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期末GIS复习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总结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通过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提供了创建、查询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十分广泛,下面将对其进行复习总结。
1.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包括数据模型、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等。
其中,数据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它定义了地理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方式。
数据模型可以分为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两种形式。
矢量数据模型使用点、线和面等几何图形来描述地理现象,适用于点、线和面等离散数据的表示;而栅格数据模型将地理现象划分为等大小的网格单元进行表示,适用于连续数据的表示。
另外,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是通过对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
空间分析包括空间查询、空间关系分析、空间模式分析和空间插值等。
空间查询是通过地理位置进行数据查询,如查询其中一区域的地理现象;空间关系分析是研究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如判断两个地理现象是否相邻;空间模式分析是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如寻找一定空间尺度下的聚集现象;空间插值是通过已知数据点插值出未知数据点的值,如根据气象站数据推算整个区域的气温分布。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数据展示等过程。
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地理数据,如通过卫星遥感、GPS定位和传感器等设备。
数据存储是将采集到的地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管理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展示是通过地图等形式将地理数据可视化展示出来,以便于人们理解和分析。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城市规划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流量和人口分布等,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保护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状况,提供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建议措施。
GIS考试重点总结复习重点
GIS考试重点总结复习重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其间是自然地理过程和生命及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场所。
GIS中也常用地理空间来表达空间的概念。
高程指空间某点高于或低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主要用来提供地形信息。
高程基准面即大地水准面。
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就是大地测量控制系统,用以建立地球的几何模型来精确的测量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包括平面位置和高度值。
大地测量控制系统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地理空间的实体包括点、线、面、曲面和体等多种类型。
按数据发布形式,GIS中的空间数据可以分为4D数据:1、数字线画图(DLG)数据:DLG数据是现有地形图要素的向量数据,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的描述地表目标。
2、数字栅格图(DRG)数据:DRG数据是现有的纸质地图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栅格数据文件。
每一幅地形图在扫描数字化后,经几何纠正,并进行内容和数据压缩处理,即可以得到数字栅格图。
3、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DEM数据是以数字形式表达的地形起伏数据。
4、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DOM数据是对摇感数字影像,经逐像元进行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数字正射投影影像数据。
矢量数据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地图投影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开的地表曲面映射到平面上或可展开成平面的曲面(如:圆锥面,圆柱面,椭圆柱面等)上,最终在地表面点和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1949年后,高斯-克吕格投影被确定为我国地形图系列中1:50万、1:20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及更大比例尺的数学基础。
GIS工程期末综合总结
第一章GIS工程概述工程学科的概念: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使用恰当的理论、方法、工具,有选择的加以利用,在没有有效的理论方法、工具时也力求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确定的时间、预算内,保证质量的达到预定目标。
为什么需要GIS工程:1.GIS应用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GIS是一个复杂系统(GIS 本身的复杂性&处在一个开放的复杂环境中);3.GIS的获得是一项需要成本的活动;4.GIS工程实施面临的问题。
GIS工程实施包含的内容:GIS软件工程;GIS数据工程;GIS网络工程GIS系统的获得方式通过购买委托软件开发商来开发(委托开发&招投标)组织内部的人员开发GIS系统获得流程第二章GIS工程环境GIS工程环境的含义:实施GIS工程项目所处的背景和条件内容:技术条件:硬件与网络&软件与解决方案&... 非技术条件:业务&管理工程环境的发展:项目GIS—-部门GIS—-企业GIS—-社会GISGIS发展的第四次浪潮的特征:1)体系结构的网络化,终端的多样化2)软件开发的组件化3)数据与功能的服务化3)部门业务需求的个性化局域网: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广域网:一种用来实现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城域网的互连,可提供不同地区、城市和国家之间的计算机通信的远程计算机网。
互联网: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而不论采用何种协议与技术的网络。
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网络结构:内层:通信子网。
包括各通信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通信线路及相关通信软件。
负责处理数据的传输、转接、加工及变换等通信工作。
外层:资源子网。
包括各主机(Host)、I/O设备、各种软件及数据资源。
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 为用户提供资源和服务。
各主机也称为结点。
网络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是Internet的标准通信协议,它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络协议(IP)组成。
武汉大学GIS工程管理整理
GIS工程管理复习整理选择(3x5)简答(5x10)论述(15+20)?1.项目(判断是否是项目)内涵:在一定期限内,依托一定的资源,以实现一定的产品或服务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特点:一次性、独特性、目标明确性、有期限、组织临时性和开放性、冲突性、后果不可挽回、过程不确定性。
例子:属于项目:开发一项新产品、开发XX GIS系统;计划举行一项大型活动(如策划组织婚礼、大型国际会议等);策划一次自驾旅游;ERP的咨询、开发、实施与培训;野餐活动;神州飞船计划;武汉地铁X号线修建;某地到某地的高速路修建等。
非项目:上课;卫生保洁;社区保安;负责电话银行系统的销售工作;管理售后服务热线,接听客户来电,解决客户问题;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等。
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旨在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
项目评价:范围(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成本(费用C)、进度(时间T)、质量(客户满意度Q)2.GIS项目管理:GIS项目特点:目标不精确性;需求的多变性;时效性、数据量大,数据维护更新困难;劳动的密集性;高风险性:需求模糊、目标不确定;新技术应用集成性:硬件、软件、网络、服务。
