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核医学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核医学的名词解释

核医学的名词解释

核医学的名词解释核医学是应用核技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一门学科。

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进入体内,通过检测和分析它们的放射性衰变过程,来获得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代谢情况等信息,从而达到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核医学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及其标记、医学影像学和生物学等方面内容。

在核医学诊断中,常见的影像学技术有放射性核素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这些技术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注射到患者体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来探测和分析患者的器官结构和功能状态。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核医学中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是通过摄取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

比如,甲状腺扫描常用于评估甲状腺的功能和结构,心脏显像则可以用来观察心肌供血和心脏功能状况。

这些显像技术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在患者体内的分布来反映不同器官的代谢活性,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而SPECT和PET则在核医学诊断中扮演着更加精确和敏感的角色。

SPECT通过测量单光子的发射能量和位置,可以提供三维的断层影像,用于心脏、脑部等多个器官的检查,尤其是对于功能性异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PET则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如葡萄糖等,以观察其在患者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

PET可以非常精确定位和定量分析器官细胞的代谢活性,对于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核医学还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利用放射性药物直接或间接杀死和控制肿瘤细胞的方法。

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相比,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势。

比如,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骨转移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摄取放射性碘或其他放射性核素来破坏甲状腺或骨转移灶,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核医学领域,还有一些常用的术语和技术需要了解。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它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及时、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核医学诊断1. 定位诊断核医学在定位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癌症诊断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注射进体内,被癌细胞摄取,形成像片,通过分析图像可以定位癌细胞位置。

此外,核医学还可以对其他病变如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进行定位诊断。

2. 功能诊断核医学可以通过提供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信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例如心脏病患者可以接受核医学心肌代谢显像检查来了解其心肌代谢情况,有助于确定病变程度和治疗方案。

其他类似的功能诊断还有肺部、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评估。

二、核医学治疗1.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利用植入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患病部位的方法。

该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如利用注射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利用注射放射性药物治疗骨髓瘤等。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到达患病部位,避免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2. 核素内照射治疗核素内照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药物从内部治疗肿瘤或其他病变。

通常通过口服或注射将放射性药物置入体内,其放射性在体内产生较小的照射剂量,对周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但足以杀死患病细胞。

核素内照射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中。

三、剂量学核医学的剂量学被广泛应用于放射线诊断和治疗的剂量测量。

剂量学可以衡量人体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并在安全范围内确定最佳的剂量方案。

此外,剂量学还可以评估不同剂量对器官和组织的影响。

总之,核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给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在未来将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医学诊断的原理

核医学诊断的原理

核医学诊断的原理以核医学诊断的原理为标题,我们将探讨核医学诊断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技术特点。

一、核医学诊断的原理核医学诊断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的技术。

它通过体内注射或摄入放射性同位素,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过程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功能和代谢信息。

核医学诊断主要依靠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γ光子进行检测。

核医学诊断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注射或摄入、显像仪的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要根据所要检测的器官或组织的特点来确定。

注射或摄入放射性同位素后,它们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体内的不同部位,其中有一部分会集中在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中。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显像仪对放射性同位素的γ光子进行探测。

显像仪会将γ光子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转化为图像。

最后,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获得有关器官或组织的功能和代谢信息,从而进行诊断。

二、核医学诊断的应用领域核医学诊断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肿瘤学、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在肿瘤学中,核医学诊断可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代谢活性以及转移情况,对肿瘤的分期和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在心血管疾病中,核医学诊断可以评估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心功能以及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核医学诊断可以评估脑血流情况、脑代谢活性以及神经元功能,对于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在内分泌疾病中,核医学诊断可以评估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以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等,对于甲状腺疾病、垂体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核医学诊断的技术特点核医学诊断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1. 非侵入性:核医学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患者只需要注射或摄入放射性同位素,无需接受任何切口或手术,对患者来说更为安全和舒适。

2. 敏感性高:核医学诊断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通过对放射性同位素的显像和定量分析,可以发现病变的微小改变,使得医生可以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核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核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核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核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医学
核医学是核科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

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注射放
射性同位素,通过检测伽马射线和正电子和其他放射性粒子来观察人
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的代谢过程,从而诊断病变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目前核医学被广泛应用于肿瘤、骨科、神经科、肝病、心脏病等多个
领域。

2.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其原理基于核磁共振
现象。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的组织所散发出的不同信息,
得出对人体内部不同组织类型的准确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
许多病理状态时,如癌症、脑部和神经系统、关节和骨骼疾病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通过使用高能量辐射破坏癌细胞来治疗癌症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减少癌细胞数量,并有助于控制癌症的扩散。

