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187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中国近代史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以及国
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和掌握,以
下是一些专项练习题,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次重要事件,请问辛亥革命的时间是?
2. 辛亥革命后,中国成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请问这个共和国的名称是?
3. 一战后,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抗议活动,这被称为什么运动?
4. 五四运动中,传播了一种新思潮,主张科学、民主和民族独立,请问这种思潮
被称为什么?
5.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最早的党员人数多少?
6. 毛泽东于1949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请问他宣布这一消息的地点是哪里?
7. 1950年代,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什么运动?
8. 中国于1978年开始进行了改革开放,请问改革开放的倡导者是谁?
9. 1966年至1976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极其动荡的政治运动,请问这场运动的名称是?
10. 中国自1979年开始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被称为是中国经济腾飞的
开端,这一系列改革被称为什么?
以上是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专项练习题,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来加深对中
国近代史的了解和掌握,为高考备考做好充分准备。
祝愿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185
B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D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下内容不属于《资政新编》的有:A 各省设新闻官B 提倡兴办新式学校C 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D 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在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对华资本输出权利时,甚至取得我国一些地方的金矿开采权的是A 日本 B 法国 C 俄国 D 英国五四运动最主要的作用是:A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B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C 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撤消三个卖国贼的职务D 促成中国人民的新觉醒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是:A 朱德B 叶挺C 贺龙D 刘伯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实事求是B 解放思想C 改革开放D 民主集中制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最重要因素是:A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其前身是封建官僚、地主和商人C 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 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的总特点是:A 军事与外交并用B 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互辅C 扶植割据势力D 以华制华黄埔军校与以前军校的不同之处是;A 严格军事训练B 健全管理制度C 重视政治教育D 培养军事骨干以下解放战争的著名战役歼敌数量最多的是:A 孟良崮战役B 辽沈战役C 淮海战役D 平津战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坚持放在首位的是:A 农业B高新技术产业 C 重工业D商业以下内容不属于《资政新编》的有:A 各省设新闻官B 提倡兴办新式学校C 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D 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的目的是A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维护共和制度B支持去南护国军,号召武装讨袁C反对袁世凯任在总统,号召彻底倒袁D声援护国战争,号召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A 传播马克思主义B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C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D 实现国共两党合作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A 要抗日就必须反蒋B 抗日符合中华民族利益C 蒋介石反共政策不得人心D 日本已全面侵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变革B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C 是长期农村改革经验的总结D 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水平以下内容不属于《资政新编》的有:A 各省设新闻官B 提倡兴办新式学校C 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D 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帝国主义竞相在中国投资修铁路时,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以下各项不属于附有条件的是:A 控制铁路B 控制铁路沿线地区C 运输军队D 征收赋税在新文化运动中,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并提出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的人是:A 鲁迅 B 李大钊 C 陈独秀D胡适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过: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的撤退;(二)它可以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利在中国最大可能地建立起来……美国政府实际上选择了三种可能中的A第一种B第二种C第三种D都不对下列哪件事说明我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制度:A 1946年政协会议的召开B 民主党派与国民党决裂C 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D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当时的清朝皇帝是:A 道光帝B 同治帝C 咸丰帝D 光绪帝甲午中日战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基金B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设备和技术D列强资本输入迫使清政府鼓励民办工业下列哪一运动比较全面地检验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A 五四运动B 省港大罢工C 国民会议运动D 五卅运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国内政治时局最大的危险来自A 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B 汪精卫的叛国投敌C 国民政府的分裂倒退D 皖南事变的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成就突出体现在:A 工矿业B 交通运输业C 农业D 能源曾担任中国使臣,出访欧美的蒲安臣是:A 英国人B 美国人C 法国人D 德国人有人说:20世纪初期的立宪派实际上成了封建主义的同盟军。
高三历史复习:新高考高三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包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强化训练班级姓名考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
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英军炮轰广州中日黄海海战八国联军大沽登陆A中国与列强争霸史 B西方列强侵华史 C中国人民抗争史 D西方列强争霸史2.2019年【浙江卷】11.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
”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湖北新军起义B.护国运动C.“二次革命”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3.2019年【江苏卷】10.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他看来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4.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
反映的历史史实是()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汉阳铁厂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5.2019年【全国卷1】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6.2019年【全国卷2】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
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7.“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
