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析”、“提”、“联”、“结”
第3讲 搭好传统材料作文的骨架:引、析、提、联、结-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议论文写作(全国通用)
②何谓雷池?于个人来讲,雷池乃是人生底线。人活一世,应有相应的底线支撑;于官者,雷池乃操守,保有一份清廉、为民、为国
的美德;于企业、团体来讲,雷池乃规则,若无规则,必不长久……无论我们的身份如何改变,总有雷池相应而生,若要仰不愧于天、俯不
而祸国殃民,实在可气可恨。
⑤企业亦然。当年轰然倒塌的奶粉业巨头三鹿不正是这样吗?面对利益,不顾行业准则,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致使无数孩童患病,父母悲泣,也终使几十年的商业帝国就此烟消云散,不可谓不悲矣。试想三鹿当年,必然不是一开始
就添加非法物质,乃始于小利便跨入雷池一步,因尝到利润的甜头,便更不管不顾,才有了第二步、第三步……课件,守
列举蝴蝶迁移、鞋
子变脏事例。
分析事件虽小但影 响大,提出论点 。
举例: 洪承畴、陈嘉庚。
举例: 崔永元、莫言。
范文欣赏
谨小慎微有助于事业的成功。李嘉诚的成功有很多秘诀,仅从他宴宾时每个桌上坐几 分钟的细节就让热能感受到他处事的精细,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阿基波特之所以成为洛克菲勒 的继任者,和他在住旅馆签名时每次都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有关。这引起了洛克菲勒 的关注,于是邀请他面谈,让他接任。
不照搬原材料、字数不超过80 分析剪裁之后的材料,一般1句-2段
第三步:提
提出论点
干脆利索,10个字左右
第四步:联 第五步:结
联系事实 做结全文
联系事实,一般占3段,大概600字 回扣材料,解决办法,总结全文、提出希望,不超100字
结构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延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 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 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 文章。(50分)
作文结构(引议析联结)
新材料作文写作如此的作文题,咱们应该如何审题立意成文呢?(深圳市七校联考作文)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画作《螃蟹》所写的讲解,写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提取重要信息。
如何提取重要信息?一、抓对象。
本次联考作文材料的文字十分简单,对象只有两个,螃蟹、人。
二、分主次。
有的材料尽管一事多人,但有的人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咱们就要全面明白得材料,分清整体与局部,要紧与次要的关系,尽可能从重要人物的角度入手试探。
本那么作文材料中,两个对象螃蟹和人是不是一样重要呢?通过度析,画作的题目是螃蟹,画作的讲解也只有螃蟹的语言,人在那个地址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重点应该是螃蟹,咱们应着重从凝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意,那样才更符合材料思想,若是单从人直立行走的角度来写,就不够贴切了。
3、抓关键。
本试题只有一句话,“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就字字关键,要反复琢磨每一个字,琢磨句子的语气,琢磨螃蟹说这话时的心理。
4、辨是非。
一那么材料,总会或显或隐的包括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有确信的,有否定的,或是中性的,揣摸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关系到审题的正误和立意的方向。
本那么材料中,咱们要试探,螃蟹的发问是善意的,仍是歹意的,抑或是无善无恶,随意的?材料是确信螃蟹的发问,歌颂螃蟹,仍是不是定挖苦螃蟹?或无所谓确信否定,只是陈述一种现象?联系螃蟹横行的特性,联系平常人们对螃蟹胡作非为的批评,琢磨画家选择螃蟹作为画作题材的隐喻意义,咱们能够以为材料是挖苦螃蟹,批评具有螃蟹恶习的一种人的,据此立意最符合题意。
追查缘故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拓展思路的重要手腕。
一那么材料,不管新闻事实或寓言故事,总会有结果,一样说,有几个缘故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
以螃蟹的材料为例,材料要紧写了螃蟹的奇怪和发问,咱们能够围绕那个发问追查缘故,进行多角度试探。
作文结构(引议析联结)
新材料作文写作这样的作文题,咱们应该如何审题立意成文呢?(深圳市七校联考作文)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画作《螃蟹》所写的讲解,写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提取重要信息。
如何提取重要信息?一、抓对象。
本次联考作文材料的文字十分简单,对象只有两个,螃蟹、人。
二、分主次。
有的材料虽然一事多人,但有的人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咱们就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尽可能从重要人物的角度入手思考。
本则作文材料中,两个对象螃蟹和人是不是一样重要呢?通过度析,画作的题目是螃蟹,画作的讲解也只有螃蟹的语言,人在这里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重点应该是螃蟹,咱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意,那样才更符合材料思想,若是单从人直立行走的角度来写,就不够贴切了。
3、抓关键。
本试题只有一句话,“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就字字关键,要反复琢磨每一个字,琢磨句子的语气,琢磨螃蟹说这话时的心理。
4、辨是非。
一则材料,总会或显或隐的包括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或是中性的,揣摸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关系到审题的正误和立意的方向。
本则材料中,咱们要思考,螃蟹的发问是善意的,仍是歹意的,抑或是无善无恶,随意的?材料是肯定螃蟹的发问,歌颂螃蟹,仍是不是定讽刺螃蟹?或无所谓肯定否定,只是陈述一种现象?联系螃蟹横行的特性,联系平时人们对螃蟹胡作非为的批评,琢磨画家选择螃蟹作为画作题材的隐喻意义,我们可以以为材料是讽刺螃蟹,批评具有螃蟹恶习的一种人的,据此立意最符合题意。
固然,你也可以坚持说材料没有褒贬意义,或者说就是歌颂螃蟹的天真和勇于发问的,从这一角度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
五、查原因。
