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名称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

合集下载

关于辨证求因认知进路推理模式的研究

关于辨证求因认知进路推理模式的研究

关于辨证求因认知进路推理模式的研究贾春华【摘要】目的:在认知科学背景下探寻辨证求因认知进路的推理模式。

方法:首先回顾中医的核心理论———辨证论治的研究出现的思维转向,揭示认知科学语境下类比推理、溯因推理、最佳说明的推理在科学发现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而分析辨证求因认知进路的逻辑结构,比较“取象比类与类比、隐喻”“司外揣内与溯因推理”“审证求因目的与最佳说明推理”的异同。

结果:辨证求因认知进路中的思维结构与逻辑学所言类比/隐喻、溯因、最佳说明推理相通或相容。

结论:从中医理论的总体特性来看,辨证求因蕴含类比/隐喻推理;从中医认识疾病的方法上来看,辨证求因蕴含溯因推理;从推理与说明先后的角度看,辨证求因蕴含最佳说明推理。

可以从类比推理、溯因推理、最佳说明的推理的角度,展现辨证求因认知进路推理结构。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inference model of seeking the cause of disease fro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cience.Methods:Firstly,reviewed analogic reasoning,abduction and inference by best explan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g-nitive science,reviewed the thinking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which is the core theory of TCM.Second-ly,analyzed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seeking the cause of disease fro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hen mad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Qu Lei Bi Xiang and analogy or metaphor,between Si Wai Chuai Nei and abduction,between seeking the cause of diseases fro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inference by best explanation.Results:There are similarities or compatibilities between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seekingthe cause of diseases fro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ogic/metaphorical reasoning,abduction and in-ference by best explanation.Conclusion:The process of seeking the cause of diseases fro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ontains analogic or metaphorical reasoning,abduction from methodology of TCM s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s,as well as best explanation,which reveal the inference structur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5页(P1435-1438,1442)【关键词】辨证求因;辨证论治;类比/隐喻推理;溯因推理;最佳说明的推理【作者】贾春华【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8;R229辨证求因亦称审证求因,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综合、推求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而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_李玲孺

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_李玲孺
李玲孺( 医学博士,王琦教授 2009 级博士研究生) : 以上 3 则是 王老师治疗心律失常的病例。第 一则为 原 发 性 心 律 失 常,无 基 础 病,为心脏的原发性心电异常; 第 二则为心脏器质性病变; 第三则主 要是由于心外疾病引起的,起初是 妊娠 剖 腹 产、小 产 等 造 成,愈 后 因 甲状腺炎又诱发。下面,请王老师 对心律失常这一疾病治疗的整体 思路做讲解,大家就治疗思路及用 药思路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快速型心律失常 缓慢型心律失常 自拟平冲饮 自拟五参汤 桂枝甘草汤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搏和传导 功能紊乱而发生的心脏节律、频率 或激动顺序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动 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和心脏停 搏[1]。诱发 心 律 失 常 的 原 因 有 很 多,分类也很复杂,我们如何全面认 识该病? 下面从王琦老师临床治疗 的三则病例入手展开探讨。
2 疾病治疗思路讲解及 探讨
王琦教授: 诱发心律失常的原 因有很多,但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 理性两大类。生理性诱因主要包 括紧 张、焦 虑,或 饮 浓 茶、咖 啡、饮 酒等,多 诱 发 快 速 型 心 律 失 常,一 般诱因 消 除 后 恢 复 正 常,不 需 治 疗; 或者像运动员、体力劳动者所 表现的 窦 性 心 动 过 缓,亦 无 需 治 疗。病理性病因分为心脏和心外
病。医院建议安装起搏器,但患者 有意先保守治疗,遂到王琦老师处 求医。刻下: 心慌、心悸,动则加重, 舌紫暗,脉弦。拟炙甘草汤加减,处 方: 炙 甘 草 10g,干 地 黄 30g,麦 冬 10g,阿胶 10g,生姜 6g,桂枝 10g,甘 松 20g,苦参 15g。30 付,服用后病 情大为好转。二诊、三诊电话调方, 以五参汤( 见后) 合生脉饮加甘松、 细辛。2012 年 10 月 28 日四诊( 面 诊) : 舌紫暗现象明显好转,症状减 轻 80% 。拟 方: 太 子 参 20g,麦 冬 12g,五味子 10g,炙甘草 10g,生姜 10g,桂枝 15g,干地黄 30g,阿胶 10g ( 烊冲) ,苦 参 15g,玄 参 15g,丹 参 15g,细辛 5g。2012 年 12 月 17 日五 诊( 面诊) : 早搏基本痊愈,心率、Q 波、T 波等均未见异常,白天心率 60 次,夜间最低心率达 45 次以上。拟 方: 太 子 参 20g,五 味 子 10g,麦 冬 10g,丹 参 15g,玄 参 15g,干 地 黄 60g,细辛 3g。30 付。随访至 201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技术操作规范文本课题编号国中医药科 2002ZL41课题名称运用长圆针以解结法辨证松解膝周结筋病灶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研究第一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第一完成人薛立功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 18号邮政编码移动电话电话 /传真电子信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四年制一、前言1、疾病简要概况关节痹痛是常见病,关节炎是头号致残疾病。

全世界有 3.55亿人患有各种关节疾病。

关节疾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约为 60至 80%,致残率高达 53%。

关节疾病如此猖厥是与对本病的诊治存在盲区分不开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 , 中老年骨性关节病受到人们的关注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

由于膝关节处于股骨与胫骨两个长骨之间 ,在屈伸活动过程中承受体重与加载重量数倍的杠杆力 , 经数十年的劳损 ,致使关节软骨、半月板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 因此,关节间隙变窄。

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和运动量的减少 ,骨量也在不断丢失 , 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尤其是膝关节周围肌腱附着点的骨皮质、腱周附属组织的长期疲劳损伤及其纤维化、骨化性修复 , 使腱附着点处逐渐出现骨性赘生物。

从而发生骨性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的 x 光表现为增生性、狭窄性改变。

据统计报导 , 50岁以上约 80%, 60岁以上约 90%、 70岁以上约 100%有这种增生性与关节间隙狭窄等改变。

膝骨性关节炎可使膝关节变形 , 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主要痛苦是膝部活动时疼痛。

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主要来自经筋损伤 , 可用“ 长圆针疗法” 治疗。

2、疗法简要介绍(尤其是特点和优势长圆针疗法是从《黄帝内经》挖掘整理的新疗法。

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 , 运用长圆针,以解结法,辨证松解结筋病灶点,以治疗骨解深邪远痹 (关节顽痛及筋性经络、内脏疾病的诊治疗法。

是《内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

本方法快速消除关节顽固疼痛, 大部分可以根治或明显减轻疼痛, 可明显改善膝功能 , 可避免本病长期服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202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

