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公司债违约原因及启示_张陈

合集下载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屡屡发生。

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来说,了解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监管等多个方面对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环境方面,首先是经济周期波动。

在经济下行周期,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负债率上升,流动性紧张,企业承担的债务压力增大,导致企业债券违约的可能性增加。

其次是货币政策变化。

如果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加息的话,企业资金成本上升,债务偿付能力下降,进而增加了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

再者是宏观政策调控。

政府宏观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到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同行业面临的政策风险也不尽相同,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

其次是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一些企业存在着控制人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了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风险隐患增加,进而增加了企业债券违约的可能性。

其次是企业经营风险。

一些企业经营不善,盈利能力下降,导致现金流不足,无法按时偿还债务,进而增加了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

再者是信息披露不透明。

企业存在信息披露过度不透明,虚报财务状况,从而掩盖了企业风险,导致投资者难以了解到真实的企业状况,增加了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

最后是外部监管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监管政策不足。

在某些情况下,监管政策对企业债券市场不够完善,对于一些风险企业难以发现和监管,增加了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

其次是市场投机情绪。

一些投资者存在盲目跟风、投机取巧的心态,盲目追求高收益,忽视了企业的债券违约风险,增加了市场投机情绪,降低了市场风险敏感度,进而增加了企业债券违约的可能性。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善以及外部监管政策的不足等多个方面。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加强对企业债券投资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降低投资风险。

天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天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天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分析天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分析引言:债券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对于企业来说,发行债券有助于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但也存在着债务违约的风险。

本文将就中国知名企业天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展开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及教训。

一、案例背景:天威集团是中国一家大型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主要经营电力装备、铁路设备制造、房地产开发等领域。

2018年至2019年期间,天威集团陆续发行了大量债券,债券总额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二、违约事件过程:2019年初,天威集团开始出现经营压力。

其主导业务电力装备行业遭遇严重的市场衰退,订单量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加剧。

同时,集团内部存在管理不善、资金链紧张等问题。

1.首次延期付息:2019年3月,天威集团旗下一只人民币境内债券首次面临到期兑付。

但是,由于集团资金链紧张,无法如期兑付债券的本息。

因此,天威集团通过与债券持有人协商,提出延期兑付的要求。

2.多次违约:此后,天威集团相继迎来了其他债券的到期兑付,然而仍未能按期偿还债务。

集团方面多次以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经营困难为由,向债务人提出兑付延期、部分兑付或债务重组的建议。

但这些建议并未获得债务人的认同,导致债券违约风波持续升温。

3.诉讼与债务重组:债券违约风波引发了一系列的诉讼纠纷。

部分债券持有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天威集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其责任并追回债权。

在此背景下,天威集团被迫启动自救程序,与债权人展开债务重组谈判。

三、违约原因分析:1.行业竞争加剧:电力装备行业是天威集团的主营业务,但近年来面临着市场需求下滑、竞争加剧的挑战。

电力装备行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大,一旦面临市场扩张受限或价格下降,将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压力。

天威集团未能及时应对行业变化,导致经营困难。

2.融资结构风险:天威集团债券的全部本息支付责任由发行人承担,未设置任何担保措施。

这使得债券持有人的本息兑付完全依赖于天威集团的偿还能力。

当企业面临现金流问题时,往往会无法完全按期偿还其债务,从而导致违约风险的加大。

企业债券违约的成因及经济后果

企业债券违约的成因及经济后果
投资者若在债券未到期前卖出债券, 可能面临市场价格低于面值的情况, 导致资本损失。
信心受挫
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会对投资者信 心造成打击,对未来债券市场的表现 产生担忧。
VS
投资者信心受挫可能导致市场参与度 降低,影响债券市场的正常运转和融 资功能。
市场风险加大
债券违约事件增加了市场的风险水平 ,使投资者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国家政策调整可能对某些行业产生重 大影响,如环保政策可能导致部分高 污染企业关停或整改,增加违约风险 。
公司治理结构
管理层决策
公司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失误可能导致 经营状况恶化,偿债能力下降。
董事会监督
董事会未能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可能 放任管理层采取高风险经营行为,增 加违约风险。
财务状况
负债结构
企业负债结构不合理,如短期负债比例 过高,可能导致短期内偿债压力过大, 增加违约风险。
投资者信心受挫
债券违约事件对投资者信心造成打击,影响市场稳定。
连锁反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
违约事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其他企业和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
案例的启示和教训
企业应审慎融资和投资,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和结 构。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监管,防范化解系 统性风险。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审慎评估投资风险。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导致原材料、人工成 本等上升,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降低偿债能力,从而增加违约风 险。
利率水平
高利率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 升,负债压力增大,进而增加债 券违约风险。
行业风险
行业周期性
某些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房地 产、钢铁等,行业低迷时企业营收和 利润下滑,偿债能力减弱。