追查原因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拓展思路的重要手腕。
一则材料,无论新闻事实或寓言故事,总会有结果,有原因,有时一个原因可能会有多种结果,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咱们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
议论文的五种结构模式
1.结构模式议论文一般两种思路,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是“是什么1.1 层进式结构特点:结构上,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散文)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
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
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
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
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
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葆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
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四大结构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四大结构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四大结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2.“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论证结构。
立论。
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入据。
在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
结承。
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
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迭据。
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
这些论据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
归纳。
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3.层进式结构:包括“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
递进式的分层论证,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4.对照式结构:主体部分有正反对比,有转折补充。
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议论文可使文章文体特征分明,篇章结构严谨。
议论文表达的思辨性,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问题(话题)进行剖析。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一般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参考例文可以参见8号文。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多种,一般我们要求掌握一二种适合自己写法的议论文模式,下面列举几种常用易写的几种模式,供同学们选择:
1、层进式结构(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参考1-2号文)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最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更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然。
内容上,以深入深刻见长。
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议论文层进式结构范文(实用10篇)
议论文层进式结构范文第1篇议论文结构用是什么议论文的论证结构一般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
现在高考一般以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所以作文(议论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观点,然后就是选材论证的过程。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体现在:一、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的论证结构。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二、其它形式的议论文(包含话题作文)一般体现在:“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的论证结构。
第一步:立论。
即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给人以论点鲜明的印象。
当然,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第二步:入据。
即在上面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
这一步定位的论据最好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
引、析、点、联、结”五步法
如何写给材料议论文如何写给材料议论文近几年的中招考试中,作文命题开始采用给材料作文的形式。
这种命题,一方面统一了作文的材料,避免学生作文中的生编乱造;一方面通过写给材料作文,既考查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因为考生对材料理解不透,文章是很难写好的。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同学们对身边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根据,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给材料作文所提供的大多是一件事情,只要从中分析出一个正确的观点、道理,文章就算是成功的,但不少学生最头痛的就是这种给材料不命题的作文,总觉得好写,可实际情况不是文不对题,就是找不到最佳命题。