202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

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第三届新安医学重要学术思想研究进展学习班黄山市中医药学会王奕临床医务工作者黄山7月15日-7月21日10全国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全国基层中医医务工作者全国1月23日-12月23日10小儿脑瘫、智障康复研讨班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谢永兴西北五省区二三级医疗机构初中级有关专业人员西安市5月27日-5月29日5中医脑病学科青年学术骨干研修班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王奕中医脑病学科青年学术骨干(中级、高级)北京9月15日-9月19日10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诊断新进展高级培训班杭州市中医院祝光礼临床从事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老年病学科、介入治疗科及有关领域旳医务人员。

杭州市中医院10月14日-10月17日10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中医心病诊断高级培训班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王奕职称在主治医师以上旳全国心病医生北京、福建、江西9月18日-9月20日8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进展高级研修班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王奕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人员全国、北京、上海、#######8浙江心脑血管病最新进展高级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神经科、针灸科、康复科、内科医师广西8月25日-9月1日10风湿通统疗法培训班太原市类风湿病医院侯丽萍医师太原市4月18日-4月25日12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新进展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陶筱娟初、中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师杭州#######10全国中医风湿病新进展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王奕风湿免疫科及内科临床医生北京#######12肩痹外治疗法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各省市农村医疗机构福建4月24日-4月28日8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病新进展学习班 山东省青岛市中医药学会王奕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面向基层)青岛7月20日-7月25日10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病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周旦阳内分泌科老年科内科医务人员杭州圆正宾馆10月16日-10月20日10全国中第四届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诊断新技术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全国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旳中级江苏4月21日-4月24日12全国中医肾病临床诊断技术高级研修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中医肾病临床专业医师安徽#######10全国中医肾病代谢病高级研修班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王奕全国基层医院主治医院及高年住院医师北京4月20日-4月25日10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新进展及临床技能提高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全国各级医院从事肝病临床工作主治以上旳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广西#######10全国肛肠病高级诊断技术培训班(第十期)辽宁省肛肠医院李师肛肠学科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辽宁省肛肠医院9月13日-9月19日12重症复杂性肛肠疾病新技术、新进展研讨班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贺平中高级肛肠科临床、科研、教学人员四川成都8月24日-8月28日10中西医结合诊断痤疮培训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王奕城镇小区中医内科、外科皮肤(美容)科初级至高级人员全国4月23日-12月23日12全国中医皮肤性病诊断技术提高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王奕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医生全国1月23日-12月23日12中医男科临床诊断治疗研修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王奕具有初、中级职称旳基层中医男科医务人员全国、天津4月23日-12月23日8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新进展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肛肠专科医院院长、科主任、主治及住院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8月17日-8月20日12前列腺炎及不育症旳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习班山东省青岛市中医药学会王奕泌尿外科临床医生青岛#######10男性不育规范化诊治高级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王奕中医外科男科中级、高级临床人员宁波6月15日-6月18日12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培训班山东省青岛市中医药学会王奕儿科临床医师青岛6月24日-6月27日12儿科名中医讲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王奕全国各医院、各医学院校全国、云南10月6日-10月9日10针灸新疗法与临床高级研修班山东省青岛市中医药学会王奕针灸医师青岛8月12日-8月15日12全国中医康复推拿诊断新技术研讨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国内康复科、推拿科、理疗等医务人员全国5月23日-12月23日12钩活术治疗退变性脊柱关节病培训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王奕中医骨伤科初中级医师和基层小区河北1月24日-12月24日10平衡推拿技术在治未病中旳技能培训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中心王文远县级以上医院医师北京10月12全国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新进展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中医针灸、内科、消化科医生江苏、北京6月24日-6月26日8活血舒筋手法辨证使用治疗肩凝症学习班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平面向农村、都市小区,中、高级以上职称,骨伤科从业人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月20日-12月31日8肩部骨折经皮固定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学术研讨班河南洛阳正骨医院王奕骨科临床医师河南10月20日-10月24日10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药诊治骨坏死疾病新进展专题研讨班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王奕各级从事骨病基础研究、临床工作者河南1月24日-12月24日8全国第五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新技术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奕骨伤科各级医师北京、江苏8月10全国颈腰腿疼手法治疗技术高级研修班河南洛阳正骨医院王奕中西医骨伤科医师河南6月10全国足踝部创伤治疗研究新进展高级研修班河南洛阳正骨医院王奕中西医骨伤科医师河南4月10日-4月15日10全国整脊医学师资培训研修班北京光明骨伤医院王奕中医骨伤、推拿、针灸主治医师北京8月12全国中医骨伤科临床治疗研究新进展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王奕全国中医骨伤科主治医师以上全国1月23日-12月23日10中西医结合对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旳干预培训班山东省青岛市中医药学会王奕山东省以及周遍地区中医骨伤科医护人员青岛6月20日-6月27日10中西医结合诊治视神经疾病眼底病和屈光手术新进展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陆勤康眼科中级及以上医务人员,面向农村宁波市区8月4日-8月8日10第三届中草药提关键技术与提取物产业应用研修班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王奕中药临床、科研以及中药化学领域旳研究人员海南3月10全国方药量效关系研究与合理应用研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王奕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北京、天津9月24日-9月27日10免煎中药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学习班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王奕中医药从业人员全国、北京、上海、浙江、广州1月24日-12月24日8小区护士中西医护理操作培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李艳娟医院及小区护士杭州10月20日-10月25日10中医护理内涵建设及中西医结合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医院杨郁文全国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旳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骨干、主管护师及以上护理人员杭州4月19日-4月23日10伤口护理与管理新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雅丽糖尿病专科医师、护理中级以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4月17日-4月21日10中医骨伤专科护士培训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张淑卿骨伤科临床护士,从事本专业5年以上旳护师级以上人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
6
附件 技术研究背景: 1、概述 本研究目的:为中老年多发常见的骨关节疼痛病因、病机找到较合理的主
攻方向(经筋辨证)和诊治方法(长圆针疗法)。 申请者通过对《内经》等古经典的认真分析,并充分运用现代解剖理论、生
骨也”。 “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至骨,以取骨痹。”
对有骨膜下出血和渗出的患者,直刺结筋病灶点深层,做摩骨样切割,使近骨 膜横络松解减压。
以上操作均根据结筋病灶点所在部位选择采用。出针后给予按压,敷无菌敷 料包扎二天,防止可能的感染。
3、治疗时间及疗程治疗日程: 7 天一次,一次为一疗程。一至三疗程(7--21 人口老龄化,中老年骨性关节病受到人们的关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 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由于膝关节处于股骨与胫骨两个长骨之间,在屈伸 活动过程中承受体重与加载重量数倍的杠杆力,经数十年的劳损,致使关节软 骨、半月板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因此,关节间隙变窄。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和 运动量的减少,骨量也在不断丢失,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尤其是膝关节 周围肌腱附着点的骨皮质、腱周附属组织的长期疲劳损伤及其纤维化、骨化性 修复,使腱附着点处逐渐出现骨性赘生物。从而发生骨性关节炎。
4、关键技术环节:经筋辨证论治,即用长圆针予结筋病灶点施以解结法。 5、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性保障措施)(见六) 6、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见六)
5
六、不良反应/事件(根据课题立项前后的临床实践列举) 合并症及处理: ①局部出血:按压,亦可在解结处注入生理盐水等以加压止血。 ②感染: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遇有感染者可用敏感抗菌素治疗。 ③神经、血管损伤: A、准确定位结筋病灶点,严格控制在结筋病灶点内解结,松解操作幅度严格 控制,不能超出结筋病灶点范围。 B、熟悉各结筋病灶点局部解剖,对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者应提前在体表划 出标识,做为长圆针操作时的警示。 C、操作时应沿神经、血管走行方向挑剥,避免垂直横行。 D、凡进针或解结操作遇有电击感、剧痛感者,应停止操作。结筋病灶点多近 肌肉、韧带末端,无大神经血管,微小神经损伤而麻木者,可用神经营养修复 药物(如维生素B族)治疗。 E、出血用按压法可以防止。 F、在委阳次附近有腓总神经通过;在合阳次下有胫神经通过,在气冲次下有股 神经通过,故对有重要神经通过者应在术前、术后检查并记录其功能状况:即 踝伸屈功能、肌力、运动感觉等如实记录。为防止可能的损伤,要严格按照操 作要求执行,在行“关刺、恢剌、短刺”法时,一定要沿神经方向操作。