公司债违约案例分析及对完善我国信用评级的启示

公司债违约案例分析及对完善我国信用评级的启示

2、对债券市场的影响。该违约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其他债券违约风险的担忧, 对整个债券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
3、对信用评级体系的影响。该违约事件暴露出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 题,如评级标准不统一、评级质量参差不齐等,影响了评级行业的公信力和健康 发展。
四、对完善我国信用评级的启示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信用评级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评 级机构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为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内容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深入发展,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逐渐增多。债券违约不 仅对涉事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涉及到信用评级机构。本次演示将从中国信用 债市场违约事件出发,探讨债券违约对涉事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
一、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
信用评级机构是对企业或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的机构,其主要作用在于 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以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信用评级机构通过 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等因素,为投资者提供关于债券违约的风险评估。
公司债违约案例分析及对完善 我国信用评级的启示
01 一、案例概述
目录
02 二、原因分析
03 三、影响分析
04
四、对完善我国信用 评级的启示
05 参考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融资需求不断增加,债券市场逐渐成为重要的融 资渠道。然而,近年来公司债违约事件频繁发生,给投资者和债券市场带来了较 大的风险。本次演示以某公司债违约案例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并探 讨如何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体系,以降低债券市场的风险。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该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经营管 理不善,缺乏风险意识,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
3、信息披露不透明。该公司在债券发行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不真 实的情况,导致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其偿债能力。

我国首例国企信用债违约案例分析及相关建议

我国首例国企信用债违约案例分析及相关建议

我国首例国企信用债违约案例分析及相关建议作者:金莉来源:《中国市场》2017年第07期[摘要]在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常态化发展及国企改革的背景下,政府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发生,国企债券不再绝对安全。

文章从我国首例国企信用债违约案例入手,对其信用违约产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风险建议,对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天威集团;光伏行业;信用违约[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1821 案例回顾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威集团”)主要从事输变电及光伏业务。

2011年2月和2011年4月,天威集团分别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两期中期票据,债券简称分别为“11天威MTN1”(发行额度10亿元、期限5年)和“11天威MTN2”(发行额度15亿元、期限5年);2011年1月15日和2011年3月18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分别评定天威集团主体信用等级均为AA+,评级展望均为稳定,“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债项信用等级均为AA+。

近年来,受国内光伏产能过剩及欧美“双反”政策影响,天威集团经营状况不断恶化,合并报表范围内债务问题频发,出现多起债务欠息、逾期及诉讼等,同时失去对上市子公司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保变电气”,代码600550SH)的控制权,导致融资能力丧失,资金枯竭,最终债务违约,同时其信用评级接连遭遇下调。

2015年4月21日,天威集团正式公告未能于当日兑付“11天威MTN2”的利息,构成违约。

这是国企债券违约第一例,也是首单违约的银行间市场债券。

2015年4月22日,联合资信发布公告将天威集团主体级别由B下调至C,并将“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债项信用等级均下调至C。

2 信用风险剖析(1)光伏行业景气低迷,偿债环境恶化削弱财富创造能力。

天威集团自2001年起涉足光伏行业,是首家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国有企业,且在2007年前后大肆布局光伏行业,投资多个大型光伏项目,危机爆发前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分析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之一是宏观环境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对企业经营状况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也受到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导致了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从而增加了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

宏观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产生影响,特别是货币政策的收紧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会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偿债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增加了企业债券违约的可能性。

行业因素也是导致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之一。

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环境不同,会直接影响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

一些传统行业如钢铁、煤炭等行业面临市场萎缩、产能过剩等问题,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相较之下,一些新兴行业如互联网、高科技等行业,由于市场需求强劲,企业盈利能力较好,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相对较低。