项目流程:启动 -> 计划 -> 执行(实施) -> 控制 -> 收尾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程控制为主线。
3.PMBOK中的九大知识体系:核心: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辅助:人力资源、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集成:集成管理(管理整合)范围管理:项目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确认、范围变更控制;时间管理: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进度计划编制;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质量管理:质量计划编制(事前);质量保证(事中);质量控制(事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计划编制;人员获取;团队开发沟通管理:沟通方式(面谈、会议、电话沟通、电子邮件沟通、公文沟通等);项目沟通文档(项目绩效报告:周报、月报、里程碑报告、阶段报告或结项报告);沟通管理内容(沟通计划编制、发送项目信息、绩效报告、管理收尾)。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汇总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定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定性或定量对事物和环境描述的直接或间接原始记录,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指表征与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数字地球:是纸制地图的数字存在和数字表现形式,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的地面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可存储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开的地表曲面映射到平面上或可展开成平面的曲面上,最终在地表面点和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拓扑关系的概念和类型?拓扑关系:表示地理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定义了地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是GIS分析中最基本的关系。
类型:①拓扑邻接:表示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②拓扑关联:表示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③拓扑包含:表示同类不同级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元数据的概念?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反映了某项数据自身的一些特征。
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结构即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数据逻辑表达。
对空间数据则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4.什么是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是基于矢量模型的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最新重要武大资环院GIS课件自我总结
总目录:第一讲:地理信息系统概论P1第二讲:空间数据与数据获取P12第三讲:空间数据模型P23第四讲:空间数据库模型P35第四讲:(补充)空间索引P40第五讲:空间数据处理P43第六讲: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P48第七讲:空间数据可视化第八讲:几种常见的空间数据模型第一讲地理信息系统概论1,基本概念2,地理信息系统的起因与发展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内容4,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5,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差别6,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1、基本概念数据信息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和数据:信息(Information):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信息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Data):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它们以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形式被输入到计算机被存储和处理的。
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数据的格式往往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需求有关。
两者关系:信息来自数据,数据是未加工的原始资料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和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两者是形与质的关系。
数据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下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例如:80%信息需要依赖正确的数据形式才能够正确表达和应用。
同样的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形式来表达。
地理信息(Geographic Information 简称GI)地理信息是指地理环境中各地理实体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等信息的总称。
地理信息是对表达地理实体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从地理实体到地理数据,再到地理信息的发展,反映了人类认识的巨大飞跃。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它具有区域性。
地理信息又具有多维结构特征,即在同一XY位置上具有多个专题和属性的信息结构。
例如在一个地面点位上,可取得高度、地耐力、噪声、污染、交通等多种信息。
GIS空间分析复习总结
空间分析概念:GIS 空间分析是从一个或多个空间数据图层获取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
空间分析在GIS 中的地位与作用:空间分析是GIS 的核心,也是核心功能,是GIS 领域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分支,是提升GIS 的理论性十分重要的突破口,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空间关系理论,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推理理论,空间数据模型理论,地理信息机理理论,地理信息不确定性理论空间关系分类:顺序关系:主要指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度量关系:主要是指目标间的距离关系,拓扑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度量关系对空间数据的约束最强烈; 顺序关系次之; 拓扑关系最弱。
空间度量关系:分为定量度量(空间指标量算,距离度量)和定性度量定量度量空间关系分析包括空间指标量算(距离、面积、坡度、人口密度等)和距离度量(距离)两大类拓扑空间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以及表示线段流向的关系。
拓扑变换的条件: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方向空间关系:源目标相对于参考目标的顺序关系(方位)度量空间关系描述:欧氏距离:直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最大距离马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垂直距离大地测量距离:即球面上两点间的大圆距离曼哈顿距离:纬度差加上经度差拓扑空间关系描述:4元组模型:该模型将简单空间实体看作是边界点和内部点。
构成的集合,4元组模型为由两个简单空间实体点集的边界与边界的交集、边界与内部的交集、内部与边界的交集、内部与内部的交集构成的2×2矩阵。
9元组模型:9元组在4元组的基础上,在空间描述框架中引入空间实体的“补”的概念,将空间目标A 表示为边界、内部和外部三个部分的集合。
通过比较目标A 与B 的边界、内部、外部之交集(空或非空) ,分析确定A 、B 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考试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GIS1、什么是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它是通过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应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探索、证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特征和过程的内在规律和机理,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认知、解释、预测和调控。
