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的演进解析_姜铸
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与实践
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与实践第一章: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和意义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将制造业产品和服务相结合,通过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制造业服务化是提高企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的制造业中,企业通常依靠技术创新、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来提高利润。
但是,在制造业服务化中,企业不仅仅提供产品,还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附加值和利润。
其次,制造业服务化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
在今天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客户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第二章: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全球性的产业趋势,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
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个性化需求的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也促使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服务。
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和服务模式,使制造业产品和服务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协同化。
三、环境保护趋势的加强。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各国都在加强环保法规和标准。
制造业服务化将为企业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通过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对于环保的需求。
第三章:制造业服务化的实践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
以下介绍几个典型的案例:一、GE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GE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制造业巨头,近年来推动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了产品、工艺和服务中。
比如,GE公司开发了一套名为“预测维护”的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来预测设备故障,提前进行维护,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概念界定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概念界定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是指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
这种融合不仅仅是两个产业之间的简单合作,而是在价值链上的深度协作,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知识,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价值链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
通过融合,双方可以共享资源和能力,提高效率和附加值。
2. 技术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合作。
服务业可以利用制造业的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水平,制造业也可以借助服务业的创新理念和技术改进生产流程。
3. 产品与服务融合:制造业的产品和服务业的服务相互融合,形成“产品+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例如,智能制造设备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相关的维修、保养和升级服务。
4. 客户需求导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共同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5. 创新生态系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形成了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了跨产业的创新合作。
各方共同参与研发、孵化和商业化过程,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总之,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是一种跨产业的合作模式,通过深度协作和资源共享,实现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目标。
制造业服务化
增加就业机会
创造就业机会
制造业服务化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包括服 务业岗位和制造业岗位。
提高就业质量
通过提供相关的服务,企业能够提高就业质量, 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培养人才队伍
服务化战略能够帮助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队伍, 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1 2 3
服务质量不稳定
服务化战略的实施
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研发和设计能力,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加强营 销和服务能力,提高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和质量;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提高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 加强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和创新能力。
02
服务化战略的驱动力
市场需求的变化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推动创新发展
服务化战略能够推动企业在技术创 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提升品牌形象
塑造品牌形象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企业 能够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 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提高市场认可度
服务化战略能够帮助企业提高 市场认可度,获得更多的市场
机会。
增强企业信誉
良好的服务能够增强企业的信 誉,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产品服务化能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加企业的利润。同时,它 也能够促进企业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基于制造的服务化案例
总结词:基于制造的服务化是通过将 制造过程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制 造价值的最大化。
详细描述: - 基于制造的服务化是一 种将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通过 提供制造过程的全方位服务解决方案 ,提高制造效率和质量。例如,飞机 制造商可以通过提供航空维护、修理 和改装等服务,增加制造过程的附加 值和客户的满意度。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的演进解析
An a l y s i s o f t he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S t e r i l i z a t i o n Co n c e p t s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a n d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ma n u f a c t u i r n g s t e r i l i z a t i o n ,s u mma r i z e s t h e c o n c e p t a n d t y p e s o f s e r v i c e i n d u s t r y ,a n d
s t e il r i z a t i o n.