外部因素也会对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产生影响。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如国际贸易摩擦、金融市场波动等,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偿债能力。

一些金融风险因素,如利率波动、汇率波动等,也会对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产生影响。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包括企业自身因素、行业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为了防范并降低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企业治理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行业结构调整,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企业违约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风险警示和预警机制,保障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期盼通过共同的努力,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降到最低,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

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

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摘要:一、背景介绍1.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2.中国主权债务的产生二、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1.违约原因2.违约影响3.应对措施三、案例启示1.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启示2.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启示正文:一、背景介绍1.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主权债务扮演着重要角色。

主权债务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了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主权债务的发行与违约也日益受到关注。

2.中国主权债务的产生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主权债务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成为当时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

二、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1.违约原因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国内政治动荡: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势力与民主势力的激烈冲突时期,政治动荡不安,导致国家财政状况恶化。

(2)经济困境:由于战争、赔款等原因,中国当时的财政支出庞大,而财政收入却难以满足支出,导致债务违约。

(3)列强压迫: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等手段,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财政实力。

2.违约影响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对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金融市场信心受挫: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之一,违约事件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对新兴国家主权债务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2)债权国利益受损:中国违约导致债权国的利益受到损害,引发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纠纷。

(3)中国国内经济状况恶化:债务违约使得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受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经济困境。

3.应对措施在债务违约事件发生后,当时的北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与债权国进行谈判、削减开支、增加税收等,以期解决债务问题。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措施并未取得显著成效。

三、案例启示1.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启示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即新兴国家主权债务的风险不容忽视。

国有企业债券违约案例

国有企业债券违约案例

国有企业债券违约案例近年来,国有企业债券违约案例屡屡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些案例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和经济状况,也对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带来了严重冲击。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探讨国有企业债券违约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案例一:A国有企业债券违约A国有企业是一家从事能源产业的大型企业,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然而,在一次债券到期日前夕,该企业却宣布无力偿还债券本息。

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债券投资者纷纷遭受损失。

造成这一违约案例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A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经营不善、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导致了其无力偿还债务。

其次,政府对国有企业债务违约采取了纵容和默认的态度,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

此外,市场对国有企业债券的默认风险缺乏足够的预期,投资者和评级机构对该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不准确也是导致该违约案例发生的原因。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债券监管机制。

政府应强化对债券发行和违约行为的监管,加强对国有企业的风险评估和披露要求。

同时,加强市场对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认知,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案例二:B国有企业债券违约B国有企业是一家在铁路建设领域有着较高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

然而,该企业在一次债券到期之时宣布无力偿还债务,引发了市场的巨大震动。

这一违约案例的影响甚至扩散到了整个金融市场,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这一违约案例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和市场风险的缺乏预测。

B国有企业在铁路建设领域存在过度扩张和高杠杆的问题,导致了实际经营收益远低于预期,从而无力支付债券本息。

另外,投资者和评级机构对该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不准确,无法及时发现违约风险。

为避免类似违约案例再次发生,国家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风险监测和管控,加大对高风险行业企业的监管力度。

鼓励国有企业优化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避免过度扩张和高杠杆带来的风险。

同时,银行和投资者也应加强对国有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认知和预测能力,降低投资风险。

融创债券违约案例

融创债券违约案例

融创债券违约案例案例名称:房地产开发商债券违约案例案例背景:融创是一家中国知名房地产开发商,拥有多个项目并在债券市场发行了大量债券。

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以及自身财务状况的不稳定,融创陷入了债券违约的困境。

案例概述:融创债券违约案例的引发原因是公司面临的财务压力和现金流问题。

公司在债券发行时承诺了一定的偿付能力,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这导致投资者怀疑公司的财务状况,并造成了债券信用风险的扩大。

案例经过:融创债券违约案例经历了以下的主要过程:1. 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公司自身经营不善,融创的财务状况逐渐恶化。

公司开始面临现金流问题,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2. 债券违约事件曝光:由于融创的财务问题无法解决,债券违约事件被曝光并传播开来。

投资者对公司的信用状况产生怀疑,并开始担心债券无法按时兑付。

3. 债券信用风险扩大:债券违约事件对融创的债券信用风险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市场对公司的评级下调,投资者纷纷抛售债券,导致公司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紧。

