入分配的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作出的贡献大小,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是初始分配。
由于每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数量与质量不同,市场经济中的分配必然引起收入不平等,甚至两极分化。
由政府协调收入分配,缩小收入不平等两极分化趋势,实现公平目标。
公平有助于缩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贫富差距,缓和社会利益矛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3、什么是公共财政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等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及答案复习要点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对公共部门的理解2、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3、公共财政的特征第二章政府职能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2、了解资源配置的方式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4、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5、政府的四大经济职能第三章公共产品1、公共产品的定义2、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率的解释3、林达尔模型4、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5、外部性的定义6、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7、矫正外部性的措施:内部化(征税、补贴)、管制、可交易排放许可证、8、科斯定理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1、一致同意原则2、投票悖论3、单峰和中位选民定理4、官员的目标5、利益集团6、寻租的概念以及寻租引起的社会成本7、官僚行为的特点第五章预算1、预算功能和原则2、功能预算论3、预算的原则4、绩效预算的原理5、部门预算的概念以及部门预算的优点第六章公共支出1、公共支出的分类2、公共支出的原则3、公共支出的瓦格纳原则4、公共支出的经济发展理论5、成本-收益分析法的步骤第七章公共收入1、税收的特征和要素2、现代税收原则3、税收前转和后转的含义4、中性税收的概念5、税收转嫁与需求弹性的关系6、所得税被推崇的原因7、税收的财政原则和效率原则第八章国民经济1、财政政策乘数2、财政政策工具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比较第十章地方政府1、地方政府的职能2、公共产品的层次性3、俱乐部理论4、蒂伯特模型的理论内容5、补助地方政府的必要性答案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对公共部门的理解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介入一些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准则2、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非市场性的生产活动和财富分配3、公共财政的特征公共性非竞争性法制性第二章政府职能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2、了解资源配置的方式传统社会的习惯计划方式市场方式企业方式混合方式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竞争失效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性问题市场的不完全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消息的不完全失业、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的失衡收入分配公平问题4、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公共选择5、政府的四大经济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经济发展第三章公共产品1、公共产品的定义指的是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他的物品;或者说,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公共经济学复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延伸、深化、具体化了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
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效率原则的实现需要市场机制;公平原则需要社会价值判断;稳定原则需要经济的正常运行,如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帕累托效率___效率是指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
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
___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实现条件为MSB=MSC。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包括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以及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包括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包括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以及非财政措施。
经济稳定职能的政策措施包括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控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以及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效应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需要通过解决方案来解决。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在西方的经济学研究中又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科学。
它以公共部门的公共事务活动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解决公共部门的“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特殊矛盾。
也就是说,如何优化公共经济资源配置的问题是公共经济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2、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的经济行为。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政府治道及其公共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系统的经济分析、评价,以揭示政府治道及其公共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政府与公共经济部门、公共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探寻最优的方式、方法,从而为公共经济事务的决策与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
3、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公共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比较成熟后发展起来的,二者在研究内容上没有交叉性,但有两个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
(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最大化进行分析。
此外,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市场竞争机制、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理论、边际理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理论等也在公共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
4、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原因,探索被闲置资源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实现经济增长。
微观经济主要靠价格调节,宏观经济主要靠非价格调节,或者说靠代表集体意志的政府来调节。
所以,宏观经济行为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府的经济行为,即公共经济学的内容。
5、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6、公共经济学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第二章政府与资源配置1、狭义的资源配置: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这三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实际上通常所说的“效率”问题。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及解答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及解答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及简答题题型: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25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20分) 名词解释:1、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是指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或进行公共管理,致力于增进公共利益的各种组织和机构,最典型的公共部门是政府部门,它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不以营利为根本目的,不偏向于任何集团的私利。
2、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它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