关键词 : 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型制造; 企 业转型
Ke y wo r d s : ma nu f a c t u i r n g s t e il r i z a t i o n ; s e r v i c e ma n u f a c t u i r n g ; e n t e r p r i s e ̄a n s f o r ma t i o n
的服 务 化 行 为 已成 为企 业 保 持 竞 争 优 势 、 获 取 利 润 的 重 要 程 角度 出发 , 强调 “ 业务服务化 ” 。 途径。 针 对 这种 现 象 , 国外 学 者 进 行 了深 入 的理 论 研 究 。 而
1 . 2第 二阶段: 2 0 0 0年至 2 0 0 6年 在这 个发展 阶段 ,
p o i n t s o u t ha t t t h ou r g h t h e s e r v i c e o u t s o u r c i n g , e x t e n s i o n b u s i n e s s c h a i n a n d  ̄a n s f o r ma t i o n f o r s e r v i c e p ov r i d e s r t o r e a l i z e t h e e n t e r p i r s e
制造业服务化演化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制造业服务化演化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制造业服务化不仅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也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制造业服务化的演化机理,分析其内在动力和外部驱动因素,同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特征。
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探讨制造业服务化的演化过程,分析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
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结合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揭示制造业服务化的演化机理。
本文还将关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因素对其演化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制造业服务化演化的动力机制和驱动路径。
本文将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探讨在新的发展阶段,制造业服务化将如何进一步演化和发展,以及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制造业服务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制造业服务化演化机理分析制造业服务化,指的是制造企业从传统的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转变的过程。
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机理分析。
制造业服务化的演化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单纯的产品制造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如产品的使用体验、售后服务等。
因此,制造企业必须转变思路,从提供单一的产品向提供包括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在内的综合服务转变。
制造业服务化的演化也是技术进步的推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生产,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的演进解析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的演进解析作者:姜铸等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06期摘要: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的演进过程,总结了制造业服务化的主要类型,并指出通过服务外包、延伸业务链及转型为服务提供商等三个途径来实现企业的服务化。
Abstract: The Steril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e analyze the current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manufacturing sterilization, summarizes the concept and types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rough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extension business chain and transformation for service providers to realize the enterprise sterilization.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Key words: manufacturing sterilization;service manufacturing;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35-020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愈渐激烈,消费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服务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增长的关键,制造业和服务业出现互动融合、相互促进的现象。
制造业服务化的提出及发展
制造业服务化的提出及发展(制造服务业的前世今生之二(2009-03-24 07:56:38)标签:制造服务业制造业服务化生产性分类:现代制造服务业服务业工业服务业胥军it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产品的最终顾客与生产企业的距离,也使得顾客更容易地表达他们对产品的喜好与憎恶。
如何更好地提高顾客满意度,成为企业提升产品价值的努力方向。
从全球制造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行为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产品的解体或回收。
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提供产品,而是提供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集合体”。
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制造业服务化趋势。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提出关于“制造业服务化”,不同的学者有着多种不同的认识。
1988年,Vandermerwe和Rada最先提出服务化一词,The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他们的解释是,制造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一服务包”转变。
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
他们是用Servitization一词来表述服务化。
1999年,White等学者提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企业和产品都可能处于服务化过程之中。
他们是用“servicizing”来一词来表述服务化。
2000年,Reiskin 将服务化定义为“企业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
2003年,Szalavetz提出,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趋重要,已超过了传统的决定因素,诸如企业技术质量、人力资源质量、运作效率、资产数量。
这些内部服务不仅包括产品和过程开发、设计、后勤、扩展训练、岗前培训以及价值链管理,还包括组织开发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及金融服务。
