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精选】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精选】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产业经济学授课教师:xxx院系:xxxxxxx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班级:xxxxxxxxxxx姓名:xxxxxxx日期:xxxx年12月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产业结构的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产业结构的研究特别重要。

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 并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特点。

但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高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不够仍然是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需要全面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本文首先针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调整对策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总体而言,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正在向中高级阶段迈进。

虽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

但是,中国的“两基一柱”(即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仍然较低。

三个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失衡,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低,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慢。

我国当前总体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1.三个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失衡,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低。

第一产业比重偏高,高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不仅高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且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大大低于同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

2.第一产业效率仍然很低。

自动化程度低,基础不稳定,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抗灾能力下降,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粮食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

3.受传统因素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第二产业结构失衡的现象依然没有改观:高能耗、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务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基础产业成瓶颈,制造业比重偏高,轻纺工业生产严重过剩,加工业小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不相称。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要反思的若干问题1、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过分强调比例关系的变化理论界研究工业发达国家在不同工业化阶段所对应的产业各种比例关系(如钱纳里模式、库兹涅茨模式等所规定的三次产业比例关系)。

我国往往以此为基准来确定当前我国工业化阶段,确定三次产业之间是否存在偏差,并以“纠偏”作为结构调整的目标。

当前我国一直强调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就是以为当前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从而要进行“纠偏”。

追求单纯的数量比例关系变化往往其效果难以取得。

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纠偏效果并不明显,值得反思。

实际上,单纯的数量上升并不能解决产业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三次)产业之间内在的协同发展往往比单纯的数量比例关系更为重要。

也就是说,解决某些制约相关产业的“瓶颈”更为重要。

2、我国工业发展的定位目标没有确定一是重化工业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定位没有确定。

目前我国有两种观点,一是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要尽量利用国际贸易或走出去来获取重化工业产品,从而减少能耗和污染;二是我国无法绕过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将为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支撑。

尽管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但依靠国外市场来发展本国经济总是存在风险和难度。

不能否认根据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所总结出来的工业化规律。

当然,重化工业阶段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应该说,重化工业的内容和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存在差异。

二是制造业的国际产业分工定位目标尚未确定。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理论界一致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要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转型,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实际上,一方面,我国产业发展需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基本出发点;但另一方面要解决产业高端化(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创造”)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是战略任务。

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性。

从而导致了我国产业政策的出台存在摇摆性或者矛盾性。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1:资源过度依赖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资源的输入。

过度依赖资源产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对策1: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 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 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对策2:改善资源利用效率 - 推动资源节约型和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强化对资源开采和消耗的监管,减少资源浪费。

问题2:产业结构单一中国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制造业的发展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需求。

对策1:发展现代服务业 - 提高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信息技术、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 建设全国性的服务贸易创新试验区,打造服务贸易开放新高地。

对策2: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 增加对高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 建立高技术产业创新基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问题3:资源配置不均衡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资源优势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对较好,而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滞后。

对策1: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 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规划,引导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 建设一体化的城乡发展体系,提高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

对策2: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 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等手段,引导投资和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促进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

问题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但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的产业结构面临着诸多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仍有待提升。

有必要对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思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明显的单一性,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和农业的比重较低。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我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缺乏竞争力。

2. 产业附加值低由于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且国际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这导致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缺乏对外部市场的持续吸引力。

3.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仍依赖于引进和消化吸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这使得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长期处于国际技术竞争的劣势地位。

4. 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一些传统产业资源消耗率高,污染严重,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相悖。

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二、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1. 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强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握能力。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竞争力。

3. 调整资源配置结构要着力推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转变,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要加强与国外的开放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加大对外贸易的调整力度,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5. 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要完善相关的支持政策体系,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将政府的支持重点放在创新驱动和优化升级方面,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有力支持。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经济需要加速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家竞争力。

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明确提出了“提高产业优化升级水平”的目标。

二、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中国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依然是主导,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甚至存在不少“中低端、以制造业为主”的特征。

2. 技术水平低下许多中国制造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较少,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约了制造业的规模和质量。

3. 研发投入不足中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较低,尤其是中小企业更为明显。

这导致了产业技术水平和升级速度的相对滞后。

4. 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和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将制约中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解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对策1.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并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研发合作网络,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推广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提高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2. 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圈。

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智能发展。

3.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实施环保和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

同时,加强环保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推进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利用产业转移和海外投资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国际化。

与发达国家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四、结语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该形成合力,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助力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由于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为了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很多企业纷纷扩大产能。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和需求的减弱,一些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和经济增长放缓。

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高度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问题。

由于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丰富并且廉价,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资源和劳动力,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