岐黄纵横:王琦大师提出的“中医原创思维”是什么?

岐黄纵横:王琦大师提出的“中医原创思维”是什么?

岐黄纵横:王琦大师提出的“中医原创思维”是什么?原创《岐黄纵横》栏目岐黄火炬 2019-11-03王世保:记者:为何要研究中医原创思维?王琦:思维科学是以思维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当今世界前沿科学之一,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原创思维是思维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个层面。

现今,在对创新要求更加强烈的时代,原创思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原创思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与进步的灵魂之所在。

如果离开了中华民族的原创思维,就会失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思维,是东方特色的原创性思维。

研究和构建中医原创思维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原创思维:国家进步的灵魂——王琦教授谈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1日13 版)王世保:这是“中医原创思维”的“来源”。

王世保:记者:请您阐述一下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王琦:我们提出中医原创思维是以“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即中医学的“象数观—形神观—一元观”。

——摘自“原创思维:国家进步的灵魂——王琦教授谈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1日13 版)王世保:这是“中医原创思维”的“内涵”。

王世保:大家可以从王琦大师对自己构建的概念解读了解一下“中医原创思维”的来源与内涵。

王世保:大师对“中医原创思维”背景的阐述可以用简明的等式来表达,即“创新+中医思维=中医原创思维”。

大师很会用科技的热点来为自己的研究进行伪饰。

王世保:创新本就是中医思维的功能,不仅中医思维具有原创功能,西医和科学思维也有原创功能,所以用这种思维的功能在思维前面做定语,就好比“会走路的人”。

问“中医原创思维是什么”,就好比问“会走路的人是什么”。

王世保:创新是设置的眼障,而中医思维的研究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容,已经被前人做过。

一旦将其用“创新”伪饰起来,整出个“中医原创思维”,就立即点石成金,让这个概念放出无比夺目的光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评价项目和评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评价项目和评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评价项目和评价要素学术水平(分值22)围绕本学科文献整理与研究、内涵与外延的确定及名词术语的标准化开展研究的工作情况,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在国际、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水平和地位,其学术创新与特色,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中医药学术水平提高的意义与作用,学术交流开展的情况。

学科队伍(分值16)学科队伍结构状况和发展潜力,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等的学术水平、学术思想和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学科队伍人才的培养措施和效果。

人才培养(分值16)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机制、规模和水平;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规范、方法与手段的更新等课程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分值18)承担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数量;科研成果的水平及国际国内对其的评价;科技成果、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显示度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条件建设(分值18)仪器设备的数量、水平和管理满足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的状况;部(局、省、区、直辖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图书信息、情报资料和校园网络建设情况;后勤保障的力度;学科自身建文史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管理水平(分值10)对学科建设实行目标、组织、运行、经费管理的状况与效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分值及内涵解释一、指标体系分值1.学术水平(22)研究方向(3)学科水平(4)*创新与特色(6)学术影响(6)学术交流(3)2.队伍建设(16)队伍结构(4)*学科带头人水平(4)学术带头人水平(3)后备学术带头人水平(2)培养机制(3)3.人才培养(16)*高层次人才培养(8)课程建设(8)4.科学研究(18)*科研课题(6)*科研成果与转化(7)论文及论著(5)5.条件建设(18)*基地建设(8)公共辅助体系(3)经费筹措能力(3)仪器设备水平与应用(4)6.管理水平(10)*目标管理(3)组织管理(2)运行管理(3)经费管理(2)二、指标体系内涵解释按A、B、C、D级打分,共100分。

中医药项目计划书

中医药项目计划书

中医药项目计划书中医药项目计划书 1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xx中医养生馆2、项目规模:选址在新城区内,200—30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交通流畅,停车方便,周边商业氛围的环境规模。

3、项目背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增强,加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环境的破坏导致的人们健康状况下降,使得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逐年增加。

而中医养生有“上工治未病”之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理论基础;通过中医传统理疗、经络疏通、调解人体阴阳平衡为主、以治未病为目的打造出xx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馆。

而目前还没有一家专业技术性强的养生馆,以及xx旅游客流的需求,足以开展第一家具有特色的中医养生馆,抢占先机,独占鳌头。

4.经营理念:中医特色保健中心提供按摩、艾灸、药浴、熏蒸、保健茶、药酒等独特服务。

,从而实现全方位、有针对性、速效、纯天然疗法的亚健康调理项目,满足人们的养生保健需求,突出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特色养生馆。

二、中医养生项目1、推拿、按摩、针灸;2、悬灸、艾灸、拔罐、刮痧;3、药浴、熏蒸、足浴;4、养生茶、保健品;5、药油、药酒;6、女士美容美体减肥;7.中医体质辨证、体检、咨询。

三、中医养生馆营销1、市场细分:a)三十岁以上的老板,白领,政府人士,银行工作人员等。

b)25—55岁的女性,有中等以上的收入。

c)追求健康自然的中医养生人群、老年人。

d)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等亚健康人群。

2、市场定位中医特色养生馆—用中端的价格,高端的服务,专业化的水平为客人服务,设计成金字塔赢利模式。

也就是说,在赢利模式设计时,要组合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有一些是非特色和普遍性的项目。

