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案最全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最全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最全版】一、引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史上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次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使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本教案将全面介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引发深思和思辨。
二、战争背景1.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2.日本对华北、华东的侵略行动3.中国国土遭到严重侵略和破坏三、战争起因1.日本对华北的侵略行为加剧2.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和爱国热情高涨3.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与民众抗日运动的兴起四、战争进程1.中国人民的抵抗与抗战爆发a. 清华园抗日救亡学生运动的兴起b. 广州黄花岗起义c.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淞沪会战2.日本占领与中国人民游击战a. 中国军队的抵抗及主力退守重庆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与抗战根据地的建立3.重大战役与抗日胜利a.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长征与湘西会战b. 八年抗战的几个重大决战: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c. 1945年,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五、战争影响1.中华民族的意识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形成2.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美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六、战争意义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敌入侵的光辉一页2.中国人民坚决的抗战精神和无私的牺牲精神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站起来提供了历史性机会七、教学方法1.问答式教学: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课堂讨论。
2.多媒体展示:运用图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具体的抗战场景和重要历史事件。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4.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身感受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情境。
八、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敌对状态,红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形
成了民族统一战线。
27/ 51
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1936年5月、《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9月, “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蒋介石的政策
对蒋介石的政 策 “反蒋抗日” “逼蒋抗日” “联蒋抗日”
起止时间 1931年9月中旬—1936年5月初 1936年5月——同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整个抗日战争时期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40
日本的大陆政策
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 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
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
1927年 “东方会议”、 “对华政策纲领”
1927年7月 “田中奏折” ,宣称:“惟欲征服支那,
28/ 51
4.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46
“停止内战,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成为国内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结束
29/ 51
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47
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八路军 (后改18集团军) 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9.22 ,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
52/ 51
中国最后取得胜利,“亡国 论”是错误的
(2)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战略防
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3)意义:阐明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 的发展规律,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1中国抗日战争
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6、中共七大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地点 1945年4月;延安 中心任务 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 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重要问题。 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 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结果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 周恩来到西安调解,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 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意义
•
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 地点 背景 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进犯, 企图占领华北。 概况 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 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 国守军的拒绝,便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 攻,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双方 在卢沟桥激战。 结果 1937年底,平津陷落
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源自西安事变时间、 1936年12月12日;西安 地点 背景 .日本占领东北后,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2.中国 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 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东北军将领张学良 和十七路将领杨虎城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 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4.蒋介石坚决主张 内战并亲自到西安督战。 概况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 全国,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 称“双十二事变”。
影响
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也是日本全面 侵华的开始。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抗日战争的反攻及胜利
1944年春季敌后战场已经开始了局部反攻。1945年8月,中 国军队在美苏等国的配合下开始了全面反攻。 在盟国的全面进攻下,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
1、近代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走 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侵略中国 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
20世纪30年代以前日本侵华活动
2、九一八事变与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辽宁、吉林、 黑龙江)。
三、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一)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1、不同阶段的情况 (1)防御阶段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 了一系列会战,如平津会战、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 战、武汉会战等。
“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 队在上海的抵抗
中国军队防守的四行仓库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 与日军进行巷战
虽然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抵抗,但国民党军队仍然 节节败退,丢失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大片领土。 原因何在?
