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思路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2020年15期New Generation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的思路与对策汪志华(陇西县文峰中学甘肃定西748000)通过调查并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我发现我们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对物理实验教学不够重视;(2)学生实际操作实验的机会较少;(3)实验教学的方法过于传统和单一;(4)探究性实验过少。
针对以上问题,我总结出了几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及改进策略:一、学校方面的策略(一)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为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一方面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另外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也可以从自身做出努力。
(1)提倡学生自己制作实验仪器除了要求学校购进大量的实验仪器之外,还要提倡师生利用生活中的易得物品自制实验仪器,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在节省资金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
(2)重视引进信息技术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使得实验变得简单易行。
比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多次计算加速度,如果用传统的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去算,学生光计算加速度就要一节课,更别说进行后面的数据处理了,但是如果用数字计时仪的话,只要输入数据就很容易得到加速度,既省时又精确。
因此,教师和学生也要与时俱进,不仅会使用传统的实验仪器,也要会使用先进的新型实验仪器。
(二)开放实验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最首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去做足够多的实验。
而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开放的实验室。
据调查,绝大部分的学校实验室只有在实验课的时候才开放,其他时候都是紧关着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学生破坏实验仪器。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得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领导要给与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另外一方面,必须要增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爱护意识。
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很重,看到实验仪器就想去动,如果没能按要求操作的话就有可能损坏实验仪器。
因此,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就要让他们养成爱护实验仪器的意识,不懂的实验仪器不要轻易去动,要询问老师或其他懂的同学。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几个要点与建议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几个要点与建议一、联系实际,生动有趣物理是一门极富有挑战的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非常直观的科学。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生活实践中的例子,结合学生的日常经验,引导学生去观察、想象、实验。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实验、问题,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学原理在我们身边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如酒精温度计原理、卫星运动的原理、简单机械的应用等,都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联系实际,生动有趣是物理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要点。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物理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观察、实验、总结、归纳的过程。
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验、讨论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示范展示物理现象,通过实验验证物理定律,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合作。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得到全面的认知和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物理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中应当适当安排一些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观察、推理、实验、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案例分析、问题解决性实验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也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积极探究,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独立见解。
浅谈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组织、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活动,参与教与学交流。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减负增效”一直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如何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
那么,应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呢?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谈谈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生对新鲜事物都很好奇,而我们的物理实验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这种好奇心,所以物理课堂上我们应该利用每一次实验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设计、操作、实验结果的猜想以及实验的结论得出上来。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充分激发起来有关。
我们就是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学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后,要求学生同桌为一组合作完成“自制打点计时器”的小实验,通过实验测出纸带速度并判断纸带运动情况。
我惊喜的发现学生的热情高涨,实验结束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解除了被动连续听课的困乏,以饱满的热情重新投入后续的学习中。
在学完《自由落体运动》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利用手边能找到的物品“测定反应时间”。
学生们用到的器材除了刻度尺外还用上了课本,铅笔、匙链等各式各样长条形的东西。
实验中伴随着阵阵开怀的大笑。
虽然这实验让他们少做了几道题,但换回的却是学习的快乐与学习的兴趣。
何况,实验完了他们也笑够了,个个都埋头计算自己的反应时间呢!通过课堂小实验的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使欲,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加强课堂师生交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组织、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活动,参与教与学交流。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1、解题的基本思路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关系、功能关系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三条路径,恒力时三条路均可,变力时只能从功能或动量角度去求解。
解题时,在画好草图分清各段物理过程的前提下,灵活选择以上三种方法,如果方法不恰当,至少计算过程要麻烦一些。
动量观点主要包含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功能观点主要包含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和总能量守恒)。
一般地:对单个物体考虑,宜用两大定理,涉及时间优先考虑动量定理或运动学知识,涉及位移则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若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则优先考虑两大定律,特别是出现相对滑行距离或相对滑行路程时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
这在电磁学里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解题的通常步骤(1)严格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应明确已知和待求,再从题中挖掘隐含条件,牢牢抓住“题眼”即试题中的关键字,如:是否光滑、有无初速、匀速、沿直线、恰好、缓慢、距离最大或最小、弹簧最长或最短,二者刚好分离、恰好能到达、恰不越界或刚好能飞出以及弹性势能、动能(速度)、动能损失或机械能损失为最大或最小等等;(2)的定对象列方程:蝶兰不好对象与过程,就是整体还是隔绝,全程还是分段,同时选不好恰当的物理工具,写准基本方程,挖掘辅助方程,还可以动用几何关系,比如: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直观而又常用,而对于矢量的运算通常必须先选定正方向。
基本方程是由基本公式、定义以及基本物理规律列出的,它是试题的采分点,更是在试题较难甚至是不会的情况下还能获得一定基础分数的法宝,因此列好基本方程就显得十分重要。
但要注意:用于表示物理量的字母要与试题中的字母保持一致,而对用于表示未知量或过渡量的字母则要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同时还要注意与原试题字母角标的层次性与所选用字母的大众性;辅助方程往往隐藏在题目中,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般难于识别与建立,对此那就看你平素的知识沉淀和应试时的直觉了!(3)科熠各类方程:方程都列于不好后不要急于解,首先考量常规的数学分析,再考虑自己熟识的一些特定解题技巧,明晰解题的路径后再已经开始排序,防止盲目解题,同时存有数值排序的必须特别注意统一不好单位再代入解,且要载明其单位(字母运算的不必写下单位)。
高中教师物理教案设计思路
高中教师物理教案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让学生体会热与功的转化过程。
2. 学习:教师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并结合实际示例进行讲解。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规律,并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4. 讨论: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讨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资源准备:
1. 实验装置和材料。
2. 教学PPT。
3. 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教学评估方法:
1. 实验报告评分。