4. 公司应对措施:面对债券违约危机,融创采取了多种措施尝试解决问题。

公司与债权人开启了债务重组谈判,并寻求其他融资渠道以稳定财务状况。

5. 债务重组与补偿协议:融创与债权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延长了债务偿还期限,并对债务利率进行调整等。

公司也向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补偿措施,以尽力减少违约的负面影响。

6. 影响与教训:融创债券违约案例对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公司的信用状况遭受了重创。

此案例提醒其他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债券市场的参与者要谨慎对待债务风险,并加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监控与评估。

这个案例旨在向人们展示,即使是知名企业也可能面临困难,并存在债券违约的风险。

这也提醒投资者们在参与债券市场时要保持警惕,并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以降低投资风险。

对中国债券违约原因的看法

对中国债券违约原因的看法

对中国债券违约原因的看法中国债券违约是指发行债券的机构或企业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偿还债务,或者无法履行债券的利息支付义务。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出现了一些违约案例,引起了市场的担忧和关注。

那么,中国债券违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导致一些企业面临着还款困难。

特别是在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的领域,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盈利压力,难以按时偿还债务。

此外,一些企业在发行债券时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或者虚假宣传的情况,使得投资者在购买债券时对企业的风险认识不足,从而增加了违约的可能性。

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中国债券违约的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债券市场监管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一些企业通过变相违约、擅自延期还款等手段逃避债务,监管部门对此未能及时发现和干预。

此外,监管部门在审查发行债券的企业时,对其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评估不够准确,也增加了债券违约的风险。

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债券违约。

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挑战,政府加大了对于过剩产能和环境污染企业的整顿力度,这给一些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

同时,市场利率的上升和流动性的收紧,也增加了企业偿债的成本和难度,进一步加剧了债券违约的风险。

中国债券违约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监管不到位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为了避免债券违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评估。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提高盈利能力,确保按时偿还债务,维护债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债券违约原因及对策研究

债券违约原因及对策研究

债券违约原因及对策研究作者:李萌雅来源:《国际商务财会》2021年第02期【摘要】华晨集团作为辽宁省最大国企,其资产达1900亿,却因10亿私募债到期无法按时兑付走向破产重整程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债券市场中诸如华晨集团此类“灰犀牛”事件绝非个例,文章通过介绍华晨集团债券违约事件,分析华晨集团自主品牌连年亏损,过度依赖合资品牌华晨宝马,缺乏核心竞争力为债券违约根本原因。

其次,2020年疫情、中美贸易战导致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华晨集团短期债务比例过高,融资环境恶化进行具体分析,并从全方位角度提出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措施。

【關键词】华晨集团;债务违约;信用评级;风险预警【中图分类号】F275一、案例回顾2020年,为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货币政策和财政措施。

然而,在宏观政策运行的同时也面临着信贷风险和杠杆风险。

据wind资料显示,2020年共有142只债券违约,发生金额共计1626.94亿元。

相比2019年全年的1494.89亿元,再度增加132.0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信用债违约已从民企蔓延至国企,从数据看,国企违约余额由2019年的129.3亿元增至2020年的518.97亿元,增长了3倍。

华晨集团是辽宁省国资委控股下的重点国有企业,其拥有华晨中国、金杯汽车等四家上市公司,旗下汽车品牌包括华晨中华、华颂、金杯三个自主品牌和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两个合资品牌,华晨集团股权结构如图1所示。

10月23日,华晨集团因未能按时兑换规模10亿私募债“17华汽05”发生实质性违约;11月2日,上交所向华晨集团出具监管警示函;11月16日,华晨集团发公告确认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11月20日华晨集团正式开始破产重整程序。

随后大公国际等多家评级机构将华晨集团信用评级降至最低等级C,一家AAA光环的巨头轰然倒下。

二、华晨集团债券违约对市场的影响华晨集团自2020年5月开始先后两次将华晨中国的6亿股协议转让给辽宁交投,9月22日成立辽宁鑫瑞,辽宁鑫瑞将持有的全部华晨中国股权质押给贷款人,此举意欲把欠债的华晨集团掏空,华晨集团逃废债举动加剧了债市波动,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我国首例国企信用债违约案例分析及相关建议

