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全套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a3495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a.png)
写出了“我”成长的瞬间。
☆☆☆
动作和外貌描写刻画了妈妈做家务的情形。
妈妈像往常一样在拖地,我躺在沙发上, 一抬头看到了妈妈乌黑的长发从耳边垂下,我 竟然发现妈妈的头发里有了几根白头发,我不 由自主地伸出手,想要把妈妈的白发挑出来, 我说:“妈妈,你有白头发了。”
描写了“我”的动作和语言。
视觉和听觉 我重新站了起来,学着哥哥的样子向前走。豆大的汗珠 滴下来,打在玻璃桥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这 使我紧张极了。虽然我的内心十分恐惧,但是爸爸和哥哥的 呼声还在继续。我的两个“头号粉丝”(爸爸和哥哥)拼命 地在呼喊,这使我紧张的心情平缓了许多。一步,两步…… 我的步子慢慢的,两秒顶多踏出一步,一步也就半米长。因 为桥是笔直的,所以我闭着眼向前走,走了十几分钟,我睁 眼一看,离桥头还有几步远。我的步伐猛地快了起来,只用 了三秒就到了终点。动作描写
外祖父的神态、动作、语言
“我”的心理
品析《月是故乡明》中的这段话,说说你
们发现了什么。
对比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
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
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 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
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把“那一刻”的情 形写具体,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活动二:根据自己选材,列出写作提纲。
那一刻, 我长大了
起因
父母临时有事不能接我回家, 我独自走夜路回去。
经过
走在冷清的路上,我感到有些 害怕,不断给自已加油打气。
那一刻:我___为__自__己___ _感__到__骄___傲____(心理)
部编五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考点分析(好课件)
![部编五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考点分析(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57c9ccf01dc281e43af029.png)
意思: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 的冰块取出来,用一根彩丝穿上后提在手中。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意思: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 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 腔。
7.读句子,谈感受。
(1)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 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不 让我感动的“陌生情”
在
感动,无处不在.感动,无时不有,让我们的心为这些细小的生命而感 动;让我们的感动在心中沉淀,让感动在沉淀中升华;让升华的感动再去 储存感动!
内容
表达了……感情 突出了某物……特点
作文
1、审题立意,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要弄清 题目要写的范围,还要写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2、认真选材,选材同样还要注意围绕中心选材, 要选较为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 到教育或有收获。
3、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 明,结构能够新颖精致。
对文章内容情感理解 过渡照应
对比、铺垫、伏笔
文章结构型
线索脉络 段落层次
空间 逻辑
时间
阅读理解方法和思路
答题格式举例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
1、文首: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 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 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 (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
语音和汉字
汉字: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 重点复习内容: 1、要读准字的读音
常见题型:多音字组词,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2、认清汉字,掌握汉字的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等
常见题型:加换偏旁组字再组词、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3、理解字义,会查字典:要学会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意思: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 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 腔。
7.读句子,谈感受。
(1)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 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不 让我感动的“陌生情”
在
感动,无处不在.感动,无时不有,让我们的心为这些细小的生命而感 动;让我们的感动在心中沉淀,让感动在沉淀中升华;让升华的感动再去 储存感动!
内容
表达了……感情 突出了某物……特点
作文
1、审题立意,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要弄清 题目要写的范围,还要写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2、认真选材,选材同样还要注意围绕中心选材, 要选较为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 到教育或有收获。
3、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 明,结构能够新颖精致。
对文章内容情感理解 过渡照应
对比、铺垫、伏笔
文章结构型
线索脉络 段落层次
空间 逻辑
时间
阅读理解方法和思路
答题格式举例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
1、文首: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 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 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 (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
语音和汉字
汉字: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 重点复习内容: 1、要读准字的读音
常见题型:多音字组词,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2、认清汉字,掌握汉字的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等
常见题型:加换偏旁组字再组词、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3、理解字义,会查字典:要学会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课件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346cb47375a417866f8f99.png)
想一想: 1.哪一个瞬间、哪一件事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
大了? 2.你要写的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 3.你在这件事情中的反应是怎样的?
