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概述

合集下载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什么意思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产业部门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组成和相互关系。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

良好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

产业结构的组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贸易业、金融业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这主要取决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政策和文化传统等因素。

产业结构的比重反映了各个产业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

通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表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

这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劳动力、资源和技术的需求不同所导致的。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一方面,要加大对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推动经济向高端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涉及到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的调整。

各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优势产业的发展,推动转型和升级;同时,还需要合理布局各个产业的地理分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各个产业部门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组成和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对于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一、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式产业结构指不同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总体中的比重和组成。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产业结构分为三个层次:1.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等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的部门。

2.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部门,如制造业、修理业和建筑业等。

3.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如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保险等。

二、传统的产业结构理论1.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传统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由该国的比较优势决定的。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其中一种生产要素上的相对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也会不同。

2.福利判别的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应当以提高社会福利为目标,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高经济的效益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根据福利判别的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将资源转移到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福利的产业部门。

三、现代的产业结构理论1.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是由地理要素和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经济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

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会影响产业部门的发展和转移,从而改变整个产业结构。

2.结构演化理论认为,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竞争和协同作用,会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

新的产业部门会不断出现,并取代传统的产业部门。

这种结构演化的过程可分为创造、学习和淘汰三个阶段,并受到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3.结构调整的政策意义。

根据现代产业结构理论,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投资引导、产业政策和技术创新等,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例如,政府可以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政府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业部门的竞争力。

四、产业结构的调整策略和政策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投资,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措施。

产业结构及政策

产业结构及政策

金融政策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多元 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支持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人才政策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产业 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智力
支持。
06 区域产业布局与协同发展
区域产业布局现状及问题
产业布局不均衡
部分地区过于依赖某一产业,导致产业布局不均衡,风险较高。
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
部分地区存在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现象,导致产能过剩和资源浪 费。
政,支持 协同发展和优化产业布局。
建立推进机制
成立专门的推进机构,负责协同发展 的规划、协调、监督和评估工作。
加强资金保障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协同发展和产业 布局优化项目。
强化人才支撑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协同发展和 产业布局优化提供人才保障。
02 产业政策体系
产业政策目标与原则
目标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 业素质和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
原则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创 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相协调,开放 合作与自主可控相平衡。
产业政策工具及其实施
工具
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环保 等多种政策工具,以及产业规划、产 业布局、产业技术、产业组织等综合 性政策措施。
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前工业化时期
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工 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
工业化初期
轻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重 工业开始起步,产业结构
逐渐向工业化转型。
工业化中期
重工业得到加速发展, 成为主导产业,同时服 务业也开始迅速发展。
工业化后期
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成为主导产业,传统工
业逐渐衰退。
当前产业结构特点
THANKS FOR WATCHING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产业结构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的组织和分布。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行业的相对规模和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就业、贸易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因此产业结构理论对于制定政策和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产业结构理论中,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模型。

以下将对其中一些主要理论进行概述。

1.制造业优势理论:制造业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

他认为,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并且制造业的规模越大,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

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能够促使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2.服务业优势理论:服务业优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杰克·罗塞尔提出的。

他认为,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罗塞尔认为,制造业的发展必然导致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服务业支持。

3.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劳动转移、资本转移和技术进步三个要素。

劳动转移是指从农业到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转移;资本转移是指资金从农业领域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技术进步是指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变化。

4.新经济学产业结构理论: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产业结构理论,还有其他一些分支理论,如输送带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和资源丰度理论等。

这些理论都试图解释产业结构的变化、演化和优化。

总的来说,产业结构理论是经济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它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优化,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产业结构理论对于制定政策、预测经济走势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指导意义。

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理论将持续发展,并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对经济的认识和理解。

产业结构和行业特征

产业结构和行业特征

产业结构和行业特征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布和组织方式。

它通常涉及到不同行业的比重、发展趋势、相互关系和影响力等方面。

而行业特征则是指每个行业独特的特点和属性,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

一、产业结构1.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通常指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等原始生产部门。

尽管第一产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小,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第一产业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受自然条件和季节性影响大。

2.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部门,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核心,其特点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

3.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如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教育业、医疗保健业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第三产业的特点是人力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