高三新课程历史测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新课程历史测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专题一(近代西方侵华史)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鸦片战争是英国蓄意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它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回答1—5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对这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对两次鸦片战争实质的思考B.道出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C.作者是站在西方殖民主义立场上的D.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对鸦片贸易3.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谋求传教权的根本目的是()A.从精神上侵略中国B.进行单纯的宗教活动C.传播西方科技文化D.为清政府提供精神武器4.从世界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的影响是()A.中国各方面的主权逐步丧失B.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民主革命开始D.中国思想界出现“西学东渐”趋势5.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社会,其依据有()①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②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市场③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④使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据此回答6—10题6.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勒索赔款B.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C.为了商品输出D.海盗式掠夺战争7.对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外贸易总额有所增长B.西方的商品完全占据了中国市场C.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中国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提高8.第二次鸦片战争英、俄都割占了我国大片领土,但两者本质意图不同,英国割占中国领土的本质意图是()A.破坏中国领土主权B.扩张领土,建立殖民帝国C.满足商品输出的需要D.满足资本输出的需要9.1854年,英法曾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要求,结果遭到拒绝,英法遂暂时把修约要求搁置在一边,之所以如此,其真正原因是当时()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B.英法两国忙于克里米亚战争C.其他列强的干涉D.清政府顽固派的抵制10.下列地区,在同治年间割失的是()A.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B.九龙司地方一区C.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及库页岛D.台湾和澎湖列岛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据此回答11—16题11.19世纪60、7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造成中国边疆地区的普遍危机,所使用的手段主要是()A.文化侵略B.商品输出C.武力和战争D.建立傀儡政权12.1861年赫德向总理衙门递交《局外旁观论》对中国内政外交提出诸多建议说明的问题是()A.清政府腐败,无能力办理内政外交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妥协C.清政府中央政府性质已开始半殖民地化D.外国侵略者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华侵略。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训练含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13年,赵玉森在《共和国本国史》中写道,“约既公布”“对于战争原因之鸦片禁令,均未只字争及,于是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诸外国人反而丑诋之,且或携我国一二烟具陈诸博物馆,以为清国人民风俗之代表矣。
”这反映出赵玉森意识到( ) A.孙中山缺乏反对外国勇气B.烟毒泛滥危害中国国家形象C.辛亥革命具有历史局限性D.鸦片战争深刻影响近代外交解析:选B 根据材料“对于战争原因之鸦片禁令,均未只字争及,于是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可知指代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诸外国人反而丑诋之,且或携我国一二烟具陈诸博物馆,以为清国人民风俗之代表矣”,烟毒泛滥,已为外国所诟病,故B项正确;材料与辛亥革命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材料无关外交事务,故D项错误。
2.(2019·山东滨州二模)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陆续设立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由地方要员兼任,负责南北的交涉通商、海防交通等。
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
这反映出( )A.清廷抛弃天朝上国的腐朽观念B.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C.清政府已具备完善的外交机构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解析:选B 此时清政府仍由地方官员办理对外交涉事务,体现出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可知南北洋大臣的职位由湘系和淮系势力垄断,这反映出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鸦片战争以来……海防交通等”可知此时清政府外交机构并不完善,故C 项错误;材料主旨涉及清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属于内政问题,与半殖民化无关,故D项错误。
3.(2019·山东德州期末)太平天国明令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否则问罪。
最新 高三历史练习(中国近现代史1)[整理] 精品
中国近现代史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2.英国开始向中国偷运鸦片的主要目的是A.腐蚀清政府官员B.削弱清军战斗力C.打开清朝闭关大门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3.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鸦片战争前夕形势的是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B.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C.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入超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激增4.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依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皇帝和许多大臣的愚昧和无知B.封建传统思想的保守性C.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D.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性5.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B.1841年,英军侵占香港岛C.1841年,英军攻打定海D.1842年,英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6.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军备落后B.道光帝犹豫不决C.清朝封建制度腐朽D.清王朝闭关锁国7.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流行这样一句话,农民“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天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增加了赋税B.粮价大幅度下跌C.白银外流,银价上涨D.商人、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8.我国最早记载日食、月食的书写材料是A.甲骨B.帛C.竹木简D.麻纸9.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或者大肆毁佛的根本原因是A.想要控制寺院规模B.统治者宗教信仰的差异C.受统治需要的制约D.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不同10.北宋初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11.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①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③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是A.市易法B.募役法C.青苗法D.方田均税法13.明朝对外交往频繁,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一时期对外交往结果的是A.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B.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C.传入西方近代生产方式D.传入西方近代科学知识14.韩非子主张治国要“以法为本”,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A.将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C.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D.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15.汉武帝以后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印度半岛南端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观察,总督关于禁烟之语,不过官样文章而已,毫无积极禁止(鸦片)贸易之意,因为政府久已纵容私运(鸦片)为发财之机会。
高中历史现代史专题练习题库附答案
高中历史现代史专题练习题库附答案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进行了激烈的殖民争夺。
各国之间的矛盾加深,导致了一系列冲突和危机。
此外,民族主义的兴起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原因:1) 各国之间的殖民地争夺造成了冲突。
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对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地进行争夺,争夺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竞争和矛盾。
2) 民族主义的抬头加剧了紧张关系。
欧洲各国民族主义者要求独立和统一,例如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运动。
这些要求引发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 军备竞赛的加剧。
各国不断提高军备,竞相扩大军队规模和武器储备,增加了对战争的准备。
4) 同盟系统的形成。
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的军事同盟,形成了两个主要的军事集团:协约国和中央同盟国。
同盟体系使得一旦发生战争,会迅速扩大。
2. 列举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战术变革。
战略变革:1) 战争规模的扩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涉及到多个洲际和海洋。
2) 阵地战的兴起。
随着武器技术的进步,双方的防御体系变得更加牢固,导致了长时间的阵地战。
3) 海上封锁战略的应用。
各国尝试通过封锁对方的港口和海上交通线,以削弱对方经济实力。
4) 空中战争的出现。
飞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空中战争成为新的战争方式。
战术变革:1) 战壕战的应用。
受到阵地战的影响,双方在前线筑起了数百公里的战壕系统,进行持久的战壕战。
2) 步兵战术的改变。
战壕战的出现使得步兵战术发生了变革,例如使用壕堑推进、火力压制等战术手段。
3) 坦克战术的出现。
