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
离散知识点公式总结
离散知识点公式总结1. 集合论集合是离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集合之间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
其相关公式如下:- 并集: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定义为包含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公式:A∪B={x|x∈A或x∈B}- 交集:对于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定义为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公式:A∩B={x|x∈A且x∈B}- 差集:对于集合A和B,A与B的差集定义为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公式:A-B={x|x∈A且x∉B}- 补集:对于集合A,相对于全集合U而言,A的补集定义为全集合中不属于A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
公式:A'={x|x∈U且x∉A}2. 关系和函数关系是一种描述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学工具,而函数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在离散数学中,关系和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其相关公式如下:- 关系R:对于集合A和B,关系R定义为A和B的笛卡尔积中的元素对所组成的集合。
公式:R={(a,b)|a∈A且b∈B}- 函数f:对于集合A和B,如果f是从A到B的一个映射,那么对于任意元素a∈A,都有唯一的元素b∈B与之对应。
公式:f:A→B3. 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由顶点和边组成的数学结构。
图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图的类型、路径和回路、连通性、树等。
其相关公式如下:- 有向图:对于图G=(V,E),如果E中的边是有方向的,则称G为有向图。
公式:G=(V,E),E={(u,v)|u,v∈V,u→v}- 无向图:对于图G=(V,E),如果E中的边是无方向的,则称G为无向图。
公式:G=(V,E),E={{u,v}|u,v∈V,u≠v}- 路径:在图G中,顶点v1,v2,...,vn的一个路径是图G中的一个顶点序列,其中相邻的顶点用一条边连接。
公式:v1,v2, (v)- 回路:在图G中,如果一条路径的起点和终点是同一个顶点,则称其为回路。
《离散数学》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若AB,BC,则AC
解 错误。举反例如下:设A={a},
B={{a},b},C={{a},b,{c}},显然AB, BC,但A不是C的子集。因为aA,但aC。
定义3.7 A、B是任意集合,由属于A或属于B的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
3.2 作 A B 。即
集
A B u | u A或u B
推论 空集是惟一的. 证 假设存在1和2,则12 且12,因此
1=2 全集 在一个具体问题中,如果所涉及的集合都是某个
集合的子集,则称这个集合为全集,记作E
全集具有相对性
在给定问题中,全集包含任何集合,即A (AE )
三、幂集(PowerSet)
定义1.2.2 给定集合A,以A的所有子集为元素
- 命题演算法 - 包含传递法
的
- 等价条件法
基
- 反证法
(A B) A B
算 对偶原理:把一个等式中的中的∪,∩,E和
的分别代以∩,∪,和E后得到另一等式
二、对称差运算的性质:
① AA= ②A =A ③ A E= A
3.2 ④A B=B A
集 ⑤(A B) C A (B C)
合 ⑥A I (B C) (A I B) (A I C)
一、集合运算的十条定律
3.2
对于全集合E的任意子集A、B、C,有:
集 交换律 AB B A AB B A
合 的 结合律 A(B C) (A B) C
基
A(B C) (A B) C
本 分配律 A(B C) (A B) (AC)
运 算
A(B C) (A B) (AC)
概 念
(5)A ( )
离散数学第六章 集合-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六章 集合
6.1 集合的基本概念 6.2 集合的基本运算 6.3 全集和集合的补 6.4 自然数与 {x 存在一个 i, 1 i k,x Pi }
把P1∩P2∩┅∩Pk简记为
k
i 1
Pi
k
i 1
Pi {x 对于所有的 i, 1 i k,x Pi }
推论 (p67)
设A, Pi (1≤i≤k)是k+1个集合, 则
A Pi ( A Pi ) i 1 i 1
A
B
C
例1
(p66)
(A-B)∪(A-C)=A在何条件下成立?
