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农业工程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0828)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博士研究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1.政治思想 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思想。

2.业务水平 要掌握农业工程学科某一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把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独立从事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中取得被同行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至少掌握1门外国语,具备熟练的读、说、听、写能力。

3.学术素养及能力 具备丰富的工程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知识,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建模能力,较强的科学洞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对研究所涉及的农业工程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解决;具有较强的通过自学、交流和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已有成果的真实性、对农业工程领域已有技术、方法和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鉴别;能根据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问题,具有撰写科研项目书并独立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和技术的能力;善于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身心素质 要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

二、学科方向1.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技术经济分析为手段,以农业生产自动化工程、产前和产后的加工与储运等设备的研究为核心内容,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与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为主的农机装备设计制造及运用管理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

农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农业工程是一门旨在利用工程技术和知识,结合农业生产实践,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目标而服务的学科。

农业工程专业培养旨在培养具备农业生产工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农业生产现代化、自动化与信息化要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1. 了解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具备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与应用技能;2. 掌握农业生产现代化中涉及的机械、力学、电气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技术;3. 掌握涉及农田水利工程、土地整理与水土保持、农业环境与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农业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4. 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5. 具备农业工程实验设计与实验技术的能力;6. 具备解决农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7. 具备农田水利与水土资源管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要求1. 基础理论与技能:学生应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农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备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能力。

2. 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农业工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处理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农业工程实践技术工作。

3. 创新意识:学生应具有科学研究基本素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综合素质: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专业课程设置1. 农田水利工程学:内容包括土地水分循环规律、农田水分管理原理、灌溉排水工程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农田水利工程设备与调试等。

2. 农业动力学: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原理、农业机械设计与应用、农业车辆与运输、农业机械制造技术、农业机械化管理等。

3. 农业土木工程学:内容包括农田水土工程、土地整理与水土保持、农业建筑设计原理、农业环境与资源利用等。

4. 农业环境与能源工程:内容包括农业环境保护原理、农业生态恢复技术、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等。

农业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农业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农业工程系统设计、管理和实践能力,可在农业工程与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管理与运行等方面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设计院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设计、管理和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同时本科教育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宽阔的科学视野和较高的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力求实现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相一致。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农业工程技术技能,因此建议在课程设置上,科目权重应向实践环节倾斜。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要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如下:(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农业工程基础原理等方面,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农业工程测量、土地工程、水土保持、灌溉与排水、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农机化与电气化、农业环境与生态工程、农业建筑、农村能源应用与环保等专业核心课程。

(3)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包括农业工程实践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等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课程创新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包括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实践、科技创新创业等科技创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农业工程本科教育的重点,包括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等实践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重要实践环节,包括实地调查、勘察、测试和测量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农业生产人才培育工程方案

农业生产人才培育工程方案

农业生产人才培育工程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形式不断转变,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不断涌现。

而农业生产的核心是人才,优秀的农业生产人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技术更新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加强农业生产人才培育工程是当务之急。

农业生产人才培育工程旨在培养一支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管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农业生产人才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通过对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现代化做好准备。

二、目标和任务(一)目标培养一支具有扎实的农业生产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农业生产人才队伍。

(二)任务1.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农业生产人才的培养需求。

2.创新培养模式,结合实际农业生产需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农业生产新技术、新理念的培训,提高农业生产人才的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

4.加强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优秀农业生产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水平。

三、重点任务和措施(一)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人才培养体系1. 完善农业生产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 加强高校农业生产专业的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学生招生规模。

3. 推动职业教育机构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实际生产单位的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加强农村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新技术、新理念的宣传和培训,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

(二)创新培养模式1. 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并将实践教学纳入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制定并实施农业生产实践教学指导方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实践,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详细阐述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专业。

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因此,入学要求相对较高,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二、课程设置1. 农业基础课程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农业基础课程,包括植物生长发育、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气象学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农业知识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信息化农业的基础。