01 《 那 一 刻 , 我 长 大 了 》
开头写妈妈生病了,交代事情的起因;中间写自己主动照 顾妈妈的过程;结尾写“我”突然明白“女强人”妈妈也需要 被照顾,原来自己长大了。
每当想起那件事情,我都会很开心,因为经历了那 开头简
件事后,我感觉自己长大了。
洁,直接
那是一个周六的上午,我正美美地睡着懒觉。“丁 点题,引
零零——”是谁打来的电话呢?我接起电话,原来是妈 出下文。
妈,她焦急地对我说:“快看看书房的书桌上有没有一
份‘季度报告’的文件。”我拿着手机跑到书房,果然 对话描
①起因:数学考试,“我”得了满分。(略写)
篇
②经过:“我”发现自己有一道题少写了一个小数点,
章 结
中间:
“我”在隐瞒事实和向老师说明情况两者之间作思想 斗争。(详写) ③结果:“我”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给“我”改
构
了分数,还表扬了“我”。(略写)
结尾(略写):“我”战胜了内心的虚荣,学会了诚信, “我”感觉自己在那一刻长大了。(表达感悟式)
这份文件呢。要不,我给妈妈送去吧?不就是下雨吗,
我已经长大了,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了。
于是,我拿着文件,带着伞出门了。我好不容易
走到公交车站,一辆辆公交车从我眼前开过,却始
终没等到我要坐的那辆公交车。雨水不时飘到我的 ④乘车的经历 衣服和鞋子上,真冷啊!半个小时过去了,车终于 写得比较曲折, 来了,可车厢里早已人满为患。我被夹在人群中, 突出“我”克
上个星期,第一次在班里当众发言,我很紧张。看 到同学们鼓励的目光,我又有了信心……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每课复习课件ppt(知识点归纳)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每课复习课件ppt(知识点归纳)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0c9504852458fb760b5627.png)
注释
①昼(zhòu):白天 ②耘(yún)田:在田间锄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⑤解:理解,懂得。 ⑥供(gòng):从事。 ⑦傍:靠近。 ⑧阴:树荫。
古诗译文
白天在田里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村里 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 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 种瓜。
②诗的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 一个“学”字让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 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扬之情。
古诗理解
(二)稚子弄冰 [唐]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人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 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 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 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 :《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每课教学、复习课件
1.古诗三首 3.月是ຫໍສະໝຸດ 乡明2.祖父的园子 4.梅花魂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
我会认
生字组词
昼zhòu:昼夜、白昼、极昼 耘yún:耕耘、耘锄 桑sāng:桑树、桑叶、蚕桑、桑葚 晓xiǎo:春晓、晓得、通晓、分晓
形近字
昼(白昼) 耘(耕耘) 晓(分晓) 尽(尽力) 耕(耕种) 浇(浇花)
诗中从三个方面上描写稚子弄冰的情:形色泽上,“金”盘“彩”丝穿“ 银”冰;形态上,“金盘”脱出的冰犹如“银铮” ;声音上,既有“玉磬穿林 响”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 的清脆。有形有色有声,生动表现了稚 子弄冰的无限乐趣。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最新)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2889cac5da50e2534d7f56.png)
议方法
读《月是故乡明》时,可以从直 接抒发感情的语句中体会,也可以从 对人、事、景、物的描写中体会。
读《慈母情深》一文时,我将 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儿子,体会到了 在看到母亲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辛 劳时,“我”心中的愧疚,以及拿 到母亲给的钱时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读《珍珠鸟》一文时,通过有感 情地朗读,我既感受到了小鸟的可爱, 也在朗读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作 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3)仿照上题的句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花生长在地下默默无闻,__①__不__像__苹__果__那__样__高__高__地__挂____ 在__枝__头__炫__耀__自__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的家乡是一座偏僻的小城市,__没__有__上__海__那__么__有__名__,__ 也__没__有__北__京__那__么__繁__华__,__但__我__非__常__爱__我__的__家__乡__________。
A.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B.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C )。
A.涟漪(yí)
逛街(guàng)
B.萌动(méng) 倭瓜(wěi)
C.葬身(zàng) 点缀(zhuì)
D.秉性(bǐng) 公顷(qī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sāng shù( 桑树 ) chéng rèn( 承认 ) yuán gǔn gǔn( 圆滚滚 ) bái zhòu( 白昼 ) hú dié( 蝴蝶 ) míng huǎng huǎng( 明晃晃 )
三、日积月累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_______游__子__身__上__衣_______。 临行密密缝,_______意__恐__迟__迟__归_______。 谁言寸草心,_______报__得__三__春__晖_______。
小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说课课件
![小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744e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c.png)
译文: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 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
【出示课件12】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是《社戏》的最后一段,用简明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情感。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与以 后所有的豆,所有的戏相比较,凸显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 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 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2、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五、说教学法
