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配角的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配角的形象分析
——红岭中学时培富
内容提要:
《左传》的叙事和写人艺术精彩绝伦,史官采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应该借助于其细节和人物的语言,通过寥寥数语,以小见大,去细细发现那些配角人物身上的精神特质,这些可能会更好的展现文言文作品的艺术魅力。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对《春秋》的注释,故史官深谙“春秋笔法”,借“微言”析“大义”,简略的记事中暗含褒贬,令“乱臣贼子恐惧”。《烛之武退秦师》文笔简练,惜墨如金,然看似简单的情节、对话中,人物形象却呼之欲出。笔者试从几处情节入手,借助春秋笔法分析文中几位诸侯形象,旨在揭开文字背后的面纱,窥探史料隐藏起来的内容。
一、“仁义”的晋文公
孟子曾提出“春秋无义战”的观点,春秋礼乐崩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故言无义战。晋侯、秦伯很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无义战”,文章给出秦晋围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况且当时晋文公也只是一位流亡公子,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没有按照应有的礼遇接待,也是正常。“贰于楚也”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争战中,郑出兵助楚,然楚国失败后郑国立刻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两年后重提旧事,又拉拢秦国一起伐郑,打着“正义”的旗号显然是立不住脚的。
再看晋文公退兵前与子犯的对话:“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冷静克制,优雅从容,充满了仁义与智慧。既然晋文公这么仁义,为什么要发动流血战争,一位君王的仁义与虚伪,已历历在目。结合前文,晋文公出师伐郑,是争霸的需要,西边的秦国实力强大,要想称霸,必须打着王道的旗号向东吞并,秦晋皆有此志,此次拉拢必然水到渠成,然当核心利益被烛之武参破,秦晋联盟破裂,就换了一副嘴脸,大讲道义,既不失风度,又不至于与秦彻底决裂,以遭秦郑合围的困境。通过几处细节,我们可以得知,在礼乐还没有完全崩坏的春秋时代,有野心、富谋略,却处处仁义道德的晋文公能够成为五霸之一,必然是有原因的。
二、“隐忍”的郑伯
晋秦围郑的局面下,郑伯更像一个可怜虫,被强国窥视,朝不保夕。郑伯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君王那?借助文中有限的文字,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先从佚之狐的推荐说起,佚之狐在国家危难时站出来信誓旦旦的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一位智者,能够在烛之武出现之前,已经预测到了事件的结局,并且安排好了游说的对象。那么,佚之狐为什么不自己去呢?为什么要推荐烛之武呢?结合另一处细节,全文字数有限,字字珠玑,在紧张的情境下,安排一段烛之武与秦伯的见面是否多余呢?如果烛之武听闻郑伯召见,立刻出山,挽大厦于将倾,这样是否更具魅力呢?
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要先从郑伯说起,文中的郑伯是历史上的郑文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第八位第十任国君,在位45年,公元前628年去世。郑文公在位时间较长,其在位时郑国已经失去了郑庄公时代的威风,郑国夹在楚晋之间,风雨飘摇。郑文公能够察言观色,常常与大国结盟,躲过了一次次的灭国危机。
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逐一回答。佚之狐善于识人,但并不一定长于辞令,推荐烛之武,
说明整个国家能够解此危机的只有烛之武而已。烛之武有勇有谋,言辞犀利、逻辑清晰、善于外交辞令,如此人才,虽为三朝元老,却只能担任“圉正”一职。既然烛之武是全国最擅辞令之人,然处于大国夹缝中的郑国,竟然没用重用此人,说明郑伯并不善于重用贤才,或者是一直有意不用。当国家形势危急之时,郑伯能够放下姿态,以退为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郑伯的隐忍。安排一段对话,使烛之武形象更多元、立体,体现了多年不被重用的委屈,也从侧面暗讽郑伯不能够知人善任。“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则体现了一位君王的权谋之术,国家危难,以国事为重,然作为君主并非一味地放低姿态,以“子”相称,表现对烛之武的敬重,“寡人之过”辞令直接,以德服人。其实郑伯口中的“利”与烛之武口中的“利”虽意义不同,然都是深谙对方心思。“子亦有不利”看似是从国家与个人利益关系出发,劝烛之武权衡利弊,当然也暗有所指,言外之意是今天我向你赔罪,我们应该不计前嫌,与国家共进退,如果你还是推辞,那么我自然会不客气。一个“利”字一出,烛之武就干脆答应。
郑伯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以国为先,体现了他的隐忍和担当,然危急中放下君王颜面,于和颜悦色之中又针锋相对,绵里藏针,这便是他的智慧。
三、“逐利”的秦穆公
秦伯的出场都是被动的,像影视剧中的配角。第一次是被晋文公拉拢围郑,第二次与烛之武的会面中只是一位听众,最后史官也只用了一个字表现了他的情绪,“说”。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而文中的他又好像是一个“利”字当头的政客,做事的初衷都是围绕一个“利”字,其实我们却恰恰忽视了他的智慧。
凭借秦穆公的智慧,他不会不明白郑国灭亡对秦意味着什么?秦国限于地理位置,东边有晋国阻拦,只能向西扩张。而晋国不然,可以向南并楚,向东并郑、齐,向北并燕、赵。晋文公的晋国兵强马壮,称霸也只是早晚的问题,秦晋之好也只不过是两国维持和平现状的幌子,一旦晋国统一中原,下一步必然是吞并秦国。
秦晋围郑,晋国还有两条理由,勉强可以发起战争,而秦国却不然,这种完全伙同他国的吞并首先被贴上了“不义”的标签,可以说是赤裸裸的打劫。试想,如果秦穆公没有伙同晋文公出兵郑国那?凭借晋国的力量应该可以很快灭亡郑国,但郑国一直游走在各大国之间,楚国或者齐国是否会考虑自身安全出兵相助呢?所以拉上同样强大的秦国,齐、楚是不敢犯险的,这应该是晋文公拉拢秦国的初衷。而秦穆公可否坐山观虎斗那?假如晋国获胜,实力变强大,秦国会受到影响;晋国失利,又失去了东方的屏障。所以,无论如何,对自己都是不利的,那该怎么办?
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秦,便是看出了秦国的目的,其实秦国并非真想出兵,而是在权衡利益之下,不得不出兵。而烛之武却给左右为难的秦穆公提供了一套最佳方案,便是“舍郑以为东道主”,郑国既可以成为自己向东扩张的支点,又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晋国,故欣然采纳。
秦穆公表面看来是帮助晋国攻打不和道义的郑国,其本质则是重利益轻道义,不过作为君主,却是目光长远、深谋远虑。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头顶主角光环,几位配角却不然,借助几段简短的文字,史官却将春秋时期三位政治人物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三位人物在动乱的春秋时代都是深谋远略、做事冷静、能够顾全大局,同时又有着君王的权谋、狡诈,都充满“仁义”与“虚伪”。作为史官,在记录历史的时候是很难对君王做出评价的,但结合文字、细节,我们可以发现,看似客观的文字后面,有着史官对人物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晋文公、秦穆公深谙称霸之道,而郑文公深谙存亡之道和驭臣之术。文章虽简单,却微言大义,小中见奇,精妙绝伦。如此看来,这正是《左传》的叙事和写人艺术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