2、什么是地理系统数学模拟?其模拟的一般过程是?建立地理系统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地理系统的数学模拟(简称地理模型)。
地理系统数学模拟的一般过程是:①从实际的地理系统或其要素出发,对空间状态、空间成分、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建立地理系统或要素的数学模型;②经验检查,若与实际情况不符,则要重新分析,修改模型;若大致相符,则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程序调试和上机运算,从而输出模型解;③分析模型解,若模型解出错,则修改模型;若模型解正确,则对成果进行地理解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3、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研究分支,其实质是从地理空间数据库中挖掘时空系统中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规律和知识的过程,包括空间模式与特征、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之间的概要关系等。
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图形用户界面(交互式挖掘);(2)挖掘模块集合;(3)数据库和知识库(空间、非空间数据库和相关概念);(4)空间数据库服务器(如ESRI/Oracle SDE,ArcGIS以及其他空间数据库引擎)。
4、什么是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的、以时间为变量的、持续采集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多维数据集合,组织和汇总成一个由一组维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用以支持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过程。
5、地理空间统计模型的分为几类,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地理空间统计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类:地统计、格网空间模型和空间点分布形态。
(1)地统计: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差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空间分布上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
gis课程重要知识点总结
gis课程重要知识点总结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和工具。
它结合了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可用于解决各种空间分析问题,如地图制作、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
GI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习GIS课程对于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GIS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GIS软件和工具来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同时也会了解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
以下是GIS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GIS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它采用了经纬度坐标来表示地球表面上的点位。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如WGS84、UTM、投影坐标系统等,并学会如何在GIS软件中使用这些坐标系统。
2.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三维空间转换成二维平面的过程。
在GIS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地图投影的原理和分类,并了解不同地图投影对地图形状、面积、方向的影响。
3. 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是GIS中的核心概念,它用来表示和存储地理数据。
学生需要了解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不同的空间数据模型,并学会如何在GIS软件中进行空间数据的操作和分析。
4. 数据采集和地理数据库数据采集是GIS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地理数据的获取、整理和管理。
在GIS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并了解地理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
5.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GIS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用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关联和模式。
学生将学习各种空间分析方法和工具,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6. 地图制作和可视化地图制作和可视化是GIS中的应用领域之一,它涉及到地图设计和制作、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表达。
在GIS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GIS软件设计和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如专题地图、等值线图等。
7. GIS应用案例GI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
测绘基础期末重点总结范文
测绘基础期末重点总结范文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用于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它将地理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能够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内在联系,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GIS的基本概念和特点GIS是一种集空间数据库、数据处理和图形显示为一体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地理信息的几何特性和属性特性的统一性(2)地理信息的数据建模和数据结构的复杂性(3)地理信息的特定功能和高效交互性2. GIS的数据模型GIS的数据模型是描述地理现象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数据模型有:(1)向量模型:将地理现象表示为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的集合(2)栅格模型:将地理现象表示为等大的像元,用于描述位置和属性(3)拓扑模型:描述地理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3. GIS的数据来源和采集GIS的数据来源主要有遥感卫星影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控制测量等,采集方式包括GPS测量、地面观测、遥感影像协调等。
4. GIS的数据处理和分析GIS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查询、数据更新等功能。
GIS的数据分析主要有地理空间分析、属性数据分析、时空分析等内容。
5. GIS的应用领域GIS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评价、交通规划、农业管理等。
二、测量学基础测量学是指测量和测量数据处理的科学。
测量学是测绘工作的理论基础,它研究测量的原理、方法和精度控制。
1. 测量学基本概念(1)测量对象:待测量的实体、现象或空间位置(2)测量目的:对测量对象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3)测量过程:包括观测、记录、计算和分析等过程(4)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程度2.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有:权衡法、最小二乘法、多次观测法等。
3. 测量平差测量平差是一种用于优化测量数据的方法,旨在减小观测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GIS复习资料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相结合的技术,用于分析、管理和可视化地理信息。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交通等。
对于GIS的学习和复习,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技巧。
