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配角的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语言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语言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语言分析《左传》的语言,是历代文人学者推崇的典范。

其语言准确和精练,生动而富于色彩,简洁凝炼而蕴藉含蓄。

苏轼说:“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

然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如《礼记》、《左传》可见。

”《左传》人物语言同样富有文学特色。

《左传》所记之“言”,主要为人物对话、外交辞令和谏说、议论之辞。

人物的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作者常常通过记录一两句性格化的语言,以突现人物的形象。

本课将对人教版语文必修一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选段谈谈人物语言的这些特点。

第一个人物——佚之狐在选文中佚之狐只说了一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就这一句话便顺利地让郑伯接受了他的建议。

“国危矣!”指出当前问题的严重性,“师必退”讲出结局的乐观性,条件就是“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此语实在高矣!从事情的结果可知他是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但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

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

抬出烛之武,如果失败了,也只能说明烛之武能力有限;如果成功了,那么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也算是在解救国难的关键之际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此一举两得,可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他说“师必退”,由此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

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此时烛之武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因为到了“国危矣”的非常之期,非烛之武不可了,那么这里就不排除佚之狐有嫉妒或怕超过自己的自私心理了。

第二个人物——郑伯。

郑伯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表面看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因为在国难之前,他先接受佚之狐的建议,其次,见到烛之武,他还是毅然放下高高在上的君主的威严在一个“圉正”(yǔ、养马的长官)面前承认自己的过失。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形象解读-2019年文档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形象解读-2019年文档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形象解读首先来看郑文公,从郑国当时所面临的形势来看,郑文公绝对称不上贤君明主。

内政方面,像烛之武这样出众的国之栋梁都未能尽早重用,可见郑文公在治国理政中并不善于用人。

外交方面更是糟糕得很,作为中原小国,西有强大的晋国和秦国,北有老牌霸主齐国,南有新崛起的楚国。

比邻的晋国对郑国早已虎视眈眈,而郑既未能向北依附于齐国,也未能向南结交于楚国,于是当晋、秦两个强大的国家联手出兵要灭掉郑国之时,郑国实际上只剩下了等死这一条路。

就在此时,有人举荐了烛之武,郑文公二话没说立即召见并将挽救郑国危亡的重大使命交给了他。

烛之武对自己多年的怀才不遇很是耿耿于怀,对这位未能及早重用自己直到火烧眉毛之时才想到他的国君并无好感,于是委婉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郑文公当然明白烛之武的意思,此时此刻,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郑文公丝毫没有介意烛之武的态度,而且可以抛开国君的尊严、国君的地位等等这些面子问题,主动地明确地向烛之武表示自己未能早日重用他这个人才的歉意:“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但同时又柔中带刚地指明:“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国君都向自己道歉了,烛之武还有什么话可说?何况他本就想通过这次行动来展示自己的超凡睿智,证明自己的治国才能。

于是烛之武走上了历史长河中在这一刻的舞台,并成为一颗闪亮的被后人熟知的明星。

接下来出场的秦穆公,作者并未赋予他什么具体的言行动作,只有几个字的叙述:“秦伯说,与郑人盟。

……乃还。

”但我们仅从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在烛之武的一番言说之后,秦穆公已经改变了决心,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与原来的敌为友,与原先的友为敌了。

从中可见这位早有称霸中原志向的国君的头脑是十分冷静和理智的。

秦晋有多年的通婚关系,秦穆公和晋文公的私交也不错,当年重耳流落秦国时,秦穆公给予了优厚的礼遇,并终于帮助他打回晋国,夺取天下作了晋国的国君。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一、《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深明大义捍卫国家,义无反顾奔赴敌营。

胸有成竹、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步步深入。

二、《勾践灭吴》1、勾践:忍辱负重,善于总结经验,礼贤下士,能够团结国内各种力量。

深谋善政,在战略上英明决策,善待百姓,明耻教理。

2、夫差:亲小人,远贤臣,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娴于辞令、足智多谋、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