讲授法 谈话法 引导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出示课件2】 ①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②读《祖父的园子》时,我从描写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句子中,体会到了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 与怀念。 ③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④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问题引导: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读一读上面四个小朋友说的话,结合本单元 的学习,看看你都了解了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小组交流。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①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③抓住文章中直接表达感情的句段,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从课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出示课件12】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是《社戏》的最后一段,用简明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情感。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与以 后所有的豆,所有的戏相比较,凸显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 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 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2、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五、说教学法
讲授法 谈话法 引导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出示课件2】 ①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②读《祖父的园子》时,我从描写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句子中,体会到了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 与怀念。 ③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④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问题引导: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读一读上面四个小朋友说的话,结合本单元 的学习,看看你都了解了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小组交流。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引导交流: ①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③抓住文章中直接表达感情的句段,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从课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统编(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古诗三首 课件(33张)
![统编(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古诗三首 课件(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5068f7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2.png)
思考与练习:读古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课堂总结
说一说:你的童年有什么难忘的事?
布置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 2.古诗中的孩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 你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 文,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完后跟同学一起交流。
初读感知
昼夜 耘田 稚子 寒漪
学习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学习古诗
范 成 大 ( 1126—1193 ) , 字 致 能 , 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 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 他十分喜爱农 村生活,《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 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 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五组。
综合练习
昼耘桑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说说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 大意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复习回顾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了解作者
稚子弄冰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 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一生写 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 千二百首。有《诚斋集》行世。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e9dcbc4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b.png)
古诗(gǔshī) 展示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luò rì)浸寒 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古诗(gǔshī) 解释
草满池塘(chítáng)水 满陂,
池岸。
句意:池塘四周(sìzhōu)长满了 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 岸;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 昼夜) ( )稚子((zhì
(zhòuyè)
zǐ)
2. 词语解释。
lián yī
) 涟漪
耘田---- 在田间除解草---稚子--- 幼小的信孩口子---
懂得,理解
随口
第五十页,共五十七页。
3.默写古诗(gǔshī),并说出古诗(gǔshī)的意思
来。
四时(sìshí)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词语 积累 (cíyǔ)
描写儿童的词语: 伶俐乖巧 天真无邪 童言无忌 古灵精怪 撒娇撒痴 冰雪聪明(bīng xuě cōng míng) 活泼可 爱 虎头虎脑
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听写 词语 (tīngxiě)
我们一起来(qǐ lái)听写词语吧!写完后认真 看书写指导,用心复习哟!