放射治疗技术也
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甲状腺激素机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自免疫疾病。

4. 核能源在医学中的应用
核能源在生产医药品、生物医学研究和医学实验室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利用同位素和放射性药品可以研制新的医疗药物,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此外,在医学实验室中,还可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细胞实验、分子探测等,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有力工具。

总之,核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方兴未艾,科技的不断发展必将带来更多医学技术的革新和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核医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展望

核医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展望

核医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展望一、简介核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科技,利用不同标记物来观察人体内器官或组织的生理和代谢情况,以及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核医学具有无创、准确、灵敏等优势,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之一。

本文将探讨核医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核医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癌症诊断与治疗核医学在肿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放射性示踪剂可以追踪癌细胞的分布和转移情况,帮助临床确定治疗方案。

例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技术能够定位肿瘤细胞集聚区域,并提供关于肿瘤活动度及生长速度等信息,对癌症早期筛查和后续治疗过程监测起到重要作用。

2. 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核医学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使得医生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 cardiopulmonary 功能,以及冠脉供血情况。

核素显像技术可以检测心肌梗死区域、心肌缺血程度和心肌灌注情况,对决策心脏手术或介入治疗方案有指导性意义。

3. 骨科疾病诊断核医学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等。

例如,单光子排列电脑断层成像(SPECT)技术能够显示出骨组织的生理代谢状态,辅助评估骨髓水肿和坏死区域,并简化对复杂骨折稳定性的评估。

4.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核医学在神经科学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技术通过检测大脑不同区域的血流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癫痫等。

三、核医学在未来的发展前景1. 新一代示踪剂的研发当前核医学中使用的示踪剂还有一定局限性,针对某些类型的肿瘤或器官组织,特异性不高。

因此,研制新一代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示踪剂是当务之急。

随着科技进步,有望开发出更多能够精准标记靶向分子的示踪剂,并提高对小肿块和微小代谢异常区域的检测能力。

2. 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医学领域。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显像剂,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 和分布,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肿瘤治疗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或药物,可以精准地攻击肿瘤细胞,同时减 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诊断
利用核医学技术可以检测心脏和血管的病变位置、程度和范围,为心脑血管疾病 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包括优化、防护、限制和正当化。这些原则指导着辐射防护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辐射源的管理、防护设施的 设计和运行、个人和群体的防护、照射的限制和正当化等。
辐射防护的实践与方法
辐射防护的实践
包括识别和控制电离辐射源,以减少对公 众、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照射。实践还涉及 开发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以确保辐射防 护工作的有效性。
VS
辐射防护的方法
包括屏蔽、距离、时间和控制进入等。这 些方法应结合使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辐 射照射。例如,屏蔽材料可以阻挡辐射, 距离可以减少照射剂量,时间可以避免长 时间或高强度暴露在辐射下,控制进入可 以防止非必要的人员进入高辐射区域。
核医学设施的安全管理
核医学设施的安全要求
核医学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公众的 健康。这些标准和规定通常包括辐射源的管 理、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运行、个人和群体的 防护、照射的限制和正当化等。
在应用方面,随着个性化医疗和精准 医疗的推广,核医学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和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 对个体基因组、蛋白质组等信息的分 析,可以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方案 的设计,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 质量。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 展,核医学还将涉及更多新兴领域, 如纳米医学、免疫疗法等。
02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核医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医学领域,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核医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以下将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介绍其应用。

一、核医学在诊断中的应用1. 肿瘤诊断:核医学在肿瘤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观察到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情况。

同时,核医学还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2. 心血管疾病诊断:核医学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观察心肌的血液供应情况,进而判断心肌是否存在缺血、梗死等病变。

3. 骨科疾病诊断:核医学在骨科疾病的诊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观察到骨骼的代谢情况,进而判断骨骼是否存在损伤或疾病。

二、核医学在治疗中的应用1. 放射性治疗:核医学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放射性治疗。

例如,对于甲状腺癌患者,可以通过摄入放射性碘来摧毁癌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2. 放射性疼痛治疗:核医学还可以用于放射性疼痛治疗。

例如,对于骨转移瘤患者,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到疼痛部位,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3. 放射性消融治疗:核医学还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消融治疗。

例如,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以通过摄入放射性碘来破坏甲状腺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核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核医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希望核医学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核医学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PPT