怎样才能写好给材料作文呢?给材料作文目前根据写作方式大体可归纳为“引、析、点、联、结”五步法。
一、引,就是在认真阅读,准确理解题旨的基础上,将材料中最能提炼出观点或最能加以引申或借题发挥的中心语句引入文章的开头或散放在各段落中。
也可以高度概括材料内容,为下文议论奠定基础,切忌全文转抄,出力不讨好。
当然,如果材料本身就很短,也可全引,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切实使文章中的论述的展开事出有因,论点的确立有据可依。
二、析,对所引用的语句、内容从不同角度加以引申和发挥,为论点的提出蓄势,作好铺垫。
三、点,在分析、引申和发挥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亮明观点。
例如在练习《“滥竽充数”的启示》这个崐作文,我们在分析南郭先生的“混”、“逃”过程中,就可以亮出“做任何工作都要老实,必须具有扎扎实实的真知识真本领。
”这个中心论点,为下文的进一步议论张本。
(以上均为引论)四、联,就是紧扣论点,结合提供的材料,按照写作要求的规定,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
联想过程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思想实际,选择典型论据进行论述。
这就是说议论文是就事论理,而不是就事论事。
这样文章才会显得丰满,针对性强,从而更具说服力。
还如《"滥竽充数"的启示》,分析了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也亮明了自己的正确观点,接着我们便可由此展开联想,我们当今社会上有没有南郭先生那样无真才实学,弄虚作假,欺骗党和人民的事呢?在我们的同学中有没有不懂装懂,考试作弊,以欺骗老师和家长的学生呢?这样,文章才具社会意义,否则,这个材料就只会被人们看作一个笑话而已。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宜虚实结合,忌无根无蔓]
有些同学在点题时,喜欢玩心跳和无厘头。点题之语,来之无影,觅之 无踪,让人抓不着。这样的点题之语,无论有多精妙,都只会给人穿靴戴帽 之感。点题之语从何来?应从记叙文所叙之事而来,应缘事而生理。古人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洞明”“练达”的过程,就 是点题之语生成的过程。你的点题之语只有先入乎事中,再出乎事外,才能 虚实结合,言近旨远。
记叙文点题“三宜”“三忌”
[宜一语点睛,忌长篇大论]
记叙文的点题,有人称之为“画龙点睛”。既然是“点睛”,就应该有 “一点即飞”之功力。你如果婆婆妈妈,颠三倒四,就不是“点睛”,而是 在描“熊猫眼”了。
在记叙文中,事理是通过记人叙事来昭示的,“点睛”应该惜墨如金, 点到为止。为此,我们在点题时要一语点醒文中人、一语化开事中理。
的确,“草根”在日常生活中说出的话都很“土气”,但这“气”带着 生活的气息,有着生活的况味,恰似一枚橄榄,越嚼越有生活的味道。
在记叙文《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中,一位来自大瑶山贫困农村 的父亲是这样教育自己进城读书的孩子的:“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 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画线的这句话虽然 出自“草根”之口,比较粗糙,但是话糙理不糙,它带着“硬汉”的血性和 “不向命运低头”的刚性,它比任何高人的聒噪更接地气,更触及生活的深 层底蕴。
[宜草根开口,忌高人聒噪]
有些同学在点题时,喜欢炫耀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其表现有二:一是自 觉是“高人”,于是路见“草根”一声吼,不该开口也开口:“就此打住, 且听我给你指点迷津。”二是就凭空虚拟的一个高人,要么是武侠版的仙风 道骨的老者,要么是文化版的皓首穷经的圣哲。一开口,不是真谛,就是哲 理,让你霎时灵魂出窍,肃然起敬。
“引”“析”“提”“联”“结”——新材料作文“五步成文法
“引”“析”“提”“联”“结”——新材料作文“五步成文法”训练目标1.了解新材料作文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的含义;2.学会使用五步成文法写作。
真题再现(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一篇作文。
(60分)《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范文鉴赏“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北京一考生猴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
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粝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引:引述材料。
析:明确材料的实质“接地气”。
用优美的语言对比性分析老腔接地气的表现。
深入一步分析,老腔粗犷个性的根源在于这片热土。
联:联想到其他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事例。
由老腔拓展到对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
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
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其他传统文艺遭遇的逼仄与尴尬处境给予揭示与评价,体现作者对老腔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忧思和赞美。
议论文五步法
议论文五步法引——析——例——联——结第一步:“引”——引用所供材料,提出观点。
第二步:“析”——根据所提供材料分析论述,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例”——例举事例,并加以分析,进一步论证观点。
第四步:“联”——联系社会现实论证观点,使文章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四步:“结”——照应开头,重申论点,提出希望。
材料1:春秋时期,孙叔敖曾任楚国令尹,颇有美誉。
据说,孙叔敖少年时,在出游的路上看见一条双头蛇,他听说看见双头蛇的人会死去,为了不使别人看见,便追上去杀了这条蛇,还把它深深的埋掉。
回家后,他向母亲说了这件事,还为自己看见双头蛇而即将死去向母亲诀别。
母亲告诉他:“做善事的人会得到善报,你不会死的!”后来,孙叔熬果真以仁义之名,享誉乡里。
例文从孙叔敖打蛇说起孙叔敖,楚国令尹,少时路遇一条双头蛇,他听说见双头蛇的人会死去,为了不让别的人再看见,便追上去杀了那条蛇。
孙叔敖这种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今天自然知道,看见双头蛇并不会丧命,但我们不能指责几千年前的孙叔敖太过迷信。
在他看来,看见双头蛇就会遭灭顶之灾,然而他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毅然杀死了双头蛇。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这样做?这种力量决不仅仅一位诗人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牺牲自我幸福他人的精神。