3、外部效应: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想象。
4、科斯定理:如果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题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
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5、政治均衡:是指在一定规划下,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在人们之间的分配所达成的协议。
6、林达尔均衡: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所获得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7、中间投票者定理:若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曲线均呈右下方倾斜状态,那么中间投票者最好偏好的公共物品的产量,就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8、超额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完整)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题型与分值:单选(2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简答(25分);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参与资源配置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B、协调收入分配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C、促进经济稳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D、所有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2、居民从公共支出中获得的收益与他们通过纳税而承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叫( A)A、财政净收益B、净利润龄前C、边际贡献D、净现值3、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 B )A、中央集权制B、分税制C、转移支出D、地方负责制4、在自由贸易往来的情况下,若某一地方政府想要单独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形成(B )A、进口漏损B、出口漏损C、顺差D、逆差5、在西方国家,议会颁布和实施法律法规,规范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称为(C )A、非正规的硬约束B、正规的软约束C、正规的硬约束D、非正规的软约束6、产权归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 D )A、公共事业部门B、公共部门C、私人企业部门D、公共企业部门7、公立学校、医院、研究所属于(A )A、公共事业部门B、公共企业部门C、私人企业部门D、公共部门8、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B )A、违法行为B、外部性C、违纪行为D、信息不对称9、企业生产产品排污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属于( C )A、正外部性B、不道德行为C、负外部性D、违纪行为10、公共企业一般局限于( C )A、私人部门B、中小企业C、垄断行业D、竞争性行业11、下列哪一种权限不属于政府部门行使范围( B )A、立法权B、执行权C、行政权D、司法权12、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A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军事机关C、国家立法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13、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时常会出现失业、经济失衡和( D )A、成本上升B、停产C、产量下降D、通货膨胀14、在西方国家,议会为制衡公共权力,可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和( B )A、司法权B、弹劾权C、行政权D、立法权15、在西方国家,非正规的软约束往往是由社会公众通过( C )来督促公共部门合理、合法地从事公共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 ( 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一、名词解说:(考 5)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不论作任何改变都不行能使一部分人得益而没有其她人受损、也就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良处境一定以另一部分人得处境恶化为代价。
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P21)政府失灵:就是指公共部门在供应公共物件时趋势于浪费与滥用资源,供应水平不可以使个人得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获取很好得悉足。
详细表此刻供应数目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许效率降低,政府得活动或干涉措施缺少效率,或许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得决议或不可以实行改良经济效率得决议。
( 表此刻:信息有限;对个人市场反响得控制能力有限;决议时限与效率得限制;政治决议程序得限制性;成本过大)公共选择:就是使用经济学得一系列方法来剖析与研究政府决议拟订得过程,研究在既定得社会民众偏好与政治程序下,政府得决议就是如何拟订出来得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与改良决议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对政府决议过程得经济剖析,公共选择理论得核心就是对投票及有关决议程序得研究,就是用经济学得工具揭露公共产品供应与分派得政治决议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移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功效最大化出发,不停迁移,只有当其个人迁移得边沿成本与边沿利润相一致时才会停止找寻最正确得地方政府得努力而定居下来,迁移得根本目得就是在公共产品与钱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公司:就是指拥有特定共同利益得人们,为了共同得目得而联合起来,并试图经过影响政府得公共政策实现自己利益得社会公司。
它与政党得不一样之处在于,利益公司得领导人其实不执掌政治机构得权益,但她们经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样压力与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益得提案得支持。
外面效应:也称外面性、外溢性、外面经济性或外面不经济性,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得生产与花费会使这种产品得生产者与花费者以外得第三者无端利润或受损。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完整)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题型与分值:单选(2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简答(25分);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参与资源配置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B、协调收入分配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C、促进经济稳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D、所有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2、居民从公共支出中获得的收益与他们通过纳税而承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叫(A)A、财政净收益B、净利润龄前C、边际贡献D、净现值3、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 B )A、中央集权制B、分税制C、转移支出D、地方负责制4、在自由贸易往来的情况下,若某一地方政府想要单独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形成(B )A、进口漏损B、出口漏损C、顺差D、逆差5、在西方国家,议会颁布和实施法律法规,规范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称为(C )A、非正规的硬约束B、正规的软约束C、正规的硬约束D、非正规的软约束6、产权归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 D )A、公共事业部门B、公共部门C、私人企业部门D、公共企业部门7、公立学校、医院、研究所属于(A )A、公共事业部门B、公共企业部门C、私人企业部门D、公共部门8、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B )A、违法行为B、外部性C、违纪行为D、信息不对称9、企业生产产品排污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属于( C )A、正外部性B、不道德行为C、负外部性D、违纪行为10、公共企业一般局限于( C )A、私人部门B、中小企业C、垄断行业D、竞争性行业11、下列哪一种权限不属于政府部门行使范围( B )A、立法权B、执行权C、行政权D、司法权12、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A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军事机关C、国家立法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13、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时常会出现失业、经济失衡和( D )A、成本上升B、停产C、产量下降D、通货膨胀14、在西方国家,议会为制衡公共权力,可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和( B )A、司法权B、弹劾权C、行政权D、立法权15、在西方国家,非正规的软约束往往是由社会公众通过( C )来督促公共部门合理、合法地从事公共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一、简答题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得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得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得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得合理性与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得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得主要表现。