作为利润金字塔的最底层,这些服务大多是微利或无利可图的。

比如足浴、按摩,很多养生馆都有,普通人都可以消费。

那么这部分的价格不能定的很高,一般大众都能接受,而且比医疗机构更实惠,能享受良好的环境。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10.26•【文号】国科发基〔2016〕328号•【施行日期】2016.10.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6〕328号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立项的3个项目、2011年立项的176个项目和2013年立项的1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现将项目验收结果通知如下:1.“主要粮食作物骨干亲本遗传效应和利用的基础研究”等180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予以通过验收。

2.“重要园艺作物果实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等50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信号转导和分子调控网络”等130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3.“II族氧化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等8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验收(优秀),“作物多样性对病虫害生态调控和土壤地力的影响”等172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验收。

对于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结余资金的处理,科技部将按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科技部2016年10月26日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项目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973计划农业等9个领域2011CB100100主要粮食作物骨干亲本遗传效应和利用的基础研究李立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良好通过2011CB100300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信号转导和分子调控网络凌宏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100400作物多样性对病虫害生态调控和土壤地力的影响朱有勇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100500粮食主产区农田地力提升机理与定向培育对策张佳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部良好通过2011CB100600重要园艺作物果实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1CB100700植物免疫机制与作物抗病分子设计的重大基础理论何祖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农业部优秀通过2011CB100800牛奶重要营养品质形成与调控机理研究王加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部良好通过2011CB109300油料作物优异亲本形成的遗传基础和优良基因资源合理组配与利用张天真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201000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采机理及提高采收率基础研究李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优秀通过2011CB201100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庞雄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201200深部煤炭开发中煤与瓦斯共采理论谢和平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201300中低阶煤分级转化联产低碳燃料和化学品的基础研究刘振宇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201400褐煤洁净高效转化的催化与化学工程基础王建国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201500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机理研究严建华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209400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电磁与绝缘特性的基础问题研究陈维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优秀通过2011CB301700超高速低功耗光子信息处理集成芯片与技术基础研究陈建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301900半导体固态照明用超高效率氮化物LED芯片基础研究张荣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302000II族氧化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申德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优秀)2011CB302100微纳光机电系统的仿生设计与制造方法梅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302200网络海量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的理论与方法胡事民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优秀)2011CB302300面向复杂应用环境的数据存储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冯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302400数学机械化方法及其在数字化设计制造中的应用高小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302500高通量计算系统的构建原理、支撑技术及云服务应用李国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302600高效可信的虚拟计算环境基础研究卢锡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良好通过2011CB309500MEMS规模制造技术基础研究王跃林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309700适应于千万亿次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陈志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403000中国陆块海相成钾规律及预测研究刘成林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良好通过2011CB403100青藏高原南部大陆聚合与成矿作用侯增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403300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风沙水沙过程与调控机理拓万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403400气溶胶-云-辐射反馈过程及其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的研究张小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良好通过2011CB403500南海海气相互作用与海洋环流和涡旋演变规律王东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优秀通过中国科学院2011CB403600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孙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409800多重压力下近海生态系统可持续产出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张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503700电磁辐射危害健康的机理及医学防护的基础研究余争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503800空气颗粒物致健康危害的基础研究邬堂春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503900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其诊治与干预的基础研究刘德培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卫生计生委良好通过2011CB504000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分子机理研究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504100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王晓民首都医科大学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良好通过2011CB504200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尚永丰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细胞表观遗传机制2011CB504300病毒致癌机制与干预的基础研究曾益新中山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504400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中胶质细胞的作用及意义段树民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504500感音神经性聋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的基础研究李华伟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504600近视发病机理及干预的基础研究瞿佳温州医学院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504700重要病毒跨种间感染与传播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高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504800病毒潜伏感染的分子机制刘奋勇武汉大学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504900重要病原体变异规律与致病机制研究金奇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卫生计生委良好通过2011CB505100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1CB505200针刺对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效应及其机制朱兵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1CB505300中药“十八反”配伍理论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段金廒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505400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1CB510000神经变性的分子病理机制张灼华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510100表观遗传变异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孔祥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510200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黎晓新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605500轻质高温TiAl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及其制备加工的科学技术基础林均品北京科技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605600超高性能与低成本聚丙烯腈碳纤维的科学基础及共性问题研究徐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605700高性能碳纤维相关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杨玉良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605800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与服役基础研究熊翔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606000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制备及加工应用中的科学问题李伯耿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606100高性能芳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余木火东华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606200生物医用材料组织诱导作用的分子机制与设计原理顾忠伟四川大学教育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1CB606300高性能金属材料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的科学基础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606400基于集成计算的材料设计基础科学问题杨锐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610300超轻多孔材料及其构成结构多功能化应用的基础研究卢天健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610400多组元合金及其结构件铸造过程的凝固基础研究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610500核电关键材料及焊接部位在微纳米尺度下的环境行为与失效机理韩恩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706500复杂空气分离类成套装备超大型化与低能耗化的关键科学问题谭建荣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优秀通过学技术厅2011CB706600高性能滚动轴承基础研究王煜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706700光学自由曲面制造的基础研究房丰洲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706800难加工航空零件的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丁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706900危险化学品事故全过程遥测预警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郑小平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良好通过2011CB707000复杂低空飞行的自主避险理论与方法研究张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通过2011CB707100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方法张良培武汉大学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707200高效、节能、低碳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基础研究舒歌群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707300二氧化碳减排、储存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研究袁士义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良好通过2011CB707400木质纤维素资源高效生物降解转化中的关键科曲音波山东大学教育部山东省科良好通过学问题研究学技术厅2011CB707500视觉功能修复的基础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任秋实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707600基于微纳制造的第三代基因测序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易红东南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707700多模态分子影像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田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707800基于影像的脑网络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蒋田仔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707900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王智彪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710600重大工程灾变滑坡演化与控制的基础研究唐辉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710700锅炉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的基础研究徐进良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710800生物制造手性化学品的科学基础杨立荣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710900(微)重力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的力学-生物学耦合规律研究龙