亘古至今,曾经涌现出一大批孙叔敖一样的人物:大禹为大众的生存而献身,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谭嗣同为理想信念而献身,吟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悲壮的诗句;鲁迅为拯救国民精神而献身,树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雄心壮志。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摆脱奴役,洗刷耻辱,能够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蓬勃发展,日益走上繁荣富强之路,能够深深根植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了在不同时期具有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物。
作文结构(引议析联结)
新材料作文写作这样的作文题,我们应该如何审题立意成文呢?(深圳市七校联考作文)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画作《螃蟹》所写的解说,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提取重要信息。
如何提取重要信息?1、抓对象。
本次联考作文材料的文字十分简单,对象只有两个,螃蟹、人。
2、分主次。
有的材料尽管一事多人,但有的人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我们就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尽量从重要人物的角度入手思考。
本则作文材料中,两个对象螃蟹和人是不是同样重要呢?通过分析,画作的标题是螃蟹,画作的解说也只有螃蟹的语言,人在这里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重点应该是螃蟹,我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意,那样才更切合材料思想,如果单从人直立行走的角度来写,就不够贴切了。
3、抓关键。
本试题只有一句话,“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就字字关键,要反复揣摩每个字,揣摩句子的语气,揣摩螃蟹说这话时的心理。
4、辨是非。
一则材料,总会或显或隐的包含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或是中性的,揣摸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关系到审题的正误和立意的方向。
本则材料中,我们要思考,螃蟹的发问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抑或是无善无恶,随意的?材料是肯定螃蟹的发问,歌颂螃蟹,还是否定讽刺螃蟹?或者无所谓肯定否定,只是陈述一种现象?联系螃蟹横行的特性,联系平时人们对螃蟹横行霸道的批评,揣摩画家选择螃蟹作为画作题材的隐喻意义,我们可以认为材料是讽刺螃蟹,批评具有螃蟹恶习的一种人的,据此立意最切合题意。
当然,你也可以坚持说材料没有褒贬意义,或者说就是歌颂螃蟹的天真和敢于发问的,从这一角度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
5、查原因。
追查原因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拓展思路的重要手段。
一则材料,无论新闻事实或者寓言故事,总会有结果,有原因,有时一个原因可能会有多种结果,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
材料作文引,议,提、联,结的意思
材料作文引,议,提、联,结的意思
材料作文嘛,一开始得把材料巧妙地引进来,就是“引”。
不是一股脑儿地复述材料,而是要有点创意,让读者一下子就被吸引住。
你可以描述得生动有趣些,或者简洁有力地概括,这样读者就能更快地进入你设定的情境,后面的文章也就更好展开了。
接下来呢,就是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了,这就是“议”。
你得从材料里找出核心观点,然后围绕这个观点来展开。
记得,议论的时候得言之有物,论点、论据都得充分,逻辑也得严密,这样才能让读者信服,也能引发他们的思考。
再往后,就是“提”了。
在论述的时候,不能停留在表面,得深入挖掘材料的内涵,从多个角度来阐释你的观点。
还得联系实际生活,这样你的作文才会更有深度和说服力。
别忘了“联”,就是要把材料和现实生活、个人经历或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引析提联结.①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
它属于“引论”的部分。
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
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引,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
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1)一句话。
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
例如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引出论点“提倡尊老爱幼”。
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引出论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2)一种现象。
如从“逢年过节,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可引出论点“成由节俭败由奢”;又如从中学生早恋现象引出论点“早恋,成功的绊脚石”。
(3)一件事情。
如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论点“车祸猛于虎。
生命价更高”。
当然,近年的高考,几乎都是材料作文。
而材料本身就写了一种现象或一件事情。
尤其要认真读懂材料,深刻领悟材料。
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论点。
从材料中引出的中心论点,语句要通顺、凝练,绝不能是病句。
可以是一个对偶句、判断句,可以是简短的哲理性的话。
中心论点要正确、鲜明、新颖。
正确,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普遍追求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材料作文的引、析、提
• 做闪光的金子 • 沉香的结局是可悲的当它是世界上最珍贵 的树木时,没有人认识它;当它和普通树 木一样烧成木炭时,却被哄抢一空这就好 像是埋没在沙子里的金子,如果它不发光, 那么它就和沙子没什么两样所以,做一颗 发光的金子吧!