3、华北事变与对中国华北五省的侵略
华北事变的发生,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整个 中国的野心。
4、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 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中 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动了全面进 攻。
华 北 事 变 形 势
(二)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屠杀和掠夺
(3)反攻阶段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中国军队也对日本展开了全面反攻。 在反攻阶段开始后,国民党政府命令共产党军队原地驻防, 自己却在美国的帮助下把部队大量运送到东部地区。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9——19377——19458)
1、原因:
九一八事变
⑴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⑵受经济危机打击,日本急于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⑶当时,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正围剿红军,给日本侵略中 国以可乘之机。
2、经过: 3、时间:1931年9月18日 4、借口: 日本关东军制造的柳条湖事件。 蒋介石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 5、结果: 沦陷,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伪满洲国政权性质------日本扶植建立的傀儡政权。
卢沟桥事 变 南京大屠 杀
知识运用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从那个悲惨 B) 的时候……”歌曲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C.平型关大捷 D.七七事变 2.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是(A)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3.之所以能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最主要的原因是( A) A.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工农红军力量大大增强 C .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不得人心 D.西安事变的发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 刻”,反映的一段历史是( C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 、抗日战争 D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知识梳理
时间:1931.9.18 地点:沈阳柳条湖 结果: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 影响 中国人民开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局部抗战。 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提示:该事件与世界经济大危机有密切关系。
九 一 八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时间、地点:1936.12.12、西安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逼蒋抗日 结果: 和平解决 影响: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章导读本章讲授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
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全国各族各界民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洪流中。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重要力量,其地位与作用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学习指导本章重点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战争及其野蛮性。
2、国共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用。
3、国民党的对日作战方针及其战场和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作战方针;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维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和行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情况。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经验。
本章提示深刻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第一节日本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Ⅰ、大陆政策:(领会)1、政策出台: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独霸亚洲“大陆政策”,这是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提出“满蒙”(东北)与日本国防和国民利益相关。
日本军国主义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这就是近代以来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的具体体现。
2、具体实施:(识记)(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条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部沦陷。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2、国民党正面正面这场的抗战
1.淞沪会战(1)历史背景:日军在占领平津后妄 图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2)时间;1937年8—11月。
(3)结果:激战三个月后上海失守,但粉碎了日 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2.太原会战
2.概况:1937年7月7日、卢沟桥。 3.意义: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几天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3)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 “抵抗暴力”。
(4)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
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来,又把南方八 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第六章 中华 民 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
一、基本考点
考点1、“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七七事变
1. 历史背景 (1)1936年,日本制订所谓“国策基准”的侵略 方案。
(2)1937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旧病未愈,新患 迭起。
(3)德、意、日法西斯为摆脱困境,决意扩大侵 略战争,同英法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1)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取得了 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2)忻口保卫战:国民党军队在忻口阻击日军, 战斗十分艰苦。
3.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 (2)惨绝人寰:南京30多万人被害。 4.徐州会战 (1)时间:1938年春。 (2)中方指挥官:李宗仁
(3)台儿庄大捷: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取 得的最大胜利。
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第一,在抗战防御 阶段,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了努力的;第二,从 总体上讲,除个别战役外,中国打的是败仗。第三, 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第四,失败的主观原 因是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事变过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柳条湖附近的一
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有意破坏并袭击日本守备军队,接着以此为借口炮轰东
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同时,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想沈阳、长春、
四平等地进攻,这就是日本不宣而战的九·一八事变,。
民统治。主要表现在:
①政治控制在日满共同防卫名义下,日本关东军分驻东北铁路、大小城镇和军事
要地,在各地设立了遍布城乡的宪兵、警察、特务机关,采用各种残酷的手段镇
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经济剥削南满铁道洙式会社是东北最大的殖民掠夺公司,垄断了东北经济的各
个领域,日本的其他垄断组织如三井、三菱等财阀势力也先后进入中国 ,进行
民热烈支援,并掀起了第二次群众抗日高潮。
(3) 一二·九运动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后,地处抗日前线的华北人民,痛
感华北的沦亡已经迫在眉睫,北平学生于12月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
救国游行,高呼“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即一二·九运动。
打击了日本吞并华北的计划和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宣传了“停止内战,
意志,在中国近代史上赢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解
