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引言概述: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二)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对于营造美丽的景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和安排适合的植物来打造独特而宜人的园林环境。
正文:1. 花坛配置方式- 根据植物的高度和颜色进行搭配,营造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
- 选择耐旱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种类,减少花坛的维护工作。
- 采用不同的花季植物,使花坛在不同的季节都能保持花开不断的效果。
- 使用石块、木栅栏等装饰品,增加花坛的立体感和艺术感。
2. 林荫道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种植的乔木和灌木,打造绿树成荫的林荫道景观。
- 根据林荫道的长度和宽度,合理计算植物的间距和排列方式,以保证整体的美观和舒适性。
- 搭配适量的花卉和地被植物,增加景观层次感,提升林荫道的视觉效果。
- 使用石头或人工景观石来修饰林荫道的边缘,使其更加自然与和谐。
3. 草坪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的草坪草种,如早春型、夏季型和秋季型草坪草。
- 在草坪中设置不同形状的花圃或雕塑等装饰品,增加草坪的观赏性。
- 根据不同地形和用途要求,选择草坪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方式,确保草坪的整洁和健康生长。
- 配置足够的浇水设施和排水系统,以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
4. 花墙配置方式- 挑选适合种植在垂直表面的蔓性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
- 使用适量的支架和垂直绿化技术,确保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在花墙上。
- 根据花墙的周围环境和需求,选择不同颜色和植物种类,打造独特的花墙景观。
- 定期修剪和保养花墙上的植物,以保持其美观和健康状态。
5. 水景配置方式- 选择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优雅的水景效果。
- 根据水池或喷泉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局水生植物的位置和数量。
- 增加适量的鱼类和水生动物,增添水景的生机和趣味性。
- 定期清理水池中的杂草和水藻,保持水景的清澈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总结: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我们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1.全景法:通过整体观察和分析,将园林植物按照功能、高低、大小等特点进行布局,力求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2.区域法:根据园林的分区域特点,将不同功能或表现要求的植物分别配置在相应的区域,形成不同的景观氛围。
3.点线面法:依据园林设计的空间要求,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布局植物,强调园林的层次感和既有的地形特点。
4.对比法:通过配置不同大小、形状、颜色、质感的植物,营造出对比强烈的景观效果,增加景观的变化和吸引力。
5.交错法:在园林内交替配置高低不一的植物,使植物之间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增加空间层次感。
6.一致法:园林内植物的主题、色彩、形象等方面的风格相一致,形成整体统一的效果。
7.点缀法:通过在园林内设置一些特色的植物点缀,增加整体景观的亮点和趣味性。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1.生态适应性原则:根据园林区域的气候、土壤、光照等条件,选择适应这些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2.绿化功能原则: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如净化空气、保护水源、调节气候等。
3.可塑性原则:考虑到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选择具备可塑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以适应园林的需求变化。
4.可持续性原则:选择长寿命、抗病虫害、耐旱涝等特性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延长园林景观的寿命和美观。
5.艺术性原则: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强调景观的艺术性和美感。
6.空间感原则:根据园林的空间尺度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7.生长阻碍原则:在园林内避免配置高大的树木或植物,以防止其对周围建筑物或固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
以上是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舒适和功能完善。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园林项目和客户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绿化环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更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环境污染等。
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城市园林绿化更加宜人,也可以增加植物的生长空间,从而提升植物的生长质量。
那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原则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要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分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保持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常绿树种,如榕树、柳树等,这样可以保持整年绿色,美化城市环境。
而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耐寒的树种,如松树、梧桐树等,这样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中也能保持一定的绿化景观。
2.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植物种类,可以适应城市环境的特点,如耐污染,耐干旱,耐盐碱等。
这样可以增加植物的生存率,减少城市园林绿化的维护成本。
比如在城市马路两侧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污染的树种,如槐树、杨树等,这样可以在城市交通污染较大的地方也能保持一定的植物生长。
观赏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比如在城市公园的景观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花草景观植物,如月季、牡丹等,这样可以在春夏季节为市民提供美丽的观赏景观。