坦克的出现改变了地面战争的格局,它既能够穿越战壕又能够对抗步兵和炮火。
4) 化学武器的使用。
各国开始使用毒气等化学武器,对敌方造成生物和心理伤害。
附答案: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背景:各国殖民争夺、民族主义兴起、紧张关系加剧。
原因:殖民地争夺、民族主义、军备竞赛、同盟系统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上)高三测试卷
中国近现代史(上)高三测试卷第一章至第八章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5分,共计75分。
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说:“如果不是禁烟运动,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C、偶然与必然的关系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丧失保护本国农业生产能力的规定是A、五口通商B、片面的最惠国待遇C、领事裁判权D、英同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允许外国人往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的条约是A、《望厦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4、英国利用哪个条约中的有关条款在中国攫取了第一个租界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天津条约》D、《虎门条约》5、太平军曾用俘获的英国军舰“飞而复来”号A、在无锡同清军作战B、在无锡同英军作战C、在苏州同洋枪队作战D、在上海同清军作战6、拜上帝会创立后势力迅速发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质情况是A、阶级矛盾尖锐B、崇洋思想流行C、人民渴望平等D、宗教迷信严重7、19世纪50、60年代,英法侵略者曾在广州进行四年的军事统治,其开始的时间是A、1856年B、1857年C、1858年D、1860年8、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商品仍未在中国市场畅销的主要原因是A、开放的口岸大少B、中国居民缺乏购买力C、英国产品价格过高D、中国自然经济抵制作用9、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A、都是私人投资兴办B、经营管理上封建性极浓C、都是为了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而兴办D、都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10、《马关条约》关于“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的真实含义是A、清政府不能再向朝鲜提供帮助B、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C、朝鲜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实现独立D、朝鲜摆脱外国控制独立自主11、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基金B、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D、列强资本输入迫使清政府鼓励民办工业12、总理衙门答应外国侵略者关于“各口划一管理”的规定,将上海海关的管理体制办法推广到各通商口岸。
高三历史练习100题中近现史
监利中学高三历史练习100题-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本题共10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嘉庆、道光年间,清朝由盛转衰,渐呈末世景象。
当时有人指出:当今天下财富,“上不在国,下不在民……淫侈愈甚,积于官吏,而兼并于大商,此国与民所以并困也。
”以下评述,不.正确的是()A.清朝官吏腐败,贪污盛行B.商业发展是导致吏治腐败的根源C.官吏贪污严重影响国计民生D.封建专制制度没落加剧官吏腐败2.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的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A.长江流域下游城市B.长江和珠江下游城市C.广东和福建沿海城市D.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城市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业生产最显著的变化是()A.大量土地荒芜B.受外国农产品排挤,中国农业萎缩C.开始采用农业机械生产D.大量农产品日益商品化4.列强为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而故意曲解和利用了()A.《黄埔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5.下列地点中,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迫增开为通商口岸的是()A.汕头B.定海C.青岛D.湛江6.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在日本海西海岸寻找出海口的机会()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改订条约》7.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包含资本主义性质社会保障政策的现代化方案是()A.《海国图志》B.《变法通议》C.《资政新篇》D.《应诏统筹全局折》8.清代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造成“万马齐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西学东渐B.文字狱C.八股取士D.程朱理学9.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的新时代特点是主要的是()A.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C.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的土地制度D.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10.中国近代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和第一家炼钢厂分别设在()A.福州、上海B.福州、天津C.上海、汉阳D.天津、汉阳1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客观上顺应世界发展潮流②清朝适应历史变局的一种抉择③前期以自强为主,后期重求富求知④最终实现了巩固清朝统治的目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兵制中增加了新式兵种——海军。
高三历史练习题:中国现代化进程
高三历史练习题: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下列哪个时期?A. 明朝B. 清朝C. 民国时期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一次鸦片战争C. 辛亥革命D. 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3.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下列哪一个具有重要意义?A. 北京条约B. 南京条约C. 望厦条约D. 天津条约4. 下列哪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倡导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胡适D. 蔡元培5. 下列哪个组织成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A. 太平天国B. 义和团C. 革命党D. 国民党二、判断题1. 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开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河。
()2. 新文化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强调"民主、科学"等思想观念。
()3.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化和思想的觉醒。
()4.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5.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四个现代化"。
2. 举例说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受的一项不平等条约,并说明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 从思想文化层面,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4.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5. 简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有哪些?请结合历史背景和事件,进行论述。
请根据以上题目进行回答,注意清晰、准确、简洁的表述,以确保答题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综合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2023河北邢台一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对边疆史地知识,特别是对西北史地知识造诣很深、贡献很大的学者。
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学术价值很高的边疆史著作,如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魏源的《圣武记》、姚莹的《康车酋纪行》等。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受经世思潮影响B.学术研究的转向C.社会性质的变迁D.闭关政策的破产2.(2023安徽安庆二模)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的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官方采取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
基于疏防责任和被惩办的各种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文武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
材料表明()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部分官员的海洋主权意识淡薄C.清水师尝试国际化合作D.政府权力下移与地方势力崛起3.(2023山东聊城二模)1861年11月,清廷将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的军务及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各官皆归曾国藩节制,正可谓“当时七八省政权,皆在掌握。
凡设官任职,国课军需,悉听调度,几若全国听命于一人”。
清廷这一做法,意在()A.改变满汉权力格局B.应对边疆安全危机C.推动洋务运动进程D.倚重湘军稳定局势4.(2023安徽马鞍山二模)1860—1862年,清朝地方乡试大量停科,为庚子事变前乡试停科最多的时期。
1864年,清廷下诏恢复正常科举考试并扩大乡试中举名额。
此举反映出清廷()A.着力培养新式人才B.拓宽政府税源C.意图笼络汉族地主D.示好西方列强5.(2023湖南岳阳二模)1887年,刘铭传上奏道:“台湾四面皆海……防不胜防……新竹,彰化一带,海口分歧,万难遍布军队……如遇海疆有事,敌船以旱队猝登,隔绝南北声气,内外夹击,危迫将不忍言。
若修铁路既成,调兵极便,何处有警,瞬息长驱。
