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精品)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第一章: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1.1 介绍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政治家和改革家。
1.2 讲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56年,商鞅为了推行变法,加强国家的集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3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是商鞅变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通过这个事件,商鞅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他的决心和力度。
第二章: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经过2.1 描述商鞅在南门立木的场景,以及他立木为信的过程。
2.2 讲解商鞅在南门立木后,公开宣布如果有人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就会给予重赏。
2.3 分析当时人们对商鞅的怀疑和观望,以及最终有人勇敢地将木头搬到北门的情景。
第三章:商鞅南门立木事件的影响3.1 讲解商鞅兑现承诺,给予搬木头的人重赏,从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敬。
3.3 探讨商鞅南门立木事件对秦国发展的历史意义,为秦国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商鞅南门立木与诚信4.1 讲解诚信在个人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4.2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体现了商鞅的诚信品质,以及诚信对国家政治稳定的作用。
4.3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商鞅南门立木的诚信精神。
第五章:商鞅南门立木与改革精神5.1 讲解改革精神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
5.2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展示了商鞅坚定的改革决心,以及改革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5.3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商鞅南门立木的改革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第六章:商鞅南门立木与法治观念6.1 讲解法治观念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6.2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体现了商鞅倡导法治、尊重法律的态度。
6.3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商鞅南门立木的法治精神。
第七章:商鞅南门立木与教育启示7.1 讲解教育在培养国家人才、传承文化中的重要性。
7.2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事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如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法治观念等。
7.3 探讨如何在现代教育中融入商鞅南门立木的精神,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精品)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本课认识生字一个,会写生字三个,掌握词语八个。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教学准备1、演示文稿2、动画《南门立木》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商法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
2、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第三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
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1、演示文稿2、动画《南门立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动画《南门立木》的故事。
同学们这就是(板书课题: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那么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呢?他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小故事呢?今天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明白了。
2、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不懂的问题。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织交流:简要说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读书、体会、交流。
(1)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2)开始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3)之后商鞅是怎么做的?(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先让学生细读课文,进行合作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1)1、小声读一读1~3自然段;回答:(商鞅要变革旧的`法规,推行新法,争取国家富强)2、推行新法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不容易。
从一方面…….另一方面……)3、面对重重困难。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一、教学目标1.熟悉“商鞅变法”背景和主要内容;2.掌握夷门之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3.理解夷门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能够运用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理解夷门之变发生的背景和原因;3.能够准确地使用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看一段视频,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2.诱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商鞅的变法,古代中国是否能够走向强盛;3.给学生留下一张作业:“列举一下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
(二)讲解与练习1.分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夷门之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进行相关的练习,辅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3.让学生回答一些相关问题,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如:“为什么说夷门之变是一次农民起义?”(三)巩固与提高1.让学生“独立思考,群体交流”:各自列举夷门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再交流归纳;2.辅助学生掌握文字的加工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3.通过短文阅读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字义推测猜词的技巧,以及提高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并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他们对商鞅变法及夷门之变的理解;五、教学资源1.商鞅变法和夷门之变的相关视频;2.课程笔记和相关练习及认知巩固材料;3.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等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设置了多个学习环节,但具有明显的递进关系,让学生天然产生学习动机,学习效果比较好;2.在课程考核和评估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表现,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第一章:商鞅南门立木的背景介绍1.1 商鞅的生平简介:介绍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变法对秦国的强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商鞅为了推行他的法家思想,采取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
其中,他规定如果有人能够搬走南门的木头,就会得到重赏。
第二章: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描述2.1 故事的开端:介绍商鞅发布命令,宣布如果有人能够搬走南门的木头,就会得到重赏。
2.2 人们的反应:描述人们对于商鞅的命令持怀疑态度,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
2.3 商鞅的坚持:介绍商鞅坚持自己的承诺,不为人们的怀疑所动摇。
第三章:商鞅南门立木的影响和意义3.1 商鞅的诚信受到考验:讨论商鞅在人们不信任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履行承诺。
3.2 商鞅南门立木的影响: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对秦国社会的影响,包括人们对于法律的尊重、政府的信任等。
第四章:商鞅南门立木与法家思想4.1 商鞅的法家思想:介绍商鞅的法家思想,包括重视法律的作用、强调法治等。
4.2 商鞅南门立木与法家思想的联系: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与法家思想的关系,如何体现法家思想的精神。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讨论5.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商鞅南门立木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5.2 学生讨论:让学生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商鞅南门立木与现代社会6.1 商鞅南门立木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探讨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关联,例如政府信用、社会诚信等问题。
6.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现代社会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这些实例是否涉及到商鞅南门立木所涉及的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
第七章:商鞅南门立木与个人品德7.1 商鞅的品德: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中,商鞅所展现出的品德,如诚信、坚定等。
