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实验报告
沸石的制备实验报告
沸石的制备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沸石的制备方法,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2. 实验原理沸石是一种特殊的矿石,主要成分为硅酸铝。
其结构中的固有孔道可以吸附水分子和其他小分子,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
因此,沸石广泛应用于过滤材料、催化剂、吸附剂等领域。
沸石的制备通常采用合成法。
合成沸石的主要原料是硅酸铝的胶体溶液,根据不同的合成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孔径和形态的沸石晶体。
3. 实验步骤3.1 材料准备- 白糖:用于制备胶体溶液。
- 硅酸钠:作为胶体溶液的催化剂。
- 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 氯化铝:提供铝离子作为沸石的主要成分。
- 纯净水:用于溶解和稀释试剂。
3.2 制备胶体溶液1. 取适量纯净水加热至80C左右。
2. 将适量白糖加入纯净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 在搅拌的同时,将适量硅酸钠缓慢加入溶液中,直到完全溶解。
4. 继续加热溶液,保持80C,持续搅拌10分钟。
3.3 沸石的合成1. 取适量纯净水加热至80C左右,加入适量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2. 在搅拌的同时,将氯化铝缓慢加入溶液中,直到完全溶解。
3. 将制备好的胶体溶液缓慢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同时保持温度恒定。
4. 持续搅拌反应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约2小时。
3.4 沸石的过滤和洗涤1. 将反应溶液连同沉淀一起过滤,将沉淀物收集在滤纸上。
2. 用纯净水洗涤沉淀物,直至洗涤液呈中性。
3. 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放置于干燥箱中,温度控制在120C,干燥约12小时。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沉淀物的干燥,我们得到了制备好的沸石样品。
观察实验结果,沸石呈细小的颗粒状,形态均匀,无明显的结晶缺陷。
这表明我们的制备方法成功得到了纯净的沸石晶体。
沸石的合成过程中,胶体溶液与氯化铝溶液中的铝离子反应生成了沸石晶体。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包括反应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可以得到不同孔径和形态的沸石晶体。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沸石样品,并观察到了其形态和颗粒大小。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蒸馏的原理和应用,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和操作方法。
2、学会用常量法测定液体的沸点,理解沸点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1、蒸馏原理蒸馏是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使其中易挥发的组分汽化,然后将蒸汽冷凝为液体,从而实现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沸点较低的组分在较低温度下汽化,而沸点较高的组分则留在原液体中,通过多次蒸馏可以将混合物逐步分离提纯。
2、沸点的测定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的温度。
在一定的大气压下,纯液体具有固定的沸点。
当液体中含有杂质时,其沸点会升高,而且沸点的范围也会变宽。
通过测定液体的沸点,可以判断液体的纯度。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橡胶塞等。
2、试剂乙醇水混合物、沸石四、实验步骤1、蒸馏装置的安装(1)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搭建蒸馏装置。
将铁架台放置平稳,在铁架台上固定好酒精灯,然后在酒精灯上方放置石棉网。
(2)将蒸馏烧瓶用橡胶塞与直形冷凝管连接好,蒸馏烧瓶的支管要与冷凝管的进水口相连,冷凝管的出水口与接引管连接,接引管的末端伸入锥形瓶中。
(3)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的乙醇水混合物,并放入几粒沸石,防止暴沸。
(4)将温度计插入蒸馏烧瓶的支管中,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以便测量蒸汽的温度。
2、蒸馏操作(1)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蒸馏烧瓶,使混合物受热均匀。
观察蒸馏烧瓶内的液体,当有蒸汽产生时,适当调整加热速度,使蒸汽缓慢上升进入冷凝管。
(2)蒸汽在冷凝管中冷却凝结为液体,流入接引管,最后收集在锥形瓶中。
注意控制加热速度,使蒸馏速度保持在每秒 1-2 滴。
(3)当蒸馏烧瓶内的液体剩余约 10 mL 时,停止加热。
先移去酒精灯,然后停止通水,拆卸蒸馏装置。
3、沸点的测定(1)重新安装蒸馏装置,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纯乙醇,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蒸馏操作。
甲醇分馏实验报告现象(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甲醇分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通过实验观察并记录甲醇分馏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影响分馏效果的因素。
3. 学会使用分馏装置,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甲醇分馏是利用甲醇与其他液体组分沸点差异,通过加热使甲醇蒸发,再冷凝回收的方法进行分离。
甲醇的沸点为64.7℃,在分馏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可以收集到不同沸点的甲醇。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圆底烧瓶、分馏柱、冷凝管、接液管、温度计、电热套、酒精灯、锥形瓶、沸石。
2. 药品:甲醇。
四、实验步骤1. 将甲醇倒入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作为沸腾中心,防止暴沸。
2. 安装分馏装置,确保各连接部位密封良好。
3. 将圆底烧瓶放入电热套中,用酒精灯加热。
4. 通过观察温度计,控制加热速度,使温度缓慢上升。
5. 当温度达到甲醇沸点(64.7℃)时,甲醇开始蒸发,蒸汽上升进入冷凝管。
6. 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保持恒定流速,以利于蒸汽冷凝。
7. 收集冷凝后的甲醇,观察其性质。
五、实验现象1. 加热过程中,圆底烧瓶中的甲醇逐渐蒸发,蒸汽上升。
2. 冷凝管中的冷却水流动,蒸汽在冷凝管中冷凝成液体。
3. 收集到的甲醇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4.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甲醇蒸发量逐渐增加,收集到的甲醇纯度逐渐提高。
5. 在分馏过程中,可能观察到以下现象:- 蒸汽流量逐渐增大,表明甲醇蒸发速度加快。
- 冷凝管中的冷却水温度逐渐升高,表明蒸汽冷凝速度加快。
- 收集到的甲醇纯度逐渐提高,颜色逐渐变浅。
六、结果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甲醇分馏过程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甲醇蒸发量逐渐增加,收集到的甲醇纯度逐渐提高。
