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3篇)
![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8ad0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a.png)
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规定,旨在保障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以下是一份针对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规定,总字数约2000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工作环境的电气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四条管理要求: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必须遵循科学、规范、安全、节能的原则。
第五条负责人:每个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第六条监督检查: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单位的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第七条备案登记: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备案登记。
第八条奖惩制度:对于违规操作、违规使用、违规维修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奖惩。
第二章电气设备管理第九条电气设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 新投运的电气设备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 外观无损坏,电气连接可靠,不得存在漏电、短路等现象。
3. 所有电气设备必须配备完善的过电流、过载、漏电等保护装置。
4. 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
第十条电气设备的使用:1. 不得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负荷。
2. 禁止在电气设备的周围涂抹易燃物质。
3. 禁止在电气设备上进行未经授权的改动和调试。
4. 禁止将电气设备用于非其定位的功能。
第十一条电气设备的维修维护:1. 电气设备的维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
2. 维修过程中必须断电,并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和防护设备。
3. 不得私自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装不合格的配件。
第十二条电气设备的报废处理:1. 电气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2. 电气设备的报废处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
2024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2篇)
![2024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9e76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5.png)
2024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为加强电气和用电设备的安全检查,达到生产系统经济运行。
杜绝或减少因电气设备事故造成企业员工和生产的危害,特制定本规则。
一、落实规章制度和规程1、认真贯彻落实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电气系统安全可靠、合理运行。
2、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维修保养制、安全操作制、电气运行管理制、临时用电制等制度。
3、建立和完善电气运行规程,电气安全技术规程,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电气试验规程,继电保护维护规程。
4、建立健全电气设备技术档案,完善用电统计台帐,继电保护整定值计算资料,设备的避雷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等记录。
二、电气设备的一般安全规定1、凡所用电气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具有合格证件。
2、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应无裂纹,损伤,接线盒盖应紧固,且固定螺栓及防检装置齐全。
3、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防腐蚀、防潮、防雨雪、防日晒等环境的要求。
4、需防静电的电气设备其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连接,不得相互串联接地。
5、电气装置电气线路均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6、装有电气设备的箱、盒等,应用金属制品。
电气开关及正常运行产生火源的电器设备,应远离可燃物质的存放地点。
其最小距离不应少于3米。
三、电气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中专业性安全检查第三项内容。
四、安全用电管辖理1、各部门电工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全格,进行安全教育后持证上岗。
2、各用电部门杜绝超负荷用电,严禁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
3、各配电室和配电柜,要防尘、防漏。
定期进行清扫,每季度要认真维护一次,并做到记录清楚,有部门领导签字。
4、安装和修理工电气设备,必须由电工人员进行,电气照明设备均应符合安全要求,要经常检查维修,要有安全措施和专人负责。
5、在生产区不准乱拉乱接电线,对线皮剥落,老化的电线要及时更换。
6、临时用电必须申请,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的技术条件,经供电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接线送电。
2023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2023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d816d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c.png)
2023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____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气和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检验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强化责任,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国家鼓励科技创新,引导电气和用电设备的技术升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五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检验等相关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保障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二章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生产管理第六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并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
第七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生产。
第八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九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上标示清晰的使用说明和警示标志,以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和安全操作。
第十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产品进行维修和升级。
第三章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销售管理第十一条销售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销售资质,取得相应的销售许可证。
第十二条销售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三条销售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企业应当向用户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明和使用说明。
第十四条销售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企业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和质量监督工作。
第四章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使用管理第十五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使用规程,明确责任。
第十六条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c57009af121dd36a32d829c.png)
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文件编号:JBKG -ZCGLZD-2014-002编制单位:编制部门:修订时间: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JBKG-ZCGLZD-2014-00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对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以下简称电气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检修、运行、更新、报废管理。
第三条“三三二五”制本规定所称“三图、三票、三定、五规程、五记录”(以下简称“三三二五”制),具体包括:1.三图是指一次系统图、二次回路图、电缆走向图。
2.三票是指工作票、操作票、临时用电票。
3.三定是指定期检修、定期试验、定期清扫。
4.五规程是指检修规程、试验规程、运行规程、安全规程、事故处理规程。
5.五记录是指检修记录、试验记录、运行记录、事故记录、设备缺陷记录。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支持保障部是公司电气主管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起草公司电气管理的规程、规章制度和细则,检查考核执行情况。
2.审核公司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气设备更新计划、电气设备的选型,审核电气设备、设施的封存、停用、启用、转移及报废。
3.审核公司主要电气设备、设施大修和改造计划,审核关键设备检修及技术改造方案。
4.组织开展电气设备检查和评比,组织关键电气设备的技术分析及技术鉴定工作。
5.定期组织公司电气专业管理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
6.负责汇总、上报电气专业报表,汇总各单位上报的电气设备故障统计和分析。
7.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展电气专业技术攻关。
8.按公司《事故管理规定》组织对公司级电气设备事故的原因调查、分析及处理。
第五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审定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2.负责对施工现场用电作业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
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352c2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5.png)