4. 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新兴产业,包括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第四产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具有高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强、知识密集型等特点。

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和趋势。

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发达国家,服务业通常是最主要的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小。

二、行业特征1. 市场规模行业的市场规模是指该行业的总体销售额或产值。

市场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行业的竞争格局和企业的发展空间。

一些大规模的行业通常具有更多的竞争者和更高的竞争强度。

2. 竞争格局竞争格局是指在一个行业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相互影响。

竞争格局可以分为寡头垄断、垄断、寡头竞争、完全竞争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竞争格局对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份额分配产生不同的影响。

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概述

•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
GDP构成
(单位﹪)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1980 30.2 48.2 21.6 1985 28.4 42.9 28.7 1990 27.1 41.3 31.6 1995 19.9 47.2 32.9 2000 15.1 45.9 39.0 2004 13.4 46.2 40.4
2、第二层次:三大产业的内部结构
• 我国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结构
的总产值构成
单位﹪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1985 69.2 5.2
1990 64.7 4.3 1997 56.4 3.3 2004 51.5 3.8
22.1 3.5
25.7 5.3 31 9.3 34.5 10.2
3、第三层次:产业内的行业结构
我国轻工业与重工业结构按总产值其构成 如下:
1978 1980 1985 1990 1992 1993 1994
轻工业 43.1 47.2 47.4 49.4 47.2 44 47.1
重工业 56.9 52.8 52.6 50.6 52.8 56 52.9
(三)产业结构的动态性
我国比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发展 中地区的GDP比较
广东与广西的GDP比较
• 从特定地区来看,则差距更大。
• 广东二产业 第三产业
9.6
50.2
40.2
24.9
36.6
38.5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比较发达地区 8.79 ﹪ 47.66 ﹪ 43.55 ﹪
中等发达地区 17.09 ﹪ 45.43 ﹪ 37.48 ﹪ 发展中地区 20.32 ﹪ 43.28 ﹪ 36.4 ﹪
• 这充分说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性质。 • 即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过 • 程中,因此,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与发 • 达国家相比,普遍较低。

产业结构(精品)

产业结构(精品)

2.1、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1.1、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
• 西方结构演变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 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 业结构理论和开放型产业结构理论
•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有 威廉·配第、科林·克拉克、库兹涅茨、霍 夫曼和里昂惕夫等。
2.1.1.1配第—克拉克定理
• ⅰ、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指出 “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 的收入又比工业多”,说明工业比农业、 服务业比工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这 一发现被称为配第定理。
案例:中国的产业结构
在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伴随着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及其各自的内部构成比例,均 发生变化。
改革前,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属于失衡型结构,这主要 表现在:基础产业相当薄弱,第三次产业很不发达, 工农业比重失调。
改革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在不均衡的发 展过程中结构趋于合理。其中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 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改善。
1990年各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 应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布结构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低收入国家或地区
下中等收入国家或地 区 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
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 区 发达国家或地区
iii、库兹涅茨部门结构变动理论
(3)=(2)÷(1)
(1)劳动力相对比重 (2)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
• 配第定理: 制造业比种植业进而服务业 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
你父母及祖辈从事什么职业? 你希望自己今后从事哪种职业?
• ⅱ、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1940年 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提出了配第 -克拉克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 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 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 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 降。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 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 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

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概述

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的总产出中占较大份额 的产业。
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 供基本条件的产业。
瓶颈产业:产业结构系统中的短线产业,它使产业 结构系统的综合产出能力受到了限制。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演进 的一般规律
我国目前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为:
➢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 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 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 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等。
2、生产结构分类法
(1)两大部类分类法
社会的总产品,从而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I、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 消费的形式的商品。 ➢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或工人阶级的 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是将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分成农业、轻 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 ➢轻工业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印刷、家 具、制革等工业部门; ➢重工业包括冶炼、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化 工、机械等工业部门。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 发展。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 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 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
三、产业的分类方法
1、三次产业分类法
1935年由费希尔首次提出,后来克拉克继承和发 展了他的理论,建立了产业分类及统计体系。 ➢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 ➢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产品的产业 ➢第三产业是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基础上的非物质生 产部门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一、产业结构是什么?产业结构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经济活动所占据的比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指经济中各行业之间的比重和联系。