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现状研究3000字
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现状研究3000字摘要:制造业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分析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必须制造业对于安徽省国民经济的贡献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还应反映安徽省制造业的技新和可持续发展状况。
基于此考虑,本部分研究对于安徽省制造业产业发展状况分别从经济发展方面来分析。
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指规模指标和效益指标,包括工业总值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
毕业关键词: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行业,包括扣除采掘业、公用业后的所有30个行业。
目前国家对于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就是要依靠技术创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效益升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还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快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生性服务业,加强制造企业生产服务环节,注重促进产业的融合互动,促进“生产型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分析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必须制造业对于安徽省国民经济的贡献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还应反映安徽省制造业的技新和可持续发展状况。
基于此考虑,本部分研究对于安徽省制造业产业发展状况分别从经济发展方面来分析。
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指规模指标和效益指标,包括工业总值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
本研究关于制造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时间序列的基础数据主要采用20年~2012年的统计数据,其中各年度总体制造业数据指标由制造业30个分行业据加总计算获得。
1 安徽省整体制造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从2003―2012年,安徽省制造业总产值从2258.6亿元增加到25371.8亿元,增长了10.2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0.84%,其中最高的2010年总产值增长率高达43.62%;从工业增加值指标来看,安徽省制造业增加值从705.6亿元增长到6192.9亿元,增长了7.78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7.3%。
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业的知识化
都认 为服 务业 和制 造业 有着显 著 的 区别 ,二 者存 在 或 涉 足 生产 行业 ,或 涉 足 服务 行 业 ;(2)企 业 既 提供
泾渭 分 明的界 限 。 比如德 布兰塔 尼 (de Brentani)指 商 品又 提供 服务 ;(3)企业 的t产出是 商 品 、服业 中是 分 离 的 ,而 在 服 息 、支 持 及 自助 式 服 务 等 元 素 的 集 合 体 。怀 特
(Szalavetz)认为 ,制 造 业 服 务化 具 有 两层 含义 :一 是 顾 客 的需 求 已经 不仅 仅 局 限 在具 体 的产 品或 者技 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 日益重 术 上 ,顾 客 群 已经 变 得 非 常复 杂 ,他 们 的信 息 获 取 要 ,已超 过 了诸 如 企业技 术 质量 、人力 资源 质 量 、运 量也 比 以前大 大 增 长 ,相应 地 ,他 们 的需 求 也 日趋 作效率 、资产数量等传统 的决定因素。这些 内部服 复杂 。从很 大 程度 上来 说 ,今 天顾 客所 追求 的是 更 务 不 仅 包 括 产 品 和 过 程 开 发 、设 计 、后 勤 、扩 展 训 加舒适 、更 加可 靠 、更加 廉价 和更加 安全 的产 品。其
维普资讯
工 业 经 济 2007.9
IND£ 豫 L ECONOMY
【部 门经 济 】
制造业 的服 务化 和服 务业 的知识化
夏 杰 长 刘 奕 顾 乃 华
提 要 :服 务 业与 制造 业之 间存在 着显 著的 差别 ,二者 又相 互联 系。服务 业 内部 的知 识化 是 经济 增 长的 必要 条 件之 一 。 目前 ,应 大 力发展 生 产性服 务 业 ,同时也 要 大 力发展 以 知识 型服 务 业为 主导 的新 兴 服务 业 。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研究与实践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研究与实践制造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并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制造业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转型与创新,即从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变。
此次转型旨在打造一个更加高效、智能和环保的制造业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定义制造业服务化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与实践,将制造业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服务体系。
这个体系将包括制造、运输、产品售后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
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1.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通过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企业可以整合生产、营销、售后服务、供应链等方面的资源,实现企业生产力和效益的提升,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2.适应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需求的巨大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的现实,制造公司需要通过服务的形式与客户进行沟通,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建立一个灵活的生产体系,以快速响应和适应客户需求。
3.服务化经济的发展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已经过度发展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借助服务化经济发展的趋势,制造业可以构筑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实践1.构建智能制造平台通过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整个生产链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成本。
同时,通过构建智能制造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地配合供应链的需求,提供客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2.推进供应链协同提高供应链的协同能力,是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之一。
制造企业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供应链协同模式,优化供应链流程,从而适应不同产品、不同市场需求的生产要求。