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可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植物配置,这样可以形成层次丰富,多样性的绿化景观。
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1. 结合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结合景观设计的原则,根据绿化带的功能定位和周边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1.色调对比法色调对比法是通过不同植物的颜色和色调在空间中形成对比,以达到植物配置的目的。
比如可以选择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子进行搭配,或者选择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和鲜明。
2.高低错落法高低错落法是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层次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进行搭配,或者选择高大的花卉和矮小的地被植物进行搭配。
这样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3.构架法构架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形态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形成园林中的构架结构。
比如选择藤本植物和树木进行搭配,藤本植物可以爬上树木形成绿色的墙壁,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立体感,还能够形成阴凉的环境。
4.季节性交替法季节性交替法是通过选择不同季节盛开的植物进行配置,使整个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比如选择春天开花的植物和夏天开花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四季有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5.装饰性特点法装饰性特点法是通过选择具有装饰性特点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比如选择有花果实和彩叶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还可以选择具有香气的植物进行配置,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6.生态环境法生态环境法是通过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以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选择耐旱的植物和适水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能够减少园林的维护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美化园林,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总结起来,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园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配置。
无论是色调对比法、高低错落法还是构架法,都能够为园林增添美丽和生机。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季节性交替等因素,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和宜人。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中文名园林植物配置外文名LandscapePlantingArrangement类型材料作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配置分类植物间配置;园林其他要素间配置园林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建筑、水的搭配: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
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1、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也更加迫切。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总观一些单位的绿化状况,有一个通病,即只知种树,不懂配置,将园林绿化与植树造林完全等同起来,使得植物带给园林的魅力大打折扣,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关注园林植物的配置。
一、植物的概念及分类(一)大家知道,根据植物形态构造的完善程度,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植物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
低等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一群古老植物,大部分生活存水中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
低等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
高等植物是由某些低等植物经过长期的演变进化而来,由于长期对陆地生活的适应,在体形结构上以及生理特性上,都较低等植物复杂。
属于高等植物的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
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裸子植物都是木本,而且多为乔木,多数为常绿树种。
我国有苏铁、银杏、松、柏、麻黄等。
其中银杏、水杉、水松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
科学家把它们当作活化石看待,世界各国都在引种栽培。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发展到最高等的类型,被子植物发展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适应类型最多的一群植物,约有20万种以上,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地球上最占优势的植物类群。
(二)那么什么是园林植物呢?1、概念: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和草本植物。
2、分类:(1)园林树木: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体疗养胜地和城市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我们按照树木的生长类型将园林树木分为以下三类。
乔木类树木体型高大(通常高于6米),是有明显的主干,如国槐、杨树、柳树等。
灌木类树木体型较矮小,主干低矮或者茎干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主干,如黄栌、米兰、紫薇等。
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式