2. 课堂讨论表现评估。
3. 习题练习成绩。
教学反思与改进:
1.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掌握他们的学习状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基本思路总结教案
高中物理基本思路总结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高中物理的基本思路,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一、认识物理学
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二、物理学习的方法
1.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2.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
三、物理学习的技巧
1. 理清概念,掌握基本知识
2. 善于归纳总结,深度理解
3. 多练习,多复习,巩固知识
四、物理学习的心得体会
1. 要有求知欲和好奇心
2.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
3.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1. 通过讲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出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2. 给学生介绍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强调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总结物理学习的心得体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高中物理学习的基本思路,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浅谈我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结果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而在全面倡导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之际,探讨如何增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搜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我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微薄的看法。
1、更新教育理念,做好角色定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即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物理课堂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观念。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课堂教学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例如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对物理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物理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解决问题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认识方式,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开展,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浅谈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方式
浅谈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方式物理思维是指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方式进行浅谈。
1.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物理思维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使学生知道如何将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能够领会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价值。
通过学习物理科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合理的质疑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思维的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从表面现象到深层次的规律,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把握物理概念的方式。
学生通过物理思维的训练,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4.促进学生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高物理思维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开发出更多新颖的解题方法和探索途径,促进学生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高,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好基础。
1.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物理思维方法找寻解决问题的线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举例说明在物理问题的解决中,通过举例说明家庭、社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手段,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
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物理规律,通过实验验证物理概念和规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和应用物理思维的方法。
4.巧妙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去推导和探究物理问题,如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提出各种猜测,进而验证是否正确。
综上所述,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促进学生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高中物理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探索随着高中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在物理教育方面,分层教学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
因为高中物理涉及到比较多的量和物理概念,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需要时间和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基本思路走班制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育中,分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把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和兴趣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针对每个层次进行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 在上课时,采用微型讲解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上课。
3. 通过课后跟踪和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整。
通过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跨层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对于高层次学生,主要采用解析式教学法和课外阅读等教学方式。
对于中层次学生,采用案例教学和小组协作等教学方式。
对于低层次学生,采用直接指导和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
这些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理解、记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和课后辅导在走班制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课后辅导和调整。
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采用小测验、小结标、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额外的指导和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物理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物理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身边的一些现象及原理,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指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帮助他们学会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是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探究的主要问题。
以下就谈谈我对物理教学的一些思考,就此机会和大家交流。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在教学中,教师也应适应时代对人才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吸取新营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统讲授式为开放讨论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方法培养,变重理论计算为重实际应用。
二、加强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加强学习过程性评价管理,做好课堂上的优良表现记录和不良表现记录。
我在课堂上依据课堂参与情况,直接以“加分奖赏”形式要求物理科代表在每堂物理课上及时记录同学的参与情况,过程性评价记录是期末物理科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
每月定时统计并公布学生作业上交情况、出勤、课堂参与情况。
在上学期举办的“高一优秀物理作业展”深受学生喜爱,也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优秀作业进行评比展览,发给奖状,及时给予鼓励,不但对作业优秀的同学是一个促进,对其他学生作业规范化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钻研教材中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另外,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过去的一年来,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做法是从指导阅读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语句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点,良好的习惯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操作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浅谈我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点思考