2、齐王:是一位善于纳谏、广开言路的明君。

四、《触龙说赵太后》触龙:知难而上的勇气,纵横捭阖的游说技巧,赤诚的爱国之心。

五、《边城》1、翠翠:单纯的怀春少女。

情窦初开,逐步走向成熟。

渴望爱情。

内心纷乱躁动而孤单,从而依恋爷爷。

对未来有所憧憬和向往。

在懵懂中体验朦胧的爱情,同时保存着自己那一份矜持。

2、祖父:在湘西拉船渡河的老船夫。

对待自己的职务一丝不苟,恪尽职守,方便过渡人。

时常为自己的孙女着想。

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过幸福的生活。

也教导翠翠要坚强、独立、成熟。

是十分爱护孙女的祖父。

3、天保:船总的大儿子。

理解、正视爱情,不苛求。

真实、心胸宽广、重兄弟情,成全真爱。

4、傩送:对爱情执着追求。

以歌求爱,真诚真挚。

向往爱情。

六、《荷花淀》水生嫂:朴实、勤奋、深明大义、爽朗明快、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

七、《装在套子里的人》1、别里科夫:慑于专制政府的恐怖统治,竭力维护旧秩序的知识分子。

自觉成为沙皇政府的卫道士,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反对社会变革。

2、柯瓦连科姐弟:敢于冲破“套子”束缚的人。

不循规蹈矩,具有新思想,充满生命活力。

给令人窒息的沉闷生活带来了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给人以冲破黑暗的希望。

八、《鸿门宴》1、项羽:任人唯亲、刚愎自用、脾气暴躁。

2、刘邦:委曲求全、虚伪狡诈、有心计有野心。

3、张良: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办事得体。

4、樊哙:智勇双全、直率粗犷。

5、项伯:知恩图报、贪图私利、轻信他人。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中有6个人物,通过语言描写塑造的形象有4个,写得最精彩的有烛之武、郑伯(文公)和晋文公。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秦晋围郑,国难当头,郑文公求他出使说服秦穆公退兵,开头他推辞不干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说的是自己的能力差,不如人家,实际是委婉地批评一直没有得到您郑文公的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是托辞。

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显得有血有肉。

见到秦伯(穆公)以后,他胸有成竹,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只是陈说郑、晋对秦的利害得失。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说的是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

“亡郑以陪邻”就是“邻之厚,君之薄”,这是有损秦国利益的。

说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显然是说灭了郑国以后晋国将是秦国最危险的敌人。

表面上看来是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实际是在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瓦解秦晋联盟,解除郑国的危亡。

烛之武的一席话让秦穆公忘了他是郑国的使者,好像只是处处为秦国着想的局外的老朋友。

郑文公在国家危急之时听了大夫佚之狐对于派遣烛之武出使秦军的建议,并立即采纳,可见他能知人善任;不料碰了一个软钉子,他马上公开检讨错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为了让烛之武临危受命,希望他深明大义,弄清国家安危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便晓之以利害:“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意思是说你在郑国尽管不如意,但毕竟还是一个大夫,如果郑国灭亡了,恐怕只能作秦晋的阶下囚了。

在兵临城下,朝不保夕的时刻,郑文公还如此镇定,如此清醒,如此精明。

简短的两句话使这个形象栩栩如生。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形象解读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形象解读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形象解读作者:褚晓峰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6期[摘要] 《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左传》中的名篇早已为众人所熟知,人们对烛之武那超凡的智慧和胆量颇为叹服,仅仅三言两语,就将秦、郑、晋三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展示得异常分明与透彻,促使秦穆公首先单独撤兵,从而瓦解了两大强国大兵压境的态势,使郑国这个濒临灭亡的小国,转瞬之间不但逃脱了亡国的厄运而且获得了与秦国结盟这一外交斗争的新胜利。

因此人们对烛之武的才能赞不绝口,正是他出众的外交辞令改变了郑国的命运。

然而,人们在赞美烛之武的同时,却不应忽略文中的另外三位要人,除了烛之武以外,还写到三位国君,即郑文公、秦穆公和晋文公。

对这三位国君尽管着墨不多,但他们的形象却依然十分富有特色。

[关键词] 《烛之武退秦师》;国君形象;处世;解读首先来看郑文公,从郑国当时所面临的形势来看,郑文公绝对称不上贤君明主。

内政方面,像烛之武这样出众的国之栋梁都未能尽早重用,可见郑文公在治国理政中并不善于用人。

外交方面更是糟糕得很,作为中原小国,西有强大的晋国和秦国,北有老牌霸主齐国,南有新崛起的楚国。

比邻的晋国对郑国早已虎视眈眈,而郑既未能向北依附于齐国,也未能向南结交于楚国,于是当晋、秦两个强大的国家联手出兵要灭掉郑国之时,郑国实际上只剩下了等死这一条路。

就在此时,有人举荐了烛之武,郑文公二话没说立即召见并将挽救郑国危亡的重大使命交给了他。

烛之武对自己多年的怀才不遇很是耿耿于怀,对这位未能及早重用自己直到火烧眉毛之时才想到他的国君并无好感,于是委婉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郑文公当然明白烛之武的意思,此时此刻,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郑文公丝毫没有介意烛之武的态度,而且可以抛开国君的尊严、国君的地位等等这些面子问题,主动地明确地向烛之武表示自己未能早日重用他这个人才的歉意:“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人物形象再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 人物形象再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再分析一、澜起伏的情节情节是人物形象塑造的载体,是作品主题彰显的底座。