3. 工程技术课程工程技术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生需要学习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电子技术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农业工程技术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 实验课程学生需要参加各种实验,如机械设计实验、计算机编程实验、自动化控制实验等。

实验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完成各种课程设计,如农业机械设计、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等。

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了解实际工作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 实习学生需要在企业或农业机械制造厂等单位进行实习。

实习期间,学生需要参与实际工作,了解实际工作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代码:095136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及管理,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领域包括大田农业装备及其自动化、设施农业装备及其自动化、加工农业装备及其自动化三个方向,培养要求如下: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三农、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机械化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服务。

2.掌握农业信息技术或农业机械技术或设施农业技术等方向的坚实基础理论、系统化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和管理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4.恪守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具有学术道德诚信,遵循学术伦理;具有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坚守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招生对象主要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由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和我校组织的复试组成。

三、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学习方式分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最长不能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一)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研究生应加强的实践训练,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研究生在扬州大学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实践训练不少于6个月。

(二)实行双导师制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由校内、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导师共同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

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将学习培养学科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农业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1.具备系统的农业工程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工程设计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技能;2.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解决农业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3.具备国内外农业工程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了解国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及相关标准和法规,具备跨学科研究和合作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科研任务。

二、培养方式1.课程学习(1)基础课程:农业工程研究生应修习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生物质资源利用等基础理论课程。

(2)专业课程:农业工程研究生应修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农业工程设计与管理、农业装备制造技术、农业信息工程等专业课程。

(3)选修课程: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科研实践(1)实验室实践:农业工程研究生应参与实验室课程,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科学实验方法。

(2)科研项目:研究生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课题,从而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3)学术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与他人交流学习。

3.实习实践(1)实习机会:研究生应利用实习机会,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或农业实践基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积累实践经验。

(2)实习报告:研究生应完成一定数量的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三、评定标准1.学位课程学习:农业工程研究生应完成一定数量的学位课程学习,取得规定的学分。

2.科研成果:研究生应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或者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三农人才培养工程方案范文

三农人才培养工程方案范文

三农人才培养工程方案范文一、前言三农人才培养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三农人才来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建立健全的三农人才培养工程方案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立足于此,提出了一套完善的三农人才培养工程方案。

二、背景分析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而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素质低下,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人口素质低下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因此,要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就需要依托于一支高素质的三农人才队伍。

三、存在问题1.现有农村人才素质不高。

目前,农村地区的居民普遍学历较低,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的三农人才。

2.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机构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3.三农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目前,三农人才培养的机制相对滞后,缺乏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和培养计划。

四、三农人才培养工程方案1.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质量。

2.建立专门的三农人才培养机构。

为了更好地培养三农人才,可以建立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3.加强农村实践教育。

在农村学校设置相关的实践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实际的农村生活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实践。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大学生到农村实践的鼓励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三农意识和技能。

5.加大农村科技创新力度。

政府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科研项目,鼓励农村青年参与农村科技创新,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6.加强农村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培养三农人才,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
学院
工学院
培养类别
硕士
学科、专业代码
0828
一级学科名称
农业工程
基本学习年限
2-3年,最长不超过4年
培养方式
全日制
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1学分;培养环节7学分
研究方向
1.生物质工程;2.农业系统与知识工程;3.精细农业系统;4.区域规划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同学校要求
2
4.实践教育
同学校要求
2
5.专业外语
同学校要求
1
6.中期考核
同学校要求
7.论文中期检查
同学校要求
8.同等学历或跨学科考生补修本学科主干课程
9.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鼓励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备注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硕士学位课
外国语(硕一外)
3

硕士学位课
S001209
自然辩证法
2

硕士学位课
S00120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硕士学位课
S001001
应用数理统计
2.5

必选其中2门
硕士学位课
S001002
数值分析
3

硕士学位课
S001009
应用随机过程
2

硕士学位课
S001006
2

硕士学位课
S080805
生产力经济学
2

硕士学位课
S080809
农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

农业工程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这个农业工程专业啊,就是要培养出一群超级厉害的“农业大神”。