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一、引言为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和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部的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对生产企业提高电气设备使用效率,保障生产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机构及职责1.企业应设立电气设备管理机构,主管负责该设备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承担管理工作的责任。
2.电气设备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实施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电气设备故障。
3.电气设备管理机构必须具有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知识,经过必要的培训方可上岗。
三、电气设备检查管理规定1.对新安装和改装的电气设备,应在试运行后,完成安全技术档案,方可以投入使用。
2.电气设备管理机构应制定完备、详细的检查计划,并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
3.电气设备检查应包括:外观检查、电气连线及绝缘检查、电气元器件检查、接地条件检查、设备用电工具的检查等。
4.检查中如发现设备漏电、接地不良、电气元器件短路等现象,应及时修理、更换,并及时上报。
四、电气设备使用规定1.电气设备应按使用说明书使用。
禁止将电气设备用于超负荷工作。
同时在工作中必须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温度变化,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2.禁止在高电压情况下拆卸电气设备,更换元器件时必须先将电源断开。
3.有人操作时电气设备必须有人监护,无人值守的电气设备必须配有安全警告标志。
五、电气设备维护管理规定1.电气设备管理机构应当建立电气设备定期保养制度,并记录维护情况。
对于需要定期更换零部件或使用特殊保养措施的设备也应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
2.检查设备维护保养时应保持设备停机状态,并切断与设备相连的电源。
3.设备大修或检修后,应由技术管理部门组织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六、电气设备应急措施规定1.如发现电气设备有异常情况时,应第一时间停机查明原因。
疑似故障难以判明时,应及时报告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处理。
2.对于电气设备故障影响到生产的,在经过责任人的确认和领导的批准后,可进行紧急处理,但必须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898134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1.png)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一、总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器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设备检测与维护1. 所有使用电气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标准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2.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当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3. 检测和维护时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电气设备使用人员要求1. 所有使用电气设备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或擅自改变设备参数。
3. 对于未经培训的人员,禁止其进行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四、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责任1. 单位应明确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健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机制。
2. 负责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和周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电气设备事故处理1. 在发生电气设备事故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防止进一步事故扩大。
2. 对于电气设备事故,必须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电气设备安全宣传教育1. 单位应定期组织电气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2. 在设备周围必须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七、附则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本规定最终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望广大单位和个人认真遵守本规定,共同营造安全的电气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及管理办法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及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f26b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3.png)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管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使用电气设备的场所。
第三条电气设备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及相关法规进行选型、安装、调试、运维等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四条电气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电气设备的安装与验收第五条电气设备的安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进行,安装过程中需经过专业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电气设备的验收工作由电气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主要包括设备的安装质量、接线的正确与否、设备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
第七条电气设备验收合格后,由电气设备管理部门签发验收证书,作为设备正式投入使用的凭证。
第三章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第八条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包括设备的巡检、设备的清洁、设备的润滑等。
第九条电气设备的巡检工作应当定期进行,包括设备的外观、线路的接线端子、设备的运行指示灯等。
第十条电气设备的清洁工作应当定期进行,保持设备的表面干净整洁,防止灰尘和杂物对设备产生影响。
第十一条电气设备的润滑工作应当按照设备的要求进行,使用合适的润滑油和润滑脂,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电气设备遇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机,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第四章电气设备的管理第十三条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应当建立相应的档案和台账,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检修情况等。
第十四条电气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有关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操作和维修能力。
第十五条电气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六条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其他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设备的运行安全。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电气设备管理人员未按照相关法规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给予警告或者罚款。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c81daeff524ccbff12184e6.png)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文件中国石化生〔2010〕318号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重新修订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一O年六月十三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工作(以下简称电气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设备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和所属生产、销售直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电力系统是指企业内部的发、供、输、配电系统的总称。
第四条根据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导下,按照安全性、经济性并重和技术合理的方针,同步落实技术、组织措施和项目资金,不断优化电源配置,完善电网结构,不断提高电气设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第五条建立健全有效的电气管理体系,实行电力系统及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优化资产配置,落实设备实物和价值综合管理工作,保证设备资产的安全完好和经济有效使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六条电气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安全经济并重原则,确保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
(二)遵循电力系统的客观运行规律,积极开展安全可靠性分析、风险评价、电气设备状态评估工作,持续开展电气隐患治理,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避免扩能改造项目不合理依托原有系统。
(三)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4篇)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b3c6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1.png)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监督检查,提高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
第四条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第五条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对电气设备设施的投资、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修理、检验、监察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安全管理机构第六条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电气设备设施的特点和规模,按照法定职责和工作需要,设置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机构。