产业结构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第一产业: 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包括农、林、牧、渔业。

2.第二产业: 以加工制造为主,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

3.第三产业: 以社会生产与生活服务为主,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运输仓储、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共管理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和娱乐等部门。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1. 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提高经济竞争力: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提高经济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科技含量的提升、经济效益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及品牌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2. 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还能为其带来可持续的成长,使之不断朝着更加稳健的方向发展,从而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产业结构的变化能够促进就业的增加: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同产业中的就业人口也会有所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能够带来就业的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4. 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减少经济波动的风险: 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避免因为某个行业出现问题导致整个经济受到影响,从而避免经济波动的风险。

总之,产业结构对于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法规政策,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通过多种扶持措施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分析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和优化。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中所包含的各类产业及其比重的总和。

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定义和组成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地区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比重和关系。

根据国民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经济附件的发展情况,一般将产业结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第三产业包括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业。

二、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的。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平衡;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小。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

三、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产业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以第一产业为主导。

2.科技水平: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起到促进作用。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变革。

3.人口结构: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教育水平的人口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年轻、优秀的人才更适合从事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4.政策导向: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有关产业的法规、政策和计划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四、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各个产业之间的比重和关系,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方向有:1.加大第一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2.加大对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服务业。

3.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促进创新。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是指按照一定的生产方式和关系,为满足人类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产业结构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产业的相对规模和比重,包括第一产业(农业、渔业、林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金融、教育、医疗等)。

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农业主导到工业主导再到服务业主导的转变。

这种转变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深化分工合作和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下面将简单介绍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演变过程。

产业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的阶段。

农业是人们最早开始的生产活动,通过种植和养殖提供食物和原料满足人们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发展出其他形式的产业,如手工业和商业。

这些产业在小规模的基础上满足了当时人们的需求。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代替了人工劳动,工业生产大规模地改变了经济的面貌。

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制造业开始迅速发展,成为主导经济的产业。

工业化带来了劳动分工,大规模生产和经济规模效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总量。

在这个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工业化国家出现了明显的农业就业人口减少的现象。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服务业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交通运输、金融、教育、医疗和旅游等。

在服务业的推动下,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

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很大,这取决于其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市场需求等因素。

发达国家往往拥有更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依靠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国际一体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

在中国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特别是自开放以来,经济主导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

(五)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式 钱纳里与塞尔昆合著的《发展的模式, 1950~1970》,对产业标准结构模式的 研究作了重要贡献。 钱纳里与塞尔昆对101个国家 1950~1970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构 造出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整理出经济 发展结构模型,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产业结 构的标准数值。
特殊分工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
从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一般分工主要发 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当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步形成独立的 物质生产部门,即社会生产形成工农业两大 物质生产部门。这是第一次发生的一般分工; 二是发生在生产力快速发展时期,为生产和 生活提供的服务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部 门,如咨询服务业、旅游业等。这是现代经 济发生的第二次一般分工现象。
二、形成机理
实践经验证明,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产业结 构形成与发展既离不开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也离 不开政府的合理干预,尤其在市场机制影响力较弱 的时期或领域,通过政府安排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步伐,要比等到市场机制充分确立后通过市场安排 来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更为有利,其总成本可能较低。 同样在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也存在着支配其 运动的内在、外在机制,亦即“无形的手”——市 场机制和“有形的手”——政府干预。
第三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当代研究
一、欧美学者研究 (一)配第和魁奈的发现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 第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 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重农 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 年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 析》。 可以说,配第和魁奈的发现和研究是产 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特点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经济活动在总体结构上的组织和关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在不同国家、地区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国际上常见的产业分类方式主要有三种:按照经济功能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按照生产要素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按照生产规模分为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

二、全球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1. 第一产业的减少和服务业的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的地位逐渐下降,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减少。

同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高技术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兴起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例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

3. 跨国公司和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全球化趋势下,跨国公司的发展势头强劲,它们通过全球分工和资源配置,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开拓,影响着全球产业的格局和结构。