浅谈我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点思考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1-0184-01摘要:物理是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高中理科的一项重点教学科目,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必修科目,高中物理在延续初中物理内容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点,这些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意义,做好高中物理教学,意义深远。
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进行论述,旨在为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研究一、追根寻源,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笔者看来,实际上就是注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体验过程,物理是一项自然科学,也是一项实验科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物理,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物理定律。
因此,怎样搞好物理定律教学,必然是每个物理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学时,我们有意识补充了大量的与这一定律的建立过程有关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溯源”教学。
任何一个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有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探索定律的工作之所以能成功,这个定律最后之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推理思维方式,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属于物理学科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类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的宝贵财富。
比如在讲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们从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进行几十年的观测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起,然后是开普勒在拥有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计算总结出描写天体运动的经验规律(开普勒三定律),最后才是牛顿用定量的动力学原理对这些规律予以解释,终于发现了对天上、地上的物体具有普遍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另外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都以为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不困难的,只要用电流表、电压表再加电源和可变电阻器等组成电路即可。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路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路新课程标准对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支点。
我们看到,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辅的教学改革为教学行为转变开拓了空间。
如何将教材内容贯彻到每位学生,并实现新课标所要达到的标准,还需要具体组织实施教学。
显然新课标下的组织教学不等同于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在形式上应该有一些变化。
一、要注意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要注意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去鼓励学生,以便从情感上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愿意学习,热爱学习。
这样的教学会很轻松,亦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
我们不宜在学生提出独特但有误的见解时急着去否定它,不是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去冷落他,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研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
任何人在失落时都需要得到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一门相对陌生的学科时。
我们决不能因为学生在研究合外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时忽略它们的矢量性而嘲笑他们,反之,我们应该在学生发现力和加速快慢间有联系时及时提出表扬。
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二、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探究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探究的主体是学生,不是由老师去包办探究。
教师只应起引导、帮助的作用,引导仅仅是提示、帮助,说穿了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
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学生探究,如教师在课堂总结得出规律后,要求学生进行验证性探究。
这样的探究是教师布置下去的任务,学生的探究是被动的。
今后的探究不再是教材内容所安排的,亦非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学生为解决问题所考虑的各项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实践。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和指导,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其审视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营造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高中物理解题基本思路
高中物理解题思路小结(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它画出;2、分析物体受到的已知力(题目给出的力等);3、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重力只有一个,方向竖直向下);4、分析物体受到的弹力(弹力的个数跟接触面有关,有几个接触面就可能有几个弹力,有没有还要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5、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的个数也跟接触面有关,有几个接触面就可能有几个弹力,有没有还要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6、分析物体受到的其他性质的力(分子力,电场力,库仑力等)注意:受力分析过程中不能分析以效果来命名的力,比如向心力等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产生挤压3、两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V t = V0 + a t合力加速度a S = vot +12a t2V t2 - V02 = 2as等运动学公式应用牛顿定律解题的二种类型: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解题过程由左向右推;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题过程由右向左推;另:运动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1)A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t/ 2=V Vt2+=st(2)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2=v vo t222+匀速:Vt/2=Vs/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Vs/2(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Ts 、2Ts、3T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 (2)在第1Ts 内、第 2Ts内、第3T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在第n米内、第2n米内、第3n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21-:32-)……(n n--1)(4)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三)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基本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再变换向心加速度a的表达形式。
初探提升物理课教学效率的基本思路
初探提升物理课教学效率的基本思路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高效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认真自学,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并引导解决问题的课堂。
课堂效益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高效率的课堂是指课堂效益达到了最大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物理教学;效率;思路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求高效,物理课堂更是如此。
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必须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物理教学的难度在加大,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应用方面的知识,都给学生以难的感觉。
而这些知识又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务必使学生能轻松自如地牢固掌握。
因此,提高学生的能力成为了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作为重要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师生受益不小。
如何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需要懂、会、熟、精四个字的体验。
如何让教材上的知识成为学生大脑中的活智慧,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制定学习目标,坚定学习信念学习是一件苦中寓乐的事,贵在刻苦拼搏、持之以恒,正所谓学海无涯,唯勤是岸。
有人说,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
虽然我们不能人人都像雄鹰一样一飞冲天,但我们至少可以像蜗牛那样凭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
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摘下它,勤奋就是攀登的绳索。
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二、根据新理念,构建物理教学的目标体系教师在教学中所制定的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各种考试,而是要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视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文与道、知与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关系。
使学生既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又能陶冶情感,提高道德素质,并将这一切在审美愉悦中内化为他们的素质。
