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化发展平台

合集下载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文化产业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集聚产业资源、促进产业创新、推动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各地纷纷兴建了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涵盖了影视、动漫、游戏、创意设计、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

这些园区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1、产业定位不清晰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在建设初期缺乏明确的产业定位,导致园区内企业类型杂乱,产业关联度低,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2、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园区内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3、配套服务不完善部分园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4、人才短缺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意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但目前许多园区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困难,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发展目标与定位(一)发展目标在未来X年内,将本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创新高地和示范园区,实现园区文化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X%以上,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知名品牌。

(二)产业定位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具体产业领域 1、具体产业领域 2和具体产业领域 3等产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

三、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一)空间布局根据园区的地形地貌和交通条件,合理规划园区的空间布局,形成“一心、两轴、多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园区的核心区,包括行政管理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文化展示中心等。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推进⽂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意见⽂号:国发[2014]10号颁布⽇期:2014-02-26执⾏⽇期:2014-02-26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政法规各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

⽂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知识性、⾼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

推进⽂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化软实⼒和产业竞争⼒的重⼤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多样化消费需求、提⾼⼈民⽣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推进⽂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总体要求(⼀)指导思想。

以邓⼩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和全⾯建成⼩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以知识产权保护利⽤和创新型⼈⼒资源开发为核⼼,牢固树⽴绿⾊节能环保理念,充分发挥市场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创新动⼒,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提⾼我国⽂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整体质量⽔平和核⼼竞争⼒,⼤⼒推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为扩⼤国内需求、满⾜⼈民群众⽇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服务。

(⼆)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重点突破。

统筹各类资源,加强协调配合,着⼒推进⽂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告服务等⽂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

根据不同地区实际、不同产业特点,⿎励先⾏先试,发挥特⾊优势,促进多样化、差异化发展。

南宁供电局以创效为核心的创新管理体系探索和实践

南宁供电局以创效为核心的创新管理体系探索和实践

南宁供电局以创效为核心的创新管理体系探索和实践●黄梦婷一、背景随着南方电网公司提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目标,以及“五者三商”的战略定位,南宁供电局迅速响应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创效”目标,构建“项目+团队+平台”的全过程创新管理体系模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锻造核心竞争力,为大型电网企业开展创新管理提供蓝图样板。

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日益显现,前沿技术应用广泛深入,新兴技术正在加速行业变革。

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完成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战略转变,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创新位列新发展理念之首,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南宁供电局是参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作为改革发展的国家队,在科技创新中必须具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研究如何通过创新实现创效,进而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南方电网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

电网企业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电力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处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党建与文化创新。