1. 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
它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GIS的基本原理包括地理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
地理数据可以是地图、卫星影像、地理位置等。
GIS的核心功能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以产生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2. GIS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模型GIS使用多种数据类型,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由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组成的,可以表示具体的地理对象。
栅格数据是由像元组成的,可以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
GIS还使用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地理对象的属性信息。
数据模型是GIS中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表示方法,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和网络数据模型。
3. GIS的数据获取和数据质量GIS的数据获取是指从不同的来源获取地理数据。
常见的数据来源包括地图、卫星影像、GPS等。
在获取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质量。
数据质量包括几何精度、拓扑关系、属性一致性等方面。
在使用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4. 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是指将地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进行管理和维护。
常见的GIS数据存储格式包括Shapefile、GeoDatabase等。
在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的索引和查询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 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模型GIS的空间分析是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取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常见的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期末资料(核心版)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事物的信息,它描述了事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即IT技术)等实现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及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显示、输出、应用和维护更新的信息系统。
(GIS ≈ 地理数据+ 空间分析)3.GIS空间分析:是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
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1)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和灵魂,是GIS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CAD或者电子地图系统的主要标志之一(2)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4.要素(Feature):是描述客观世界中的具有共同特征和关系的一组现象(如道路,也称作要素类,feature class)或一个确定的实体及其目标的表示(如某一条道路)。
5.要素集(feature dataset):要素的集合。
6.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和管理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1)Geodatabase是现阶段ArcGIS软件中最核心的数据库模型(2)Geodatabase是地理数据统一存储的仓库7.缓冲区:是指对点、线或面实体,按指定的条件,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空间区域作为分析对象,这个区域(面/多边形)称为缓冲区。
8.矢量叠置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方法。
产生的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9.网络分析:是指依据网络拓扑关系(结点与弧段拓扑、弧段的连通性),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及属性数据,以数学理论模型为基础,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一种分析计算10.DEM:是用数字形式表示高程在地理空间中起伏变化的连续表面,即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1、GIS的定义: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软件环境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取、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综合评价、管理、定量分析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或简言之:处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2、GIS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3、GIS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与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与编程4、矢量数据的常用压缩方法:间隔取点法;垂距法和偏角法;Douglas—Peucker方法5、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1层次模型:表示方法:2网状模型表示方法:3关系模型:表示方法:①关系模型对数据的组织—地图表图形组成②关系模型对数据的组织—多边形表多边形名称组成③关系模型对数据的组织—线表线名称组成④关系模型对数据的组织点—坐标表6、拓扑关系主要有:1相邻性:表示两个多边形是否相邻;2包含性:表示一个图元要素是否包含于某个多边形中;3连通性:表示两条线段是否相连;7、空间分析的内容与步骤:1空间分析的内容①属性分析:数据检索、逻辑与数学运算、重分类、统计分析等;②拓扑与属性的联合分析:与拓扑相关的数据检索、叠置处理、区域分析、邻域分析、网络分析等;2空间分析的步骤①建立分析目的和评价标准例:建一公园进行选址目的标准: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计成环绕一个天然小河;可利用面积大、少沼泽地②收集、输入空间和属性数据:包括地理底图数据、地籍数据、土壤数据等;③做空间位置的处理和分析:作空间位置的处理和分析包括检索、提取,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作属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所需的属性项、好地价8、面向对象三要素:1具有一个唯一的标识,以表明其存在的独立性;2具有一组描述特征的属性,以表明其在某一时刻的状态;3具有一组表示行为的操作方法,用以改变对象的状态;9、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对比:1栅格数据模型:优点:①数据结构简单②叠加操作易实现③能有效表达空间可变性④栅格图象便于做图象的有效增强缺点:①数据结构不严密不紧凑,需要用压缩技术解决这个问题②难以表达拓扑关系③图形输出不美观,线条有锯齿,需要增加栅格数量来克服,但会增加数据量2矢量数据结构优点:①提供更严密的数据结构②提供更有效的拓扑编码,因而对需要拓扑信息的操作更有效,如网络分析③图形输出美观,接近于手绘缺点:①提供更严密的数据结构②提供更有效的拓扑编码,因而对需要拓扑信息的操作更有效,如网络分析③图形输出美观,接近于手绘10、点线栅格化:1点的栅格化点的变换十分简单,只要这个点落在哪个网格中就属于哪个网格元素,行列坐标i,j的计算公式为:2线的栅格化①首先按点的栅格化方法确定端点1,2所在的行和列号,并将它们“涂黑”;②求出这两个端点的行数差和列数差;③若行数差大于列数差,则逐行求出本行中心线与过这两个端点的直线的交点,并按上式计算出其所在栅格,并“涂黑”;④若行数差小于列数差,则逐列求出本列中心线与过这两个端点的直线的交点,并按上式计算出其所在栅格,并“涂黑”;11、栅格数据取值方法1中心归属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2长度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线水平或垂直的大部分长度所对应的面域的属性值来确定3面积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在该网格单元中占据最大面积的属性值4重要性法:根据栅格内不同地物的重要性程度,选取特别重要的空间实体决定对应的栅格单元值,如稀有金属矿产区,其所在区域尽管面积很小或不位于中心,