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_五____图的遍历及其应用实现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图的遍历讲解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图的遍历讲解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图的遍历讲解一、引言在数据结构实验中,图的遍历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图是由顶点集合和边集合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常用于描述网络、社交关系等复杂关系。

图的遍历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挨次访问图中的所有顶点,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边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讲解图的遍历算法及其应用。

二、图的遍历算法1. 深度优先搜索(DFS)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从一个顶点出发,沿着一条路径向来向下访问,直到无法继续为止,然后回溯到前一个顶点,再选择此外一条路径继续访问。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起始顶点v,将其标记为已访问。

(2)从v出发,选择一个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w,将w标记为已访问,并将w入栈。

(3)如果不存在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则出栈一个顶点,继续访问其它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栈为空。

2. 广度优先搜索(BFS)广度优先搜索是另一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从一个顶点出发,挨次访问其所有邻接顶点,然后再挨次访问邻接顶点的邻接顶点,以此类推,直到访问完所有顶点。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起始顶点v,将其标记为已访问,并将v入队。

(2)从队首取出一个顶点w,访问w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顶点,并将这些顶点标记为已访问,并将它们入队。

(3)重复步骤(2),直到队列为空。

三、图的遍历应用图的遍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两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连通分量连通分量是指图中的一个子图,其中的任意两个顶点都是连通的,即存在一条路径可以从一个顶点到达另一个顶点。

图的遍历算法可以用来求解连通分量的个数及其具体的顶点集合。

具体步骤如下:(1)对图中的每一个顶点进行遍历,如果该顶点未被访问,则从该顶点开始进行深度优先搜索或者广度优先搜索,将访问到的顶点标记为已访问。

(2)重复步骤(1),直到所有顶点都被访问。

2. 最短路径最短路径是指图中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以用图的遍历算法来求解。

图的遍历 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  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实验报告一、引言图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一组节点(顶点)和节点之间的连线(边)组成。

图的遍历是指按照某种规则依次访问图中的每个节点,以便获取或处理节点中的信息。

图的遍历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社交网络中寻找关系紧密的人员,或者在地图中搜索最短路径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图的遍历算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实现两种常见的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并比较它们的差异和适用场景。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与实现;2. 比较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的差异;3. 掌握图的遍历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实验步骤实验材料1. 计算机;2. 编程环境(例如Python、Java等);3. 支持图操作的相关库(如NetworkX)。

实验流程1. 初始化图数据结构,创建节点和边;2. 实现深度优先搜索算法;3. 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4. 比较两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5. 比较两种算法的遍历顺序和适用场景;6. 在一个具体问题中应用图的遍历算法。

四、实验结果1. 深度优先搜索(DFS)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通过探索图的深度来遍历节点的算法。

具体实现时,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或栈来实现深度优先搜索。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起始节点开始,选择一个相邻节点进行探索,直到达到最深的节点为止,然后返回上一个节点,再继续探索其他未被访问的节点。

2. 广度优先搜索(BFS)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逐层遍历节点的算法。

具体实现时,我们可以使用队列来实现广度优先搜索。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起始节点开始,依次遍历当前节点的所有相邻节点,并将这些相邻节点加入队列中,然后再依次遍历队列中的节点,直到队列为空。

3.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如下表所示:算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深度优先搜索O(V+E) O(V)广度优先搜索O(V+E) O(V)其中,V表示节点的数量,E表示边的数量。

图的遍历操作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三、图的遍历操作一、目的掌握有向图和无向图的概念;掌握邻接矩阵和邻接链表建立图的存储构造;掌握DFS及BFS对图的遍历操作;了解图构造在人工智能、工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要求采用邻接矩阵和邻接链表作为图的存储构造,完成有向图和无向图的DFS 和BFS操作。

三、DFS和BFS 的根本思想深度优先搜索法DFS的根本思想:从图G中*个顶点Vo出发,首先访问Vo,然后选择一个与Vo相邻且没被访问过的顶点Vi访问,再从Vi出发选择一个与Vi相邻且没被访问过的顶点Vj访问,……依次继续。

如果当前被访问过的顶点的所有邻接顶点都已被访问,则回退到已被访问的顶点序列中最后一个拥有未被访问的相邻顶点的顶点W,从W出发按同样方法向前遍历。

直到图中所有的顶点都被访问。

广度优先算法BFS的根本思想:从图G中*个顶点Vo出发,首先访问Vo,然后访问与Vo相邻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顶点V1,V2,……,Vt;再依次访问与V1,V2,……,Vt相邻的起且未被访问过的的所有顶点。