要取得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能源革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效承接企业战略布局,走好内涵式、集约式发展道路,紧紧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管理创新,构建科学合理、更有效率的电改创新体系,这对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纵深推进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一流目标”将起到重要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目标 (2)1.3 范围 (2)第二章需求分析 (3)2.1 用户需求 (3)2.2 市场需求 (3)2.3 竞争对手分析 (4)第三章技术架构 (4)3.1 技术选型 (4)3.2 系统架构设计 (5)3.3 技术风险分析 (5)第四章平台功能设计 (6)4.1 基本功能模块 (6)4.1.1 项目发布与管理 (6)4.1.2 资源整合与共享 (6)4.1.3 供需对接 (6)4.1.4 互动交流 (6)4.1.5 数据分析与报告 (6)4.2 扩展功能模块 (6)4.2.1 培训与认证 (6)4.2.2 金融服务 (6)4.2.3 产业链整合 (6)4.2.4 国际化合作 (7)4.3 用户界面设计 (7)4.3.1 界面布局 (7)4.3.2 导航设计 (7)4.3.3 色彩搭配 (7)4.3.4 交互设计 (7)4.3.5 移动端适配 (7)第五章数据管理 (7)5.1 数据采集 (7)5.1.1 数据来源 (7)5.1.2 数据采集方法 (8)5.2 数据处理 (8)5.2.1 数据清洗 (8)5.2.2 数据整合 (8)5.2.3 数据分析 (8)5.3 数据存储与备份 (9)5.3.1 数据存储 (9)5.3.2 数据备份 (9)第六章安全保障 (9)6.1 信息安全策略 (9)6.2 数据安全防护 (10)6.3 法律法规遵守 (10)第七章运营管理 (11)7.1 运营模式 (11)7.2 用户服务 (11)7.3 营销推广 (11)第八章人才队伍 (12)8.1 人才需求 (12)8.2 培训与激励 (12)8.3 团队协作 (12)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监控 (13)9.1 项目进度管理 (13)9.2 质量控制 (13)9.3 风险管理 (13)第十章项目评估与优化 (14)10.1 项目绩效评估 (14)10.2 用户满意度调查 (14)10.3 持续优化与升级 (15)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第一章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3)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特征 (3)1.1.1 定义 (3)1.1.2 特征 (3)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3)1.2.1 数字化发展 (3)1.2.2 产业融合 (3)1.2.3 IP化趋势 (4)1.2.4 消费升级 (4)1.2.5 政策支持 (4)1.2.6 市场需求扩大 (4)1.2.7 创意人才培育 (4)1.2.8 跨界合作 (4)第二章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法规 (4)2.1 政策环境分析 (4)2.2 法规体系建设 (5)2.3 政策扶持措施 (5)第三章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分析 (6)3.1 市场现状分析 (6)3.2 市场需求预测 (6)3.3 市场竞争格局 (7)第四章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 (7)4.1 资源调查与评估 (7)4.2 资源整合策略 (8)4.3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8)第五章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 (8)5.1 技术创新趋势 (8)5.2 技术研发投入 (9)5.3 技术成果转化 (9)第六章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9)6.1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0)6.1.1 基础教育阶段 (10)6.1.2 高等教育阶段 (10)6.1.3 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 (10)6.2 人才引进政策 (10)6.2.1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10)6.2.2 提供优惠政策 (10)6.2.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0)6.3 人才激励机制 (11)6.3.1 薪酬激励 (11)6.3.2 职业发展激励 (11)第七章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 (11)7.1 平台类型与功能 (11)7.1.1 平台类型 (11)7.1.2 平台功能 (11)7.2 平台建设策略 (12)7.2.1 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 (12)7.2.2 优化平台布局 (12)7.2.3 加强产学研合作 (12)7.2.4 创新平台运营模式 (12)7.3 平台运营管理 (12)7.3.1 制定运营策略 (12)7.3.2 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 (12)7.3.3 提升运营团队素质 (12)7.3.4 加强平台宣传推广 (12)7.3.5 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 (12)第八章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策划与实施 (13)8.1 项目策划方法 (13)8.1.1 需求分析 (13)8.1.2 创意构思 (13)8.1.3 目标设定 (13)8.1.4 资源整合 (13)8.1.5 可行性分析 (13)8.2 项目实施流程 (13)8.2.1 项目立项 (13)8.2.2 项目筹备 (13)8.2.3 项目执行 (14)8.2.4 项目监控 (14)8.2.5 项目验收 (14)8.3 项目评估与调整 (14)8.3.1 项目评估 (14)8.3.2 问题分析 (14)8.3.3 调整策略 (14)8.3.4 持续优化 (14)第九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 (14)9.1 品牌战略规划 (14)9.2 品牌推广策略 (15)9.3 品牌价值评估 (15)第十章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 (16)10.1 国际市场分析 (16)10.2 国际合作与交流 (16)10.3 国际市场拓展 (17)第十一章文化创意产业风险管理 (17)11.1 风险类型与识别 (17)11.3 风险监测与评估 (18)第十二章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 (18)12.1 可持续发展理念 (18)12.2 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19)12.3 产业与社会责任 (19)第一章文化创意产业概述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特征1.1.1 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指在文化、艺术、创意和科技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意设计,创造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产业创新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是指在政府引导下,通过组织建设一体化的创新服务综合体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产业创新服务。

它涵盖了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法律咨询等多个领域,形成一个服务完善、资源共享、创新能力强、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圈。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核心是搭建一个多元化、协同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供政策扶持、信息共享和市场对接等服务;同时也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合作的局面。

只有形成高效的合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多样化的创新需求。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还需要依托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

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通信息壁垒,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流动和共享。

要发展智能化的创新服务工具,提供精准的创新需求分析和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创新服务。