核医学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PPT

2
应用范围 ⚕️
核医学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心血管疾病管理、神经科学研究等领域。
3
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核医学方法的精度和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中医研究中的核医学应用案例
针刺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中药成分的吸收与分布
核医学技术被用于研究针刺治疗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通过核医学技术,可以观察中药成分在人体内的吸
结论和未来展望
结论
未来展望
核医学方法为中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应
进一步深化核医学与中医学的结合,将为中医药发
用工具。
展开辟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核医学在中医药开发中的应用
1
药物研发的药代动力学
核医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中药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加速药物研发。
2
中药处方的优化
核医学方法可用于评估中药处方的治疗效果和药效成分的吸收情况。
3
药物增效பைடு நூலகம்制的研究
核医学技术可用于研究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机制。
核医学技术与中医学的结合
整体观念融合
辅助针灸治疗
核医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整合
核医学方法可用于针灸治疗的辅助定位和效果评估。
与融合。
核医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优势
1
个体化治疗
核医学可以提供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的精确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2
病程监测
核医学技术可以实时观察病变发展过程,监测治疗的效果。
3
安全可靠
核医学方法无创伤,对患者无辐射危害,安全性高。
收和分布。
中药煎煮中化学反应的变化
核医学方法帮助中医学研究者理解中药煎煮过程中
化学成分的变化。

核医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核医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核医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核医学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通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结合成像技术和临床医学知识,实现了对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熟悉及其代谢过程的全面监测和调控。

本文将介绍核医学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为您详细讲解核医学技术的应用。

一、核医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ET是一种特殊的检测方法,它将放射性核素注射到病人体内,利用这种核素的特殊放射性衰减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各种图像,例如心脏、脑、骨、肝等器官和组织。

PET技术不仅可以检测到器官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揭示器官的新陈代谢状态、代谢活性以及生理功能等,具有非常高的诊断效果。

它已被广泛运用于肿瘤、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诊断,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与PET类似,SPECT也是一种运用放射性核素进行成像的方法,利用核素发出的γ射线,生成器官与组织的图像。

相比于PET,SPECT扫描适用性更广,可以用于检测的器官和组织更多,如骨、肺、肝、脾、胆囊、胰腺、肾脏、心脏等器官和组织,用于检测血流、代谢、组成比例等情况。

SPECT被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的临床诊断,对医生的治疗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3.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SPECT/CT)SPECT/CT是一种新型的核医学技术,集合了SPEC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两种成像技术。

它可以同时显示SPECT和CT的图像,标记出组织和细胞的活动,为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完备的信息。

SPECT/CT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肝癌、乳腺癌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核素骨扫描核素骨扫描是一种通过定量,定位和检测骨代谢异常信息来诊断骨骼疾病的方法。

它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到体内,通过成像获得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从而获得骨的病理状态。

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它与传统的医学诊疗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核医学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成为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本文将就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一、核医学的基本原理核医学主要运用放射性核素的特殊性质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衰变的特点,通过其自身的衰变过程释放出的放射线来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根据放射性核素的选择和运用方式的不同,核医学可分为核素诊断和核素治疗两个方面。

二、核医学核素诊断方法核医学核素诊断方法是通过将合适的放射性核素引入人体内,利用核素自身衰变产生的射线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来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常用的核素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放射性同位素显像:该方法使用放射性核素进行显像,通过记录核素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来观察疾病的变化。

例如,甲状腺扫描常用碘-131进行显像,能够观察患者甲状腺的形态、功能和代谢情况。

2.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SPECT技术能够提供三维的图像信息,通过核素在人体内的发射射线,结合计算机技术生成详细的图像。

它在心脏、骨骼和脑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PET技术是核医学中最先进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利用注射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发射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产生湮灭反应,生成γ射线。

这些射线被探测器捕捉,结合计算机技术生成人体内的代谢和功能图像。

PET技术在肿瘤、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三、核医学核素治疗方法除了核素诊断方法外,核医学还有核素治疗方法,即利用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治疗。

核素治疗方法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领域:1. 甲状腺疾病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中,可以通过口服碘-131等放射性核素来破坏甲状腺组织,使其功能减低。

核技术与医学应用

核技术与医学应用

核技术与医学应用核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它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步骤进行分点列出。

一、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1. 诊断和分析疾病:核技术可以通过实验室方法和成像方法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分析疾病。