也应采取保留的原则12、空间实体的描述空间实体是指地理空间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在GIS中的描述:1空间位置:主要指位置信息,也包括位置信息的扩展,如形态及实体的组成复合对象等;位置用坐标表示;2空间关系:主要指空间对象在空间上的联系方向、度量、拓扑;3非几何属性:表示空间特征的非几何属性;4实体的时态、行为及功能特征:实体的行为,功能特征以及实体属性随时间的变化;如岛屿的侵蚀、水体污染的扩散、建筑的变形等;5实体的衍生信息:如一个实体有多个名称13、矢量数据的编码方式看一下PPT第二章空间数据结构,掌握每个编码方法;1坐标序列法2层次索引法3拓扑结构法Arc-node数据结构14、拓扑数据的结构点拓扑、线拓扑、面拓扑的表示方法;见第二章空间数据结构;这是重点,可能会考图形分析题;分别写出点拓扑、线拓扑、面拓扑;大家一定要掌握;15、栅格数据相关概念1栅格数据结构:指将分析空间划分成多个规则的、互相相邻的网格单元多为矩形区域,也偶有表示为三角形或六边形的,然后给各个格网单元赋以相应空间对象的属性值,用此多个格网单元组成的规则格网GRID来表示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2栅格单元:规则的网格单元叫做单元格Cell,每个单元格都有一定的尺寸和取值,尺寸对应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16、栅格数据编码方法1直接栅格编码:直接编码就是将栅格数据看作一个数据矩阵,逐行或逐列逐个记录代码;最简单直观2压缩编码方法:栅格数据压缩编码: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类型:信息无损编码;信息有损编码目前有一系列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法:链码,游程长度编码,四叉树码掌握编码方法17、手工数字化过程1手工栅格数字化将图面划分成栅格单元矩阵,按地理实体的类别对栅格单元进行编码,然后依次读取每个栅格单元代码值的数字化方法;步骤:①确定栅格单元大小②准备栅格网③对栅格单元进行编码④读取栅格单元值⑤数据录入2手工矢量数字化读取地理实体坐标数据并按一定格式记录下来;步骤:①对地理实体编码②量取地理实体的坐标③录入坐标数据18、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1空间现象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2空间现象的表达3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4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19、面的捕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判断光标点Sx,y是否在多边形内,若在多边形内则说明捕捉到;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的算法主要有垂线法或转角法;垂线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光标点引垂线实际上可以是任意方向的射线,计算与多边形的交点个数; 若交点个数为奇数则说明该点在多边形内;若交点个数为偶数,则该点在多边形外;加快速度的方法:找出该多边形的外接矩形,若光标点落在该矩形中,才有可能捕捉到该面,否则放弃对该多边形的进一步计算和判断;20、栅格数据矢量化步骤1栅格线的细化2矢量线提取3拓扑关系重建4点和线的平滑21、空间数据库概念及特点定义:空间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特点:1数据量特别大2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联合管理22、基于文件和关系式数据库的混合空间数据模型1图形与属性结合的各自分开处理模式图形处理的用户界面和属性的用户界面是分开的,它们只是通过一个内部码连接;通常要同时启动两个系统,甚至两个系统来回切换,不方便;2图形与属性结合的混合处理模式①在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推出后,GIS软件商只需开发GIS与ODBC的接口软件,就可将属性数据与任何一个支持ODBC的RDBMS连接;这样用户可在一个界面下处理图形和属性数据;②GIS 通过DBMS提供的高级编程语言C或Fortran等接口,在C语言的环境下,直接操纵属性数据,查询属性数据库,并在GIS的用户界面下,显示查询结果;23、DEM:数字高程模型,是高程关于平面坐标自变量的连续函数的一个有限的离散表示;又叫地形模型;24、网络分析主要内容:1路径分析:最短路径,最佳路径2定位与分配:定位,分配,定位与分配3地址匹配4爆管分析25、叠加分析不同的数据层之间进行空间和属性的对比分析包括:点与多边形的叠合;线与多边形的叠合;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26、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实体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缓冲区分析是围绕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多边形;主要的类型有:基于点要素的缓冲区;基于线要素的缓冲区;基于面要素的缓冲区;。
GIS设计与实现期末考试半开卷知识点总结A4纸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数据输出扫描数字化边界删除重新分类图幅拼接误差校正投影转换数据编辑数据转换统计报表绘图机屏幕显示胶片影像属性窗口条件追加修改删除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库修改建库检索查询分析叠置处理数据综合统计分析网络分析跟踪数字化交互数字化图4.1 GIS 主要功能模块图形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输入图形编辑图形操作图形转换图形输出点、线输入多边形输入图形修改建立拓扑关系图形整饰几何变换放大缩小合并叠加图形格式转换坐标配准空间层次查询空间属性查询面积长度量算按条件选择屏幕输出文件输出绘图输出文件管理运行环境配置图形图像查询信息提取系统维护符号库管理图幅注记整饰打印输出笔式绘图喷墨绘图图形输出图形整饰图4.6 图形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结构功能图属性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结构操作属性数据输入属性查询统计数据库操作表格输出修改库结构建立新库拷贝库结构属性数据追加属性数据输入属性数据修改属性空间查询属性逻辑查询条件统计输出数据库排序双库拼接显示库信息文本文件转换格式报表输出表格输出字段删除和输入字段内容修改修改字段宽度和类型数据输入与修改记录复制与文字复制记录删除和插入字段删除和插入按字段拼接按记录连接库文件转文本文件文本文件转库文件显示数据库结构浏览数据库结构图4.7 属性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string:规划设计人员:导入图件数据UI :导入图件数据UC 读取需导入图件数据()导入是否成功()提交图件数据()导入图件数据(图件数据):bool导入图件属性数据()ref 导入图件属性数据:bool sd 导入图件数据1GISRJDE 概念GISDE 就是在GIS 开发整体过程中,遵循一般RJ 工程d 原理和方法,结合GIS 开发特点,特殊规律和要求,对GISRJ 从SY 定义,SY 总体DESY 详细DE,空间dat 库和地理M 库DE,GIS 实施,GISRJ 测试与评价,直到GIS 维护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d 方法体系2应用GISSY 分析内容与因素 SY 定义又称SY 分析该阶段要完成d 任务是什么?基本任务: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dat 需求主要任务:SY 分析:确定RJ 开发工程必须完成d 总目标以及工程d 可行性;导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d 策略即SY 必须完成d 功能;估计完成该项工程需要d 资源和成本;制定工程进度表;最后编写SY 需求分析报告 3.应用GISSY 总体DEd 主要内容和原则a) GIS 总体DEd 目标,任务和一般d 流程(有哪些环节)?目标:将SY 需求转换为dat 结构和RJ 体系结构,即datDE 和SYDE.任务:确定SY 总体架构与软硬件配置,根据SY 分析成果进行SY 总体模块d 划分,建立模块d 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d 接口及人机界面,并DEdat 库总体结构.一般流程:GISRJ 体系结构DE;软硬件环境配置方案DE;GIS 功能模块DE;GIS 接口DE;us 界面DE.原则:完备性 标准化 SY 性 兼容性 通用性 可靠性 实用性 可扩充性 4.应用GIS 功能DEd 方法,内容和应注意d 问题内容任务:根据SY 分析d 目标来规划SYd 规模确定SYd 各个组成部分,并说明他们在整个SY 中d 作用与相互关系,确定SYd 硬件配置,规定SY 采用d 技术规范,保证SY 总体目标d 实现.原则:功能结构d 合理性;功能结构d 完备性;SY 各功能d 独立性;功能模块d 可靠性;功能模块操作d 简便性方法:功能模块DE:总体功能模块DE 子功能模块DE;空间dat 库功能DE:图形dat 库 属性dat 库;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视图功能DE:图形符号库管理与表现 动态可视化;输入输出DE 5.应用GISdat 库dDE 方法,不同DE 阶段d 异同原则:组织有序,层次分明;最小冗余度原则;具有足够ddat 吞吐量;dat 独立性原则;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可扩展原则;SY 可靠性,安全性与完整性原则阶段:需求分析 概念DE 逻辑DE 物理DE dat 库实施 异同:都在考虑地理dat 特点和us 需求,1收集分析,2在1基础上将需求信息用概念M 表达出来以更好d 让us 与dat 库DE 人员交流,3将2转变为计算机dBMS 支持ddatM,4是根据3和实际硬件情况DE 文件结构及存取格式路径,5是投入应用.6.