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式摘要:园林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更加优化的配置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还能够为居民群体提供更加优化的生活环境,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本文在明确园林植物选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全方位阐述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以此为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为城市绿化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配置;城市绿化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是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形式的搭配形式,不仅会对园林建设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城市周边环境和周边居民群体精神生活享受产生明显影响。
在进行园林植物选择时,必须要坚持对应的原则,全面做好配置方式选择,以此有效提升园林绿化工作水平,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1、园林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1.1 搭配多样化原则园林植物搭配方案设计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公众群体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景观享受,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景观特征,因此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在选择植物时,应当在遵循园林植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搭配多样化原则,将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植物有机搭配在一起,确保所选用的搭配方案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能够方便后期修剪维护工作的开展,体现出风景园林应有的美感,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建设水平。
1.2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园林绿化建设本身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其投资主体主要是以城市市政部门为主,在建成后必然会产生对应的社会效益。
但是在投资建设过程中,不同建设方案所需要的投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确定具体设计方案时,还应当充分考虑整体建筑成本,在确保美化效果的同时,尽量选择一些经济适用的植物,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能够尽量采用较为成熟的施工方案和技术,实现园林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1.3 与环境相适配原则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不会的搭配方式会对园林植物生长和后期维护工作开展带来较大影响。
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展前,设计人员首先要查询当地土壤、气候、水源等方面的历史数据,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尽量提升植物成活率。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HongFei,HuangMinyi,Chen Lei,SunHao,JiangYunsen,HuangFajian
2.2中国古代园林植物应用特点
2.2.1符合植物生态习性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厚的美学基础,造园和绘画是相互渗透和借鉴的。反映在山水画上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然的摹写,讲究“源于自然”,而后“高于自然”。在表现出对植物种植生态环境的考虑,其露根画法如是说:“树生于山,土厚者多藏跟,若嵌石漱泉于悬崖千仞铁壁万层之地则含牙古书,每多露跟”[5]。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长在岩石上的植株,由于土层浅,营养条件受限,故树形多蜿蜒曲折,甚至露根,显现遒劲的姿态。应用于园林中,树木与山石配置,不可以选择树体通直的植株,因为它既不符合自然的规律,也不符合审美的情趣[6]。园林植物配置中,岸边植柳,高山栽松,水上放莲等等,都有对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考虑,也是对不同植物对生态条件有不同要求的科学认识。这都体现了造园与绘画是相互渗透和借鉴的。当然以协议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山水画主要表现出一种提炼过的审美体验。山水画体现了创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表达了对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怀和尊重,值得令人借鉴[7]。
Keywords: Ecological Water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arden Art; Class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ing Disposition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3.00
绿化带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建筑物、构筑物名称
建筑物外墙:有窗
无
窗
挡土墙顶内和墙角外
围墙
道路路面边缘
人行道路面边缘
排水沟边缘
体育场地
至乔木中心
3.0-5.0 2.0 2.0 2.0 0.75 0.75 1.0 3.0
最小间距/ m
至灌木中心
1.5 1.5 0.5 1.0 0.5 0.5 0.5 3.0
同一树种配置方式
三株配合,如果选用两个树种, 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 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 中者距离稍远,小者为另一种 树,与大者靠近。如左图
两种树种配置方式
6
同一树种配置方式
两种树种配置方式
四株配置
四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或 两种植物,配置上成3:1组合,平 面上形成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 四边形配置。
各季植物配置得当,可显出四季花开不绝。若杜鹃、合欢、紫薇、金丝桃、 红叶李、鸡爪槭配置在一起,观赏期可延长半年。石榴、紫薇、夹竹桃配置, 观赏期长达5个月。梅花花期短,盛花期仅两周,若配植一串红、菊花,就 可改变景观。
第二节 园林树木景观
• 树群设计的注意事项:
• 1)树木种类不宜太多,1-2种骨干树种,并有一定数量的乔木 和灌木作为陪衬,种类不宜超过10种,否则会显得零乱。
4
2 1
3
11
五株配置
五株配置时,植物可用一种 或两种植物,配置3:2和4:1组合。 如为同种植物,采用3:2和4:1组 合均可,但不同种的植物宜采用 3:2组合为佳。
12
3
1 4
五株组合:
3:2组合(5株相同树种)
5
三株一小组,二株一小组。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和舒适的环境。
在植物配置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配置手法。
