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中常出现的概念以及考点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中的“三看”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中的“三看”](https://img.taocdn.com/s3/m/5e6dfa1e31126edb6f1a1094.png)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中的“三看”
资料分析作为各类考试
试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作为“最简单的数学部分”,是各位考生的“必争之地”,因为
这个部分的成败,对总分的高低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也听到很多考生的叹息“唉,时间
不够,资料分析没做完”,到底是时间不够还是我们的做题方法不对呢?今天中公教育专家
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资料分析中的“三看”,帮助大家梳理做资料分析的顺序、细节、方法。
很多同学做资料分析时喜欢先看题目再去找材料,但因为对整体没有一个把握所以找数据
比较艰难也不一定是找对。
因此,建议考生先花30-40秒的时间先整理材料,再去看题目,这样有助于我们在看题目的时候,更快速精准的锁定所需数据!以下是各种类型的材料我
们需要读的内容:
注意:读材料的时候一定只是索取一些文字信息和时间节点,整体把握材料在讲什么,千
万不要去看那些大数据、百分数!
读题目的时候,三个关键信息:题目时间是否与材料一致、题目提到的名词是什么、题目
所求的概念是什么。
首先,题目的时间能够决定我们做题的难易,如果时间与材料一致,
那么大部分都是可以从材料当中直接查找出的数据,如果时间不一致,说明数据还需要我
们求出来;其次,看准题目提到的名词,可以快速锁定范围,找到有关文字找到正确数据;
最后,明白题目所求的概念,能够快速列出对应的公式,进而求解。
相关推荐:。
2019国考行测辅导:资料分析必备术语
![2019国考行测辅导:资料分析必备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b577f228a98271fe910ef9bb.png)
2019国考行测辅导:资料分析必备术语
本网准备了2019国考行测辅导:资料分析必备术语,供考生们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资讯请关注更新。
2019国考行测辅导:资料分析必备术语
其实资料分析必须掌握的术语并不多,但是我们必须理顺清楚,绝对不能有一丝懈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千差万别,万不可模棱两可。
下面本网为大家总结了资料分析必备术语,务必仔细研读,清晰把握。
1、基期量与现期量
我们常见到这种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期:被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2、增量、增速、增长率与增幅
增量:增长的绝对量=末期量-基期量
增速: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也可理解为增量。
3、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n%,即n/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4、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2019年国考(省考)资料分析要点精华
![2019年国考(省考)资料分析要点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65feb613482fb4daa58d4bd1.png)
word 文档整理分享参考资料第 2 讲:统计术语(1)增长最多:增长量最大; 增长最快:增长率最大。
➢ 平均增长率如果某个量初期为A ,经过N 期之后变为B ,平均增长率为x %,那么:A(1x %)N B➢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 翻番:即变为原来的 2 倍。
翻 n 番:即变为原来的2n 倍。
➢ 累计数额累计数额一般以月份或季度来计算,指的是当年从年初至该月份或该季度的总数额。
三大产业的产值又经常被称为“产业增加值”,所以“第二产业增加值”就是第二产业 GDP ,而不是第二产业 GDP 与上年相对的增长量。
➢ 指数如果我们固定某一个时期为基期,那么得到的指数称之为“定基指数”;如果我们总以上期为基期,那么基期其实是浮动的,这样得到的指数称之为“环比指数”。
对于“定基指数”,我们可以直接用指数代替原来的数值来计算其增长率; 对于“环比指数”,我们可以直接将指数减去 100,再加个百分号,就是其增长率。
下表是2006-2013年我国GDP 指数,其中定基指数以1978年数值为基期,环比指数以 上年数值为基期。
如果我们要计算2009 年的GDP 增长率:1. 如果用定基指数计算,直接计算即可:(1872.7-1714.4)÷1714.4; 2. 如果用环比指数计算,将 109.2 减去 100,再加个百分号,得到9.2%就是其增长率。
第 4 讲:结构阅读第 5 讲:网状图“网状图”一般用一个三角形网状图表示某个对象在三个方面的分布比例,这种图形一般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操作方式。
➢定性分析:某个点离哪个顶点越近,说明在这个顶点所代表的方面的分布比例越高;➢定量分析:某个点在一个顶点所代表的方面的分布比例=这个点到该顶点对边的长度÷该顶点到对边的长度第 6 讲:核心要点要点提示:➢时间表述:注意时间表述上的相似与错位;➢单位表述:注意单位表述上的相似与错位;➢适当标记:标结构、标重要信息、标需要计算的数据等等;➢简单着手:先易后难;➢答案选项:决定了我们方法的采用,简化了很多计算与思维过程。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解混合增长率问题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解混合增长率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586135bd64783e08122b13.png)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解混合增长率问题在资料分析题中出现的最多问题就是的是增长率,那在增长率中也会涉及到一些混合增长率问题,其实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用到了十字交叉法的原理。