第七条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组织制定和完善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处理电气设备设施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措施,组织调查和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和重复发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参与电气设备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提出安全建议;收集、整理及时掌握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有关资料和信息。
第八条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机构应当配备相应的人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知识。
第九条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改进措施。
第十条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做好安全管理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做好有关记录的保留和利用。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当依据本单位电气设备设施的特点和规模,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责任。
第十二条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电气设备设施日常管理制度;电气设备设施维护与检修制度;电气设备设施检测与验收制度;电气设备设施事故处理制度;电气设备设施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电气设备设施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电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篇)
![电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ccea6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7.png)
电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非专业电器工作人员,严禁乱动电器设备。
2.各操作人员操作各种电器设备时,必须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听从电工的安全技术指导。
3.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不得指派无证人员进行电器设备的安装、维修工作。
4.全体教师应重视电工提出的有关安全用电的合理化建议。
5.专业电工必须认真执行电器工程安装标准的各项规定,严禁违章作业。
6.各部门的配电盘及总闸所控制的负荷标准应清楚准确,安装的插座烧损后绝不允许继续使用。
7.未经允许,严禁使用大功率的电热器。
8.照明线路不能在暖气、水管上铺设。
9.学校防火小组两个月检查一次各部门的安全用电情况,发现故障、隐患由防火小组下整改通知单,限期改进,过期不改,学校有权采取措施。
电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确保电气设施和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员及财产安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以下为电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目标和原则:明确电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例如安全第一、风险预防、法律遵守等。
2. 责任与义务: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电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管理层的决策和监督责任,操作人员的操作和维护责任。
3. 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的电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4.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电气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启停、设备巡检、设备维护、设备检修等程序和规定。
5. 安全培训与教育:开展电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6. 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电气设施、设备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设备可靠性分析、事故模拟等。
7. 状态监测和报警:建立设备状态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并能发出预警信号。
8. 突发事件应对:制定电气设施、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报告和事故防止措施等。
2023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2023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0caaf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6.png)
2023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电气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应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实用性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鼓励创新发展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气设备,并加强对其研发、制造和使用的管理。
第五条电气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健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电气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接受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
第七条电气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能力。
第二章电气设备的生产规范第八条电气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九条电气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过程中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第十条电气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第十一条电气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故障,提供维修和更换服务。
第十二条电气设备的生产企业应当对产品的技术参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进行明确标注,以便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三章电气设备的销售管理第十三条电气设备的销售企业应当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确保销售的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第十四条电气设备的销售企业应当通过合法渠道采购产品,不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第十五条电气设备的销售企业应当对销售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第十六条电气设备的销售企业应当向购买人提供使用说明书和保修卡等相关材料,详细说明产品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点。
第十七条电气设备的销售企业应当加强售后服务管理,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故障。
第四章电气设备的使用管理第十八条电气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3f9c6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d.png)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运营、维修、检测等各个环节,以及使用电气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取得符合国家规定的认证证书。
第四条电气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和规定,应由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符合国家规定的检测报告。
第五条所有从事电气设备设计、生产、运营、维修、检测等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六条电气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二章设备运行管理第七条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应建立完善的运行制度和相关的操作规程,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电气设备运行时,应按规定进行定期巡检,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九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备有应急电源,保障在停电等突发情况下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条电气设备运行期间,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维修或改动。
第十一条电气设备运行期间,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三章设备维修管理第十二条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应建立专门的维修制度和维修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
第十三条电气设备维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禁止无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
第十四条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操作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维修的安全可靠。
第十五条电气设备维修期间,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维修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第四章设备检测管理第十六条电气设备的检测应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第十七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测,并及时处理检测出的问题。
第十八条电气设备的检测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实际状况和检测的结果,以备日后参考。