28——34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资源配置失效。
资源配置失效就是由垄断形成得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得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与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得。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得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答:外部效应,就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得行为对她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得现象。
外部效应分为正得外部效应与负得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就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就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得企业;三就是使用矫正性得税收(收费)政策与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得基本特征就是什么?47答:纯公共产品得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就是供给上得非排她性,即受排她成本或技术原因得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得问题;二就是消费上得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得经济分析意义就是什么?90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与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得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得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得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得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得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与就业得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得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得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得直接影响就大些。
公共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复习资料第一章1.公共经济学的含义:又称为公共财政学,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2.公共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简答)首先,在社会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究竟应该用多少来生产公共产品,又应该用多少来生产私人物品?其次,这些产品应该由公共部门来生产,还是应该由私人部门来生产?再次,究竟公共产品应该为谁生产呢?最后,究竟如何决断?3.公共经济研究的方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
(选择)4.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
第二章1.混合经济的含义: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结合,而不是经济制度中资本主义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混合。
(就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结合)2.混合经济产生的原因是市场失灵,其目的促进整个社会的效率和公平。
3.社会资源配置的方法:习惯机制;命令机制;市场机制;4.市场机制的优越性?(简答)a.得到法律确认和国家保护的私有财产权极大的刺激了人们为积累财富而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在限制或剥夺个人财产权利的传统社会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b.以交换和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活动打破了传统社会的世袭分工制度,导致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从而使得人类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远远超过以往一切社会总和的生产力。
c.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把关于人们经济行为的各种信号以简单清晰的方式集中起来,为每个经济过程的参与者提供必要、恰当的信息。
d.市场经济的分散决策方式使得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经济活动中提供机会的信息,而信息及其充分利用正式高效率的配置资源的两个必要的要求。
e.除了信息及其利用之外,市场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另一种力量就是在于竞争。
5.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选择):制度框架;运行机理;适用范围(三个特点,自由放任,面向消费者,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最佳使用。
公共经济学复习内容
公共经济学复习内容第一章1、公共经济学研究的特殊视角、研究的问题的含义公共经济学的特殊视角:公共经济学(财政学)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某个特定领域中的应用。
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私”的分工。
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运行方式。
2、什么是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列举公共经济学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要回答的问题。
实证分析的目的是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会怎样”以及“为什么”。
实证分析是描述性的(1)我国每年的财政收入、支出和财政赤字有多少?(2)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多少?(3)我国省、市、县之间的财政关系是怎样?(4)为什么我国的教育经费如此紧张?规范分析的目的是弄清事实,分清是非,它回答的问题是“该怎样”规范分析是命令性的。
例: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靠政府拨款还是靠通过收取学费?3、政府行政机关、事业部门、公共企业、私人企业部门的特征(含义、区别)公共企业部门是指公共部门中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依靠销售取得收入来源,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单位总称。
公共企业相对应的是私人企业。
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两者区别:前者占用的是公共资产,后者占用的是私人资产;前者取得收入属于公众,后者取得收入属于私人。
事业单位,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
政府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包括政府以及有关功能部门。
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的共性:属于政府部门,所需经费由财政负担。
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的不同之处:政府部门是管理机构,事业单位是服务机构。
4、公共收入的内容政府取得收入或获得资源支配权的方式有三种:税收、收费和公债。
税收是政府依据其行政权力强制性地、无偿地取得收入的方式。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
导论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
2.市场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市场机制也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在经济学中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介入经济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依据。
3.帕累托最优(重点):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现代社会追求的双重目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存在,但社会公平问题逐步上升社会的突出问题,成为社会诸多矛盾的聚焦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各项改革中要高度重视公平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公平问题,维护、促进公平,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实行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主体。
(1)通过政府制定正确的法律法规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在竞争起点上的公平。
(2)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务尤其事故公正司法来维持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以实现经济活动过程的公平。
(3)政府要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经济活动结果的相对公平,有效纠正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上产生的偏差。
3、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是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