这些大神要能够把工程技术和农业完美结合起来,就像给农业穿上一身高科技的铠甲。

既懂得农业的那些事儿,像怎么种好庄稼、养肥牲畜,又能玩转各种工程技术,像设计超级酷炫的农业机械,建造超棒的农业设施,还能把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啥的用到农业里,让农业生产变得又高效又现代化。

简单说,就是要打造出一批能让农业变得超酷超厉害的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首先啊,得把农业基础知识掌握得死死的。

什么农作物生长规律啦,土壤的脾气啦,还有各种农业气象知识,这些都是基本功。

要是连小麦啥时候播种最好都不知道,那可不行。

工程技术知识也不能少。

机械原理得懂吧,就像拖拉机为啥能跑起来,收割机为啥能把庄稼收割得那么利索。

还有土木工程知识,毕竟咱要建农业大棚、仓库啥的,要是盖个房子就塌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另外,电气与自动化知识也很重要,想象一下,能让灌溉系统自己根据土壤湿度浇水,多酷啊。

计算机知识也得有点。

现在是数字时代啦,用计算机来分析农业数据,管理农场啥的,这都是必备技能。

要是看到电脑就发懵,那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喽。

2. 能力要求。

动手能力要强。

不能光纸上谈兵,得能把那些设计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

比如说,自己能组装个小型农业机械,或者搭建一个简易的农业物联网系统。

创新能力也得有。

农业也得与时俱进啊,不能老是用老一套的方法。

要能想出新点子,比如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环保农业设备,或者找到一种新的农产品加工方式。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在农业生产中,问题可多了去了。

比如病虫害突然爆发了,或者灌溉设备坏了,这时候就得能快速想出办法解决,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拯救农业生产。

3. 素质要求。

要有热爱农业的情怀。

农业可是个伟大的事业,养活了这么多人呢。

要是对农业一点感情都没有,那干起来也没劲儿。

团队合作精神必不可少。

农业工程里的项目可大了,一个人可搞不定。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培养方案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培养方案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同学!欢迎来到超酷的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

这个专业就像是给农业穿上了高科技的铠甲,让农业生产变得超级智能。

我们可不是传统的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哦,而是把现代的智能技术一股脑儿地融入到农业装备里,让机器像聪明的小助手一样在农田里干活。

二、培养目标。

1. 技术达人。

我们要把你培养成一个懂好多好多技术的高手。

你得了解农业生产的各种需求,像什么时候播种、怎么浇水施肥最科学,然后把这些需求转化成智能装备能听懂的“语言”。

比如说,设计出一个超级智能的播种机,它能根据土壤的肥力和湿度,精确地把种子播到最合适的地方,就像一个神枪手一样,百发百中。

2. 创新思维者。

在这个专业,创新可是个关键词。

我们希望你能像发明家一样,脑袋里充满各种奇思妙想。

比如说,看到农民伯伯辛苦地给果园喷洒农药,你就想能不能发明一个会飞的小机器人,像小蜜蜂一样在果树间穿梭,自动识别病虫害,然后精准喷药,这样既节省人力又保护环境。

3. 行业通才。

你还得是个农业智能装备行业的全才。

从智能传感器的原理,到大型农业机械的整体构造;从软件编程,到硬件组装调试,你都得门儿清。

这样以后不管是在大公司研发新产品,还是自己创业搞个小发明,你都能游刃有余。

三、课程设置。

# (一)基础课程。

1. 数学与物理。

这就像是我们的武功基础内功。

数学里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物理里的力学、电学,都是为了让你在以后设计复杂的智能装备时有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你想啊,如果连基本的计算和物理原理都搞不懂,怎么能让那些智能机器乖乖听话呢?就好比你要盖高楼大厦,没有稳固的地基,楼肯定会塌的。