3.加强售前售后服务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需要真正进入服务领域,推出更多的售前和售后服务。
售前服务主要包括技术咨询、解读客户需求和产品推荐等,而售后服务则是指设立服务中心和售后技术支持等,以及定期回访,并解决所涉及到的产品质量及技术问题等。
国家鼓励的“制造业服务化”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国家⿎励的“制造业服务化”到底是个什么概念123RF_33943946从销售产品、到销售“产品+服务”的组合,再到为客户提供集成服务,制造企业在服务化的过程中不断蜕变,⽬的是为了给⾃⾝和客户双⽅创造更⾼的价值。
2016年7⽉,⼯信部、发改委和中国⼯程院在印发的《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动指南》中指出,要促进制造业由⽣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仅在2017-2018年,⼯信部就先后发布了两批服务型制造⽰范名单。
之后,省、市各级地⽅政府还⾃⾏发布地区性的榜单,对符合这⼀概念的企业给予实质性的经济奖励。
那么服务型制造是个什么概念呢?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格林福尔德在研究服务业分类时提出了⽣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当时指的是可⽤于商品和服务的进⼀步⽣产的、⾮最终消费服务。
此后数⼗年,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进程中衍⽣出两个概念,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型制造指的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向服务的制造,是基于⽣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是⼀种新的制造模式。
⽽制造业服务化(servitization)是制造业的演变路径,即制造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从微笑曲线中较低价值的组装、制造环节向更⾼价值的设计、研发和服务环节移动。
这两个概念异曲同⼯。
本⽂接下来将主要探讨制造业的服务化这⼀概念。
从销售产品、到销售“产品+服务”的组合,再到为客户提供集成服务,制造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蜕变,⽬的是为了给⾃⾝和客户双⽅创造更⾼的价值。
以增长为动因,向服务中⼼化转移制造企业向服务化的动因被咨询公司埃森哲分为两⼤类。
第⼀类是经济动因,包括盘活闲置资源,优化成本结构;追求更⾼的利润率;强化收⼊/利润的可持续性和确定性。
这类动因的⽬的在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第⼆类是战略动因,包括狙击竞争对⼿;促进业务模式和价值链优化;贴近客户,快速灵活满⾜客户需求;强化“锁定”客户,提升合作关系。
这类动因的⽬的在于提升企业⾃⾝的地位和竞争⼒。
制造业服务化名词解释
制造业服务化名词解释嘿,朋友!您知道啥是制造业服务化不?这可不是个能轻易一带而过的概念哟!咱先来说说制造业。
您想想,那工厂里轰隆隆的机器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这就是制造业的常见画面,对吧?可这只是它的一面。
那服务化又是啥呢?就好比您去一家餐厅吃饭,不仅能享受到美味的菜肴,还有贴心的服务,服务员热情招待,环境舒适宜人,这就是服务的力量。
制造业服务化呢,就像是给原本只知道埋头生产的制造业穿上了一件贴心的服务外衣。
比如说,以前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就只管把车造出来,卖出去,这事儿就算完了。
可现在不一样啦,它不仅要造出好车,还得给您提供保养维修服务,定期提醒您啥时候该保养啦,怎么开车更省油,甚至还能根据您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车内配置。
这像不像您买了个宝贝,卖家还一路贴心照顾,生怕您用得不顺心?再比如说,一家生产家电的公司,以前卖了冰箱电视就不管了。
现在呢,提供上门安装调试,使用教程,售后保障,甚至还能通过智能系统远程监控家电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可能的故障,主动联系您解决问题。
这是不是感觉买个家电就像请了个专属管家?制造业服务化可不是简单地加点服务就行,这得从设计、生产、销售一直到售后,整个流程都得融入服务的理念。
这就好比盖房子,以前只想着把房子盖起来,现在得考虑怎么让住在里面的人更舒服、更方便。
您说,要是制造业都不服务化,那会咋样?就好比您买了个手机,出了问题没人管,想找个教程都没有,多闹心呐!所以说,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它让制造业不再是冷冰冰的生产,而是有温度、有人情味儿的全方位关怀。
这样,企业能赢得客户的心,客户也能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儿?总之,制造业服务化就是制造业的一次华丽转身,从单纯的生产走向了生产与服务的融合,为咱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研究综述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研究综述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将制造业的产品和技术与服务相融合,以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品牌差异化、追求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影响因素和价值链升级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向服务转型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制造业服务化包含三个方面:服务元素增加、服务价值提升和服务模式创新。
服务元素增加是指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加入售后服务、保修服务、培训服务等元素,提高客户体验满意度。
服务价值提升是指通过数据分析、传感器技术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性能,增强产品的附加价值。
服务模式创新是指创新性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模式,比如“售后服务快递”、“即时物流”等。
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信息技术、市场需求、制造业升级等。
1.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
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分析,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制造业服务化的第一驱动力。
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传统的通用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制造业需要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产品差异化。
同时,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价格竞争转向服务品质竞争阶段,企业如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就能够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客户。
3. 制造业升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制造业已经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需要实现向高端智能制造业的升级。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价值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
制造业服务化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组织形态、服务模式和经营方式,还会引起企业价值链的变化。
传统制造业的价值链主要包含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而制造业服务化的价值链则需要增加设计服务、用户体验和运营管理等新的环节。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趋势及其启示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趋势及其启示作者:赵一婷刘继国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第07期[摘要]服务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之一。