必须扎扎实实为学生打好物理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物理教学的多重功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思路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力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传授物理知识,更要协助学生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实现“技术与品德”并重。
因此,教师在设计物理教学活动时,应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加强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
在设计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关注以下4个环节:第一,树立核心素养意识。
教师可以在讲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主动提示和引导学生从学习物理的角度来体会和提高核心素养,养成学习物理和树立核心素养意识的良好习惯。
在引入相关物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社会上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构建“技术与品德”的统一体系。
第二,注重综合运用。
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可以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或是将不同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注重触发式学习。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发式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持久的热情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第四,注重情境教学。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关注当前时代的社会,审视今日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理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尝试用情境教学法展开学习,让学生看到物理知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发展中的问题和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从科学的角度理解世界、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物理知识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实现“技术与品德”的并重。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的几点看法及建议
浅谈如何学好高中物理的几点看法及建议【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学生进入高中后,在求学的道路上跨了一大步,感到兴奋,可面对突如其来的八九门功课,又会觉得措手不及。
随着知识的扩展和深化,学生必须寻求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应对高中阶段的学习。
那么,怎样学好高中物理呢?我在这里提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首先要吃透课本,以不变应万变首先,课本是根据全日制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也是联系师生的重要媒体。
尤其是物理教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实验,包括一些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阅读小材料无不包含其中。
可以说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内容而展开的。
考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尤其体现在选择、填空题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根据考纲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进度的掌握等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材上的体现是对于教材的学习。
这种学习一方面是在教师教的作用下的学习,可以说这种学习是被动的,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材的自学,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的。
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离开了教师的“教”,学生对于教材很少进行津津有味的“自学”。
举一个例子,考试中经常遇到一些物理学史和一些史实的东西,学生往往由于不重视课本的阅读而造成失分。
还有类似的一些判断也是如此。
“有些物体是不向外辐射红外线的”,这句话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对这句似是而非的话感到茫然,课本讲得明明白白,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其次,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由实验得出的,尤其一些演示实验在高考中是频繁出现的,如果不认真深透钻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物理现象,势必会造成失分。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将教材转变成“学材”,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丰满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将教材转化成“学材”呢?我认为通过“教材+学法=学材”的模式便可实现这种转化。
关于对高中物理教学思路的研究
关于对高中物理教学思路的研究【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高中物理素质和科学素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物理思维方法有理想化、类比、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等。
良好的思维方法源于科学的态度,善于观察,尊重事实构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关键词】高中物理,研究性,教学模式,高效性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下,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课前准备只是对教材、教参的备课,不能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要求;在讲课时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录,学生不需要动脑子积极思考,只需将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记住即可,在讲完课程后再做几个练习题进行消化即可。
这样做的优点就是节省课堂时间,学生也可以较快地掌握课本知识,但是学生依然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完全不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社会,要想依靠几年的学习时间掌握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唯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
在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后,很多教师也进行了课堂改革,但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在传统模式下教师是主体,在新模式下又出现了过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但是却没有得到实质性内容的增加。
在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们要致力于寻找更适合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1、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的研究内容多来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边的现象,研究内容的实施主要依赖教材和校园内外的资源。
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只能扮演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而不能干预太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2、追求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学习内容的扩展。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新教育,它反对学生做书本和分数的奴隶,而要求学生主动地、有所取舍地获取知识,有意识提炼和加工众多的信息,探索多种方案和多种可能答案;而系统教育注重维持性学习,使学生通过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当前已发生的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思路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思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开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思维。
实验设计能力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问题或现象,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实施和分析。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科学思维,合理设定实验步骤和控制变量,推理和解释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科学交流能力。
数据处理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科学仪器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并进行结果分析和图表绘制。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伦理。
实验安全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器材,遵守实验室规则,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科学伦理,进行诚信实验,遵循科学研究规范。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思维,数据处理和科学交流能力,安全意识和实验伦理。
通过开展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水平和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学设计目标的制定思路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学设计目标的制定思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中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也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
针对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学设计目标的制定思路,本文将从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导向、新教学设计目标的要素、制定思路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解核心素养导向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指导人们进行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根本能力。
而核心素养导向,即是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
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二、新教学设计目标的要素在制定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学设计目标时,需要明确目标的要素,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的教学实施。