分析: A的元素a既是B的元素、也是C的元素,则等式不成立。 解: 根据分析当且仅当 A∩(B∩C)=Ø时,等式成立。 首先,假若(A-B)∪(A-C)=A, 要证明A∩(B∩C)=Ø。 用反证法。 若A∩B∩C≠Ø, 则∃x∊A∩B∩C, 所以 x∊A, x∊B , x∊C 。 由x∊A,x∊B, 有 x ∉A-B, 又由x∊A,x∊C, 有x ∉A-C, 所以有 x ∉ (A-B)∪(A-C)=A。 矛盾说明A∩B∩C=Ø。
对称差
定义2:A,B是两个集合,存在一个集合,它的 元素是所有的或者属于A不属于B,或者属 于B不属于A,称它为集合A和集合B的对 称差,记为A⊕B,即:
A⊕B={x│x∊A且x∉B,或x∊B且x∉A}
A⊕B
由定义,不难知: A⊕B = (A–B)∪(B–A) A⊕ A = Ø A⊕ Ø = A
命题
对于任意的x,若x∊ A∪(B∩C),则 x∊ A,或x∊B∩C 。 当x∊ A,则x∊ A∪B 且x∊ A∪C,所以 x∊ (A∪B)∩(A∪C) ; 当x∊B∩C,则x∊B 且x∊C,就有x∊ A∪B, 且x∊ A∪C, 所以 x∊ (A∪B)∩(A∪C) 。 故 A∪(B∩C)⊆(A∪B)∩(A∪C)
离散数学(chapter3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以上运算律的证明思路:欲证P=Q,即证 x P x Q。
2013-7-10 离散数学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集合算律
证明分配律:A∪(B∩C) = (A∪B)∩(A∪C) 对x, x A∪(B ∩C) (x A ) (x B∩C )
(x A) (x B x C )
Z: 整数集合
Q: 有理数集合
R: 实数集合 C: 复数集合
: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 E: 全集 (在某一问题中,含有所涉及的全部集合的集合。)
2013-7-10 离散数学 6
三、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出集合的所有元素,元素之间用逗号 1、列举法: 隔开。如A = { a, b, c } , B = { 1,2,4,6,7,9 } 用谓词概括该集合中元素的属性。 2、描述法: 如:A = { x | xZ 3 < x 6 } A = { x | P (x) },其中P (x)表示x满足的性质。 即A是由所有使P (x)为真的全体x构成。
2013-7-10 离散数学 3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内容:集合,元素,子集,幂集等。 重点:(1) 掌握集合的概念及两种表示法, (2) 常见的集合N , Z, Q, R, C 和特殊集合 ,E, (3) 掌握子集及两集合相等的概念, (4) 掌握幂集的概念及求法。
2013-7-10 离散数学 4
2013-7-10
离散数学
8
四、集合之间的关系
3、真子集: B A。
B A B A B A
BABA B=A
4、幂 集:集合A的全体子集构成的集合,记作P (A)。 符号化为 P (A) = { x | x A} n 元集A的幂集P (A)含有2n个元素。
离散数学 概念
离散数学概念离散数学是一门研究离散结构的学科,其中的离散结构可以表示为离散对象或离散事件。
它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算法设计和系统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
离散数学中的概念包括集合、关系、函数、图论、计数等。
1.集合集合是离散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总体,用括号{}括起来表示。
例如,一个集合A包含了元素a、b、c,则A={a,b,c}。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并集、交集、补集和差集。
并集指的是包含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一个新集合,交集指的是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构成的一个集合,补集则是指一个集合相对于另一个集合的所有不包含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差集则是指一个集合中除去另一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后所剩余的元素所构成的集合。
2.关系关系是指任意两个元素之间的一种有序的二元关系,用箭头表示,例如(x,y)表示x与y之间有一种特定关系。
关系可以是等于(=)、大于(>)、小于(<)等。
根据关系的定义,关系可以分为反对称、对称、传递等几种类型。
其中反对称关系是指如果(x,y) 且(y,x),则x=y;对称关系是指如果(x,y) ,则(y,x);而传递关系则是指如果(x,y)且(y,z),则(x,z)。
3.函数函数是指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对应于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的一种映射关系。
函数通常用f(x)来表示,其中f为函数名称,x为变量名称。
例如,用f(x)=x^2表示一个函数,当x为2时,f(x)的值为4。
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其中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增减情况;奇偶性则是指函数与自身的中心对称关系;周期性则是指函数图像的重复性。
4.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中最为重要和实用的一部分,它用数学语言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网络连接问题、旅行商问题等。
图由点和边组成,点表示对象,边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图有有向图和无向图,有向图是指图中的边有一个方向,无向图则是指图中的边没有方向。
离散数学 教案 集合论—基本概念部分(2)
(分配律 分配律) 分配律
(已知代入) (已知代入) 已知代入