如此继续,直到访问完图中的所有顶点。

四、例如程序1.邻接矩阵作为存储构造的程序例如#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define Ma*Verte*Num 100 //定义最大顶点数typedef struct{char ve*s[Ma*Verte*Num]; //顶点表int edges[Ma*Verte*Num][Ma*Verte*Num]; //邻接矩阵,可看作边表int n,e; //图中的顶点数n和边数e}MGraph; //用邻接矩阵表示的图的类型//=========建立邻接矩阵=======void CreatMGraph(MGraph *G){int i,j,k;char a;printf("Input Verte*Num(n) and EdgesNum(e): ");scanf("%d,%d",&G->n,&G->e); //输入顶点数和边数scanf("%c",&a);printf("Input Verte* string:");for(i=0;i<G->n;i++){scanf("%c",&a);G->ve*s[i]=a; //读入顶点信息,建立顶点表}for(i=0;i<G->n;i++)for(j=0;j<G->n;j++)G->edges[i][j]=0; //初始化邻接矩阵printf("Input edges,Creat Adjacency Matri*\n");for(k=0;k<G->e;k++) { //读入e条边,建立邻接矩阵 scanf("%d%d",&i,&j); //输入边〔Vi,Vj〕的顶点序号G->edges[i][j]=1;G->edges[j][i]=1; //假设为无向图,矩阵为对称矩阵;假设建立有向图,去掉该条语句}}//=========定义标志向量,为全局变量=======typedef enum{FALSE,TRUE} Boolean;Boolean visited[Ma*Verte*Num];//========DFS:深度优先遍历的递归算法======void DFSM(MGraph *G,int i){ //以Vi为出发点对邻接矩阵表示的图G进展DFS搜索,邻接矩阵是0,1矩阵 int j;printf("%c",G->ve*s[i]); //访问顶点Vivisited[i]=TRUE; //置已访问标志for(j=0;j<G->n;j++) //依次搜索Vi的邻接点if(G->edges[i][j]==1 && ! visited[j])DFSM(G,j); //〔Vi,Vj〕∈E,且Vj未访问过,故Vj为新出发点}void DFS(MGraph *G){int i;for(i=0;i<G->n;i++)visited[i]=FALSE; //标志向量初始化for(i=0;i<G->n;i++)if(!visited[i]) //Vi未访问过DFSM(G,i); //以Vi为源点开场DFS搜索}//===========BFS:广度优先遍历=======void BFS(MGraph *G,int k){ //以Vk为源点对用邻接矩阵表示的图G进展广度优先搜索 int i,j,f=0,r=0;int cq[Ma*Verte*Num]; //定义队列for(i=0;i<G->n;i++)visited[i]=FALSE; //标志向量初始化for(i=0;i<G->n;i++)cq[i]=-1; //队列初始化printf("%c",G->ve*s[k]); //访问源点Vkvisited[k]=TRUE;cq[r]=k; //Vk已访问,将其入队。

图的遍历的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的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的实验报告图的遍历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边组成。

图的遍历是指从图中的某个节点出发,按照一定的规则依次访问图中的所有节点。

图的遍历在许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社交网络分析、路线规划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图的遍历算法的基本原理;2. 实现图的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3. 比较并分析DFS和B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三、实验过程1. 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实验,使用了networkx库来构建和操作图。

2. 实验步骤(1)首先,我们使用networkx库创建一个包含10个节点的无向图,并添加边以建立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2)接下来,我们实现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从起始节点开始,依次访问与当前节点相邻的未访问过的节点,直到遍历完所有节点或无法继续访问为止。

(3)然后,我们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广度优先搜索从起始节点开始,先访问与当前节点相邻的所有未访问过的节点,然后再访问这些节点的相邻节点,依此类推,直到遍历完所有节点或无法继续访问为止。

(4)最后,我们比较并分析DFS和B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D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E),空间复杂度为O(V)。

(2)B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E),空间复杂度为O(V)。

其中,V表示图中的节点数,E表示图中的边数。

五、实验分析通过对DFS和BFS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DFS算法和BF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线性的,与图中的节点数和边数呈正比关系。

(2)DFS算法和BFS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也都是线性的,与图中的节点数呈正比关系。

但是,DFS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比BFS算法小,因为DFS算法只需要保存当前路径上的节点,而BFS算法需要保存所有已访问过的节点。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数据结构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引言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是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编程的重要部分。

通过实验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总结我在数据结构实验中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

实验一:线性表在线性表实验中,我学习了顺序表和链表两种基本的线性表结构。

顺序表使用数组来存储数据,具有随机访问的特点;链表使用指针来连接数据元素,具有插入和删除操作方便的特点。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认识了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和操作方法。

我遇到的难点是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因为涉及到指针的重新指向。

通过调试和分析代码,我逐渐理解了指针指向的含义和变化规律。

在实验结束后,我还进一步学习了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特点和应用。

实验二:栈和队列栈和队列是两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习了顺序栈、链式栈、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四种基本实现方式。

实验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队列的循环队列实现,因为需要处理队列尾指针的位置变化。

我通过画图和调试发现了队列尾指针的变化规律,并在实验中成功实现了循环队列。

熟练掌握了栈和队列的操作方法后,我进一步学习了栈的应用场景,如表达式求值和括号匹配等。

队列的应用场景还有优先级队列和循环队列等。

实验三:串串是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是实际应用中十分常见的数据类型。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习了串的存储结构和常规操作。

实验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串的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是在一个主串中查找一个子串的过程,可以使用暴力匹配、KMP 算法和BM算法等不同的匹配算法。

在实验中,我实现了KMP算法,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测试。

从实验中我学到了使用前缀表和后缀表来提高模式匹配的效率。

同时,在应用中也了解到了串的搜索和替换等常见操作。

实验四:树和二叉树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应用广泛。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习了树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和遍历方式。

实验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二叉树的遍历。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一、引言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计算机科学中,图的遍历是一种重要的算法,用于查找和访问图中的所有节点。