新教学设计目标的要素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核心素养、学科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几个方面。
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指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等内容。
新教学设计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更要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信息素养、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
新教学设计目标要求学生要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学科能力: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中所具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新教学设计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是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爱好、态度以及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看法等方面。
新教学设计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情感态度。
三、制定思路1.明确教育目标在制定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学设计目标时,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
明确教育目标是指明白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在制定新教学设计目标时,要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教育目标,确定新教学设计目标的指导思想。
高中物理课程创新思路
高中物理课程创新思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等;2. 掌握物理实验方法,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了解物理学史,认识物理学家及其贡献,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物理实验,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3. 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3. 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尊重客观事实,遵循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旨在通过创新性教学思路,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为核心,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实现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力学部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牛顿运动定律:阐述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介绍动量的概念、守恒条件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探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电磁学部分:包括库仑定律、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 库仑定律:阐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计算方法;- 电场:介绍电场概念、电场强度、电势等,并分析电场与电荷的关系;- 磁场:探讨磁场的产生、磁场强度、磁通量等概念;- 电磁感应:阐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
3. 光学部分:包括光的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 光的折射:介绍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光的反射:探讨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等现象;- 光的干涉:阐述干涉现象的原理、干涉条件及其应用;- 光的衍射:介绍衍射现象、衍射光强分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思路
发表时间:2019-02-18T16:05:22.4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4期作者:李印[导读]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使得广大教师对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深刻认识。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一高级中学121400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使得广大教师对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深刻认识。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
高中物理在多数学生看来是一门很难熟练掌握的学科。
事实上高中物理的规律性很强,只要能透过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让学生的思维潜力到达必须的水平,就会让学生学得简单。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透过教师在一段时光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不论教师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得是否认真、学生学得是否辛苦,如果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不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就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一、因材施教,激发兴趣
“教以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此刻:首先,教师头脑中始终有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备课时才会有所体现,上课时有所落实。
其次教学时务必心中装着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时时刻刻想到他们。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应分别对待不一样层次的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教学对象的整体状况选取教学资料的难易程度,确定具体教学方法。
在备课中,只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用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不一样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才是落实新课程理念。
二、转变教模式,提高效率
1.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定学: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的时光都被教师占用了,学生缺少练习、体验的时光。
而学习是一个需要内化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学生课后花多长的时光来自觉学习物理这一门课。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给学生留有内化时光,要敢于精简“讲”的资料,放手给学生多“练”的机会,注意学和教的最佳结合。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构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推理、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提高潜力。
3.重视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自然科学,“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实验开始的。
”几乎每一个物理教师都能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然而确有很多教师主观认为讲实验比做实验来得简单,更容易应付考试。
由于缺少亲身动手操作体验,印象不深,学生课上听懂课后就忘了,以致教师还得反复讲。
专家认为:对于实验,讲十遍、百遍,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中的实验也越来越灵活多变,对潜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像以往那样没有长期实验探究操作训练是很难应对高考的。
三、引导学生养成情景分析和建模的习惯
1.高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分析。
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包含这样的流程,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排除次要因素(抛除非物理信息),确立理想化的研究对象和物理情景,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寻找物理对象在变化过程中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直至解决问题。
在大多数状况下,传统物理教学及有关问题的训练,往往直接给出简化后的物理对象或物理图景,因而在问题的处理上,学生缺乏对物理对象和物理情景做理想化处理的方法和潜力。
如学生习惯于解决细线悬挂小球的摆动问题,而对小孩荡千秋却一筹莫展。
学生习惯于解决小球过顶的圆周运动问题,而对汽车过拱桥的问题却束手无策,困难在于:
(1)学生缺乏准确的物理模型。
在实际问题的众多对象中,思维容易受到问题表象的干扰,很难抓住对象本质特征,因而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构成认识上的思维障碍。
(2)学生缺乏程序化的思维训练。
因此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务必重视图像情景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应用潜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2.重视图像情景教学的策略。
不一样的信息对大脑中不一样的部位产生刺激作用,如文字信息传向左半脑,引起抽象思维,构成概念,完成数字计算和演绎,而具体的形象图形和图像信息将传向右半脑,引起形象思维,构成空间概念。
应用潜力的培养,就是要在教学上透过图像图景的教学,建立由实际情景——理论模型——新实际情景的有机联系。
加强抽象的物理规律与形象的实际情景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效率,进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归纳总结就是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整理,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建构成有机的物理板块,让学生在整理中巩固提高。
这就好比一个有条理的人会经常整理内务,物品摆放有序,存取自然方便,使人赏心悦目。
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每一节课的资料,下课前指导学生进行小结。
并且要求学生在作业前将当天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2.每学习一章要求学生自我归纳知识点,画出物理知识联系图。
3.物理测验后要求学生对答题状况进行反思,寻找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对错题进行更正。
透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归纳和应用潜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