例如,核医学成像技术可以用来检测是否存在肿瘤、病变以及器官功能的异常。

2. 放射治疗:核技术也可用于放射治疗,帮助患者对抗癌症和其他疾病。

核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放射性源和剂量来杀死癌细胞或控制疾病的发展。

3. 生物医学研究:核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家们可以利用核技术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结构,以及研究细胞的功能和疾病的机制。

二、核技术在医学中的步骤1. 核医学成像的步骤:a. 患者需要注射一种放射性药物,该药物会向某个特定的器官或病变区域聚集。

b. 放射性药物会通过发射出γ射线等辐射来进行成像。

c. 设备将测量γ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并将其转换为图像。

d. 医生可以通过分析图像来诊断和分析疾病。

2. 核技术在放射治疗中的步骤:a. 确定治疗的目标和剂量。

b. 使用放射性源将辐射传递到患部,以杀死癌细胞或控制疾病的发展。

c. 控制辐射源的剂量和时间,以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d. 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3. 核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步骤:a. 设计实验,选择适当的核技术方法。

b. 实验室中的科学家需要处理和标记样本,以便将放射性同位素引入样本中。

c. 使用核技术设备来测量和分析样本的辐射信号。

d.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对细胞和疾病机制的更深入了解。

三、总结核技术在医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也促进了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

通过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机制,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组织学方法

组织学方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医学》教案(7)课程名称实验中医学(理论部分)总学时数 36第二节组织学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2学时)首先,对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讨论,结论:不同血府许多初涉中医实验研究的人,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着手研究,不知道观察什么指标。

比如,发现某张中药复方治疗肿瘤,比如肝癌,有效,想研究证明其疗效,分析其作用机理。

怎么办。

你们说怎么办?如何入手?说说看实现的路线、步骤。

在实验研究中可以观察许多方面,看看中药治疗后在哪些方面起作用。

其中形态学是最常用的观察手段。

即使在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也是如此。

有许多优点,实在。

形态学方法大体有3个层次:大体解剖、光镜、电镜。

大体解剖:肉眼所见,最为基本。

如果肿瘤体积在用了中药后,没有减小,再什么先进的研究也没有必要。

临床所见也大体如此,比如咳嗽好了没有,骨头接上了没有。

这些最基本。

光镜:但是,电镜建立以实验科学为前导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发展中医学的重要一环,建立动物模型可以在脏象学说的基础上开展实验研究,使中医学理论建立在可观性的结构基础上(如应用形态学研究中医理论)。

从进化论观点,人与动物结构与功能有共同点,动物模型可使中医理论研究涉及多学科、多层次的形态学等方面,并以一系列的指标进行研究,使中医理论具有可验证性。

如“肾虚”证无法得到人体脏器的结构资料,通过建立“肾虚模型”可在处死的动物上获得全身组织器官的组织学、组织化学与超微结构等变化的系统资料。

总之,选择中西医共同结合点——建立中医证、病动物模型+中药反证(实验性治疗)——观察机体的细胞、组织与器官的组织学、组织化学与超微结构的变化——积累、总结大量的科研资料,可以阐明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与规律性,应用于临床研究,可加速中医的发展,使之逐步现代化。

因此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6.2.1组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组织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基本组织和器官系统。

医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医用物理学是研究什么领域的学科?A. 生物学B. 物理学C. 医学D. 化学答案: C. 医学2. X射线检查属于医用物理学中的哪个分支?A. 成像学B. 放射治疗学C. 高能物理学D. 核医学答案: A. 成像学3. 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量血压?A. 电子血压计B. 磁共振成像仪C. γ射线治疗机D. 超声波成像仪答案: A. 电子血压计4. 对于医学影像的诊断,以下哪种成像技术最具有辐射风险?A. X射线摄影B. 超声波成像C. 核磁共振成像D. CT扫描答案: D. CT扫描5. 下列哪种检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骨骼中的肿瘤?A. 超声波成像B. 磁共振成像C. X射线摄影D. 核磁共振成像答案: C. X射线摄影二、填空题1. 医学中最早使用的成像技术是____。

答案: X射线摄影2. ______是一种医学诊断技术,利用了人体组织对高频声波的反射。

答案: 超声波成像3. 核医学利用了放射性核素的____特性进行医学影像诊断。

答案: 放射性4.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了____现象来获得人体内部的图像。

答案: 核磁共振5. 医用物理学的发展使得医学影像的质量得到了____。

答案: 提高三、简答题1. 请简述X射线摄影的原理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答案: X射线摄影利用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的吸收、散射和透射来获得影像。