”据材料可知,刘铭传()A.敦促清政府在台湾建省B.意识到台湾面临日本窥伺C.呼吁政府加强海军建设D.主张兴办铁路以巩固国防6.(2023山东泰安二模)1888年,开平煤矿第一次准备分发股息时,煤矿在天津报纸上发布了一条新闻,《捷报》对此作了报道,之后每当有类似的举动都大肆宣扬。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史》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史》精练卷(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2.(2018·黄冈期末)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卑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英人称之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
然而国内不断有人攻击他:“此……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等,迫使郭嵩焘辞职。
这说明()A.部分国人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B.清朝官场相互倾轧的现象十分严重C.与敌国打交道的官员通常受到诟病D.道德绑架开始成为有效的攻击手段3.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
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
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
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蔓延开来。
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新军是清朝统治的支柱力量。
1911年秋,武汉新军15 000人中,纯粹革命党人将近2 000人,经过联系而同情革命的约4 000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1 000多人,其余都是摇摆不定。
这说明()A.清朝统治根基已动摇B.革命党建立自己的武装C.武昌起义打击了清廷D.革命党人的宣传力度大5.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
“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
高三近代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近代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A. 1839年B. 1840年C. 1842年D. 1856年答案:B2. 《南京条约》签订的年份是:A. 1840年B. 1842年C. 1858年D. 1860年答案:B3.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李秀成D. 石达开答案:A4.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不息”B. “师夷长技以制夷”C. “振兴中华”D. “天下为公”答案:B5. 辛亥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910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3年答案:B6.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以上都是答案:D7.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不平等条约B. 国内经济危机C. 国内政治腐败D. 国外战争影响答案:A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间是:A. 1931年B. 1937年C. 1941年D. 1945年答案:B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35年答案:B10. 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是:A. 辽沈战役的胜利B. 平津战役的胜利C. 淮海战役的胜利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来强化清朝的国力,以应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同时也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2.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民主运动。
它不仅反对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而且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觉醒。
五四运动还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方向和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三新课程历史测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2
高三新课程历史测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2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新课程历史测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2专题二(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据此回答1—7题1.1895—1900年间,侵占山东地区的外国侵略者有( )①俄国②英国③日本④德国⑤法国A.①④⑤B.②③④C.③④D.②④2.下列有关洋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教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侵略而传入的B.洋教是近代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各种宗教C.《黄埔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自由传教D.随着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山东,外国教会势力猖獗,恣意横行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在中国问题上的相应表现是( )A.德与沙俄联合干涉,使辽东半岛归还中国B.英德分别开设汇丰银行和德华银行C.先后强租胶州湾和威海卫D.和袁世凯订立《善后借款合同》4.19世纪末,英德对华贷款合同规定不得提前还清贷款.主要是为了( )A.长期控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 B.和其他列强争夺权益C.攫取高额利润D.勒索更多的权益5.下列事件为俄国把中国东北变为其势力范围提供直接条件的是( )A.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B.发动日俄战争C.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修筑中东铁路合同 D.策动外蒙古独立6.1900年6月,清朝中央政府对外宣战,南方数省却与上海各国领事协议〝东南互保〞,形成〝南北判若两家〞的局面,其用意不包括( )A.借外国势力镇压义和团B.保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C.试图脱离清王朝而自立D.抑制南方人民的反帝斗争7.19世纪末的一份西方国家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其实质是( )A.要求对华贸易机会均等B.主张严格区分势力范围C.维护中国的关税制度D.倡仪协商关税制度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既冲突又稳定,据此回答8—13题8.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 )A.武力镇压 B.严守中立C.扶植代理人D.维护满清统治9.直系军阀反对段祺瑞〝武力统一〞并与西南军阀相勾结,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各界要求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B.中日民族矛盾趋于激化C.美英反对日本独霸中国D.中国人民反对巴黎和会10.辛亥革命后,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够在我国西藏.新疆.蒙古等地制造分裂事端,主要是借助于( )A.中国政局大变动的混乱局面 B.中国各派系军阀的卖国投靠C.袁世凯复辟帝的迫切欲望 D.上述地方统治势力的独立野心11.《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侵华权益的焦点是( )A.对中国海关的控制权B.对中国路矿的控制权C.对京津地区的控制权D.对中国东北的控制权12.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的态度由武装干涉到〝严守中立〞,又变为扶植袁世凯策划〝南北议后〞,造成这一系列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得失 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C.袁世凯的卖国求荣 D.清政府已土崩瓦解13.下列对一战期间美日在华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国联合英国共同对付日本 B.其矛盾集中体现于府院之争C.各国扶植代理人明争暗斗 D.日本的扩张冲击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相对稳定.但美日在华争夺日益激烈.据此回答14—17题14.1922年,吴佩孚提出了〝武力统一中国〞的主张,最符合哪些国家的利益( )A.美国和日本B.英国和日本 C.英国和美国D.欧洲列强15.直系军阀反对段祺瑞〝武力统一〞并与西南军阀相勾结,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各界要求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B.中日民族矛盾趋于激化C.美英反对日本独霸中国D.中国人民反对巴黎和会16.19世纪末至五四运动前,中国两大主要社会矛盾趋于汇流,集中地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王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B.帝国主义初步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D.清政府,北洋军阀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7.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左右清政府,是因为(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②立宪派的支持③掌握北洋新军④革命党人的妥协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大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横加阻挠和干涉,据此回答18—22题18.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惨案〞的直接目的是( )A.占领济南,扩大军事侵略 B.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C.帮助奉军对蒋介石作战D.维护在山东的侵略特权19.为破坏北伐战争,在长江流域制造了一系列惨案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美国D.法国20.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的目的是( )A.武装占领东北B.阻止国民政府〝北伐〞C.威迫张学良独立 D.在东北扶植新代理人21.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帝国主义在上海实行( )A.高压政策B.金元外交C.保持中立D.欺骗手段22.1927年,帝国主义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要是由于( )A.蒋介石的野心日益膨胀B.陈独秀对蒋介石妥协退让C.蒋介石和汪精卫争权夺利 D.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国共十年峙,美日两国加紧侵华.