本实验旨在探究图的遍历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和效率。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图的基本概念和遍历算法的原理;2. 实现图的遍历算法,并验证其正确性;3. 比较不同遍历算法的效率。

三、实验方法1. 实验环境: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实验;2. 实验步骤:a. 构建图的数据结构,包括节点和边的定义;b. 实现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c. 实现广度优先搜索(BFS)算法;d. 验证算法的正确性,通过给定的图进行遍历;e. 比较DFS和BFS的效率,记录运行时间。

四、实验结果1. 图的构建: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无向图作为实验对象,包含6个节点和7条边。

通过邻接矩阵表示图的关系。

```0 1 1 0 0 01 0 1 1 0 01 1 0 0 1 10 1 0 0 0 00 0 1 0 0 00 0 1 0 0 0```2. DFS遍历结果:从节点0开始,遍历结果为0-1-2-4-5-3。

3. BFS遍历结果:从节点0开始,遍历结果为0-1-2-3-4-5。

4. 算法效率比较:我们记录了DFS和BFS算法的运行时间。

经实验发现,在这个图的规模下,DFS算法的运行时间为0.001秒,BFS算法的运行时间为0.002秒。

可以看出,DFS算法相对于BFS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五、讨论与分析1. 图的遍历算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图中的节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DFS算法和BFS算法都可以实现图的遍历,但其遍历顺序和效率有所不同。

DFS算法会优先访问深度较大的节点,而BFS算法会优先访问离起始节点最近的节点。

3.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DFS算法相对于BFS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这是因为DFS算法采用了递归的方式,遍历过程中不需要保存所有节点的信息,而BFS 算法需要使用队列保存节点信息,导致额外的空间开销。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目的包括:1、熟练掌握线性表(如顺序表、链表)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

2、理解栈和队列的特性,并能够实现其基本操作。

3、掌握树(二叉树、二叉搜索树)的遍历算法和基本操作。

4、学会使用图的数据结构,并实现图的遍历和相关算法。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环境为具体编程环境名称,编程语言为具体编程语言名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线性表的实现与操作1、顺序表的实现定义顺序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和表的长度等。

实现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2、链表的实现定义链表的节点结构,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

实现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二)栈和队列的实现1、栈的实现使用数组或链表实现栈的数据结构。

实现栈的入栈、出栈和栈顶元素获取操作。

2、队列的实现采用循环队列的方式实现队列的数据结构。

完成队列的入队、出队和队头队尾元素获取操作。

(三)树的实现与遍历1、二叉树的创建以递归或迭代的方式创建二叉树。

2、二叉树的遍历实现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算法。

3、二叉搜索树的操作实现二叉搜索树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四)图的实现与遍历1、图的表示使用邻接矩阵或邻接表来表示图的数据结构。

2、图的遍历实现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线性表1、顺序表插入操作在表尾进行时效率较高,在表头或中间位置插入时需要移动大量元素,时间复杂度较高。

删除操作同理,在表尾删除效率高,在表头或中间删除需要移动元素。

2、链表插入和删除操作只需修改指针,时间复杂度较低,但查找操作需要遍历链表,效率相对较低。

(二)栈和队列1、栈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适用于函数调用、表达式求值等场景。

入栈和出栈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均为 O(1)。

2、队列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常用于排队、任务调度等场景。

图的遍历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实验报告图的遍历实验报告一、引言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其他领域。

图的遍历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访问图中的所有节点。

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了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2. 掌握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两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3. 通过实验验证图的遍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

三、实验过程1. 实验环境准备:在计算机上安装好图的遍历算法的实现环境,如Python编程环境;2. 实验数据准备:选择合适的图数据进行实验,包括图的节点和边的信息;3. 实验步骤:a. 根据实验数据,构建图的数据结构;b. 实现深度优先搜索算法;c. 实现广度优先搜索算法;d. 分别运行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并记录遍历的结果;e. 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分析其异同点;f. 对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评估其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算法实现,得到了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的遍历结果;2. 分析结果:a. 深度优先搜索:从起始节点出发,一直沿着深度方向遍历,直到无法继续深入为止。

该算法在遍历过程中可能产生较长的路径,但可以更快地找到目标节点,适用于解决一些路径搜索问题。

b. 广度优先搜索:从起始节点出发,按照层次顺序逐层遍历,直到遍历完所有节点。

该算法可以保证找到最短路径,但在遍历大规模图时可能需要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开销。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图的遍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2. 掌握了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两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3. 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4.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遍历算法,权衡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5. 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图的遍历算法,可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六、参考文献[1] Cormen, T. H., Leiserson, C. E., Rivest, R. L., & Stein, C. (2009).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3rd ed.). MIT Press.[2] Sedgewick, R., & Wayne, K. (2011). Algorithms (4th ed.).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实现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实现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实现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实现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实验题⽬: 实现图的遍历算法⼆实验要求:2.1:(1)建⽴如图(p126 8.1)所⽰的有向图 G 的邻接矩阵,并输出之(2)由有向图G的邻接矩阵产⽣邻接表,并输出之(3)再由(2)的邻接表产⽣对应的邻接矩阵,并输出之2.2 (1)输出如图8.1所⽰的有向图G从顶点0开始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列(递归算法)(2)输出如图8.1所⽰的有向图G从顶点0开始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列(⾮递归算法)(3)输出如图8.1所⽰的有向图G从顶点0开始的⼴度优先遍历序列三实验内容:3.1 图的抽象数据类型:ADT Graph{数据对象V:V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顶点集。