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711000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陈善广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良好通过及机制研究装备部2011CB711100高速列车基础力学问题研究杨国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711200高性能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关键基础问题研究余卓平同济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808000信息及相关领域若干重大需求的应用数学研究马志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8100极端强场超快科学重要前沿与应用开拓李儒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808200超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崔田吉林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808300新概念、高效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FEL)物理与关键技术研究赵振堂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8400分子电子学的基础与应用探索研究姚建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8500溶液、界面及蛋白微环境中分子结构与化学反应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模拟方维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808600不饱和烃高效转化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史一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8700若干功能体系的定向设计与构筑于吉红吉林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808800若干重大地质环境突变的地球生物学过程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808900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809100细胞信号时空动态的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王世强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809200全基因组高分辨率中国(东亚)人群遗传变异图谱的绘制王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811300人类微RNA的调控机制及在细胞功能与命运决定中的作用屈良鹄中山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811400日地空间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与模式研究甘为群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A00100高温超导材料与物理研究闻海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A00400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蒲慕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A00600超低功耗高性能集成电路器件与工艺基础研究张兴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A00700高效低成本新型薄膜光伏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戴松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A00800人工合成细胞工厂马延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A00900光合作用与“人工叶片”常文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蛋白质研究等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CB910100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刘玉乐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910200代谢生理活动与病理过程中信号转导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李亦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10300重要生命活动中关键膜蛋白及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张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优秀)2011CB910400活体蛋白质功能的光学分子成像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10500重要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隋森芳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优秀)2011CB910600肝病发生发展中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调控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徐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良好通过2011CB910700实体肿瘤的微环境蛋白质组研究徐宁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卫生计生委良好通过2011CB910800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林圣彩厦门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910900亚细胞代谢调控及其相关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机理李伯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1CB911000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蛋白质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谭蔚泓湖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11100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结构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研究张荣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15400高等植物蛋白质修饰与降解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谢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15500重要生理功能和重大疾病相关蛋白质研究公共资源库建设何大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21200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仿真关键器件的物理实现何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21300基于光与冷原子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21400分子尺度的量子设计与杨金龙中国科学技术中国科学良好通过调控大学院2011CB921500基于超冷原子、分子体系的新物态和量子仿真研究刘伍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21600冷原子分子系综的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张卫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21700关联电子系统量子调控研究王玉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21800复杂电子体系的超敏量子调控沈健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21900以Dirac系统为代表的低维量子体系的新奇量子现象研究段文晖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22000光子带隙调控、新效应及其应用陈鸿同济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22100固态电子系统的量子效应、量子结构设计和量子计算邢定钰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922200固态微结构中光诱导集体激发、光电耦合效应及其原型器件研究林海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良好通过2011CB925600小量子体系光-电量子态互作用及其调控陆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32300功能导向大面积、有序纳米结构可控制备和应用基本科学问题研究李玉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2400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的可控合成与催化反应李亚栋清华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32500功能导向的纳米超分子组装体结构调控与可控制备刘育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32600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方法及规模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32700石墨烯的可控制备、物性与器件研究陈小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2800纳米测量技术标准的基础研究王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2900新型图像传感器及并行图像处理芯片的研究与集成郑厚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33000碳基无掺杂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彭练矛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1CB933100基于纳米技术的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张宁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33200基于纳米技术的神经信息检测相关基础研究蔡新霞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3300基于纳米结构的新型柔性纤维基可编织光伏器件重要基础问题研究邹德春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1CB933400重要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机制与安全性评价研究赵宇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1CB933500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对血细胞作用的研究顾宁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教育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1CB933600量子点标记技术研究病毒侵染过程及宿主应答庞代文武汉大学教育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1CB933700应用纳米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的基础研究刘锦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5700仿生纳米通道能量转换材料体系及器件危岩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优秀)2011CB935800多模态智能化纳米分子影像探针及其在结直肠癌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高明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35900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智能电网储能用二次电池中应用基础研究陈军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1CB936000纳米材料的水处理器件化方法及其应用基础研究郭良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43800重要亲源分子对胚层诱导和分化的调控孟安明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优秀)2011CB943900发育过程中形态发生素梯度形成和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林鑫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优秀)2011CB944000哺乳动物后肾发育重要环节及关键调控因子的研究谢院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良好通过2011CB944100小型猪和小鼠等医学实验哺乳动物模型建立与基础数据集成于军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44200发育与生殖重要哺乳动物模型的建立赖良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1CB944300精子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分子机理沙家豪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1CB944400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分子机制研究王海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学良好通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7.03.10•【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9号•【施行日期】2017.03.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及《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局启动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并制定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7年3月10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中医药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总体规模稳步增长,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培养模式不断丰富,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结构层次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度重视,要求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亟需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合作全面协调发展要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法》,创新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决定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以下简称“岐黄工程”)。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服务规范及考核标准解读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服务规范及考核标准解读
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5个方面)该怎 样指导?
1问:老年人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如何理解
• 填表说明:
• 1.该表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近一年来平时的感受,避免采 集老年人的即时感受。
• 2.采集信息时要避免主观引导老年人的选择。 • 3.记录表所列问题不能空项,须全部询问填写。 • 4.询问结果应在相应分值内划“√”,并将计算得分填写在相应空
• (31)您容易大便干燥吗?(阴虚质) • (32)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如果自我感觉
不清楚可由调查员观察后填写)(痰湿质) • (33)您舌下静脉瘀紫或增粗吗?(可由调查员辅助观察后
填写)(血瘀质)
2问:平和质加分做得是否正确?
• 评分标准:平和质(1)(2)(4)(5)(13) • (其中,(2)(4)(5)(13)反向计分,即1→5,
• 1、填写患者姓名及编号 • 2、根据服务对象的体质结果在对应体质前打√ • 3、体质判定标准表依据台账按月单独归入中医药健康管
理档案。
体质辨识
• 体质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接受服务者回答问题准确程度,如果出 现自相矛盾的问题回答,则会出现自相矛盾的辨识结果,需要提供服 务者核对其问题回答的准确性。处理方案有以下几种:
(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 1问:如何正确理解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 33项问题,你问的是老年人的真实情况反映吗?
• 2问:平和质加分做得是否正确? • 3问:体质判定标准如对象? • 5问:中医药保健的内容你指导了多少?(情志调摄、饮
• ①乡镇级抽查的月份都按要求时间上报得5分(每月5号前 报中医院),有1月未按时间要求上报扣1分,超过3个月 未按时间要求上报本条不得分;