我国首例国企信用债违约案例分析及相关建议

单 位 :亿 元
2 0 1 1拒
期末应
收 账 款
账面余额
其 中 :减 值 准 备
6 . 3 4
39 O

2 9 . 3 9
_
3 8 . O 0
5 . 3 7
4 6 . 6 0
4 . 9 1
5 2 . 6 5
4 . 03
6 . 5 1
期末 存货 期末在 建工程
1 3 . 4 0 1 O . 1 9 5 . 2 3 4 . 9 5
2 2 . 7 2 0 . 4 7 7 . 7 8 2 1 . O 2
对安全 。文章从我 国首例 国企信 用债违约案例入手 ,对其信 用违 约产生的成 因进行 了分析 ,并提 出了相 关风 险建议 ,对防 范
企业信用风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 关键词 ]天威集 团;光伏行业 ;信用违约 【 D OI ]1 0 . 1 3 9 3 9 / j . c n k i . z g s c . 2 0 1 7 . 0 7 . 1 8 2
加 、存 货 计 提 大 量 减 值 准 备 ,资 产 质 量 较 差 ;获 现 能 力 下 降 ,导 致 2 0 1 1年 经 营 性 现 金 流 呈 净 流 出状 态 。
表1 2 0 1 1 -2 0 1 5年 天 威 集 团部 分 财 务 数 据
项目 2 0 1 5矩 2 0 1 4仨 2 0 1 3正 2 0 1 2住
能源领域的 国有企业 ,且在 2 0 0 7年前 后大肆布局光伏 行业 ,
投资多个大型光伏项 目,危机爆发 前已形成 了较为完整 的光
伏产业链 。2 0 0 8年 以来 ,全 球金 融 危机 爆 发 ,光 伏 电站 融

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

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

1921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实用版5篇)目录(篇1)一、背景介绍二、违约原因三、违约影响四、解决方式五、总结正文(篇1)一、背景介绍1921 年,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这场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期。

当时,中国的财政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国内外债务堆积如山,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债务利息。

加之国内政治动荡、战争频繁,导致国家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二、违约原因1.战争支出:19 世纪末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并支付了巨额的战争赔款。

紧接着,辛亥革命爆发,国内战争持续不断,军费支出大幅增加,使得国家财政负担加重。

2.外债累积:为了应对财政危机,清政府和民国政府不得不大量借外债。

然而,由于财政状况恶化,债务利息难以偿还,导致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3.国内政治动荡:由于国内政治动荡,政府无法有效治理国家,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此外,政府内部贪污腐败严重,财政资金被滥用,使得国家财政陷入恶性循环。

三、违约影响1.债务危机加剧:由于无法按时偿还债务,中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债务利率上升,进一步加大了债务负担。

2.通货膨胀:为了应对财政危机,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3.社会动荡:财政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引发了一系列抗议和罢工事件。

四、解决方式1.债务重组:为了解决债务问题,当时的政府不得不与债权国进行谈判,寻求债务重组。

在谈判过程中,政府承诺削减支出、提高税收,以保证按时偿还债务。

2.发行国债: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和应对财政支出。

同时,政府还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以遏制通货膨胀。

3.加强财政管理:政府加强财政管理,整顿财政秩序,打击贪污腐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总结1921 年中国主权债务违约案例是由于战争支出、外债累积和国内政治动荡等多重原因导致的。

这次违约对中国经济和政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也在逐渐壮大。

作为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企业资本的融通和经济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我国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经济环境因素1.1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对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具有直接影响。

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债券发行人的经营状况通常较好,债券违约的可能性较低;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债务偿还的压力增大,债券违约的风险相应增加。

1.2 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对企业债券市场有着直接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放松导致资金过度供给,企业债券发行人可能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况,进而增加了债务违约的风险;相反,货币政策的紧缩则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增加企业偿债的压力,也会增加债券违约的风险。

1.3 宏观政策风险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是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重要因素。

宏观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导致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加债券违约的风险。

二、企业自身因素2.2 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在财务上的问题也是导致债券违约风险的原因之一。

企业过度融资、高负债率、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都会增加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

2.3 企业治理风险企业治理风险也是导致债券违约的原因之一。

如果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混乱,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增加债券违约的风险。