4、推进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尽快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
5.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6.市场失灵的表现:1.资源配置实效;2.社会分配不公;3.宏观经济总量失衡7.市场失效存在的领域和原因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8.外部性(重点):指一个人(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版)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主要内容:第一节学科概述第二节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三节公共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一节公共经济学概述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与特征(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特征1、公共经济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学科。
2、公共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公共经济行为。
3、公共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二、政府与基本的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1)主体的选择不同,政府内部的经济主体有三类:非市场主体部门、市场主体部门、准市场主体部门.(2)不同产品的选择不同:政府生产的产品有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市场产品.•2、如何生产?(1)选择生产主体;(2)选择生产技术.•3、为谁生产?这其实是一个有关公共产出的利益分配问题。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一)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1、重商主义的公共财政思想。
2、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3、古典学派的公共财政思想资料(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是: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增加货币的源泉;政府活动的目的应是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富。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实行高关税率限制商品进口,防止金银外流,保护本国对外贸易,促进国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商品出口,限制商品进口,通过贸易顺差换回大量金银货币。
资料(2)•重农学派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先驱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F·魁奈、杜尔哥。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的法国,由于封建王朝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农业极度衰落,税制紊乱,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人民负担沉重,法国的财政经济面临严重的危机。
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农业,要财源茂盛,增加财政税收收入,必须发展农业,从而将其研究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
中南民族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GDP(或货币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潜在GNP: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商品和劳务总值的按人口平均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正常的强度下,充分利用其生产资源能够生产的GNP。
所以潜在的GNP又叫做充分就业的GNP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4.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商品用的产品5重置投资: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6.流量与存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7.个人可支配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后的个人收入8.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9.支出法: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0.GDP 折算指数: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11.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12.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13.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14.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15.奥肯定律是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16.萨伊定理: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17.凯恩斯定律:有效需求原理和消费倾向的心理法则。
在其他条件既定情况下,有效需求最终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数量和灵活偏好18 IS曲线: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注意:1.公共经济学考查第一到第六章;其中第二章为非考查内容;第三、四章为重点考查内容..2.正文中划横线部分为帮助大家理解的内容;不必背诵..公共经济学题型1.单选15题;15分2.判断10题;10分3.填空3题;15分4.名词解释4题;20分5.案列分析;考查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2题;20分6.论述;考查第四章内容1题;20分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第一节资源配置理论一、资源配置原则(一)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1.帕累托改进: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2.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3.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二)公平原则1.罗尔斯主张公平优先..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中;第一个原则;即最大的均等自由原则;要优于第二个原则;即差异原则..2.米尔顿·弗里德曼主张效率优先..他主张按产品分配;以有效利用资源;反对利用国家手段达到结果的均等..他指出:“生活就是不公平的..”3.阿瑟·奥肯主张公平与效率兼顾..奥肯提出了一个着名的“漏桶法则”;通过“漏桶”这一收入调节制度;达到既要适当地平均;又要不能太多地损失效率..奥肯有一句名言:“当我们拿起刀来;试图将国民收入这块蛋糕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做平均分配时;整个蛋糕却忽然变小了..”第二节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一、政府的经济职能1.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过程⑴古典主义→守夜人→经济大危机⑵凯恩斯主义→全面干预→滞胀;通货膨胀⑶混合经济2.政府扮演的角色:调控人、公益人、管制人、守夜人3.经济职能⑴优化资源配置⑵调节收入分配⑶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4.政府的经济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5.经济人假设:指人都是自利的;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二、市场失灵的具体体现一公共产品失灵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市场无法配置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有两个显着特征:第一;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也就是说;当增加一个消费时;其边际成本为零..第二;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即排斥人们享用公共产品的成本非常高昂;甚至难以做到..(二)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或外部性;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换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三)垄断性失灵(四)信息不对称(五)公平分配失灵(六)经济周期性波动第三章公共产品第一节公共产品的定义1.公共产品的概念: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萨谬尔森定义2.非排他性: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这包含三层含义:⑴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它;即使有些人有心独占对它的消费;但或者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者在技术上可行但成本却过高;因而是不值得的;⑵任何人自己都不得不消费它;即使有些人可能不情愿;但却无法对它加以拒绝;⑶任何人都可以恰好消费相同的数量..3.非竞争性:一旦公共产品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受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4.公共产品的特征:⑴生产具有不可分性..即它要么向集体内所有的人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⑵规模效益大..⑶初始投资特别大;而随后所需的经营资本额却较小..⑷生产具有自然垄断性..