数据关系R:R={VR}VR={|v,w∈V且P(v,w),表⽰从v到w的弧,谓词P(v,w)定义了弧的意义或信息}基本操作:CreateGraph( &G, V, VR )初始条件:V是图的顶点集,VR是图中弧的集合。

操作结果:按V和VR的定义构造图G。

DestroyGraph( &G )初始条件:图G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图G。

LocateVex( G, u )初始条件:图G存在,u和G中顶点有相同特征。

操作结果:若G中存在顶点u,则返回该顶点在图中位置;否则返回其它信息。

GetVex( G, v )初始条件:图G存在,v是G中某个顶点。

操作结果:返回v的值。

PutVex( &G, v, value )初始条件:图G存在,v是G中某个顶点。

初始条件:图G存在,v是G中某个顶点。

操作结果:返回v的第⼀个邻接顶点。

若顶点在G中没有邻接顶点,则返回“空”。

NextAdjVex( G, v, w )初始条件:图G存在,v是G中某个顶点,w是v的邻接顶点。

操作结果:返回v的(相对于w的)下⼀个邻接顶点。

若w是v 的最后⼀个邻接点,则返回“空”。

InsertVex( &G, v )初始条件:图G存在,v和图中顶点有相同特征。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算法实验报告》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图的遍历算法是一种重要的算法,它用于在图数据结构中
访问每个顶点和边。

图的遍历算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深度优先搜索(DFS)
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算法进行实验,并比较
它们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使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对一个简单的无向图进行遍历。

通过实验结
果可以看出,DFS算法会首先访问一个顶点的所有邻居,然后再递归地访问每
个邻居的邻居,直到图中所有的顶点都被访问到。

这种算法在一些应用场景中
非常有效,比如寻找图中的连通分量或者寻找图中的环路。

接下来,我们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对同样的无向图进行遍历。

通过实验结果
可以看出,BFS算法会首先访问一个顶点的所有邻居,然后再按照距离递增的
顺序访问每个邻居的邻居。

这种算法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也非常有效,比如寻找
图中的最短路径或者寻找图中的最小生成树。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DFS和BFS算法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DFS算
法适合用于寻找图中的连通分量和环路,而BFS算法适合用于寻找最短路径和
最小生成树。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总的来说,图的遍历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算法之一,它在许多领域
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DFS和BFS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它们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通过这篇实验报告,读
者们也能对图的遍历算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图的遍历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正文:1·引言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图的遍历数据结构实验的设计、实现和结果分析。

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

图的遍历是指系统地访问图的每个节点或边的过程,以便获取所需的信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并实现图的遍历算法,并分析算法的效率和性能。

2·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几种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拓扑排序3·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以下环境进行开发和测试:●操作系统:Windows 10●编程语言:C++●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4·实验设计与实现4·1 图的表示我们采用邻接矩阵的方式来表示图。

邻接矩阵是一个二维数组,用于表示图中节点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现时,我们定义了一个图类,其中包含了节点个数、边的个数和邻接矩阵等属性和方法。

4·2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FS)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经典的图遍历算法,它通过递归或栈的方式实现。

DFS的核心思想是从起始节点开始,尽可能深地访问节点,直到达到最深的节点或无法继续访问为止。

我们实现了一个递归版本的DFS算法,具体步骤如下:●从起始节点开始进行递归遍历,标记当前节点为已访问。

●访问当前节点的所有未访问过的邻接节点,对每个邻接节点递归调用DFS函数。

4·3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FS)广度优先搜索是另一种常用的图遍历算法,它通过队列的方式实现。

BFS的核心思想是从起始节点开始,逐层地遍历节点,先访问离起始节点最近的节点。

我们实现了一个使用队列的BFS算法,具体步骤如下:●将起始节点放入队列,并标记为已访问。

●从队列中取出一个节点,访问该节点并将其所有未访问的邻接节点放入队列。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队列为空。

4·4 拓扑排序算法拓扑排序是一种将有向无环图(DAG)的所有节点线性排序的算法。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研究了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方法。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本文将对我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与应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线性表这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并实现了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两种方式。

通过实验,我深刻理解了线性表的插入、删除和查找等操作的实现原理,并掌握了如何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实现与应用栈和队列是两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们分别具有后进先出和先进先出的特点。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实现栈和队列的操作,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栈和队列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迷宫求解和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等。

