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召开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召开
苗 圩首 先 回顾 了 2017年 以及过 去五 年全 国 工 业和信 息 化事 业取 得 的 巨大成 就 。201 7年 我 国工业 经济 发展 走 出预 期 。一是 工业 运行 更稳 : 二是 经济效益 更好 ;三 是结构调 整更优 ;四是 先 进制造 业发展 更快 :五是 “两化融 合 ”更 深。
苗圩 表 示 . “中 国制造 2025”启 动 实施 两 年 多 以来 。 目前 。 “中 国制造 2025”的 顶层 设 计 已经完成 。实施成效显 著 。
苗圩 指 出 .2018年 我 国将 深入 实施 “中 国 制造 2025”,重点推 进 以下几个 方面 的工作 :一 是继续深入 地实施 好五大 工程 :二是创建 “中国 制造 2025”的 国家级 示 范 区 :三是 培 育若 干世 界级 的先进制造业 集群 :四是推进 制造 业与互联 网融 合发 展 .组织 实施 工业 互联 网 的平 台培 育 、 百万工业企 业 “上云 ”等 工程 :五是提 升制造 业 的供 给 体 系 质 量 .落 实 好今 年 钢 铁 去 产 能 的任 务 ,实施 新一轮重 大技术 改造升级 工程 :六是优 化制造业 的发展环境 .特 别是深化 “放 管服 ”改 革 。降低 制度交易性 的成本等 。
国务院关于加 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 》发布
日前 .为深入推进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和 “放 管 服” 改革 ,全面 实施 质量强 国战略 ,贯彻 落实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开展质 量提升 行动 的指 导 意 见》, 《国务 院 关于加 强 质量认 证体 系建设 促 进全面 质量管理 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正式 发布 。
News l新 闻
机 械
工 业

《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PPT课件

《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PPT课件
15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16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17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18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19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6.3智能网联汽车
70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3智能网联汽车
71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智能网联汽车
72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73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74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75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中国制造2025》 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1
背景
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 版)》电子版,明确了新材料产业等10大领域以及23 个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 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 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37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38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39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日渐明晰

“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日渐明晰

从8个月缩短至6个月。

推进商标监管保护关口前移,有效遏制恶意抢注行为。

让守法、创新的企业不吃亏。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质、消费服务的更高要求,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更好期望,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

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推动消费环境改善,提升百姓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倒逼供给质量提升。

一是强化消费维权监管执法力度。

针对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开展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打假。

加大流通领域重点商品质量抽检力度,完善抽检结果公示制度。

二是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全面推行经营者首问制度,监督经营者全面落实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制度,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工作。

三是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和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发布全国大中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指数。

四是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

加强12315中心建设,加快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二期建设,定期公布各地12315投诉电话接听率。

加强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畅通农村地区消费维权渠道。

五是建立完善社会各方协同治理消费环境机制。

联合相关部门和消协组织等社会监督力量,针对消费侵权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重点整治,让群众花钱消费少烦心、多舒心。

(经讯)“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日渐明晰随着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的变化和技术快速迭代,已经发布两年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迎来了首次修订。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中国制造强国战略才有实现目标的底气。

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与2015年版路线图相比,新版路线图补充了一些新技术、新业态。

《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目录一、集成电路与专用设备 (1)二、网络通信设备 (7)三、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11)四、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 (15)五、智能制造装备 (22)六、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29)七、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 (30)八、新型电力装备 (37)九、航空航天装备 (43)十、工程和农业机械 (53)十一、节能环保装备 (56)十二、节能型和新能源汽车 (59)十三、新能源 (66)十四、新材料 (71)十五、生物医药 (78)十六、医疗器械 (79)一、集成电路与专用设备(提高芯片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突破28nm及以下设计和先进制造工艺、高密度先进封装和测试技术、关键装备和材料,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加快新型元器件、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技术、电子整机装联设备和关键仪器仪表研发和产业化,力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相关内容,供参考)集成电路是指通过半导体工艺将大量电子元器件集成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本路线图主要包括江苏集成电路产业基础较好的逻辑和功率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传感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以及相关装备等内容。