∀x∈C ⇒x∈(A∩B)∪C ∈ ∈ ∩ ∪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试证: ∪ 例4. 试证:(A∪B)-(A∩B)=(A-B)∪(B-A) ∩ ∪ 证明:左边 ∩∼(A∩ 证明:左边=(A∪B)∩∼ ∩B) ∪ ∩∼ =(A∪B)∩(∼A∪∼ ∪ ∩ ∼ ∪∼ ∪∼B) =∅∪ ∩∼ ∪(B∩∼ ∪∅ ∅∪(A∩∼ ∩∼A)∪∅ ∅∪ ∩∼B)∪ ∩∼ =(A-B)∪(B-A) ∪ 故原等式成立,证毕。 故原等式成立,证毕。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A∩∼ ∪(A∩∼ ∪(B∩∼ ∪(B∩∼ ∩∼A)∪ ∩∼ ∩∼B)∪ ∩∼ ∩∼A)∪ ∩∼ ∩∼B) (分配律 分配律) ∩∼ 分配律 (互补律 互补律) 互补律
Discrete Mathematics
第三章 集 合
3.3 集合的基本运算律
西南科技大学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iscrete Mathematics 交换律: ∪ 交换律:A∪B=B∪A,A∩B=B∩A ∪ , ∩ ∩ 结合律: ∪ ∪ 结合律:(A∪B)∪C=A∪(B∪C) ∪ ∪ (A∩B)∩ C=A(B∩ C) ∩ ∩ ∩ 分配律: ∪ ∩ 分配律:A∪(B∩C)=(A∪B)∩(A∪C) ∪ ∩ ∪ A∩(B∪C)=(A∩B)∪(A∩C) ∩ ∪ ∩ ∪ ∩ 等幂律: ∪ 等幂律:A∪A=A,A∩A=A , ∩ 同一律: ∪∅ ∪∅=A, ∩ 同一律:A∪∅ ,A∩U=A 零一律: ∩∅ ∩∅=∅ 零一律:A∩∅ ∅,A∪U=U ∪
Discrete Mathematics
第三章 集 合
离散数学 第1章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B A ( x) ( x B x A)
例:设A={1,2,3,4,5,6,}, B={2,4,5,}及C={1,2,3,4,5} 定义3.1.2(外延性原理)设A,B为集合,如果B⊆A且A⊆B, 则称A与B相等,记作A=B。相等的符号化表示为
x 则 x A B或x A C , A且x B或x A且x C ,即 x A且x B C, 于是x A ( B C ) 所以 ( A B) ( A C ) A ( B C ) 因此 ( A B) ( A C ) A ( B C )
离散数学
第一章 集合的基本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1.1 1.2 1.3 1.4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中元素的计数 笛卡尔乘积
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不能精确定义的基本的数学概念,直观地讲,集合是 由某些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汇集在一起所组成的整体。对于给定 的集合和事物,应该可以断定这个特定的事物是否属于这个集合。 如果属于,就称它为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集合有两种表示方法:枚举法和谓词表示法。前一种方法是 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罗列出来,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并把它们 用花括号括起来。例如 A {a, b, c} , {1, 2, 3, ...}, {春, 秋, },都是合法的表示。 C 夏, 冬 B 谓词表示法是用谓词来概括集合中元素的属性,例如 2 } F D {x | x是学生 , {x | x是整数 , {x | x R x 1 0} } E 一般的 A={x︱R(x)} R(x)表示x具有性质R,表示任何谓词 集合的元素是彼此不同的,如果同一个元素在集合中多次出现 应该认为是一个元素。集合的元素也是无序的,元素的排列顺序 对集合没有影响。
离散数学 第七讲
康托尔(Cantor)9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元素、子集、包含、集合相等、真子集、空集、幂集、全集9 3.2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相对补集、绝对补集、对称差、文氏图、算律、9 3.3 集合中元素的计数基数、有(无)穷集、包含排斥原理3.1 集合的基本概念9把具有共同性质的一些东西,汇集成一个整体,就形成一个集合。
9由确定的相互区别的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称为集合。
9可确定的可分辨的事物构成的整体。
例:教室内的桌椅、图书馆的藏书、全国的高等学校、自然数的全体、直线上的点、26个英文字母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元素(member或element)9集合内的对象或单元称为元素。
9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标记。
例如,N代表自然数集合(包括0),Z代表整数集合,Q代表有理数集合,R代表实数集合,C代表复数集合。
趣味思考9任意自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吗?9请严谨、详细分析说明。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或列出足够多的元素以反映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例如:V={a,e,i,o,u} 或B={1,4,9,16,25,36……}。
描述法通过描述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例如:V= {x| x是元音字母}B={x| x=a2, a是自然数}C= {x| x∈Z ∧3<x≤6},即C={4,5,6}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表示9元素a属于集合A,记作a ∈A。
9元素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3.1 集合的基本概念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特征9确定性: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或者不是,二者必居其一。
例如:A={x| x∈N ∧x<100},C={x| x是秃子}9互异性: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即集合中不允许出现重复的元素。
例如:集合A={a,b,c,c,b,d},应该是A={a,b,c,d}3.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特征9无序性:集合与其中的元素的顺序无关。