1.群植手法:群植是指将同类或相似特性的植物集中在一起种植,形成一片颇具特色的植物群。
这种手法可以营造出浓郁的视觉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花色丰富、形态各异的植物,使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化。
同时,群植也能够凸显植物的独特性,突出其特点。
2.直线排列手法:直线排列是指将植物线性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几条平行的直线上。
这种排列方式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植物的立体感。
比如,可以将一些形态高大且有纵向分支的树木沿着道路或入口线性地排列,营造出庄重、大气的氛围。
3.曲线排列手法:曲线排列是指将植物呈曲线形状排列,可以是一条曲线,也可以是多条曲线交错排列。
这种手法能够营造出柔和、流畅的感觉,增加景观的动感和变化。
设计师可以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大小,选择适当的曲线形状和角度,让植物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
4.层次疏密手法:层次疏密是指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度差异,将植物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
在设计中,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作为主景植物,辅以一些中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整个植物配置更加丰富,生动。
5.色彩搭配手法:色彩搭配是指根据不同植物的花色、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和组合,使植物配置呈现出统一的色调和氛围。
设计师可以选择相似色系或对比色系的植物进行搭配,创造出鲜明、丰富的视觉效果。
同时,色彩搭配还可以和周围环境相呼应,增加整体的美感和协调性。
6.种植区域划分手法:种植区域划分是指将植物按照不同的功能或需求进行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内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配置。
比如,可以在休闲区域选择一些树木和草坪植物,营造出舒适放松的氛围;在入口区域选择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花草植物,增加视觉冲击等。
植物配置手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场地环境、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园林植物配置
三株配置
采用两种树种,最好选择树形类似 的树种,如水杉与池杉、落羽杉; 石榴与红叶李;茶花与桂花;桃花 与樱花等
精品文档
(3)四株配植
平面有两个类型,一个为外形不等边四边形,一个为不等边三 角形,成3:1组合,而四株中最大的一株必须在三角形的一组 内,四株配置不能有任何三株成一直线排列,单独一株不能离 三株单元太远。此外,四株配置不能以2:2进行组合。
2、树种选择:自然式绿地,树姿的动势要向轴线集中,使 左右均衡富于变化,又相互呼应,对植树附 近可配些山石、花草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行列种植
概念:指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成行的栽植,或是在行 内株距有变化。
作用:行列栽植形成的景观比较单纯、整齐、气势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四)丛植
精品文档
(二)对植
概念:对植树是指两株或两丛树分别按一定的轴线左右对 称或均衡的栽植。
作用: 烘托主景的作用;或形成配景、夹景以增强透视 的纵深感。 公园、大型建筑的出入口两旁或纪念物蹬道石 级、桥头两旁
1、种植位置: 规则式绿地,要求树种和规格相一致,两树 的位置连线应中轴线垂直,又被中轴线平分。
精品文档
2、种植位置
选择比较开旷、开畅的地方,不仅要求保证树冠有足够 的生长空间,而且要有比较合适的观赏视距的观赏点。 最好还要有如天空、水面、草地等景物环境作背景衬托, 以突出孤植树的形体、姿态、色彩等观赏特性。 如岛屿、桥头、园路尽头或转角处,假山悬崖、岩石洞口 避免处在小环境的正中央,一般较适合于安置在构图的自 然重心上。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孤植树的选择
(1)形态特征上,应选择那些体形高大,姿态优美的 树种。 (2)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 (3)根据生长习性,因地制宜选择适生、健壮、病虫 害少的树种,宜多选择当地乡土树种及经过引种驯化的 外地品种。 雪松、云杉、桧柏、苏铁、罗汉松、龙爪槐、白皮松、 白桦、枫香、五角枫、乌桕、银杏、樱花、紫薇、梅、 白玉兰、丁香、桂花
余森文园林配置的六大原则和九大植物配置方法
余森文园林配置的六大原则和九大植物配置方法对于文园林设计,余森文园林配置提出了六大原则和九大植物配置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园林设计的实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下面就对余森文园林配置的六大原则和九大植物配置方法进行深入解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和方法。
一、余森文园林配置的六大原则1.整体规划原则余森文园林配置强调园林设计的整体规划,要注重环境、景观和功能之间的协调统一,创造出具有整体性和完整性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态功能等因素,以达到整体规划的效果。
2.生态环保原则余森文园林配置主张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生态环保,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促进植物和动物的生态平衡。
在园林配置中,要注重选择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植物和材料,减少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多样性原则余森文园林配置主张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多样性,包括植物、景观、功能等方面的多样性。
通过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和景观元素,创造出多样性的园林景观,丰富园林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4.节约利用原则余森文园林配置主张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节约利用,在保证园林美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园林建设和维护的成本,提高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性。
5.亲和共生原则余森文园林配置主张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亲和共生,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园林景观。
通过布局合理、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园林景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亲和共生的效果。