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靠近
(kàojìn)
树荫(shù
yīn)
句意: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古诗(gǔshī)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
大型的田家诗中的一首,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 一个场景(chǎng jǐng)。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 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 横生。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扩展课件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扩展课件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ab4c963968011ca200913b.png)
)(
)
写一条有关雪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区分量词我内行。
一( )红日
一( )雪白
一( )喜人图画 一( )迷人风光
提升能力 1.本文围绕雪花的可爱,从_____个方面来写的, 这几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爱的小雪花,是作者的最爱。文章在描写的过程中, 这种情感不自禁地流露出来,你发现了吗?画出相应的 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3.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景
情
总——分——总
银杏叶 、 枫叶 对秋天树叶的喜爱
颜色、形状、叶脉
夯实基础
1.选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拼音下面打“√”。
掠过 ( lüè 对称( ch√èn
√
lüě) chèng)
翩翩飞舞( biān piān ) 萧瑟( sè shè) √
√
2.写出与下列词语结构相同的词 翩翩起舞 ——(楚楚动人) 一清二楚 ——(一干二净)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雪花是调皮可爱的。每到冬天,它都会把大地装扮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这时,一群孩子们顶着严寒,冒着大雪,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 叫喊声,震耳欲聋,连树枝上的积雪都摇摇欲坠了。
雪花是宝贵的。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吉祥、应时的雪被称为瑞雪, 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又能湿润土质,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 多氮类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最重要的是雪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有句流传胜广的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是呀,大雪下得 越多,麦子的棉被越厚,预示着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精品课件(共59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精品课件(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2224a25ef7ba0d4a733bfa.png)
(2)从香气上看,杭州小山上的桂花与家里的桂花是没 有分别的,甚至小山上的桂花比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得多 。而母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已经充 盈了她的全部生活空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这些是无论何时、无论多香的桂花都无法代替的。因此, 在母亲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永远都是最香浓的。
我在读《梅花魂》时,带着自己对 祖国的热爱之情去朗读课文,能加 深我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 解和体会。
我在读《月是故乡明》的最后一自然 段“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 看到故乡的月亮啊”时,我能感受到 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之情。
我在读《梅花魂》时,从课文中外祖父 对梅花“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等的评价中,体会到了梅花精神的可贵, 也体会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念及对 “我”的期望。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交流指导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向我们介绍了体会文章表达的思 想感情的几种方法: 1.读直抒胸臆的句子,直接感受作者的情感; 2.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来体会情感; 3.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来体会情感;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来体会情感。
我在读《祖父的园子》时,把自己想象成 作者,想象自己在祖父的园子里和祖父一 起栽花、拔草、追蜻蜓……从而体会到了 作者对无忧无虑、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 的怀念之情。
排
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比
好处: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
(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分别说说每个句子的句意,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1)通过列举人睁不开眼睛、蚯蚓不敢钻出地面、蝙蝠不 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等事例,突出了太阳光之强,富有 童趣;通过描写鸡、狗、蝉的各种表现来体现八月天气很 热。
我在读《梅花魂》时,带着自己对 祖国的热爱之情去朗读课文,能加 深我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 解和体会。
我在读《月是故乡明》的最后一自然 段“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 看到故乡的月亮啊”时,我能感受到 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之情。
我在读《梅花魂》时,从课文中外祖父 对梅花“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等的评价中,体会到了梅花精神的可贵, 也体会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念及对 “我”的期望。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交流指导
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向我们介绍了体会文章表达的思 想感情的几种方法: 1.读直抒胸臆的句子,直接感受作者的情感; 2.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来体会情感; 3.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来体会情感;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来体会情感。
我在读《祖父的园子》时,把自己想象成 作者,想象自己在祖父的园子里和祖父一 起栽花、拔草、追蜻蜓……从而体会到了 作者对无忧无虑、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 的怀念之情。
排
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比
好处: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
(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分别说说每个句子的句意,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1)通过列举人睁不开眼睛、蚯蚓不敢钻出地面、蝙蝠不 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等事例,突出了太阳光之强,富有 童趣;通过描写鸡、狗、蝉的各种表现来体现八月天气很 热。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五二下语文《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优秀获奖课件精选3篇ppt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五二下语文《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优秀获奖课件精选3篇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2d44fb2f60ddccdb38a051.png)
4.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5.了解诗人。【出示课件】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幼年聪慧,十二岁时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首描写童年的古诗文,这些古人笔下稚气未脱,淳朴憨玩的孩童们,是否唤起了你关于童年的回忆?
师:在同学们眼中童年有追逐、有嘻戏、有钓鱼、有捉蜻蜓还有打老鼠,真的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今天让我们乘上古诗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感受宋代诗人范成大笔下的童年乐趣。(板书课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课件】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昼、耘、供”。
(3)【出示课件】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
①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②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真好!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昼出……,村庄……”(齐读)
(5)村子里的大人们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读诗的后两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了解诗人。【出示课件】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幼年聪慧,十二岁时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首描写童年的古诗文,这些古人笔下稚气未脱,淳朴憨玩的孩童们,是否唤起了你关于童年的回忆?