大一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大一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笔记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离散对象以及离散结构及其关系。
以下是本文对大一离散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1. 集合论(Set Theory)-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集合间的运算:并、交、差、对称差- 集合的基本性质:幂集、空集、全集- 集合的相等和包含关系- 集合的基数和无穷集合2.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命题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命题的逻辑运算:非、合取、析取、条件、双条件- 命题之间的等价和蕴含关系3. 谓词逻辑(Predicate Logic)- 一阶逻辑的基本概念:谓词、量词、项、公式 - 一阶逻辑的语义:解释、真值- 一阶逻辑的语法:公式的语法规则-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比较4. 证明方法与技巧(Proof Methods and Techniques)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分情况讨论和归纳法- 反证法和递归法- 等价变换和代入法5. 计数原理(Counting Principles)- 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排列和组合:全排列、循环排列、组合数- 二项式系数和三角形数- 鸽笼原理和抽屉原理6. 图论(Graph Theory)- 图的基本概念:顶点、边、路径、环- 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链表- 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7. 关系代数与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Algebra and Relational Databases)- 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积-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关系实例、关系模式 - 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范式理论和函数依赖8. 有限状态自动机(Finite State Automata)- 自动机的定义和表示:状态、转移函数、初始状态、接受状态- 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类型:确定性有限状态自动机(DFA)、非确定性有限状态自动机(NFA)- 正则表达式与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等价性- 有限状态自动机的应用:词法分析、编译原理以上是大一离散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离散数学 集合
证明 对于任意xB,分两种情形讨论。 情形一:xA。由xA及交集的定义,xAB。从而,由对称
差的定义知xAB,那么由已知条件得到xAC。假定 xC,那么由差集的定义知:xA–C;进而,由AC = (A–C)(C–A)知:xAC。矛盾。所以有xC。故B C 情形二:xA。由xB及差集的定义,xB–A。由AB = (A–B)(B–A)知:xAB,那么由已知条件得到xAC 。再由AC = (A–C)(C–A)知:xA–C或xC–A。由 于xA,于是xA–C。由此,xC–A。进而xC。故B C 同理,可证得C B。
A∩ = 因此,x P(A)且x P(B)。 ③结合律:(A∪B)∪C = A∪(B∪C)
=166+100+71 (33+23+14) + 4 = 271
|A B C|=[500/(3 5 7)]=4
A B = A∩ B
(A B) C = A (B C) 综上知,如果A B = A C,则B = C。 以对集合运算的定义为基础。
由此, (A–B) (B–A) A B。
由x B及差集的定义,x B–A。
A∩定(A∪理B)1= .A4(容斥原理):设A,B是有限集合,则: |A∪B| = 根据以上提供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综上述,A B = (A–B) (B–A)。
|A| 求集合A和B的并集、交集、差集、补集和对称差集 + |B| - |A∩B|
A(B∪C) = (AB)∩(AC) A(B∩C) = (AB)∪(AC)
⑬(余补集) = U U =
上述性质都可用文氏图得到方便分析和直观理解。
证明集合运算的性质
如何证明这些基本性质的正确性? 以对集合运算的定义为基础。 以已经得到证明的性质为基础, 利用集合演算。
离散数学题型梳理-第1章
离散数学常考题型梳理第1章 集合及其运算一、题型分析本章主要介绍集合论的基本概念和结论,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以及利用运算性质进行集合表达式的化简和集合恒等式的证明等内容.经常涉及到的题型有:1-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1-2幂集的计算1-3集合之间的运算1-4利用集合运算性质证明集合恒等式因此,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要清楚地知道:1.集合与集合之间存在一种包含关系,当两个集合A 和B 存在关系A 包含B ,用A ⊇B 表示,或存在关系B 被A 包含,用B ⊆A 表示,这时称B 为A 的子集.注意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的子集,集合A 也是自己的子集.当B ⊆A 且B ≠A ,也就是说,只有B ⊂A 或A ⊃B 成立,则称B 为A 的真子集.若B 不是A 的子集,即B ⊆A 不成立时,则称A 不包含B ,记作B ⊆A .然而,元素与集合之间存在一种从属关系,当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A ,记作a∈A ;若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A ,记作a ∉A .因此,这两种关系一定不要混淆.2.由集合A 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称为A 的幂集,记作P (A )或2A .