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文学鉴赏
《阿Q正传》的评价
《阿Q正传》的评价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小说,它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弱点。
这部小说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学价值:《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文学价值非常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描写细腻,情节紧凑,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读来让人深受感染。
思想深度:《阿Q正传》所探讨的主题是人的尊严和自由。
通过阿Q这个形象,鲁迅先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的异化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尊严和自由的追求。
这种思想深度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极大的思考和启示。
讽刺手法:《阿Q正传》的讽刺手法非常独特,鲁迅先生通过对阿Q这个形象的刻画,巧妙地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丑恶。
他用幽默的语言,让读者在笑声中思考和反思,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时代背景:《阿Q正传》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的现状,通过阿Q这个形象,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弱点。
这种时代背景的揭示,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总的来说,《阿Q正传》是一部思想深邃、文学价值高的小数,它的评价非常高。
这部小说不仅展示了鲁迅先生独特的思想和文学风格,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领悟。
阿q正传的文学评论
阿q正传的文学评论步骤一:介绍《阿Q正传》《阿Q正传》是中国著名作家鲁迅创作的小说,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落魄的愚民阿Q在清朝末年的社会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故事,通过对阿Q的塑造,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黑暗。
这部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
步骤二:文学评论1.文化现象的反映《阿Q正传》中所描绘的阿Q形象,是对当时中国的民众形象的反映。
阿Q性格卑劣、劣根性深,鲁迅通过阿Q一系列行为的描写,反映了清朝末年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的危机。
这一点在现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反思和启示,对当代社会的文化状况进行了深刻的辨析和批判。
2.社会现实的揭示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实也很深刻,它批判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陋习和歪风。
阿Q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受尽的挫折和打击以及最终遭受的残酷处分,这些都让读者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无奈。
作为童年经典读物,书中不仅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有优秀的艺术表现,是读者探讨社会生活和人性现实的极好材料。
3.文学要素的体现作为一部小说,《阿Q正传》在文学要素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体现。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都体现出鲁迅的精湛技艺和深刻思想。
阿Q这个人物形象极具特色,在小说中所展现出的丰富内涵也让读者深感震撼。
同时,鲁迅在小说中使用的语言风格也是极为独特的,让人印象深刻。
整个小说表现的手法明显,其鲜明的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使读者能在这个时代中读到来自作者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关怀。
步骤三:结尾《阿Q正传》被誉为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所体现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成为全球文学史上的经典。
通过对其文学评论的阐述,我们可以深刻了解该小说的内涵所在,同时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领悟其精髓。
阅读《阿Q正传》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心灵。
鲁迅经典文学《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鲁迅经典文学《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一)妄自尊大,畏强凌弱。
鲁迅先生曾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作为旧时代一个农民的代表,阿Q有其勤劳善良、率真朴实的优点,但由于长期遭受欺辱和打击,他也本能的带上了一些自尊自大、欺软怕硬的无赖特点。
虽然不名一钱,但他并不佩服有钱有势的赵太爷和钱太爷,还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他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很可笑,没见过城里的煎鱼,没见过杀头。
他畏强凌弱,对比自己弱的,蛮横霸道,被王胡打败,又遭遇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迁怒别人,调戏小尼姑;受赵太爷迫害,丢了生计,又迁怒于小D;但对赵太爷和假洋鬼子则懦弱卑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二)自欺欺人,自轻自贱。
面对一次次的屈辱和失败,阿Q别无选择,只能靠一种自譬自解的方式进行解脱,得以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他对自己的身世很渺茫,但却对别人炫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了!你算是什么东西!生活困窘,地位低下,老婆娶不上,却偏偏夸口:我的儿子会比你阔多了!忌讳头上的癞疮,当别人以此来取笑他时,他说:你还不配当被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后,他会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正是靠着这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啊Q总是在失败中寻求超脱,麻木地过着做奴隶而不得的生活。
遭遇失败和欺辱后,啊Q又常常表现为自轻自贱,甚至自我摧残,在别人面前轻易求饶,骂自己,甚至打自己嘴巴,用作践自己的方式消除失败的痛苦,表现出十足的奴性心理。
(三)麻木健忘,保守愚昧。
阿Q面对残酷屈辱的现实,往往表现出惊人的麻木。
在遭受外界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借助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够神速而完全的忘却过去的种种不幸,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下去,麻木和健忘成了他生活中积久难改的痼疾。
因向吴妈求爱,刚刚挨了赵秀才大竹杠的痛打,却很快遗忘得一干二净,反倒跑过去看吴妈闹着什么玩意儿了,直到看见赵太爷手里捏着一支大竹杠向他奔来,方才猛然间悟到自己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点相关。