2. 计算机基础。

现在这个时代,不懂计算机可不行。

从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到编程入门,像Python这种超实用的编程语言,你都得掌握。

因为智能装备可离不开软件的控制呀,就像人的大脑指挥身体一样,软件就是智能装备的大脑。

# (二)专业核心课程。

1. 农业工程概论。

这门课就像是一个大地图,给你展示整个农业工程的全貌。

农业水利工程培养方案

农业水利工程培养方案

农业水利工程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农业水利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水资源、农业、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知识。

主要研究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等相关知识和技术。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水利设施建设、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和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1.掌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农业水资源管理的能力;2.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等基本技能;3.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实践操作;4.了解农业水利工程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三、培养方案1.培养方向(1)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主要培养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等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2)农业水资源管理:主要培养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主要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测量等;(2)专业课程:水利工程概论、工程流体力学、水库水文学、农田灌溉工程、水利土木结构、水利项目施工管理、水土保持学等;(3)实践课程: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3.实践教学(1)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实践:通过模拟实际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农业企业等地进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项目的应用;3.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实验室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学校应建设完善的实验室设施,配备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用于水文测量、土壤水分测定、农田水利工程模拟实验等实验。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一、专业背景与目标定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设施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与经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专业背景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设施农业大国。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设施农业在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为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整体水平,培养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2.目标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实际,面向国际先进水平,培养具备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与经营能力,能在农业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领域从事设施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1.课程设置(1)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环境、设施农业技术、农业经济与管理等课程,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设施园艺、设施蔬菜、设施花卉、设施养殖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设施农业关键技术和最新动态。

(4)实践与创新能力课程:包括设施农业设计与施工、设施农业项目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设置设施农业实验、设施农业环境监测与调控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设施农业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设施农业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3.国际交流与合作(1)引进国际先进课程:引进国外优秀设施农业课程,提升学生国际视野。

(2)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竞争力。

三、人才培养质量保障1.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包括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拔尖人才等。

0828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0828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

0828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082821农业装备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参照此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硕士研究生: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

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农业工程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具备从事农业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掌握1门外语,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3、身体健康。

能吃苦耐劳,勤奋工作。

二、研究方向1、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生物材料开发、生物能源、生物质无害化、资源转化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工艺方法,新型生物材料及其加工、利用特性和材料加工处理技术,研究生物质资源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创新工艺,研究生物材料、生物质资源加工利用过程中品质影响因素、控制方法、质量保证和改进的机理、方法和工艺。

2、农业装备工程研究现代农业(含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资源利用开发等)所需的关键装备技术,包括现代化农业装备的工作原理、工作部件、机器系统、性能试验和产品设计开发,农业装备作业对象的物理性能、土壤-植物-机器相互关系,农业装备机电一体化系统以及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拖拉机和农用动力装置设计,农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以及与农业装备和植物、土壤相关的力学问题。

3、农业系统与知识工程研究与农业生物、资源、环境相关的智能管理与决策支持技术,计算机、通讯、分布式系统、智能系统、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等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农业与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城镇规划及其支持系统,智能控制信息网络与农业管理,农业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持技术。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工程设计、制造、拓展与管理能力。

培养适应农业生产、机械设计制造、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适应国家现代农业工程建设与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二、培养要求1. 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农业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具有系统地掌握现代农业工程和信息技术的设计、制造、拓展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进行农业机械与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技术手段。

3. 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理解和掌握农业产业的相关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4. 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现代农业工程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熟悉农业机械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操作技能。

三、主要课程1. 农业工程学2. 农业机械与设备3. 农田水利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5. 农业信息化6. 农业环境与能源7. 农业工程测量8. 农业系统工程9. 农业生产组织与管理四、实践教学1. 生产实习2. 工程实习3. 科技创新实践4. 毕业论文五、培养方案实施本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与教师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多种选修课程和实践机会,以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的需求。

六、毕业要求1. 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掌握现代农业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进行农业机械与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技术手段。

3. 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参与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产业人才引育工程培养方案