2. 影响甲醇分馏效果的因素包括:- 加热速度:加热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甲醇蒸发不充分;加热速度过慢,可能导致甲醇蒸发时间过长,影响实验效率。
- 冷凝速度:冷凝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甲醇收集不完全;冷凝速度过慢,可能导致甲醇纯度降低。
- 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温度过低,可能导致甲醇收集不完全;冷却水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甲醇蒸发速度加快,影响实验效果。
沸石净化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概述本报告总结了我在生化实验课程中,经过半年的学习所取得的收获与不足。
在实验过程中,我参与了多种生化实验,包括folin-酚法测蛋白、稀碱法提取酵母RN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RNA定量测定-UV吸收法、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最适pH选择、菲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肌糖元的酵解作用、N-末端氨基酸残基的测定--DNS-CL 法、柱层析分离色素、凯式定氮法等实验。
二、实验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验,我深刻理解了生化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各种实验操作技能。
2. 实验技能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处理实验数据,提高了实验技能。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组成员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使我对生化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验不足1. 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实验操作上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2. 实验态度不够严谨:在实验过程中,我曾犯过一些低级错误,如忘记加入新的沸石,导致溶液差点暴沸。
这说明我在实验态度上还需更加严谨。
3. 对实验仪器的熟悉程度不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损坏了改良式凯式蒸馏仪,并赔偿了相应的费用。
这反映出我在实验过程中对仪器的熟悉程度不够,操作不够认真。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实验技能训练:为了提高实验操作熟练度,我将在课后继续进行实验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操作。
2. 严谨实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我将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避免犯类似低级错误。
3. 提高对实验仪器的熟悉程度:在实验前,我将认真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确保实验过程中能够正确操作。
总之,通过本次生化实验课程的学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2篇一、实验背景沸石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天然矿物质,因其优异的吸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水处理、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3篇)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3篇)一、试验目的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抽滤操作方法;二、试验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别;一般过程:1、选择相宜的溶剂:①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响;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当特别大或特别小;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别;④价格廉价,毒性小,回收简单,操作安全;2、将粗产品溶于相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消失;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局部溶剂;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展过滤;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渐渐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5、过滤:分别出结晶和杂质;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外表的母液;7、枯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简单挥发的溶剂,可依据产品的性质采纳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枯燥器枯燥,特殊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枯燥器中枯燥;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四、试剂用量规格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水:不定量;活性炭:0.05g;六、试验步骤及现象七、试验结果m乙酰苯胺=2.01gm外表皿=33.30gm外表皿+晶体=34.35g△m=34.35-33.30g=1.05gW%=1.05/2.01*100≈52.24%八、试验争论1、水不行太多,否则得率偏低;2、吸滤瓶要洗洁净;3、活性炭吸附力量很强,不用加许多;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7、当采纳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纳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展试验;有机化学试验报告2一、试验目的1.了解熔点的意义,把握测定熔点的操作2.了解沸点的测定,把握沸点测定的操作二、试验原理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肯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量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实验报告----4A沸石化学成份分析X荧光法
实验报告----4A沸石化学成份分析 X荧光法摘要:应用岛津MXF-2400型X荧光光谱仪,建立标准曲线、玻璃熔片法测定4A沸石产品中各化学成分。
仪器分析结果与化学结果相符,满足产品检测要求。
主题词:X射线荧光光谱;4A沸石;玻璃熔片;标准曲线前言4A沸石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工产品(4A分子筛),其化学成分分析尤为重要;目前使用湿法化学分析,方法步骤繁杂,分析速度慢,劳动强度大。
为此,我们尝试了用XRF 法。
根据产品的特性,灼烧后进行了玻璃熔片法,基准物质配制标准样片,制作符合产品范围的标准曲线,对4A沸石样品成分分析;分析结果与化学结果相符,结果稳定,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速度快。