鲁迅《阿q正传》赏析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出阿Q 从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 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 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 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 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 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 死鬼被捕、被审和被自决。
2015-4-12 19
2、“看客”群像
‚九分得意的笑‛;
听阿Q讲城里人‚麻酱‛
叉得精熟,‚赧然‛;
听阿Q讲杀革命党的故
事,‚凛然‛、‚悚然‛
而且‚欣然‛。
阿Q之死:示众场
2015-4-12 面 20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
灵魂。”
2015-4-12
21
小说的时代背景
《阿Q正传》写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后不久。资产阶级 领导的 义革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整整10年,在革 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中,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 新文化运动也在深入开展。“文学研究会”应运而生,挑 起了“为人生的艺术”的大旗,这时的鲁迅,经过上下求 索,已经摆脱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苦闷和彷徨, 决心甘听将令,为革命呐喊助威了 《阿Q正传》就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产生的。鲁迅在《呐 喊· 自序》中曾说:我“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 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未能忘怀 于当日寂寞的悲哀,这恐怕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直 接原因。
辛亥革命后,鲁迅亲眼看到,虽然革命党推翻了 清朝政府,但并没摧垮反动封建势力,革命者流了血,却 将袁世凯扶上了总统宝座,对敌人宽容姑息,毫不警惕, 固而使一些狡诈善变的投机分子钻入革命阵营,成为新贵, 惨酷屠杀革命派。这些沉痛事实,使得鲁迅对资产阶级领 导的辛亥革命大失所望,他痛感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使中国社会依然黑暗混乱,广大人民尤其农民,仍然痛苦 不堪。中国的出路何在?鲁迅在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冷 静观察社会,从历史中寻求借鉴,探索中国的出路。直到 191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鲁迅看到了黎明的 曙光,所以当他为新时代呐喊时,自然会以辛亥革命为背 景,以当时的事情为题材进行创作,借以总结失败的历史 教训,“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见《呐喊· 自序》)这大概就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 真实目的了。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潘梓岳《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中篇小说,具有较强的思想内涵,其写作的意义是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全面揭露。
所以,阿Q的性格也具有国民性特征。
虽然阿Q的时代已经过去,但阿Q性格涉及的内容一直存在。
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也是对整个旧社会与旧意识形态的批判,充分体现出启蒙主义思想。
本文针对《阿Q正传》进行赏析,从写作背景、艺术成就以及阿Q精神分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一、写作背景与意义《阿Q正传》主要展示的是我国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社会与畸形的国民。
小说的创作和发表具有特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背景。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已内忧外患,国民却愚昧无知,政治也极为腐败。
但是,孙中山等有志之士不断奋战,对旧中国进行拯救。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变革,使得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得以结束,使得中国人看到了全新的发展曙光。
但这次革命没有对广大农民进行动员与组织,对农民进行排斥与压制,没有对封建势力进行全面的打击与压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妥协与姑息。
辛亥革命打破了传统的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真正完成。
资产阶级对具有革命要求的农民进行排斥与抵制,并对封建势力进行妥协,因此没有全面解决当时中国存在的问题。
所以,革命后,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仍对农民进行着严酷的压迫与剥削。
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地位,通常运用精神奴役与暴力镇压等方法。
精神奴役也就是运用封建教礼、迷信以及愚民政策。
从阿Q身上,人们可充分发现这些精神奴役产生的影响以及被奴役者的精神创伤。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这时封建阶级在特殊的社会形态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变态心理,在对帝国主义卑躬屈膝的同时,对于统治的子民却严厉镇压与剥削。
鲁迅对于这种现象有着极为精准的概括:“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
”二、艺术成就(一)典型化手法的运用在《阿Q正传》中,典型化手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其一,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的基本手法。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风趣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中一个充满了悲剧与讽刺的形象——阿Q。
整部小说贯穿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道德观念的质疑,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思。
本文将从阿Q的形象刻画、社会背景、人物关系和主题意义等方面对《阿Q正传》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呈现这部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作的独特魅力。
首先,阿Q这个形象是整部小说的核心所在。
阿Q是一个身居社会底层的贱民,他的命运注定了他的终将是一个失败者。
他没有学识,没有地位,甚至连自尊心也几乎被摧毁殆尽。
然而,他却通过对自己的幻想,保护了一点尊严。
他总是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不断对抗着社会的压迫。
阿Q的形象让人不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身份观念进行反思,同时也使人对社会对底层人民缺乏关怀的现状深感忧虑。