• 坚守心中那份信念 青年跋山涉水,寻找到世界上最珍贵的树 木——沉香,却未能坚信自己的判断而将其 烧成廉价的木炭,实在令人惋惜人生之路 漫漫,诱惑众多,坚守住心中的那份信念, 无疑将成为叩响成功大门的基石 。
温馨提示:此文是对材料的分析不到位, 因此过渡到观点不自然。
病症——观点提出不明确
自己的路何须他人指点 《驼瓮俱失》中的愚人,头脑简单,不加思 考就听从别人的意见,最终赔了夫人又折 兵。这不值得学习,我们应该学习应当是 那种“圣贤之人”,不轻信于人,而又常 请教于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能够辨别 事物的好坏,这才是真的大智慧。
材料作文的引、析、提
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段
五步成文法
• • • •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主 体部分) •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引——析——提
(一)引——材料 • 要概括——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 要有针对性——紧扣题目,有所选择。 (二)析——材料 • 对材料的精练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 • 由材料到中心观点: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三)提——观点 • 扣材—所确立的论点必须是根据材料生发出来的; • 准确—论点应从材料的中心意义或材料的重要角度、 主要方面引伸出来,不是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次 要角度、次要方面来确立论点;要找准立意角度与 社会现实的对应点 • 鲜明—语言表达要清晰而简洁,尽量不使用抒情性 及描述性语言。
小论文怎么写 基本结构
小论文怎么写基本结构四个字:引,析,联,结。
1,引——引用材料(就是抄材料)。
把作文题目里给的材料搬下来,但要注意控制字数,最好是100字左右2,析——分析材料。
对所引用的材料进行分析,并提出论点,字数不能多,50-100字左右3,联——联系例子,论证观点。
用古今中外的例子,正反对比,进行论证,最好还要联系一下我们自己。
这是文章的大头,字数要在500字左右,最起码要用三个以上的例子,当然例子越多越好。
4,结——回扣材料,总结全文。
要回扣“引”里面的材料和“析”里面的观点,做最后点题和陈述,一定要用“引”里面的材料,这是必须的,非常关键。
最后总结全文,字数在100字左右。
论文的基本结构-论文属于议论文,其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论题论证和结论.详解:1.论题:指论文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使用的推理形式二论文组成部分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名称(题目)用不常见的缩写省略词,字符,代号;,符号和公式等论文标题-般不超过30个字,2.作者姓名和单位论文的署名包括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口制定研究并做出贡献的人员多参加撰写论文的人员,如果是两个方案的人员,直接参与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人员的贡献大小或根据约定排列名次。
3.论文摘要摘要即摘录要点.是对论文内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文字要简明确1500字数确切文的中文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指用来表达论文全文主题内一般选取3~5个词语.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供资料查询之用每篇论文的关键词5.提纲提纲是指论文内容的要点.6.引言(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緒论序论和导论)7政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功能就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正文的内容就是深入分析文量引青提出的问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证揭示出各专业领域言观事物内部褚综更杂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正文舞写的内容反映出文章的逻辑思维性和语高未达能力决走了论文的可理解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正文换写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充分思维逻错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①、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主体部分)“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新材料作文之大忌1、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2、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3、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原文照搬。