据此回答23—26题23.1927年秋,英美促成宁汉合流,是要国民政府( )A.进攻日本支持的奉系军阀 B.加紧镇压人民革命C.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挑起新军阀混战24.在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中,美国首先与中国缔结关税条约,是为了( )A.率先控制中国市场 B.扶植初掌政权的蒋介石C.取得在华外交优势 D.缓和中国人民的反美情绪25.1931年,日本加快侵华步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B.日本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C.张学良服从南京政府,东北易帜D.趁国民党围剿红军之机26.1932年10月国际联盟调查团在所谓〝中日冲突〞的报告书中提出( )A.维持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 B.由〝满洲国〞统治东北C.恢复中国对东北的管辖和治理D.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据此回答27—30题27.甲午战争结束到〝一战〞前,与日本争夺中国最激烈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D.俄国28.1939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对正面战场作战的指导方针是建立长期围攻态势,消耗中国的战斗力.其战略意图是( )A.扩大占领区范围 B.对国民党内亲日派施压C.配合政治诱降策略 D.配合对八路军的围攻29.以下各项,与1941年日本侵略军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的原因无关的是( )A.企图扭转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面B.敌后抗日根据地迅猛发展C.国民党战场的抗战态度日益消极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30.枣宜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结局表明( )①正面战场仍是抗日的主战场②正面战场的形势严重恶化③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④英美在华的绥靖政策破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在沦陷区采取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方针.据此回答31—34题31.日本在沦陷区采取的政策不包括( )A.抓丁拉夫,掠夺劳动力资源B.开办中国联合银行,滥发伪币C.以〝中日合办〞为名,将矿业.钢铁业交由日本公司专营D.对粮食实行〝统制〞32.日本搞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的相同点是( )A.掠夺地产和矿产,以战养战 B.培植殖民工具,以华治华C.肃清抗日革命力量,巩固占领区D.进行奴化统治,以日变华33.日本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最主要目的是( )A.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B.解决工业生产发展与国内矿产资源贫乏的矛盾C.摆脱国内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D.独霸亚洲并征服世界34.1938年日军停止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改变侵华方针,这表明( )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B.中国军队进入局部反攻C.日军认识到中共是实现侵华计划的主要障碍D.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重大变化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据此回答35—37题35.国民政府签订这一条约的目的是( )A.投靠美帝国主义B.利用美国抵抗日本C.获取美援,进行内战D.换取美国对〝改订新约〞的支持36.这一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由于( )A.美国取得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方面的权利B.对中国的危害十分严重C.条约内容和〝二十一条〞相同D.该条约和〝二十一条〞签订的情形类似37.美国通过该条约( )A.完全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B.打破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C.夺取了英国在华侵略优势 D.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二.材料解析题:(第38题10分,第39题10分,第40题14分,共34分)38.材料1:……叛党(太平军)正在帝国心脏区域迅速地无阻地进展中,目前这已使南京与北京同受威胁,……大不列颠一国,或是在中国海拥有舰队的三个外强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趁(中国)皇帝还据有能够缔结条约的地位时,向他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我坚决相信无限制进入内地和沿海一切口岸,在北京建立直接外交关系,以及鸦片的合法化,都是当前可以获得的权益,并且,满可以在今后两个月以内,用正式条约获致之.——《阿礼国上文翰机密报告》1853年3月3日材料2:局势一天一天恶化,如果叛军再有很大进展,北京朝廷就会四处寻找外国援助的.除非政府用大力振奋起来,我看不出政府怎样能支持下去.……如果反叛运动表现任何复兴帝国的征象.或是有了定型政府的保证,那么让他们去搞是好的,然而不幸他们无此表现.因此事情就成为简单的选择问题了.是等待事情发展到一个不可知的结果呢?还是稳定现状?如果选取前一条路,现在我们的生意已经全盘陷入危险的境地,商人利益已经破灭了;如果选取后一条路,则这个灾难深重的帝国还有一线希望恢复其安全与和平,我们的生意也可望受到保护.——《罗伯逊致阿斯登》1861年5月10日材料3:这一场斗争(慈禧太后与辅政八大臣)的关键,主要看这一年我们和恭亲王交际中给他的印象如何而定.幸运的是,恭亲王信赖自己对我们的观察和经验所获得的结论,……他向太后保证,我们在此并无可怕之处,这方面他对太后之回京负完全责任.为了顺从恭亲王的意图,并证明我们是准备帮他把皇帝从那群恶党徒手里解救出来的,我和我的同僚们曾注意防止外国人冒犯皇帝一行人入京时的行列.……今附送恭亲王照会,他通知我已被任为首揆,仍负责外交事务,我给他的回文亦附来,回文措辞是有意给他撑腰的.——《英国派驻清政府公使致英国外交大臣的信》1861年11月12日(注:阿礼国是英驻上海领事,文翰是香港总督;罗伯逊是英驻广州领事;阿斯登是英驻印度官员)回答:(1)从材料1看,英国官员主张对中国采取什么政策?(2分)(2)从材料2看,英国官员此时主张对中国采取什么政策?(1分)为什么?(3分)(3)材料3反映了英国对中国发生的事件采取什么政策?(2分)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9.材料1:〝如果排日行动再发展下去,也许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哪些兵力,与关东军协商后由参谋本部作战部提出计划.〞——引自(1931年7月《日本陆军省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材料2:〝当时,守卫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兵力,总计不过一万零四百人,而在其周围有二十二万中国军队.情况突然紧急起来,同时,居住该地的一百万帝国居民也陷于严重的恐慌和不安之中,我军关心这种情况,认为有必要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为了这个目的,迅速开始行动,排除抵抗,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装.〞——引自1931年9月24日《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材料3:〝九月十八日事件之发生,我方不外毅然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引自1932年8月25日《日本外相田康哉关于满洲问题的演说》请回答:(1)你认为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哪是真实的?哪是虚假的?为什么?(4分)(2)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材料2和材料3有哪些自相矛盾的地方?(2分)(3)依据材料1和材料2的内容,驳斥材料3的日本〝出于正当防卫〞的观点(4分)40.材料1《凡尔赛和约》对中国问题有如下规定:第132条德国须将在天津.汉口所得租界退还中国,惟联军各国所有财产在下列德租界内者,中国不得更动.又,此退回之德租界,中国须允于领回后即行改作万国通用商场.第156条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关于山东省及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及特权,其中以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材料2:1922年《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凡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加紧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专利或优越权,不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以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请回答:(1)曾有人评述巴黎和会是〝地地道道的强盗分赃会议〞请在上述材料中找出主要依据.(2分)(2)试分析《凡尔赛和约》对帝国主义在华局势的影响,这种局势在《九国公约》中有何变化?(2分)(3)《九国公约》主要体现了美国的什么方针?(2分)其实质和目的如何?(2分)(4)材料2 所做的种种限制主要为解决哪一对矛盾?(1分)为什么(2分)(5)从以上关于战胜国对中国的有关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分)三.问答题(第41题14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4分,共42分)41.1940年______曾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新民主主义论》)但在1949年他又说:〝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它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对立物——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丢掉幻想,准备斗争》)(1)上述观点是否自相矛盾?(1分)为什么?(6分)(2)试联系1840—1919年的有关史实,进一步说明西方入侵时中国社会诸方面产生的影响.(7分)42.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和远东太平洋地区形势(2分)概括说明列强侵华的特点.(6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6分)43.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对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国民党政权都采取既〝支持〞又〝要挟〞的态度,请各举一典型事例说明.(6分)试分析外国列强对中国统治者既〝支持〞又〝要挟〞的原因(4分)及对中国的影响.(4分)高三新课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专题二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1.B 2.D 3.C (德国强租胶州湾,英国则借威海卫,都在中国山东,明显地放映出二者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斗争) 4.A 5.C 6.C 7.A 8.C 9.C (段祺瑞是日本在华代理人,其〝武力统一〞活动代表了日本意愿,是日本独霸中国愿望的体现.