农业产业人才引育工程培养方案

农业产业人才引育工程培养方案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农业产业人才引育工程”这事儿。

听起来高大上对吧?但其实它就是为了把咱们乡村的“土壤”变得更肥沃,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说实话,农业这块儿,跟咱们的生活可紧密相连。

谁不想吃上新鲜的蔬菜,喝上自家种的果汁呢?这可得依靠那些热爱土地、辛勤耕耘的人们。

你瞧,咱们这个培养方案,其实就像一颗种子,得好好浇水、施肥,让它发芽。

咱们得找出那些对农业有兴趣的人。

农田里,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干的,得有热情、有干劲。

就像咱们小时候玩泥巴,谁都能玩,但能把泥巴捏成小动物的,那可得是个天才!所以,咱们的方案得从基础开始,选拔出那些热爱农业的小伙伴。

然后,咱们得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

这就像上课一样,讲讲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教教他们怎么科学施肥,如何防虫治病。

别看这些知识听起来简单,真要上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很多年轻人一来农村,看到那一片片的田地,心里想的就是“这是啥玩意儿”,可只要稍微引导,带他们去田里实地学习,马上就能开窍。

这过程就像教孩子骑自行车,刚开始摔了个嘴啃泥,但一旦掌握了技巧,哎呀,飞得可快了!咱们得鼓励这些年轻人去创新。

农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得有点新鲜玩法。

就好比咱们吃饭,总不能天天吃米饭,有时候换换面条、吃点饺子,生活才会有滋有味。

所以,咱们得教他们怎么结合现代科技,使用无人机、智能温室啥的,把农业搞得高科技一些。

想想看,田里飞着小无人机,像个小精灵一样,给作物喷药,真是既高效又有趣。

当然了,光有技术还不够,得有团队精神。

农业这活儿,很多时候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的。

就像打麻将,一个人再厉害,也得有搭档才能赢。

咱们的培养方案就得强调这个,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协作能力。

大家一起干活,顺便聊聊天,感情也就拉近了。

到时候,收获的不仅是农作物,还有彼此之间的友谊。

咱们得把这些人才送出去,去各地交流学习。

你想想,要是大家都只在一个地方待着,肯定见识不广。

咱们得带他们去看看别的地方是怎么干的,开阔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0828)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博士研究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思想。

2.业务水平要掌握农业工程学科某一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把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独立从事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中取得被同行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至少掌握1门外国语,具备熟练的读、说、听、写能力。

3.学术素养及能力具备丰富的工程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知识,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建模能力,较强的科学洞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对研究所涉及的农业工程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解决;具有较强的通过自学、交流和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已有成果的真实性、对农业工程领域已有技术、方法和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鉴别;能根据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问题,具有撰写科研项目书并独立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和技术的能力;善于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身心素质要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

二、学科方向1.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技术经济分析为手段,以农业生产自动化工程、产前和产后的加工与储运等设备的研究为核心内容,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与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为主的农机装备设计制造及运用管理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

研究内容包括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旱作农业机械化及智能化装备、农产品收获与加工机械和设施农业装备及智能化测控技术等。

2.农业水土工程在研究农田水分及区域水情变化规律与调节措施的基础上,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或减轻农业水旱灾害,高效利用农业水土资源,改善农村水土环境与饮水质量,为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土地整治与保持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有:灌溉排水原理与新技术、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水土工程建筑、农业水土工程数字化管理等。

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现代工程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手段,重点研究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模式、环境控制、农村能源的高效利用、设施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实现设施农业的环境调控智能化、生产管理精细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农村能源清洁化和生物质资源化。

该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是新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和建筑节能技术等。

4.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根据农业生产过程电气化与自动化、智能化检测和信息处理的需求,集电子工程、通信技术、生物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于一体,进行科学研究、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配电网管理信息化、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和农业智能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等。