6.人本原则余森文园林配置主张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人本,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通过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优美的景观环境、丰富的文化体验等方式,使园林成为人们心灵愉悦的场所。
二、余森文园林配置的九大植物配置方法1.生态适配性配置余森文园林配置主张在园林中进行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生态适配性,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色彩搭配配置余森文园林配置主张在园林中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根据园林景观的整体风格和色彩特点,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提高园林景观的美观度。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一、植物空间的营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种类、高度、质感的植物以不同的配置方式结合地形设计,对空间进行一定的围合与划分,营造出特定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根据植物不同的围合方式,所营造出来的植物空间主要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和封闭空间。
1、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的营造主要是利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人们身在其中,视线开敞不受阻,心情较舒畅。
这种外向的开敞空间属于友好型集体活动场所,不需要私密性。
该类空间多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如公园大草坪、河边草坡等。
2、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开敞空间相比,视线一面开敞一面受阻,方向指向性强,障景效果好,给人一定的空间领域感,此类空间在公共绿地中受欢迎程度与利用率都较高。
封闭面植物配置宜采用"乔、灌、地被、草"复层搭配的方式,增加空间的围合感。
多用于公园、小区等半开敞空间的营造。
3、覆盖空间覆盖空间一般是指冠大荫浓的大乔木或攀援植物覆盖的花架、拱门等,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下部活动空间。
这类空间比较凉爽,视线通透,下部只有树干,活动空间较大,遮荫效果好。
多用于林荫道、花架等绿化。
4、垂直空间利用植物封闭两侧垂直面,放开上部顶平面,具有"夹景"效果的空间即为垂直空间。
该类空间的遮蔽性较强,引导性也强,加深了植物的空间感,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景观氛围。
一般使用分支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树阵,或由修剪整齐的高篱围合。
多用于公路、河流两岸、陵园绿化等。
5、封闭空间封闭空间指四周、顶面都有植物围合、遮挡的空间,与覆盖空间相比,其垂直面用中小型植物进行封闭,围合感很强烈。
这类空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隔离性,同时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空气清新,多建于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植物园等。
二、植物色彩的搭配在园林景观中,色彩是人们对景观的直接感受,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怡园园林植物配置方案
怡园园林植物配置方案
方案一:
1.入口景观设计:
- 在入口设置一个石头拱门,并用藤蔓植物经过拱门形成一
个绿色通道。
- 两侧种植各类观赏灌木,如紫薇、琼花等,形成丰富多样
的色彩。
- 配备适当的座椅和艺术装饰品,为游客提供休息和观赏的
空间。
2.中央花坛设计:
- 设计一个中央花坛,并在花坛周围设置小径。
- 在花坛中央种植一颗大树,如银杏、国槐等,为景区增添
气势和层次感。
- 花坛四周种植彩叶花卉,如大叶紫薇、雪松黄杨等,打造
丰富的视觉效果。
3.水景设计:
- 沿着小径布置小型水池或喷泉,为游客带来清爽的感觉。
- 水池中可种植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增加景区的水域生
态氛围。
- 在水池周围种植花卉和草坪,形成自然与人工景观的融合。
4.游憩区设计:
- 在园区设置凉亭和休息区,供游客休憩和观赏。
- 凉亭周围种植攀爬植物,如葡萄藤、红叶藤等,为游客提
供阴凉和私密空间。
- 休息区之间种植小型花坛或灌木,营造宜人的环境氛围。
这个园林植物配置方案旨在通过不同的景观元素和植物组合,营造出丰富多样、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
游客在其中可以欣赏各类花草树木的美丽,享受自然的宁静与舒适。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一、方法:1.明确设计目标: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标。
根据园林的风格、主题和用途,确定植物配置的整体方向。
2.考虑环境条件: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园区的地形、土壤、气候和光照等环境条件。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以确保其生长良好。
3.选择适宜物种:根据园林的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宜物种进行配置。
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树形、花色、叶色等特点进行选择。
4.考虑景观效果:园林植物配置旨在创造美丽的景观效果。
要注意植物的色彩、形状和层次感的搭配,以实现视觉上的美感。
5.创造丰富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如花卉、盆景和观叶植物等,以增加园林的丰富性和观赏性。
6.进行合理布局:根据园区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合理布局。
可以根据植物的高矮、树冠的大小和形状等特点,进行合理的植物分布和间隔。
7.考虑季节变化:园林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季节变化。
可以选择春季开花的植物、夏季防晒的植物、秋季变色的植物和冬季耐寒的植物等,使园林四季有景。
8.考虑维护管理: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考虑维护管理的方便性。
选择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较低维护成本的植物品种,以减轻后期的养护工作。
二、原则:1.美学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追求美学效果,注重植物的形态、色彩和层次感的搭配。
要注重整体和谐和细节处理,力求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
2.生态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品种,注重植物的适应能力和生态功能,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恢复。
3.实用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注重实用性。
要根据园林的用途和功能,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如在公园中选择耐旱、耐阴和耐污染的植物,在城市道路中选择耐盐碱和抗风的植物等。
4.经济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注重经济效益。