历年“973计划”中装神弄鬼的中医药项目一览表,国家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

历年“973计划”中装神弄鬼的中医药项目一览表,国家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

历年“973计划”中装神弄鬼的中医药项目一览表,国家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按官方说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因始于1997年3月,也俗称973计划。

中医药管理局也承认:“由于中医理论的特殊性,按照973计划项目评审立项的一般程序,在评审竞争中,中医理论研究项目往往较难获得立项的机会”。

于是在“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幌子下,科技部在2005年降低门槛,为973计划增设中医药专项。

这么多年过去,那我们看看这些由国家科技部拿纳税人的钱支持的中医药973计划项目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这些道貌岸然、仙风道骨的中医药院士、教授一次又一次的装模作样重新定义其实不存在的车轮,什么“肺与大肠相表里”、“肾藏精”、“十八反”、“脾主运化”...咋一看,简直怀疑我们还生活在宋、明时代... 按科技部、中医管理局官方说法:“为保证国家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可持续研究,科技部在973计划中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以下简称中医理论专项),并于2005年正式启动。

截至2012年,已开展28个专项研究,其10个已通过项目验收,国家财政已累计投入5.2亿元经费支持。

共有2194人,总计84个单位参与研究。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经费(万)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以下三项为2014年候选研究方向)中医证候临床辨证的基础研究针灸临床腧穴配伍效应机制“上火”的机理与防治2013CB531700 “脾主运化、统血”的脏象理论1074.00杨关林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CB531800 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1009.00 匡海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CB531900 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与机体保护机制研究1153.00万有北京大学2013CB532000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研究446.00 潘桂娟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CB518400 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1400.00 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CB518500 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基础研究1315.00 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CB518600 基于微血管病变性疾病的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研究1348.00吴以岭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CB505100 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研究935.00 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CB505200 针刺对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效应及其机制573.00 朱兵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2011CB505300 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908.00 段金廒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CB505400 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423.00 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CB530400 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1018.00王拥军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CB530500 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及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852.00许能贵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CB530600 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1044.00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9CB522700 “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1021.00高思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CB522800 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1033.00叶祖光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2009CB522900 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465.00 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2009CB523000 若干中药成方的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548.00 董竞成复旦大学2008CB5174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失治节”的发生机理及治节功能重建的研究45.00李泽庚安徽中医学院2007CB512500 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1205.72 韩济生北京大学2007CB512600 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1129.04 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CB512700 基于中医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研究492.60 房敏上海中医药大学2006CB504500 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1400.00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CB504600 中医辩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499.83 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CB504700 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968.93黄璐琦中国中医研究院2006CB504800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创新病因学说研究1238.58 刘平上海中医药大学2005CB523300 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1800.00吴以岭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2005CB523400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1700.00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2005CB523500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1700.00 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注:数据收集自历年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专项经费预算表。

中医药领域项目科研课题

中医药领域项目科研课题

附件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领域项目课题申报指南项目一、“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为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水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重点项目。

本项目将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经验基础上,整合中医药研究成果,组织多学科队伍,对中医治疗有优势、疗效突出的常见病及特色治疗技术进行研究,形成可推广的诊疗方案,以提高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

一、研究内容选择30种左右中医治疗有优势、疗效突出、有较好前期临床和科研基础的常见病,采用符合DME原则的多种临床研究方法,针对同一种疾病(研究病种自主选择,已列入“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中研究的内容不在此范围)同时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临床治疗方法或方案研究针对临床确有疗效的治疗方法或方案开展临床研究,客观规范地评价其疗效和优势。

在各自申报的基础上,同一种疾病可对多种方案同时进行研究。

在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整合、优化治疗方案。

鼓励针对中医的证(症),按照“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思路进行方案研究和评价。

(二)中医药特色治疗技术规范研究对所选疾病,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医特色显著、疗效肯定、易于推广的临床治疗技术,通过规范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其有效性、安全性,完善技术操作,形成应用规范和指南。

(三)中医常见病基层医生诊疗规范的示范研究根据农村医生的诊疗需求,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开展适合于农村基层的(成本低廉、安全有效、便于掌握)中医疾病临床诊疗规范的研究。

研究过程中须进行方案的临床验证和修正完善等工作。

二、研究目标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实践提供实用有效、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和技术方法。

三、申报方式和要求(一)本项目将在课题自由申报的基础上,通过评审,以协作组形式实施研究。

符合条件的单位可以一个单位单独申报,也可以联合若干单位申报。

有条件、有意向竞争协作组牵头单位者,必须联合多家有良好基础的单位共同申报,鼓励联合西医单位、省级以下中医医疗机构参与课题研究,且要说明竞争牵头单位的基础和条件。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意义 (3)1.1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现状 (3)1.2 建设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4)1.3 建设目标与预期效果 (4)第2章平台架构设计 (4)2.1 总体架构 (4)2.1.1 用户层 (4)2.1.2 业务逻辑层 (5)2.1.3 数据层 (5)2.1.4 技术支撑层 (5)2.1.5 安全保障体系 (5)2.2 技术架构 (5)2.2.1 前端技术 (5)2.2.2 后端技术 (5)2.2.3 数据库技术 (5)2.2.4 中间件技术 (5)2.2.5 云计算技术 (5)2.3 数据架构 (5)2.3.1 数据来源 (5)2.3.2 数据存储 (6)2.3.3 数据处理 (6)2.3.4 数据分析 (6)2.3.5 数据安全 (6)第3章用户需求分析 (6)3.1 用户类型与需求 (6)3.1.1 普通用户 (6)3.1.2 医疗机构 (6)3.1.3 中医药企业 (7)3.2 功能需求 (7)3.2.1 健康信息管理 (7)3.2.2 健康咨询服务 (7)3.2.3 健康管理方案 (7)3.2.4 健康教育 (7)3.3 非功能需求 (7)3.3.1 数据安全 (7)3.3.2 系统功能 (8)3.3.3 用户界面 (8)3.3.4 系统扩展性 (8)第4章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8)4.1 用户注册与登录 (8)4.1.1 用户注册 (8)4.2 个人健康档案管理 (8)4.2.1 健康档案建立 (9)4.2.2 健康档案管理 (9)4.3 中医药健康评估 (9)4.3.1 健康数据收集 (9)4.3.2 健康评估 (9)4.4 健康教育与资讯 (9)4.4.1 健康教育 (9)4.4.2 健康资讯 (9)第5章中医药特色服务设计 (10)5.1 中医体质辨识 (10)5.2 中药用药管理 (10)5.3 食疗养生方案 (10)5.4 中医适宜技术推荐 (10)第6章数据资源整合与利用 (10)6.1 数据来源与采集 (10)6.1.1 数据来源 (10)6.1.2 数据采集 (11)6.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1)6.2.1 数据处理 (11)6.2.2 数据分析 (11)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2)6.3.1 数据安全 (12)6.3.2 隐私保护 (12)第7章技术实现与开发环境 (12)7.1 开发语言与框架 (12)7.1.1 开发语言 (12)7.1.2 开发框架 (12)7.2 前端设计与实现 (13)7.2.1 设计原则 (13)7.2.2 实现技术 (13)7.3 后端设计与实现 (13)7.3.1 设计原则 (13)7.3.2 实现技术 (13)7.4 系统测试与优化 (13)7.4.1 测试策略 (13)7.4.2 优化策略 (13)第8章服务平台运营与管理 (14)8.1 运营策略与推广 (14)8.1.1 运营策略 (14)8.1.2 推广方法 (14)8.2 用户服务与支持 (14)8.2.1 用户服务 (14)8.3 平台维护与更新 (15)8.3.1 平台维护 (15)8.3.2 平台更新 (15)8.4 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15)8.4.1 质量控制 (15)8.4.2 风险管理 (15)第9章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16)9.1 政策法规依据 (16)9.1.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6)9.1.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6)9.2 标准规范制定 (16)9.2.1 技术标准 (16)9.2.2 服务标准 (16)9.2.3 管理标准 (16)9.3 合规性检查与评估 (16)9.3.1 政策法规符合性检查 (17)9.3.2 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评估 (17)9.3.3 风险评估与应对 (17)9.3.4 持续改进 (17)第10章项目实施与展望 (17)10.1 项目实施计划 (17)10.1.1 项目启动 (17)10.1.2 技术研发与平台搭建 (17)10.1.3 合作与推广 (17)10.1.4 质量保障与风险管理 (17)10.2 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 (18)10.2.1 预期成果 (18)10.2.2 效益分析 (18)10.3 发展前景与拓展方向 (18)10.3.1 发展前景 (18)10.3.2 拓展方向 (18)第1章项目背景与意义1.1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现状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关于申报2022年度北京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关于申报2022年度北京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关于申报2022年度北京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09.22•【字号】•【施行日期】2021.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关于申报2022年度北京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各有关机构:根据2021年北京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为做好2022年度北京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申报工作,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特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分类(一)根据项目内容分为四个类别:1.知识技能类:以中医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2.学习提高类:以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主。