(一)需求逻辑集成电路逻辑集成电路是一种采用先进工艺,采取数模混合设计方法设计完成的集成电路,具体包括各类处理器,可编程可重构芯片、网络通信芯片以及其它专用集成电路。

本路线图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封装等内容。

全球逻辑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在2011~2015年间在1250亿美元左右;在2015~2020年间约为1500亿美元左右;在2020~2025年间约为2000亿美元左右。

我国逻辑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在2011~2015年间约为590亿美元左右;在2015~2020年间约为750亿美元左右;在2020~2025年间约为1100亿美元左右。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2015年10月前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制造大国,一些优势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有明显差距,大而不强。

因此,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实现的重大战略目标。

为了推进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制造业覆盖面很广,为了确保用十年的时间,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十大重点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为指明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引导企业的创新活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特组织编制了这些领域的技术路线图,汇总成册,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由于封面为绿色,也可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

技术路线图的编制于2015年4月中旬启动,动员了48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广泛征集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学会协会的意见。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航天装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航天装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之航天装备云成【期刊名称】《卫星应用》【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10-13)【作者】云成【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编者按为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9月29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正式发布。

路线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十大战略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装备与航空装备共同成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航天装备主要指运载火箭、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等空间飞行器,以及相关地面设备等。

航天装备水平是代表一国航天能力的核心标志,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航天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利益与安全,卫星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创新管理、保护资源环境、提供普遍信息服务以及培育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手段,2013年我国卫星应用产值超过10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5000亿元,2025年近1万亿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发展先进航天装备,保障进入空间、探索和利用空间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需求。

2020年,形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完备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我国各领域主要业务需求,完成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三步走任务,空间信息应用自主保障率达到60%以上,形成较完善的卫星及应用产业链。

2025年,建成高效、安全、适应性强的航天运输体系,布局合理、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形成长期稳定高效的空间应用服务体系,具备行星际探测能力,空间信息应用自主保障率达到80%,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重点产品和重大航天工程(1)运载火箭完成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2016年实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2020年前后完成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研制,突破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2025年完成重型运载火箭地面试验验证,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目录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1.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1)1.2信息通信设备 (6)1.3 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 (16)1.4 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23)二、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8)2.1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28)2.2机器人 (35)三、航空航天装备 (42)3.1 飞机 (42)3.2 航空发动机 (49)3.3 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57)3.4航天装备 (65)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72)4.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72)五、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84)5.1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84)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92)6.1 节能汽车 (92)6.2 新能源汽车 (100)6.3智能网联汽车 (108)七、电力装备 (117)7.1 发电装备 (117)7.2输变电装备 (126)八、农业装备 (134)8.1 农业装备 (134)九、新材料 (142)9.1 先进基础材料 (142)9.2 关键战略材料 (152)9.3前沿新材料 (163)十、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69)10.1生物医药 (169)10.2高性能医疗器械 (177)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集成电路是指通过半导体工艺将大量电子元器件集成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本路线图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封装、关键装备和材料等内容。

1.1.1需求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在2011至2015年间约为2920 – 328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2016 至2020年间约为3280 – 400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2021至2030年间约为4000 – 537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在2011至2015年间约为840 – 118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2016 至2020年间约为1180 – 1734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2021至2030年间约为1734 – 244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5%。

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全文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_厂业 和信 息化 部 副部 长 、闰家 制造 强 建设 领 导 小 组 办公 室 主任 辛 国斌指 出, 当前 全球 制 造 业发 展 趋 势 和格局 正 在发 生深 刻 变化 ,技 术迭 代更 新 速度 不 断 加 快 ,产业 发展 和市 场需 求 日新 月 异。 为及 时反 映 制 造 业发展 的新 动向 、新情况 、新 问题 ,向各界提供 与时 俱 进 的参考 和指 引 ,战 略咨询 委于 2017年初 启动技 术 路线 图的修 订工作 。参与本 次修订] 作 的 400多位 院士 、 专 家在 深入 调研 我 国重 点 产业 技 术领 域 发展 现状 ,密 切 跟踪 全球 产业 技 术最 新 进展 ,认 真梳 理 各 个领域 存
fI ,介 பைடு நூலகம்{r当地 }仃:动 咂点领 域 创 新发 J陡的 做 成