应用GIS 输入输出DEd 原则,主要内容以及输入datd 校验方法 输入设计的原则有最小量原则,简单性原则,早检验原则,少转换原则内容1确定数据采集方法2确定数据的输入方式3数据输入类型4 确定输入数据的记录格式5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6确定输入设备 二,GISRJDE GIS 可行性研究内容 dat 源调查与评估 技术可行性评估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SY 开发与运行环境评价1GISRJDE 一般采用合适dRJ 生存周期M:以图表和逻辑表达式d 形式来描述定义和生产两个阶段;提供了一种有目d 和有规划d 方式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最常用dRJ 生存周期M 是瀑布M 瀑布Md 缺点:缺乏灵活性,RJ 模块重用性差,开发周期长,修改困难,难以维护等3除了瀑布M 之外,适应不同RJ 开发需求dM 也陆续出现,包括:快速原型M,增量M,螺旋MGISRJ 选择原则 1性能能满足系统的需要2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3有良好的扩充性能4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汉化条件5性价比高 GISRJ3种基本DE 方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DE 方法 三种GISSY 分析TO1)GISdat 流M:是GISRJSY 逻辑Md 一种图形表示,它描述了GISdat 流动,存储,处理等逻辑关系,一般采用dat 流图来表示,是GIS 结构化分析d 核心部分.2)GISdat 字典:是关于dat 信息d 集合.它是dat 流图中所有要素严格定义d 场所,这些要素包括dat 流,dat 流d 组成,文件,加工小说明及其他应进入字典d 一切dat,其中每个要素对应dat 字典中d 一个条目.3)加工逻辑说明:是对一个加工做什么d 精确描述,包括:加工d 激发条件,加工逻辑,优先级别,执行频率,出错处理等.其中最基本d 部分是加工逻辑,其说明重点是描述加工实现d 策略而不是加工实现d 细节.通过判定表和判定树d 方法来表达.GISSY 功能与性能分析方法1GIS 结构化分析法:它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dSY 分析方法来定义GIS SYd 需求.它是一种使用相对广泛,也比较成熟完善dSY 分析方法2,GIS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它通过自底向上提取对象并进行对象d 组合来实现SY 功能和性能分析.3,GIS 快速原型化分析方法:在SY 分析员和SYus 之间交流d 一种TO 方法,用来明确us 对GIS SY 功能和性能d 要求.主要包括:初步分析,DE 原型,试用评价,修改原型,确定SYd 功能与需求.dat 字典是关于dat 信息d 集合.它是dat 流图中所有要素严格定义d 场所,这些要素包括dat 流,dat 流d 组成,文件,加工小说明及其他应进入字典d 一切dat,其中每个要素对应dat 字典中d 一个条目. GIS 总体DE 准则针对性:.实用性;预见性;先进性.GISus 界面DE 概念是GIS 用户和GIS 系统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是用户使用系统的综合操作环境和与系统交互的唯一通道。
地理信息系统GIS期末复习总结
Arc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总结第六章1.Arcgis支持的矢量数据:shape,coverage,geodatabase,cad文件,Event事件数据表,TIN2.Arcgis支持的栅格数据:image影像数据,Grid栅格数据第七章1.缓冲区建立方法分为:角平分线法和凸角圆弧法。
(详见P197)2.叠置分析可分为六种:图层擦除(Erase),识别叠加(Identify),交集操作(Intersect),对称区别(Symmetrical Difference),图层合并(Union),修正更新(Update)。
(具体操作与原理见书P202 运行结果题)。
3.网络的组成:(1)点状要素:a.障碍:禁止网络中链上流动的点。
b.拐角点:出现在网络链中所有的分割结点上状态属性的阻力,如拐弯的时间和限制(如不许左拐)。
c.中心:是接受或分配资源的位置,如水库、商业中心、电站等。
其状态属性包括资源容量(如总的资源量),阻力限额(如中心与链之间的最大距离或时间限制)。
d.站点:在路径选择中资源增减的站点,如库房、汽车站等其状态属性有要被运输的资源需求,如产品数。
(2)线状要素如街道,河流,水管等。
4.可运行性:网络中线状要素存在着可运行和不可运行情形,称之为可运行性。
可运行的要素允许资源流动通过,不可运行的要素则不允许。
5.点线连通性定义:点线要素与其他要素连结在一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
6.网络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路径分析,地址匹配和资源分配。
(详见书P219)。
7.网络分析分为两个基础模块:流向分析和追踪分析。
8.流向分析:起点及终点位置控制了网络的流向。
因此只需指定要素起点和终点即可确定网络边要素流向。
9.起点:是指要素流动将由自己开始至网络中的其他位置。
10.终点:指要素流动停止的位置。
11.追踪分析:通过对网络要素连接性的追踪,选择周围相互连接的网络要素,形成一个追踪结果。
在追踪结果中,一个网络元素均需与其他元素有连接性。
gis程序设计复习资料
gis程序设计复习资料GIS程序设计复习资料GIS(地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具来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过程。
它结合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处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来理解和解决与地理空间相关的问题。
在GIS程序设计方面,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技术,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复习。
1. GIS基础知识在开始学习GIS程序设计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首先是GIS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GIS是一个用于捕获、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其次是GIS数据的类型和格式。
GIS数据可以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由点、线和面等几何要素构成,而栅格数据由像素组成。
常见的GIS数据格式有Shapefile、GeoJSON和GeoTIFF等。
2. GIS数据处理在GIS程序设计中,数据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
首先是数据获取和输入。
我们可以通过GPS、遥感和地理数据库等途径获取地理空间数据,并将其输入到GIS系统中。
其次是数据存储和管理。
我们可以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
常用的GIS数据库有PostgreSQL、MySQL和Oracle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数据清洗、转换和合并等数据处理技术。
3. 空间分析与地图制作GIS程序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
空间分析是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统计、查询和模拟等操作。
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工具来实现这些操作。
地图制作是指将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为地图的过程。
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提供的地图制作工具来创建地图,并添加符号、标注和图例等元素。
4. GIS开发技术在GIS程序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开发技术来实现自己的功能和应用。
首先是编程语言。
常用的GIS编程语言有Python、Java和C#等。
Python是一种简单易学的编程语言,而Java和C#则更适合开发大型的GIS应用。
(完整word版)GIS空间分析与建模期末复习总结
(完整word版)GIS空间分析与建模期末复习总结空间分析与建模复习名词解释:空间分析:采⽤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和代数运算等数学⽅法,对空间⽬标的位置、形态、分布及空间关系进⾏描述、分析和建模,以提取和挖掘地理空间⽬标的隐含信息为⽬标,并进⼀步辅助地理问题求解的空间决策⽀持技术。
空间数据结构:是对空间数据的合理组织,是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地图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与表达。
空间量测:对GIS数据库中各种空间⽬标的基本参数进⾏量算与分析,元数据:描述数据及其环境的数据。
空间元数据:关于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描述性信息。
空间尺度:数据表达的空间范围的相对⼤⼩以及地理系统中各部分规模的⼤⼩尺度转换:信息在不同层次⽔平尺度范围之间的变化,将某⼀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或收缩到其他尺度上,从⽽实现不同尺度之间辨别、推断、预测或演绎的跨越。