实验三:树的实现与应用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它具有层次结构和递归定义的特点。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二叉树和二叉搜索树的实现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二叉树的遍历方法,了解了二叉搜索树的特性,并学会了如何利用二叉搜索树实现排序算法。

实验四:图的实现与应用图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用于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存储方式,并实现了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通过实验,我深入理解了图的遍历方法和最短路径算法,并学会了如何利用图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社交网络分析和地图导航等。

实验五: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比较排序算法是数据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将一组无序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列。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实现了常见的排序算法,比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和快速排序等,并通过实验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差异。

通过实验,我深入理解了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细节,并了解了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对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一)课程简介《数据结构》是信息类各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整个信息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据结构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它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使学生较牢固地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算法,了解算法复杂性的度量方法,初步掌握根据所求解问题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构,并对时间空间复杂性进行必要的控制,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抽象、设计的能力,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分析技术,提高程序设计的质量,为将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re courses in Computer Science. The course also covers fundamental data structures and classical algorithm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the succeeding specialized courses,such as Operating Systems, Software Engineering, Database Systems, Compiler Principles, Computer Graphics and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What is the combination of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Niklaus Wirth wrote a book titled "Algorithms + Data Structures = Programs", which points out their important roles in computing discipline:algorithm and data structure are two closely linked and indivisible parts of programming.The course will follow the idea of“Algorithms + Data Structures = Programs”, aimed at improv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ory, abstraction and design in problem solving.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for manipulating them. Data structures for storing information in tables, lists, trees, queues and stacks will be covered. Some basic graph and discrete transform algorithms will also be discussed. On a solid basis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y, the students will analyze the problems using problem, data and algorithm abstraction. Making a tradeoff between space and time complexity,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organize data reasonably, desig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algorithms, and implement high quality programs, so that they can solve real-world complex problems.After studying the cours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bstract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hould have improvedconsiderably.Their programming skills and the quality of their codes would have increased as well. After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well prepared for further study,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 computer related areas.(二)课程教学基本设计本课程由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和实验组成,学时分配分别为48学时、16学时、16学时。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实验⽬的1掌握回溯法解题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设计⽅法;2.掌握动态规则法和分⽀限界法的基本思想和算法设计⽅法;3掌握深度优先遍历法的基本思想及运⽤;4.进⼀步的对N皇后问题,⼦集和数问题,0-1背包问题做深⼊的了解。

⼆.实验内容1.实现求n 皇后问题和⼦集和数问题的回溯算法。

2.⽤动态规划的⽅法实现0/1背包问题。

3.⽤分⽀限界法实现0/1背包问题。

4.⽤深度优化的⽅法遍历⼀个图,并判断图中是否有回路存在,如果有,请输出回路。

三.实验设计1. N 皇后问题:我是采取了尊循 top-down design 的顺序来设计整个算法和程序。

采⽤ OOP 的思想,先假设存在⼀个 · 表⽰棋盘格局的类 queens ,则定义回溯函数 solve_from(queens 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 表⽰当前棋盘格局,算法不断扩展棋盘的当前格局(找到下⼀个⾮冲突位置),当找到⼀个解决⽅案时打印该⽅案。

该递归函数采⽤回溯法求出所有解。

main 函数调⽤ solve_from 时传递的实参是⼀个空棋盘。

对于模拟棋盘的 queens 类,我们可以定义三个数据成员: 1.size :棋盘的边长,即⼤⼩ .2. count :已放置的互不冲突的皇后数 3.array[][]:布尔矩阵,true 表⽰当前格有皇后这⾥需要稍加思考以便稍后可以简化程序:因为每⾏只能放⼀个皇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放,那么 count 个皇后占⽤的⾏为 0——count -1。

所以count 还表⽰下⼀个皇后应该添加在哪⼀⾏。

这样,和 remove 操作的⼊⼝参数就只需要提供列号就⾏了, add 降低了耦合度:)下⾯是程序运⾏结果:2.⼦集和数问题:本设计利⽤⼤⼩固定的元组来研究回溯算法,在此情况下,解向量的元素X (i )取1或0值,它表⽰是否包含了权数W (i ).⽣成图中任⼀结点的⼉⼦是很容易的。