7.2 个人品德的培养:探讨如何从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中汲取经验,培养和提升个人品德。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
(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正确朗读和理解。
2.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2. 商鞅南门立木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案例教学法:以商鞅南门立木为例,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商鞅南门立木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简介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理解故事情节,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后的含义。
3. 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和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深入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讲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为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教学内容为商鞅变法和南门立木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
2.认识南门立木的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价值。
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商鞅变法和南门立木的故事并能简述其内容。
2.能够归纳商鞅变法的目的和作用。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明确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商鞅是谁,商鞅的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讲解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属于战国时期,秦国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
商鞅变法主要包括推行法家思想、改革军制和封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2.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项:推行法家思想、改革军制和变革封建制度。
其中推行法家思想,主要是为了加强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改革军制,则是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变革封建制度则是为了消除封建贵族的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3.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推行了法家思想,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军制,则是为了加强军队战斗力,扩大疆土,为后来的一统天下创造了条件,变革封建制度,则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内部的割据势力。
3. 讲解南门立木的故事1.南门立木的故事南门立木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讲述的是一个人像一样的树木,因为自己有高贵的品质、坚强的品性,能够承受风雨的考验,从而成为了城市的象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敬。
2.南门立木的道理南门立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经过磨练、经历考验之后,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就像南门立木一样,能够承受风雨的考验,最终成为了城市的象征。
而一个人的品质、品性等内在素质,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语文S版六下《商鞅南门立木》优秀教案
语文S版六下《商鞅南门立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内容,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智慧。
2.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智慧。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简要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商鞅变法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老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寓意。
2.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案例分析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五)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老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
(六)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商鞅变法的相关故事。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拓展延伸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内容,感悟了商鞅变法的决心和智慧。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分析,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1.导入新课老师简要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如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秦国的崛起等。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商鞅变法的了解,如商鞅变法的目的、措施等。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如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学生分享自读感悟,如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商鞅的智慧和决心等。
3.课堂讲解老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寓意,如表明商鞅变法的决心、展示秦国的实力等。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理解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分析其寓意。
2.教学难点: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以及商鞅南门立木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商鞅南门立木》这篇课文。
你们听说过商鞅吗?知道他为什么要南门立木吗?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注意读音、书写和词义。
2.学生自主练习生字词,教师检查。
四、故事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背景,理解商鞅变法的初衷。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寓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
2.学生分享对商鞅南门立木寓意的理解。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商鞅南门立木对秦国的影响是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三、案例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南门立木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四、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商鞅南门立木的现代意义》为题,写一篇短文。
2.学生自主写作,教师指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
2.学生分享写作心得。
二、课堂小结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插图。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商鞅变法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秦国历史。
2.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商鞅南门立木的教育意义。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
2.学生分享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商鞅南门立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意义。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拓展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坚持正义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语解释。
2.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商鞅南门立木》。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历史资料。
4.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商鞅变法的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生字词问题。
(2)学生分享查阅到的相关历史资料,共同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真相。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详细讲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商鞅南门立木的认识。
7.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正确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资料和分享交流。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商鞅南门立木1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商鞅南门立木1_语文S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颁布”的意思。
2、学习用“只有……才……,尽管……但是……,如果……就……,不但……而且……”填空。
3、了解商鞅为改革变法而采取的“立木取信”的做法,使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第一课时
一、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信”指什么?“立木取信”讲的是什么?