十字交叉我们都知道主要用来解决比值混合问题。
如: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平均分混合问题等,总之,在数量关系中应用很多。
但在资料分析里也会有类似的应用,那就是混合增长率的问题。
它是指混合增长率介于混合前的两个增长率之间,数值大小偏向于基期值偏大的数据的增长率。
所以混合增长率的问题一般是不需要计算的,可以根据题干特点和选项快速的选出正确答案。
所以我们要记牢以下两条特点:1) 混合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
2) 混合增长率数值倾向于基期量较大的一方与部分增长率平均数之间。
下面是相关的证明:基期值为A`和B`,现期值为A和B,增长率为和现在求(A+B)混合所对应的增长率?按照十字交叉解题有以下关系:【中公解析】通过分析可知是一道混合增长率的问题,其中公路客运量1-9月份增长率为7.4%,9月份为11.4%。
1-9月份增长率即为混合后增长率,9月份和1-8月份岁所对应的为部分增长率。
有混合增长率的特点可知混合增长率在部分增长率之间。
9月份增长率11.4%>7.4%可知7.4%>1-8月份增长率。
所以结合选项选A。
2、2008年1-8月,铁路客运量比上年同比增长A.11.9%B.12.4%C.7.9%D.11.4【中公解析】通过分析可知是一道混合增长率的问题,其中铁路客运量1-9月份增长率为11.8%,9月份为12.8%。
1-9月份增长率即为混合后增长率,9月份和1-8月份岁所对应的为部分增长率。
有混合增长率的特点可知混合增长率在部分增长率之间。
9月份增长率12.8%>11.8%可知1-8月份增长率<11.8%。
这时发现不能直接选出选项,用到第二条性质混合增长率倾向于基期值较大的一侧与部分增长率平均值之间。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统计术语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统计术语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e42a366294dd88d1d26b10.png)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此种类型类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一般比数学运算要简单。
文字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统计术语,华图教育就其中涉及的部分术语为大家做简要解析。
一、综合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二、人口人口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是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
2019国考行测:当资料分析遇到经济学名词
![2019国考行测:当资料分析遇到经济学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858ab032c5da50e2534d7f0c.png)
2019国考行测:当资料分析遇到经济学名词很多考生对于行测当中的资料分析比较吃力,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掌握资料分析当中这类问题的解题技巧,基础不够扎实。
在资料分析当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统计学专有名词,如果考生对于这部分内容从未接触过,由于概念不清楚造成的失分现象就非常可惜,那么接下来,专家就当中经常成对出现的几组易混淆经济学指标以及对应的计算公式给予说明,希望能够对广大参加国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即进出口总额,也是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贸易差额:又称净出口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数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正数表示顺差,负数表示逆差。
贸易顺差:也称出超,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贸易逆差:也称入超、赤子,表示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贸易逆差=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实现贸易顺差时,进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2;出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2;实现贸易逆差时,进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逆差)÷2;出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2。
【例题】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86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
其中,出口20489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亿美元,增长4.3%。
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是( )亿美元。
【中公解析】直接应用公式: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题干所求时间为2012年,即现期所对应的贸易顺差,那应该代入2012年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即可。