叙事文学中缺少情节,人物的刻画、主旨的表现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则人物性格难免单一和平面化,人物形象不免模糊和概念化。

如此,则作品的趣味性、可读性无疑将大打折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即为此理。

观照《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情节波澜曲折,叙事生动活泼。

“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范南”,秦晋大军压境,兵临城下,郑国前后被围,危在旦夕,敌强我弱、一触即发的战事不禁让人替郑国捏着一把冷汗。

然而,佚之狐对郑伯的一番推荐之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则使郑国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当人们满怀期待等候“救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之时,谁知他严辞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牢骚满腹的抱怨使人们刚刚燃烧的救国之火突然间又熄灭下来,郑国似乎将被重新推到战争的边缘。

当郑伯表达出“是寡人之过也”真诚的歉意和“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以利害的的劝说后,烛之武深明大义的“许之”,又让我们看到了郑国的希望。

“夜缒而出”的行动是紧张而惊险的,烛之武与秦伯的唇枪舌战、巧妙周旋也是步步悬念、令人惊心的。

当“秦伯说,与郑人盟”的谈判尘埃落定之时,读者悬着的心才得以释怀。

秦国不但不攻打郑国,反而派兵“戍之”,戏剧性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更增添了情节的喜剧效果。

秦国退兵后,子犯“请击之”的建议使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

晋公“不仁”、“不知”、“不武”的道理陈说以及“吾其还也”的不战而退,最终让郑国化险为夷,让读者虚惊一场。

作品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的情节构思和设计让读者体验到了“过山车式”的阅读刺激和快感,情节的起伏、叙事的张驰无疑正是文章的艺术魅力所在。

欣赏本文与其说是在阅读一篇远古的史传文,还不如说是在观赏一部悬疑重重、精彩无限的现代战争小说。

刘知几在《史通·杂说上》之“左氏传”中这样评价《左传》的叙事特点:“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 件事得罪了晋国。
2、“贰于楚”——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的城濮之战,事实上 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 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 成为中原霸主,而郑国在这场战争中出兵帮助楚国,因此与晋国结怨。
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 (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 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为儒 家经典《春秋》作注解。
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 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 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人物形象
分析本段三个人物的形象:
(2)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3)郑伯:善于听取意见,敢于自我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比退。” 检讨,有随机应变的胸怀与谋略:
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 积极听取佚之狐的建议,让烛之武去秦
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 国,且在烛之武流露出对之前待遇的不
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 满之时,主动积极承认自己的过错,并
春秋笔法
“僖公三十年,春王正月。晋人、秦人围郑 。”
《春秋》用六个字简明扼要概括了这个事件。而 《左传》在叙述秦晋围郑这场事件时,情节跌宕起 伏叙事详细。可以说,正因为《左传》才有了“春 秋”的生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这宏大叙事 中寻找历史生活的细节,品鉴这其中鲜活的人物。
史书体例
编年体: 纪传体: 国别体:
(2)是烛之武深明大义,爱国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千古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千古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二)秦穆公——行事谨慎、重利轻义、意志不坚
晋国攻打郑国,本来与秦国无关。秦国之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而在这两个原因之中,又以后者为重。理由有:其一,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而两军的驻扎地也值得我们注意。原文说,“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秦军的驻扎地氾南,比晋军的驻扎地函陵更接近郑国。由此可见,秦穆公并非真心实意地帮助晋国攻打郑国,而是伺机而动,“进水楼台先得月”,万一郑国有什么风吹草动,都可依据自己的有利位置,采取适当的对策。其二,文章末尾说“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为何秦郑既然都已结盟,秦国只要遵守与郑国的约定,不帮助晋国攻打郑国就可以了。但秦穆公为何还要派朝中的杞子、逢孙、杨孙三员大将驻守在郑国呢?按照传统的理解方式,是说这样能帮助郑国对抗晋国,从而使得晋国不敢轻举妄动。这只是浅显的表面理解,从更深层次而言,这是秦穆公的“小算盘”,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他不惜冒着得罪晋国的风险,放弃了与晋国一同攻打郑国的初衷,使得郑国的压力有所减小。而在与郑国结盟之后,他未免节外生枝,再生变故,就派三员大将留在离郑国最近的地方,若生出什么意外,也不至于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秦穆公,实乃谨慎者也。凡事三思而后行,以国家利益为重,总是为自己留有后路。
烛之武是一个爱国志士,也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勇士,但仅有这两方面,也许只是匹夫之勇,是不能完成退秦师的重任的。这里还需要大智慧,而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智慧超群的谋士。面对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秦伯秦穆公,他不卑不亢,一语中的,很好地把握了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牵着秦伯的鼻子往前走。烛之武是为了保卫郑国的利益而去的,但他的每一句话让人听起来似乎都在为秦国考虑,时时处处为秦的利益着想,“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他又不动声色地使用离间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以此,烛之武成功地瓦解了秦晋的联盟。几句话,说得秦伯心花怒放,大有相见恨晚及时悬崖勒马之势。秦伯下令退兵,而失去了联盟的晋侯审时度势后,“亦退之”,烛之武仅凭三寸之舌,横扫秦晋,成功化解了郑国之危。