若集合A 是由n 个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则A 的幂集由2n 元素组成.当n =3时,A 的幂集由23=8个元素组成.例如,设集合A = {0, 1, 2 },则A 的全部子集由以下子集组成:0元子集(即空集):∅;1元子集:{0},{1},{2};2元子集:{0, 1},{0, 2},{1, 2};3元子集(即集合A ):{0, 1, 2}.因此,计算集合A 的幂集时,首先要按照上述方法写出集合A 的全部子集,然后检验写出的子集个数是否等于2n 个,其中n 是集合A 的元素个数.3.集合之间的运算有并(⋃)、交(⋂)、差(-)、补(~)和对称差(⊕)等五种运算,在做集合运算的题目时,一定要按照它们的定义进行计算.(1) 集合A 和B 的并集A B x x A ⋃=∈{或 x B ∈} 特点:由集合A 和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见图1 图1 图2(2) 集合A 和B 的交集A B x x A ⋂=∈{ 且 x B ∈}特点:由集合A 和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见图2(3) 集合A 与B 的差集A B -=∈∉{}x x A x B 且 特点:由属于A ,而不属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见图3(4) 集合A 的补集~A ={}x x E x A ∈∉且特点:由属于全集E 但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见图4补集总相对于一个全集而言,可以看作是全集E 与集合A 的差集.(5) 集合A 与B 的对称差A ⊕B =(A -B )⋃(B -A )或 A ⊕B =(A ⋃B )-(A ⋂B )特点:由分别属于集合A 与B 的元素但不属于它们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见图5(6) 把集合A ,B 合成集合A ×B 叫做笛卡儿积,规定A ×B ={<x , y >∣x ∈A 且y ∈B }注意:由于有序对<x , y >中x ,y 的位置是确定的,因此A ×B 的记法也是确定的,不能写成B ×A..笛卡儿积的运算一般不能交换..虽然,笛卡儿积的内容是第2章2.1.1目的内容,是二元关系的预备知识,但我们认为把它作为集合的一种运算考虑更好些。
离散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
化简((ABC)(AB))-((A(B-C))A) 证明:原集合=(AB)-A(吸收律)
=(AB)A =(AA)(BA)(分配律)
=(BA) =BA
(互补律) (同一律)
集合包含的性质
• AE •如果ABC,则AC •ABAA∪B •AB A∪B=B AB=A ~B ~A
证明:(使用定义:x左,最后x 右) x P(A) ,则x A, 又由已知A B,所以x B 从而x P(B) 。 ∴ P(A) P(B)
例题
设F表示一年级大学生的集合,S表示二年级大学生的集合,R 表示计算机系学生的结合,M表示数学系学生的集合,T表示选 修离散数学的学生的集合,L表示爱好文学的学生的集合,P表 示爱好体育的学生的集合。则下列句子所对应的集合表达式为:
证明:B=B(AB) (吸收律)
=B(AC) (等量代入)
=(BA)(BC)(分配律)
=(AC)(BC)(等量代入)
=(AB)C(分配律)
=(AC)C(等量代入)
=C
(吸收律)
说明:AB=ACB=C
AB=ACB=C
两种推理均是不成立的。
课堂练习
用三种方法求证: (B-A)∪A=B∪A
1)所有计算机系二年级的学 生都选修离散数学。
4)只有一、二年级的学生才爱 好体育运动。
R ∩S T ②
2)数学系的学生或者爱好文 学或者爱好体育运动。
M L∪P ④
3)数学系一年级的学生都没 有选修离散数学。
M∩F~T ③
PF∪S ⑤
5)除去数学系和计算机系二年 级的学生外都不选离散数学。
即AB={xxA且x BxB且x A}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
离散数学知识点总结1. 集合论-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元素、子集、幂集、并集、交集、差集、补集。
- 集合的运算:德摩根定律、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
- 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可数与不可数集合、阿列夫零、阿列夫一。
2. 数理逻辑- 命题逻辑:命题、联结词、真值表、逻辑等价、逻辑蕴含、逻辑独立。
- 一阶谓词逻辑:量词、谓词、解释、满足、逻辑公式、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 证明方法: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数学归纳法。
3. 递归关系和函数- 递归定义:递归方程、初始条件、递归函数。
- 递归函数的例子:阶乘、斐波那契数列。
- 函数的性质:单射、满射、双射、复合函数。
4. 图论- 图的基本概念:顶点、边、路径、回路、图的同构。
- 图的类型:无向图、有向图、简单图、多重图、连通图、强连通图。
- 图的算法:欧拉路径、哈密顿回路、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Kruskal算法)。
5. 组合数学- 排列与组合:排列数、组合数、二项式定理。
- 组合恒等式:Pascal三角形、组合恒等式。
- 组合问题:计数原理、Inclusion-Exclusion原理。
6. 布尔代数- 布尔运算:AND、OR、NOT、XOR、NAND、NOR、XNOR。
- 布尔表达式的简化:卡诺图、奎因-麦克拉斯基方法。
- 布尔函数的表示:真值表、卡诺图、逻辑表达式。
7. 关系论- 关系的基本概念:笛卡尔积、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 关系的类型:等价关系、偏序关系、全序关系。
- 关系的闭包: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
8. 树和森林- 树的基本概念:节点、边、根、叶、子树、兄弟、祖先、子孙。
- 特殊类型的树:二叉树、平衡树、B树、B+树。
- 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层次遍历。
9. 算法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最好情况、最坏情况、平均情况、大O表示法。
- 空间复杂度:算法空间需求的分析。
- 渐进分析:渐进紧确界、大Θ表示法、小o和大O的非正式描述。