4、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既然要求根据材料来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
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
由此可见,写材料作文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5、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例文:校准自己的秤“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是王永玉画作中一只螃蟹的台词。
(引)螃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或许因为它蟹眼近视,见少识短?或者因为蟹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容不得别人?我想多半是后者。
螃蟹的自我感觉太好了,以为自已横行,别人也得霸道。
拿自己的好恶去强求别人,却不知道在指摘别人的时候,可笑的正是它自己。
(析)由是我想,高贵的人啊,可不要象螃蟹一样自以为是呀!请你在称量别人的时候,最好校准自己手中的秤,先称一称自己。
(提)记得有一个老套的故事:从前,某国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
国人喝了这泉水,没有不发狂的。
只有国王食用井水,不患狂病。
结果国人反而认为正常的国王是狂人,大家要合力治疗他的“狂病”。
他们对国君又烧火艾,又扎银针,又灌汤药,直到国王也发狂,大家才欢心乐意。
(联1,古代寓言)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闹剧呢?是因为国人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是因为它们的是非标准发生了颠倒。
这种以不正常笑正常,把正常当不正常的现象历史上不乏前例。
汉代苏武囚于匈奴,同是汉人的卫律劝苏武说,你看我“负汉归降匈奴”,“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你怎么这么不识时务呢?卫律恬不知耻,当然遭到了苏武的痛斥,落得千古骂名。
(联2,古代人物)当今现实生活中,象螃蟹这样自以为是,黑白不分的家伙似乎越来越多:有头发染得半红半黄的男女指着别人的满头黑发说,“老土,你怎么不去染一下呀?”靠歪门邪道混得职称的前辈“关心”后辈说,“不就少了论文吗,真傻,怎么不去抄几篇呀?”新官上任,亲朋故旧会说:“怎么不趁机捞一把啊?”这些人就如自以为是的螃蟹和喝了狂泉的疯子一样,本来自己横行已是“另类”,结果却笑话别人傻气。
(联3,现实生活)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我想,主要是因为社会变革过程中,一些人面对权钱利色等诱惑,丧失了正确的立场,颠倒了是非标准,结果以丑为美,以耻为荣。
说到底,是极端个人主义在作怪。
如果不引起警惕,后果是十分危险的,小而言之,它见笑大方,败坏了自己的形象,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大而言之,它恶化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和谐。
(深1,挖根源)现实中不是有很多类似的怪现象吗,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如此等等。
长此以往,是非混淆,荣耻颠倒,以耻为荣,以荣为耻,社会怎么能健康发展呢?(深2,说危害)所以,我们要加强学习,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张扬个性,追求百花齐放的时候,更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美丑观,这样,才不至于“蟹”眼看人低,才不至于脱离社会准则,突破道德底线,做出些见笑大方甚至祸害百姓的事来。
(结,解决办法)[评析]本文从材料中螃蟹的好奇入笔,抓住螃蟹奇怪人的直行这一结果发出疑问,查原因,定论题,提观点,这种读后感似的写法使论题和观点紧扣材料。
论证部份分别从古代寓言、古代人物和现实生活三方面联系开去,避免了就事论事,使内容丰富,论据充分。
然后,进一步探求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分析其危害,使论证更加深入。
最后,提出解决办法,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美丑观,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警惕螃蟹及其他燕雀不会理解鸿鹄,蜩、学鸠不会理解鲲鹏,子兰不会认同屈原,秦桧不会认同岳飞,自然界、人类社会中这类形同冰炭、判如霄壤的物与人太多太多,不足为怪。
(议)现在,我奇怪于一只螃蟹。
奇怪于黄永玉的画作《螃蟹》及其解说:“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明确的说,是奇怪于螃蟹的奇怪,奇怪于螃蟹对人类的不理解不认同,同时,对这只螃蟹以及类似的人与事多了一些警惕。
(引用材料,提出观点)我警惕于横行霸道者的好心情。
荀子批评过螃蟹的浮躁,说它虽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身者。
更多的人鄙夷它的是横行霸道。
曹雪芹说它:“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元好问说它:“横行公子本无肠,惯耐江湖十月霜。