达到一次处理样品,同时出来所有化学成分。
1.试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1.1.1 MXF-2400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日本岛津公司) Rh 靶X射线管1.1.2 FRONT-1电热XRF熔样炉1.1.3 铂-黄坩埚(Pt95%+Au5%)1.1.4 X射线荧光分析用试剂(65 Li2B4O7+25LiBO2 +10LiF)分析纯1.1.5 碘化铵溶液50% 分析纯1.1.6 无水碳酸钠基准1.1.7 三氧化二铁高纯试剂 Fe2O3标准溶液 0.1000mg/mL1.1.8 氧化铝光谱纯1.1.9 二氧化硅光谱纯1.2 工作条件X射线荧光光谱仪条件表21.3 试验方法1.3.1 样片的制备为了克服粉末压片制样测定过程中的各项困难:⑴系列标准样品的难制取,⑵样品易吸潮,⑶压片不能满足仪器真空要求,等因素。
因此本方法采用了熔融制样技术。
用精度(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准确称取4.0000g X射线荧光分析用试剂(2.1.4)和0.4000g灼后试样(相当于0.5000g4A沸石),置于铂-黄坩埚中(2.1.3)混合均匀,(制作标准样片时加入1滴50% 碘化铵溶液-脱模剂)。
然后放入熔样炉(2.1.2),根据熔融炉条件进行熔样。
吸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吸附原理和吸附剂的选择原则;2. 掌握吸附实验的操作方法;3. 研究不同吸附剂对特定物质的吸附效果;4. 分析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吸附是指物质在固体表面或液体界面上的富集现象。
根据吸附机理,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主要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而化学吸附则涉及化学键的形成。
吸附实验中,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离子交换树脂等。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特定物质的吸附效果。
实验原理如下:1.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2. 吸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温度等;3. 通过测定吸附前后溶液中特定物质的浓度,计算吸附率,分析吸附效果。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锥形瓶、振荡器、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烧杯等;2. 试剂:活性炭、特定物质溶液、标准溶液、pH缓冲溶液、去离子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溶液:将特定物质溶液配制成一定浓度,备用;2. 准备吸附剂:将活性炭用去离子水洗净、干燥,备用;3. 吸附实验:取一定量的特定物质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置于振荡器上振荡;4. 吸附时间:记录不同吸附时间下吸附剂对特定物质的吸附效果;5. 测定吸附率:取一定量的吸附后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特定物质的浓度,计算吸附率;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吸附剂用量:取0.5g、1.0g、1.5g活性炭分别进行吸附实验,结果如下:吸附时间(min) | 0.5g活性炭吸附率(%) | 1.0g活性炭吸附率(%) | 1.5g 活性炭吸附率(%)------------------|-------------------------|-------------------------|-------------------------10 | 60.2 | 70.5 | 80.120 | 72.3 | 81.8 | 89.630 | 78.9 | 86.4 | 92.12. 吸附时间:取1.0g活性炭进行吸附实验,结果如下:吸附时间(min) | 吸附率(%)------------------|-------------------------10 | 70.520 | 81.830 | 86.440 | 88.250 | 89.63. 温度:在20℃、30℃、40℃条件下进行吸附实验,结果如下:温度(℃) | 吸附率(%)------------------|-------------------------20 | 89.630 | 90.240 | 91.54. pH值:在pH值为4、7、10条件下进行吸附实验,结果如下:pH值 | 吸附率(%)--------|-------------------------4 | 91.27 | 90.510 | 89.8六、实验结论1. 活性炭对特定物质的吸附效果受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2. 在实验条件下,活性炭对特定物质的吸附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水处理等领域。
常压蒸馏实验报告
常压蒸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常压蒸馏实验的操作,了解和掌握液体混合物的分馏原理和方法,掌握蒸馏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验操作的细致性和耐心。
实验仪器和药品:1. 常压蒸馏装置。
2. 热源(酒精灯或电热器)。
3. 水。
4. 沸石。
5. 混合液体。
实验原理:常压蒸馏是指在大气压下进行的液体分馏过程。
当液体受热达到沸点时,液体中的易挥发成分蒸发出来,经冷凝器冷凝后变成液体。
这样就实现了液体混合物中成分的分离。
实验步骤:1. 将混合液体倒入蒸馏瓶中,加入适量的沸石。
2. 装好冷凝器,接好冷水管,确保冷凝器冷却效果良好。
3. 用酒精灯或电热器加热蒸馏瓶中的混合液体,开始蒸馏。
4. 观察冷凝器中的液体,收集不同温度下的馏分。
实验结果:经过蒸馏过程,我们成功地将混合液体分离成了不同温度下的馏分。
观察收集到的馏分,可以看到不同成分的液体已经被有效地分离出来。
这验证了常压蒸馏的分馏原理和方法。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常压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加热的温度,避免混合液体中的易挥发成分被过度加热而发生分解。
另外,冷凝器的冷却效果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保证,以确保蒸馏过程的顺利进行。
实验总结:常压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对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常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提高了实验操作的细致性和耐心。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实验操作的技能,不断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常压蒸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这些知识和技能一定会派上用场。