直系军阀是英.美在华代理人,其主张体现英美意志.二者之间的矛盾,背后隐藏的是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10.A 11.D 12.B 13.A 14.C 15.C 16.D 17.B 18.B 19.A 20.D 21.A 22.D 23.B 24.C 25.B 26.D 27.D 28.C 29.A 30.C 31.B 32.C 33.D 34.A 35.C 36.C 37.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8题10分,第39题10分,第40题14分,共34分)38.⑴趁清政府面临太平军威胁之机,迫使清政府签订条约,以获得更多的侵华权益.(2分)⑵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1分)因为对华条约已经签订,太平天国运动继续发展,会威胁到列强的既得利益.(3分)⑶暗中支持恭亲王,以扶植代理人.(2分)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2分)39.⑴材料1是真实的,因为它是〝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制定的〝方案大纲〞.材料2和材料3的内容是虚假的,它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站在侵略者立场上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护的材料.(4分)⑵材料二说日本〝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材料3则说明日本〝出于正当防卫〞.(2分)⑶材料2说明〝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制定好了发动〝军事行动〞侵略的〝方案〞和〝计划〞,材料2说明当时中国军队并未先进攻日军,是日军〝先发制人〞,铲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器;〞所以材料3说的〝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4分)40.⑴《凡尔赛和约》132条规定中国收回天津.汉口德租界但改作万过通用的商场;第156条将德过原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3分)⑵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局面.《九国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3分)⑶〝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等维护中国统一市场,以便于美国以雄厚经济实力独霸中国.(2分)⑷日美矛盾.日美矛盾成为中国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最主要的矛盾.(2分)⑸中国实力弱小,是半殖民地国家,不可能获得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帝国主义不会轻易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赢得独立,只有富强才能获得平等.(4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小题14分,第42小题14分,第43小题14分共42分)41.⑴前后并不矛盾.(1分)因为前者强调的是,西方入侵中断了明朝中叶以来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继而把中国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不良影响;后者则说,西方入侵同时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一连带作用.一正一反,相辅相成的,都是事实,但前者的破坏性占主导地位,后者是次要的.(6分)⑵影响:政治上:五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又扶植代理人,加深了中国的政治危机;同时激起各阶级.阶层的抗争和探索活动,如三次革命运动和戊戌变法等.(2分)经济上: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掠夺中国财富,在刺激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分)思想文化上:西方的入侵也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从林则徐到陈独秀等先后主张学习外国技术.制度和思想文化,出现了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等,大大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此外,外国宗教在愚弄中国人民并遭到反对(义和团运动)的同时,也曾被用于组织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给中国社会以极大震动.(2分)总之,西方侵略是造成中国近代落伍的主要原因之一,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也就成了主要矛盾.虽然西方的政治学说和科技也曾对中国的近代化起过一些推动作用,但这绝不应归功于西方的侵略,是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和勇于探索的中国先进分子前赴后继才使中国免于沦为殖民地,并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42.20世纪20年的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并且开始发展,国内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政治稳定;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各国关系暂时得到协调,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亚太地区在华盛顿体系之下,美国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地位.(2分)特点: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并主要以扶植代理人等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也对中国革命曾进行武装干涉;②帝国主义在华力调整,美英取代日本的优势地位,并重新形成了侵华联盟.(6分)影响:①帝国主义力量调整过程中,加剧了中国政治动荡和混乱,军阀混战不息;②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加重了中国国内经济的困难,使社会矛盾尖锐,在人民推动下,国民大革命兴起;③资本主义侵华联盟的形成也恶化了中国革命的外部条件,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6分)43.(一)典型事例:①对清政府:19世纪60年代,英法等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保住清朝统治;同时迫使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把持中国海关.(2分)②对袁世凯政权: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条件,趁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为称帝,基本上接受〝二十一条〞.(2分)③对蒋介石政权:1946年,美国既支持蒋介石政权反共打内战,建立独裁统治,同时又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从蒋介石政权手中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各方面侵略特权.(2分)(二)原因: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只有通过扶植中国的统治者,才能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并以此为政治条件,攫取更多的侵权利益.(4分)(三)影响: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蒋介石政权为稳定自己的统治,镇压人民革命,往往也出卖国家主权,换取列强支持;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面临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力量;促使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中,把反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联合起来.(4分)。
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板块综合检测(二)中国近代史(含解析)
板块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1.(2020·广东深圳二模)1841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
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三元里抗英说明(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解析:材料“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体现出民众团结抗击外来侵略,故选D项;A项是1842年《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民众的抗争精神,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关,排除B项;战斗的意志影响战争成败,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排除C项。
答案:D2.(2020·山东青岛二模)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全部财政收额为1 387万元,所借内外债占81.3%,其中外债就占61.3%。
这导致了( )A.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列强承认新生的南京临时政府C.动摇了封建经济的根基D.对外政策方面表现软弱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所借外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61.3%,过多地受制于外国,难以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对外政策具有软弱性,故选D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由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决定的,外债比例过高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并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外债本身不会动摇封建小农经济的根基,排除C项。
答案:D3.(2020·重庆二模)五四前,人们还在争论白话与文言之优劣,白话应有的规范以及白话能否成为诗的语言等;五四后,白话竟不需任何形式的批准与认可,直接成为参与运动的人的共同语言工具。
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是白话取代文言的文学革命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解析:材料中“争论白话与文言之优劣”到“直接成为参与运动的人的共同语言工具”的变化可知通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在白话文普及上有了重大进步,故选D项;五四运动在白话文上的影响是客观作用,而非主要目的,五四运动主要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排除A项;五四运动确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但是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其在白话文上的国内影响,不涉及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故材料与五四运动的本质没有关系,排除B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文字形式的转变,与民族意识是否觉醒无关,排除C项。