放战争史上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将东北变
成他独占的殖民地;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七·七事变和八·一
先游行示威,发表通电,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
收复失地;
(2)一·二八事变后的救亡高潮 1932年,日本为了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陈舒颜
概况
• • • • • • 两个政党&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约35000000人伤亡 抗日战争在大陆地区也称“八年抗战” 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日本侵略中国的期间 为十七年。
九一八事变1931
国际形势的变化
•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法、英向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珍珠港,美国参战,日 本的战略重心从中国转变为美国。 •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参加开罗会议, 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 • 1944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抗日主题影片
• • • • 南京南京 鬼子来了 金陵十三钗 一九四二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 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 • 武汉、广州失守。中国东部大部分沦陷。 • 日军重新调整战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 辅的,以求尽快结束所谓的“中国事变”。 • 日军开始重视对华北共产党武装的进攻
中共武装的抗日活动
• • • • • • 改编:第十八集团军、新编第四军 国共合作:平型关战斗 大规模作战的尝试:百团大战 敌后根据地的快速发展 日军扫荡 国共摩擦
• 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 • 东北军与日军短暂交火:东北军伤亡300余人, 日军伤亡24人。 • 不抵抗:东北军16万,日军5万 • 东三省沦陷:4个月,128万平方公里(日本国土 3.5倍),3000多万人口 • 满洲国建立:1932年3月1日西安事变1936• • Nhomakorabea • •
西北剿共战事 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 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局面展开 张学良、杨虎城的后半生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 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 区发起战略进攻。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 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
为解决化学武器遗留的问题 付出艰苦的外交努力
• 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谈判中,我国政 府坚持未来的公约中应该包含“解决遗弃化学武 器问题”的条款。 • 90年代初,联合国《禁化武公约》谈判取 得重大进展,该公约也明确了化学武器遗弃国的 销毁义务,并于1997年4月正式生效。
“细菌战受害对日索赔二审诉讼声援大会”
•
日本政府和军部很清楚怎样利用日本人 的这一自我“补偿”、自我疗伤的心理来麻 醉士兵,鼓励日本士兵去“牺牲”,同时转 移并发泄士兵为天皇、为国家上缴血捐充当 炮灰的不满。 对于被激起兽性的日本士兵来说,暴 力发泄是最大的满足,强奸和玩弄从军慰安 妇对于他们不仅是冲锋陷阵的奖赏和补偿, 还是证明自己依然存在的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犯下了三大 反人道罪行,分别是:
恶名昭彰的细菌部队——七三一用活人做实验;
南京大屠杀——屠杀三十四万中国同胞;
日军 “慰安妇”——军队性奴隶制度. 这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3)迫害致死中国劳工近千万人 • 日本从1931至1945年的14年的侵华战争 期间,在东北和华北为修筑众多的军事工程 和办厂开矿,大量奴役中国劳工,其总数达 到3700万人。 在这些军事工程和厂矿中,中国劳工惨 遭虐待,被迫害致死者近千万人。这些被奴 役和迫害致死的劳工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从 加害者那里讨回公道。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相持阶段到来以后,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敌,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也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反共倾向日益增长,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不断掀起反共高潮。中共中央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军事进攻,中共领导抗日军民坚决予以回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重大的课题就是如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不仅指出了要“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而且明确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途径是在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2)“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有力的精神武器。
(2)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国共两党推行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国民党执行的是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中国共产党执行的是一条全面抗战的路线。两种不同的抗战路线是由国共两党不同的阶级本质决定的,由此决定了这两条路线在性质、特点和结果上的不同。
(3)几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并存。在抗日战争特殊的历史条件下,1940年以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几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 知识辐射渗透:
2022年中国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什么
中国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什么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展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
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4日-4月9日〕上高战役〔上高战役、锦江作战、鄱阳扫荡战、宜春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中方获得全面成功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上高会战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军官良好的战斗素质和正确的战斗指挥,来源于全体官兵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这次战役的成功,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
3.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937年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在时间上前后承接,它的失败造成南京陷落,随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国民政府对南京市民疏散不力,留下严重的平民平安隐患,对于南京的防守部署不力,造成军事撤退混乱,大批中国军人滞留城内。
这些因素扩大了南京大屠杀中遇难者的规模。
4.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太原会战是抗战爆发后,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展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为中日双方在华北进展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
第六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支持张、杨,同时, 从抗日的总前提出发,决定杜绝内战,和平 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同意抗日。 此后,中国由内战转到抗战阶段,西安 事变是时局转换的枢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年2月10日,中国共产党发出“给国民党 三中全会电”。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
3、西安事变的爆发
➢近因:
张学良劝蒋介石一无所获(甚至哭谏)。
蒋介石逮捕了救国会“七君子”。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到西安,布置对中 国共产党的第六次围剿。
1936年12月9日,西安一万多学生举行游行 示威 。
➢周恩来说:“西安事变是蒋介石自己逼 成的,蒋介石抗战是张、杨两将军顺从 人民公意逼成的。”
➢3、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派系斗争严重,削 弱了它的战斗力。
➢4、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这是正面战场失 利的主要原因。
(二)武汉失守后转向消极抗战,但仍在支 撑正面战场。(即战略相持阶段)
➢对国民党来说,总的趋势一个是倒退,一 个是转向。
➢在这个时期,国民党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 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 共同的政治纲领,即党外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处于比较有利的国际环 境下。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 “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 策纲要》: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 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 重灾难