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中,还需要注重专业化人才培养。

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提高其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具价值的创新服务。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打破人才培养的壁垒,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建立起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要为产业创新服务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激发企业创新热情;而企业则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大自身的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只有政府和企业相互携手,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推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是推动我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通过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发展技术手段、培养人才和激发市场活力,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支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及运营管理方案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及运营管理方案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及运营管理方案设计第一章总体规划 (3)1.1 项目背景分析 (3)1.2 规划目标与原则 (3)1.2.1 规划目标 (3)1.2.2 规划原则 (3)1.3 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4)1.3.1 规划布局 (4)1.3.2 功能分区 (4)第二章项目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 (4)2.1 项目定位 (4)2.2 产业发展方向 (5)2.3 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5)第三章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 (5)3.1 建筑设计风格 (5)3.2 景观规划与布局 (6)3.3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 (7)第四章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7)4.1 基础设施规划 (7)4.1.1 交通设施 (7)4.1.2 通信设施 (7)4.1.3 供水供电设施 (8)4.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4.2.1 商业设施 (8)4.2.2 文化设施 (8)4.2.3 体育设施 (8)4.3 设施运维管理 (8)4.3.1 设施维护 (8)4.3.2 安全管理 (9)4.3.3 服务质量提升 (9)第五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9)5.1 投资估算 (9)5.2 经济效益分析 (10)5.3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0)第六章市场营销与推广策略 (11)6.1 市场分析 (11)6.1.1 市场环境分析 (11)6.1.2 市场需求分析 (11)6.1.3 市场竞争分析 (11)6.2 品牌建设与推广 (11)6.2.2 品牌形象设计 (11)6.2.3 品牌推广策略 (11)6.3 营销策略与渠道 (11)6.3.1 产品策略 (11)6.3.2 价格策略 (11)6.3.3 渠道策略 (12)6.3.4 推广策略 (12)6.3.5 客户关系管理 (12)第七章运营管理模式与组织架构 (12)7.1 运营管理模式 (12)7.1.1 运营管理理念 (12)7.1.2 运营管理模式构建 (12)7.1.3 运营管理策略 (12)7.2 组织架构设计 (13)7.2.1 组织架构原则 (13)7.2.2 组织架构设置 (13)7.3 人力资源配置 (13)7.3.1 人力资源规划 (13)7.3.2 人才引进与培养 (14)7.3.3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14)第八章政策法规与产业政策 (14)8.1 政策法规体系 (14)8.1.1 法律法规框架 (14)8.1.2 政策法规制定 (14)8.1.3 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 (14)8.2 产业政策引导 (14)8.2.1 产业政策目标 (14)8.2.2 产业政策内容 (15)8.2.3 产业政策实施 (15)8.3 政策扶持与优惠政策 (15)8.3.1 政策扶持措施 (15)8.3.2 优惠政策实施 (15)第九章项目实施与进度管理 (15)9.1 项目实施步骤 (15)9.1.1 项目启动 (15)9.1.2 项目策划 (16)9.1.3 项目实施 (16)9.1.4 项目验收 (16)9.2 进度管理 (16)9.2.1 制定进度计划 (16)9.2.2 进度监控 (16)9.2.3 进度调整 (16)9.3 质量与安全管理 (16)9.3.2 安全管理 (17)第十章持续发展与优化建议 (17)10.1 持续发展战略 (17)10.1.1 创新驱动发展 (17)10.1.2 文化传承与发扬 (17)10.1.3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发展 (17)10.1.4 国际化发展 (17)10.2 优化建议 (17)10.2.1 完善政策体系 (17)10.2.2 优化园区基础设施 (18)10.2.3 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 (18)10.2.4 强化园区品牌建设 (18)10.3 后期评估与调整 (18)10.3.1 定期评估 (18)10.3.2 动态调整 (18)10.3.3 持续优化 (18)第一章总体规划1.1 项目背景分析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与政策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与政策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与政策分析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包括文化艺术表演、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数字娱乐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政府也重视支持和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与政策进行分析。

一、产业园区的定义与发展背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其目的是打造一个集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作媒体、文化创意服务机构等于一体的综合体,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发展现状与特点1.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较快,已经有许多这样的园区相继建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布局。

2. 不同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特点各异,有些以文化创意设计为主导,有些以文化艺术表演为主导,还有些以数字娱乐为主导。

3.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特点是聚集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专业人才,形成了良好的创意创业氛围。

三、政策支持与助力1.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包括财税支持、用地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得到了金融机构的支持,例如提供低息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

四、园区的建设与管理1.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场地租赁等方面。

2. 园区的管理也很关键,应该注重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服务机制,以提供良好的创意创业环境。