这导致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不强,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优势地位。

我国产业结构中还存在着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果,但整体上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大部分企业在技术上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多产品还处于中低端水平。

这导致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技术壁垒的限制,很难在高端市场中取得优势。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调整思路。

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优化产业布局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政府和学校可以加大对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际项目和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规划。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绿色产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减少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依赖。

要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不同行业间的合作与创新,提高整体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调整思路和改革措施,可以逐步改善产业结构的问题。

只有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升级,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优化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优化

1)第一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资所占比重只有2%左右,结果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两个比重下降不同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高,每年每个农村劳动生产率约为200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2)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

具体表现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加工工业盲目建设和扩张,一般加工工业供过于求,高质量的加工产品供不应求,传统加工业比重大,以电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等科学领域带动的新兴产业比重相对较小。

(3)在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地,使得第三产业明显滞后,处于世界较落后的水平。

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率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

工业化阶段是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

由于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其加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优化(1)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要走出集约型产业投资的道路。

(2)合理安排第二产业投资,在保证第二产业投资绝对量有所增长的同时,使其内部投资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3)强化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是,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迅速成长的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作用也相当突出。

根据国际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分析,我国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产业结构仍需改善。

一、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1.农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

但是,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

我国的牛、羊、猪等肉类产品、苹果、梨等水果产品、花卉产品以及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

三是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2.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1)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使我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无论是袜子还是半导体,中国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产品链条中关键的供应者和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目前我国产业的真实写照,表明了我国强大的生产能力。

例如,20世纪90年代,所有向美国出口成衣的国家中,我国的出口增长最快;1998~2002年,我国向法国出口鞋的总量增长超过100% 。

但是,尽管我国已经广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但我国总体仍然处于浅层工业化阶段。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以制造业为主导,而且还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科技产业比重较低。

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可持续性。

二是产业集中度依然较高。

一些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而且一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过度依赖某一产业,一旦该产业遇到问题就会对整个地区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产出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也是我国一些传统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四是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而且我国能源资源的消耗也很大,存在很大的浪费问题。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高端制造业的比重,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

应该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

避免一哄而上,避免集中度过高的现象,推动产业布局的多元化和分散化,有利于避免产业集中度过高、一旦某一产业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情况。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

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四是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上所述,是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论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

论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

论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单一化:我国产业结构过于依赖于传统的制造业,尤其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这导致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较低,创新水平较差,难以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

2. 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西部地区,形成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格局。

东部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西部地区则以资源型产业为主。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更加先进,而西部地区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产业中。

3. 环境污染严重: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点,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不仅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也限制了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调整对策:1. 优化产业升级布局: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同时,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2.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改善基础设施、降低制度性壁垒等措施,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西部地区的新兴产业,推动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 推动绿色发展: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加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与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通过以上的调整对策,可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能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摘要】我国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消耗型产业过多、产业间互补性不足、产业技术水平待提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来进行调整。

建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我们认清问题和思考解决之道,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互补性、技术水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转型、调整步伐、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效益。

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还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体现在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方面。

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升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只有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更加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1.2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现在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消耗型产业过多。

我国传统产业主要以能源、矿产等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资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种资源消耗型产业的结构使得我国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上存在着短板,亟待调整和改进。

产业间互补性不足。

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许多单一、重复、低效的产业,缺乏产业间的互补性和协同发展。

这导致了产业之间竞争激烈、利润下降的局面,限制了整体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存在偏重于传统产业的问题,包括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以及低附加值的制造业。

这些产业在过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它们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二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相对较弱。

这些领域的发展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在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小。

三是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服务业的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业的比重较低和服务质量较低等方面。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思路:一是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提供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高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还可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转移和转化效率,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优化传统产业结构。

可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性调整,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是加大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对于服务业,可以推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向服务业转移,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服务质量。

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注重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同时要加强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避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二是要注重培育创新创业的环境。

创新和创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创新创业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要注重扩大内需和提升消费能力。

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消费需求的培育和消费能力的提升,鼓励居民增加消费和改善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中国人均GDP不断接近高收入国家,中国的经济内在驱动力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也一点点浮现在人们面前。

[1]在新时代的我们,面对错综复杂变化的世界,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去解决现阶段产业发展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对策前言当前,受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结构调整阵痛释放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面对这样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的进程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被提上日程。

一、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一)第一产业逐渐“增产不增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伴随中国发展且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虽然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却很低。

例如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多,今后每年还有大量新成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

这就使我们面临一个难题,由于资源短缺,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这要花费大量投资,包括水利设施的建设,机械、动力、化肥、农药的投入等。