其次,小说背景的设定也是阿Q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
小说发生的年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剧变与个人命运失去控制的矛盾日益激化。
阿Q作为底层人民,他的抗争与挣扎无法改变自己的实际处境,他注定要受到社会的压迫与忽视。
小说以阿Q为中心,展现了一幕幕社会底层人民的悲剧,从而道出了那个时代社会不公的严重问题。
第三,人物关系的描写也是《阿Q正传》的一大亮点。
阿Q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折射出中国社会的虚伪和残酷。
在阿Q与高贵人物的关系中,鲁迅先生通过对比展示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固化与身份壁垒。
阿Q被压迫和欺负,而那些高贵人物却置身事外,漠不关心。
这种不公平与残酷的社会关系无形中激发了阿Q内心的愤怒与反抗。
最后,小说的主题意义显而易见。
《阿Q正传》通过讽刺与喜剧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风貌。
鲁迅先生对中国封建道德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呼吁人们对社会弊端进行反思,并为贱民发声。
他通过阿Q这个角色向读者传递了“任人宰割痛苦”的现实命运,同时也提出了渴求正义与自尊的呼声。
关于《阿Q正传》的赏析
关于《阿Q正传》的赏析阿Q形象是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中塑造得最为典型和丰满的形象之一。
今天小编就从几个角度赏析《阿Q正传》,希望能帮助同学们理解全文,一起来看看吧!《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也是鲁迅惟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为时化背景,虚构了“未庄”这个旧中国农村的缩影,以贫苦农民的生活为题材,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从创作动机来看“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
整篇小说共九章,本文是节选。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落后的贫苦农民。
生活在未庄却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家无室,栖身于土谷祠;无妻无儿,孤身一人靠给别人打短工为生,在未庄地位极其低下,精神上更愚弱可悲。
阿Q 虽有农民勤劳、质朴的品质,却又没有摆脱作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狭隘、自私和封建压迫下所产生的愚昧和麻木。
此外,阿Q头脑里还存在有相当深厚的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
结果,“精神胜利法”又只能使他陷入更不幸的深渊。
作品通过对阿Q生活处境和不幸遭遇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阶级关系。
阿Q勤劳却依然一贫如洗,他不仅物质上被剥削得一无所有,甚至连姓赵的资格也被地主赵太爷剥夺了。
地主阶级对于农民不仅进行物质上的剥削,而且在精神上实施奴役和摧残。
小说通过阿Q与革命的关系,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所谓的革命党人对于阿Q的革命行动的排斥,深刻地揭示出“辛亥革命”没有启发广大民众的觉悟,从而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此外,本文揭示了阿Q那种以虚伪的优胜状态逃避现实的“精神胜利法”,其实还是中国国民的自我麻醉、自我欺骗的病态心理。
小说通过暴露国民的这一病态心理特征,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性的弱点,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作者鲁迅在人物塑造时,成功地把西方注重描写人物心理及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等写作特点,与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传记式的结构以及用人物自身言行来传达人物神情的传统写法融为一体,使作品既有强烈的现代性,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阿Q正传》赏析
《阿Q正传》赏析1.如何理解《序》中“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提示:因为阿Q不是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有违传统故觉不安。
2.如何理解《序》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的含义?提示:做传的名目没有取出来,故难下笔。
其意任在阿Q非不朽之人3.如何理解《序》中赵太爷的“抢进”“跳过去”?提示:“抢进”说明赵太爷的恼怒;“跳过去”说明赵太爷的霸道。
4.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的含义?提示:●倡导“洋字”,讽刺“国粹”派的主张;●“Q”更能体现主人公阿Q的悲剧性。
●在传统农村旺族大姓,其政治、经济地位很高。
阿Q没有自己的名字、籍贯,足见其无依无靠,地位的悲惨。
阅读第二章: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
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
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阿q正传语言鉴赏800字
阿q正传语言鉴赏800字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一,作者是鲁迅。
小说描写
了一个贫苦而自傲的阿Q,他面对不公不义的现实时,采取自欺欺人的方式来安慰自己内心的不安。
小说通过阿Q的故事,揭示了中国社会
的种种弊病和在这种社会中生存的人们的真实状态。
首先,小说采用了文学手法的多样性。
鲁迅在小说中运用了夸张、比喻、象征等各种手法,以艺术化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诸
多问题。
例如,小说中描写阿Q参与地主的选举时所采取的种种手段,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不道德的弊端。
其次,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具有时代性与普遍性。
阿Q生活的
时代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经历了诸多战争和社会变革。
这导致人
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转变,而阿Q正是这样一个
时代的典型代表。
同时,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仍然是需要被解决的难题。
最后,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具有较强的心理层
次感。
阿Q不仅是一个平民百姓,更是一个充满自卑、矛盾、臆虑和
自恋的人物。
他对于自身缺陷的认识较少,对于自身美好的幻想却是
常常的。
这种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处世哲学
的缺陷,也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现实处境。
总之,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充满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
的经典小说。
它不仅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更深刻地表达出了中国文化在流变中面临的时代问题。
初中课文《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初中课文《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小说家的视角描写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和挣扎,展现了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对仇恨、愚昧、自卑等不良心理的分析与批判。