4. 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崛起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得到了广泛关注。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发展趋势1. 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我国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在改革开放以前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 从重工业向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发展重工业,但由于资源环境压力和市场需求变化,我国逐渐向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例如,汽车、航天、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我国在过去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技术进步,我国产业结构正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

第四章 产业结构

第四章  产业结构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二元: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 一元:现代化的农业和工业
基本理论:由于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 或接近于零,从而存在过剩的劳动力;只要城市支付的工资 水平高于农村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这些劳动力就会为 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所吸收;由于现代工业的利润储蓄和投资 倾向高于农业,所以吸收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的劳动 生产率下降、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到同一水平为止。
扬州大学商学院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示意图
扬州大学商学院
(四)认识
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都存在一定 的片面性,这两种理论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在 资源稀缺和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平衡增长理论 更容易得到政府的重视,因为该理论更符合实际国 情;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阶段,有了较牢 固的工业化基础,资本的积累也较为丰富时,平衡 增长理论就更多地被应用,以使国民经济能够得到 长期、稳定和协调地发展。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雁行发展模式、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和同时开 发发展模式
(一)雁行形态发展模式 进口→国内生产→出口
导入期
进口替代期
扬州大学商学院
出口期
雁行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日本、 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 以日本为例,从1956年起,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 陈旧设备,建立了钢铁、电力、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电 等一大批新型企业(“导入期”)。随后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 规模的扩大,相应的产业逐渐形成(“进口替代期”)。最终 不但本国市场上赢得市场,也实现了产品的出口(“出口 期”)。
扬州大学商学院
(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560~1120
1456~2912
4
800~1500
1120~2100
2912~5460
5
1500~2400
2100~3360
5460~8736
6
2400~3600
3360~5040
8736~13104
第2、3、4、5发展时期属于工业化阶段,第1、6
发展时期分别属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
(4)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和霍夫曼理论
五、产业结构的种类
按照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 的地位的不同进行排序,越是排在前面的产业 占的比重越大、地位越重要。根据这种方法, 以1、2、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 业结构可分为123型、213型、231型、132型、 312型、321型6中类型。可以在图形中表现为金 字塔型、鼓型(橄榄型)、哑铃型(工字型) 、倒金字塔型等4大类,在图形中所占面积的大 小,表示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的多 少。(如下图)
第二、工业部门(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 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 或略有上升。这说明对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第二产业有 较大的贡献。
第三、服务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 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 不变或略有上升。这说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 特性,但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不快。
1、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
计算公式为: 其 比 告期;中,q:io0K为表为基示产期基业构期结成。构比变。动i为值产;业qi序l为号报,告l期表构示报成 计算出的K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越
大,反之,越小。由于该指标是将各产业份额 变动的绝对值简单相加,故与Moore结构变化 值指标相比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但它也存在 着产业结构变动值不能分辨结构演变中各产业 的此消彼长的方向变化的问题,我们在使用中 必须加以注意。

产业结构知识点总结

产业结构知识点总结

产业结构知识点总结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各种产业之间的比重关系和相互连接关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产业结构的变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不同产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

因此,了解产业结构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的概念、分类、优化调整、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各种产业之间的比重关系和相互连接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组织内部的比例和布局的关系。

产业结构反映了经济中各种产业的相对重要性和地位,包括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的变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产业之间的比重关系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总体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的分类产业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一般可以按照产业的经济属性、产业的技术水平、产业的相关程度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按照产业的经济属性划分:根据产业的经济特性和功能,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是指农业、林业、渔业和牧业等生产原材料的产业;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制造业,包括采矿、能源、建筑和制造等行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居民服务等。

2.按照产业的技术水平划分:根据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水平进行划分,产业可以分为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

现代产业主要是指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主要是指农业、轻工业和传统制造业。

3.按照产业的相关程度划分:根据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进行划分,产业可分为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

主导产业主要是指对整体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如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配套产业主要是指为主导产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等的产业。