农民发现种地并不赚钱,也慢慢会丧失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第二产业供给能力大、需求相对不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技术水平。

而现阶段,我国工业的发展结构并不合理,第二产业供给能力大、需求相对不足。

而且,中国人均拥有的主要工业品和住房,在世界上尚属低水平,具有发展的潜力。

不得不承认的是,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我国只注重经济量的增长,不注重质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三)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推动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服务业是主要引擎。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向摘要:分析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提出了新时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产业结构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带动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另有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乏力,而后者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步伐,是影响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下面就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谈几点个人认识与看法。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一、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1. 农业产业化和第二、三产业对农业的深加工及服务滞后,农业结构问题和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表现为:一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

三是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2. 工业结构名义高度化较快,实际高度化不足,制造业大而不强。

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和数量扩张为主,以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化为标志的名义高度化较快,而以附加值,技术含量和国际分工地位为主要特征的实际高底化水平低,现代装备制造业落后于工业化步伐,关键产业空心化明显,制造业“大”而不“强”特征明显3. 服务业发展滞后,存在着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低和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并存的现实状况。

第三产业规模增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

服务业发展滞后是影响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无论从服务业发展的质量或发展的规模来看,中国服务业与同等程度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差距。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本文将先进行二者关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并对我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思路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三次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发展一、文献回顾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许多经济学家就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其中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有:库兹涅茨、钱纳里和罗斯托。

库兹涅茨提出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就把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i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Kuznets, 1949) 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 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 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为此, 库兹尼茨(Kuznets, 1957) 用50 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 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 有必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

钱纳里(Chenery, 1960) 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 并利用51 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 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 而制造业增长最大, 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 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正如库兹涅茨将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一样,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化。

因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且因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获得的结构效应也能促进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会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这又会对产业结构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产业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均衡, 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

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中,部分传统产业仍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过度依赖于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消耗,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的问题。

东部地区的制造业比重较高,而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滞后,以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要支柱。

这不仅导致了东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也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如高铁、5G等,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制造领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这导致我国很难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无法主导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模式以资源消耗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

这不仅威胁到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也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要加大对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要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加强区域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要推动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加强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外资、加大投资力度等方式,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要加强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移等领域的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企业和人才来华发展。

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要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落实,推动企业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

要加大对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传统产业的相对过剩、高科技产业的相对不足、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等。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思路。

我国传统产业的相对过剩是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过去,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们需要面对产能过剩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和扩大消费等措施来调整产业结构。

还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其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相对不足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

为了加快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转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还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市场机会。

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也是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就业的重要来源。

由于融资难、市场竞争压力等问题,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

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加大金融支持、降低税负、减少行政审批等方式来提供帮助。

还需要加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其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也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存在产能闲置和就业问题;城市地区出现城市病等问题,急需进行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和农民就业转移,以及加强城市规划和优化城市产业布局等方式来解决。

在调整产业结构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动绿色产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举措,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优化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优化

1)第一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资所占比重只有2%左右,结果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两个比重下降不同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高,每年每个农村劳动生产率约为200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2)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

具体表现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加工工业盲目建设和扩张,一般加工工业供过于求,高质量的加工产品供不应求,传统加工业比重大,以电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等科学领域带动的新兴产业比重相对较小。

(3)在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地,使得第三产业明显滞后,处于世界较落后的水平。

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率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

工业化阶段是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

由于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其加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优化(1)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要走出集约型产业投资的道路。

(2)合理安排第二产业投资,在保证第二产业投资绝对量有所增长的同时,使其内部投资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3)强化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

最新客观认识中国的落后——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分析

最新客观认识中国的落后——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分析

客观认识中国的落后——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分析客观认识中国的落后——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三次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问题的第一位的重要关系。

分析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并进行国际比较,可以使我们清醒地、客观地认识中国的落后。

中国的工业化还远远没有完成,对中国在国际上的产业竞争力不要过于乐观。

同时,也可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空间。

「关键词」三次产业结构、国际比较、工业化程度、产业竞争力一、二、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而三次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问题的第一位的重要关系。

一、中国及世界若干国家的三次产业结构1.中国及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占GDP 的比重一国(或地区)某一时期(通常指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该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该时期生产活动的增加值之和。

由于一国(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构成国民经济各部门,因此,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一、二、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和。

一国(或地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状况,是集中描述其三次产业结构的第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

(1)中国一、二、三次产业占GDP 的比重表1给出了中国1996~2002年一、二、三次产业占GDP 的比重数据。

(2)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占GDP 的比重表2给出了世界若干国家一、二、三次产业占GDP 的比重数据。

注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中译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5月。