要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以降低购买和养护成本。
在植物配置中还要考虑植物的存活率和替换率,以提高投资效益。
5.心理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注重心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摘要: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的好坏是评价城市环境景观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窗口。
植物景观在园林绿化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无论在发挥生态效益、创造优美环境,还是在景观营造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植物配置设计能够产生美感,它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成为一个符号或者标志,它的功能就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
如武汉大学的樱花、上海淮海路上的悬铃木,以及乡土村落中的风水林、风水树都是体现地区文明的象征。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
前言:植物配置是将不同植物材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它是一门动态的艺术——一方面,它是可从多种角度观赏的三维艺术品,另一方面,所用植物材料也会随着季节和年龄变化而变更,春去秋来,植栽设计总能不断带给我们新鲜的感受。
现就植物配置手法和方式谈几点看法。
1、植物配置的手法:
1.1、重复
重复是指相同或相近的外形、肌理或色彩多次出现,它能强化设计的主题,重复是达到和谐的必须条件。
作用是使整个景观的统一性大于变化性,但重复的次数也应控制在使人不感乏味的范围内,所以重复更多的是强调相似特色的重复,而并非单指同种植物
的重复。
1.2、对比
对比是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
对比手法很多,有烘托的手法、优势的手法、山水结合的手法、明暗的手法、水中建岛的手法等等。
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用常绿作背景烘托正在开花的灌木,体型、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比可以提供更多的设计兴奋点,使之鲜明、显著,引人注目。
其他艺术理论中常提醒人们“对比手法用的频繁等于不用”园林艺术也不例外,否则就失去了景观的整体统一性。
1.3、均衡
均衡是在组景过程中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具有虚拟或真实的轴线。
均衡使设计稳定。
一般使用两种方式达到均衡:对称式均衡和不对称式均衡。
对称式均衡效果易于正规和流于乏味。
所以除了在某些特殊场合使用对衬外,一般采用不对称式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合欢。
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它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1.4、韵律
诗词中要有韵律,音乐中要求节奏。
植物配植也不例外。
韵律
指植物的设计要素规则或不规则呈间歇性的重现。
植物配置中的韵律基本上以两种方式表现,第一,配置中有变化且以循序渐进方式进行,例如植物按高乔木到中乔木到花灌木到地被到草坪,纹理从粗狂到居中到细致,色彩从红色到橙色到橙黄,这种韵律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另一种韵律为突变间隔式韵律,通常为两种对比的特色,例如长形分车带中常绿乔木和球类间隔种植重复的韵律、沿水边种植木芙蓉、夹竹桃、杜鹃花等,倒影成双,也是一种重复出现,一虚一实形成韵律。
一片林木,树冠形成起伏的林冠线,与青天白云相映,风起树摇,林冠线随风流动也是一种韵律......,园林植物产生的丰富韵律取之不尽。
1.5、比例
比例指园林中的植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美好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高、厚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两种关系并不一定用数字来表示,而是属于人们感觉上、经验上的审美观念。
例如日本的古典园林,由于面积较小,传统上的配置无论树木、置石或其他装饰小品,都是小型的,使人感到亲切合宜。
例如,起初在窗前恰当的种一株灌木,过几年成了庞然大物,打破了原来的比例关系,遮挡了光线,这种常有的事例应引起园林家的关注。
2、植物配置的方式
2.1、孤植
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例如在一个开矿的空间,如在一片草地上,远离其他景物,种植一株姿态优美的乔木或灌木,就像一个独唱演员那样由它去表演,四周没有干扰,空间由它自由伸展,游人可以充分欣赏它的个体美。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周围配置其它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在珍贵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它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
用于庇荫和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如雪松、华山松、广玉兰、柿树、国槐、五角枫等。
2.2、对植
对植是指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种植的配置方式。
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人口,用作进口栽植和诱导栽植。
在园林构图中始终作为配景,起陪衬和烘托主局的作用,如利用树木分技状态或适当加以培育,形成相依或交冠的景框,构成框景。
2.3、丛植
丛植是指由3到十几株树木组合种植的配置方式。
丛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是树丛。
树丛的组合,主要表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但也要在统一构图中考虑表现单株的个体美,所以选择作为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的条件与孤植树相似,即必须挑选在庇荫、姿态、色彩、芳香等方面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树木。
2.4、群植
群植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它主要是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并以此构成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
群植时树木不必成行成列,要有疏有密,力求自然。
林缘不要直线,整个林地不要几何形体,一刀切的边缘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中国传统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都是面积不大的纯林,很受人们欢迎。
总之,植物配置是一门艺术,它像是写小说的过程,只有找到正确的词汇,运用正确的语法,然后下笔成文,才能写出拥有丰沛的表现力的文章。
因此,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正确运用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园林知识,才能把我们的城市装点的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