浅析《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佚之狐、烛之武的特点

浅析《烛之武退秦师》中郑伯、佚之狐、烛之武的特点

阅读指南《烛之武退秦师》的篇幅不长,但是作者却将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各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秦国和晋国欲合力攻打郑国之时,郑国的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秦师,瓦解了秦晋联盟,使郑国免于亡国的故事。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下面,笔者就分析一下郑伯、佚之狐、烛之武这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一、郑伯: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作者在文章开篇写道:“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国和晋国强强联手,要一起攻打郑国。

起兵的原因是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朝三暮四,在依附晋国的同时也依附着楚国。

两国军队师出有名,来势汹汹,“郑国危矣”。

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背景下,郑国的君主郑文公必然是焦头烂额。

他和大臣必须想出良好的对策,化解此次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朝中的文武大臣均不敢贸然出头。

此时,佚之狐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这句话如此绝对,寻常人一定不会相信佚之狐的话。

而郑伯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同意派遣烛之武去劝退秦国的军队。

要知道,此时的烛之武已年逾七十,且之前一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在生死存亡之际,郑文公却敢于放手一博,最终为郑国赢得了一线生机。

之后,他屈尊降贵亲自去请烛之武。

烛之武却抱怨道:“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臣年轻的时候尚且都不如别人,现在垂垂老矣,又怎么能担此重任。

郑伯能屈能伸,马上承认自己没有识人之才,是“寡人之过”,最终为烛之武解开心结。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一国之君能放下自己的尊严,不顾自己的面子,勇于承认错误,是非常难得的。

二、佚之狐:临危不乱、胸藏韬略佚之狐是郑国的大夫,他聪明睿智,谋略出群。

春秋五霸时期,秦晋二霸企图联合将小小的郑国灭掉。

在众人急得团团转时,佚之狐临危不乱,向郑伯推举了一个好的人选——烛之武。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特点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特点

出秦穆公是一位利益至上、深谋远虑的君主。
三、晋文公:清醒冷静,高瞻远瞩
如 果 秦 、晋 盟 约 坚 固 ,最 大 的 获 益 者 应 该 是 晋
国。晋国不仅可以扩张自己的疆土,而且能灭掉郑
国,消耗秦国的力量,可谓是一箭“三”雕。但是,偏偏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烛之武偷偷进入秦军的营帐,
见到了秦穆公。秦穆公听完烛之武的话,不仅不再与
晋国合作,还派人保护郑国。如此富有戏剧性的一
幕,让到“嘴边的鸭子”就这样“飞”了。弱小的郑国有
了强有力的后盾,晋国再想灭郑国就很难了。
这个结局恐怕任谁都难以接受,晋军将士群情激
愤。“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攻打盟友秦国,希望给背
弃盟约的人一些警告。晋文公却以超乎常人的冷静
与理智拒绝了将士的请战。“击之”的后果很明显:郑
国必然会帮助秦国,到时候以晋一国之力对抗秦、郑
大军,即使取胜也会元气大伤,削弱自己的实力,更何
况 胜 算 并 不 大 。“ 不 可 ”“ 不 仁 ”“ 不 知 ”“ 不 武 ”,四 个
“不”字表现出晋文公的冷静睿智和隐忍不发。这也 解释了为何晋文公能成就霸业。