⑸对消费者收费不易;或者收费本身所需成本过高..⑹其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5.公共产品的分类对于公共产品的分类来说;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关于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分类;另一种是关于混合产品和公共中间品两种特殊类型的产品的讨论;第三种是关于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分类..对于公共产品的分类;大家可以参考课本第96页━99页;要理解性记忆第二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1.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均衡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必考..的;这部分一共包含四个理论;庇古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林达尔均衡..大家可以参考课本第103页━108页;重点是理解第三节混合产品1.混合产品的性质:混合产品在性质上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它可以分为两类:⑴一类是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内的非竞争性的产品;如桥梁、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这类产品都有一个饱和界限;在产品还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产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的利益;不会因此而增加产品的成本..但是;当产品趋于饱和状态时;再增加消费者就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因而;这类产品的非竞争性是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的..⑵另一类是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的产品;如教育、卫生、科技等..这类产品在消费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外部效益2.混合产品的分类⑴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⑵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⑶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产品..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参考课本第112页━114页..第四章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概述1.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要素:⑴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交易”性质..公共选择理论最大的突破是;它认为;从交易的角度看;经济学和政治学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政治活动领域里;重要的命题也不是社团、党派和国家等基本行为主体;而是这些行为主体之间及主体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这是因为;在政治市场上;投票人和政治家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行为的本质也只不过是一种交易..⑵“经济人”的假定:与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理论也将“经济人”作为其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即以人的“自利”为出发点来解释人类行为;特别是政治家的行为..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在政治市场上;存在着三种“经济人”:作为投票者的经济人、作为选民代表的经济人、作为部门与政府政治家的经济人..①作为投票者的经济人②作为选民代表的经济人③作为政治家的经济人⑶个人主义的方法论2.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人选择相区别的集体选择;即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产品之间如何分配..私人选择:指的是个人在市场上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通过理性决策和选择;来自由地决定各种经济行为的过程..⑴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的区别①选择的场所和方式不同②选择所遵从的原则不同③选择结果的不同指向性④市场竞争性质的不同⑵公共选择的必要性从实际的社会经济运行来看;集体选择尤其是政府行为的集体选择的必要性;有着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共产品的存在;二是外部效应的存在..⑶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理论第二节投票机制一、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机制(一)全体一致规则1.概念: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为一致同意投票规则;指的是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的一种表决方式..2.缺点:⑴这种制度十分复杂且相当费时..⑵对于每一个投票者来说;最后一个投票者的否决权给予了他过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⑶该规则忽视了投票人的偏好显示难题..3.优点:⑴它可以保护每一个成员免遭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强制;他们的利益也不会因集体的行动而遭到损失..⑵它可以有效地平衡各成员间的博弈冲突;即使是某些成员受损;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那些受益较多的成员也会主动进行让步和弥补;最终使总效益超过总成本的决策能够得以通过..4.特点:⑴这种方案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对集体行动已达成的决策的任何变化;都不能不在任何一方利益受损的前提下;使参与者中某些人受益..⑵在一致同意规则下;所有参与者的权利都能平等地得到保障..⑶一致同意规则可以有效地避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⑷全体一致通过规则通常需要全体参与者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协商与讨价还价才能最终达成..(二)多数规则多数规则要求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有参与者中超过半数或半数以上的认可才能通过..因此;多数规则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过半数规则;二是比例多数规则..1.优点:多数规则具有节约集体决策成本的优点..2.缺点:⑴多数规则下一项集体行动方案会出现内在的强制性..⑵助长不重视投票权的行为..⑶由于集体选择都具有再分配社会资源的效应;在“多数人强制”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两种不公平的分配效应:或者是在支付相同的成本却享受到不同的效益;或者是支付的成本不同但享受到的效益是相同的..该部分包含投票悖论;中位选民定理和单峰偏好理论三个内容..详细内容大家可以查看课本第148页━151页..(四)互投赞成票互投赞成票;又称为投票交易;它是多数规则选举制度中的合作行为;即一投票者在投票赞成自己强烈偏好的议案的同时;也赞成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稍有损害而对另一投票者至关重要的议案;以换取该投票者对自己强烈偏好议案的支持..二、代议制民主中的公共选择规则(一)政党行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党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以普通选举来获得政权;支配政府的人的联合体..(二)公共选择者的行为这里所说的公共选择者;指能从政府实施的政策中获得利益的人;即拥有自己的效用期待并能最终实现的人..(三)利益集团在选举中的作用所谓利益集团对选举的影响;是指利益集团通过支持政府官员和议员的竞选活动而最终影响政府的政治决策的行为..三、其他一些新的显示方法加权投票规则是对一人一票的投票分配做了适当的修改;以满足各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差别而提出的一种投票规则..其基本特点是;根据利益差别将参与成员进行“重要性”程度的分类;然后按照这种分类分配选票;相对重要者拥有的票数较多;反之;则较少..(二)否决投票规则首先;让参与投票的每个人都提出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加以汇总;其次;每个成员再从汇总后的方案中否决掉对自己最不利的一个方案..(三)征税投票规则征税投票规则;又称为收费投票制;指的是在选举时设定对每个投票人征收一定的税收或费用;促使他们在投票决定公共产品需求量时所显示的偏好为真实的;从而最终抉择出偏好强度最大的议案..第三节官僚经济理论一、政府失灵论(一)官僚机构的缺陷1.官僚机构效率的测量问题2.官僚机构的双边垄断性质政府机构具有双边垄断性质:一方面;政府处于卖方垄断地位;即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唯一单位..另一方面;如果把代表全体投票人的国家或政府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与具体组成和执行政府事务的各行政机关分别开来;政府又处于买方垄断的地位..3.激励机制的缺乏缺乏激励机制也是官僚机构的弊端之一..其原因在于;一般行政机构中官员的劳动补偿与其劳动成果和效率联系不大;或者说联系不紧密..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分析:⑴政府官员的劳动成果和效率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⑵政府给予官员的报酬也并非根据其工作绩效;更大程度上依据的是职位的高低和制度上的硬性规定;而且一旦做出规定往往很难改变..(二)官僚的经济人特性1.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官员这是因为;预算最大化不仅可以提高他们金钱上报酬;更重要的是预算的扩大标志着这些官员有更大的行政权力和相应的所属机构规模上增大..2.逃避错误的短视倾向选民;他们在进行集体决策或选举哪个候选人时;往往考虑的是与自身关系至关密切的眼前的需要..政治家;他们也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或者被利益集团收买;对远期的与社会有利的东西兴趣不大;此外;当选的压力所造成的短浅和近视的眼光;也会使他们为了避免风险和错误而不考虑选民的利益..3.对信息敏感度的缺乏在官僚机构中;由于公共产品的提供不是通过市场价格来表现的;决定了官僚往往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三)制度缺陷1.