3.前沿进展类:以本专业前沿知识、理论、方法或技术为主,鼓励跨学科融合。

4.经验传承类:以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经典古籍高阶研读为主。

(二)根据培训形式分两个类别:1.学习班(研修班)类:此类继续教育项目要求申报学时数量不得小于8学时。

2.学术活动类:此类继续教育项目要求申报学时数量不得小于3学时。

(三)根据申报方式分为两个类别:1.单独申报项目:项目主办单位单独作为项目申报主体进行申报的项目,学习班和学术活动均可单独申报。

2.联合申报项目:联合申报项目仅限学习班项目。

联合申报项目确定1个单位为项目主申报单位,其余为联合申报单位,联合申报单位不可超过3个(含主申报单位)。

项目主申报单位和联合申报单位均视同项目主办单位,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联合申报相关单位均应符合申报主体资质。

二、申报条件(一)学习班(研修班)类申报条件1.基本条件:项目申报单位满足下列条件可直接申请申报账号(已获批账号且符合下述资质单位可直接申报):(1)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

(2)北京市属中医类学术团体。

(3)含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或重点专科(专病);全国名家研究室、名医传承工作站;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站)等在北京市中医行业确有学术领先地位的单位作为联合申报单位可适当放宽条件。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附件10“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少数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8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25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5.6亿元。

1. 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1.1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现代传承研究1.1.1名老中医特色方法技术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研究内容:对100名以上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国家评选公布的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5批全国师承指导导师)临床诊疗案例进行系统的收集,在统一规范术语、统一数据采集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循证医学以及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与技术,对每位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核心方药以及临床疗效等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现代难治病对不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治疗方法、方药等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不少于100位名老中医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传承要点、疗效评价的系统研究,提交每位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研究报告;系统采集每位名老中医不少于500份的完整诊疗病例。

每份病历包括最少3个诊次以上诊疗记录以及疗效评估与离院随访的记录;每位名老中医形成系统研究报告一份,并提炼不少于一种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特色有效方药或特色诊疗技术,录制成可推广应用的视频资料;建立网络化的开放式的现代传承服务平台,并在覆盖东中西部地区不少于1000家基层医疗机构和不少于1000名中医医务人员进行推广使用;完成10种以上疾病不同名老中医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方案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方案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方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方案1一、项目目标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及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向老年人及儿童家长普及中医基本知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增强体质,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90%2、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90%二、范围和对象范围:全镇22个行政村。

对象:辖区内居住的所有65岁老年人和0—36月儿童。

三、项目内容(一)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每年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建议定期进行中医复检;对所有老年居民告知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养生保健方法,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二)0—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四、管理措施(一)组织领导董家营镇中心卫生院成立“董家营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小组。

(1)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院公卫科,由张耿华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和评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技术小组组长:员:技术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耿华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要在12月10前完成村级医务人员培训,12月底前完成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证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80%的工作任务。

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简介

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简介

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简介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简介1、背景与意义2、1997年6月4日, 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

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2010年以至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 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3、目标与任务4、973计划的战略目标: 加强原始性创新, 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5、973计划的主要任务:一是紧紧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领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 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 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二是部署相关的、重要的、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三是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科学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四是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 并形成若干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6、定位二、973计划的组织实施, 以国家目标为宏观导向确定工作总体部署, 形成合理布局, 体现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 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要求。

在973计划项目的安排过程中, 我们加强对于国家重大需求的分析和战略研究, 围绕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自然资源及其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未来, 面向科学前沿, 开展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三、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简介1.背景与意义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 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国家科技计划。

中医治未病·科研项目管理专家共识

中医治未病·科研项目管理专家共识

中医治未病·科研项目管理专家共识孟健,张哲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摘要:《中医治未病·科研项目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综合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通过文献检索、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征求意见、同行评议等步骤,最终形成专家共识意见。

本《共识》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科研项目的项目承担单位条件和职责、项目立项、实施管理、验收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绩效管理、档案管理、科研不端行为审查处理等方面的基本原则,供中医治未病项目相关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中医治未病;专家共识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21)06-0008-05DOI:10.19879/ki.1005-5304.20201144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xpert Consensus for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MENG Jian, ZHANG Zhe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China Abstract: Expert Consensus for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nsensus”) was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CM and organized by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t was implemented under the dir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expert group of TCM standard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revision, as well as the expert guidance group. Through literature retrieval, expert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t demonstration meeting, expert advice seeking, and peer opinions, the expert consensus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consensus, condi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roject undertaking unit, project approval,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cceptance management, results management, funds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review and handling of misconduc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were put forwar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s of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expert consensus“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家: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起止年限:2011.1 至2015.8依托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1.运用文献信息方法、哲学方法、思维科学方法,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挖掘总结中医学以“象”思维为代表的思维方法,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完成当前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实践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应用现状调研,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科学诠释,为未来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参考。

2.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中医思维的科学内涵,从行为和神经活动水平描述中医思维及其应用于临床的认知过程,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神经机制及其受经验调控的机制,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

3.阐释中医健康状态的概念,明确未病、欲病、已病的内涵。

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脏相关等角度,提炼中医关于健康状态的要素,建立中医健康学理论。

与现代医学对健康状态的认识进行比较,实现中西医学在健康状态认识层面的通约和互补。

4.多学科交叉发展中医健康状态测量方法,研究开发中医健康状态的体质辨识法、自我报告- 脏腑经络辨识法、整体动态辨识法、多维辨识法,建立适合国人的常态与动态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人机结合的数字化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系统。

(二)五年预期目标1.理论方面1)形成中医原创思维的现代表述理论体系,使注重整体观和形象思维的中医学获得创新发展,对接科学前沿。

(2)阐明中医辨证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特征和中医临床认知过程的行为机制及脑神经机制,使中医认知思维得到实证依据,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