二、出示资料,了解背景。
1、认识商鞅。
(资料见教案后)
2、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资料见教案后)
三、检查预习,解决疑问。
1、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解决生字新词。
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重点理解“颁布”、“惹事生非”、“言而有信”等词。
3、解决预习本上的质疑问难。
(有些问题可以放到课分析课文中去解决。
)
四、初读课文,练写片断。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商鞅是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
3、以“初识商鞅”为题,写一段人物介绍。
第二课时。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鞅南门立木》。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商鞅南门立木的场景。
(3)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商鞅南门立木》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
2. 对课文中所体现的诚信、担当等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商鞅南门立木的场景。
3. 讨论与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
(2)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等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意义和所体现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价值的心得体会。
3. 调查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对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等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文背诵评估: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商鞅南门立木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鞅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和对中国的贡献。
2.掌握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商鞅的变法思想和实践2.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课本《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工具:电子白板、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商鞅的基本情况和变法思想。
2. 学习商鞅南门立木(约15分钟)•教师通过电子白板投影展示商鞅南门立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木雕的形象、设计构思和寓意。
•老师讲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背景、作者、艺术风格和主题。
•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认真阅读课文《商鞅南门立木》。
3. 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约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商鞅南门立木的文本结构和写作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商鞅南门立木的主题、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4. 理解商鞅变法(约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简单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基本思想和实践。
•学生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
5. 读懂商鞅南门立木(约15分钟)•学生再次阅读商鞅南门立木,尝试从文本中理解商鞅变法的意义和商鞅对秦国的贡献。
•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讲解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6. 思考与拓展(约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锻炼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南门立木的文本,通过分析和讨论,更好地理解了商鞅变法的思想和对秦国的贡献。
在思考与拓展环节,我们也了解了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商鞅的变法思想和实践。
六、课后作业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商鞅的变法思想和对秦国的影响。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景、情节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坚持正义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难点1. 商鞅南门立木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
2. 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坚持正义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商鞅南门立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商鞅南门立木的意义。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阐述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
5. 情景模拟:设定情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商鞅南门立木的精神品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情景模拟评估: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角色扮演是否到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深入。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商鞅南门立木》课文。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生字词。
3. 历史资料:关于商鞅南门立木的相关历史资料。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鞅”字,学会“孝、葫、础”三个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义,并积累词语。
2.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条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教学难点: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条理。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商鞅的个人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认识人物1.导语:先人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从中告诫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和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名叫商鞅的改革家,为了争取国家富强,主张变革不适合国家发展的旧的法规,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保证变法成功,商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历史故事《商鞅南门立木》。
2.板书课题:商鞅南门立木。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商鞅(教师补充)。
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变法内容主要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
十年之后,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4.教师小结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鞅变法前,为取信于民而发生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学生自由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从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认认,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注意把握以下词语:葫芦基础便宜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诚信守法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惹是生非定斩不饶言而有信说话算数3.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⑴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⑵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对重难点处加以强调。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3篇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3篇《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1)学习并驾驭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指导学生依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相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而有信。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大意。
(2)文道结合,联系实际,使学生受到诚信教化。
(3)抓住商鞅的言行,体会其胆识与魄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懂得要言而有信。
(2)体会商鞅的胆识与魄力。
【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诚信教化。
2、难点:通过文章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
【授课时数】2课时【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搜集商鞅的个人资料。
【教与学】一、诱导定向1、板书课题;2、指名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商鞅个人资料(对不正确的部分学生和老师要随后订正。
)3、引导喜学生依据题目质疑,学生和老师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指导自学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默读课文,自学生词:划诞生字新词,利用查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1)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2)商鞅是怎么做的?(3)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自己对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感想?3、存疑:登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成果沟通1、生字生词:老师依据学生自学状况,对重点生字的书写和重点词语的理解加以关注。