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离散数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离散结构和离散对象之间的关系。
与连续数学不同,离散数学关注的是离散的、离散的事物,如整数、图形、逻辑、集合等。
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其他许多领域中,离散数学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离散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运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离散数学。
一、集合论集合论是离散数学的基石之一,它研究集合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集合是指一组元素的事物的整体,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比如数字、字母、人或其他对象。
常见的集合运算有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等。
并集表示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交集表示同时属于两个或多个集合的元素的集合,差集表示从一个集合中减去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的集合,补集表示在给定参考集合中不属于某个特定集合的元素的集合。
二、逻辑逻辑是离散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命题、逻辑运算和推理。
在离散数学中,命题是指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异或等。
与运算表示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时结果为真,或运算表示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非运算表示对命题的否定,异或运算表示两个命题中仅有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
推理是利用逻辑规则从已知命题中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常见的推理方法有直接证明、反证法和归纳法。
三、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由节点和边组成的图形结构。
图形是由节点(或顶点)和边组成的抽象化模型,节点表示某个对象,边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
图论研究图形的性质、特征和算法。
常见的图形类型有无向图和有向图,无向图的边没有方向,有向图的边有方向。
图形的表示方法有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等。
在计算机科学中,图论广泛应用于网络、路径规划、数据结构等领域。
四、代数系统代数系统是离散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研究运算规则和运算对象之间的关系。
代数系统包括集合、运算和运算规则。
常见的代数系统有代数结构、半群、群、环、域等。
代数结构是指由一组元素和一组运算构成的系统,运算可以是加法、乘法或其他操作。
离散数学第三章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3.2 集合的基本运算
3.3 集合中元素的计数
3.1 集合的基本概念
1.子集:若 B⊆A⇔∀x(x∈B→x∈A),则称B为A的子集. 2.真子集:若 B⊆A ∧ B≠A,则称B为A的真子集. 3.集合相等: B⊆A ∧ A⊆B⇔A=B,称集合A与B相等.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φ.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空集是唯一的. 5.n元集: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称为n元集. 6.全集:如果所涉及的集合都是某个集合的子集,则称这个集 合为全集(E). 7.幂集:设A为集合,把A的全体子集构成的集合,称为A的幂集 记作P(A),P(A)={x|x⊆A}. 若A是n元集,则P(A)有2n个元集(n元集有2n个子集).
二.集合运算的算律 幂等律:A∪A=A, A∩A=A;
结合律: (A∪B)∪C=A∪(B∪C), (A∩B)∩C=A∩(B∩C); 交换律: A∪B=B∪A , A∩B=B∩A; 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同一律: A∪φ=A, 排中律: A∪~A=E; A∩E=A; 零律: A∪E=E, A∩φ=φ;
| Ai I A j I Ak | +... + ( −1) m | A1 I A2 I ...I Am | ∑
推论: 推论:在S中至少具有一条性质的元素数是
| A1 U A 2 U ... U A m |= +
1≤ i < j < k ≤ m
∑|A
i =1
m
i
|−
1≤ i < j ≤ m
∑|AI
i
二.包含排斥原理 包含排斥原理
离散数学-集合及其运算
∪ ������������ = [0, 1)
∞
������=1 ������
������=1 ∞
∩ ������������ = { 0 }
������=1 ������
∪ ������������ = (0, n) ∩ ������������ = (0, 1)
文氏图:
与交/并运算的关系? 与补集的关系?
说明(集合的运算): 1. 只使用圆括号 2. 运算顺序: 优先级别为(1)括号, (2)和幂集, (3)其他. 同级别的按从左到右运算
22
1.2.3 集合的运算
实例
例1 设E={ x | x是北京某大学学生}, A,B,C,D是E的子集, A= { x | x是北京人}, B= { x | x是走读生}, C= { x | x是数学系学生}, D= { x | x是喜欢听音乐的学生}. 试描述下列各集合中学生的特征:
0 n
设 |A| = n,求A的幂集: ������ = 1 ������ ������ ������ 求0元子集: ������ 个,即 ;求1元子集: ������ 个; ������ ������ 求2元子集: ������������ 个,…… ,求n元子集:������������ 个 将上述子集集合在一起,即得A的幂集.