沸石含量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沸石样品中的主要成分含量,验证沸石的化学组成,为沸石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沸石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其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铝、氧化硅、结晶水等。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样品中氧化铝的含量,进而推算出沸石中其他成分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沸石样品- 盐酸溶液(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 氯化钾溶液(0.1 mol/L)- 铁氰化钾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 氯化钾溶液(0.1 mol/L)- 氯化铵溶液(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 氯化钾溶液(0.1 mol/L)- 氯化铵溶液(0.1 mol/L)- 酚酞指示剂- 硼砂标准溶液(0.1 mol/L)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 容量瓶- 滴定管- 搅拌棒- 移液管- 酸碱滴定仪- 烘箱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 称取一定量的沸石样品(约0.5 g),置于烧杯中。
- 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煮沸并搅拌,使样品中的氧化铝溶解。
- 洗涤烧杯,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
2. 滴定分析:- 吸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至烧杯中。
- 加入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粉红色。
- 记录滴定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3. 计算氧化铝含量:- 根据滴定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氧化铝的物质的量。
- 根据氧化铝的物质的量,计算样品中氧化铝的质量。
4. 推算其他成分含量:- 根据氧化铝的质量,推算出样品中氧化硅、结晶水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化铝含量测定:- 样品溶液中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0.0025 mol。
- 样品中氧化铝的质量为0.035 g。
2. 其他成分含量推算:- 样品中氧化硅的质量为0.15 g。
- 样品中结晶水的质量为0.2 g。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样品处理和滴定分析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沸石粉净水实验报告单
沸石粉净水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验证沸石粉对水中杂质的净化效果,并探究其最佳使用条件。
实验材料:1. 沸石粉2. 水样3. 反应容器4. 净水设备(如滤纸、滤液漏斗等)5. 称量器具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反应容器清洗干净,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称量一定质量的沸石粉备用。
2. 净水实验操作a. 将一定量的水样倒入反应容器中;b. 将沸石粉均匀撒入水样中,搅拌约5分钟;c. 使用净水设备将混合物过滤,得到净化后的水样(滤液);d. 将滤液保存备用。
3. 净水效果验证a. 使用适当的方法或设备,测试净化前后水样的各项指标,如悬浮物、溶解物、pH值等;b. 根据实验结果,对沸石粉的净化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4. 探究最佳使用条件a.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实验2中的操作,分别改变沸石粉的用量、反应时间、水样浓度等因素;b. 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净化效果,找出最佳的使用条件。
实验数据:根据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测试方法,记录并整理实验数据,包括净化前后水样的各项指标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对沸石粉净化水样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根据实验结果,探究出沸石粉最佳的使用条件,并解释其净化原理。
结论:沸石粉对水中杂质有一定的净化效果,通过调节使用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水质、水样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使用条件进行水样净化。
实验注意事项:1. 沸石粉和水样净化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2.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设备和容器的清洁;3. 实验前应了解沸石粉的性质和安全信息,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4.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1] 王亚琼. 沸石与净水技术[M]. 科学出版社, 2005.[2] 胡煌生, 吴炳方. 沸石和净水[M]. 科学出版社, 2012.。
沸石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沸石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沸石制备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验,提高对沸石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沸石是一种具有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的硅铝酸盐矿物,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催化等领域。
沸石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本实验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沸石。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向含有铝、硅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使金属离子发生水解、聚合,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在一定条件下,氢氧化物沉淀转化为沸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氢氧化钠溶液(NaOH)- 硅酸钠溶液(Na2SiO3)- 氢氧化铝溶液(Al(OH)3)- 硫酸铝溶液(Al2(SO4)3)- 氢氧化钙溶液(Ca(OH)2)- 蒸馏水2. 实验仪器:- 烧杯- 滴定管- 恒温水浴锅- 烘箱- 研钵- 玻璃棒- 粗细网筛四、实验步骤1. 准备溶液:- 称取一定量的Na2SiO3溶液,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 称取一定量的Al2(SO4)3溶液,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 将NaOH溶液滴加到Al2(SO4)3溶液中,搅拌均匀,使溶液pH值达到7-8;- 将稀释后的Na2SiO3溶液缓慢滴加到反应溶液中,持续搅拌,观察沉淀生成情况。
2. 调整反应条件:- 在恒温水浴锅中,将反应溶液加热至60℃;- 保持60℃反应2小时,使沉淀充分生成。
3. 沉淀分离:- 将反应后的溶液用粗细网筛进行过滤,收集沉淀;- 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直至洗涤液pH值接近中性。
4. 沸石转化:- 将洗涤后的沉淀放入烘箱中,在80℃下干燥2小时;- 将干燥后的沉淀放入研钵中研磨,过筛,得到沸石。