2()l7‘ 度披 术路 线 发 ,将 J}I 全 川:发 f ,
Jf: 战 Ⅲ}} 咖 委 、中… l 院
『 I
川 lf1J, lI戊略 询 蚕 也 将 织 川 火 宋 埘 披 水路 线 J冬『, 2Jl

i 一r 能 光 IU于芝术 卡:}I,『 Ili【J :化 flI J I}-f it. 'Ij ,
位折 材料 、 合 料 ff】特 殊 料
海 洋 l-, ̄ltl 装 领域 . … f I I 院 院 I‘
仃 ,Ii捉 到 1前 装 、 发 J ‘¨1…
他 介 老一代 动力 套 没 找 f『J小 I 化还没
个=解 决 ,现 在 在 低 迷 的 lf1f候 , …: l 纷
纷 制新一 代以 能 、减排 、低 』 绿 包 |』J J
j 没 , 这 就 给 我 们 J.11… 1人 rJ I J 丁 必 顶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2015年10月前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制造大国,一些优势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有明显差距,大而不强。

因此,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实现的重大战略目标。

为了推进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制造业覆盖面很广,为了确保用十年的时间,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十大重点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为指明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引导企业的创新活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特组织编制了这些领域的技术路线图,汇总成册,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由于封面为绿色,也可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

技术路线图的编制于2015年4月中旬启动,动员了48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广泛征集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学会协会的意见。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目录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1.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1)1.2信息通信设备 (6)1.3 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 (16)1.4 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23)二、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8)2.1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28)2.2机器人 (35)三、航空航天装备 (42)3.1 飞机 (42)3.2 航空发动机 (49)3.3 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57)3.4航天装备 (65)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72)4.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72)五、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84)5.1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84)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92)6.1 节能汽车 (92)6.2 新能源汽车 (100)6.3智能网联汽车 (108)七、电力装备 (117)7.1 发电装备 (117)7.2输变电装备 (126)八、农业装备 (134)8.1 农业装备 (134)九、新材料 (142)9.1 先进基础材料 (142)9.2 关键战略材料 (152)9.3前沿新材料 (163)十、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69)10.1生物医药 (169)10.2高性能医疗器械 (177)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1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集成电路是指通过半导体工艺将大量电子元器件集成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本路线图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封装、关键装备和材料等内容。

1.1.1需求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在2011至2015年间约为2920 – 328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2016 至2020年间约为3280 –400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2021至2030年间约为4000 – 537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在2011至2015年间约为840 –118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2016 至2020年间约为1180 – 1734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2021至2030年间约为1734 – 244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5%。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

(4)列车制动系统。

研制新一代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自主化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

(5)通信信号装备。

突破列控系统车载ATP、车载ATO、地面RBC/ZC、地面列控中心、地面联锁设备以及无线通信宽带等关键技术,研制覆盖高、中、低速的自主化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装备。

(6)齿轮传动系统。

开展高速动车组、城际快速动车组、现代有轨电车齿轮传动系统技术攻关,突破齿轮热处理、轻合金箱体铸造、在线故障诊断等技术,开发出适合不同平台的齿轮传动产品。

(7)车钩缓冲系统。

突破城轨车辆和高速动车组车钩集成制造工艺、过载保护、吸能等技术,开发出半自动、全自动、半永久车钩系列产品。

3. 关键共性技术(1)新型车辆车体技术。

应用镁铝合金等新型材料,开发适用于城际快速动车组和现代有轨电车,并满足EN12663标准要求的轻量化车体。

(2)高性能转向架技术。

研制粘着重量利用高、动力学性能优、不同轴系列、不同机型配置的转向架系列。

(3)电传动系统技术。

完成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与应用,推进馈能式双向变流技术的应用;推广永磁电机驱动技术与无齿轮直驱技术。