2.4 企业信息披露不透明企业信息披露不完整、不透明也会增加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不确定性,增加债券违约的风险。

三、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因素3.1 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当评级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当评级可能会误导投资者,使得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风险认识不清,增加投资者对债券违约的风险。

3.2 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也导致了投资者对企业债券风险的认识不清,增加了债券违约的风险。

债券投资需弱化“光环”效应

债券投资需弱化“光环”效应

债券投资需弱化“光环”效应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20年第24期文/张程11月23日,远高集团“18远高01”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成为今年第116只违约债券。

国内自从2014年首次发生债券违约事件,债券“刚性兑付”的光环不再之后,近年来,债务违约事件就不断,且出现了从民企到国企,再到央企、知名大型企业的“传染”现象,违约金额也呈现出逐年放大的趋势。

2014年3月,上海超日太阳能宣布2011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利息无法按期全额支付,超日债就此成为中国债券市场设立以来的首单实质性违约,也正式打破了债券及整个非标资产“刚性兑付”的神话。

2015年、2016年,中钢债券、天威集团等债券爆雷,首次让市场认识到“央企也不是绝对刚性兑付”的事实。

违约金额方面,2014年全年违约金额13.4亿元,至2019年已经增长到全年违约金额超1400亿元。

2020年已经出现116只违约的债券,违约总金额达1332亿元。

数据显示,自2014年超日债违约以来,至远高集团债券违约,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出现违约债券533只,涉及金额超过4000亿元。

2020年以来,北大方正、紫光集团、华晨集团、沈阳机床、永煤控股等一批拥有较高信用评级的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出现债券违约事件,使得人们对于国企、名企、大型企业的“信仰”崩塌。

名校校办企业相继违约在众多出现债券违约的企业中,大众对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出现债券违约格外关注。

作为中国没有争议的两所最高学府,这两所大学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其中就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