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体现:1. 夸张的表现手法:整个小说运用了大量夸张手法,通过夸大、放大阿Q个体的形象,来突出他代表的人物形象以及曲折、呆板、鄙陋、愚白、不堪、狂妄的一面。
鲁迅将阿Q描绘成了一个长着青麻皮肤和黄狗一样的眼睛的人,使得阿Q的形象更加生动突出。
2. 写实主义手法:《阿Q正传》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出社会现实的残酷和尖锐矛盾。
鲁迅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出农民阶级的贱民地位,以及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剥削,展示出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小说中描写了阿Q被人排挤、欺负、辱骂等种种斗争,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沦丧。
3. 幽默讽刺的笔法:《阿Q正传》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出乡村社会的狭隘和愚昧,质疑了封建道德观念的虚伪和价值。
通过对阿Q的轻描淡写和讽刺,鲁迅展示了农民的虚伪和劣根性,以及他们对外来文明的盲目崇拜和迷失自我的无知。
小说中揭示了阿Q自以为是的性格和被他视为英雄的“革命”,让人忍俊不禁。
4. 快节奏的叙述:小说以快节奏、紧凑的叙述方式,交替展示了阿Q的各种生活遭遇和心理变化。
作者使用大量的短语和动作描写,使情节紧凑,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加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小说中描述了阿Q在斗争中的奋发,以及他在挫折中的痛苦和无奈,展现出扑朔迷离的生活状态。
5. 多视角的写作方式:小说中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展示故事,使得读者可以多角度认识阿Q和周围人物。
通过多视角的展示,鲁迅使小说更富有生命力,增强了观察、思考和批判的力度。
小说中通过不同人物对阿Q的看法,让读者看到了阿Q的种种缺点和阴暗面。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小说,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实的描写和幽默讽刺的笔法,展现了封建农民阶级的悲惨和社会的险恶,并以快节奏和多视角的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加紧凑有力。
初中课文《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初中课文《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阿Q正传》是中国作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
作以阿Q为主人公,通过描写他的生活和遭遇,呈现了民族悲剧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综合
分析,《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鲁迅的写实主义创作风格。
《阿Q正传》以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具体的场景描写
展现了社会现实的丑恶和民族悲剧的残酷。
通过揭示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鲁迅以犀
利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角色,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真切。
第二,讽刺和嘲笑的犀利手法。
《阿Q正传》通过对阿Q这个形象的塑造和揭示,嘲
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屈辱心理和消极特质。
作者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将阿Q这个普通农
民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透露无遗,进而反讽了一些国人近乎荒谬的心态。
多重叙述的手法。
《阿Q正传》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式,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和不
同的叙述方式,表现了不同人对阿Q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叙事手法使得作品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复杂,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思考。
第四,对官场和社会现象的批判。
《阿Q正传》通过对官僚主义、权力斗争和社会不
公现象的揭示和讽刺,批判了旧中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鲁迅通过阿Q的命运,呼唤社会
的正义和人的尊严,唤起读者的社会责任感。
《阿Q正传》是一部以揭示现实丑恶为目的的作品,它通过犀利的笔触、讽刺的手法
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作品以鲁迅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创作
风格呈现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民族的命运,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阿q正传》文学作品阅读鉴赏
《阿q正传》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著名的小说,属于现代中国文学的开山之作。
这部小说采用半自传体的文学形式,讲述了一个叫阿Q的人物的生活故事。
通过阿Q这一人物,鲁迅先生形象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中国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阿Q这一人物延续和发展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愚忠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哀叹和对人性的冷峻审视。
小说文笔简洁生动,语言幽默诙谐,通过大量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使人物和事件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小说还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特色。
这些都使得《阿Q正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这部小说,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真实状况,体会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鲁迅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刻画出一个生动的中国乡村社会画面,让我们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对生活产生新的思考。
《阿Q正传》的确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阅读这部小说,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鲁迅先生精湛的文笔和深邃的思考,也可以深入理解中国社会在近现代崩坏重建的过程中普通人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时局。
阿Q这个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成为中国文学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代表了底层民众在历史剧变中的命运。