5. 性能测试:- 对制备的沸石进行离子交换、吸附等性能测试,分析沸石的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成功制备出沸石,颜色为白色;- 沸石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
2. 结果分析:- 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沸石,反应条件适宜,沉淀生成良好;- 沸石在干燥过程中,部分结晶水被去除,有利于提高沸石的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
测量熔点沸点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熔点和沸点的定义及其在物质鉴定和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2. 掌握熔点和沸点的测量方法及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 熔点:晶体化合物在常压下,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具有固定的数值,而混合物的熔点则因成分不同而有所变化。
2. 沸点:液体在常压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称为沸点。
沸点与液体种类、纯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熔点仪、沸点仪、温度计、烧杯、试管、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瓶等。
2. 试剂:苯甲酸、萘、甘油、乙醇、甲苯等。
四、实验步骤1. 熔点测定(1)将熔点仪预热至实验温度,调整温度计读数与熔点仪温度一致。
(2)取适量待测物质放入试管中,将试管固定在熔点仪的支架上。
(3)缓慢加热,观察物质熔化过程,记录初熔和全熔时的温度。
2. 沸点测定(1)将沸点仪预热至实验温度,调整温度计读数与沸点仪温度一致。
(2)取适量待测物质放入烧瓶中,加入少量沸石,连接冷凝管。
(3)加热烧瓶,观察液体沸腾过程,记录初沸和终沸时的温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熔点测定结果苯甲酸的熔点:121.0℃萘的熔点:80.5℃甘油的熔点:18.2℃乙醇的熔点:-114.1℃2. 沸点测定结果苯甲酸的沸点:254.0℃萘的沸点:80.6℃甘油的沸点:290.0℃乙醇的沸点:78.3℃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苯甲酸、萘、甘油、乙醇的熔点和沸点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方法可行。
六、实验讨论1. 熔点和沸点测定过程中,温度计的读数误差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
应确保温度计读数准确,减少误差。
2. 在熔点测定过程中,加热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在沸点测定过程中,应控制加热速度,避免液体剧烈沸腾,确保实验安全。
4. 实验过程中,应关注待测物质的纯度,以减小实验误差。
七、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测量了苯甲酸、萘、甘油、乙醇的熔点和沸点,验证了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化学吸附杂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化学吸附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化学吸附实验的操作技能;3. 分析化学吸附对杂质去除的效果;4. 探讨化学吸附的最佳条件。
二、实验原理化学吸附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吸附在固体表面的过程。
在化学吸附过程中,吸附剂与杂质分子之间形成化学键,使杂质分子固定在吸附剂表面。
本实验采用化学吸附法去除水中的有机杂质,利用吸附剂对有机杂质的吸附能力,实现杂质的去除。
三、实验材料1. 吸附剂:活性炭、沸石、蒙脱石等;2. 待处理水样:含有有机杂质的自来水;3. 实验仪器:振荡器、锥形瓶、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不同浓度的待处理水样;2. 称取一定量的吸附剂,加入锥形瓶中;3. 将待处理水样加入锥形瓶中,置于振荡器上振荡一定时间;4. 静置,使吸附剂与杂质充分接触;5. 取出部分水样,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有机杂质浓度;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化学吸附对杂质去除的效果;7. 重复实验,探讨化学吸附的最佳条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附剂对有机杂质的吸附效果通过实验发现,不同吸附剂对有机杂质的吸附效果存在差异。
活性炭、沸石和蒙脱石对有机杂质的吸附效果较好,其中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最为显著。
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有机杂质的吸附。
2.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有机杂质的去除率逐渐提高。
在一定吸附时间内,吸附效果与吸附时间呈正相关。
然而,当吸附时间过长时,吸附效果趋于稳定,进一步延长吸附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不大。
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吸附剂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有机杂质的去除率有显著影响。
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有机杂质的去除率逐渐提高。
然而,当吸附剂用量过多时,去除率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
这是因为吸附剂用量过多可能导致吸附剂表面覆盖不均匀,影响吸附效果。
4. 最佳吸附条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化学吸附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炭吸附剂,吸附时间为60分钟,吸附剂用量为1g。
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沸点测定的方法、蒸馏操作原理和技术
2、了解蒸馏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
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和纯化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通过蒸馏还可以测出化合物的沸点。
对判断液体化合物的纯度也有一定的意义。
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的内部逸出,溶液沸腾。
这时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沸点。
【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反应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1、仪器安装,按上图顺序安装好实验仪器
2、在蒸馏烧瓶中加入60 ml 工业酒精和2-3颗沸石,用酒精灯加热
3、记录第一滴和最后一滴溜出液从接液管滴下时的温度,使蒸馏速度控制在滴下1-2滴/秒。
【产品外观、重量、产率】
产品名称产品外观初沸温度终沸温度沸程产品体积产率乙醇无色透明液体77.8°C 78°C 0.2°C 53.9 ml 89.83 %
【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
加热温度过高过低各有什么影响?