选举制度的缺陷2.信息部队称3.垄断配置低效率二、政府规模(一)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行为的假定政府作为一个抽象的实体;在现实中;是由政治家和公务人员组成的..由此;它的行为动机也必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在主观上;他们也是理性经济人;也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客观上;他们与一般人一样;具有知识与能力的有限性;在极端复杂的现实社会里;出现错误决策也是避免不了的..(二)政府行为的自我扩张1.一般分析:政治家由于受自身利益的驱使;常常会采取扩张政府部门的形式来扩张自己的权力;从而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这是因为;伴随着政府机构的扩大;政治家的预算资金会越来越多;津贴也会提高;进而还可以从中获得晋升的机会..而选民也会错误地认为扩大政府机构于己有利;他们在从政府支出的增加中享受更多公共产品的同时;忽视了税收等各种负担的增加..2.财政夸张分析:⑴对于老百姓来说;财政扩张不仅使他们眼前的税收负担减轻了;而且也增加了人们手中可支配的收入;以及公共产品的享受量..⑵对于利益集团来讲;他们无疑也会从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攫取更多的获利机会..⑶政治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有增加财政支出、扩大政府规模的要求..一是因为政治家为了赢得最多的选票而最终当选;必然会迎合选民们的意愿;尽量做出少征税、多服务的姿态;二是因为政治家本人也可以从扩大的预算支出中得到好处;例如金钱和支配力方面..3.官僚机构与政府扩张(三)政府规模的合理标准与有效控制一般来讲;考察政府规模可遵循两种标准;即数量指标和规范指标..1.数量指标⑴公务人员的数量..从公务人员的数量上看;政府规模是与之成正比的..⑵政府机构的数量..政府内部所设的机构越多;政府相应的规模也就越大..⑶财政支出的数量..政府总支出越多;政府规模就越大;政府总支出越小;政府规模也就越小..⑷公务指标..即政府日常活动所处理的公务数量..2.规范指标:我们通常是从市场;社会的角度;即政府干预经济应遵循的原则这一角度来讲的..3.如何控制政府的规模:首先;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和机构数量;节约开支;尤其是行政费用开支..其次;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界限;把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事权确定下来;发挥其有限的效能作用..三、寻租(一)什么是寻租一般来说;寻租就是腐败;或者说是与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概念:寻租活动者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进行的游说、行贿等行为;其目的乃是追求一种高额垄断利润;即租金;而该租金具体是指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能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2.寻租的行为主体:一是寻求政府特别优惠的市场经济主体;二是掌握分配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政府官员..(二)寻租的社会成本1.为获得垄断权;寻租者所进行的努力和支出..2.“政治创租”所需的费用;即政府官员为获得潜在垄断者的支出或对这种支出所作反应的努力..3.寻租结果所造成的垄断和资源配置的扭曲;也是一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三)寻租行为的几种类型1.政府经济管制中的寻租2.通过关税和配额的寻租3.通过政府特许权的寻租4.政府订货5.“贿选”(四)寻租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寻租行为对于政治权力而言;是对政治权力的一种异化和蜕变;从本质上讲;它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利用..对于政府来说;它也是政府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毒瘤;如果任腐败发展;将会导致政府的灭亡..第四节公共经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这一节也很重要;但是老师没讲;大家自己复习可以参考课本第167页━178页..第五章公共支出第一节公共支出的概念与原则1.公共需求:指的是那些由个人和企业无法通过自身的市场活动得到满足;但又是为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良好发展所必需的;这些需求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需求..2.公共支出:指的是公共机构通过政府部门在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3.公共支出的特征:⑴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收入;⑵公共支出的主体是公共部门;⑶公共支出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⑷非市场营利性;⑸公共支出具有一定的生产性..4.公共支出的原则:⑴弥补市场失灵的原则;⑵社会利益原则;⑶公平原则;⑷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⑸量入为出;保持平衡的原则;⑹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⑺公开、透明的原则;⑻法定原则..5.公共支出的范围⑴“纯公共产品”的供给;⑵“混合公共产品”的供给;⑶对于大中型项目;政府可采取一定的投、融资手段参与建设;而对某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社会效益较大的项目;政府还可以通过注入资本金参股的方式提供资助和支持;⑷“纯市场产品”的供给..6.公共支出的意义⑴保证国家机器的运转;⑵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⑶促进经济增长;⑷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⑸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第二节公共支出规模反映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还可以用财政支出边际系数和财政支出弹性系数这两个指标来衡量..财政支出的边际系数;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中用于财政支出部分所占份额的大小..用公式表示为:财政支出边际系数=年度财政支出增加额/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是指由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引起的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的大小;即财政支出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敏感度..用公式表示为:财政支出弹性系数=年度财政支出增长率/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公共支出增长理论一、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这部分一共包括瓦格纳法则、皮科克和魏茨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和有关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福利经济学的公共支出增长微观模型、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五部分内容..这部分是必考..的;主要考名词解释..大家可以参考课本第193页━199页..二、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2.人口因素3.市场失灵因素4.技术进步因素5.都市化因素6.体制型因素第三节公共支出分类与公共支出结构一、按公共支出的补偿性分类根据公共支出和直接的补偿性关系;公共支出可分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1.消耗性支出;又称为购买性支出;它是政府直接进入市场;以购买者的身份对经常性的商品、劳务进行购买时所发生的支出..2.转移性支出;又称无偿支出、补助支出;它是政府无偿的、单方面的资金支出;即政府把通过税收从个人和企业取得的收入又以公共支出的形式转移给个人和企业的那部分支出..第四节公共支出的效益一公共支出效益的内涵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3.政治效益4.生态环境效益第六章公共收入第一节公共收入的概念界定一、公共收入的特征1.公共性2.强制性3.规范性4.稳定性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课本第246页━248页..二、公共收入的原则一税收原则1.税收的公平原则:所谓横向公平;就是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负担相同的税;而纵向公平;就是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的税负则不应相同..2.税收的效率原则二收费原则三公债原则第二节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一、税收收入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其日常开支和社会公共福利的需要;遵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固定、无偿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分配形式..它体现了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特定的分配关系;是公共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二、税收的主要特征1.强制性2.固定性3.非直接对称性无偿性三、税收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也叫纳税义务人;即法律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课税对象;指对什么东西或者什么行为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3.税率;即征税数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率..比例税率;即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存在等比例的关系的税率;对同类征税对象的负担相等..累进税率;即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4.计税依据;即所谓的“税基”;也就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四、税收的负担和转嫁税收负担的转嫁的主要形式有:1.前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沿着商品运动方向;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购买者的一种税负转嫁形式..2.后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按照商品运动的反方向;通过压低商品价格等方式;将其向后转嫁给商品销售者负担的一种转嫁形式..3.混转;即将前转和后转相结合的一种税负转嫁形式..4.税收的资本化;指生产要素购买者所购买生产要素将来应交纳的税款;从要素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名义上虽由买主按期纳税;但税负全部由卖方承担的一种税负转嫁形式..五、税收的经济作用1.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2.调节经济的作用;3.收入分配作用;4.监督和管理经济活动的作用..六、税收的经济效应税收的经济效应主要有“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金融效应”..具体内容大。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导言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线、目标、任务(1)对象:a.研究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行为规律的科学。