第十九条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文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dcc52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3.png)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电气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气设备包括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设备等。
第四条电气设备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
第二章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第五条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电气设备台账,明确设备的种类、型号、使用情况等信息。
第六条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条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进行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八条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绝缘检测,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第九条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条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建立并完善应急预案,做好电气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章电气设备的操作安全第十一条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操作设备。
第十三条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当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十四条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当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第十五条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第十六条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当及时上报设备的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和处理。
第四章电气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第十七条电气设备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电气事故的防范意识,提高对电气安全的重视程度。
第十八条电气设备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九条电气设备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者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电气设备发生事故时,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023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2023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f5f23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0.png)
2023年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气和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生产、建设、使用和维修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气和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预防、综合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监督体系,负责对电气设备市场进行监管和管理。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第二章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第六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第七条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对于未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电气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修理或报废处理。
第八条电气设备的安装、检测、调试和维修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必需经过相关部门的资质认证。
第九条电气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条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整改。
第十一条电气设备的维修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维修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
第十二条电气设备的退役处理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不得私自弃置。
第三章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第十三条用电设备的购买、安装、使用和维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用电设备的购买应选用具备安全认证的产品,严禁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第十五条用电设备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第十六条用电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七条用电设备的维修应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用电设备的退役处理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不得私自弃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d8cfec02cc58bd63186bdee.png)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文件中国石化生〔2010〕318号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重新修订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一O年六月十三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工作(以下简称电气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设备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和所属生产、销售直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电力系统是指企业内部的发、供、输、配电系统的总称。
第四条根据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导下,按照安全性、经济性并重和技术合理的方针,同步落实技术、组织措施和项目资金,不断优化电源配置,完善电网结构,不断提高电气设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第五条建立健全有效的电气管理体系,实行电力系统及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优化资产配置,落实设备实物和价值综合管理工作,保证设备资产的安全完好和经济有效使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六条电气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安全经济并重原则,确保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
(二)遵循电力系统的客观运行规律,积极开展安全可靠性分析、风险评价、电气设备状态评估工作,持续开展电气隐患治理,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避免扩能改造项目不合理依托原有系统。
(三)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2023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2023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0fe6a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10.png)
2023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____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电气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是指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修理和安全评估等管理工作,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
第六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明确各方责任。
第二章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第七条所有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八条电气设备应具备可靠的绝缘、接地和保护措施,确保电气安全。
第九条电气设备应配备完善的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装置,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电气设备应设置合适的防雷装置,确保设备不受雷击影响。
第三章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第十二条使用电气设备的单位应履行以下责任和义务:(一)制定和实施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
(二)为员工提供电气设备安全操作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三)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及时处理电气设备的故障和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五)按时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安全可靠性。
第十三条管理电气设备的单位应履行以下责任和义务:(一)建立健全电气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
(二)制定使用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
(三)组织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及时处理电气设备的故障和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五)按时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安全可靠性。
第十四条个人使用电气设备的应履行以下责任:(一)按照操作说明使用电气设备,不得擅自改动电气设备。
2023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
![2023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bc025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9.png)