通过阿Q的故事,我们看到其所在的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剧烈变迁,充满着各种社会问题和人性泯灭。
小说对话生动,笔触幽默,富有乡土气息,使它不但成为一部 ,也成为历史社会研究的重要文献。
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转折,一个民族的苦难,一幅社会风俗的写照。
这些都使其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超越的高峰。
阅读《阿Q正传》,我们不能停留在简单欣赏其文学魅力。
更要在欣赏之余,思考阿Q的遭遇与整个民族的命运,思考一个时代的兴替与人性的流失。
这些都是鲁迅先生笔下社会历史变迁的深刻寓意,也是《阿Q正传》之所以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之巅峰的原因所在。
阿Q正传探析人性的喜剧与悲剧
阿Q正传探析人性的喜剧与悲剧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讲述阿Q的故事,探索了人性的喜剧与悲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阿Q的形象和故事展开分析,深入剖析其中人性的喜剧与悲剧。
一、喜剧中的人性阿Q是一个典型的喜剧角色,他具有一定的荒诞可笑的特点。
首先,阿Q的自我吹嘘和自我安慰是喜剧的源泉之一。
他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夸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
例如,当他在与人打架中失败时,他会自称是被别人误伤,而不会承认自己的不胜之处。
这种自我膨胀的行为不仅令人发笑,也暴露出人性中的虚荣和自卑心理。
此外,阿Q的幽默表演也是喜剧元素的体现。
他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与他人争辩,挑战传统的权威。
当他在祠堂遭遇鬼魂时,他不畏惧,反而和“鬼”争论起来,展现出他的机智和幽默感。
这种荒诞性格和幽默行为使得阿Q成为喜剧角色的典型代表。
二、悲剧中的人性阿Q的悲剧特点主要体现在他内心的挣扎和失败。
首先,阿Q对于尊严和自尊心的渴望暴露了他内心的脆弱和不安全感。
他渴望被他人所尊重,但事实上,他总是被人们嘲笑和看不起。
这种挣扎和失败使得阿Q的人生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成为他的悲剧。
其次,阿Q的悲剧还在于他没有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
虽然他在表面上反抗了当时社会的束缚和剥削,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打破自己的桎梏。
他的抵抗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这种被困于虚幻自由中的悲剧成为阿Q形象中人性的映照。
三、人性的喜剧与悲剧的关联阿Q正传中的喜剧与悲剧并非孤立存在,二者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整个故事的氛围。
喜剧元素的存在增加了故事的幽默感和娱乐性,但悲剧成分的加入则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深刻且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喜剧与悲剧在阿Q身上得以展现与凸显,正是因为阿Q的形象具有普遍化的特征,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情感的普通人。
他所经历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逆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变革和社会矛盾。
喜剧与悲剧的交织,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阿Q个体的悲喜,更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作品赏析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作品赏析一、《狂人日记》1.《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创作的序言与总纲《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充满了尖锐而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
它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也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旨在改造社会和人生的革命人道主义情怀。
《狂人日记》不仅是“五四”新文学彻底反封建的战斗“宣言”,也是鲁迅此后小说创作的总“序言”和“总纲”2.《狂人日记》的深刻思想性——“吃人”的发现与认识在《狂人日记》及鲁迅文学文本语境中,“吃人”有多重含义。
⑴“吃人”的历史(“从来如此”)揭示出正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的因袭守旧、到处充斥着瞒与骗的社会心理。
⑵“吃人”的社会(“人人如此”):揭示出正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的麻木、愚昧、从众的国民心里传统。
⑶“吃人”的发现者(“我”也如此):显示出深刻的文化反思与自我忏悔意识,是沉重的民族和文化使命感的传达。
⑷作者通过“吃人”来完成对传统历史和文化整体批判和彻底否定。
3.《狂人日记》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①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成功塑造了狂人形象。
通过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作品就创作了一个蕴藉深厚、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独特形象。
②小说形式上,采用日记体形式和简练峭拔的白话、以心理描写为主(而且是变态心理的描写),构成对传统文学规范和形式的突破。
4.《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二、《阿Q正传》1. 阿Q形象的典型性分析:⑴像一切杰出的文学典型一样,阿Q首先是一个鲜明的个性形象,同时他又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⑵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这使得阿Q成为整个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
.精神胜利法是封建等级观念的必然产物,阿Q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在一个不平等的强权统治的社会中,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人在处于劣势地位时消极承担人生苦难的一种思想方式。
关于《阿Q正传》的赏析
关于《阿Q正传》的赏析《阿Q正传》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由鲁迅先生创作于1921年。
该小说以“阿Q”这个普通人物为主角,通过讲述他的一生和悲剧命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丑陋和残酷现实。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社会现实以及思想内涵三个方面对《阿Q正传》进行赏析。
一、人物形象的赏析《阿Q正传》通过对阿Q这一普通农民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底层人物的命运和思想状态。
阿Q是一个地位低微、文化程度低下的农民,他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内心却渴望通过各种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在现实的残酷面前,阿Q始终无法逃离被动的命运,最终沦为社会的弱者。
阿Q的形象塑造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普通人的同情和关怀。