师:在同学们眼中童年有追逐、有嘻戏、有钓鱼、有捉蜻蜓还有打老鼠,真的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今天让我们乘上古诗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感受宋代诗人范成大笔下的童年乐趣。(板书课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课件】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昼、耘、供”。
(3)【出示课件】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
①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②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真好!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昼出……,村庄……”(齐读)
(5)村子里的大人们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读诗的后两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精品)课件《月是故乡明》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精品)课件《月是故乡明》](https://img.taocdn.com/s3/m/4d383450561252d381eb6e09.png)
外国的月亮
美妙绝伦
北京的月亮
奇景
读了课文之后,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 的思乡之情?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互动课堂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 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
往事:回忆故乡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 点儿孤单。因此……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 月”,不可胜数。……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 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 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相映成趣:二者互相衬托, 显得更有情趣。文中指清 空中的明月和水里的那个 月亮互相衬托,显得更有 情趣。
飞舞的蝴蝶与五彩缤纷的鲜花相映成趣。
美妙绝伦:形容非常美妙, 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它。文 中指作者在故乡以外的地方 看到的月亮也很美。
九寨沟的景色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指茂密高 大的树林竹林。
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自古以来,月亮是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 直成为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在描写月亮的诗文 中倾注了作者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作者的悲欢离合, 展示了他们的人生经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季羡 林的《月是故乡明》,感受文中蕴含在“月”中的 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3 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 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 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 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pái huái
徘徊
miǎo
烟波浩 渺
gōu
篝火
méng
萌动
chéng chè
澄澈
yǐ nǐ
旖旎
ru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诗歌朗读
稚子弄冰
zhì 【宋】杨万里
稚子金/ 盆脱/晓冰,彩丝穿
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
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靠近 树荫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 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的拿手本领。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 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 桑树底下学着种瓜。
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都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
jì
昼出耘耘田夜/绩麻绩,村庄
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 ɡònɡ
供耕织/ ,也/傍供桑阴学种
瓜。 / /
诗歌解读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白天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理解,懂得 从事
1 古诗三首
一年四季
各种兴致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 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走近作者
范成大,苏州吴县(今属江苏)
人。南宋诗人。诗与陆游、杨万里、 尤袤齐名,合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石湖居士诗集》 《石湖词》《吴船录》等。
诗歌朗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zhòu yún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3. 后两句诗写出了什么?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可见 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体现 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也流露出诗人对 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说一说,诗中的儿童是怎样的形象?
富有童心,顽皮, 聪明,欢乐……
板书设计
色:金 彩丝 银
稚
子 弄
形:金盆 银钲
天真可爱 自得其乐
冰
音:玉磬 玻璃碎地
诗歌小结
《稚子弄冰》描写了孩子们在冬天 的一场嬉戏,写出了孩子们的喜乐与失 望,体现了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的快乐、自由。
村晚
诗歌朗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 塘水/满陂,山衔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1. 诗中描写了什么人物?发生了哪些事情?
稚子弄冰
儿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
取冰
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
穿冰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
敲冰
声。
碎冰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2. 诗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冰块是寒冷的,儿童却早早的起来玩 它,说明了童心炽热。怎么玩?用彩线穿 起来当做银钲,表现了这个儿童很顽皮, 又很聪明。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稚子弄冰
幼小的孩子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走近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
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陆游、范 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诚斋集》《诚斋易 传》等。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3. 后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上半句写儿童在林中快乐地玩耍,写出 了儿童兴高采烈的神态;下半句写儿童将冰 敲碎了,发出了水玉般清脆的声响,结局十 分意外,又合情理,这一句刻画出了儿童天 真可爱的形象,给人以想象,余味无穷。
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诗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后两句诗写出了什么?