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动力与优势1. 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2.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优势在于打通了创意和市场的桥梁,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挑战与问题1.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其全面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孵化平台建设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孵化平台建设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孵化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战略定位 (2)1.1 项目背景分析 (2)1.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3)1.3 平台战略定位 (3)第二章: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4)2.1 市场环境分析 (4)2.1.1 宏观环境分析 (4)2.1.2 行业环境分析 (4)2.2 目标客户群体分析 (4)2.2.1 目标客户分类 (4)2.2.2 目标客户需求分析 (5)2.3 需求调研与分析 (5)2.3.1 调研方法 (5)2.3.2 调研内容 (5)2.3.3 调研结果分析 (5)第三章:平台建设目标与规划 (5)3.1 建设目标 (5)3.2 平台架构规划 (6)3.3 发展阶段规划 (6)第四章:核心功能与服务体系 (7)4.1 核心功能设计 (7)4.2 服务体系构建 (7)4.3 平台特色服务 (8)第五章:技术支持与平台建设 (8)5.1 技术选型 (8)5.2 平台开发与实施 (8)5.3 技术维护与升级 (9)第六章:运营管理与推广策略 (9)6.1 运营管理机制 (9)6.1.1 组织架构 (9)6.1.2 管理制度 (10)6.1.3 持续优化与改进 (10)6.2 推广策略制定 (10)6.2.1 品牌宣传 (10)6.2.2 产品推广 (10)6.2.3 用户服务 (11)6.3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11)6.3.1 合作伙伴筛选 (11)6.3.2 合作伙伴评价 (11)6.3.3 合作伙伴关系维护 (11)第七章:风险控制与防范 (11)7.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2)7.1.1 风险识别 (12)7.1.2 风险评估 (12)7.2 风险防范措施 (12)7.2.1 市场风险防范 (12)7.2.2 技术风险防范 (12)7.2.3 法律风险防范 (13)7.2.4 财务风险防范 (13)7.2.5 人力资源风险防范 (13)7.3 应对策略 (13)第八章:政策支持与法规遵循 (13)8.1 政策环境分析 (13)8.1.1 国家政策背景 (13)8.1.2 政策扶持措施 (14)8.2 法规遵循与监管 (14)8.2.1 法律法规体系 (14)8.2.2 法规遵循要求 (14)8.3 政策申请与利用 (15)8.3.1 政策申请流程 (15)8.3.2 政策利用策略 (15)第九章:项目评估与优化 (15)9.1 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15)9.1.1 项目目标达成度 (15)9.1.2 创新能力 (15)9.1.3 市场竞争力 (15)9.1.4 资源整合能力 (16)9.1.5 运营管理能力 (16)9.1.6 社会效益 (16)9.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6)9.2.1 评估方法 (16)9.2.2 评估流程 (16)9.3 持续优化与改进 (16)9.3.1 优化方向 (16)9.3.2 改进措施 (17)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7)10.1 项目总结 (17)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7)10.3 发展前景展望 (18)第一章:项目背景与战略定位1.1 项目背景分析全球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与推广方案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与推广方案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与推广方案设计第1章引言 (3)1.1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概述 (3)1.2 运营与推广的重要性 (4)第2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定位与目标 (4)2.1 园区定位 (4)2.2 发展目标 (5)2.3 市场分析 (5)第3章园区空间规划与设计 (5)3.1 功能区域划分 (5)3.1.1 核心功能区 (6)3.1.2 辅助功能区 (6)3.2 环境景观设计 (6)3.2.1 绿色生态 (6)3.2.2 水体景观 (6)3.2.3 公共艺术 (6)3.3 配套设施布局 (6)3.3.1 交通组织 (6)3.3.2 服务设施 (7)3.3.3 网络通信 (7)3.3.4 安全保障 (7)3.3.5 环保设施 (7)第4章运营管理体系构建 (7)4.1 运营管理模式 (7)4.1.1 创新驱动模式 (7)4.1.2 资源整合模式 (7)4.1.3 服务导向模式 (7)4.1.4 协同发展模式 (7)4.2 组织架构与职责 (8)4.2.1 管理层 (8)4.2.2 运营管理部门 (8)4.2.3 企业服务部门 (8)4.2.4 人力资源部门 (8)4.2.5 财务部门 (8)4.3 运营管理制度 (8)4.3.1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8)4.3.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8)4.3.3 人力资源管理制庋 (8)4.3.4 财务管理制度 (8)4.3.5 企业服务管理制度 (9)4.3.6 活动策划与管理制度 (9)第5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建设 (9)5.1.1 品牌定位 (9)5.1.2 核心价值 (9)5.2 品牌形象设计 (9)5.2.1 视觉识别系统 (10)5.2.2 环境景观设计 (10)5.2.3 网络形象 (10)5.3 品牌传播策略 (10)5.3.1 媒体传播 (10)5.3.2 线下活动 (10)5.3.3 合作交流 (11)第6章产业集聚与发展策略 (11)6.1 产业链构建 (11)6.1.1 产业链整合 (11)6.1.2 产业链延伸 (11)6.2 企业孵化与培育 (11)6.2.1 企业孵化 (11)6.2.2 企业培育 (12)6.3 产业协同发展 (12)6.3.1 跨界融合 (12)6.3.2 区域合作 (12)第7章文化创意活动策划与组织 (12)7.1 活动类型与主题 (12)7.1.1 艺术展览活动 (12)7.1.2 文化交流活动 (13)7.1.3 创意市集活动 (13)7.1.4 节庆活动 (13)7.1.5 公益活动 (13)7.2 活动策划与实施 (13)7.2.1 活动策划 (13)7.2.2 活动实施 (13)7.3 活动效果评估与优化 (13)7.3.1 活动效果评估 (13)7.3.2 活动优化 (14)第8章营销与推广策略 (14)8.1 线上营销渠道 (14)8.1.1 网络平台推广 (14)8.1.2 网络广告投放 (14)8.1.3 网络互动营销 (14)8.1.4 网络口碑营销 (14)8.2 线下营销渠道 (14)8.2.1 宣传物料设计 (14)8.2.2 媒体合作 (14)8.2.3 活动策划与执行 (15)8.3 跨界合作与推广 (15)8.3.1 行业合作 (15)8.3.2 校企合作 (15)8.3.3 文化交流 (15)8.3.4 商业合作 (15)第9章人才引进与培养 (15)9.1 人才需求分析 (15)9.1.1 产业定位与人才需求 (15)9.1.2 人才结构分析 (15)9.1.3 人才竞争态势 (15)9.2 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15)9.2.1 人才培养 (15)9.2.2 人才引进 (16)9.3 人才激励机制 (16)9.3.1 绩效考核与激励 (16)9.3.2 股权激励与期权激励 (16)9.3.3 人才成长环境优化 (16)9.3.4 人才保障措施 (16)第10章持续发展与创新 (16)10.1 运营效果评估 (16)10.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6)10.1.2 运营数据收集与分析 (16)10.1.3 效果评估报告撰写 (16)10.1.4 评估结果应用与改进 (16)10.2 持续发展策略 (16)10.2.1 政策环境分析与应对 (17)10.2.2 市场需求趋势预测与适应 (17)10.2.3 产业链优化与拓展 (17)10.2.4 人才培养与引进 (17)10.2.5 资源整合与共享 (17)10.3 创新与变革路径摸索 (17)10.3.1 创新体系建设 (17)10.3.2 技术研发与应用 (17)10.3.3 商业模式创新实践 (17)10.3.4 品牌塑造与传播 (17)10.3.5 文化交流与合作 (17)第1章引言1.1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概述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形态,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手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手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手册第一章: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2)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特征 (2)1.1.1 定义 (2)1.1.2 特征 (2)1.2 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 (3)1.2.1 推动经济增长 (3)1.2.2 传承与创新文化 (3)1.2.3 提升国家形象 (3)1.2.4 促进就业与人才培养 (3)1.2.5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3)第二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2.1 政策法规环境 (3)2.2 市场需求环境 (4)2.3 技术创新环境 (5)第三章:文化创意产业战略规划 (5)3.1 发展目标与战略定位 (5)3.1.1 发展目标 (5)3.1.2 战略定位 (5)3.2 产业布局与区域协同 (6)3.2.1 产业布局 (6)3.2.2 区域协同 (6)3.3 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6)3.3.1 产业链构建 (6)3.3.2 产业链优化 (6)第四章: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 (6)4.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4.2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7)4.3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7)第五章: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支持 (8)5.1 政策体系构建 (8)5.2 财政税收政策 (8)5.3 产业扶持政策 (8)第六章: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 (9)6.1 投融资机制创新 (9)6.2 产业基金运作 (9)6.3 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 (10)第七章: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拓展 (10)7.1 市场需求分析 (10)7.2 品牌建设与推广 (11)7.3 跨界融合与市场拓展 (11)第八章: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12)8.1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2)8.2 人才引进政策 (13)8.3 人才激励机制 (13)第九章: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建设 (13)9.1 服务平台类型与功能 (13)9.2 平台运营与管理 (14)9.3 平台发展策略 (15)第十章: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协同发展 (15)10.1 区域合作模式 (15)10.2 产业链区域布局 (15)10.3 资源整合与共享 (16)第十一章: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合作与交流 (16)11.1 国际合作策略 (16)11.2 跨国并购与投资 (17)11.3 文化交流与传播 (17)第十二章: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 (18)12.1 成功案例解析 (18)12.1.1 案例一:某知名动漫产业 (18)12.1.2 案例二:某文化科技企业 (18)12.2 问题与挑战 (18)12.2.1 产业链不完善 (18)12.2.2 资金不足 (18)12.2.3 文化输出不足 (19)12.3 发展趋势与启示 (19)12.3.1 跨界融合 (19)12.3.2 数字化转型 (19)12.3.3 人才培养 (19)12.3.4 国际合作 (19)第一章:文化创意产业概述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特征1.1.1 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依托于人类智慧、创造力和文化底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开发,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核心,涵盖创意设计、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的产业。