➢中国的大片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正义战争。
抗日战争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卢沟桥事件后全面爆发,共历时14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先侵占东北,又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
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2.使学生知道张学良、杨虎城为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使学生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教学重点: 西安事变的原因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难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吗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卢沟桥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那里陈列展出着许多的日军侵华的罪证,马么我们今天就以起来学习第六课抗日战争的爆发。
二、讲授新课(一) “全国抗日救亡高潮”。
1.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怀有野心日本侵略军是什么时间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板书:九一八事变2、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能占领东北三省并侵占华北大片土地3.看“读一读”内容,体会东北同胞家乡沦亡的悲愤心情。
沦陷后的东北人民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日本继续侵略下去,中华民族到了什么关头”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活动:比较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种不同的主张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高潮中,蒋介石在干什么讨论:“蒋介石的做法错不错为什么”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板书: 西安事变讨论: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师小结: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同意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 )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A.沈阳B.长春C.大连D.旅顺2.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C一二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 )。
A福建事变 B一二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 D一二九运动4.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呼吁一致抗日。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停战议和一致抗日》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5.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
A反蒋抗日 B逼蒋抗日C联蒋抗日 D合蒋抗日6.在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共杀害了约( )中国军民。
A.10万以上B.30万以上C.5万D.50万以上7.百团大战的直接指挥者是( )。
A.毛泽东B.朱德C.彭德怀D.贺龙8.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被聘请担任政治部副部长A.叶剑英B.叶挺C.王若飞D.周恩来9.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C国民党六届五中全会 D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10.1940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将军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A.张自忠B.张治中C.张灵甫D.张发奎11.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的最根本区别在于( )。
A要不要政党领导抗战 B要不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抗战C要不要政府参与抗战 D要不要军队参加12.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3.1941年5月,毛泽东做了()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侵华背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大陆政策”的提出炮制者丰田秀吉“大陆政策”的完成者田中义一、广田弘毅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逐步得逞的原因日本是亚洲的帝国主义强国。
它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并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准备。
国民党政府却将其军队的主力用于“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对日本实行妥协退让。
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政府则采取对日姑息、纵容的态度。
华北事变过程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使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中国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真空地带”。
接着,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
卢沟桥事变背景华北事变后,日本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
1936年8月,法西斯军人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制定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先打中国”的侵略计划。
11月,日本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欧亚两个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的旗号结成了反动同盟。
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就开始了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
展开论述:日本在台湾设立总督府。
日本驻台总督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于一身,并负责指挥烛台的日本军队。
建立了一整套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掌握台湾人民的生杀予夺之权。
日本还在台湾进行疯狂的经济略对,攫取台湾的资源和财富。
推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殖民经济模式,使台湾成为日本稻米的供应地。
殖民当局还接力推行奴化教育和同化政策,开展“皇民化”运动。
2、1931年日军占领中国东北后,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展开论述:扶持伪“满洲国”,它在“日满共同防卫”的借口下,确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一切权益。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迫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 足,加上敌后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 严重威胁敌人的后方。所以不得不停止对 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
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 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 能打败侵略者。
近卫声明
1938年11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 声称侵略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 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 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 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12月,为“建 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 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 则。
洛川会议