(3)系统总结中医对健康状态的认识,提炼健康状态的要素,构建专门的中医健康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医健康医学和公共卫生服务。

2.方法与技术方面(1)修订中医体质量表,形成中医体质分类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2)揭示体质偏颇的影响因素和易患疾病风险因子,建立健康状态风险评估体系。

(3)运用高通量技术绘制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的体质类型“图谱”,进而从全基因组水平判定不同的体质状态。

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找出各种体质“图谱”中特征性的“印迹”,为中医健康状态体质微观辨识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4)建立计算机辅助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实现对各种体质的计算机信息集成。

(5)研制中医健康状态测评量表,为整体、多维、动态评估中医健康状态提供测量工具。

(6)通过数字化信息提取、识别与集成,开展四诊合参健康信息研究以及经络测量方法研究,对脏腑经络功能状态进行辨识。

7)设计并建立契合中医辨证思维的智能辨识算法模型,整合健康状态参数系统和计算模型的研究成果,构建适合临床应用的健康状态辨识系统;通过验证性试验研究,对模型进一步训练和优化,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搭建可靠、可行、可拓展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学平台。

(8)基于中医学健康相关理论,以“形神一体”观为指导,建立包括症状量化诊断辨识、体格检查诊断辨识、客观检查诊断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

3.基地建设(1)发展壮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中医诊断重点研究室、中西医结合重点研究室。

(2)充实发展广东等地的“治未病”中心、北京同仁医院的体检中心。

(3)形成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联合的科研基地网络。

4 . 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1)开发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软件及硬件系统。

(2)制定、修订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相关量表。

(3)修订中医健康状态体质辨识标准。

(4 )出版专著3-4 部,发表SCI 学术论文12-15 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110 篇。

(5)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或报告12-15 次。

(6)申报专利5-6 项。

7)培养博士研究生25-30 名、硕士研究生25-30 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4 名,并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三、研究方案(一)总体思路提出假说:以“象”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具有独特的运用规律和法则;健康状态是个体体质对外界影响因素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自然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应答反应,是内外、身心和谐程度的综合体现。

明确要点:围绕假说,按照“两个层面六个要素”的学术思路开展研究,两个层面是指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理论层面包含“思维升华”和“认知实证”两要素,应用层面包含“体质辨识法”、“自我报告- 脏腑经络辨识法”、“整体动态辨识法”及“多维辨识法”四要素。

通过整理提升中医原创思维,并应用认知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体质辨识、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

把握主体:在理论层面上,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为指导,基于系统思维,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中梳理出以“象” 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方法,阐释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独特的运用规律和法则(思维升华);②以中医的“象”思维为切入点,运用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阐明中医在认识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思维特点(认知实证)。

在应用层面上,①体质辨识法应用中医体质学理论方法,把握人体相对稳定的健康状态;②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构建反映人体即时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③整体动态辨识法体现宏观、中观、微观三观互动,建立整体状态参数体系,构建健康状态辨识体系;④多维辨识法以“形神一体”理论为指导,从多角度建立反映中医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

以上四个辨识法从不同视角把握中医健康状 态,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

技术路线图:(二)创新点 1•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 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揭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 础、理论内涵和科学价值并进行哲学和科学的升华 2.阐明中医辨证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特征和中医具体临床思维 过程的行为机制及脑神经机制, 使中医认知思维得到实证依据, 揭示中医以“象” 思维为代表的科学内涵,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体系。

理论 层面层面六要素应用层面 思维 升华 认知 实证 中医原创思1 i 维模式研究「 中医思维认 知科学研究 ........ ...........阐明中医原创思维模 式的认识论基础、理 论内涵和科学价值 掲示中医学认知理论、 规律和方法•创新中医 的乂知理论 ■ ■■■■■■■中医健康状态体质 辨识法研究 建立多层次 .多维度的 中医健康辨 识方法体■■■■■■ ■1—-— n j H J3.构建体质辨识、自我报告- 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系统。

(三)课题设置和课题间的联系项目拟解决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一、阐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内涵和科学价值。

二、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及其科学内涵。

三、发展中医健康状态测量理论和方法,构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体系。

本项目围绕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设置相互关联的六个课题:一、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二、中医思维认知科学研究;三、中医健康状态体质辨识法研究;四、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 脏腑经络辨识法研究;五、中医健康状态整体动态辨识法研究;六、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法研究。

6 个课题的内在关系是,通过整理提升中医原创思维,并应用认知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体质辨识、自我报告- 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

理论基础方镌题3;中医健贞狀执体境掰识虫硏疣课題4】中保健廉我态自我找告"脏谣與[6 中隹他废就态莖体动态联识曲研宛谓题6:中邕健康状盘多维辨识坎硏究课题1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研究目标:1•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

2•完成当前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实践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应用现状调研,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科学诠释,为未来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参考。

主要研究内容: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研究(1)核心观念研究主要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观念入手,阐明其对原创思维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分析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根源与特点。

(2)基本模式研究包括:象思维的思维活动基本单位(意象概念)研究, 象思维概括事物的境遇式、守常式、感应式等基本形式研究,象思维的直觉体悟方法研究,象思维形象直观、功能动态、模糊整体特点研究,象思维的随时律、易简律等基本逻辑规律研究,象思维观象、取象、意象、想象、联想方法研究。

(3 )思维模型研究基于中国原创思维的核心观念,从气本论、认识路线和系统模型的角度,研究“阴阳- 五行”思维模型,包括阴阳模型(一阴一阳、太少阴阳、三阴三阳等)、五行模型(类比、生克、制化等)。

2 中医理论与实践中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1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中医理论构建中的作用研究基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结合现代中医原创思维相关研究成果,疏理《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藏象、经络、气化、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养生等重要范畴所体现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重点研究“象”思维模式在上述理论范畴中的具体运用),立足中医学基本原理和术语,阐明中医理论与实践中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与方法。

(2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中医各家学说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全面分析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伤寒、火热、脾胃、攻邪、肾命、温病、汇通等历代中医各家学说创新的积极影响,纵观学术发展历史全过程,厘清和阐明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和思维方法演化机制。

(3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研究通过选取石淋、黄疸病、消渴病、风水病、真心痛、历节病、癃闭、支饮、带下病、狐惑病等10 个(类)诊断指征明确客观的典型病证古代医案分析研究,以中医临床解决具体问题的诊疗实践记录为对象,阐明中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等实践方式的思维过程,辨析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具体运用原理与规律。

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应用研究(1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应用调研与分析进行中医科研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中医教学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式本体,借助现代科学哲学、思维科学等多门类学科诠释方法,阐明中医原创思维的原理、内容、特征、本质和规律;基本阐明中医原创思维方法的“通识”特征、生成逻辑、辨识模式、推类内涵、形式化系统及其实践规律;系统阐释中医学理论思维、临床思维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中医学术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学术理念和认知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