银光集团创新实干打好全年收官攻坚战

银光集团创新实干打好全年收官攻坚战

找问题、补短板、理思路、定措施,持续加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加快关重设备的更新、保养、升级换代步伐。

随着四季度企业重点项目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通过72小时性能考核。

这一喜人消息,极大鼓舞了企业全体员工冲刺四季度的士气,企业将进一步在机器代替人工、在线分析检测、网格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开发智能建设新模式,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树立行业现代化一流企业标杆。

加大自主创新,做大做强民品产业链四季度是科研生产单位冲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关键期,企业将按照“一主两翼”产业框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持续优化工艺技术、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竞争力,为决胜四季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赋能增量。

“作为企业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对标先进、持续创新,将个人发展与事业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早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企业民品高质量发展。

”中国兵器青年科技带头人、PDI项目负责人刘耀宗和国产改性硅油项目负责人何爱晓纷纷表示。

近年来,他们带领的团队纷纷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国内首批生物基PDI产品,改性硅油首次实现国产化。

“十四五”期间,银光集团将持续围绕光化产业特种新材料产业、光化中间体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三条主线,中国军转民38能、加快推进氯碱配套项目,促使向集群化、基地化转变,为做强做优做大民品产业链奠定基础。

对标世界一流,建设现代化工厂四季度,银光集团落实兵器工业集团“打造绿色兵器、美丽工厂”的部署,持续打造环境和谐、发展和谐、文化和谐的“美丽银光”,累计投资1600余近日,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创新传来喜讯。

公司撰写申报的《军工企业基于制造装备自主可控的管理创新体系构建与实践》管理创新成果通过湖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评定,将作为湖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优秀代表之一,并被湖南省重点推荐申报2021年度国家级成果管理创新成果奖。

该成果是涉及国有企业战略转型题材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推广性。

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产业创新平台搭建

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产业创新平台搭建

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产业创新平台搭建在时代的浪潮中,文化产业如同一艘巨轮,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梦想,破浪前行。

然而,在这艘巨轮的航行中,创新平台的搭建如同一片未知的海洋,既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也充满了挑战。

本文将从文化产业创新平台的内涵、现状、以及搭建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揭示这片海洋的秘密。

文化产业创新平台,如同一个熔炉,将各种创意、技术和资源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火花。

它是一个生态系统,包含了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

在这个系统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平台的现状却让人喜忧参半。

一方面,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创新平台的搭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么,如何搭建一个高效、有序的文化产业创新平台呢?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次,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文化产品的制作质量。