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上的点映射到平⾯上的⽅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代数:作⽤于不同数据层⾯上的基于数学运算的叠加运算重分类:将属性数据的类别合并或转换成新类,即对原来数据中的多种属性类型按照⼀定的原则进⾏重新分类滤波运算:通过⼀移动的窗⼝,对整个栅格数据进⾏过滤处理,将窗⼝最中央的像元的新值定义为窗⼝中像元值的加权平均值邻近度:是定性描述空间⽬标距离关系的重要物理量之⼀,表⽰地理空间中两个⽬标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
缓冲区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
缓冲区:是指为了识别某⼀地理实体或空间物体对其周围地物的影响度⽽在其周围建⽴的具有⼀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缓冲区分析:对⼀组或⼀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缓冲区多边形,然后将这⼀图层与需要进⾏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叠加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的⼀种空间分析⽅法泰森多边形:所有点连成三⾓形,作三⾓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每个点周围的若⼲垂直平分线便围成的⼀个多边形⽹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对⽹络结构及其资源等的优化问题进⾏研究的⼀种空间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GIS基础知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核心,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系统。
它的发展经历了硬件、软件和数据三个阶段,从最初的手绘地图到现在的数字化地图,实现了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处理。
2. 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基于地球椭球体的坐标系统,常用的有经纬度坐标系统。
投影坐标系统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坐标系统,常用的有等距圆柱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
3. 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是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常用的有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进行描述,栅格数据模型以像元为基本要素进行描述。
4. 空间数据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有遥感和GPS等技术,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GPS可以获取点位信息。
空间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
二、GIS数据处理1. 数据输入:数据输入是将现实世界的地理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常用的数据输入方式有扫描、数字化和GPS定位等。
2. 数据编辑:数据编辑是对地理信息进行修改和更新。
常用的数据编辑操作有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
3. 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根据特定条件对地理信息进行检索。
常用的查询方式有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地理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
三、GIS应用领域1. 城市规划:GIS可以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环境污染等进行分析和优化,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gis工程期末总结
第一章GIS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开发过程的问题:软件费用,用户需求,软件可维护性,软件可靠性,数据量,软件生产率,软件重用。
软件开发问题原因分析:1.软件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发杂。
2.软件开发管理困难3.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4.软件开发技术落后5.生产方式落后6.开发工具落后7.软件更新速度快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标准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并研究其中提到的途径。
软件工程的目标: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并且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
追求这些目标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减少维护的困难。
软件工程学的内容: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技术包含: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软件工程管理学包含:软件工程经济学,软件管理学,软件心理学。
软件工程三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软件工程内容按开发过程先后分:前期工程,设计工程,数据工程,数据实施,数据维护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存周期各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联接的假设干阶段的模型。
它包括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瀑布模型特点:① 顺序性、依赖性:下一阶段依赖上一阶段的完成。
② 推迟实现:阶段任务结束形成文档,并审核后方能进行设计任务,将程序的实现推迟进行。
③ 质量保证:文档完整、文档评审,防止错误积累与放大效应。
瀑布模型优点:1〕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
2〕当前一阶段完成后,您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段。
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缺点:1〕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推荐定义)信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数据:数据时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他们能转换成的数据的形式。
有人认为,输入的都叫数据,输出的都叫信息,其实不然。
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才成为信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地理信息具有区域性、多维结构特性和动态变化的特性。
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时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它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再现,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的能力。
主要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用户四大要素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三大类: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具。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空间数据、系统软件、系统硬件、应用人员。
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是指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属性特征:表示地理实体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等;时间特征:指实体随时间而发生的相关变化。
根据地理实体的空间图形表示形式,可将空间数据抽象为点、线、面三类元素,它们的数据表达可以采用矢量和栅格两种组织形式,分别称为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第二章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可以分为三种:场模型:用于描述空间中连续分布的现象;要素模型:用于描述各种空间地物;网络模型: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网络。
基于对象(要素)的模型强调了离散对象,根据它们的边界线以及组成它们或者与它们相关的其它对象,可以详细地描述离散对象。
网络模型表示了特殊对象之间的交互,如水或者交通流。
场模型表示了在二维或者三维空间中被看作是连续变化的数据。
场模型可以表示为如下的数学公式:z : s →z ( s ),z为可度量的函数,s表示空间中的位置,因此该式表示了从空间域(甚至包括时间坐标)到某个值域的映射。