作者通过描写阿Q一次次面对挫折和失败后仍然充满信念的精神,展示了他那种不屈不挠、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阿Q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既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
二、社会现实的赏析《阿Q正传》以阿Q的故事为载体,通过描述他在社会中的经历,揭示并抨击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丑陋和虚伪现象。
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鲁迅先生所创造的人物和情节中,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与现代社会的某些问题的相似之处。
小说中的阿Q作为底层人物,身受社会的歧视和压迫,他所表现出的无力和悲哀,道出了底层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下的苦难和挣扎。
他的失败并不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更多地是社会的不公和弊病所致。
小说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让读者深刻认识到了社会问题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三、思想内涵的赏析《阿Q正传》作为鲁迅先生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之作,寓意深远,其中表达了一种严肃的思想内涵。
小说通过对阿Q的塑造,以及他所经历的一系列命运的打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小说中阿Q的精神状态从开始的傲慢自大逐渐转变为卑微和悲观,最终落得个溃不成军的下场。
这种由个体命运到整体社会的破败,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丑陋和无力。
小说通过阿Q的形象,告诉人们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个人的命运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阿q正传鲁迅赏析份
阿q正传鲁迅赏析(一)份阿q正传鲁迅赏析 1主题思想《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批判精神胜利法。
“人民性”、“民族性”显然不是“国民性”,均应该有“进步”与“落后”两个方面。
国民性,它不科学,按字面讲,那就是中国国民都有的性,这是不可能的。
鲁迅所讲,是指“国民劣根性”,某些国民的落后性,不是指的进步思想。
《阿Q正传》是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的大清算。
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杀头了,也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杀头的苦楚。
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利法:“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奴隶的心理平衡,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
阿Q的精神胜利法纯然是奴隶们在失败面前闭上眼睛,用瞒和骗制造胜利的幻觉麻醉自己,把奴隶的屈辱和失败的痛苦变成精神上的自满自足,从而使自己麻木不仁、安安心心地做奴隶。
阿Q好赌,但总是输,然而有一回却福星高照,终于赌赢了,他居然“赢了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
他兴高采烈”,可惜的是,“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
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
阿Q也挨了几拳几脚,到头来“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不见了”。
然而,阿Q 毕竟是阿Q,他还是能拿出与众不同的解除痛苦的办法来。
阿Q忽然“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便心平气和起来,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于是,又觉得“心满意足得胜”了。
鲁迅用近乎漫画的夸张的手法,将精神胜利的荒谬性揭露得淋漓尽致。
在阿Q们的灵魂里有着四千多年积淀下来的沉重的奴隶意识,这也是鲁迅对旧中国国人灵魂的一个重大发现。
所有的中国人,上自宰相、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得跪下来称臣。
王公贵族、大官小吏、乡绅地主,他们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皇帝的奴仆,又是他们以下的百姓、仆役的主人。
《阿Q正传》文学鉴赏
《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
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阿Q正传·英文版序》)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的。
《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
——“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
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
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具有惊人的健忘症。
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
转嫁痛苦,耍无赖。
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
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
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
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
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
浅析《阿Q正传》
浅析《阿Q正传》孙志景唐山师范学院2014级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一班摘要《阿Q正传》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性作品,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因此对于《阿Q正传》的分析解读,成为众多学者的选择。
本文主要从《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和问题特征两方面来对《阿Q正传》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阿Q正传》文体特征文本分析一、《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阿Q正传》写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之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处于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最激烈的交流碰撞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千古巨变。
在文明碰撞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华文明遭到重创,原有的文明形态开始瓦解,中国社会制度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日新月异。
在外力的作用下,中华文明逐渐由封建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转型期的文明处于极度的不稳定状态,其社会也处于大动荡之中。