2023年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生产、销售、使用和检验电气设备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电气设备管理部门。
第三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应当注重以下方面:(一)建立健全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二)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三)落实电气设备的安全教育培训;(四)建立电气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五)完善电气设备的监督检查和追责问责机制。
第二章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第五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第六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明确电气设备管理的责任人、责任部门和责任制度;(二)制定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三)规定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的管理要求;(四)明确电气设备事故的上报和处理程序;(五)建立电气设备安全档案和台账;(六)其他与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相关的内容。
第七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应当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向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章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第八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单位应当建立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频次和要求。
第九条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应当按照制度要求进行,维护保养的记录应当详实可靠。
第十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单位应当建立电气设备检验检测制度,按照规定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
第十一条电气设备检验检测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结果应当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第十二条经检验检测的电气设备应当持相关证明文件,未经检验检测的电气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第四章电气设备的安全教育培训第十三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单位应当组织电气设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四篇)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86ec8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6.png)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维护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发电厂、变电站、配电室、电力线路,以及各类用电设备。
第三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应坚持“预防为主、保障生产、维护安全”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属地管理、责任明确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本规定的规定。
第五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应加强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第六条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为设备使用单位,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第七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人员配备。
第八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兼职和培训有素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组织培训。
第九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安全预防制度、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第十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要加强对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一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和健全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责任人、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职责。
第十二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三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第十四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
第十五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六条电气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设备故障和事故的记录,并进行分析和总结,采取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第十七条监督检查机构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2024年电气设备及线路管理规(2篇)
![2024年电气设备及线路管理规(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1fa7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3.png)
2024年电气设备及线路管理规____年电气设备及线路管理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气设备及线路的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充电桩、变电所、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电气设备及线路管理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按照质量、安全、环保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四条电气设备及线路管理应当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推动绿色发展。
第二章设计管理第五条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设计应当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进行设计。
第六条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设计应当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线路的电压稳定,能够满足供电负荷的需求。
第七条设计人员应当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熟悉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求。
第八条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可维护性,合理布置设备和线路的位置,方便维修和检修工作。
第九条设计人员应当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设备选型、线路走向、材料清单等内容,并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
第三章安装管理第十条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装应当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设备安装牢固、线路安装整齐。
第十一条安装人员应当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熟悉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装要求和施工工艺。
第十二条安装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安装,保证设备与线路的连接良好,电气接地可靠。
第十三条安装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四条安装完成后,应当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章运行管理第十五条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运行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进行,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运行人员应当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熟悉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运行人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运行人员应当保持设备的清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重新修订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四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工作(以下简称电气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设备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和所属生产、销售直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电力系统是指企业内部的发、供、输、配电系统的总称。
第四条根据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导下,按照安全性、经济性并重和技术合理的方针,同步落实技术、组织措施和项目资金,不断优化电源配置,完善电网结构,不断提高电气设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第五条建立健全有效的电气管理体系,实行电力系统及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优化资产配置,落实设备实物和价值综合管理工作,保证设备资产的安全完好和经济有效使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六条电气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安全经济并重原则,确保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经济运行。
(二)遵循电力系统的客观运行规律,积极开展安全可靠性分析、风险评价、电气设备状态评估工作,持续开展电气隐患治理,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避免扩能改造项目不合理依托原有系统。
(三)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保护环境,促进节能降耗。