再次,教育机构应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最后,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对文化产业市场推广的力度,拓宽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提高市场推广效率。

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文化产业创新平台的搭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用智慧和勇气去开拓、去创新。

只有搭建起一个高效、有序的文化产业创新平台,才能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这片未知的海洋中,搭建起一座文化产业创新平台的灯塔,照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司法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司法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司法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司法部•【公布日期】2019.12.13•【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司法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了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将文化和旅游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及其说明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公众可以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或者中国法律服务网,关注司法部微信公众号查看送审稿及其说明。

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20年1月13日前,通过以下3种方式提出意见: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或者中国法律服务网(),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

2.通过信函方式寄至: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6号司法部立法一局,邮编100020,并请在信封上注明“文化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字样。

3.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cn。

司法部2019年12月13日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起草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制定本法。

第二条【调整范围】本法所称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而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以及为实现上述经营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活动的集合。

前款所称经营性活动的类别包含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资讯信息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等。

第三条【发展方针】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与运营:构建创新生态,驱动产业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与运营:构建创新生态,驱动产业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与运营:构建创新生态,驱动产业升级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并进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以其独特的创新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力量。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这一产业的重要载体,其规划与运营对于促进产业集聚、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深耕文化创意产业多年的专业人士,本文将从园区规划、运营模式、政策支持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深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与运营策略。

一、园区规划:科学布局,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应基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基础及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

首先,要明确园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侧重于艺术创作、数字娱乐、文化传媒还是其他细分领域,以确保园区特色鲜明,避免同质化竞争。

其次,要注重空间规划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既要有满足大型企业需求的标准化厂房和办公楼,也要有适合小型创业团队和个人的共享空间和孵化器,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产业空间布局。

此外,还应注重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宜人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吸引创意人才聚集。

二、运营模式: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应突出创新驱动和协同发展。

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包括技术研发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创业辅导等,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另一方面,要促进产业上下游的紧密合作,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通过举办创意市集、设计比赛、行业论坛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信息、资源、技术的共享与流动,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三、政策支持:精准施策,优化环境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与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应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入驻。

同时,要优化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外,还应注重文化政策的引导,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文化体验平台开发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文化体验平台开发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文化体验平台开发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市场分析 (2)1.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述 (2)1.2 数字化文化体验市场趋势 (2)1.3 用户需求分析 (3)第二章:平台定位与目标设定 (3)2.1 平台定位 (3)2.2 发展目标 (4)2.3 核心竞争力分析 (4)第三章:技术架构与开发流程 (4)3.1 技术选型 (4)3.2 系统架构设计 (5)3.3 开发流程与规范 (5)第四章:内容建设与管理 (6)4.1 内容规划 (6)4.2 内容采集与审核 (6)4.3 内容更新与维护 (7)第五章:用户体验设计 (7)5.1 用户界面设计 (7)5.2 交互设计 (7)5.3 个性化推荐 (8)第六章:营销推广策略 (8)6.1 市场定位 (8)6.2 营销渠道与策略 (8)6.2.1 营销渠道 (8)6.2.2 营销策略 (9)6.3 品牌建设 (9)第七章:商业模式构建 (9)7.1 收入来源分析 (9)7.2 成本控制 (10)7.3 盈利模式设计 (10)第八章:平台运营与管理 (11)8.1 运营团队建设 (11)8.2 运营流程优化 (11)8.3 风险管理 (12)第九章:政策法规与知识产权 (12)9.1 政策法规遵循 (12)9.1.1 国家政策导向 (12)9.1.2 法律法规遵循 (12)9.1.3 地方政策支持 (12)9.2 知识产权保护 (12)9.2.1 知识产权界定 (12)9.2.2 知识产权申请 (13)9.2.3 知识产权维权 (13)9.3 法律风险防范 (13)9.3.1 法律风险评估 (13)9.3.2 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13)9.3.3 法律风险应对策略 (13)第十章:项目评估与展望 (13)10.1 项目绩效评估 (13)10.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3)10.1.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4)10.2 市场前景分析 (14)10.2.1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4)10.2.2 竞争格局分析 (14)10.2.3 消费者需求分析 (14)10.3 发展战略规划 (14)10.3.1 技术研发战略 (14)10.3.2 市场拓展战略 (15)10.3.3 人才培养战略 (15)10.3.4 合作与联盟战略 (15)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市场分析1.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述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健全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健全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一、明确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概念与内涵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指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形成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体系。

二、创新驱动,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1. 强化科技创新: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超高清等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2. 加强文化创新:鼓励文化企业和创作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作具有时代特色、民族风格、国际视野的文化产品。

3. 优化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1. 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

2.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3. 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化产业为引领,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科技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市场竞争力1.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

2. 拓展文化消费空间: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

3.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加强人才培养,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供智力支持1. 优化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化人才。

2. 鼓励人才流动:为文化产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3.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数据库,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六、健全政策体系,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康发展1.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为文化产业提供制度保障。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附全文)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附全文)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附全文)大力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

在示范园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节能技术系统集成试点,整合高耗能企业的余热、余压、余气资源,鼓励利用余热采暖、利用余能和低温余热发电。