中国社会在新旧因素(封建残余与现代化因素)和内外因素(民族自卫和外部入侵)的碰撞中呈现出大变革大动荡的局面,这正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鲁迅写作的年代,新旧因素的碰撞要远大于内外因素的碰撞,具体表现为旧制度残余与新制度的冲突,旧观念与新思想的冲突。
鲁迅作为新知识分子,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弊病,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鲁迅之所以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1﹞,借此来唤醒铁屋中沉睡的国民。
这正是《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
二、《阿Q正传》的文体特征鲁迅小说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开端,他的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开创性的现代性和独特性,严家炎先生曾评论道:“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2﹞”《阿Q正传》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奠基性的作品,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是极具理论建构性的。
学界对《阿Q正传》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的内容分析,对其文体特征的研究就相对较少。
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无外乎两个角度——文本外在分析和文本内在分析即文本语言文体分析和文本内容思想分析。
鲁迅《阿q正传》的赏析
鲁迅《阿q正传》的赏析鲁迅《阿q正传》的赏析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风尘女子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阿q正传》的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
鲁迅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早已是妇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认的典型形象。
一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一直用两手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
精神奴役就是用种种封建说教来毒害被统治者,使被统治者愚昧、麻木,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的奴隶地位。
这种精神奴役给被统治者造成的“内伤”是惊人的,封建毒素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许多人的灵魂之中,使他们成为畸形的人,任帝国主义宰割,任统治阶级蹂躏。
中华民族后来已是集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为了挽救中国危亡的局面,孙中山先生披荆斩棘,不屈不挠;辛亥革命者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革命先驱的救国热忱、献身精神,的确是可歌可泣的。
但是辛亥革命终于失败了。
这一是因为革命者对封建阶级采取了妥协的态度;二是因为革命者没有注意宣传、教育、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处在不觉悟的状态,没有起来支持和参加这场革命。
所以,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然如故,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状态中。
鲁迅深切地感到,中国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变革,而变革要取得成功,则必须唤醒“昏睡”中的国民,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
所以,鲁迅一生以笔作刀,解剖中国社会,解剖国民的灵魂,对他们精神世界的落后面、消极面作彻底的暴露和无情的批判。
对于被统治者,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写作《阿Q正传》就是要给被统治者以启蒙,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看清自己身上恶劣的品性,从而摆脱精神上的枷锁,奋起抗争,去“制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Q正传》赏析《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
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阿Q正传·英文版序》)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的。
《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
——“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
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
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具有惊人的健忘症。
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
转嫁痛苦,耍无赖。
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
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
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
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
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
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的体现。
阿Q参加革命,其实对革命并不了解,一个把自由党变成了“柿油党”的流浪汉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本能来确定其含义的。
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
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得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杀,把秀才等杀掉,把王胡杀掉;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搬不快就打。
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更加可怕。
阿Q性格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
它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相联系。
是那种虽然破落,但还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鸵鸟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社会的产物。
中国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
同时,阿Q的性格还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释家文化相连接。
回避现实和不敢面对现实,是阿Q和传统的道家和释家文化的相通点。
《阿Q正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鲁迅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现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