注2:①、②、③、④分别为世界银行以1999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划分的低收入国家(755美元及以下)、下中等收入国家(755美元以上但低于2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2995美元以上但低于9266美元)、高收入国家(9266美元及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本文将先进行二者关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并对我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思路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三次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发展一、文献回顾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许多经济学家就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其中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有:库兹涅茨、钱纳里和罗斯托。

库兹涅茨提出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就把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i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Kuznets, 1949) 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 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 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为此, 库兹尼茨(Kuznets, 1957) 用50 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 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因此, 有必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

钱纳里(Chenery, 1960) 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 并利用51 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 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 而制造业增长最大, 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 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正如库兹涅茨将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一样,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化。

因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且因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获得的结构效应也能促进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会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这又会对产业结构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产业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均衡, 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它将促使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

成功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次次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后所取得的。

产业结构的合理及时变动,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表3.1 1992~2010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由以上表很清晰可见:第一,第一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由1992年的21.79%迅速下降到了2010年的10.18%,仅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10;第二,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在近20年虽有反复,但变化不大,在46.5%的均值水平上波动;第三,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快速增长,由1992年的34.76%增长到了2010年的42.97%,我认为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三、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情况ii世界银行在每年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人均GNP)把全世界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种类型:高收入国家(地区)、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和低收入国家(地区)。

按照《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1999年的数据资料,低收入国家人均GNP为755美元或以下,加权平均水平为41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NP为756-9265美元,加权平均水平为2000美元;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NP为9266美元及以上,加权平均水平为25730美元。

其中:中等收入国家又分为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NP在756-2995美元之间,加权平均水平为1200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NP在2996-9265美元之间,加权平均水平为4900美元。

2009年我国的人均GDP为iii3761美元,我国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小康水平,但是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之列,并离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我国的产业划分是如下: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产业革命往往是由于制造业的革命引发的一场导致三大产业全面变革;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和军队、警察等。

表3.2 2003年三次产业收入的国际比较(资料来源:徐平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产业政策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年第10期)对表3.2进行简单分析,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持续增长仍然没有超过45%。

四、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第一产业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相对于工业来说发展缓慢,再加上本来就基础薄弱,这一直是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问题。

农业生产的技术落后,不断发展的工业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没有起到很大帮助,在实际的生产中现代化程度低,使得农业生产没有形成高效、节能的体系,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而且,农、林、牧、渔没有全面发展,iv以2009年为例,林业的生产总值为2359.4135亿元,渔业生产总值为5626.442138亿元,牧业的生产总值19468.35665亿元,农业的生产总值30611.072534,在农业、林业、渔业和牧业的总产值60361.014471亿元中的占比分别为7.71%、9.32%、32.25%及50.71%,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第一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同时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很不平衡,并且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二)第二产业存在的问题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大”而不“强”。

我国长期处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和形成一定发展规模的大多数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高能耗的产业,这些使得我国工业品产品附加值低、能耗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的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工业生产在技术上落后,缺少国际一流的工业企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差,没有形成有效地产学研体系,使得企业没办法在国际市场上品质及产品差异化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微薄的收益。

并且我国的很多工业产业分散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低,这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使得产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导致规模经济效应无法实现,最典型的就是我国的汽车行业。

(三)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表2的分析我们知道,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偏低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充分,水平滞后。

v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40%以上;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

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五、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的过程,进入21 世纪之后,世界经济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各国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积极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发展,当代产业活动的深度国际化趋势和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收益首先,将现代科技创新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和知识水平,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实行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并在一些能够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地区,进行区域化集中生产,形成较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群优势,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其次,调整第一、第二产业的投资结构,加强农副产品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

着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深加工能力,因为特色农产品加工对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第一产业内部,也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林业、牧业、渔业的投资,均衡发展,满足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

最后,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农产品绿色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已的需求日益增长。

(二)提高创新能力,集群化发展首先,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更好地吸收劳动力和减少失业,同时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以提高工业品的附加值;在深化企业改革中促进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企业淘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企业;推进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进一步重视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争取形成以区域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增强工业产业群的产出效率。

各地应把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作为一种长期行为,需把加强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与减少行政干预统一起来,顺应市场规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其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应以工业企业为主体,推动各类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建设,加强产学研之间的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重视科技孵化器和技术转化中的平台建设,积极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国际一流企业。

并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行业,加大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性价比,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改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发展流通业、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金融业改革,提升现代服务水平。

特别注重科技、教育、文化、休闲等产业的发展,使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

同时我国需要大力培育企业的技术能力,建立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以市场化为方向,解决我国第三产业长期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活力和动力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