它可以用于检查骨骼、肺部和消化道等部位的疾病,如骨折、肺炎和胃肠道疾病等。

2. 超声波成像的原理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 超声波成像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反射和散射来生成影像。

例如,在妇科中,超声波成像可用于检查孕妇子宫内的胎儿情况;在心脏病学中,超声波成像可以检测心脏功能和心脏瓣膜异常等。

3. 请说明核医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放射特性,通过核素在人体内的摄取、分布和代谢过程来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

第六章 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第六章 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90Y
2.667 d
β- 2280.1(99.99) 90Sr(β-);89Y(n,γ)
109Pd 13.701 h
β-
1027.9(99.9) 108Pd(n,γ)
131I 8.0207 d
β-
606.3(89.9) 131Te(β-)
153Sm 46.284 d
β-
635.3(32.2); 808.2(17.5)
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FDG(18F标记的一种 葡萄糖的类似物-氟化脱氧葡萄糖)。
2020/3/4
核技术应用概论——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2
PET/CT
将PET和CT整合在一台仪器上,两者轴心一致,共 用一个扫描床,组成一个完整的显像系统,可以同时获 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两种图像优势互补, 使医生在了解生物代谢信息的同时获得精准的解剖定位, 从而对疾病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11
主要原理——“活体生化显像”
PET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标记一些生理需要的化合 物或代谢底物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水等,引入 体内后,应用正电子扫描机而获得体内化学影像,也称 之为“活体生化显像”。广泛用于肿瘤、冠心病和脑部 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PET使无创伤性的、动态的、定量评价活体组织或 器官在生理状态下及疾病过程中细胞代谢活动的生理、 生化改变,获得分子水平的信息成为可能,这是目前其 它任何方法都无法实现的。
α粒子的LET(传能线密度)高,能量为4MeV~8MeV的α粒子 在组织中的射程约为25~60μm,与细胞的直径相当,用α放射性核 素体内治疗肿瘤其能量聚积最集中。
β粒子在组织中具有一定的射程,药物不一定必须跨膜进入细胞 才能起治疗作用。β粒子在组织中聚积的能量均匀而分散,不如α粒 子集中,尽管β粒子的能量沉积还是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即使药物 的肿瘤选择性非常好,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大量杀伤正常 细胞。

核医学的临床应用原理

核医学的临床应用原理

杀手无假期暑假安全校长演讲稿8篇暑假安全校长演讲稿8篇由作者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在杀手无假期方面对您有所帮助。

暑假安全校长演讲稿篇一亲爱的同学们:暑假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猜想同学们都是怀着激动和期盼的心情来迎接这个暑假的,但是同学们,你们有假期,安全却无假期。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暑假,学校要求同学们,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玄,增强安全意识,熟记安全知识。

在此,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讲,并把所讲的内容牢记于心。

同学们,不安全的因素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就在昨晚,电视里还在报道:一名10岁的男孩因落入水塘而溺水身亡;近两天强降雨的天气导致重庆、湖南、安徽等多省市的部分地区遭受洪水、雷电、飓风等灾害,洪水导致房屋被淹,人员失踪……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还将继续承受强降雨带给我们的考验。

同学们,不管是自然灾害也好、人为因素也罢,只要对我们的生命财产有危害,我们就要坚决抵制。

为了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警惕,将人为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

而对于我们无法改变的自然灾害,我们也要学会基本的安全常识,学会自救自护,争取将灾害带给我们的危害降到较低。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的这次旅程所买的是一张单程车票,没有回头路可走,也没有后悔药可吃,这就需要我们加倍地呵护我们的生命。

具体来说,今天我讲以下几点:一、在假期中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草池初中学生常规》。

第二、放假后,及时回家。

不得在外游玩,迁延逗留,结伴串门。

未经家长同意,不得私自离家外出,更不准私自在外留宿。

假期中,不得无故进校。

不私自外出游玩,不玩有危险的游戏。

不下河洗澡。

不到工地、危墙、危房、电线杆、道路上、水塘边等危险地方玩耍。

不进电子游戏室、录像室、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玩耍。

不收听、收看、播放不健康的音像制品。

不参与功等任何邪教组织活动。

第三、交通安全方面。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核医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断地给治疗疾病带来新的机会。

核医学技术最初来源于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其从原子核发射出的辐射来探测疾病,进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阐述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这种专业的技术知识。

一、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核医学的核心技术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来探测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