历史高中练习题高三
历史高中练习题高三(正文)一、选择题1. 历史学家将商代编年起始于公元前21世纪中叶,基于以下哪一事件的发生作为标志?A. 创建夏朝B. 录制彩绘陶片《逐鹿图》C. 商诸侯向周王朝朝贡D. 建立都城郑州2. 近代中国一系列重要革命运动的成功,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以下哪些是直接触发辛亥革命的事件?A. 中法战争B. 巴黎和约签订C. 边界谈判失败D. 北洋政府危机3.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哪一个对于中国战胜侵略者起到了重要的转折点作用?A. 皖南事变B. 三大战役C. 开放重庆战略D. 重庆谈判4. 1956 年的五一口号是?A.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B. 无产者联合起来C. 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D. 全体劳工联合起来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是?A. 1921 年B. 1923 年C. 1943 年D. 1949 年二、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明朝自1368年至1644年统治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
明朝统治期间,政权相对稳定,实行文治政策,加强了对国内的统治,扩展了国家的疆域,并且进行了一系列对外的军事、经济和科技的改革。
明朝将北京定为都城,修建了紫禁城,使北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中心。
明朝还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升通道开放,培养了大批人才,并且发展了国内的文化、艺术和建筑。
明朝在对外扩张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明成祖朱棣多次平定内乱、消除外患,统一了全国,重新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渠道,扩展了中国的影响力。
2. 请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首先,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政权的转变。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党内从1958年至1978年出现了连续20年之久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①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论断②为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而始终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③残余的封建思想影响,民主法制不健全和个人崇拜盛行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鸦片战争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控制的是:A中国外交B中国内政C中国海关D中国税收帝国主义竞相在中国投资修铁路时,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以下各项不属于附有条件的是:A 控制铁路B 控制铁路沿线地区C 运输军队D 征收赋税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A 传播马克思主义B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C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D 实现国共两党合作以下解放战争的著名战役歼敌数量最多的是:A 孟良崮战役B 辽沈战役C 淮海战役D 平津战役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A 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B 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 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D 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以下内容不属于《资政新编》的有:A 各省设新闻官B 提倡兴办新式学校C 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D 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有人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因为是: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 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 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 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中,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并提出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的人是:A 鲁迅 B 李大钊 C 陈独秀D胡适二十世纪30年代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C 华北事变后D七·七事变后以下事件不属于文革时期与左倾错误进行斗争的是:A 一月革命B二月逆流C邓小平全面整顿D四五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袁世凯建立的北京临时政府中,同盟会会员担任部长的部门不包括A教育部B农林部C司法部D内务部五四运动最主要的作用是:A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B 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C 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撤消三个卖国贼的职务D 促成中国人民的新觉醒三大战役的主要战果是:A 北平获得和平解放,使这座文化古城免遭战火破坏B 解放国家最大城市上海,掌握国家经济命脉C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D 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项双边谈判中:A 中印谈判B 中缅谈判C 中苏谈判D 中美谈判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A《北京条约》的签订B《中法新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德国强占胶州湾甲午中日战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基金B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设备和技术D列强资本输入迫使清政府鼓励民办工业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A 传播马克思主义B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C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D 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毛泽东同志有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B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C 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D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坚持放在首位的是:A 农业B高新技术产业 C 重工业D商业向西方学习新思潮萌发后,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康輶纪行》D《瀛环志略》《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的总特点是:A 军事与外交并用B 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互辅C 扶植割据势力D 以华制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最光辉的典范之作是:A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B 主持召开遵义会议C 率领红军四渡赤水D 三大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和平赎买政策1945年8月,陪同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的中共代表有:A 刘少奇、邓小平B 周恩来、王若飞C 周恩来、陈毅D 叶剑英、邓小平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体现在:①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规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③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③④要逐步实现工业化A ①②③④B ①②C ②③D ②④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时,当时国际上正发生:A英法七年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C克里米亚战争D普法战争有人说:20世纪初期的立宪派实际上成了封建主义的同盟军。
持此观点的依据是:A 立宪派已成为封建势力的代理人B 立宪派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 立宪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D 立宪派维护君主专制制度今天我们仍然应当继承五四运动的传统和精神。
而最值得弘扬的是:A 走向工农群众相结合道路的精神B 民主与科学的精神C 不惧怕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精神D 坚定不移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以下哪些内容不是1946年初政协的决议:A 整编全国军队B 改组国民政府C 承认解放区合法地位D 实施《和平建国纲领》以下事件不属于文革时期与左倾错误进行斗争的是:A 一月革命B二月逆流C邓小平全面整顿D四五运动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最重要因素是:A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其前身是封建官僚、地主和商人C 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 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以下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成立最早的是:A 强学会B 保国会C 兴中会D 南学会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下列言论最能表明他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的是:A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与日本人打仗呢?B……以此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