结果为20489-18178=2311亿美元。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上述例题全面总结概括了资料分析当中有关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概念以及涉及的基本公式,希望各位备考考生能够抽出几个晨读时间来重点记忆一下这部分概念和公式,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去记忆公式是非常快速持久的,只有公式把握牢靠,才能够在考场上短暂时间内快速反应,做到从容不迫,从而拿到满意的分数。
2019最新公考资料分析重点难点解题公式及技巧
![2019最新公考资料分析重点难点解题公式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ca8ffb2e53a580216fcfeec.png)
公考资料分析重点难点解题公式及技巧李浩颖2019.5.10一、熟记公式1、年均增量=n基期—本期(n 表示年度);2、年均增长率:基期本期=+)1(r n(r 代表增长率)3、拉动增长=整体前期部分增量4、贡献率=整体增量部分增量5、间隔增长率=R1+R2+R1R26、比重比=部分比值部分比值—总体比值+1(关键词:平均值、同比增长率)例如:全国2019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100.78万元。
则2019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A 、8.15%B 、14.43%C、25.05%D、35.25%解析:根据公式得0000071744.22+-=10744.15,答案为B。
7、前期比重=11++⨯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本期比重(本期比重乘于增长率反过来)例如:2010年末,某地区民用车辆拥有量309.7万辆,同比增长8.7%。
其中进口车辆拥有量12.54万辆,增长43.2%。
问:2009年末,该地区进口车辆拥有量占民用车辆的比重约为多少?A、2%B、3%C、4%D、5%解析:根据公式得出,43.109.131054.122.1437.1087.30954.120000⨯=⨯31054.12≈4%,又因为43.109.1<1,故答案为B。
8、比重差=本期整体整体增长率)—前期部分(部分增长率(比重差要小于增长率之差)例如:2019年某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03.3亿元,增长12.6%。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539.6亿元、21753.9亿元、16609.8亿元,分别增长4.3%、13%、13.1%。
问:该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总值的比重比上一年()。
A 、降低了0.49个百分点B 、降低了0.89个百分点C 、降低了1.25个百分点D 、降低了0.21个百分点解析:因为4.3%可基本忽略不计,根据公式得出40903250040903)3.8(25003.40903)6.123.4(6.2539,000000-⨯-⨯=比5%大,比10%小,所以答案必须在0.4—0.8之间,答案为A二、技巧思路1、比重变化趋势:①部分增速>整体,则比重变大;②部分增速<整体,则比重变小。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b0a33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1.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2019国考行测入门储备之资料分析篇
![2019国考行测入门储备之资料分析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04951bcc1755270622081c.png)
2019国考行测入门储备之资料分析篇2019国考逐渐拉开帷幕了,资料分析作为行测当中最容易拿分的题目是大家无论如何都必须拿下的。
从近些年资料分析的真题来看,只要我们读懂材料及看懂问法,并能快速判断出所考察的概念列式,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这块的题目,可以说我们是势在必得,那么问题来了,常见的概念列式有哪些呢?下面来为大家梳理一下,常考的概念列式。
一、增长篇
1. 基础概念
2. 增长基本公式
3. 隔年增长
4. 年均增长
年均增长:一个时间段内的增长
二、比重
比重:部分在整体中的百分比
三、平均数
四、倍数
以上就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概念及其列式,只有基础打牢了,我们才能走的更远!。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分析必考的知识点(8月3日)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分析必考的知识点(8月3日)](https://img.taocdn.com/s3/m/bfd9308b960590c69fc3762e.png)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资料分析必考的知识点
(8月3日)
一、定义
比重=部分/整体
在这个当中,考生需要能够分清部分和整体,从问题出发,以“占”字为区分,部分在前,整体在后;从材料出发,找到“其中”字眼,“其中”后跟的是部分;从数据出发,部分数值较小;从常识出发,“北京”是部分,“全国”是整体。
二、常考考点
比重=部分/整体
例题1:2011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065
亿元,其中,6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828亿元。
问题:2011年6月份我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占上半年总值的比重约为()
列式:1828/8065
部分=整体*比重
例题2:2007年某市农林牧渔等产业总产值为800亿元,农业所
占比重为53%。
问题:该年重庆市农业产值为()亿元。
列式:800*53%
整体=部分/比重
例题3: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升,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
年末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4725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7.3%。
问题:2011年年末企业退休人员总数为多少万人?