”螃蟹不自知其丑恶、丑陋,反而自以为是,不可一世,这就值得人们玩味与警惕了。
可以进一步想一想,社会上,坏人洋洋自得,好人郁郁寡欢的情况难道还少吗,能不警惕吗?能不反思吗?(议、联1)我警惕于以不正常为正常的是非标准。
自己横行霸道,就奇怪于责怪于别人的正道直行,甚至于将横行霸道定格于行道规范,我可以断定,你一介匍匐扁行的螃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是可笑而不自量的。
因为正道直行的人怎么瞧得起你,怎么听从于你?然而,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社会,类似的以不正常为正常的事还少吗?甚至,把不正常作为正常的价值取向、是非标准的情况还少吗?前几年,你没有“三证”,就有可能被当作“三无人员”关押起来,有可能像孙志刚一样死于非命;现在,你如果没有本地户口又想在本地就读,就可能要交一笔数量不菲的择校费;你如果不是公职人员,生病住院,医药费就可能全部自个儿掏腰包。
不一而足。
人们已经习发为常,麻木不仁了。
但我以为这正是我们应该心有警惕,力图改变的。
关键的一条,是不能让“螃蟹”有太多的发言权,不能以“螃蟹”的是非标准作为人类的是非标准。
不然,我们有人性、人道、人心的人类可就遭罪了。
(联2)我警惕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逆向选择。
“看你横行霸道到几时”?是一句俗语。
意思是天理昭彰,你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你就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你就狐狸尾巴长不了。
从整个历史进程看,这也是对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嘛。
但从历史的某个阶段,某个局部看,奸诈者为民立范,飞黄腾达,正直者做牛做马,呜乎哀哉的情况却也太多。
自然生态的优胜劣汰,到了政治生态、社会生态里,往往却是劣胜优汰。
屈原就不是子兰的对手。
他激愤,他哀叹:“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他的悲剧,逆向选择的悲剧仍然悲剧般地一代代地上演。
北岛的诗仍然是真理。
我警惕,我痛心。
(联3)由黄老的画,我想起了鲁迅的话:人们常怪异于横行霸道的坏人何以要活在世上。
但不明白,这世上有时候不是我们让不让坏人活命的问题,而是坏人让不让我们活命的问题。
我想到了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的最后一句话:“人们啊,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结)[评析]这是一篇文气酣畅,才气逼人的好文章,开头从燕雀不解鸿鹄,秦桧中伤岳飞等自然、社会现象入笔议论,引出螃蟹不解人类的话题,同时提出对螃蟹以及类似的人与事要警惕的中心论点。
中间论证部分联系古代和现实生活实际,采用并列式结构,用三个“我警惕于”提出分论点,紧扣论题,文脉清晰。
结尾部分,引用鲁迅和伏契克的话,再一次重申了“要警惕”的观点,使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文章抓住“螃蟹不自知其丑恶、丑陋,反而自以为是,不可一世”来批判和立论,不仅紧扣材料,思想深刻,而且联系生活实际,针对性强。
写螃蟹丑恶的一段,通过引用前人诗句来证明,论证有力,有文采,充分展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
写屈原的一段,对比“奸诈者为民立范,飞黄腾达,正直者做牛做马,呜乎哀哉的情况”,思想深刻,足以让人颤栗和警醒。
革新——现代风度一个时代的风度是一个时代的写照,鲜明地映射出社会普遍的追求与价值取向。
与其说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不如称之为一个创新的时代;正因越来越多人前仆后继投身于创新的大军中,社会才向着革新的目标步步前行。
(引)不同于近代中国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故步自封,现代中国凭借开放,包容的特性在推进全球化的浪潮中迎上时代的潮流,莘莘学子在见识广袤的世界后跃升为有识之士,秉承孔夫子千古之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指引着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格局,深化改革,守望中国的革新与蜕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向外国吸收借鉴的浪潮没有消失,反而因社会进步广纳贤才,将革新的种子播撒到各行各业。
(析)不管是奥运与世博的盛大光景,还是高铁步伐迈向世界,亦或量子通讯的重大突破……中国的革新之态势如破竹,风暴袭向各个领域。
物联网智能家具的推行,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大门咫尺可达,生活方式由此革新;共享单车推行下普及的共享共建,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理念的冲击下,思想观念由此革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呼应此起彼伏,高校亦重视创新型人才,社会普遍追求和价值取向已然是革新;现代风度,如何不是革新?(联)现代社会,都市中,高楼林立,晶亮的玻璃外墙泛着点点鳞光,人行道上行人步履匆匆,穿梭在偌大的城市中;若时间回溯,谁能想到几十年前它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或泊船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