……C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省的完整,则……可让出东北D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是:A 朱德B 叶挺C 贺龙D 刘伯承中共党内从1958年至1978年出现了连续20年之久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①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论断②为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而始终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③残余的封建思想影响,民主法制不健全和个人崇拜盛行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曾担任中国使臣,出访欧美的蒲安臣是:A 英国人B 美国人C 法国人D 德国人袁世凯建立的北京临时政府中,同盟会会员担任部长的部门不包括A教育部B农林部C司法部D内务部在新文化运动中,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并提出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的人是:A 鲁迅 B 李大钊 C 陈独秀D胡适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过: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的撤退;(二)它可以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利在中国最大可能地建立起来……美国政府实际上选择了三种可能中的A第一种B第二种C第三种D都不对以下我国建设成就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A 南京长江大桥B 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C 研制成世界领先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D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以下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英出口的主要商品:A茶叶B生丝C棉花D药材下列事件不是发生于1913年的是:A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B 英国在中印东段边界制造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C 宋教仁在上海被刺杀D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土地革命的方针A 表明中共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B 主要是为了配合夺取大城市的武装起义C 是毛泽东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反映D 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物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的核心是:A开展武装斗争B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C坚持中共的正确领导D以农村包围城市下列哪件事说明我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制度:A 1946年政协会议的召开 B 民主党派与国民党决裂C 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D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A《北京条约》的签订B《中法新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德国强占胶州湾#V ALUE!黄埔军校与以前军校的不同之处是;A 严格军事训练B 健全管理制度C 重视政治教育D 培养军事骨干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
主要是因为该役:A 给日本华北驻屯军以沉重打击B 是敌后抗日战争的转折点C 有利于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好转D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成就突出体现在:A 工矿业B 交通运输业C 农业D 能源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最重要因素是:A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其前身是封建官僚、地主和商人C 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 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袁世凯建立的北京临时政府中,同盟会会员担任部长的部门不包括A教育部B农林部C司法部D内务部黄埔军校与以前军校的不同之处是;A 严格军事训练B 健全管理制度C 重视政治教育D 培养军事骨干三大战役的主要战果是:A 北平获得和平解放,使这座文化古城免遭战火破坏B 解放国家最大城市上海,掌握国家经济命脉C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D 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A 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B 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 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D 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以下内容不属于《资政新编》的有:A 各省设新闻官B 提倡兴办新式学校C 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D 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A 驱除鞑虏B 恢复中华C 建立民国D 平均地权黄埔军校与以前军校的不同之处是;A 严格军事训练B 健全管理制度C 重视政治教育D 培养军事骨干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A 要抗日就必须反蒋 B 抗日符合中华民族利益C 蒋介石反共政策不得人心D 日本已全面侵华为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观点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A 一届人大的召开B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C 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尼济的发展D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下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英出口的主要商品:A茶叶B生丝C棉花D药材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A 光绪帝和部分清朝官员B 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C 爱国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D 开明地主和民族资产阶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纲领有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A 斗争目标不同B 斗争方式不同C 阶级立场不同D 世界观不同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最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是:A 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B 改组了国民政府C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D 否定了国民党的独裁和内战政策以下我国建设成就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A 南京长江大桥B 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C 研制成世界领先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D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洋务派所办的民用工业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A满足军事工业的需要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赚取利润,增强经济实力D培养人材,发展资本主义下列事件不是发生于1913年的是:A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B 英国在中印东段边界制造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C 宋教仁在上海被刺杀D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在新文化运动中,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并提出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的人是:A 鲁迅 B 李大钊 C 陈独秀D胡适1945年8月,陪同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的中共代表有:A 刘少奇、邓小平B 周恩来、王若飞C 周恩来、陈毅D 叶剑英、邓小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实事求是B 解放思想C 改革开放D 民主集中制以下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英出口的主要商品:A茶叶B生丝C棉花D药材有人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因为是: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 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 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 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因为它: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945年8月,陪同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的中共代表有:A 刘少奇、邓小平B 周恩来、王若飞C 周恩来、陈毅D 叶剑英、邓小平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A 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B 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 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D 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19世纪90年代,中外贸易中国每年入超数达到:A 2000万银元B 3000多万银元C 3000多万两海关银D 3000多万两白银……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霁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