列式:4725/77.3%
以上是###总结的各位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希望大家好好准备。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掌握指数知识,速解资料分析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掌握指数知识,速解资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bd42030066f5335a812194.png)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掌握指数知识,速解资料分析【导读】指数是近几年来事业单位、省考、国考笔试考试资料分析中都会涉及的问题。
指数知识在资料分析中与其他知识点有什么样的联系,该怎样用才能快速且准确的用其解题是广大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以下指数与资料分析其它知识点的联系以及解题技巧快速解决考试中常见的一些题目,使广大考生在考场上见题不慌,迅速地用指数解决相关的资料问题。
一、指数的定义将某一统计指标的基期值看作100,根据现期值与基期值的实际比例关系,算得现期值相当于多少,即为指数。
(指数=现期实际值/基期实际值*100)注:1、将基期值看作100,基期值是100吗?不是的,相当于取特值。
2、算得现期值相当于多少即指数,即指数是相对数,没有单位。
3、根据指数的公式,遇到指数,即可将指数看作是现期值,其对应基期值就是100。
例: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为3亿元,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为2亿元,问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指数是多少?解: 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指数=3/2*100=150二、指数的应用例: 2010—— 2014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指数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指数 98 101 112 108 1001、利用指数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指数-100)指数>100即A>B 实际值上升指数=100 即A=B 实际值不变指数<100即A①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比2011多? 正确②2014年合肥市旅游收入等于2013? 正确2、利用指数求倍数(指数÷100表示倍数)指数÷100=现期实际值是基期实际值的倍数③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是2011年的多少倍?112/100=1.12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指数-100)%表示增长率)(指数/100-1)100%=(指数-100)%④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增长率是多少?(112-100)%=12%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两个指数作差即表示增长率的变化,读作百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1434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1.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2、常用统计术语:如同比、环比、百分数、百分点等。
3、数据处理技巧:如有效数字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
4、图表分析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的解读。
5、题型分类:如简单计算、比较大小、综合分析等。
11 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111 增长率增长率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它表示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
在计算增长率时,需要准确确定基期量和现期量。
112 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绝对差值。
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113 比重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部分量÷总体量× 100%。
114 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12 常用统计术语121 同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
例如,今年 5 月与去年 5 月的比较。
122 环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
比如,今年 5 月与今年 4 月的比较。
123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24 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3 数据处理技巧131 有效数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选项的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132 尾数法通过计算数字的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133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14 图表分析方法141 柱状图观察柱子的高低来比较数据的大小。
142 折线图关注折线的走势,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143 饼状图通过扇形的大小判断各部分所占比例。
15 题型分类151 简单计算直接进行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
152 比较大小对多个数据的大小进行比较。
153 综合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掌握以上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f3fc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3.png)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一)公务员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一环。
通过对资料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本文将对公务员资料分析的几个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首先,了解资料来源。
在资料分析题中,资料来源的描述通常会提供一些关键信息,比如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时间等。
考生需要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了解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检查资料的时效性,因为有些题目的答案可能会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
其次,理清资料结构。
资料分析题中的资料往往会包含大量的信息,考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纳。
可以使用分组、分类、排列等方法,将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再次,分析数据和趋势。
公务员资料分析题目中常常会涉及到数据和趋势的分析。
考生需要通过对数据的查找、计算和比较,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同时,还需要注意趋势的变化和规律的发展,这有助于考生判断和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最后,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
公务员资料分析题目一般会要求考生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提出改进措施。