(4)储能与节能技术。

加快大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的研制,利用超级电容优异的充放电性能,实现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全线无供电网运营和能量可循环利用运营。

(5)制动系统技术。

研究高速动车组、快速动车组、现代有轨电车制动控制技术,完成装置及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

(6)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自主开发适用于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城际快速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及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现代有轨电车用以太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平台。

(7)通信信号技术。

重点研究先进轨道交通安全处理平台技术、车地信息交换及安全通信技术、行车许可安全分配及优化技术、列车自动驾驶技术(ATO)、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全寿命周期维护保障技术、高速列车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等。

5.1.4应用示范工程1.“绿色智能工程化样车”示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

术 路 线 图发 布 后 ,要认 真 组 织 宣传 工 作 ,加
意见 >)从 五个 方面提 出了全 面加强 基础 科 学研 究 的 20项重
大宣 传 解读 力度 ,努 力 提升 技 术 路线 图的 影 点 任 务 。一 足完善 基础 研 究布 局 。二 是建 没高水 平研 究 基地 。二三
响 力 ,充分 发挥技 术 路 线 图对 提 高我 国制 造 是壮 大基 础研 究 人 才队伍 。 四是提 高 基础 研 究 国际化 水 平 。五 是
担损 失的机 制。
早落实 ,切实降 低企业 负债率 。



■■ 一
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 国务院发文 :
路 线图 (2017年版)发布
全面加 强基础科学研究 ,分 三步走
中 同制造 2025 重 点领 域技 术 创新 路 线 图 国务院 印发 关于 全面加 强基础 科学 研究 的符 _lF意见 ,对 伞面加
一是 完善企 业债 务重组政 策 ,建 关联企 业破 产制 鼓 励资 产管理公 司增强 资 本实 力。
度 ,探 索破产 案件快速 审理机制 。研究解 决 “僵 尸企业 ”
h 足出 台有针对 性 的业务 指 引,规 范引导 市场化 债
破 产 费}}j保 障问题 ,建立 政府 、企业 、银 行依法 合理 分 转股 项 目提 高质 量 ,推 动 已经签 订 的债转股 协议 金额 尽
(2017年 版 )发布 会 召开 。发 布会 对 两年 多 强基础科 学研究做 出部署 。
求 《中 制造 2025 十大蓖 点领 域取 得 的主
意 见 明 确 了 我 国 基 础 科 学 研 究 三 步 止 的发 展 目标 。提 出 到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的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的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的读后感《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是一部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蓝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提高自主研发及核心技术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此次绿皮书旨在明确我国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开展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助力实现中国制造的成功转型升级。

首先,这本绿皮书阐述了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必要性。

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日益稀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和挑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然后,绿皮书提出了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事实上,在制造业中,科技是主导力量。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技术、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为核心,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

同时,中国制造业还将精益求精,积极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发展,推动制造业产生根本性变革。

接下来,绿皮书详细介绍了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方向和规划。

这些领域包括: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火电、核电和新能源装备、半导体设备等。

为此,我们需要在这些领域中建立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以便吸收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最后,这本绿皮书还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图。

在这些技术路线图中,绿皮书提出了计划和目标,梳理了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本书还深入阐述了政府和企业的具体职责,以及如何落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目标。

读完这本绿皮书后,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也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我也认为,在20多年前,行业巨变是全球性的,它实际上标志着全球工业从传统向高端转型的启示,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竞争,唯有积极创新才能赢得更多市场机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附全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附全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附全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强化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水平。

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改革,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

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健全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采购等方面的安全审查。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

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切实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

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

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涉及的职工安置、债务清偿、企业转产等政策措施,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全国涉企收费项目库,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

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中国制造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全文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二、战略方针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

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

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

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三)战略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1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宽带普及率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代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家庭户数。

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数量(相关数据来源于3万家样本企业,下同)。

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三、战略任务和重点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

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