栅格数据模型定义:是基于连续铺盖的,是将场模型(即一定空间内连续分布)离散化,即用二维铺盖或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
铺盖可以分为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后者可当做拓扑多边形处要素模型:基于要素的空间模型强调了个体现象,该现象以独立的方式或者以与其它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研究。
可以从概念上与其邻域现象相分离的任何现象,无论大小,都可以被确定为一个对象(Object),要素可以由不同的对象所组成,而且它们可以与其它的相分离的对象有特殊的关系。
空间要素在欧氏空间中主要分为点实体、线实体、多边形实体。
一个实体必须符合3个条件:可被识别、重要(与问题有关)、可被描述(有特征)。
矢量数据模型:矢量方法强调了离散现象的存在,由边界线(点、线、面)来确定边界,因此可以看成是基于要素的。
矢量数据模型将现象看作原形实体的集合,且组成空间实体。
在二维模型内,原型实体是点、线和面;而在三维中,原型也包括表面和体。
空间关系:包含三种基本类型,即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度量关系。
拓扑关系:指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对GIS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拓扑关系能清楚地反映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有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利用拓扑关系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根据拓扑关系可重建地理实体。
GIS中引入拓扑关系的优缺点:优点:描述点、线、面的空间关系不完全依赖于具体的坐标位置。
空间关系信息丰富、简洁,数据冗余小。
方便多边形和多边形的叠合。
便于检查数据输入过程中的错误。
缺点:拓扑关系建立过程比较复杂,数据结构本身复杂。
MBR指的是空间目标的外切矩形。
MBR的表示非常简单,只需利用两点(左上、右下角点)表示即可。
由于MBR的简单、实用性,MBR广泛应用于空间目标数据结构表示以及空间数据查询中。
为了确定目标之间是否具有某种方向关系,首先可判断目标之间的MBR是否具有该关系,然后再利用点/点关系进一步进行关系判断,确定具体的关系区域空间指标:1)几何指标:位置、长度(距离)、面积、体积、形状、方位等指标;2)自然地理参数:坡度、坡向、地表辐照度、地形起伏度、河网密度、切割程度、通达性等;3)人文地理指标:如集中指标、区位商、差异指数、地理关联系数、吸引范围、交通便利程度、人口密度等。
地理空间的距离度量:1)大地测量距离:该距离即沿着地球大圆经过两个城市中心的距离。
2)曼哈顿距离:纬度差加上经度差(名字“曼哈顿距离”是由于在曼哈顿,街道的格局可以被模拟成两个垂直方向的直线的一个集合)。
3)旅行时间距离: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最短的时间可以用一系列指定的航线来表示(假设每个城市至少有一个飞机场)。
4)词典编纂距离:在一个固定的地名册中一系列城市中它们位置之间的绝对差值。
第三章空间参考系和地图投影为什么要进行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理坐标为球面坐标,不方便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参数的量算;·地球椭球体为不可展曲面;·地图为平面,符合视觉心理,并易于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等量算和各种空间分析。
地图制图的基本要求:地图投影是地图数学基础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一幅地图如果没有地图投影或者地图投影不准确,那它就不是完整的地图地图精度的基本要求:随着GIS不断普及,应用层次多样化、应用人员复杂化,很多人因为不懂投影,而一筹莫展;而一部分人在似懂非懂中,不管什么来源的数据,只管数字化建库或者强行配准迭加。
关于数据精度只注意数字化和编辑过程中的偶然误差和外围设备的系统误差,而忽视了地图投影的所产生的变形误差。
其后果是:显示或输出的图形文件发生变形或扭曲,有些变形在视觉上不易直接观察。
这一方面严重影响到地图的精度,属性数据空间顺序和空间联系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严重的影响到GPS的应用效果。
第四章GIS中的数据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载体。
它可以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如文本、图像、声音等都可以归入数据的范畴。
虽然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但并非就是信息,只有理解了数据的含义、对数据做出解释,才能得到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属性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数据的三种类型:空间特征数据(定位数据)、时间属性数据(尺度数据)和专题属性数据(非定位数据)。
空间特征数据:记录的是空间实体的位置、拓扑关系的几何特征,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志。
空间特征指空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物体的拓扑关系。
专题特征数据:专题特征指的是地理实体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地形的坡度、坡向、某年的年降雨量、土地酸碱类型、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气污染程度等。
这类特征在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中均可储存和处理。
专题属性特征通常以数字、符号、文本和图像等形式来表示。
空间特征数据:空间属性是指地理实体的时间变化或数据采集的时间等。
严格来说,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段累采集得到或计算产生的。
由于有些空间数据随时间变化相对比较慢,因而有时被忽略;有些时候,时间可以被看成一个专题特征。
测量尺度大致可分为:命名量、次序量、间隔量和比例量。
命名量:定性而非定量,不能进行任何算术运算,如一个城市的名字。
命名式的测量尺度也称为类型测量尺度,只对特定现象进行标识,赋予一定的数值或符号而不定量描述。
次序量:线性坐标上不按值的大小,而是按顺序排列的数,例如,事故发生危险程度的级别由大到小被标为1,2,3,…,级别的序号越低,其危险性越大,但危险性到底有多大并未给予定量的表达。
序数值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大小,但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
不同次序之间的间隔大小可以不同。
对次序数据的逻辑运算除了“等于”与“不等于”之外,还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大于”。
间隔量:不参照某个固定点,而是按间隔表示相对位置的数。
按间隔量测的值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大小,并且它们之间的差值大小是有意义的。
间隔测量尺度与比例测量尺度相似,但是间隔尺度的测量值无真的零值比例量:比例测量尺度的测量值指那些有真零值而且测量单位的间隔是相等的数据,比例测量尺度与使用的测量单位无关。
与某一固定点的比值计算,支持多种算术操作。
比例数据或间隔数据可以比较容易地被转变成次序或命名数据。
而命名数据则很难被转化成次序、间隔数据或比例数据。
由此可见,尽管命名数据或次序数据便于使用,易于理解,但有时不够精确,不能用于较高级的算术运算。
而比例数据或间隔数据比较精确,便于计算机处理,但是在较复杂的GIS应用中,往往上述几种测量尺度的数据均需用到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空间现象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空间现象的表达;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
元数据:Metadatad可以译为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它尽可能多地反映数据集自身的特征规律,以便于用户对数据集的准确、高效与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不同领域的数据库,其元数据内容会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元数据可以检索、访问数据库,可以有效利用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二次开发等。
空间数据元数据的应用:帮助用户获取数据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集成中的应用数据存储和功能实现GIS中使用元数据的原因在性能上:完整性、可扩展性、特殊性、安全性;在功能上:查错功能、浏览功能、程序生成。
空间元数据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五种:键盘输入、关联表、测量法、计算法和推理法。
第五章空间数据获取GIS中的数据源:地图资料、遥感资料、实测数据资料、统计资料、共享数据、地图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和语义数据空间数据是构成地图内容要素的几何图形,为表示这些要素在二维平面上空间图形的定位特征,常用一对平面直角坐标(X,Y)来表示,这种地图数据称为矢量数据;或用其通过栅格单元的左下角坐标(行和列)来表示,称此为栅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