放射性核素会发出辐射信号,病人身体内用药物来激活本身调和的分歧器官和组织。

临床医学中通过选择适当的放射性核素来影像人体各个部位,从而发现有疾病的部位。

例如,利用碘-131对甲状腺进行影像,可以查看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判断其是否存在功能亢进等疾病。

此外,钴-60和铁-59等放射性核素则被用于诊断放射性治疗对癌症治疗效果的检查。

放射性核素的应用确保了医疗工作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困扰人们的健康问题。

二、 PET技术的应用PET技术是核医学中的一种技术,它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来获取人体内部的任何器官或组织的深入信息。

PET技术特点在于它使用辐射物质在患者体内的代谢位点的相对增加或减少来检测出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模式,从而得出判断出患者特定疾病的详细信息。

PET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几乎覆盖了临床医学的所有领域。

通过PET技术可以了解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在某些应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癌症治疗方面,PET技术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利用SPET和SPECT技术实施疾病诊断SPET和SPECT技术是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缩写。

这两种技术是核医学领域的重要诊断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SPET和SPECT技术能够评估脑内的神经元钙通道活性,并了解神经元同位素代谢速率的变化情况。

例如,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可以通过SPET和SPECT技术检测出患者脑内突触后神经元的代谢和能量消耗状态变化,以便更早地发现疾病。

核医学研究内容

核医学研究内容

核医学研究内容
核医学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与应用:核医学研究首要任务之一是利用核反应或放射性同位素分离技术制备具有适当放射性特性的同位素,以用于医疗或生物学研究。

同时,研究人员还需要开发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技术,使其能够与生物分子(如抗体、药物等)结合,以用于诊断、治疗或研究特定疾病。

2. 核医学成像技术:核医学研究致力于开发和改进各种核医学成像技术,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
射断层扫描(PET)。

这些技术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探针或药物,利用探测器记录检测到的放射性信号分布,从而获得人体内器官或组织的三维图像。

这些成像技术可用于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研究疾病机制等。

3. 放射性治疗技术:核医学研究还着重开发和优化放射性治疗技术,如放射性粒子植入、放射性药物治疗等。

这些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效应,破坏异常细胞的DNA结构或细胞
分裂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该领域的研究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并探索新的放射性药物治疗策略。

4. 核医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核医学研究还涉及疾病机制的研究。

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追踪生物分子的代谢、分布、运输等生理过程,以研究疾病的发展、进展过程。

此外,核医学研究也用于评估新药的代谢、吸收、分布、排泄等动力学,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核医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旨在开发新的放射性同位素、优化核医学成像技术、研发新的放射性治疗技术,并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核医学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核医学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核医学的原理和临床应用原理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通过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发射的射线以获取有关人体内生物活动的信息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方法。

它基于同位素的生物分布或代谢,通过对放射性同位素的计量和成像来诊断疾病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核医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放射性同位素选择: 核医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其中选择的同位素应该具有适当的半衰期、较短的生物半衰期以及适合的放射性衰变方式。

2.示踪剂注射: 核医学通过将示踪剂注入人体内,使其在生物体内发生代谢,分布或结合,并与特定的生物过程相关联。

3.射线检测系统: 核医学使用射线检测系统,如伽马相机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来探测并记录放射性同位素所发射的射线。

4.图像重建和分析: 核医学通过将射线检测器所记录到的射线数据进行重建,生成相关的图像用于医学诊断和疾病评估。

临床应用核医学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核医学临床应用: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SPECT是核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用于心肌灌注显像、骨扫描、脑部图像以及一些特定器官的功能评估。

在心肌灌注显像中,SPECT可用于检测冠心病和心肌梗死。

2.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PET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核医学成像技术,可用于癌症筛查、肿瘤定位和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PET能够显示肿瘤组织的新陈代谢情况,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肿瘤诊断和评估。

3.甲状腺扫描: 核医学中的甲状腺扫描主要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

通过给患者注射放射性碘或者甲状腺素,核医学技术可以显示甲状腺活动情况并识别异常。

4.骨扫描: 骨扫描是一种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可用于发现骨转移或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

骨扫描通过给患者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图像显示出放射性同位素在骨骼中的分布情况,从而诊断骨骼病变。

5.肝功能评估: 核医学可以用于评估肝功能。

带你了解核医学科

带你了解核医学科

带你了解核医学科核医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学科,它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以及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又分为核医学教学和核医学医疗两个方向,本文将简要介绍核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核医学的定义核医学是一种以放射性同位素为探针、以生理和代谢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科。