b.研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公共部门产品与需求之间的特殊矛盾,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2)主线:公共财政的收、支、管、平。
(3)目的和任务:通过对公共部门供给与需求的研究,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利。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帕累托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社会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成本)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范围界定、应扮演的角色、职能?(1)界定:提供公共产品,校正外部效应,维护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
(2)扮演角色:a.调控人角色:总量调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
b.公差人的角色:维护三大目标:提供公共产品,保护有益外部效应,调节收入分配。
c.受制人角色:防垄断、防过度竞争、保护消费者。
d.仲裁人角色:协调处理经济主体、利益纠纷与冲突。
e.防止和打击经济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3)职能:a.生产或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 b.调节收入分配 c.促进经济稳定发展3、(案例)警察该不该为居民代买早点(代开门)——分析政府职能的错位分析:从公共经济学观点看,警察不该为居民代买早点,理由如下:(1)警察的基本职责是提供“公共安全”这样一种公共产品或服务,这种产品既有非竞争性,又有非排他性,而早点是典型的私人物品,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不必由政府(警察)代买。
(2)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警察职责范围中找不到“代买早点”相应的法律条文,如警察承担买早点等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服务,公共安全可能受到影响。
(3)从我国目前总体看,社会治安不容忽视,警察数量本来偏少,加上可能存在警察职责范围不佳的问题,职责不佳主要表现在警察承担过多的非警务活动,为提高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公安部门应主要从事好职责范围的事务,而对职责范围外的事务,就要有所不为,警察不应当成为社会保姆,而是成为社会治安的卫士。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1、税收的定义:税收是政府依据其行政权利强制性地、无偿地取得收入的方式。
2、税收的基本特点:(1)、强制性。
纳税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公民必须依法纳税,如果拒绝缴纳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2)、无偿性。
纳税人缴税是一种单方面的支付,并不会以此而得到任何补偿。
3、公共支出的分类:(1)、按支出效益时间性分类,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支出;(2)、按支出的回报性分类,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指出;(3)、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分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经济建设支出。
4、隐性收支及几种形式:隐性收支是指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不表现为收入或支出,政府收支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
几种形式为:税收支出、公共定价、政府担保、公共管制、预算外和体制外收支。
5、公共生产定义:指以政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生产,其组织形式是政府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也是政府在生产领域所从事的活动。
6、私人生产定义:指以私人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生产方式。
以私人为出资人的企业、商店、公司等都为其组织形式。
7、效率定义:用来表示资源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8、帕累托最优:指存在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9、生产、交换、产品组合效率满足条件:(1)、生产效率满足条件:一种产品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
(2)、交换效率满足条件:一种产品资源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资源的边际替代率。
(3)、产品组合替代率: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每一个消费者的产品边际替代率。
10、规则公平:主张规则公平人认为经济活动是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的竞争,竞争的规则必须公平。
11、起点公平:主张起点公平的人认为不仅竞争过程中规则要公平,而且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竞争的起点也应该公平。
12、结果公平:主张结果公平的人强调在分配上的均等,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的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经济运行达到该状态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
效率的实现条件:边际效益(MSB)=边际成本(MSC)=MPB=MPC=P(价格)【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特征:整体性/集中性/强制性【公共地悲剧】有限的资源注定因自由进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过度剥削【公共财政】指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社会边际效益】指的是是社会中的成员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使整个社会的总效益得以增加的量【社会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外部效应】是指的某些企业或居民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企业或居民,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因此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它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正/负的外部效应】(对/给)交易双方之玩的的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成本费用)【外部成本】是指某人的行为带给他人或社会的经济损失,并且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失没有进行补偿【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实际上就是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被定价了。
对负的外部效应,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成本加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从而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
对于正的外部效应,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效益加私人边际效益,从而反映全部社会边际效益【公共财政措施:矫正性的税收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矫正性的税收: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作用: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增加成本和售价,进而将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部分收入从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生产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企业或居民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的企业后居民/将污染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突出特征其数额外部边际效应相等。