图的遍历操作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操作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操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图的遍历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掌握图的深度优先遍历(DepthFirst Search,DFS)和广度优先遍历(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比较它们在不同类型图中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 Python,开发环境为 PyCharm。

实验中使用的数据结构为邻接表来表示图。

三、实验原理(一)深度优先遍历深度优先遍历是一种递归的图遍历算法。

它从起始节点开始,沿着一条路径尽可能深地访问节点,直到无法继续,然后回溯到上一个未完全探索的节点,继续探索其他分支。

(二)广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则是一种逐层访问的算法。

它从起始节点开始,先访问起始节点的所有相邻节点,然后再依次访问这些相邻节点的相邻节点,以此类推,逐层展开。

四、实验步骤(一)数据准备首先,定义一个图的邻接表表示。

例如,对于一个简单的有向图,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创建邻接表:```pythongraph ={'A':'B','C','B':'D','E','C':'F','D':,'E':,'F':}```(二)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实现```pythondef dfs(graph, start, visited=None):if visited is None:visited = set()visitedadd(start)print(start)for next_node in graphstart:if next_node not in visited:dfs(graph, next_node, visited)```(三)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实现```python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def bfs(graph, start):visited ={start}queue = deque(start)while queue:node = queuepopleft()print(node)for next_node in graphnode:if next_node not in visited:visitedadd(next_node)queueappend(next_node)```(四)测试与分析分别使用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对上述示例图进行遍历,并记录遍历的顺序和时间开销。

数据结构图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图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图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实际编程和操作,提高对数据结构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一)线性表1、顺序表实现顺序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分析顺序表在不同操作下的时间复杂度。

2、链表实现单链表、双向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比较单链表和双向链表在操作上的优缺点。

(二)栈和队列1、栈实现顺序栈和链式栈。

用栈解决表达式求值问题。

2、队列实现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

用队列模拟银行排队问题。

(三)树1、二叉树实现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前序、中序、后序)。

计算二叉树的深度和节点数。

2、二叉搜索树实现二叉搜索树的插入、删除、查找操作。

分析二叉搜索树的性能。

(四)图1、图的存储实现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图的存储方式。

比较两种存储方式的优缺点。

2、图的遍历实现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用图的遍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四、实验步骤(一)线性表1、顺序表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顺序表的元素,并使用一个变量记录当前表的长度。

插入操作时,需要判断插入位置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将插入位置后的元素依次向后移动一位,然后将新元素插入指定位置。

删除操作时,先判断删除位置是否合法,合法则将删除位置后的元素依次向前移动一位,并更新表的长度。

查找操作通过遍历数组来实现。

分析不同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插入和删除操作在最坏情况下为O(n),查找操作在平均情况下为 O(n/2)。

2、链表对于单链表,定义一个节点结构体,包含数据域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域。

通过操作指针来实现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双向链表则在节点结构体中增加指向前一个节点的指针,使得操作更加灵活,但也增加了空间复杂度。

比较单链表和双向链表在插入、删除操作中指针的调整过程,得出双向链表在某些情况下更方便,但空间开销较大的结论。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56 学时) 实验教学大纲(修订稿).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56 学时) 实验教学大纲(修订稿).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56学时)实验教学大纲(修订稿)(中文)软件开发技术基础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s of software develop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COMP2024 开课类型必修 课程总学时 56 开课院系电信学院实验总学时 16 开设专业电气课程总学分 3.5课程类别技术基础 课程负责人赵英良第一部分 总体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深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加强程序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授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多媒体、网络等应用环境中软件的基本开发方法及技术,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解决的数据结构与常用算法的实现。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上述环境中开发软件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开发方法和常用开发技术,为今后结合实际应用开发软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和掌握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2.了解和掌握经典数据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常用算法3.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及其操作系统相关程序设计方法4.了解和掌握与数据库应用有关的基本理论、开发方法和技术5.了解和掌握在网络环境下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6.了解和掌握在多媒体应用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论、程序设计方法和技术三、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授约占70%,课内实践占30%;2.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一般内容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加课堂容量;个别问题使用板书教学,使学生能跟上课堂进度。