考生需要通过对资料的全面理解和深入分析,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合理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解决方案还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公务员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资料来源、资料结构、数据和趋势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考,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资料分析题目,提高解题能力,为考试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二)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目是考生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环。
本文将继续介绍公务员资料分析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首先,注意资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会通过对关键词的描述来引导考生对资料进行分析。
关键词往往能够帮助考生找到解题的线索和方向。
同时,还需要注意资料中的关键句,这些句子往往包含了问题的核心内容,对理解问题和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时间易错点汇总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时间易错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7cfaf6ac850ad02de80418b.png)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时间易错点汇总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备考。
各位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我们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这个版块,我们经常容易出错,一不小心就看错数字或者看错问题,经常会在送分的题目上面“翻跟头”,这样的事情总会发生在我们考生的身上,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中公教育带领大家来看看资料分析当中大家容易忽略和容易出错的地方有哪些,把这些易错的地方给大家解决掉,帮助大家提高分数。
我们在做资料分析时,时间是一个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分析分析时间点易错点有哪些。
1、题干中时间点与材料中时间点相关但不相同;2、选项中给出相关年份的数据混淆视听。
这两点是大家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我们看下面一道题目:例:2009年7月份,全国钢坯进口57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1-7月,全国钢坯进口323万吨,同比增长27.9倍。
问:2009年1-5月全国钢坯月均进口量为多少万吨?A、45.6B、46.2C、47.4D、49.0【中公解析】我们看到这个题目,给的时间是7月份和1-7月份的数据关系,但是问题问的却是1-5月,这时我们发现明显问的不是一个时间点,那么这个地方就很容易出错,所以一定要看清楚仔细,想求1-5月的值,我们得把7月和6月的减掉。
7月的数据给了我们,但是6月的数据没有直接给,我们可以通过7月和6月的关系把6月的求解出来,6月的值应该为:57-19=38万吨,那么1-5月的值就为:232-57-38=228万吨,但是这个求的是1-5月的平均值,那么我们还需要用:228÷5=45.6万吨,所以这个题目答案选择A选项。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分析-资料分析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分析-资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fdcf47f5335a8102d220f6.png)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分析——资料分析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渐落帷幕,考后小编第一时间采访了多名考生,对于这次考试,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看法。
据反映,无论是副省级考试还是地市级,资料分析模块仍然是4篇材料20题,整体难度与去年持平。
现在小编就带各位深度分析下资料分析模块的难易程度。
一、考查知识点,保持稳定
资料分析的难度在整个行测中来说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他并不像数量关系那样复杂,所考查的知识点也基本保持稳定。
主要考查比重、增长相关以及平均数等考点,有简单计算和读数类的题型存在,而平均数、增长率这类中等难度题型数目有一定上升,且增长率的比较是结合折线图来比较,比重变化、平均数的增长率和混合增长率均有所出现。
表明今年题型难度越来越趋于平衡,知识点覆盖范围广,且过于简单、困难的题型相对减少。
二、列式简单,计算量不大
今年资料分析除了对单一公式的考查之外,也注重知识点的杂糅,大部分题目较简单,但存在一些出题人设置的陷阱,只有细心审题,避开雷区才能将分数拿到。
列式相对简单,计算量也不是很大,因此,整体难度没有明显变化。
华图教育认为,2019年国考资料分析模块在难度上与去年持平,这对于备考充分的考生而言,绝对是一个付出必有收获的模块。
最后,祝愿各位顺利上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中常出现的概念以及考点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各位考生最应该拿分的一个版块,难度稍微小了一些,知识点
虽然多,但是并没有特别难的知识点存在,都是我们能够吸收和理解的。
今天
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在
当中经常考察的考点,希望大家能够把我们的知识点学会,提高考试的正确率。
资料分析中几乎所有的数据均是以量和率两种形式体现的,量指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率指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一般为百分数。
例题:2011年某省广电产业实际创收收入达192.98亿元,同比增长32.33%。
例题中192.98亿元即为量,32.33%即为率,这个很容易判断,不过有很多题目的问法或
者通过看选项是否有单位,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这道题目考察的是量还是率的问题了,这一
点很容易也很关键,希望大家要熟练掌握。
基期:统计中把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叫做基期值。
现期: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
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叫现期值。
换句话说,现期值指统计期的值,基期值指我们需要进行比较的时期的值。
例题:2011年末某省有线电视用户达1970.12万户,比上年末净增84.24万户。
此题中2011年为现期,现期值为1970.12万户,2010年为基期。
并且给出增长量84.24
万户。
同比:以最大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
环比:以最小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
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同比一般指与上年同一时期相比的情况,环比指与相邻的同一个统计
周期相比的情况。
例题:2016年某量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该量的值做比较,不做环比比较。
2016年5月
某量的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5月的该量的值做对比,月份不变,年份向前推一年,环比
是与2016年4月份该量的值做比较,年份不变,月份向前推一个月。
百分点表示百分数作比较的单位,读作百分点。
即百分数做差之后,用百分点来表示。
在
实际考察过程中,往往会在选项中同时设置了百分数和百分点的答案,那么同学们要注意
区分,题干所要求的是一个相对量,还是百分数之间做差。
例题: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
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问题: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
A高2.2个百分点 B高2.2% C多12520亿元 D高3.2个百分点
此题求的是百分数做差,所以应该选择以百分点的表达方式的选项,故46.1%-43.9%=2.2%读作高2.2个百分点。
选择A。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这些都是我们在资料分析当中经常出现或者直接作为考点来考察
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跟着中公教育一起提升,不断积累,最终考试顺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