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
若过高,会导致所测沸点偏高,沸程偏大,产率增高;
若过低,所测沸点较为准确,产率会减少。
实验报告总结(精选8篇)
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报告总结(一):一个长学期的电路原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
在学习知识上面,开始的时候完全是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感觉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跟理论也没什么差距。
但是之后就觉得越来越麻烦了。
从最开始的误差分析,实验报告写了很多,但是真正掌握的确不多,到最后的回转器,负阻,感觉都是理论没有很好的跟上实践,很多状况下是在实验出现象以后在去想理论。
在实验这门课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实验,这样又快又好。
在养成习惯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实验都是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比如说测量三相电,有很多种状况,有中线,无中线,三角形接线法还是Y形接线法,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选取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减少很多接线,做实验就应要有良好的习惯,就应在做实验之前想好这个实验要求什么,有几个步骤,就应怎样安排才最合理,其实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就应都要想想目的和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
电原实验开始的几周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实验报告也累计了很多,第一次感觉有那么多实验报告要写,在交实验报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学都通宵了的,这说明我们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就应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就应完成的学习任务。
这学期做的一些实验都需要严谨的态度。
在负阻的实验中,我和同组的同学连了两三次才把负阻链接好,又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在这个实验中,有很多线,很容易插错,所以要个性仔细。
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
完整的做出了一个红外测量角度的仪器,虽然不是个性准确。
我和我组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模块。
我负责的是单片机,和数码显示电路。
这两块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数码显示个性需要细致,由于我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所以数码管我检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无用功。
总结:电路原理实验最后给我留下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
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争取一次性做好,人生没有太多时间去浪费。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它基于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来实现。
沸点是指液体在特定压力下开始变为气体的温度,因此通过测定沸点可以确定液体的纯度和组成。
本实验旨在通过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探究这两个重要概念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蒸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的一端放入冷水槽中。
2. 准备待蒸馏的混合物:将待蒸馏混合物倒入蒸馏烧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沸石或玻璃珠。
3. 开始加热:将蒸馏烧瓶加热,使混合物开始沸腾。
同时,保持冷凝管处于冷水槽中,以便将蒸发的气体冷凝成液体。
4. 收集馏出液:将冷凝管的出口接入收集瓶中,以收集馏出液。
5. 测定沸点:使用温度计或沸点仪测量馏出液的沸点。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乙醇和水的混合物进行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
首先,我们将混合物倒入蒸馏烧瓶中,并加入沸石作为助剂。
通过加热,我们观察到混合物开始沸腾,并产生气体。
这些气体通过冷凝管,冷却后变为液体,并在收集瓶中收集到。
接下来,我们使用温度计测量馏出液的沸点。
通过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在记录了多组数据后,我们得出了乙醇和水的沸点。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乙醇和水的沸点分别为78.5℃和100℃。
这与已知的数据相符,验证了我们实验的准确性。
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蒸馏,我们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物质。
而沸点测定则可以用来确定液体的纯度和组成,为化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要注意沸点的受压力影响。
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得的数值,而当压力发生变化时,沸点也会相应改变。
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到压力对沸点的影响,进行修正计算。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蒸馏实验和沸点测定,验证了这两个概念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蒸馏可以用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而沸点测定则可以确定液体的纯度和组成。
蒸馏的实验报告_文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蒸馏的原理,掌握蒸馏操作的基本步骤。
2. 学会使用蒸馏装置,观察蒸馏过程中的现象。
3. 通过实验,学会如何根据沸点差异分离和提纯液体混合物。
二、实验原理蒸馏是一种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当混合物受热至某一组分的沸点时,该组分会先蒸发成蒸气,然后通过冷凝装置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1. 蒸馏装置一套(包括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橡皮管、电热套等)。