文章在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推断出服务化趋势对当前中国参与国际制造业服务化分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和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服务化;投入服务化;产出服务化;启示[中图分类号] 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7-0045-04作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之一的服务化,给中国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如何准确把握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充分认识服务化趋势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界定从笔者掌握的文献来看,国外学者探讨制造业服务化时主要使用三个词汇:一是servitization。
该词是由Vandermerwe和Rada最先提出的,他们把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提供物品,不再向传统业务范围之外的服务说“No”,而是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更加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趋势称为“业务服务化”[1]。
二是servicizing。
White 等指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2]。
类似地,Reiskin等把服务化定义为“企业从以生产物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3]。
此外,Fishbein 等、Makower认为服务化就是“卖物品的功能或服务,而不是卖物品本身”[4]、“卖服务而不是卖物品”[5]。
三是tertiarization。
Szalavetz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两层含义[6]: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益重要,已超过了传统的决定因素。
这些内部服务不仅包括物品和过程开发、设计、后勤、扩展训练、岗前培训以及价值链管理,还包括组织开发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及金融服务。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研究综述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研究综述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增长,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和趋势。
制造业服务化不仅仅是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可以为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市场优势和经济收益,对于制造企业的附加值增长、市场拓展、竞争优化和创新创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文献,从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发展过程、价值链升级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与理解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企业将不同的服务嵌入到其产品或服务过程中,从而创造更多的增值服务。
制造业服务是指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为提供生产产品的全过程中所需的一系列非生产性的服务活动。
制造业服务的核心是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在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领域方面开展全方位和高质量的服务。
制造业服务化可以提供更全面、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帮助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历程制造业服务化是近年来发展趋势之一,其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1)第一阶段:简单型服务在最初的阶段,制造企业只是提供简单型的增值服务,比如售后维修、保养、客户服务等。
这些服务是在产品出售之后提供,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盈利机会。
在第二阶段,制造企业开始为客户提供更完整和全面的服务。
这时,服务不再仅限于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还包括培训、技术支持和咨询等。
在这个阶段,制造企业开始将服务作为其商业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设法将客户需求和服务融合到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中。
这是制造服务化发展的最高级别。
制造业服务化的实现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并且需要将服务与产品整合起来,从而升级整个制造业的价值链。
制造企业通过增值服务,从而升级了产品附加值,在此过程中整个价值链也得到了升级。
价值链升级的分层次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是制造业升级和服务化的关键。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制造企业必须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
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制造业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必须进行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研究。
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企业通过加强服务功能和提供服务产品,实现从单纯产品供应商向提供产品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
服务化转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制造业服务化可以提高企业的附加值。
传统制造业主要关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服务化转型可以使企业提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汽车制造商可以提供汽车租赁和维修服务,使消费者享受到更全面的汽车使用体验。
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的提高,制造企业难以通过产品本身获得竞争优势。
而通过服务化转型,制造企业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制造业服务化可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传统制造业的盈利主要依靠产品的销售利润,而服务化转型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来源。
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增值服务来获取额外收入。
制造业服务化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
服务化转型需要制造企业不仅关注产品的制造过程,还要关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这将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路径。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整合来实施服务化转型。