1937.8,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 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实行全 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二)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系统阐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 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 久战。 这样看来,日本的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是强的, 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 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军 力、经济力 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 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 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 的。这些……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 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 在于民众中之中。……在一切工作中,应该坚持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因为只有这种方针才能 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选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抗日战争 的中流砥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 做好了党的自身建设。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
第二节从局部康占到全国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1.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民党当局的基本政策“攘外必先安内”,采取不抵抗主义。
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2.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3.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九一八事变以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中坚力量。
2、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惊醒了局部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同这部分国民党军官的抗日合作。
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领衔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名义,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2、华北事变:(1)日本侵略者从九一八事变后,不停步地向中国进攻,企图独占中国。
(2)国民党统治者在倾全力围剿长征中的工农红军时,仍然对日本侵略者节节退让。
(3)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对抗日的态度,华北事变后也在发生变化。
•蒋介石对日本一再退让,是建筑在依靠外交途径来解决中日问题的幻想上的。
•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蒋介石的本心还是要反共;他所说的中共问题的解决,其实是要共产党向国民党投诚,接受改改编,特别是必须解除武装,才能以政治方法来解决。
•这自然是办不到,因此,他仍企图用武力来解决。
•蒋介石把中共的联蒋抗日政策误认为由于处境困难,急于同国民党妥协,企图抓住时机消灭红军。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率领国民党一批大员、将领亲自坐镇西安,布置剿共军事。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是非判断题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3、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放在敌后农村,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4、毛泽东认为战略反攻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非)5、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争虽然不具有战略地位,但起到了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的作用。
()6、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7、对抗日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中国共产党必须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8、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9、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是)10、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是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11、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胜利结束。
()12、中国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3、美国是最早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援助的国家。
()1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5、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支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1、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十九路军B、第二十九军C、第二十六路军D、第二十五军2、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A、抗日义勇军B、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C、东北抗日联军D、西北抗日联军3、1935年,北平学生在中共号召和领导下举行的抗日救亡运动是()A、一二、三〇运动B、一二•九运动C、一二•一运动D、一•二九运动4、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李济深等发动了抗日反蒋的()A、北京事变B、福建事变C、西安事变D、皖南事变5、1935 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呼吁一致抗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月16日、17日,中华民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 发表《对于芦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谈话,表示:“临 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 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地 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表明 了对日本军阀挑衅的退让底线。7月28日、30日,日本 军阀相继占领北平、天津,第二十九军退守保定一线。 平津一带的大学纷纷迁移。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 全体将士书》:“……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
•
1928年,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试图阻止国民革命军北 伐,炮轰南城,与中国北伐军发生交战,造成济南惨案, 杀害了中国外交部山东交涉员蔡公时等十六人。最后,在 蒋介石表面惩办参战主要军官之后,日军退出济南。
日本在济南屠杀我同胞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趁张学良调动东北 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留驻华北之机,由司令本 庄繁亲自策划,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破坏了一小段 南满铁路,诬蔑此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所为,当夜向 沈阳北大营之国民革命军发动进攻,标志着“柳条 湖事变”,又称“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战争反攻阶段
• 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 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
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与此同时,国民党正 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 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形势恶化,兵力不足与物资紧缺到惊 人的程度 。为了取得东南亚地区的物资,必需打通中国 沿岸的航线,于是日本于1944年发起了“豫湘桂会战”。
战争酝酿阶段
• 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 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 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 到1895年4月17日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 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 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 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 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
• 同年9月,日本再度制造舆论,要求“华北五省(察哈尔、 绥远、河北、山西、山东)自治”。在此期间,中国青年 发起的反分裂、反割据爱国运动,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 整的一二九运动。
• 华北事变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 主要矛盾的标志
福建事变
• 福建事变
• 1933年12月,福建蔡廷锴、李济深及其十九路军 组织“中华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与红军签署 《抗日停战协定》,力图挽救危局,史称“福建 事变”。但由于蒋介石勾结日伪军对这支革命武 装进行血腥镇压,加之当时中共领导人奉行的 “左”倾关门主义政策,福建事变最终失败,蒋 介石撤销了十九路军的番号,十九路军这支名扬 四海的抗日部队的历史到此结束了。