2、课文朗读: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刚好指导,做到正确、流畅地朗读。
3、沟通问题答案,整体感知四、深化领悟探究归纳(一)究立木之因,感信用珍贵1、默读其次、三小节,思索:商鞅为什么要“立木”?实行变法的困难在哪里?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重重困难”、“苦思冥想”和“最终”等词语。
2、相机补充背景资料,帮助相识秦国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板书:自古驱民在信诚(二)识方法之巧,晓取信之难1、出师不利(1)起先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持什么看法?深层次的缘由是什么?老师为学生供应当时黄金的购买力资料,引导学生相识赏金与扛木头的不成比例(也为学生相识商鞅的品质埋下伏笔)。
《商鞅南门立木》故事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
《商鞅南门立木》故事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
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
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
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
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
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
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
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
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
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
”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商鞅南门立木》S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语文课文,下面是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全篇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选编本文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去读书,让学生自行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
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帮助学生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
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商鞅变法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帮助学生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
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吗?2、你对商鞅有那些了解呢?(课件出示商鞅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的搜集。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为了进一步了解商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标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是怎么学会生字和新词的?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课件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认读词语“葫芦、基础、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
●重点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让学生用“冥思苦想”、“惹是生非”说话。
【重点指导字“孝、葫、”两个字。
“葫”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左下“古”略偏上;“础”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边“出”的笔顺;第一、四笔为竖折、第三笔竖纵贯上下。
注意“惹是生非” 不要写成“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课文主要写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评价中促进朗读;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统一和精确的答案。
】2、互动交流:课文可以分为那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四、合作评价,归纳质疑。
1、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随机板书:商鞅--政治家--赏罚分明--严格执法诚信和聪明【引导学生评价,尊重学生独特感受。
】2、通过合作学习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教师进行归纳。
预设:(1)商鞅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2)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3)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发现问题,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下节课我们继续对这些问题的探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帮助学生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
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一、复习激趣,谈话导入1.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新词,并引导积累运用词语。
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南门立木》这篇课文,文中的商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最欣赏他的哪些做法?3、这节课让我们结合课文和上节课滞留的问题继续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
二、研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围绕上节课几个问题,抓住课文中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描写进行读书、体会、交流。
1、出示自学提示:(1)商鞅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2)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3)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5)你对商鞅的做法有什么看法?(6)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拨引导。
【以学生自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不要求统一的说法,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点拨引导。
教师灵活把握重点,强调在“对话”中生成问题。
】(1)交流、体会商鞅变法的决心。
①阅读第一部分,解决第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改革家”“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主持变法”等,了解商鞅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法。
】②阅读第二部分,通过理解重点句,解决第二、三个问题,教师指导阅读。
【要引导学生了解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苦难,他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
抓住商鞅在南门立木时出示两个告示及人们看告示后的议论,了解人们对商鞅南门木的看法。
引导学生抓住“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和“郑重地对大家说”的具体内容,理解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严格执法的精神和意志。
】③阅读第三部分,解决第四个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但……而且……”理解商鞅南门立木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2)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写法。
①“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人们围在大木柱的四周议论的一句话。
把大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天底下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恐怕是耍弄人。
人们的这种想法,表示对商鞅变法的怀疑。
这样写为体现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埋下伏笔。
)② 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小伙子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呢?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小伙子在商鞅第二天下令“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之后,一边走一边嘟囔的一句话。
他认为事情不会是那样,有反说的语气。
左庶长说话不算数,试试看吧。
从小伙子的动作、语言表明他对商鞅下的令持的怀疑态度。
这段描写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南门立木”的言而有信会对变法的实施有深远的影响。
)③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
(小伙子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这是小伙子心里会想些什么?旁观的人又会说些什么?)(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黄澄澄的赏金,还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
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小伙子心里会想些什么?旁观的人又会说些什么?两个问题的设计,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商鞅的了不起。
学生对商鞅的做法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感到一个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更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外延伸小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样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写时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板书设计:6、商鞅南门立木变法-困难-南门立木-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聪明--机智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