虽然《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核心人物是烛之武,但 文
秦穆公是一位利益至上的君主,因此,当烛之武
说出这场战争对秦国有百害而无一利之后,秦穆公转
而与郑国建立了盟约,还派了几名大将保护郑国。与
晋结为联盟围攻郑国,是想要瓜分郑国的土地和财
宝,向外扩张,壮大自己,当发现最终获利最多的是晋
国后,他立即与郑国结为联盟。这说明秦穆公万事以
国家的利益为先,懂得趋利避害。由此,我们可以看
JIAO CAI JIE XI

材 解 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中有6个人物,通过语言描写塑造的形象有4个,写得最精彩的有烛之武、郑伯(文公)和晋文公。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秦晋围郑,国难当头,郑文公求他出使说服秦穆公退兵,开头他推辞不干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说的是自己的能力差,不如人家,实际是委婉地批评一直没有得到您郑文公的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是托辞。

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显得有血有肉。

见到秦伯(穆公)以后,他胸有成竹,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只是陈说郑、晋对秦的利害得失。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说的是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

“亡郑以陪邻”就是“邻之厚,君之薄”,这是有损秦国利益的。

说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显然是说灭了郑国以后晋国将是秦国最危险的敌人。

表面上看来是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实际是在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瓦解秦晋联盟,解除郑国的危亡。

烛之武的一席话让秦穆公忘了他是郑国的使者,好像只是处处为秦国着想的局外的老朋友。

郑文公在国家危急之时听了大夫佚之狐对于派遣烛之武出使秦军的建议,并立即采纳,可见他能知人善任;不料碰了一个软钉子,他马上公开检讨错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为了让烛之武临危受命,希望他深明大义,弄清国家安危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便晓之以利害:“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意思是说你在郑国尽管不如意,但毕竟还是一个大夫,如果郑国灭亡了,恐怕只能作秦晋的阶下囚了。

在兵临城下,朝不保夕的时刻,郑文公还如此镇定,如此清醒,如此精明。

简短的两句话使这个形象栩栩如生。

高中语文《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形象解读备课精品素材新人教必修1

高中语文《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形象解读备课精品素材新人教必修1

高中语文《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形象解读备课精品素材新人教必修1高中语文《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形象解读备课精品素材新人教必修1――烛之武形象解读在那个诸候纷争的年代,在那个极力张扬个人能力的时代,真的造就了一些纵横于各国之间的说士谋臣。

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了才智,向各个贪婪的国君推销着自己,希望凭借个人的力量改变世界的格局。

这样,他们便吸引了当时的笔者的注意,在史册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形象。

烛之武,便是那个时代所造就的天之骄子。

他天生聪慧,智力超群,又善于捕捉别人的心理,这也是他最终成就自己的主要原因。

一出场,便是秦兵压境的危机形势,而这时,面对郑伯的请求,他知道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来了,但他并没有表现得那么主动,而是先发了一点点小小的牢骚.因为他深知这时正是用人之际,他要让郑伯认识自己的价值,他要让郑伯意识到曾经未重用自己是一个错误。

那小小的一句牢骚,就使自己在郑伯心目中的地位大大地提高了。

最能体现他这一点的是出使秦营,面对不可一世的秦伯,他没有丝毫的畏惧与恐慌,因为他深深地了解秦伯的性格,也知道泰国最担心什么,以至于一到秦营便结合当前的形势,就提出了三个直擢秦国要害的问题:其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其二,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其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他的话虽然不多,但有着清晰的思路,严密的逻辑,一点比一点深刻,一条比一条吓人,听了这一番无可辩驳的理由,秦伯怎能不后背凉风直冒呢?又怎么敢不立即改正错误呢?想像着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而来秦兵,在烛之武那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下,纷纷撤退并留下一部分保护郑国的情景,内心不禁为之颤动,也由衷敬佩。

就这样,他成功了,他用智慧给自己带来了机会,也给郑国带来的生的希望,试想,以后郑伯还怎么敢不重用他呢?又有谁还敢小瞧他呢?烛之武,这个时代的宠儿,你可真的太幸运了。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佚之狐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郑伯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谏;秦伯有猜忌之心,以利益为重。

烛之武1.志士:深明大义,长期未被重用,却仍然愿意舍身救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2.勇士:义无返顾出使秦师,两军交战,这一去有可能生死未卜,他仍坚定的去了。