(五)坚持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成熟的电气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实现电气管理的科学、规范、高效、经济。
第七条企业要制定年度电气管理工作计划,纳入企业的经济责任制体系,定期检查和考核。
第八条企业电气管理以安全发、供、用电为中心,经济运行为重点,建立健全电气管理网络,统一调度,分级管理,严格执行“三三二五”制和总部的有关规定、制度,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电气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第九条集团公司有关部门按《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指导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电气管理工作,提高电气管理工作水平。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
企业分管电气管理工作的领导,依据《设备管理办法》的管理要求和职责,全面负责企业电气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大中型企业原则上应设置电气副总工程师,在分管设备领导的领导下,全面负责企业电气技术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企业电气主管部门的职责:(一)负责贯彻上级部门有关电气管理制度,制定本企业电气管理细则,组织编制本企业电力系统运行方式、隐患治理方案和计划。
组织编制企业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等技术规程和标准,并检查执行情况。
(二)按照总部相关要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本企业电气管理数据库的建设;规范、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三)组织或参与制定企业电力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主要技术改造方案。
(四)负责编制或审查新建系统及设备的投运(启动)方案、新建工程中间交接项目的《中间交接电气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
(五)负责组织本企业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风险评价和电气设备状态评估工作,为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划、检修、隐患治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六)组织编制或审核企业主要电气设备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七)负责审查企业电气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
审核企业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八)组织编制或审核企业主要电气设备检修计划,审核检修及技术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
(九)加强企业电气技术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电气设备定期检查和评比,抓好电力系统及主要电气设备的运行统计和技术分析工作。
(十)组织或参与企业电气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组织编制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十一)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做好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建设、电气设备信息化管理、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等工作;结合生产中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
(十二)会同有关部门,有计划培养电气专业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继续教育。
第三章电气设备的前期管理第十三条设备的前期管理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规划、设计、选型、制造、购置、安装、投运阶段的管理工作,是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使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必须重视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十四条热电厂厂址、变电站(所)站址选择总平面及系统设计,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规范执行。
第十五条企业电气主管部门应参与新建、扩建等重大项目的设计审查,负责组织主要电气设备的技术交流、选型、签订技术协议,参与招标、采购、监造、进厂验收等。
第十六条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组织电气专家组参与企业新建、扩建重大电气工程技术方案论证。
第十七条电气设备购置坚持质量第一、比质比价和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按有关规定做好设备监造、中间质量检验,严格进厂设备的质量验收。
进口设备应有必备的维修配件并按规定进行商检。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应严格审查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方案,监督落实质量保证体系。
建设单位选择的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具有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能力和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第十九条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执行国家现行相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二十条建设单位应参加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全过程。
第二十一条施工单位在设备移交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将电气设备的安装记录、试验记录、调试报告、有关设计修改文件、竣工图、隐蔽工程图、设备装配制造图以及专用工具、测量仪器、随机备件等进行整理、清点,列出清单,移交建设单位。
第二十二条企业电气主管部门参与或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第二十三条电气设备投用前,建设单位应根据设备的特点编制相关规程,完善图纸资料,编印培训教材,开展技术培训、反事故演练等。
第四章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十四条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二十五条认真执行“三三二五”制(三票、三图、三定、五规程、五记录)。
“三票”指工作票、操作票、临时用电票。
“三图”指一次系统图、二次回路图、电缆走向图。
“三定”指定期检修、定期试验、定期清扫。
“五规程”指检修规程、试验规程、运行规程、安全规程、事故处理规程。
“五记录”指检修记录、试验记录、运行记录、事故记录、设备缺陷记录。
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制定“三票”填写执行规定,并根据需要及时修订。
第二十七条各单位电气一次系统图、二次回路图、电缆走向图应是完整的竣工图纸,必须与现场实际相吻合,并绘制电子版。
第二十八条电气运行及维护人员应按电气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开展设备的巡回检查工作,并做好相应巡检记录。
第二十九条电气设备的试验项目及标准,应执行电力行业现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引进电气设备执行中国石化《引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
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应执行《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并采用电气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及时诊断设备运行隐患。
定期检修与生产运行发生矛盾时,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检修、试验。
第三十条企业须编制《电气运行规程》、《电气事故处理规程》,并根据设备变化状况及时修订。
第三十一条应用先进的在线监测、离线状态检测、故障诊断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电气设备预知检修水平。
第三十二条企业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进行分级管理。
第三十三条变电站控制室、继电保护装置室、重要装置的高、低压变配电室的运行环境温度以(25±5)℃、相对湿度40%-70%为宜,达不到要求的应装设带有除湿功能的空调设备。
第三十四条建立健全设备技术管理档案。
设备变更、调拨时,其档案随设备移交。
档案管理人员变更时,必须按档案管理办法组织交接。
第二节发电机第三十五条发电机是指企业自备热电厂(站)接入地方电网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
第三十六条企业应制定《发电机运行规程》、《发电机事故处理规程》和《黑启动方案》。
第三十七条对机组进行定人、定时巡检,及时消除运行隐患和缺陷,并开展“特护”活动。
第三十八条企业应按规程规定的周期、项目安排检修,建立健全发电机检修技术档案。
第三十九条企业应制定发电机孤网运行安全、稳定措施。
第三节变压器第四十条变压器主要指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等。
第四十一条一、二级负荷的变电站(所)应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
当断开一台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应能满足一、二级负荷。
第四十二条油浸电力变压器应按规范设置消防设施和事故排油设施,35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应定期做油色谱分析,重要的电力变压器半年一次,一般电力变压器一年一次。
110kV 及以上枢纽变电站的主变,有条件的宜装设在线色谱监测装置。
第四十三条在事故情况下,允许使用变压器的事故过负荷能力。
其过负荷的数值应按规范或制造厂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对引进的变压器要按制造厂使用要求进行运行、维护、试验等。
第四节电动机第四十五条电动机设备包括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变频电动机、永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
第四十六条在电网电压符合相关规定时,电动机应保证额定容量运行。
第四十七条对运行中的电动机应检查其声音、运行电流、运行电压、温升、振动和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及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
有条件的应进行状态监测,检测高压电动机绕组局部放电、绝缘、轴承温度等项目,并对监测结果记入台帐进行分析,指导电动机检修。
第四十八条电动机轴承允许的温度,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无制造厂的规定时,按照下列规定:(一)对于滑动轴承,不得超过80℃。
(二)对于滚动轴承,不得超过100℃(油脂质量差时,不超过85℃)。
(三)电动机轴承用的润滑油、脂,应符合轴承运行温度及转速的要求。
第四十九条电动机允许温升参照下表第五十条永磁电机定子绕组温升不超过80K,轴承允许温度(温度计法)应不超过95℃。
第五十一条根据电动机运行状况进行定期注油,并建立润滑台账。
第五十二条备用电动机应定期检查,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第五节电力线路第五十三条本节适用于架空线路及电力电缆线路。
第五十四条落实电力线路维护单位,当一条线路属两个及以上单位维护时,应有明确的维护分界点,不得出现管理空白。
第五十五条架空线路应根据当地污秽等级和运行环境合理选用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