核医学应用的同位素有数百种,主要是促使核反应而发射出γ射线和β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

核医学的技术依靠这些辐射射线与体内不同组织之间吸收和传递能量的不同,从而能够用来表征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核医学诊断核医学诊断主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显像技术,可以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异常,如甲状腺、肝脾、心脏和肺部等。

核医学显像的优点在于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式,可成像特定内脏和组织的代谢活动,这对于病理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很有帮助。

另外,核医学的分子影像学也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表征疾病,进而提高早期发现疾病的机会。

核医学治疗核医学和核医学治疗在儿科、心脏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甲状腺癌患者,可以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将高浓度的放射性碘注射到体内,以杀死或减缓癌细胞的生长。

另外,一些放射性药物用于治疗关节炎、乳腺癌、结肠癌、肝癌等病症。

核医学治疗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定位病变部位,使治疗过程目标精度更高,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成功率。

核医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核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核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如心脏科、神经科、内分泌科、泌尿科、骨科以及癌症治疗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核医学对疗效和溯源性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如通过核医学技术实现更细致的病灶定位和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这也促使核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深入,满足了公众对科技诊断和治疗的需求,为医学进步作出了贡献。

未来的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技术的需求和期望也将不断提高。

核医学技术在此进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更广泛地用于诊断和治疗危机病症,还有望开展个体化服务,在更小的尺度上实现更好的分子成像以及更精确的病灶诊断,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效率,改善病患家属的健康和生活。

核医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核医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核医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核医学技术是现代医学领域里的一种先进技术,它通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射线的物理效应,来诊断、治疗以及研究与医学相关的各种疾病。

这些技术在医学领域里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一、核医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核医学技术是以核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或治疗人体疾病,或者利用核反应的原理制造放射性药物来进行医学治疗。

核医学的诊断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技术是通过体内注入一种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物质,随后通过探测器来测量运动中的同位素,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重构,族群更为精准的做出临床诊断。

SPECT是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其原理是将同步光子通过减缓装置减速至光电子,之后利用光电效应来探测这些光电子,最后创建三维图像。

PET是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其原理则是将正电子注入人体,光电效应来记录这些正电子的运动轨迹,最终创建三维图像。

二、核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核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里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覆盖了各个领域。

以下是核医学技术常见的几个应用领域:1、心血管疾病诊断。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来检测血管阻塞,诊断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等。

其中,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技术通过诱发心肌细胞代谢变化,定量心肌血流量,来诊断心肌性质的缺乏和心肌梗塞。