3.辩士:机智善辩,身处秦营,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善于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一字未提郑国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

佚之狐伯乐。

为人诚恳,无嫉妒之心,善于发现人才,以国家为重。

郑伯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柬,勇于改正错误,是一个好国君。

秦伯有猜忌之心,以利益为重。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

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

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

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

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再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再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再分析第一篇: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再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人物形象再分析学完文本再读崤之战,学生就会深入理解“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原理理以及各国外交的本质都是毫无信义的,有的只是利害关系这些政治军事常识,学生还可以很轻松地勾勒出两场战争敌对双方的较量。

文本里:秦晋围郑,后秦郑结盟,晋去;后传:秦攻郑,后晋击秦,结局:秦败。

在这两场战争中,秦晋郑三国都充当了很好笑也很尴尬的角色,第一战的盟友都变成了下一战的冤家对头,既然这样,我们分析文章时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对文本的深入挖掘与课后反思。

首先,文本这场战争本身就没有谁是谁非,各国争斗都是贪利之心在作祟,所以战争也就没有正义邪恶的划分,毕竟“春秋无义战嘛”,何况,牵强点说,即使错,也是郑国在先,谁让你的国君有眼无珠,对重耳无礼呢?人家秋后算账,打你,活该!在国之将亡的情形下,烛之武出场了,一席话就改变了战争的局势,郑国也没有遭到灭亡,反而造成了秦晋同盟的破裂,导致秦晋敌对,诱发了日后的秦晋崤之战。

烛之武功劳大矣。

两次大战,郑国都是被强国攻打的国家,却都能脱身事外,烛之武可真会嫁祸于人。

不,嫁祸他国吧。

秦晋打吧,打的你死我活耗尽元气,郑国才高兴呢。

郑人的奸邪由此可见一斑。

突然想到了这个国家的立国之初——武公兼并虢叔,庄公跋扈,周郑交质,甚至公然犯上作乱,与周天子对垒箭射周桓王,以后又有忽突争位,郑国本身就很邪恶,不值得人怜悯。

但在文本分析中却把烛之武捧成一位智勇双全之辈,教案上也全是溢美之词:1。

单身一人深入虎穴,大勇;临危受命,保家卫国,大义;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郑国转危为安,大智。

以这种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就会发现教案编写者带有很强烈的主观喜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完全站在一方的立场上即使是出于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需要——找一个忠君爱国的典型,也不该如此不客观公正的来评述史书人物吧。

既然学习文本就不要孤立地,断章取义地学,文本全文没有对烛之武做任何评价,后人评价至少应遵循历史规律吧,但名师教案都是站在郑国的立场来赞美烛之武,这样的评价结果极易误导学生,如果从晋国的观点来评价烛之武呢?他一定会是个拨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坏蛋。

各具特色,形象鲜明——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性格

各具特色,形象鲜明——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性格

各具特色,形象鲜明——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性格各具特色,形象鲜明——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性格本文则以高中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运用缄默知识理论,从其视角来重新解读其中风采各异、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还原文本表层背后隐藏的他们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英国科学家及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他的《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通常也译为默会知识、内隐信息),他在书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

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

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

”波兰尼由此提出他最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以往我们对语文信息的理解却大多局限在教师、学生或文本呈现出的显性信息,而忽视了对其中重要的缄默知识,即内隐信息的掌握和学习。

本文则以高中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运用缄默知识理论,从其视角来重新解读其中风采各异、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只有短短298字,却把战争的起因、经过及战后事宜交代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人物个性也如明镜照物、妍媸毕现。

我们常在评价《史记》的写作特色时说到“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褒贬色彩、宏大主题往往不明说而隐含其中。

其实选自《左传》的这篇《烛之武退秦师》同样在极其短小的篇幅蕴含了丰富的缄默知识,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人物鲜明的个性,隐藏在战争危急形势的大背景之下,也成为“离间计”成功使用的心理前提。

让我们披文入情,走进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还原出他们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一、郑伯勇于自责、善于审时度势的“能屈能伸性”文章第一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短短25个字,已经交代出了战争的起因与郑国形势的危急。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8个字蕴含了这样的缄默知识:1.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已被秦晋占领,说明秦晋联军来势凶猛进展迅速;2.秦晋联军分别从两个方面包围郑国,暗示郑国危在旦夕。

烛之武之人物形象(2)

烛之武之人物形象(2)