小说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阿Q 时代属于过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所以现在阿Q是现代中国国民的灵魂。
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这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主义的思想。
《阿Q正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采用了典型化的手法。
这里的典型化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
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是嘴再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这部作品中的阿Q 形象,作者说采用了这种“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手法,将众多不同的人物的突出的特点综合起来,然后进行化合创造,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二是采用了现实主义文学基本创作方法。
作品所塑造的阿Q这个形象具有符号的意义,因为他不仅是阿Q这一个体,而同时也是“国民性”的浓缩体;他所生活的环境也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从中可以窥见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状况,人性状况。
(2)叙述体的结构。
对诸如《水浒传》等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的继承,但又加入了现代的精神分析的对人的精神的深度透视。
作品中的“序”“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生计问题”等是众多故事/事迹的并行排列、堆积,各个故事之间缺乏有效的时间联系,因此都是空间性的叙事。
只有到了“革命”和“不准革命”尤其到了结尾“大团圆”,才进入一种时间的流程,形成时间性叙事。
(3)犀利的幽默和讽刺。
在小说的批判与讽刺特色方面,小说不仅有头尾两部分议论,而且其他诸多地方都穿插有议论,这些议论具有批判与讽刺特色,是突出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部分。
例如,小说开头关于作品的名目和阿Q的性格、籍贯的探讨和借题发挥,一方面对儒家的“正名说”,旧社会的阔人和立言的人,以及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人进行了讽刺。
另一方面,又写出了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地位,因而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密切相关的。
(4)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性格化上。
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却能准确的表现人物的身份和突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其次,小说使用了不少古语,如“谁料博雅如此公”等,不仅简洁明了,而且给文章增加了诙谐的意味和讽刺性。
第三,语言包含幽默感,好用反语,喜欢夸张,如“老Q”等;第四,使用了大量口语,如“儿子打老子”;最后,小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力。
(5)游戏模仿的解构性。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首先选择的颠覆对象是封建传统文学中的“史传”文体。
中国传统文学中,“传”的种类很繁多,如本纪、列传、自传、外传、内传、大传和小传、家传,等等。
这些所谓的“传”,不但等级森严,如皇帝用“本纪”体,大臣则用“列传”体,而且血缘意识浓厚,如家传、家谱专叙家族衍传家族行状,专为后代“寻宗问祖”服务;更有甚者,中国史家虽然都崇奉“秉笔直书”的修史之德,但这些“帝王将相的家谱”中却充斥着歌功颂德粉饰传主的虚浮之词。
另外,封建社会中,书写语言为地主知识分子所垄断,一般市民百姓本无缘入“传”,如阿Q就不但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而且连名字也不甚了了。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栖息的家园。
不掌握语言文字,又没有在历史的语言中得到书写的百姓,当然也就在历史的时空中被湮灭了。
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历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家谱”。
鲁迅先生将一个没有姓名而仅仅剩代码的农民流浪汉入“传”,显然是“有乖史法的”。
尽管小说的“正传”是取自“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但这名目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相混,而真正具有了史传的含义。
它的语义实际上暗示了传统文化的所有的“传”,皆是“歪传”。
给阿Q这样的悲剧小人物作传,体现了鲁迅先生写作的人民性特征。
鲁迅不但给小人物阿Q阿作传,而且他的创作姿态也很“不恭”。
过去的中国史传,每叙述到传主,必正襟危坐,一副恭敬的姿态,语言的叙述语调也因而显得滞重呆板。
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家传”更显示出祖宗崇拜和血缘家族制度的偏执个性。
鲁迅先生借用史传的物质外壳,采用诙谐、戏谑的反讽语调来写阿Q,将传主置于被解剖客体的位置,从而调整了创作主体与形象主体的位置,使二者不仅以平等对视,甚至从更高角度来进行俯视,这样就消解了史传的崇拜意识,因而也使作家的文笔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游动空间。
正调和反调皆相宜,就打破了传统史传僵硬的文本外壳,史传也就成为一种活泼灵动的文体了。
这样史传的使用范围也被拓宽了,它不仅适用于帝王将相,也适用于贩夫走卒。
在鲁迅的仿制中,文体的血缘等级性也因而被解构了。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戏仿是全方位的。
鲁迅在《阿Q正传》中还对传统的章回体的结构和大团圆的形式进行了模仿。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晚近时期流传最广的一种文学叙述形式,它吸取了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的诗词化的特征,追求一种平衡的对仗。
这种章回体在近代为鸳鸯蝴蝶派小说所大量运用,成为阻碍新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
鲁迅在小说中,采用章回体分章分回的形式,来讲述阿Q的生命历程。
鲁迅对章回体的模仿,并在模仿中加以拆解,既达到了借助它流传的目的又在使用中使之被解体。
中国传统文学陈套,喜欢营造善有善报恶有恶的大团圆的结尾,喜欢在“皆大欢喜”中使弱者得到麻醉的欢欣;文化中喜欢奉承别人福禄寿喜,喜欢用“九”象征长寿。
中国传统小说的喜剧性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国民“十全十美”心理的表征,精神胜利法的典型体现。
在艺术上,它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的长期匮乏。
鲁迅对此所进行的仿制,使读者在截然相反的结局中,在欢乐和悲哀的巨大落差中,在实际的悲哀与叙述的幸灾乐祸中,让阿Q被绑缚杀场砍头,并设计出阿Q为圆圈——画押没有画圆而遗憾的细节;尤其是结尾,他故意将悲剧性的结局写成喜剧,让读者看到如此的“大团圆”和如此的“九”是多么的可怜和可悲。
此外,还有情节结构安排的巧妙和细节描写的精彩。
阿Q被逮捕时的夸张的情节,阿Q向吴妈求爱以及阿Q与闲人等打架的细节,阿Q的“大团圆”结局等,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具有别致的意味。
总之,《阿Q正传》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俄罗斯作家高尔基都曾给予崇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