2、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

SPECT可以识别脑血管疾病、脑部炎症以及肿瘤等脑组织的损伤状况。

3、骨关节疾病诊断。

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骨骼疾病,如代谢性骨病和肿瘤患者的骨转移。

其中,骨扫描和静脉注射放射性物质后的全身扫描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骨骼状况。

4、癌症治疗。

核医学技术可以在放射线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和更为广泛的辅助化学治疗中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发光免 疫分析,它们的原理可用以教材P224公式表示。
酶标检测系统
(二)分子核医学 分子核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是核素的示踪技术,它 是分子核医学在医学、生物学中应用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核酸分子杂交、基因探针及基因诊 断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核医学工作中放射性污染的防护 实验核医学工作中的核素多为半衰期较短、能量较 低的125I、3H、14C、35S和32P等,它们都是开放性的放 射源。例如分子生物学主要用35S、33P和32P等。 1.首先要了解不同同位素的特性,防护要求,以及废 弃物的处理 操作之前要求培训。常见的问题是不了解,有恐惧心 理。 2.减少外照射的方法 (1)缩短照射时间。 (2)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
1.放射免疫分析(RIA)的基本原理 RIA属于竞争免疫分析法,也称“标记分析物”技术 (Ekins,1987)。其原理是:放射性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同 时竞争抗体上的有限位点,然后将结合与未结合的游离抗原 分离,用液体闪烁仪或γ-计数仪测定其放射性分布,绘制标 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待测样本的含量。
不同的液闪检测系统
4.标记免疫分析进展 RIA和RRLBA所用的标记物是同位素,所用的结合物是 抗体和受体。由于同位素标记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 忽视,促使科技工作者寻找其灵敏度可与同位素标记物媲 美,而又不造成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标记物。在这期间科学 家使用酶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及荧光偏振等标记技 术。这些标记技术在用于标记免疫分析时,大大减少了放 射性核素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因为测量的灵敏度和稳定 性较RIA、RRLBA差,以及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还不能用酶标 记及荧光标记技术测量,又给科学家提出了寻找新标记技 术的课题。
(3)屏蔽防护。 α射线穿透能力极小,只要戴上橡皮手套就可以防护 。β射线,特别是高能量的β射线需要用有机玻璃屏蔽, 而γ射线要求铅(铅玻璃)屏蔽。
不同类型的机玻璃屏蔽设备
3.避免内照射的方法 避免内照射的方法主要是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其方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围封:按放射性水平分为不同结构和要求的房间和 工作区域,使放射性工作操作在相应的区域内进行。例如: 低活性区进行一般性放射性测定、试剂配制、放免分析等 。操作可在铺有吸水纸的搪瓷盘中进行。在高活性区内进 行示踪实验、病人检察、动物实验、开瓶分装、核素标记 、污染物洗涤及废物的储存。核素标记最好能在通风橱和 手套箱内进行,尽量减少和限制同位素的污染范围。一旦 放射性物质洒落到手上、皮肤或工作服上,只要立即用水 清洗即可驱除污染。若洒在地板或墙上,可用镊子夹住脱 脂棉球搓拭,再用湿棉球搓洗数次即可。将被污染的棉球 即刻放入放射线核素污物桶,以备集中处理。
2.免疫放射分析法基本原理 IRMA与RIA的基本原理相似,其不同之处是RIA是用同位 素标记抗原,而IRMA是标记抗体。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出 现,使IRMA迅速发展。由于标记的抗体可以与固体支持物 以物理方法结合,使IRMA在分离结合与游离的抗原抗体复 合物时变得简单、快速、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结 果的精密度。
二、用核医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现状 (一)中医、中药基础理论中应用 (二)中医中药防治疾病机理研究 请自修。
三、用核医学方法研究中医的范例 请自修。
四、展望 凡是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采用同位素做示踪剂的实验 方法、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新技术,都可以归纳到核医学的 范畴。作为标记技术的放射性核素以其对被标记物生物性 能影响小、灵敏度高,至今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近些年,非放射性核素的化学发光标记技术的 突破,进一步推动了标记技术的发展,其重要性已经在生命 科学研究中显现出来。 核医学在中医、中药基础研究中发展较快,可以预计, 在今后的中医药研究和发展中必将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 用。
临床核医学主要是应用核素、核射线和核仪器对病 人进行诊断和治疗。
基础核医学是应用核素、核射线和核仪器进行医学 基础理论和药物作用机理研究。
分子核医学根据核素的“分子”示踪原理,从细胞 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及代谢等方面,在分子生物学、分 子遗传学等分子医学水平上,揭示疾病的病因、病机、 治疗及疗效和机理。
3.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的基本原理 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一些能与生物活性分子,如神经 递质、激素、蛋白质抗原以及药物或毒素等相互作用的大 分子。它们是一类具有结合和识别能力、信号传导能力并 产生生物效应的多肽或蛋白质。受体的概念早在1878年 Langkey就提出了。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Clark研究乙 酰胆碱对蛙心的作用,发现了剂量-效应曲线,才初步确定了 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其反应方程式如教材P223。 由于受体的放射性配基大多是氚标记物,因此,常用液 体闪烁仪测量其放射性分布。新的液体闪烁仪都带有各种 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的软件,可以由计算机直接给出数 据。如果测定每个样本的饱和曲线,可以计算出该受体的结 和容量(Rt)。当样本量少,可用单点法测量样本的Rt值。受 体的单点测量公式如教材P224。
1976年Schroeder用化学发光标记技术建立了竞争性 蛋白结合法测定生物素后,次年他和Halman又分别用化学 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甲状腺素(T4)。此后,化学发光免疫 分析迅速发展。尤其是利用蛋白质工程及基因工程生产 出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结合片段后,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扩 大到分析小分子抗原,尤其是甾体激素测定的所有样本。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体现了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重 复性佳等优点,又增加了样本测量的全自动化进程。由于 操作简单、样本用量少、测量速度快等优点,很受临床研 究及临床检验单位的欢迎。
核医学方法及其 在中医研研究中,同位素作为常用标记技术,得 到普遍的使用。
定义:核医学是研究核素、核射线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 用的学科。
根据核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研究对象的不 同,又可以将核医学分为:临床核医学、实验核医学(又 称基础核医学)和分子核医学三个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