烛之武退秦师之人物形象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巧舌如簧的说客,他们没有在烽火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却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那今天我们就追随着“只身赴敌营”的烛之武,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他是如何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的。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生字词以及文言知识,梳理了全文的脉络,知道全文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分别是: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晋师撤离。

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烛之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口才就使秦军退兵呢?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共同研习这一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来,这位同学你来说说看。

讲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好,那么这场斗争得结局又是怎样的呢?成功了。

欸,对,没错,烛之武成功了,他最后不仅说服了秦王退军,还使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成功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那么烛之武究竟是怎样的人?让我们通读全文一起来了解。

好,首先全班同学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同学们已经读完了,那请同学们自己在这两段中找找体现烛之武人物个性特点的句子吗?大家都找到了吗?谁来说说?那这句能体现出她什么性格特点呢?好,这两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那我们再来一起说说看。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中,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呀?侧面写出其才能。

嗯,说的非常好。

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

同时表现出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那么接下来,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又展现了他什么样的个性特征呢?(PPT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是的,有着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满腹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关键时刻烛之武还是临危受命,捍卫国家主权。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佚之狐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郑伯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谏;秦伯有猜忌之心,以利益为重。

扩展资料
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
1.志士:深明大义,长期未被重用,却仍然愿意舍身救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2.勇士:义无返顾出使秦师,两军交战,这一去有可能生死未卜,他仍坚定的去了。

3.辩士:机智善辩,身处秦营,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善于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一字未提郑国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

佚之狐
伯乐。

为人诚恳,无嫉妒之心,善于发现人才,以国家为重。

郑伯
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柬,勇于改正错误,是一个好国君。

秦伯
有猜忌之心,以利益为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配角的形象分析
——红岭中学时培富
内容提要:
《左传》的叙事和写人艺术精彩绝伦,史官采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应该借助于其细节和人物的语言,通过寥寥数语,以小见大,去细细发现那些配角人物身上的精神特质,这些可能会更好的展现文言文作品的艺术魅力。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对《春秋》的注释,故史官深谙“春秋笔法”,借“微言”析“大义”,简略的记事中暗含褒贬,令“乱臣贼子恐惧”。

《烛之武退秦师》文笔简练,惜墨如金,然看似简单的情节、对话中,人物形象却呼之欲出。

笔者试从几处情节入手,借助春秋笔法分析文中几位诸侯形象,旨在揭开文字背后的面纱,窥探史料隐藏起来的内容。

一、“仁义”的晋文公
孟子曾提出“春秋无义战”的观点,春秋礼乐崩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故言无义战。

晋侯、秦伯很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无义战”,文章给出秦晋围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况且当时晋文公也只是一位流亡公子,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没有按照应有的礼遇接待,也是正常。

“贰于楚也”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争战中,郑出兵助楚,然楚国失败后郑国立刻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

两年后重提旧事,又拉拢秦国一起伐郑,打着“正义”的旗号显然是立不住脚的。

再看晋文公退兵前与子犯的对话:“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冷静克制,优雅从容,充满了仁义与智慧。

既然晋文公这么仁义,为什么要发动流血战争,一位君王的仁义与虚伪,已历历在目。

结合前文,晋文公出师伐郑,是争霸的需要,西边的秦国实力强大,要想称霸,必须打着王道的旗号向东吞并,秦晋皆有此志,此次拉拢必然水到渠成,然当核心利益被烛之武参破,秦晋联盟破裂,就换了一副嘴脸,大讲道义,既不失风度,又不至于与秦彻底决裂,以遭秦郑合围的困境。

通过几处细节,我们可以得知,在礼乐还没有完全崩坏的春秋时代,有野心、富谋略,却处处仁义道德的晋文公能够成为五霸之一,必然是有原因的。

二、“隐忍”的郑伯
晋秦围郑的局面下,郑伯更像一个可怜虫,被强国窥视,朝不保夕。

郑伯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君王那?借助文中有限的文字,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先从佚之狐的推荐说起,佚之狐在国家危难时站出来信誓旦旦的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一位智者,能够在烛之武出现之前,已经预测到了事件的结局,并且安排好了游说的对象。

那么,佚之狐为什么不自己去呢?为什么要推荐烛之武呢?结合另一处细节,全文字数有限,字字珠玑,在紧张的情境下,安排一段烛之武与秦伯的见面是否多余呢?如果烛之武听闻郑伯召见,立刻出山,挽大厦于将倾,这样是否更具魅力呢?
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要先从郑伯说起,文中的郑伯是历史上的郑文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第八位第十任国君,在位45年,公元前628年去世。