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及耗能设备配备智能能源计量和远程诊断设备,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强系统自动监控和智能分析能力,促进提高综合能效。

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优化工艺技术,推动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在低温加热段使用太阳能集热器,实现生产工艺和能源供应的综合优化。

推进化石能源近零消耗建筑技术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门窗、绿色节能建材等产品。

鼓励风电、太阳能发电与企业能源供管系统综合集成,推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

做大做强节能服务产业。

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业态快速发展,推动节能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推广节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搭建绿色融资平台,推动发行绿色债券,支持节能服务公司融资。

制定相关标准,提高节能服务规范化水平。

制定节能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节能第三方评估机制。

搭建节能服务公司、重点用能单位、第三方评估机构履约登记和服务平台,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专栏16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工程组织实施节能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工程、节能装备制造工程。

鼓励研发高性能建筑保温材料、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紧凑型户用空气源热泵装置、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与器件、先进高效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装备、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装置等一批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

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供热管网系统能效综合提升工程、电机拖动系统能效提升工程,推进燃煤电厂节能与超低排放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重大关键节能技术与产品规模化应用示范。

组织实施城市、园区和企业节能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集成示范应用。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产业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也是国家增强竞争力、提高民生福利的关键因素。

在企业经济越来越开放、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实现产业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已成为推进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

综合体是指将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综合集成,为企业提供一系列支持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消费体验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在产业创新方面,综合体则可作为各项创新服务的共享平台,协调推进创新产业孵化、众创空间、技术研发、企业咨询、成果转化等多个环节,实现产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一、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服务生态正向环。

创新服务平台包括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合作服务平台、高端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

针对不同的企业需求,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资源整合、技术支撑、市场拓展、政策指导等全方面、一体化的服务。

同时,建立服务评估机制,做好服务效果评价,为企业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服务生态正向环。

二、拓展产业创新合作伙伴圈,加强协同创新。

众创空间可作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投资机构等产业创新合作伙伴的协同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知识共享、技术交流等多项合作。

通过共同创造、共同推广,形成良好的产业聚集效应和协同创新环境,提升产业创新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成果转化机制,实现产业链闭环式发展。

成果转化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指标和核心内容。

综合体可建立自主研发、重点引进、技术交易等多项成果转化机制,为企业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营销、资本运作等专项服务。

通过形成从科技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到产业链上下游的闭环系统,形成具有持续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四、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打造产业创新优质环境。

政策是支持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工具。

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综合体可通过政策指导、政策宣传等方式,加大对产业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形式多样的政策咨询和指导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化发展平台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化发展平台自评方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自2008年7月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壹部署,于市文化创意产业指导委员会的有效指导和关联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宣传部的创新创优项目——“创新建设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化发展平台”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如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高度评价文化创意产业为全市转危为机、跨越发展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于十届六次全会上,“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被列为全市经济工作“十二大亮点”之壹;于十届七次全会上,文创经济被列为“壹化七经济”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2009年全市50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强有力对策措施之壹。

壹年多来,中宣部《宣传工作》(2009年第56期)、《宣传信息清样》(2009年第23期)及《舆情摘报》(2009年第102期)等权威部门刊物分别刊发了《打造“五大产业平台”助推文化创意产业逆势上扬》,宣传报道我市的经验做法;杭州市获得了“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荣誉称号;《郑和下西洋》、《宋城千古情》、《为了零点五克的挚爱》三部作品获得了全国“五个壹”工程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9年11月份,于由国家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度高峰会”上,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获得了“2009中国创意产业推动奖”;省、市主要领导共作出肯定性批示40多次。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壹、项目的提出(壹)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化发展平台包括什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内涵丰富。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立足杭州实际,我市着力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化发展平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壹是产业集聚平台,二是投资融资平台,三是项目引导平台,四是人才开发平台,五是展示交易平台。

之上五个平台是壹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机统壹体,是加快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动力源”。

见下图。

(二)为什么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化发展平台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有效举措。

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刚刚起步的我市文化创意产业造成了以下四个方面影响:壹是于金融危机条件下,随着居民收入的下降和企业运营的不景气,市场上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也出现了相应下降;二是于金融危机条件下,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规避意愿更加明显,这给文化创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融通带来更多困难;三是由于此次金融危机波及面大、影响程度深,这对投资于该领域的企业家信心产生了较大影响;四是国外市场的不景气,将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

于此情况下,积极打造五大平台,充分发挥五大产业发展平台的关联、协同和支撑作用,对于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应对挑战、转危为机具有重要意义。

2、顺应创意经济发展大潮的客观需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科技、工业、建筑、休闲旅游等产业不断融合的产物,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载体、新动力。

于世界范围内,创意经济浪潮风起云涌,文化创意产业于提升区域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中的巨大作用和潜力正于不断彰显。

于国内,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于2009年9月份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将于国家层面得到扶持发展。

新形势下,整合要素资源,打造发展平台,对于我市抢抓创意经济时代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重要依托。

为加快产业发展,杭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旨于依托产业规模巨大、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大、文化品位较高、创业环境壹流、专业人才集聚、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群的形成,把杭州打造成为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步入“文化融入经济、经济体现文化、经济文化壹体化”的互动高级发展阶段。