这包括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创新。
企业还可以通过培训和人员调配等方式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来实施服务化转型。
企业可以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合作开展研发合作,共同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经销商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发展数字化技术来支持服务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可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制造业服务化定义
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就是制造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
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益重要,已超过了传统的决定因素,诸如企业技术质量、人力资源质量、运作效率、资产数量。
这些内部服务不仅包括产品和过程开发、设计、后勤、扩展训练、岗前培训以及价值链管理,还包括组织开发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及金融服务。
简单地说,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也来源于内部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并且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逐渐提高。
二是与物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
物品—服务包不仅包括维护和修理,还包括购买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
作为产出无形成分的服务,提高了物品的价值和销量。
制造业服务化有两个层次,一是投入服务化,即服务要素在制造业的全部投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二是业务服务化,也可称为产出服务化,即服务产品在制造业的全部产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世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投入服务化趋势以OECD中9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为样本数据,通过计算依赖度,来考察制造业服务投入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自1970年代以来,9个OECD成员国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依赖度基本上呈上升倾向,制造业中间投入出现服务化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依赖度的大幅上升所致。
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人类生产发展的低级阶段,制造业生产活动主要依靠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服务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生产中所需的服务资源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例如,二战后,各国日益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而科技的运用大多是通过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生产服务实现的;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各国逐渐意识到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做法不可取,因而日益注重生产服务的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类:
的研究,旨在为中国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实现转型升级,
基于服务与产品关联方式视角。Marceau & Martinez 提升附加值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将服务化分为三类:常规阶段;网络化和外购阶段;产品服务包阶段(全面式解决方案)。Gebauer 根据服务产品的 比重,将服务化分为售后服务、顾客支持及发展伙伴三种 模式。孙林岩认为企业服务化行为表现主要是产品服务系 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 PSS)的实现和展开,并分为面 向产品的 PSS、面向应用的 PSS 和面向效用的 PSS[3]。
品服务的动态过程,以最终实现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升 业不得不放弃生产方式,选择以服务作为利润增长点。当
级。其重心是组织结构、人员、过程等的全方位创新,从投 制造企业的产业链中心从制造转向服务,产业链的运作也
入产出两个方面,将组织和服务转化为顾客价值生成过程 更多依靠服务业,越来越多的大型制造企业重组产业链,
基于制造企业转型程度的视角。戴志强将服务化分为 三种形态:初级形态,即通过价值链延伸,提升服务价值的 比重,甚至成为价值核心;中级形态,将服务从产品链中独 立出来进行业务化运作,成为企业整体业务的中心;高级
参考文献: [1]Szalavetz,A.. Serial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Economy:experiences in Hungarian Companies [J].Journal of Marketing,2003(7):54-55. [2]何哲,孙林岩,朱春燕.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 科学学研究,2010(1):13-17. [3]孙林岩.服务型制造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9. [4]叶广宇,冯惠平.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商业 时代,2007(14):92-94. [5]周国华,王岩岩.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2009
3.1 延伸产品业务链 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服务部门
合企业资源提升工艺效率,通过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的融 以满足客户需求。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真正处于生产制
合,实现一种创新的制造模式[3]。叶广宇、冯惠平则认为制 造环节的时间很少,绝大部分处在研发、储存、采购、销售、
造业服务化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服务意识、 运营、售后服务等阶段[18]。
Value Engineering
· 135 ·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的演进解析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Sterilization Concepts
姜铸 JIANG Zhu;刘妍 LIU Yan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西安 710048) (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a)
sterilization.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sterilization;service manufacturing;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中 图 分 类 号 :F27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4311(2013)06-0135-02