2. 烧杯、量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铁夹、铁环等。
试剂:1. 混合液体(如乙醇与水的混合物)。
2. 沸石。
四、实验步骤1. 装置安装:将蒸馏装置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组装,确保各连接处密封良好。
2. 加入试剂: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液体,加入适量沸石。
3. 加热:打开电热套,对混合液体进行加热。
4. 观察现象: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当温度达到某一组分的沸点时,该组分开始蒸发。
5. 收集液体:通过冷凝管将蒸气冷凝成液体,收集在锥形瓶中。
6. 重复操作:根据需要,重复加热、冷凝和收集液体的步骤,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五、实验现象1. 当加热开始后,混合液体逐渐沸腾,温度计读数上升。
2. 当温度达到某一组分的沸点时,该组分开始蒸发,蒸气通过冷凝管冷凝成液体,收集在锥形瓶中。
3.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收集到的液体量逐渐增加。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记录每次加热时温度计的读数,以及收集到的液体量。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蒸馏过程中各组分的分离情况。
3. 计算分离出的液体的纯度,以及蒸馏效率。
七、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成功掌握了蒸馏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通过观察蒸馏过程中的现象,了解了不同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的分离情况。
3. 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初步掌握了蒸馏分离和提纯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八、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如何提高蒸馏效率?2. 如何根据混合物的组成和沸点差异,选择合适的蒸馏方法和装置?3. 蒸馏过程中,如何避免液体飞溅和温度失控?九、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分析现象,及时调整实验操作。
化学沸腾现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沸腾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沸腾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沸腾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因素对沸腾现象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
当液体内部和表面产生的气泡足够多,气泡在液体中上升、膨胀、破裂,液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直至液体内部和表面的温度相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此时称为沸腾。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酒精灯、温度计、量筒、水、石蜡、沸石、试管、滴管。
2. 药品:石蜡、沸石。
四、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插入温度计,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2. 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记录温度计读数,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3. 在烧杯中加入石蜡,插入温度计,加热烧杯,观察石蜡的熔化现象。
4. 在烧杯中加入沸石,加热烧杯,观察沸石的沸腾现象。
5.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加热试管,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6.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沸石,加热试管,观察沸石的沸腾现象。
五、实验现象1. 水加热至100℃时开始沸腾,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膨胀、破裂,液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2. 石蜡加热至60℃左右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3. 沸石加热至70℃左右开始沸腾,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膨胀、破裂,液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4. 试管中的水加热至100℃时开始沸腾,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膨胀、破裂,液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5. 试管中的沸石加热至70℃左右开始沸腾,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膨胀、破裂,液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六、实验结论1. 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
2. 温度是影响沸腾现象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沸腾越剧烈。
3. 压力也会影响沸腾现象,压力越高,沸点越高。
4. 沸石在加热过程中能促进液体的沸腾,沸石本身也能沸腾。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三篇)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三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学化学实验报告(三篇)篇一大学化学实验报告750字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实验目的:1、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沸石实验初步报告
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矿渣微粉应用的普及,矿渣供应越来越紧,而且价格越来越高,寻找一种新的材料完全或部分取代矿渣很有必要。