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壹项“非常”之策,客观上需要“非常”之举加以应对。

鉴于此,集中精力,突出重点,打造五大平台,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于加快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4、发挥产业平台协同作用的必然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是壹个以“人脑+电脑+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

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

产业的这种特殊性质和所处的特定阶段,特别需要发挥政府主导力的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目前,我市已先后出台了财政税收、投资融资、人才建设、园区开发等壹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且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从实践的角度来见,这些举措于“针对性、关联性和体系性”等方面仍存于着不足。

鉴于此,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优化整合资源,切实增强和发挥各个平台之间的协同作用,加快形成“叠加”和“倍增”效应,已成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壹个现实问题。

二、项目的难度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的特性,也决定了五大产业发展平台的打造必然是壹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推进过程复杂、执行难度大的工作。

(壹)从创新创优角度来见。

打造五大平台,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关系到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制度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学术界、产业界仍是党政界均对此项工作缺乏足够的把握和认识,于国内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系统性、前沿性强,创新创优难度大。

(二)从综合程度角度来见。

打造五大平台,关系到政府、企业、市民和中介机构等多个主体,涉及到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产业门类,又和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密切关联,具有全局性影响,综合性强,实施难度大。

(三)从组织协调角度来见。

打造五大平台,不仅要和各区、(县)市、八大重点行业牵头部门、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体及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等单位进行沟通,而且仍要和银行、担保机构、投资公司、会展公司等机构和有关大专院校进行协作,同时仍要处理好和市民、国内外有关媒体之间的互动,协调任务重,实施过程复杂,操作难度大。

(四)从目标功能角度来见。

打造五大平台,不仅要于理论研究上进行创新突破,而且仍要付诸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之中。

于壹年多的时间里,从课题立项到开展前期调研,从理论研究到出台政策,从宣传发动到具体实施,从绩效评估到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时间紧,要求高,难度大。

三、项目的突破壹年多来,市委宣传部(文创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创意产业要重点做好“抓平台、抓政策、抓人才、抓品牌、抓保护、抓开放、抓合力”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规划制定、政策完善、人才培养、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方面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产业集聚、投资融资、项目引导、人才开发、展示交易”等五大平台项目建设,主要于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

(壹)园区开发模式创新。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之江文化创意园等十大园区是我市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主平台。

于产业集聚平台的打造过程中,我市通过把产业集群、创意阶层等理论和杭州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的新模式,其中“白马湖农居模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白马湖模式”实现了传统的农居向农居SOHO的嬗变,这壹嬗变的意义于于,它改善了原住民生活品质,保护了白马湖乃至滨江新城生态环境,降低了文化人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成本,深化了地方和名院大所合作,走出了城郊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的柴家坞39幢农居SOHO被中国美院、网易陶瓷等28家创意团队壹抢而空;陈家村、孔家里、章苏的500户农居正于抓紧改造之中,海润影视、中国山水画院分院等100多家创意团队排队入驻。

2009年4月,有“中国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于视察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时指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设计理念先进,功能新颖,比较优势明显”。

新华网等媒体以《以打造白马湖模式为切入点——王国平:建好白马湖生态创意产业城》等为题,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

2009年,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获得了“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全国共9家)。

(二)投融资体制创新。

投融资问题壹直是制约国内外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壹。

于金融危机条件下,如何有效破解这壹约束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2008年,由我部牵头,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参加,于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推出了四项举措,即制订出台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政策、推出“宝石流霞”文创产业债权信托产品、探索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战略合作机制、搭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对接平台,用于破解杭州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目前,全国第壹个针对文创企业发行的规模为6000万元的“宝石流霞”债权信托产品,已对29家文创重点项目提供了融资服务。

继“宝石流霞”之后,2009年我市又推出了1亿元规模的债权基金产品——“满陇桂雨”,计划为全市50多家文创企业提供服务。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文创企业创业板上市的工作意见》,对同花顺、银江电子、宋城旅游、华策影视、思美传媒等五家企业给予了股改奖励,其中同花顺和银江电子俩家企业已于创业板成功上市。

杭州银行积极探索融资新渠道,成为全国第二家开展版权质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成功向浙江中南卡通XX公司了提供最高额1000万元人民币的版权质押贷款。

投融资系列举措的推出,首开全国之先河,得到了中宣部等上级部门及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文改办《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简报》2009年第3期刊发了《杭州市推出四项举措破解文化企业融资难》信息,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也给予了宣传报道;国内著名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研究员认为我市推出的系列文化创意产业债权信托(基金)产品,是国际上最前沿理论概念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合资伙伴关系)于中国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三)“1+X”政策体系创新。

创新创优项目提出以来,市委宣传部(文创办)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文创企业创业板上市的工作意见》、《关于利用工业厂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进壹步丰富和完善了“1+X”政策体系(“1”是指《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X”是指上述产业规划、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指导目录等政策文件),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导和有力的政策支撑。

其中,作为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壹环,就是成立了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9年专项资金总额为2.05亿元,对全市468个项目进行了扶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