相对补:称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为 B对A 的相对补集,记作AB ,即 AB = { x | xA xB } 绝对补 :设E为全集,A E,称E A为A的绝对补集, 记作 A,即 A = EA= { x | xA } 例如 设E={0,1, … ,9}, A={0,1,2,3}, B={1,3,5,7,9}, 则 A-B={0, 2}, B-A={5, 7, 9} A ={4,5,6,7,8,9}, B ={0,2,4,6,8}
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
离散数学知识点归纳一、集合论。
1. 集合的基本概念。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彼此不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例如,A = {1,2,3},其中1、2、3是集合A的元素。
-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如上述A的表示)和描述法(如B={xx是偶数且x < 10})。
2. 集合间的关系。
- 子集: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 B。
例如,{1,2}⊆{1,2,3}。
- 相等:如果A⊆ B且B⊆ A,则A = B。
- 真子集:如果A⊆ B且A≠ B,则A是B的真子集,记作A⊂ B。
3. 集合的运算。
- 并集:A∪ B={xx∈ A或x∈ B}。
例如,A = {1,2},B={2,3},则A∪B={1,2,3}。
- 交集:A∩ B = {xx∈ A且x∈ B}。
对于上述A和B,A∩ B={2}。
- 补集:设全集为U,集合A相对于U的补集¯A=U - A={xx∈ U且x∉ A}。
二、关系。
1. 关系的定义。
- 设A、B是两个集合,A× B的子集R称为从A到B的关系。
当A = B时,R称为A上的关系。
例如,A={1,2},B = {3,4},R={(1,3),(2,4)}是从A到B的关系。
2. 关系的表示。
- 关系矩阵:设A={a_1,a_2,·s,a_m},B={b_1,b_2,·s,b_n},R是从A到B的关系,则R的关系矩阵M_R=(r_ij),其中r_ij=<=ft{begin{matrix}1,(a_i,b_j)∈ R0,(a_i,b_j)∉ Rend{matrix}right.。
- 关系图:对于集合A上的关系R,用节点表示A中的元素,若(a,b)∈ R,则用有向边从a指向b。
3. 关系的性质。
- 自反性:对于集合A上的关系R,如果对任意a∈ A,都有(a,a)∈ R,则R 是自反的。
例如,A={1,2,3},R = {(1,1),(2,2),(3,3)}是自反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的交、并、差、补、对称差 集合相等的证明
并集union
定义:设A,B是两个集合,所有属 于A或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与B的并集,记作AB; AB={xxA xB}。
E
A
B
交集intersection
定义:A,B是两个集合,即属于A, 又属于B,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记为 AB。即AB={xxA xB}
利用集合等式证明
求证:A-(B∪C)=(A-B)∩(A-C)
(A-B)∩(A-C)=A∩~B∩A∩~C =A∩~B∩~C =A∩~(B∪C) =A-(B∪C)
证明吸收律A(AB)=A
证明:A(AB) =(A)(AB) =A(B) =A =A
已知AB=AC,AB=AC,求证B=C
利用谓词公式证明求证:A-
(B∪C)=(A-B)∩(A-C)
证明:(A-B)∩(A-C)={x|x(A-B)∩(A-C)} ={x|x(A-B)∧ x(A-C)} ={x|xA∧(xB)∧(xA)∧(xC)} ={x|(xA)∧(xB)∧(xC)} ={x|(xA)∧(xB)∧(xC)} ={x|(xA)∧ (xB∨xC)} ={x|(xA)∧(xB∪C )} ={x| x A-(B∪C)} =(A-B)∩(A-C)
证明:(使用定义:x左,最后x 右) x P(A) ,则x A, 又由已知A B,所以x B 从而x P(B) 。 ∴ P(A) P(B)
例题
设F表示一年级大学生的集合,S表示二年级大学生的集合,R 表示计算机系学生的结合,M表示数学系学生的集合,T表示选 修离散数学的学生的集合,L表示爱好文学的学生的集合,P表 示爱好体育的学生的集合。则下列句子所对应的集合表达式为:
证明:A∪(B∩C)=(A∪B)∩(A∪C)
(1)xA(BC ) ,分两种情况 (a) 如xAxAB且x AC x(AB)(AC) (b) 如x A,则xBCxB且xC xAB且xAC x(AB)(AC) 任何情况下均有x(AB)(AC) A(BC)(AB)(AC)
不相交
如A∩B=称A,B不相交。
集合的差
设A,B是两集合,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 素全体称为A与B的差集,记作A-B, 即A-B={xxA∧xB}。
E
A
B
补集(complement set)
集合A的补集,记为∼A,是那些不属于集合A的 元素所构成的集合,
即∼A={x | xA}。
通常来说,是在存在一个全集U的情况下讨论集