3.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必做实验16学时,另在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小的软件项目;4. 面授与网络相结合:除面授、当面答疑、课内实验辅导外,课程网站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自学,还可以网上答疑,网上提交作业;四、教学内容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实验类型每组人数 实验要求1 实验1 利用顺序表实现学生信息管理2 综合 1 必做2 实验2 利用单链表实现学生信息管理 2 综合 1 必做3 实验3 二叉树的生成和遍历 2 基本 1 必做4 实验4 Windows常用系统命令的编程 2 基本 1 必做5 实验5 数据库的建立和操作 2 基本 1 必做6 实验6 数据库基础编程 4 综合 1 必做7 实验7 消息回声 2 基本 1 必做课外实验:以3-5人的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小的软件项目,要求有软件开发文档,时间为12周,具体题目可参考网上提供的“开放创新实验推荐项目”,也可自己选择,但须经任课教师审核。

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

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

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数据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1、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基本操作和实现方法。

2、学会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算法设计和分析能力。

3、提高程序设计的规范性和代码质量,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4、熟悉编程语言(如C、C++、Java 等)的开发环境和调试技巧。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_____2、编程语言:_____3、开发工具:_____三、实验内容(一)线性表的实现与操作1、顺序表的实现定义顺序表的数据结构。

实现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2、链表的实现定义链表的数据结构(单链表、双向链表或循环链表)。

实现链表的创建、遍历、插入、删除等操作。

(二)栈和队列的实现与应用1、栈的实现定义栈的数据结构。

实现栈的入栈、出栈、栈顶元素获取等操作。

利用栈解决括号匹配、表达式求值等问题。

2、队列的实现定义队列的数据结构。

实现队列的入队、出队、队头元素获取等操作。

利用队列实现广度优先搜索、任务调度等应用。

(三)树的实现与遍历1、二叉树的实现定义二叉树的数据结构(二叉链表或顺序存储)。

实现二叉树的创建、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2、二叉搜索树的实现实现二叉搜索树的插入、删除、查找操作。

3、平衡二叉树(如 AVL 树)的实现(选做)理解平衡二叉树的平衡调整算法。

实现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并保持树的平衡。

(四)图的表示与遍历1、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表示定义图的数据结构(邻接矩阵或邻接表)。

实现图的创建和初始化。

2、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实现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应用图的遍历解决最短路径、连通性等问题。

(五)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性能比较1、常见排序算法的实现实现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算法。

图的遍历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图的遍历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图的遍历数据结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图的遍历算法,深入理解图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关算法的运行原理。

2. 实验背景图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顶点和边组成。

图的遍历是指按照某种规则,从图中的一个顶点出发,访问图中的所有顶点且仅访问一次的过程。

3.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编程语言为Python3.8,使用的图数据结构库为NetworkX。

4. 实验步骤4.1 创建图首先,我们使用NetworkX库创建一个有向图。

通过调用add_nodes_from()方法添加顶点,并调用add_edge()方法添加边,构建图的结构。

4.2 深度优先搜索(DFS)接下来,我们使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来遍历这个图。

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递归的遍历法,从一个顶点开始,沿着深度方向访问图中的顶点,直到不能继续深入为止。

4.3 广度优先搜索(BFS)然后,我们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来遍历这个图。

广度优先搜索是一种先访问离起始顶点最近的顶点的遍历法,从一个顶点开始,依次访问与之相邻的顶点,直到访问完所有的顶点为止。

5. 实验结果我们根据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分别得到了图的遍历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每种遍历方式所访问的顶点顺序以及所需的时间复杂度。

6.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图的遍历数据结构及相关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图的遍历。

附件:无附录: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图:由结点和边组成的非线性数据结构。

- 顶点:图中的每个元素都称为顶点,也称为结点。

- 边: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称为边。

数据结构实验任务书(8个)

数据结构实验任务书(8个)

目录实验1 线性表顺序存储的应用 (2)实验2 线性表链式存储的应用 (5)实验3 栈及其应用 (6)实验4 队列及其应用 (7)实验5 树及其应用 (8)实验6 图的遍历和连通性应用 (9)实验7 图的最短路径应用 (11)实验8 查找和排序应用 (12)实验1 线性表顺序存储的应用实验目的1.熟悉C语言的上机环境,掌握C语言的基本结构。

2.会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3.熟悉对顺序表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具体的函数定义。

4.掌握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上的一些其它操作。

实验要求1.独立完成;2.程序调试正确,有执行结果。

实验内容1、基础题:编写应用程序(填空),实现可以在顺序表中插入任意给定数据类型(定义为抽象数据类型)数据的功能。

要求在主函数中定义顺序表并对该顺序表插入若干个整数类型的数据(正整数),对它们求和并输出。

请使用动态内存分配的方式申请数组空间,并把主函数设计为一个文件SeqList.cpp,其余函数设计为另一个文件SeqList.h。

请填空完成以下给出的源代码并调试通过。

(1)文件SeqList.h:typedef struct List{ElemType *elem;int length;int listsize;}SeqList;void InitList(SeqList &L){ //初始化线性表…………}void ClearList(SeqList &L){ //清除线性表………………}int LengthList(SeqList L){ //求线性表长度………..}bool InsertList(SeqList &L, ElemType item, int pos){ //按给定条件pos向线性表插入一个元素…….}ElemType GetList(SeqList L, int pos){ //在线性表L中求序号为pos的元素,该元素作为函数值返回…………..}(2)文件SeqList.cpp:#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typedef ElemType;#define MAXSize 10#include "SeqList.h"void main(void){SeqList myList;int i=1, x, sum=0, n;InitList ( );scanf(“%d”, &x);while ( x!= -1 ){if ( InsertList (myList, , i )==0) {printf("错误!\n");return ;}i++;scanf(“%d”, &x);}n = LengthList (myList);for (i=1; i<=n; i++){x=GetList(myList, i);sum = + x;}printf("%d\n ", sum);ClearList(myList);}2、提高部分:编写函数bool DeleteElem(SeqList &L, int min, int max)实现从顺序表中删除其值在给定值min和max之间(min < max)的所有元素,要求把该函数添加到文件SeqList.h中,并在主函数文件SeqList.cpp中添加相应语句进行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五)姓名: 学院:班级:实验五图的遍历及其应用实现一、实验目的1.熟悉图常用的存储结构。