沸石是一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矿物,常见于喷出岩,特别是玄武岩的孔隙中,也见于沉积岩、变质岩及热液矿床和某些近代温泉沉积中,其阳离子交换性、吸附性、分子筛这三种特性构成了沸石应用领域广泛的物性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农业、轻工业、环保以及国防等领域。
沸石在建材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有:
1、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水泥工业用量最大。
该矿石粉碎后不再做其它加工,可以直接掺入水泥熟料中,从而降低水泥的生产成本。
2、使用沸石作发泡剂,应用于制造泡沫轻质建筑砌块,配制多孔混凝土,生产硅钙板,建筑灰膏等。
3、应用沸石烧制人工轻骨料“陶粒”,具有轻质,高强,吸水率等特点。
陶粒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建筑材料工业以及建筑业,代替粘土砖,还可以应用于农业搞无土栽培。
再就是环保方面做洁净美化,污水过滤,烟尘过滤,隔音材料等。
4、用沸石作因化剂,可将有害的废料固定在混凝土当中。
5、可以加工制造成小颗粒,直接掺入水泥中作轻骨料,生产建筑砌砖,空心砖,轻质高强板材等。
因此,本次试验主要是探索沸石在建材产品中应用的可行性
二、样品制备:从潍坊矿山及水泥厂取各种沸石,用试验小磨分别磨制到不同比表面积。
A、铁红色颗粒状(取自水泥厂);B、颗粒状青色(矿山);C、粉状青色(与B同一矿山)
制备如下:
比表面积
样品样品名称
≥400 ≥500 ≥600 ≥800
粉磨时间8ˊ---
A
比表面积470 ---
比表面积398 510 625 829
B
粉磨时间7ˊ15ˊ18ˊ22ˊ20"
比表面积398 470 603 757
C
粉磨时间13ˊ20ˊ32ˊ60ˊ
三、全分析数据:青色沸石取自统一矿山,只是破碎粒径不同,因此只做了大颗粒青色。
样品nnn SiO2Al2O3Fe2O3CaO MgO∑
A 4.08 70.40 14.07 3.36 3.61 0.40 95.92
B 2.95 60.47 16.15 5.14 4.45 1.30 90.46
四、方案设计:
1、活性实验:按照矿粉活性试验方法对以上7份沸石进行活性检验,考察不同比表沸石活性的变化。
2、水泥中部分替代矿粉实验,用以确定不同比表沸石在水泥中应用的可行性。
考虑C样(粉状青色料易磨性很差,只取B样不同比表进行试验)。
方案如下:
编号出磨水泥后细灰后原灰后矿粉沸石比表
面积
检测
项目
SY11-0 72% 4% 4% 20% 0% 空白……SY11-1 72% 4% 4% 15% 5% 398 ……SY11-2 72% 4% 4% 15% 5% 510 ……
SY11-3 72% 4% 4% 15% 5% 625 全套物检
SY11-4 72% 4% 4% 15% 5% 829 ……
SY11-5 72% 4% 4% 13% 7% 625 全套物检
SY11-6 70% 4% 4% 15% 7% 625 全套物检
3、管桩实验:考虑沸石全分析数据与砂接近,预探索以沸石粉代替砂粉在管桩中的应用效果。
取B样不同比表样品进行管桩用混凝土实验。
方案如下:
编号水泥
Kg
纯矿粉
Kg
沸石
砂Kg 石子Kg
减水剂
Kg
水
Kg
比表面积Kg
SY11-20 375 65 ———0 718 1172 8 147 SY11-21 360 50 398 30 718 1172 8 147 SY11-22 360 50 510 30 718 1172 8 147 SY11-23 360 50 625 30 718 1172 8 147 SY11-24 360 50 829 30 718 1172 8 147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 1、活性实验:
沸石种类 比表面积 7天 7天活性 空白
38.7 A (红色颗粒状)
470 14.9 38.5% B (颗粒状青色)
398.0 13.8 35.7% 510.0 14.0 36.2% 625.0
14.6 37.7% 829.0 16.4 42.4% C (粉状青色)
398.0 14.0 36.2% 470.0 13.5 34.9% 603.0
13.7 35.4% 757.0
14.3
37.0%
沸石7天活性
38.5%
35.7%
36.2%
37.7%
42.4%
36.2%
34.9%
35.4%
37.0%
30.0%
32.0%34.0%36.0%38.0%40.0%
42.0%44.0%470398510625829398470603757A1
B1
B2
B3B4C1C2C3
C4
沸石比表面积、种类
活性
7天活性
从活性实验数据看,沸石的早期活性与矿粉有很大差距(矿粉7天活性基本在65%以上),比表面积越大沸石活性越大,但对沸石活性的影响较小。
相同比表面积的红色沸石活性最高,大颗粒青色活性次之。
2、沸石替代矿粉的水泥胶砂试验:
编号出
磨
水
泥
后
细
灰
后
原
灰
后
矿
粉
沸
石
比
表
面
积
检测
项目
3天
抗折
3天
抗压
蒸养蒸压
抗折抗压抗折抗压
SY11-0 72% 4% 4% 20% 0% 空
白
…… 5.2 22.1 6.1 34.8 9.2 43.9
SY11-1 72% 4% 4% 15% 5% 398 …… 5.1 22.3 SY11-2 72% 4% 4% 15% 5% 510 …… 5.0 22.7
SY11-3 72% 4% 4% 15% 5% 625 全套
物检
5.0 22.0
6.2 31.1 8.7 46.4
SY11-4 72% 4% 4% 15% 5% 829 …… 5.3 22.5
SY11-5 72% 4% 4% 13% 7% 625 全套
物检
4.9 21.7
SY11-6 70% 4% 4% 15% 7% 625 全套
物检
5.1 22.1
6.1 31.1 8.8 4
7.3
从以上数据看,沸石部分取代矿粉在水泥生产中是完全可行的,该实验沸石粉5%替代矿粉,相当于矿粉中掺加25%沸石粉后水泥3天强度没有变化,甚至略有提高。
7%替代时(相当于矿粉中掺加35%沸石粉)略有下降,但幅度很小。
同时,本实验数据再次证明沸石粉磨力度对其活性影响不大。
蒸养、蒸压数据显示,加入沸石后水泥蒸养强度下降到3.7MPa,蒸压强度提高近3MPa。
本次试验部分数据已在验证中。
3、管桩混凝土实验:
编号水泥
Kg
纯矿粉
Kg
沸石
砂Kg 石子Kg
减水剂
Kg
水
Kg
比表面积Kg
坍落
度蒸养蒸压
SY11-20 375 65 ———0 718 1172 8 147 20 60 72.2 SY11-21 360 50 398 30 718 1172 8 147 40 54.8 70.7 SY11-22 360 50 510 30 718 1172 8 147 35 53 68.1 SY11-23 360 50 625 30 718 1172 8 147 30 50.2 73.6 SY11-24 360 50 829 30 718 1172 8 147 35 46.8 70 管桩混凝土实验数据显示:掺加沸石时蒸养强度下降幅度很大,达到5.2—13.2MPa,蒸压强
度总体来讲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
而且从配料中已经降低了水泥和矿粉用量,每方混凝土
的配料成本:
水泥矿粉沸石成本
价格370 250 150
原方案375 65 0 156.9
新方案360 50 30 152
相当于一方混凝土节省5元。
六、结论:
1、水泥生产中沸石部分替代矿粉是完全可行的,具体替代量可由实验进一步确定;
2、沸石磨制时,达到400的比表面积即可,深度磨制其活性变化不大。
矿山上块状沸石比粉状沸石(破碎时的尾料)易粉磨,且活性高,采购时不能进粉状沸石;
3、沸石粉在管桩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虽然蒸养强度下降较大,但由于能满足脱模要求,蒸压强度下降幅度应该可以接受。
七、下步计划:
1、水泥掺加实验验证;
2、寻找沸石与矿粉的最佳掺量。