• 在此时,中国内部开始有人感觉到抗日战争终结之日即将 到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抗日战争进入全 面大反攻阶段。 •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 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 署投降书。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 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 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 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华北事变
• 1933年1月,日军进占山海关,开始向中国关内进攻。5 月31日,中日签署《塘沽协定》,国民革命军退出热河和 冀东,日本打开了通往华北的大门。
• 1935年1月中旬,日军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
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其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今沈阳)特 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借口“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 胁迫南京政府批准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达 成的条件,即“何梅协定”,及察哈尔代理主席秦德纯与 土肥原签定的“秦土协定”,接受日军所提取消冀、察两 省境内的国民党党部等多项要求,使河北、察哈尔两省的 主权大部丧失 。
• 1932年3月,日本关东 军在东北建立“满洲 国”,其傀儡政府名义 上的领导人是清朝末代 皇帝爱新觉罗· 溥仪。对 我国的东北实行殖民地 的统治,揭开了日本大 规模侵华和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序幕。
第一次淞沪战役
•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 一二八事变爆发。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 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国民革命军不得驻扎上海, 只能保留保安队,日本取得在上海驻军的权利 。 参与抗战的主力国军第十九路军不得不离开上海, 赴福建剿共,第五军则撤退至苏州、南京一带,6 月,日本军阀全部退回日租界。
武汉会战
• 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 战 • 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最大的胜利是兵团司令薛岳指挥的 万家岭大捷 • 10月21日,在大亚湾登陆的日军占领广州,第七战区司 令余汉谋部退至粤北地区 • 10月25日,湖北重镇武汉三镇相继陷落。中国政府的作 战中心前往重庆继续作战。 • 在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万人,中 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迎来了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 1938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10 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11月日本占 领上海,12月占领南京,发动了毫无 人性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 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 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 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 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 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 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 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 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 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 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 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 投降。中国抗战的士气受到巨大打击。1939年1月1日, 中国国民党召开临时紧急会议,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撤 销其一切职务。 •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军队向波兰不宣而战,引发法国、 英国向德国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破产,第二次世界大 战正式爆发 • 百团大战后,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共产党面对日军扫 荡的压力下,全军实行战略转移,化整为零保留实力,开 展各种形式的反“扫荡”斗争,如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 麻雀战、破袭战等。
甲 午 战 争 中 被 日 军 俘 获 的 镇 远 号 致 远 舰 部 分 官 兵
• 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 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 带驻屯重兵。 •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 日根据《朴 茨茅斯合约》占领了辽东半岛,建立一整套殖民机构。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 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1915年,跟袁世凯 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张学良蒋介石
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和杨虎城
• 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自来到西安 “督战”,12日,张、杨发动了西 安事变,对蒋介石实施“兵谏”。 这次事变最后在国民党、共产党和 其他势力的协商下,得到和平解决, 国共两党也达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协定,成为日后影响抗日 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西安事变
• 中共开始抛弃左倾的关门主义,主动和合 围陕北根据地的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 虎城部磋商结成抗日反蒋的军事同盟。并 借助各种渠道与国民党中央试探妥协的可 能性。
• 但蒋介石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意图,并 调遣撤回关内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继续围攻共产党 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在此情况下,张学良及西北 军将领杨虎城决定接受共产党的联合抗日主张。
日本军侵入南京城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图片
南京大屠杀历史 证据
黄河花园口决堤
• 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6月6日占领河南省会开封。6月9 日,蒋中正命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大坝,史称黄河花 园口决堤。此举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但是也造成了 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造成上百万民众直接死亡或间接 因饥荒而死,造成不知情的当地民众对国民党的不满。战 后蒋中正调拨了大量资金修复黄河大堤,史称“黄河归 故”,即恢复故道。参与会战的国民革命军分路撤退,粉 碎了日军的合围企图,至此,徐州会战结束。会战后,有 一部分国军留在鲁南苏北敌后战场,后蒋中正下令组建苏 鲁战区,以东北军于学忠为战区司令。这部分国军坚持到 1943年,被日伪军压迫,与中共军队摩擦也告失利,被 迫退出鲁南苏北。华北日军除以主力进攻山东津浦线方向 外,还以一部向河北平汉线追击,宋哲元率部节节抵抗, 最后退至黄河以北的豫北地区。
战争相持阶段
• 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 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 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 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 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 日本的作战方针由最早的“三月亡华”,转变为1938年 11月第二次近卫声明的“东亚新秩序应由中日共同主导”、 “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等,并声称只要答应和解, 就从华中、华南撤军,华北在名义上属于中国。并承诺和 谈成功后废除在华不平等条约,归还租界。
姓名:邓杰 班级:2011级生物科学(1)班 学号:20110704011045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 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 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 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 “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 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 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 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 告终
西 安 事 变 后 宋 美 龄 写 给 蒋 介 石 的 信
战争防御阶段
•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