作用: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并将对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其产量调整至社会边际效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消费【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那种只向为他付款的企业或居民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且很容易将未为其付款的企业或居民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物品或服务【私人物品或服务】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所能调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水平相加【公共物品或服务】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是同样数量的公共物品,但他所愿支付的价格(MB)是不一样的:垂直相加【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共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条件:每一社会成员都愿准确披漏其MB,不存在隐瞒或低估从而逃避应负担成本费用的动机/每一社会成员都清楚了解其他人的嗜好和收入状况,甚至清楚掌握任何一公共物品,可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MB,不存在隐瞒个人MB的可能。
【免费搭车者】人们在不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
原因:人们可以通过从低呈报边际效益而减少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出资份额。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人们也不会因其出资份额的减少而失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任何效益。
解决:以征税方式取得收入/又将征税收入转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的【混合物品】介于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与纯粹私人物品或服务之间的。
种类: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拥挤性的公路)/格排他的公共物品(医院与学校)。
怎么供给:混合物品和服务既可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采取由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
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必须由公共财政给予补贴,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供给不足。
如果由政府部门直接出资经营,往往也需通过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公共选择】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简单多数规则的要求】一项提案在付诸执行之前必须拥有半数以上的用后者【政治均衡】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
决定因素:1)公共选择的规则,即提案获得通过所需的赞成票数占投票数的比例2)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3)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信息的难易程度4)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情况5)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隐含的投票交易】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和两个或更多的一个提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票时,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投票者的两个因素:1)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2)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公共支出】亦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公共支出的增长只是由于公共收入的增长而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原因造成的。
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也是马斯葛雷夫和罗斯托的模型,实际上是关于公共支出的结构在长时期中的变化模型【非均衡增长模型】从公共部门劳动生产率偏低必导致其规模偏大【公共预算】指政府部门在每一个预算年度的全部公共收支结构一览表。
简言之,公共预算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收之计划【预算决策程序“公共预算周期”】可以分作四个阶段: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批准、预算的执行和预算的事后监督【机会成本分析,公共预算决策】:从宏观的角度,就整体的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就是把公共预算资金的作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和成本,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其优先采用的次序,并摒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公共收入】也称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
原则: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
作用:就是为我们设计公共收入制度提供思维线索和操作依循。
【税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公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
它的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税收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和管理效率【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旨在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
而检验税收经济效率的标准,在于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所得课税】对纳税人的所得额或利润额课征的税收。
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工薪税)【财产课税】对纳税人的财产按数量或价值额课征的税收。
包括对财产所有者所拥有的全部财产课征的一般财产税;特别选定某类或某几类财产分别课征的特种财产税(如土地税、房屋税和不动产税等);对发生转让的财产课征的财产转让税(如遗产税和赠与税)【流转税收】凡对商品或服务的流转额课征的税收。
包括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和关税【拉弗曲线】税率水平有一定限度,在一定限度内,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增加,因为税率提高不会等比例地导致税源的减少【税收效应】税收与私人投资纳税人因政府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由于生产者面临的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收入效应】由于政府可税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居于较低的生产水平【生产者行为】生产者在如何运用自己可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的方面所作的各种抉择或决策【消费者选择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在如何使用自己既定的收入来达到最大的满足程度方面所作的抉择或决策。
影响表现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税收的转嫁】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税收的归宿】税收负担得的最终归着点或纳税转嫁的最后结果【一般均衡分析】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假定下,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价格决定【税收转嫁和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为了使税收转嫁和归宿问题的分析从局部均衡扩展到一般均衡,美国经济学家哈伯格设计了一个分析模型,这一模型共涉及四种税:对某一部门的某种生产要素收入课征的税/对两个部门的某种生产要是收入课征的税/对某种商品消费课征的税/综合所得税【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
发行方式: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公募拍卖方式/连续经销方式/直接推销的方式/组合方式【公债管理】政府围绕公债运行过程所进行的决策、组织、规划、指导、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传导作力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流动性程度变动→社会的流动性状况变动→经济活动水平变动【利息率效应】指的是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发行或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其传导作力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利息率水平变动→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经济活动过程水平变动【财政乘数包括: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支出乘数: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GDP的增加,但GDP的增加必定大于最初的政府支出增加额【自决的财政政策】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之目标【非自决的财政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
这种非自决的财政政策也被称作“内在稳定器”【转移支付】货币资金、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的所有权由一方向另一方无偿转移。
存在的合理性:1纠正纵向财政失衡2纠正横向财政失衡3矫正外部效应。
形式:无条件的转移支付/有条件的非配套性转移支付/无限额的配套性转移支付。
大题:【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SB)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