作为一个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地方,自己的企业却没有管好,这难免令人唏嘘。

以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方正”)为例。

该公司是1992年12月在原北大新技术公司基础上成立的北京大学全资所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于2005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板块分别为信息技术、医疗医药、金融证券、大宗商品贸易和产业地产,旗下共有6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方正科技、方正证券、北大医药、中国高科、方正控股和北大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日太阳的违约事件无疑揭露了我 国证券市场的不完善性。在中国资本市场 上,破产公司不退市、债券不违约,这表 明中国资本市场是不健康的。这次超日太 阳公司债违约可能是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 信号。从这一事件爆发的原因中我们看到 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存在的严重问题。我 国债券市场至今并没有出现一例真正的违 约,因为在前几年公司债在无力偿还的情 况下最终都是由政府或担保人买单 ;这使 得“信用债券市场无违约”,那么信用评 级也就没有了意义,自然也没有对评级机 构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债券市场是建立在 高度的信用基础之上的,
超日太阳自成立以来,可以说是实
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营业收入从 2007 年 72,257 万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268,665 万元。超日太阳于 2010 年 11 月正式在 深交所挂牌上市。
2011 年 10 月 经 中 国 证 监 会 许 可, 超日太阳获准于境内公开发行不超过 100,000 万 元( 含 100,000 万 元 ) 的 公司债券。2012 年 3 月 7 日超日太阳向 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债券,发行规模 10 亿 元,为 5 年期固定利率债券,以下简称 为“11 超日债”。2012 年 4 月 20 日“11 超日债”上市交易。
第 四, 在 第 4 列 中 公 司 是 否 亏 损 (LOSS)的系数显著为正,且在分年度 的样本中保持稳定,再结合表 2 短期资 产减值准备计提率,这表明亏损公司不 仅倾向于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而且 计提比例也更大,因此亏损公司存在大 清洗的动机,倾向于多计提当期短期资 产减值准备,假设 4 成立。
行完毕。4 月 17 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 公司 2011 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 审计报告。在此过程中,评级机构鹏元 资信始终没有提出质疑。2012 年 6 月 28 日,在债券已经发行完毕 3 个月后鹏元资 信才将超日太阳能主体长期信用评级展望 调降为 AA-。
四、启示
超日太阳公司债违约事件,作为国 内第一例违约的公司债券给债券投资者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政府和 投资者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 罗 进 辉, 万 迪 昉, 李 超 .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净计提、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来自 2004-2008 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中国会计评论,2010(06). [2] 李姝,黄雯 . 长期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与 价值相关性——基于新会计准则变化的实证 研究 [J]. 管理评论,2011(10). [3] 贺武,刘平 .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影 响的实证研究 [J]. 生产力研究,2012(07).
超日太阳公司债违约的原因可以从 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是我国资本市 场的不完善、光伏产业的非理性发展和 超日太阳自身的原因。
行扭亏,因此假设 1 不成立。 第二,微利公司(WL)在第四列和
2009 年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微利公司 存在通过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实现避免 亏损的动机,初步证实了假设 2。
第三,配股达线公司(PG)的系数 不显著地为负,说明上市公司存在通过短 期资产减值准备来实现配股,但该动机并 不强烈,结合表 2 中减值准备计提率,表 明这类工业公司短期资产减值计提相对于 其他公司略小,初步证实了假设 3。
二、超日太阳公司债违约原因分 析
从 2012 年超日太阳的信用等级降为 AA- 起,超日太阳负面新闻就从没间断 过。早在 2013 年 2 月就发出公告。“11 超日债”是否能按时首次付息存在不确 定性,表明超日太阳 2013 年就由于流动 性就面临着偿债危机。这一公告也暗示 着超日太阳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比较大。
2013 年 2 月 27 日超日太阳发布特别 风险提示公告 :目前,公司流动性困难并
未得到缓解,资金仍然较为紧张,“11 超 日债”是否能够按时首次付息存在不确定 性。但是,最终超日太阳还是设法筹到 了足够资金用来支付利息。然而一年之 后,超日太阳 2014 年 3 月 5 日再次发出 公告,“11 超日债”利息将无法于原定付 息日 2014 年 3 月 7 日按期全额支付,仅 能够按期支付人民币 400 万元。2014 年 3 月 7 日超日太阳未能按时支付到期利息, 这标示着中国首例公司债违约发生。
从光伏产业来看,超日太阳的债务 违约也是光伏产业不景气带来的。近年来 光伏产业一的光伏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的境地。尤其 是 2011 年 11 月美国启动针对中国光伏的 “双反”调查,再加上欧洲的欧债危机带 来的欧盟各国大力削减光伏发电补贴,对 光伏产业的国际市场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在加上国内市场境况也是每况日下,光伏 产业产能过剩情况更加严重,大部分光伏 企业也是持续亏损艰难度日。超日太阳从 2011 年到 2013 年连续三年亏损,亏损已 经成为光伏企业的普遍现象。