求证:A-(B∪C)=(A-B)∩(A-C) 证明: x(A-B)∩(A-C),
则x(A-B)∧ x(A-C) (xA)∧(xB)∧(xA)∧(xC) (xA)∧(xB)∧(xC) (xA)∧(xB)∧(xC) (xA)∧ (xB∨xC) (xA)∧(xB∪C ) x A-(B∪C) 从而, A-(B∪C)=(A-B)∩(A-C)
∵P(A)P(B)
∴ uP(B) ∴{x}P(B)
从而P(A)P(B) ∴xB
∴AB 。
另外 ∵ AP(A),
P(A)P(B) ∴AP(B) ∴AB 。
例题:证明:如果AB,那么∼B ∼ A
证明: ∼B∪ ∼ A = ∼(B∩A) = ∼A
从而 ∼B ∼ A
求证:如果A B,则P(A) P(B)
合的补集。全集U是所讨论的问题域中所有元素
所构成的集合。
显然,A=E-A。 可知:x∈∼A xA x∈A
E A
求证A-B=AB
证明
A-B={x|xA-B}
={xxA∧xB}
A
={xxA∧xB}
=AB
E B
当A,B不相交时,A-B=A,B-A=B
对称差
定义:设A,B是两集合,集合(A-B)(B-A) 称为集合A,B的对称差,记作AB。
A1∩A2∩…∩An = {x | 对集合A={x-2<x<2,xR}, B={x0≤x≤4,xR}
求A∪B,A∩B 。 解:
-3 -2 -1 0 1 2 3 4
A∪B={x-2<x<2或0≤x≤4,xR} ={x-2<x≤4,xR}
A∩B={x-2<x<2且0≤x≤4,xR} ={x0≤x<2,xR}
6、零一律 A∩=,A∪E=E
(A∩B)=A∪B
7、补余律 A∩A=,A∪A=E
10、双重否定律(A)=A
8、吸收律 A∪(A∩B)=A
注:A-B=A∩B
A∩(A∪B)=A
集合相等的证明的方法
一、利用集合的定义证明; 二、利用集合等式证明;(常用) 三、利用谓词公式证明; 四、用集合成员表。(略)
集合运算性质(运算律)
1、 交换律A∪B=B∪A,A∩B=B∩A
2、 结合律(A∪B)∪C=A∪(B∪C)
(A∩B)∩C=A∩(B∩ C)
3、 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4、幂等律 A∪A=A,A∩A=A
5、同一律 A∪=A,A∩E=A
9、 德摩根律(A∪B)=A∩B
只有数学系和计算机系二 年级的学生才选离散数学。
T ( M∪R )∩S ①
E
A
B
广义的并集
集合的并(union):集合A和B的并AB定义 为:AB = {x | xA或者xB},集合的并可 推广到多个集合,设A1, A2, …, An都是集合, 它们的并定义为:
A1A2∪…An = {x | 存在某个i,使得xAi}
广义的交集
集合的交(intersection):集合A和B的并AB定义 为:AB = {x | xA而且xB},集合的交也可推广 到多个集合,设A1, A2, …, An都是集合,它们的交 定义为:
集合的化简
化简((ABC)(AB))-((A(B-C))A) 证明:原集合=(AB)-A(吸收律)
=(AB)A =(AA)(BA)(分配律)
=(BA) =BA
(互补律) (同一律)
集合包含的性质
• AE •如果ABC,则AC •ABAA∪B •AB A∪B=B AB=A ~B ~A
证明:B=B(AB) (吸收律)
=B(AC) (等量代入)
=(BA)(BC)(分配律)
=(AC)(BC)(等量代入)
=(AB)C(分配律)
=(AC)C(等量代入)
=C
(吸收律)
说明:AB=ACB=C
AB=ACB=C
两种推理均是不成立的。
课堂练习
用三种方法求证: (B-A)∪A=B∪A
1)所有计算机系二年级的学 生都选修离散数学。
4)只有一、二年级的学生才爱 好体育运动。
R ∩S T ②
2)数学系的学生或者爱好文 学或者爱好体育运动。
M L∪P ④
3)数学系一年级的学生都没 有选修离散数学。
M∩F~T ③
PF∪S ⑤
5)除去数学系和计算机系二年 级的学生外都不选离散数学。
即AB={xxA且x BxB且x A}
={x(xA∧x B)(xB∧x A)}
AB=(AB)-(AB) A
E B
对称差举例
例1、A={a,b,e} B={a,c,d} 解:B-A={c,d} A-B={b,e}, AB={c,d,b,e} 例2、A={xx-2,xR},E={xx≤2}求A, AA。 解:A= {xx-2}={x-2≤x≤2,xR} A-A= ∴AA=(A-A)(A-A)==
集合包含的证明
方法: 一、包含的定义;xA,最后x B ; 二、利用已知等式和包含性质
A B A∪B=B A∩B=A A-B= ∼B ∼A
例题:证明:A,B是集合,AB P(A)P(B)
uP(A)
xA
∴uA,
∴{x}A
∵AB
∴{x}P(A),
∴uB,
证明:A∪(B∩C)=(A∪B)∩(A∪C)(续)
(2)x(AB)(AC)xAB且xAC 分两种情况
(a) 若xA,则xA(BC) (b) 若x A, 由x A,xABxB, 由x A,xACxC
xBCxA(BC) 任何情况均有xA(BC) (AB)(AC)A(BC) (1)(2)合并为 A(BC)=(AB)(AC)
集合的交并例题2
设A为奇数集合,B为偶数集合,求A∪B 和A∩B 。 解:A∪B={xx是偶数或x是奇数}=Z
A∩B={xx既是偶数又是奇数}=
集合的交并例题3
设A1={1,{2,3}},A2={2,{1,3}}, A3={3,{1,2}},
求A1∩A2,A1∩A3,A2 ∩ A3。 解:三个集合均有两个元素,其中一个元素是 数。另一元素是两个数组成的集合,三个集合没 有相同元素,∴A1∩A2=A2∩A3=A3∩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