2.掌握在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结构上实现图的两种遍历方法实现。

3.会用图的遍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题目一] :从键盘上输入图的顶点和边的信息,建立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然后以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该图,并输出起对应的遍历序列. 试设计程序实现上述图的类型定义和基本操作,完成上述功能。

该程序包括图类型以及每一种操作的具体的函数定义和主函数。

提示:输入示例上图的顶点和边的信息输入数据为:5 7 DGA B C D EAB AE BC CD DA DB EC定义相关常量及类型#define INFINITY INT_MAX //最大值无穷#define MAX_VERTEX_NUM 20 //最大顶点数bool visited[MAX_VERTEX_NUM]; //标记数组typedef struct ArcCell //定义邻接矩阵{intadj;}ArcCell,AdjMatrix[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typedef struct //图的结构定义{ char vexs[MAX_VERTEX_NUM]; //图中所有顶点的集合AdjMatrix arcs; //邻接矩阵int vexnum,arcnum; //定义图的顶点数和弧数}MGraph;一、相关函数声明:1、/* 输入图的顶点和边的信息,建立有向图*/void CreateDGGraph(MGraph &G,int a,int b)2、/* 输入图的顶点和边的信息,建立无向图*/void CreatUDGGraph(MGraph &G,int a,int b)3、/*获取图中点a的位置*/int locatevex(MGraph &G,char a)4、/*返回G中顶点n(序号)的未曾访问过的第一个邻接点(序号)*/int firstadjver(MGraph G,int n)5、/*返回G中顶点n(序号)的除顶点m(序号)的未曾访问过的邻接点(序号)*/int nextadjvex(MGraph G,int n,int m)6、/* 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图*/void DFSTraverse(Graph G)void DFS(MGraph G,int i)7、/*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图 */void BFSTraverse(Graph G)二、函数具体实现1、/*获取图中点a的位置*/int locatevex(MGraph &G,char a){ for(int i=0;i<G.vexnum;i++) //在图的所有元素中查找if(G.vexs[i]==a) break; //查找到程序结束return i; //返回查找到的元素位置}2、/* 输入图的顶点和边的信息,建立有向图*/void CreatDGGraph(MGraph &G,int a,int b)//图有a个顶点b条弧{ int i,j,k; char v1,v2; G.vexnum=a; G.arcnum=b; //赋值for(i=0;i<G.vexnum;i++) cin>>G.vexs[i]; //输入这a个顶点for(i=0;i<G.vexnum;i++) //初始化每条边为无穷大for(j=0;j<G.vexnum;j++) G.arcs[i][j].adj =INFINITY;getchar(); //除去缓存区的字符for(k=0;k<G.arcnum;k++){v1=getchar();v2=getchar();getchar();//输入有弧的两个顶点i=locatevex(G,v1);j=locatevex(G,v2);//获取两个顶点的位置G.arcs[i][j].adj=1;} //有弧时在邻接矩阵中值为1 }3、/* 输入图的顶点和边的信息,建立无向图*/void CreatUDGGraph(MGraph&G,int a,int b)//图有a个顶点b条弧{ int i,j,k; char v1,v2; G.vexnum=a; G.arcnum=b; //赋值for(i=0;i<G.vexnum;i++) cin>>G.vexs[i]; //输入这a个顶点for(i=0;i<G.vexnum;i++) //初始化每条边为无穷大for(j=0;j<G.vexnum;j++) G.arcs[i][j].adj =INFINITY;getchar(); //除去缓存区的字符for(k=0;k<G.arcnum;k++){v1=getchar();v2=getchar();getchar();//输入有弧的两个顶点i=locatevex(G,v1); j=locatevex(G,v2); //获取两个顶点的位置G.arcs[j][i].adj=G.arcs[i][j].adj=1;} //有弧时在邻接矩阵中值为1}4、/*返回G中顶点n(序号)的未曾访问过的第一个邻接点(序号)*/ int firstadjver(MGraph G,int n){ int i,t=-1; //定义变量t=-1 for(i=0;i<G.vexnum;i++)//查找顶点n未曾访问过的第一个邻接点{if(G.arcs[n][i].adj!=INFINITY){t=i;break;}} //找到循环结束return t; //找到就返回找到的位置,否则返回-1}5、/*返回G中顶点n的除顶点m的未曾访问过的邻接点*/int nextadjvex(MGraph G,int n,int m){ int i,t=-1; //定义变量t=-1 for(i=m+1;i<G.vexnum;i++)顶点n的除顶点m的未访问过的邻接点{if(G.arcs[n][i].adj!=INFINITY){t=i;break;}}return t; //找到就返回找到的位置,否则返回-1}6、//深度优先搜索void DFS(MGraph G,int i){ visited[i]=true; // visited[i]为true标记被访问过cout<<G.vexs[i]<<" "; //输出此顶点for(int w=firstadjver(G,i);w>=0;w=nextadjvex(G,i,w)){if(!visited[w])DFS(G,w);} //递归搜索下面的节点}void DFSTraverse(MGraph G){ for(int i=0;i<G.vexnum;i++)visited[i]=false; //对visited数组初始化为false for(i=0;i<G.vexnum;i++) //对于图不连通时用到这一步if(!visited[i]) DFS(G,i);}7、//广度优先搜索void BFSTraverse(MGraph G) //此处用到队列{ int i,v,w;queue<int> Q; //STL队列for(i=0;i<G.vexnum;i++) visited[i]=false;//初始化visited for(v=0;v<G.vexnum;v++){if(!visited[v]) //顶点v没有被访问到时{visited[v]=true; //标记已经被访问cout<<G.vexs[v]<<" ";Q.push(v);//输出该顶点并将该顶点入队while (!Q.empty()) //队列不为空的时候{ int u=Q.front(); Q.pop(); //获取队首元素并弹出for(w=firstadjver(G,u);w>=0;w=nextadjvex(G,u,w)){ if(!visited[w]) //该顶点的子节点未被访问{visited[w]=true; cout<<G.vexs[w]<<" ";Q.push(w); // 访问该顶点的子节点并将其如队}}}}}}三、运行结果第一个是实验题目上的测试数据,第二个是如图所示建立的无向图图中8个元素9条边。

四、实验总结[题目二]:在图G中求一条从顶点 i到顶点 s的简单路径图的构建与实验一几乎相同求顶点 i到顶点 s的简单路径主要运用的是图的深度优先搜寻,题目二与题目一的主要区别是深度优先搜寻主要代码为:void DFSSearch(MGraph G,int v,int s){ if(found) //如果found==true则程序返回return;visited[v]=true; //搜索到点v,标记v被搜索m.push(v); //把点v入栈for(int w=firstadjver(G,v);w>=0;w=nextadjvex(G,v,w)){ //继续搜索下一个点if(w==s) //如果搜索到s以后{ found=true; //标记s已经被搜索到return; //s入栈并返回}else if(!visited[w])//如果没有被反问继续访问下一个DFSSearch(G,w,s);}if(!found) //如果没有找到则把该元素删除m.pop();}运行结果:建立的图为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深度优先搜索的应用,本题就是通过深度优先搜索搜索出两点之间的路径。

实验代码: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