郑文公在位时间较长,其在位时郑国已经失去了郑庄公时代的威风,郑国夹在楚晋之间,风雨飘摇。

郑文公能够察言观色,常常与大国结盟,躲过了一次次的灭国危机。

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逐一回答。

佚之狐善于识人,但并不一定长于辞令,推荐烛之武,
说明整个国家能够解此危机的只有烛之武而已。

烛之武有勇有谋,言辞犀利、逻辑清晰、善于外交辞令,如此人才,虽为三朝元老,却只能担任“圉正”一职。

既然烛之武是全国最擅辞令之人,然处于大国夹缝中的郑国,竟然没用重用此人,说明郑伯并不善于重用贤才,或者是一直有意不用。

当国家形势危急之时,郑伯能够放下姿态,以退为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郑伯的隐忍。

安排一段对话,使烛之武形象更多元、立体,体现了多年不被重用的委屈,也从侧面暗讽郑伯不能够知人善任。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则体现了一位君王的权谋之术,国家危难,以国事为重,然作为君主并非一味地放低姿态,以“子”相称,表现对烛之武的敬重,“寡人之过”辞令直接,以德服人。

其实郑伯口中的“利”与烛之武口中的“利”虽意义不同,然都是深谙对方心思。

“子亦有不利”看似是从国家与个人利益关系出发,劝烛之武权衡利弊,当然也暗有所指,言外之意是今天我向你赔罪,我们应该不计前嫌,与国家共进退,如果你还是推辞,那么我自然会不客气。

一个“利”字一出,烛之武就干脆答应。

郑伯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以国为先,体现了他的隐忍和担当,然危急中放下君王颜面,于和颜悦色之中又针锋相对,绵里藏针,这便是他的智慧。

三、“逐利”的秦穆公
秦伯的出场都是被动的,像影视剧中的配角。

第一次是被晋文公拉拢围郑,第二次与烛之武的会面中只是一位听众,最后史官也只用了一个字表现了他的情绪,“说”。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而文中的他又好像是一个“利”字当头的政客,做事的初衷都是围绕一个“利”字,其实我们却恰恰忽视了他的智慧。

凭借秦穆公的智慧,他不会不明白郑国灭亡对秦意味着什么?秦国限于地理位置,东边有晋国阻拦,只能向西扩张。

而晋国不然,可以向南并楚,向东并郑、齐,向北并燕、赵。

晋文公的晋国兵强马壮,称霸也只是早晚的问题,秦晋之好也只不过是两国维持和平现状的幌子,一旦晋国统一中原,下一步必然是吞并秦国。

秦晋围郑,晋国还有两条理由,勉强可以发起战争,而秦国却不然,这种完全伙同他国的吞并首先被贴上了“不义”的标签,可以说是赤裸裸的打劫。

试想,如果秦穆公没有伙同晋文公出兵郑国那?凭借晋国的力量应该可以很快灭亡郑国,但郑国一直游走在各大国之间,楚国或者齐国是否会考虑自身安全出兵相助呢?所以拉上同样强大的秦国,齐、楚是不敢犯险的,这应该是晋文公拉拢秦国的初衷。

而秦穆公可否坐山观虎斗那?假如晋国获胜,实力变强大,秦国会受到影响;晋国失利,又失去了东方的屏障。

所以,无论如何,对自己都是不利的,那该怎么办?
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秦,便是看出了秦国的目的,其实秦国并非真想出兵,而是在权衡利益之下,不得不出兵。

而烛之武却给左右为难的秦穆公提供了一套最佳方案,便是“舍郑以为东道主”,郑国既可以成为自己向东扩张的支点,又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晋国,故欣然采纳。

秦穆公表面看来是帮助晋国攻打不和道义的郑国,其本质则是重利益轻道义,不过作为君主,却是目光长远、深谋远虑。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头顶主角光环,几位配角却不然,借助几段简短的文字,史官却将春秋时期三位政治人物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三位人物在动乱的春秋时代都是深谋远略、做事冷静、能够顾全大局,同时又有着君王的权谋、狡诈,都充满“仁义”与“虚伪”。

作为史官,在记录历史的时候是很难对君王做出评价的,但结合文字、细节,我们可以发现,看似客观的文字后面,有着史官对人物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晋文公、秦穆公深谙称霸之道,而郑文公深谙存亡之道和驭臣之术。

文章虽简单,却微言大义,小中见奇,精妙绝伦。

如此看来,这正是《左传》的叙事和写人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