20 世纪 80 年代 2000 年至 2006 年 2007 年至今
作,将生产过程前后的服务环节交由他们完成,即为制造
至 2000 年
企业的服务外包。这些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从技术产品研
标志
物品-服务包 服务增强型制造 服务导向型制造 发、软硬件开发、市场营销、物流、售后服务到管理咨询、人
产业活动
越来越多的制造 制造业与服务业 我国制造企业开
中的支持要素。
将企业的运营重心从制造加工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并最终
2.2 制造业服务化类型描述 由前所述,可以认为服 逐步转型为服务提供商。
务增强是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必然产物,也是制造企业价值
4 结语
链中获取差异化优势的核心来源。但这种差异优势不会仅
面临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服
由于服务产品的范围扩大而增加,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务化不失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
1.3 第三阶段:2007 年至今 从 2007 年起,国外学者 也开始深入研究服务化现象,并将服务化提至企业战略的 高度,将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与之的关系进行梳理。Lay 等指出制造企业实现服务化之后,必须改变企业的发展战 略,从服务顾客出发选择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此时国内 学者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的概 念,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理论系统[2],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
· 136 ·
价值工程
有了更加广阔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深厚的现实基础。 战略研究所则将其分为服务衍生、服务功能业务化和服务
此时以陕鼓、海尔为代表的国内制造企业也逐步显现了服 价值创新三种类型。
务化的趋势,开始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孙林岩等学者
3 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方式
认为服务化制造模式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阶段,整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制造企业之间的竞 争程度愈渐激烈,消费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 服务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增长的关键,制造业和服务 业出现互动融合、相互促进的现象。一些与生产密切相关 的服务业,如研发、生产、营销、咨询等,已全面参与到制造 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制造业 的服务化行为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取利润的重要 途径。针对这种现象,国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而 近几年,国内理论界针对中国制造企业发展现状而展开的 服务化研究,更加丰富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内涵。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制造业服务化 的概念演进路线、主要类型与具体的实现方式。 1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的演进路线 学术界关于服务化最早的描述,要追溯至 80 年代未 来学家对于服务经济的展望。随之先后出现了物品-服务 包、服务增强型制造、服务导向型制造等一系列概念。为了 清晰的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内涵进行梳理,本文把服务 化的演进过程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至 200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后,世界进入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竞争的年代,制造产 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生产制造的地位出现下降趋 势,服务业已成为众多企业利润增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 企业不再只提供实物产品,而是将产品链扩展至产品生命 周期的各个阶段,从前期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与销售,到后 期的运输配送、售后服务、回收再利用等。而“服务化”一词 则于 1988 年由 Vandermerve 和 Rada 最先提出。他们认为 “服务化”就是制造企业从单纯提供制造产品或简单附加 服务转向提供“物品—服务包”(包括物品、支持、服务、知 — —— —— —— —— —— —— —— —— —— —— ——
配置,形成具有稳定性、高效性的服务型制造系统[5]。
的竞争优势,实现服务化的成功转型。
表 1 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演化
3.2 服务外包 在信任与合作基础上,将服务环节与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企业剥离,实施服务外包。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客户资
源,一些制造企业选择与区域内产业链中生产服务企业合
时间
基 金 项 目 : 陕 西 省 教 育 厅 科 研 计 划 项 目 资 助 (项 目 编 号 : 11JK0186)。
作者简介 :姜铸(1973-),男,陕西镇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 向为战略管理与创新管理。
识和自我服务),这种趋势也被称为“业务服务化”。从战略 角度上也有学者提出了相类似的概念,如 Berger,Lester 提 出的“服务增强”,Quinn 提出的“新型制造业”。Drucker 也 曾指出,制造企业的重心不是生产提供实物产品,而应该 以提供服务为差异化的手段,尽可能的使顾客能充分享受 产品利益,从而创造获取新商机,即制造产品是成本中心, 服务则是利润中心。这个阶段服务化的研究大多从行为过 程角度出发,强调“业务服务化”。
摘要: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的演进过程,总结了制
造业服务化的主要类型,并指出通过服务外包、延伸业务链及转型为服务提供商等三个途径来实现企业的服务化。
Abstract: The Steril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e analyze 源
2.1 制造业服务化概念 本文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即制 发展优势产业,提升竞争优势。制造企业通过实施服务外
造企业以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绩效为目的,为了更好 包,也进一步促使了生产性服务的迅速发展。
地满足顾客需求,将企业价值链终点从产品生产转移至产
3.3 服务提供商 劳动力上升、竞争的加剧使制造企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文化视角出发解释服务化。 Ward 和 Graves 认为服务化的实质以组织文化气氛的转 变为起点,从服务产品的数量与种类两方面形成企业独有 的核心优势。服务化企业以人为工作重心,强调以知识的 积累和传递实现知识共享。从文化观阐述的服务化定义, 只片面解释了组织成员内部重视服务意识培养以及服务 文化的转变,却忽略了服务化中网络协作以及资源高效共 享的事实。
提升服务水平、扩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产品[4]。周国华从
服务自营减少了与外部企业合作沟通的环节,许多制
价值实现、作业方式、组织模式及运作模式四个方面概括 造企业的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已出现融合的趋势,因此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