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3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大豆重要新基因的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

课题编号:TG1998010206

负责人:喻德跃

承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吉林省农科院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2003年10月15日

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一)计划任务

本课题的任务:

发掘大豆抗花叶病毒、抗食叶性害虫、产量有关性状、育性恢复系等新基因,明确遗传规律,并进行标记和定位。具体指标如下:

1、抗大豆花叶病(SMV)基因方面:

(1)标记到2-3个抗性基因, 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2、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

(1)标记到1-2个抗性主基因,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3、产量有关性状基因方面:

(1)标记到3-4个产量有关性状的基因位点,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具2-4种特异性状的优良共同遗传背景家系(类似近等基因系),用于聚合重组。

4、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方面

筛选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10cM,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

5、发表SCI引用论文五篇以上。

(二)完成情况

本课题鉴定出一批新的基因资源,包括:抗SMV(133份)、感SMV(122份)、抗食叶性害虫(9份)、感食叶性抗虫(10份)、产量性状(8份)、恢复系(10份),建立了重组近交家系群体(RIL)8个。定位了9个新基因,获得分子标记10个,培育一批有育种价值的中间材料。共计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6篇,国际特邀报告5篇,专著1部,培养研究生11人。总体上超额完成了任务目标。

(三)主要进展

1、资源鉴定与群体培育

(1)抗大豆花叶病毒(SMV)方面

鉴于国内大豆SMV株系鉴别寄主体系的混乱,在已经使用过的25个鉴别寄主中选拔出8个代表性寄主组成一套新的鉴别体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采集病样(近300个样),以寄主鉴定为主、结合SMV的组织印迹检测技术和RT-PCR 检测技术,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SMV群体已经产生根本改变,尚未发现原先鉴定过的株系。根据新鉴别体系的鉴定结果,确定了10个新株系(SC-1至SC-10),其中SC-8为强毒性株系群。发现:SMV株系群组成复杂,同一株系

群在不同地区的流行存在差异,同时不同株系群在同一地区的分布也有所

不同。综合1998-2002年的分析结果,认为:在株系组成上,黄淮地区以SC-3和SC-7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以SC-9为主。

测定了106份大豆品种(品系)对SC-7 、SC-8、SC-9三个株系群的抗性反应,筛选出17份对三个株系均表现高抗的材料;18份能兼抗三个株系中的两个株系的材料。

构建了抗X感杂交组合衍生的RIL群体:科丰1号X南农1138-2,F

7:12

,206个家系(见表1)。

用东北3号株系(SMV3)对355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SMV抗性鉴定(包括“七五”初鉴抗SMV材料40份,“八五”初鉴抗SMV材料91份,各地推广品种100份,农科院品资所新育成的品系35份,美国引进材料42份,韩国引进材料36份,泰国2份,日本1份)。共筛选出116份高抗资源,117份中抗材料,122份高感资源。

(2)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

综合1993-2002年的田间鉴定结果,获得一批高抗食叶性害虫和高感食叶性害虫的大豆种质。高抗(HR)的品种9份:黄皮小青豆、日本、Larmar、PI227687、矮杆黄、York、阜阳170、SP26、早16号,抗(R)的品种15份,表现中间(M)的品种17份,感(S)的品种7份,高感(HS)的品种10份:大浦大粒黄、中豆19、南农86-4、南农86-4、江宁中老鼠豆、监利牛毛黄、花柒黄毛豆、沔阳白毛豆、吴江青豆、PI229358。

合成重组近交家系群体2个,包括:先进2号(感)X赶泰-2-2(抗)已

推进到F

7:9

世代,含162个家系;和皖82-178(感)X 通山薄皮黄豆甲(抗)

也推进到F

7:9

代,含159个家系(见表1)。

(3)产量性状基因方面

获得了与提高产量潜力有关的资源8份,包括百粒重高(>40g)、主茎节数多(>30)、短叶柄(<10cM)、曲茎、顶生长花序等。

构建了RIL群体2个,包括:南农87-23 X NG94-156(F

7:8

,175个家系);

波高(963069)X NG94-156(F

7:8

,156个家系)。(见表1)

(4)恢复基因方面

获得利于大豆杂种优势应用的恢复系:10个。

阐明了细胞质不育的遗传模式:以栽培大豆不育系YA、保持系YB和含有不育细胞质的原始母本167为基础材料,配制了二个单交组合,四个三交组合,根据后代的育性和分离比例判断遗传模式。试验结果表明:S(Rfrf)基因

型F

1花粉为半不育,F

2

可育与半不育分离比例为1:1;母本为不育细胞质S

时,携带rf的雌配子有生活力,能传给后代,而携带rf的雄配子无生活力,

不能传给后代。母本为正常可育细胞质N时,携带rf的雌、雄配子均有生活力,可传给后代。分离比例是单基因遗传模式。因此该不育系属“单基因配子体不育”,即不育性由不育细胞质基因S和一对隐性基因rfrf控制,一个显性基因Rf的存在即可恢复育性。

明确了育性的稳定性:利用人工气候箱,设不同温度和光照长度处理,研究野生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A和保持系OB的育性稳定性。鉴于试材原产于高温短日照的夏大豆区,本试验以14小时光照和昼夜温度30℃/20℃为对照处理,在14小时不变光照条件下,温度处理为35℃/25℃,30℃/20℃,25℃/15℃;在昼夜温度固定为30℃/20℃条件下,光照处理为15.5小时,14小时,12.5小时。在上述所有处理中,不育系OA花粉败育率均保持在99%以上。只有保持系在15.5小时光照时,花粉败育率上升到14.3%,这一结果表明,不育系OA在温度与光照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不育性极为稳定。

从细胞学方面明确了不育发生的时期:细胞学观察发现该不育系小孢子减数分裂正常,绒毡层亦无明显异常,不育发生的时期是在单核期以后。

表1 本课题培育的RIL 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