1. 诗中都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 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学种瓜
耘田 织布
2. 诗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从哪 里看出来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yī
落日浸/ 寒漪/。牧童漪归去
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
吹。 / /
诗歌解读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村晚
池岸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
水中的波纹
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
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
吹。
曲调 随口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出了塘岸, 青山衔着落日,一起倒映在波光荡漾的 水面上。
昼耕田 农事 夜绩麻 繁忙
未解供耕织 孩童 傍阴学种瓜 可爱
孩大 子人 可勤 爱劳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诗歌小结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一)》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 及儿童学着大人耕田的情景, 展现了农家夏忙的场面。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声。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儿童将夜间冻结在铜盆中的冰 块取出来,用彩线穿起来当成钲来敲打。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 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 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
再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人物?发生了哪些事情? 2.前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3.后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诗歌解读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幼小的孩子 稚子弄冰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部 [精编]部版编五版年五级年语级文语下文册下第册一第单一元单-全元套- 全套PP T
(2020年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全套课件
1 古诗三首 2 祖父的园子 3 月是故乡明
4 梅花魂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语文园地一
部 [精编]部版编五版年五级年语级文语下文册下第册一第单一元单-全元套-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诗歌朗读
稚子弄冰
zhì 【宋】杨万里
稚子金/ 盆脱/晓冰,彩丝穿
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
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靠近 树荫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 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的拿手本领。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 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 桑树底下学着种瓜。
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都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
jì
昼出耘耘田夜/绩麻绩,村庄
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 ɡònɡ
供耕织/ ,也/傍供桑阴学种
瓜。 / /
诗歌解读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白天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理解,懂得 从事
1 古诗三首
一年四季
各种兴致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 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走近作者
范成大,苏州吴县(今属江苏)
人。南宋诗人。诗与陆游、杨万里、 尤袤齐名,合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石湖居士诗集》 《石湖词》《吴船录》等。
诗歌朗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zhòu yún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3. 后两句诗写出了什么?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可见 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体现 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也流露出诗人对 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说一说,诗中的儿童是怎样的形象?
富有童心,顽皮, 聪明,欢乐……
板书设计
色:金 彩丝 银
稚
子 弄
形:金盆 银钲
天真可爱 自得其乐
冰
音:玉磬 玻璃碎地
诗歌小结
《稚子弄冰》描写了孩子们在冬天 的一场嬉戏,写出了孩子们的喜乐与失 望,体现了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的快乐、自由。
村晚
诗歌朗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 塘水/满陂,山衔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1. 诗中描写了什么人物?发生了哪些事情?
稚子弄冰
儿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
取冰
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
穿冰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
敲冰
声。
碎冰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2. 诗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冰块是寒冷的,儿童却早早的起来玩 它,说明了童心炽热。怎么玩?用彩线穿 起来当做银钲,表现了这个儿童很顽皮, 又很聪明。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稚子弄冰
幼小的孩子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走近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
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陆游、范 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诚斋集》《诚斋易 传》等。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3. 后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上半句写儿童在林中快乐地玩耍,写出 了儿童兴高采烈的神态;下半句写儿童将冰 敲碎了,发出了水玉般清脆的声响,结局十 分意外,又合情理,这一句刻画出了儿童天 真可爱的形象,给人以想象,余味无穷。
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诗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后两句诗写出了什么?
1. 诗中都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 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学种瓜
耘田 织布
2. 诗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从哪 里看出来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yī
落日浸/ 寒漪/。牧童漪归去
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
吹。 / /
诗歌解读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村晚
池岸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
水中的波纹
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
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
吹。
曲调 随口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出了塘岸, 青山衔着落日,一起倒映在波光荡漾的 水面上。
昼耕田 农事 夜绩麻 繁忙
未解供耕织 孩童 傍阴学种瓜 可爱
孩大 子人 可勤 爱劳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诗歌小结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一)》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 及儿童学着大人耕田的情景, 展现了农家夏忙的场面。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声。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儿童将夜间冻结在铜盆中的冰 块取出来,用彩线穿起来当成钲来敲打。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 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 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
再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人物?发生了哪些事情? 2.前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3.后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诗歌解读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部 编版( 五下) 语文第 一单元- 全套PP T
幼小的孩子 稚子弄冰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部 [精编]部版编五版年五级年语级文语下文册下第册一第单一元单-全元套- 全套PP T
(2020年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全套课件
1 古诗三首 2 祖父的园子 3 月是故乡明
4 梅花魂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语文园地一
部 [精编]部版编五版年五级年语级文语下文册下第册一第单一元单-全元套- 全套P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