三、学制、学习年限及总学分基准学制为3年,最长可延长至6年(3年后需办理学籍延长手续)。

总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培养环节6学分),一般课程学习1年(课程学习兼顾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5年,最长可延长至8年(5年后需办理学籍延长手续)。

总学分应不低于51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45学分,培养环节6学分),一般课程学习时间1.5~2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

博士生不允许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其中应有1名校内跨学科的教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实践教育、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

1.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及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

入学3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离校必须向导师请假,严格执行研究生日常管理办法,超过2周,按学校管理规定处理。

2.加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校内,同时加强与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联合,以此提高我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3.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并取得学分。

(普博≥16学分,硕博连读≥45学分)4.学术活动3年内,每位学生须按学科方向或学术方向做5次学术报告,即:一年级上学期做读书报告、下学期做综述报告,二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均做读书报告,三年级上学期做研究成果报告。

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研究生要做8次学术报告。

读书报告作为研究生班讨论课列入成绩考核。

(2学分)5.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

教学实践一般从第二学期开始,主要承担大学本科生的课堂教学、2试验、实习或指导论文(设计)等,或辅助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

生产和社会实践可利用寒暑假时间,以及结合论文工作,参加社会调查、技术咨询服务等。

博士生应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

实践环节的总工作量不少于10 标准学时。

(1学分)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3年基准学制安排。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至少达到22学分。

课程分为学位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其中,学位课必须达到13学分,选修课3学分以上,培养环节6学分。

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不要求必修第二外国语。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除必修该语种外,还应必修英语。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2门,考试及格,记成绩,但不计算学分。

硕博连续研究生在修完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后,应修本专业博士除外国语以外的课程。

3说明:1.硕博连读生免修博士期间开设的外语课。

*为对硕博连读生的要求。

六、考核方法1.成绩考核课程考试可采用不同方式,但一般应有一定量的笔试。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重在考察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2.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入学后第二学期末前完成开题,硕博连读的博士生在第四学期末前完成开题。

要求查阅文献资料10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0%,并根据综述内容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选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并由本学科 5 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开题报告1学分)3.外语阅读报告导师指定20篇外文专业文献,撰写阅读报告。

阅读报告要在第五学期提交,硕博连读生在第七学期提交。

(1学分)4.中期考核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硕博连读的博士生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由二级学科组织。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4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状况、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等。

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1学分)5.外语水平考核通过学校研究生外语水平考试或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选题入学第一学期,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确定论文选题。

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要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选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研究内容、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等把关。

学位论文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省部级以上课题接轨。

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应体现本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和国家农业生产的技术发展要求和需要,解决重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和现实价值,其基本观点、预期研究结论或成果应在学术上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博士生必须掌握农业工程学科某一领域的研究前沿,明确所选题目的重要研究价值,清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掌握研究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和试验、实践技能。

学位论文正式投入研究之前需进行开题报告论证。

研究过程中如遇具体情况和问题,可适当调整和改变研究内容,但调整和改变研究内容较大时,必须重新进行开题报告论证。

2.撰写研究综述针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技术发展类研究课题需有一定量的专利文献,其中包括国外专利文献。

综述应不少于5000字,综述的参考文献应在100篇以上,其中最近5年内的文献应占一半以上,外文文献应不少于50%。

综述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详尽的分析、阐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凝练出科学问题或技术创新突破点。

综述应包括如下几部分:①所述问题在农业工程学科或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价值;②所述问题的研究历史或背景;③所述问题的研究进展;④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或瓶颈;⑤进一步研究的目标、思路、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及技术路线等。

3.学位论文规范性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4-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遵守沈阳农业大学规定的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详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同时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文字、图表、引文标注等符合相应的撰写规定和规范。

(2)所有研究和分析必须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型号;环境样本分析必须配有标准样品内标和分析质量控制说明。

(3)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正负标准差。

(4)应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5(5)涉及研究区域、采样或试验布点空间分布的内容,需要满足农学农艺学科的相关要求。

(6)除了农业工程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可列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