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指通过政策和市场手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
业间的分布变化(单位﹪)
国别
第三产业 45.6 37.2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1、前工业化时期: 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2、工业化初期: 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人均GDP接近或达到300美
元) 3、工业化中期: 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人均
GDP在300~2000美元)
4、工业化后期: 第三产业占有支配地位(人均GDP在2000~
4000美元) 5、后工业化时期: 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 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主要标志有两个: (1)知识型企业发展迅速; (2)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小测验: 2009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3500美元,第二产 业在GDP中的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为42.6% ,请问我国的工业化现在处 于哪一个阶段?
本 次产业第三次产 5
18
19
24
26

10
20
29
31
37
1971
16 35 49
1870
美 第一次产业第二 50
国 次产业第三次产 25

25
1910
31 31 38
1930
22 31 47
1940
17 31 52
1960
7 34 59
1971
4 31 65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 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 三次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变动趋势是第一次产业的劳 动力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 增加。
第三章 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结构概述
▪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 即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 ▪ 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
系。
工业与运输业之间大体上存在以下数 量比例关系:
每生产一万吨化肥或水泥 每生产一亿度火电 每生产一万吨钢 每生产一万吨煤 每生产一万吨石油
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趋势是否符 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单位﹪ )
1978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6 2008 2009
第一 产业
70.5 62.4 60.1 52.2 50.0 50.0 42.6 39.6 38.1
第二 产业
库兹涅茨的三次产业分类: A——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 I——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 S——第三次产业,即服务部门。
内容:
各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 的分布变化(单位﹪)
国别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法国
1893
25.0
46.2
28.8
1963
8.4
51.0
40.6
意大利
1940-42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1、三个前提条件 (1)以若干国家按时间序列发生的变化为依
据。 (2)以劳动力作为考察经济发展的指标 (3)使用的产业分类法是三次产业分类法
2、内容:
有关国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移动情况
1872 1912 1930 1936 1958
日 第一次产业第二 85
62
52
45
37
22.4
43.6
34
1951-52
20.2
36.0
43.8
1963-67
13.7
47.9
38.4
美国
1919-29
11.2
41.3
47.5
1953
5.9
48.4
45.7
1963-67
3.3
44.3
52.4
1、第一次产业(农业部门),创造的国 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的 相对比重一样,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17.3 20.8 21.4 23.0 22.5 22.3 25.2 27.2 27.8
第三 产业
12.2 16.8 18.5 24.8 27.5 27.7 32.2 33.2 34.1
(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库兹涅茨的主要贡献: 是使用了国民收入(或国内(民)生产总值GDP
(GNP))这个指标。
牧业
渔业
1985
69.2
5.2
1990
64.7
4.3
1997
56.4
3.3
2004
51.5
3.8
22.1
3.5
25.7
5.3
31
9.3
34.5
10.2
3、第三层次:产业内的行业结构
1978 1980 1985 1990 1992 1993 1994
轻工业(%) 43.1 47.2 47.4 49.4 47.2 44 47.1
42.9
28.7
1990
27.1
41.3
31.6
1995
19.9
47.2
32.9
2000
15.1
45.9
39.0
2001
14.4
45.1
40.5
2006
11.1
47.9
40.9
2008
10.7
47.4
41.8
2、第二层次:三大产业的内部结构
我国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
结构的总产值构成
单位﹪
农业
林业
发展中地 14.73 ﹪ 区
45.71 ﹪
39.56 ﹪
▪ 这充分说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性质。
▪ 即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过程 中,因此,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与发达国 家相比,普遍较低。
从特定地区来看,则差距更大。
广东与广西的GDP比较 单位﹪
广东 广西
第一产业 5.1 18.9
第二产业 49.3 43.9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P181-182
1、以农业为主导的阶段 2、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3、以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
的重化工业阶段
4、以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 段
5、以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6、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7、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重工业(%) 56.9 52.8 52.6 50.6 52.8 56 52.9
(三)产业结构的动态性
我国比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发展 中地区的GDP比较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比较发 达地区
5.86 ﹪
48.24 ﹪
45.92 ﹪
中等发达 12.76 ﹪ 地区
49.36 ﹪
37.88 ﹪
产生3万吨运量 产生5万吨运量 产生6万吨运量 产生7000吨运量 产生8000吨运量
二、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二)产业结构的层次性
1、第一层次:三大产业结构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GDP构成(单位﹪ )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1979
31.3
47.1
21.6
85
2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