从超日太阳企业自身来看,超日太 阳抓住了光伏产业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 从 2003 年 成 立 以 来 实 现 了 跨 越 式 的 发 展,规模迅速扩大。即便是在光伏产业已 经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超日太阳的规模 仍在扩大。2010 年超日太阳的总资产为 446,659 万元,2013 年其规模就达到了 626,971 万元,可见在光伏行业整体不 景气的情况下,超日太阳仍在大规模的扩 张,其资产负债率由 2010 年的 31.3118% 一直上升,2013 年其资产负债率已高达 104.4356%,达到资不抵债,被债权人告 上法庭的地步。“11 超日债”债券募集 说明书中指出本次公司债券拟发行 10 亿 元,其中 4 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剩余 6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超日太阳募集的 10 亿资金一部分用来偿还银行贷款了,另一 部分用来补充流动资金,而不是用来投资 有价值的项目上,不能保证这笔资金的使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10 会计师 2014.07
Academic Exchange 学术交流
从我国资本市场来看,我国的资本 市场相比国外资本市场而言,起步比较 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2008 年 中国光伏企业靠自身企业的增长就已经能 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从 2010 年起中国光 伏产业就已经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 但是超日太阳却在 2010 年 11 月上市了。 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筹集资金,批准 超日太阳的上市就是意味着鼓励超日太阳 继续扩大规模。批准“11 超日债”的发 行也是一个错误。虽然根据财务报表表象 分析,超日债券的偿债能力不错,但是我 们忽略了超日太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超日太阳上市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持续为负数,表明超日太阳现金 流量的来源并不持续,存在着不能偿付到 期利息的可能性,但是“11 超日债”却 于 2012 年 3 月 7 日发行了,并于 2012 年 4 月 20 日上市交易。
用能获得收益来偿还利息,很可能导致企 业丧失偿债能力。
三、超日太阳公司债违约影响
在 2008 年 至 2013 年 间, 公 司 债 总 规模从 1.82 万亿元人民币增至 4.74 万亿 元人民币。标准普尔估计,截至 2013 年 底,中国公司债市场规模已达到 12 万亿 美元。超日太阳公司债违约打破了中国公 司债市场零违约的记录,使得中国债券市 场无信用风险的神话破灭,标志着自中国 央行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监管公司债 市场以来,首次有公开交易的公司债券出 现违约,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债券发行制度 改革或再度启程。随着中国第一例公司债 违约事件的爆发,预期后面将会有一系列 公司将会发生违约,中国债券市场将会进 入信用风险集中爆发期。这一违约事件可 能会提高公司债券的风险预测,提高公司 债收益率、并导致其发行速度放缓。中国 的投资者过去一直认为,在公司出现破产 危险的时候,政府肯定会出手相救。但允 许上海超日违约意味着中国政府采取了新 立场。“11 超日债”的违约,同时宣告中 国式刚性兑付的最为核心的领域公募债务 的“零违约”被正式打破。
“11 超日债”发行时,鹏元资信评 定超日太阳信用等级为 AA,该级别反 映了发行主体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 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小,违约风险很 低。鹏元资信评定“11 超日债”信用等 级为 AA,该级别反映了本次债券的信 用质量很高,信用风险很低。但是 2012 年 12 月 27 日,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将超日太阳的长期信用等级由 AA 下调 为 AA-。
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中国首例公司债违约原因及启示
◎文/张 陈
摘 要 :2014 年 3 月 7 日超日太阳 因不能支付“11 超日债”到期利息 8980 万元人民币,打破了中国债券市场零违 约的神话,成为中国首例公司债违约事 件。本文分析了超日太阳违约的原因及 影响,并总结了这一事件带来的启示。 我国证券市场并不完善,尤其是信用评 价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必须稳步推进 市场改革,同时投资者也要加强风险意 识,对违约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 外, 从 控 制 变 量 看, 公 司 规 模 (SIZE)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工业上 市公司规模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 例负相关。
五、结论与不足
本文通过对 2009—2012 年沪深股市 A 股工业上市公司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 提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虽然禁 止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但是上市 公司出现了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 余管理的新倾向,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短期 资产减值准备实现避免亏损、配股、大清 洗及利润平滑的动机,其中亏损公司利用
第 五, 高 盈 利 公 司(GOOD) 在 第
四 列 和 2011 年 度 的 系 数 显 著 为 正, 在 2009 年 度 2010 年 度 不 显 著 地 为 正, 主 营业务收入增长率(INCOME)在 2009 年显著为正,说明高盈利的公司存在利 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平滑的动 机,假设 5 成立。
超日太阳公司债违约也揭示了我国 信用评级市场存在的问题,必须对信用 评级市场进行改革和规范。“11 超日债” 发行时间为 2012 年 3 月 7 日,当时公司 2011 年年报尚未披露。但是“11 超日债” 发行后,超日太阳的业绩却马上变脸, 2011 年度亏损额为 5,548.69 万元,接 下来两年也是持续亏损,达到如今停牌的 地步。但是当时鹏元资信评定发行人的主 体信用等级为 AA,该级别反映了发行主 体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 的影响很小,违约风险很低。鹏元资信评 定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 AA,该级别反映 了本次债券的信用质量很高,信用风险很 低。该报告的完成时间是 2011 年 7 月, 此时超日太阳能债务压力和流动资金压力 的问题很显然已经显现,但是为了保证 超日太阳债券发行符合深交所的相关规 定,鹏元资信仍给出了主体长期信用和债 券 AA 的评级。但是从 2011 年初开始, 光伏产业已经开始不景气了,而在评级后 至债券发行前,又发生了多个影响光伏产 业的重大事件,如 2011 年 11 月美国政府 开始双反调查等,这对于光伏产业的影响 是巨大的,但评级机构仍没有作出相应调 整。“11 超 日 债 ” 于 2012 年 3 月 9 日 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